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脂肪丰脸:趣品人生(于丹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6:37:11
    

    楚天都市报讯 于丹著   

    
   过分期望事业的成功,过分讲求效率,过分守时

    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如果翻开这本书的朋友恰好有点闲暇的时间,我愿意和您一起坐下来,闲聊几句关于生活艺术的感悟,相关于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对今天的启发。

     我们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有不同的梦想,也都在寻找从脚下抵达梦想的那条道路。

     不久前,我读到一组颇有意思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报告分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实现自我的动力各不相同,中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是对子女发展的期望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分别位列第三至八位,第九项才是追求生活情趣。

     这个数据意味深长。我们对子女的期望、个人事业的追求、健康的保障、建功立业的梦想,都是生活中沉甸甸的重量,但追求生活情趣这个指标或许可以让我们举重若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生活情趣究竟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

     今年夏天,我还看过一份《2010-2011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这份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报告说,大约有33.1%的北京市居民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大约有17.85%的人没有固定的双休日。更有意思的是,80%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如果假期有加倍的薪水报酬,他们宁愿放弃休假而去加班赚钱。

     同样是今年夏天,我又得到一组数据,来自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数据罗列了2011年各国带薪休假时间排行榜,巴西、立陶宛平均年带薪假期为41天,排名第一。中国年带薪假期是21天,排名最后。

     看到这些数据,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初一位著名的大学者,一个以幽默享誉世界的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写过一本著名的书《生活的艺术》。

     他在书中写道:“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以此来描述中国人和美国人巨大的差异。

     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历史上,中国人以悠闲的生活方式著称于世,我们不那么汲汲营营,忙于牟利赚钱;相较而言,美国人过分期望事业的成功,过分讲求效率,过分守时,这“似乎是美国的三大恶习”。

     话语中有一些调侃意味,但是,时隔不到一个世纪,中国人在世界上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在我们匆忙行走的同时,焦虑和压力与日俱增,林语堂先生曾经坚信:“中国有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气质,可以在他们那种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里找到最好的论据。”他甚至依此推导:“假如不是这样的话,一个民族经过了四千年专讲效率的生活的高血压,那是早已不能继续生存了。四千年专重效能的生活能毁灭任何一个民族。”

西洋的头脑,中国人的心灵

    

     在21世纪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里,中国人轻逸愉快的哲学还能够帮助我们吗?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个哲学目标,也是一个生活理想。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在整体上追求发展的同时,也提出降低GDP的增长速度,提升幸福指数的社会目标。事实上,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所谓成功者的生命版图中填满了头衔和财富,却缺少了灵性和健康。而对我们更多负荷生命重担的普通百姓而言,那些头衔和财富成为了关于成功的简单标签。他们在成为大众心中成功偶像的同时,生命中的荒芜和苍凉却被忽略了。

     什么是中国人的理想呢?在林语堂看来,“中国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我是如此喜欢林语堂先生,如同他单纯而深执地喜欢苏东坡。

     上上个世纪末的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一个叫作坂仔村的村落。他的父亲是位牧师,所以林语堂从小就信奉基督教。他在厦门读完中学后,来到上海,进入圣约翰大学。

     大学毕业后,这个掌握熟练英语的男孩向父亲宣告,自己放弃了基督教信仰。他说:“如若一个人承认行善的本身即是一件好事,他即会自然而然将宗教的引人行善的饵诱视做赘物,并将视之为足以掩罩道德真理的彩色的东西。人类之间的互爱应该就是一件终结的和绝对的事实。我们应该不必借着上天第三者的关系而即彼此相爱。”     这个情怀柔软博大的中国人,甚至将宗教都看做是阻挡给予世界大爱的一层隔膜。

     离开圣约翰大学后,林语堂受聘于清华大学任教,随后又赴美国、德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研究中国古代语法和音韵的。这样一位站在世界思想前沿的学者,却坚持在西洋教育体系下,进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一生用英文写出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杰作,真正做到了“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了解西方思想,热爱中国文化,既是一个人文学者,又是一位科学爱好者,还曾发明了中英文打字机。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如何自我评价的呢?

     他自称是“西洋的头脑,中国人的心灵”,意指在思维逻辑中,尊重西方的基本思想体系,在心灵的归属感中,他热爱中国——这个悠闲的、睿智的民族。他幽默地建议:“东方人须向西方人学习动植物的全部科学,可是西方人须向东方人学习怎样欣赏花鱼鸟兽,怎样能赏心悦目地赏识动植物各种的轮廓与姿态,因而从它们联想到各种不同的心情和感觉。”今天,当我们重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会发现他是多么强调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啊!

