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如何称呼皇上的:提高实体经济地位 增强抵御危机能力 欧洲推动“再工业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55:17

提高实体经济地位 增强抵御危机能力

欧洲推动“再工业化”

本报驻外记者 李永群 刘仲华 管克江 丁大伟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8日   22 版)

  近年来,欧洲国家普遍“去工业化”,西班牙等国工业地位不断下降,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弱。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去工业化”致使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因而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欧洲各国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

 

  “去工业化”成普遍现象

  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其中以西班牙、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尤为严重,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20.9%降至17.9%,这意味着欧洲人因为“去工业化”失去了280万个就业岗位。  

  西班牙IE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庞比隆在对比西班牙宏观经济相关数据后发现,1970年西班牙工业和能源产业占GDP的比例为34%,服务业占46.3%,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5.6%和71.6%。  

  导致欧洲国家“去工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三产业的崛起是一个带有共性的因素。具体到西班牙则有其特殊原因。首先,西班牙中小企业多,普遍具有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密集等特点,非常容易转向劳动力更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其次,西班牙长期缺乏对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1997年至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期间,大量资本和就业流向地产建筑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去工业化”的势头。  

  瑞典也曾经走过很长一段“去工业化”道路。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给瑞典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带来冲击,瑞典的制造业雇员人数大幅减少。到2008年制造业雇员人数仅为70万,不到全国劳动力的20%。同时,工业品价格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走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减少。

  弱化实体经济降低抗衰退能力

  整体来说,“去工业化”并未动摇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体的地位,但欧盟智库“罗贝尔·舒曼基金会”专家让—弗朗索瓦·雅梅说,尽管欧盟工业竞争力尚存,但就业流失严重,这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庞比隆认为,“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西班牙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过去4年,西班牙共失去了80万个就业岗位,特别是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这无疑大大削弱了西班牙应对危机的能力。

  瑞典的案例则更有借鉴意义。由于及早意识到“去工业化”的危害,瑞典政府重新加大对工业投入。瑞典在《2010—2011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排名第二,超过新加坡和美国,这与其“再工业化”密不可分。据瑞典中央统计局预测,今年瑞典工业领域总投资将达532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74瑞典克朗),比去年增加10%。预计2012年工业投资还将增加7%左右。

  重视制造业是德国的传统,也是政府、企业和工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定期同“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举行会议,分析工业国家发展现状和德国技术生产趋势。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英美制造业部门大量裁员,而德国通过政府扶持和补贴等手段,尽量维持制造业的就业稳定,这是危机过后德国的研发密集型制造业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因为“资本没有思想,人才有”,工程师一旦被解雇就很难重返岗位了。

  “再工业化”主打高端制造业

  面对“去工业化”在产业结构和就业方面带来的威胁,欧盟委员会几年前提出了欧盟工业政策的方向与目标,其重点是促进创新,并启动了以下方案:2007年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研发如卫星监测环境与地球安全、微电子工艺燃料电池、药物创新等技术与工艺,以提升“再工业化”进程。  

  “去工业化”严重的西班牙也制订了“再工业化”援助计划,旨在推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实施支持高技术和高生产力的工业计划以创造就业。2011年西班牙政府共收到了2412份援助申请,受理908份,拨付的援助金额达4.624亿欧元,这些援助将带动16.8亿欧元的投资并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676个。 

  瑞典政府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也引导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爱立信、ABB、SKF等老牌企业焕发出新活力,走上“再工业化”之路。

  瑞典工会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林德指出,这种制造业的再次繁荣被一些学者称为“积极的去工业化”,而从生产率及其在实际GDP中所占的比重看,这其实就是“再工业化”。“再工业化”代表欧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高端制造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本报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柏林、马德里11月27日电)

 

  >>点评

  孙彦红(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助理研究员):如果将“去工业化”定义为工业(或制造业)占整体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那么,自二战结束以来,西欧各国都在经历这一过程。世纪之交,欧盟主要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普遍低于30%,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更降至20%以下,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则接近或超过70%。

  就最近20年的情况看,欧洲的这一“去工业化”趋势除了体现现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外,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主观推动,这主要是指上世纪90年代所谓“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西欧多国政府普遍认为工业已是明日黄花,欧洲的竞争力完全依赖于服务业与研发。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30年来发达国家过分注重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失衡,后果是爆发于虚拟经济的危机重创了实体经济。欧盟内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复苏缓慢且又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多个成员国,虽然个体差异较大,但都是“去工业化”相对严重的国家。制造业比重和竞争力的下降直接导致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下滑,进而造成其外汇储备不足,经济增长缺少了一个重要支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并使得制造业的地位再次受到重视,多个欧盟成员国都提出要“再工业化”。从欧盟层面和多个成员国的官方文件来看,欧洲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地依靠政府力量增加制造业比重,而是着重于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一是继续巩固与强化传统产业的某些环节和优势产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品牌、环保等多方面的既有优势,二是努力在新兴技术产业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

  虽然出现了“去工业化”趋势,但是从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品牌、具有前瞻性的环保要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欧盟的工业竞争力仍然是最强劲的,其工业部门获得的附加值也是全球最高的。另外,欧盟还掌握着接近50%的全球工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规则。这些因素都是欧洲“再工业化”的有利条件。如果欧洲在未来若干年切实制定并执行“再工业化”战略,那么其工业优势地位势必得以巩固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