新中宏全接触:记叙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52:42
记叙文写作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基础。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学会观察,积累素材,解决没有什么可写的问题。吕叔湘说:“学生能不能表达好,关键脑子里有没有可供表达的内容,如果学生脑子里空空如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你要他表达,他不抄书抄报又怎么交卷?”要想让学生脑子里有东西,就必须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且要按照不同的观察阶段确定不同的观察目标。如可指导学生观察静物、动物、景物、人物、事物等,要求学生拟定观察提纲,写观察日记,随时记录观察材料。久而久之,他们便养成了观察的习惯。作家老舍在《多练基本功》中说:“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可见,细致观察,积累素材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条件。
  其次,通过课文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层次安排和构思方法,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记叙文的层次安排一般有如下几种:
  1.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来安排层次。如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就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来安排层次的,作者从“三月二十二日上午”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写起,一直写到“晚上,我们走出洞来”然后冒雪上山,回到宿舍恰好是北京时间晚上“九点光景”写了一天的时间。这种安排层次的方法,好像在引导读者和作者一起重温这有意义的时光,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2.以空间位置的变换为标志来安排层次。这种安排层次的方法,主要以作者的立足点为转换。作者立足点每转换一次,文章就推出一个新的层次。如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先写进入天安门广场向南“远望”的印象,然后写登上第二层月台“近视”碑身的情景,接着细细瞻仰碑身四周的浮雕。从东面开始,由东向南,由南向西,由西向北,一面一面写来,作者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全貌介绍给读者,按瞻仰的顺序来写,层次清楚,使没有看见过纪念碑的人,也仿佛跟随作者一起,参观了这伟大而有意义的建筑,显得真切清晰。
  3.以时间和空间纵横交叉的方法来安排层次。这种安排层次的方法,以时间为纵线,以空间为横线,纵横交叉,编织在一起,使文章内容安排得十分巧妙。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以时间推移作为展开情节的纵线,以空间方位的变化作为横线,把同一时间内,在北京和平陆这两个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交织到文章之中,穿插自然,使文章显得严谨周密、变而不乱。
  4.以材料的性质分类来安排层次。这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的方法。即把表现主题的众多材料按其性质加以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主题。
  5.以作者的认识发展顺序来安排层次。这种方法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依托的,作者的思想认识每推进一步,文章便展开一个层次。如杨朔的《荔枝蜜》,作者从“不大喜欢”、“感情上疙疙瘩瘩的”到“不觉动了情”进而“我的心不禁一颤”发出赞叹,作者由物及人,热情赞扬了“为自己,为别人,为子孙后代酿造着生活蜜”的劳动人民,并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个过程是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也是文章内容层层递进的过程。
  此外,记叙文的构思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有如下九种:
  1.以小见大法。如《一件小事》通过平凡的小事,反映深刻的思想内容。
  2.侧面描写法。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未出场前的情况,就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
  3.设置悬念法。如《驿路梨花》就是通过悬念的设置与解决,来发展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
  4.抑扬结合法。如《荔枝蜜》先抑后扬,《我的叔叔于勒》先扬后抑,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了艺术效果。
  5.点面结合法。如《挥手之间》把主要人物放在宏大群众场面中加以表现,点与面熔为一体,全面而具体地展现不同的生活画面。
  6.咏物言志法。如《香山红叶》以物喻人,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教师讲解时一定要把课文讲透,并进行适当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模仿,在模仿中提高,逐渐掌握记叙文的层次安排和构思方法。
   最后,教师要以身示范,写“下水文”为学生引路。教师在布置作文前,最好自己先动笔,体验一下文章的深浅难易,想一想要借鉴什么,怎样去借鉴,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文章,去讲解写作方法,学生就会深受启发,逐步掌握写作的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