     现代人的头脑,充盈着太多太多的知识;现代人的思维,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逻辑……可是,在心灵的方面,我们也丧失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汉语的微妙之美,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所在

         如果翻开字典,找到心字底或竖心旁的字词看一看,就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我们会看到,中国汉字中有如此多的字与“心”有关。比如说思想的“思”,就是“心田”所在;比如说感恩,从心而发,因心而起,才叫恩情;比如说慈悲,也是源自内心。

     汉语里还有一些与情绪有关的词汇,也与心有关。比如着急的“急”,思恋的“恋”,焦虑、顾虑的“虑”,还有怀念的“念”、患得患失的“患”、厌恶的“恶”、容忍的“忍”……都是以心为底,都与心有关。

     再来看看竖心旁的字词。

     憎恨、惭愧、忏悔、恼怒、惶恐、惬意、憧憬、懒惰、懈怠……“心”在旁边站着,说明一切正面和负面的情绪都是心理导致的。这些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性情是从心而起的,“心”的外边加个“门”,就是烦闷的“闷”。只要一颗“心”还在,我们就有“思”有“感”,就有“性情”,有自己的“憧憬”。这颗“心”要是“亡”了,那就是“忘”。真正的忘记,是指那件事在心里已经不存在了。

     更有意思的是“亡”和“心”的另外一种组合,竖心旁加一个“亡”,大家都知道,是“忙碌”的“忙”。许多人忙忙碌碌,忙得没有时间去体味心灵中那些细微的悸动,去体会生命的美妙,这也是一种心不在此的状态。

     这是汉字描述的心灵生活,是汉语的微妙之美,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所在。

     虽然中国古代知识中没有西方现代科学对人体器官功能的精准定义,但是我们有属于自己的感性描述,有很多看似天真的说法,绘声绘色,惟妙惟肖。

     中国人恭维人时往往会说,“哎呀,你一肚子学问”,文雅一点儿的说法是“满腹经纶”。看一看,人的整个腹腔都可以用来装学问,是不是很有趣?

     中国人发愁时会说“愁肠百结”“肝肠寸断”,老百姓将“后悔”形象地说成是“悔青了肠子”。在中国人看来,肠子不仅仅是用来消化的,也参与到我们的心灵生活之中。

     中国人将真话称为“肺腑之言”,民间说法是“掏心窝子”,肺和心窝不仅仅是用来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也参与到待人的真诚上。

     这就是中国人原本的心灵生活——用五脏六腑支撑着一颗心,如此天真,如此真诚,如此感性。

     林语堂在其著作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现实加上梦想,再加上幽默,等于智慧。人们常说,一个人要脚踏大地,头顶天空,就可以去实现理想了。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元素——幽默。

     如果我们顶天立地,生命将不失崇高,但是它轻盈灵巧吗?

     如果我们忍辱负重,人生将有所沉淀,但是能举重若轻吗?

     我们能否多一点幽默,以化解苦难?

     我们能否多一些悲悯,融化僵硬的心灵?

     缺少这些元素,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智慧。

     回头仔细看一看,中国人经历过一代代沧桑浮沉,甚至经历过民族救亡的抗争,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哲学基因一直蛰伏在血液深处。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生活中呈现多元可能的大时代,但这也给每个人带来了成功奋斗的压力,带来了精神生活的焦灼和纠结。这似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个人成长的代价。“鸭梨(压力)老大”,这能成为我们放弃悠闲情趣的理由吗?

     在我看来,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种节奏。拿捏得住轻重缓急,忙而不乱,这是一种境界。同样的工作,也许别人力不从心,无法胜任,你却能在重重压力缝隙中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有着不败的从容,这才是个人评价体系中真正的成功。因为从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工作的紧张,而是内在状态的焦虑。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木工房被刨花堆得满满的,足有半人高,徒弟们停下手里的活儿东翻西找,始终没有找着。

     天色已晚,师父说:“算了,先去吃晚饭,明天再找吧!”就带着徒弟们离开了木工坊。

     一个多小时后,师徒们酒足饭饱,回到木工房,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表说:“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是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懈,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过去。

     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呢!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来解读,显得格外有意味。

     包袱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不管现在的生活水准如何,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所以,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不会丢。

     公文是什么?公文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总要有一个社会角色,要通过一种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份公文也丢不了,会随时带在身边。

     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当我们的自我还在时,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但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过分专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日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有些人特别看重权力,他的精力都用在打通关系、经营人脉上,职位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就变成了权力的囚徒。有些人特别想挣钱,开始的时候挣钱是为了花,挣到最后它就是个数字,那就变成了金钱的囚徒。有些人一辈子执著于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受伤,但痴迷不悟,最后就变成了感情的囚徒。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为什么想和朋友们谈一谈生活方式呢?为什么想在当下说一说中国人的闲情雅致呢?

     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人生长路漫漫,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从容踏上旅程?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尝试。

     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园里散步,会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旁边要加个“人”才是“停”,漫漫路途中,歇歇脚,落落汗,看看山景再出发,亭子就是让身体休息、心灵放松的空间所在。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曰“且停亭”。这个名字的来由很有趣。

     传说当年李渔在家乡修建亭子时,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助,出钱最多的是当地财主李富贵。财主赞助了资金,就定要给亭子取名,叫富贵亭。

     李渔觉得太恶俗,就阻拦说:“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

     财主说:“我给亭子取了名,你不同意,那你说该叫什么?你不是也没取出更好的名字来吗?”

     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且停亭。”

     财主还想辩解,李渔说道:“且自在这里停一停,歇歇脚,怎么不能叫且停亭呢?这个亭子就叫且停亭了。”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人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这溪山清静中,不妨停一停。这种“停一停”能让我们充充电,让我们歇歇脚,让我们静静心,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我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

 

天地有长风,生命自浩荡

    

     中国古圣先贤,多是鼓励人们风发扬厉、建功立业的。但即便在儒家典籍中,孔子也提出来君子的人格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从道义出发,根据自己的道德驻守,要依照仁爱去畅行天下,但他个人的生命游于六艺,要用艺术化的生活陶冶身心,才真正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无往不胜。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自己的学生各言其志。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志向,唯有曾皙一言不发,在一旁悠闲地鼓瑟。孔子对他说,你也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曾皙将曲子奏完,然后“舍瑟而作”,起身对老师说: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所不同。我内心最大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暮春三月,换上春衣,与一帮朋友,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去刚刚解冻的沂水边洗洗头发,登上高高的舞雩台吹吹风,敞开心扉,感受大地的生机,然后唱着歌谣,踏青归来。

     这样悠闲的梦想,连孔夫子也喟然长叹:“吾与点也!”我的理想和你一样啊!

     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心首先要做圣贤,才能将君王之道、治国之道的美政理想施行于天下。内心的操守就是一种涵养,这种涵养很多时候关乎天地,关乎性情。所以,儒家希望在春风浩荡时,去感受自然山水,而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态度殊途同归。只有天地精神入心入怀,人才会真正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人在自然中,谁说只是一种散淡?在散淡中悟出深深的道理,才能够真正享有这样韶美的时光。

     这让我想起前面所说的带薪休假。现在休闲的方式有很多种,茶楼咖啡馆,酒店SPA房,有各式各样方便舒适的设施,都能提供休闲放松的空间,但是,如果从孟子“养天地浩然之气”的角度看,最好的休闲还是归于山长水阔。中国的山水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即所谓“破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破万卷书,只学得知识,而踏遍万水千山,才能颐养胸襟和心性。

     什么是闲适呢?真正的闲适,就是让山水入怀,让自己的生命浩荡。     孟子提倡颐养的浩然之气来自于天地,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性情涵养好,才能够做一个顶天立地真君子。这也是一种“内圣”的修养。

     人要养气就必须亲山临水,走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在行走中,眼随景移,心随景动,胸襟和眼界自会不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因为泰山为五岳之尊,站在泰山之巅,天下尽收眼底。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矮处,视野会很狭小,站得越高,就会看得越辽阔。都市空间逼仄,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得到一种心灵的成全;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养出博大的胸怀。

     苏东坡有词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人在安静时,内心涵养了天地浩然之气,就会生命从容;行动起来时,乘风千里,快意人生。“千里快哉风”是何等痛快凌厉!当今人们的种种烦恼,都是因为静的时候不庄严,心里总有些东西放不下,嘀嘀咕咕犹犹豫豫,动的时候自然不麻利,拖泥带水放不开。

     大家都知道一个佛学三境界的公案故事,讲的是如何在山水之中参悟禅道。第一阶段,觉得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没什么不同;然后再去研读佛经,参悟佛理,再看,就觉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已是很高的境界了,但还有比这更高的境界。一旦参透禅理,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山水依旧,但人的心境已经超越山水。

亲山临水听鸟鸣

    

     王维有诗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是多么细腻微妙的人生体验:林间小径,天气晴好,而山岚雾气重重,走着走着,衣襟不知不觉中竟然变湿了。

     坐在客厅里看旅游风光片,躺在床上翻旅游杂志,能有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在如此干燥、喧杂、空气中充满尾气灰尘的都市中,能有此体会吗?不走进山中林间,怎能知道流淌在你眼前苍翠欲滴的颜色,原来是可以沾湿衣襟的?

     王维还有诗曰:“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首《鸟鸣涧》,写得如此生动美妙。在都市的汽车喇叭声里我们能听见这样的鸟叫吗?真正的静不是死寂一片,而是幽远之中一声两声山鸟啼鸣,即所谓“鸟鸣山更幽”。

     曾看到过一篇新闻报道,说城市里的鸟嗓门儿比山里的鸟要大好多倍。为什么呢?因为在烦杂喧嚣中,如果不提高声调,彼此都听不见。在充满了噪音的都市里,即便依然有鸟鸣,已全然没有了萦旋于山中时的轻盈和婉转。

     杜甫说:“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这一丘一壑,那一重一掩,就好像我胸中的肺腑;这烂漫山花,缤纷山鸟,都是我的邻人朋友。山鸟山花含情,在生命中须臾不离,连离乱中伤心时都相随相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国人赏花观鸟是与人同感同乐的。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鸟儿欢欣起来的时候,人心中也油然有了一种舒畅;而人生更迭,世事沧桑,仍然是青山有知的。所以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生几番更迭,但山水依旧还在那里。

     陆游有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行经山重水复,才会有柳暗花明的感悟。现代都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繁复,高速路上只有一个又一个收费站,我们还能看见“又一村”吗?与此有同样意境的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流尽了,云由此处升起。云烟水流之间,不也是一种妙契自然的更迭变化吗?

     苏东坡观庐山,寻常中与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题西林壁》实则是一首禅诗。一片峰峦,横着看连绵成岭,侧着看就是孤峰,远看是一种样子,近看又是一种形状,哪个才是它的真面目呢?也许只有跳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才能综观明白。如果“身在此山中”,就永远被“山”所困扰。

     山长水阔,天高地迥。人走在好山好水里,会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现代人回归自我的途径之一,就是回归自然,循着山水走到内心深处,才能够感觉到与生命有如此亲近而深刻的融合。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山水成为沉默见证沧桑幻化的载体。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辽阔的空间中看见了古往今来。

     盛唐一个春花烂漫时节里,杜甫站在蜀中楼头上兴慨:“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眼看见“春色来天地”,是空间转换;“玉垒浮云变古今”,是时间的流淌。这一时空规律早在春秋时代就被孔子道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眼前所见,究竟是流水,还是一束永不回头的流光?人的生命光阴就是这样浩浩荡荡,一去不返。

     也许,走出书斋,走出都市,也就走出了狭小的自我,给自己一个职业以外的视角,在更广阔的空间才能一眼望断古今。

 

看见四季的表情

    

     什么是中国人所推崇的意境呢?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在有造化,内心有源头,只有主客观交融在一起,才能称为意境。

     国学大家王国维认为,意境可以以我观物,处处皆著我之色彩;也可以以物观我,让自己融入自然。这种意趣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如果不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我们又如何能够懂得呢?

     在山水美学上,讲究三个必备条件,即所至、所赏、所感。第一步是自己必须身处山水之中;第二步是用你的眼睛和心灵去观赏;第三步是调动全部的生命去感受。     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来调节紧张的律动,但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命中函养而出;情趣也不是在斗室里酝酿出来的,而是在天地间自然滋养而成。情趣的养成,是对生命的唤醒,继而提升个人与宇宙间的通灵与感悟。

     什么是山水?苏东坡说得好,山水“虽无常形而有常理”。不同地方,山水亦不相同,而且永远在变,就是所谓“无常形”。但是,它有常理,只要你愿意看,一定能够看出它蕴涵大道。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人和一座山峦,可以一直对坐对视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人与山川之间,那份凝视永远不会有厌倦。所以,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何等的浪漫温柔!“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在山上会感觉高尚,在海边会体味到壮阔。四时不同,山水各异,这样走下来,生命中自然会多出一份情趣。

     大家在谈起旅游时,有人提议:咱们上黄山吧!就有人说:黄山我去过了。再有人提议:庐山呢?也许就有人答:庐山还没去过,得去一回!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风景名胜,去过一回就不用再去了,还有很多名山大川没有去过呢!

     一座山,一条河,去过一次就懂得了吗?

     看山游水,四时不同,所蕴涵的寓意不同,你所感受到的情致自然也不同。

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有一说法,叫做“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春天山间有烟云,烟云起时,人心中就有一种欢欣,随着烟云一起升腾;夏天山上枝繁叶茂,阴凉之处,有一种磊落,人也坦然;秋高气爽,落叶飒飒,心中有肃穆之感;冬天的山,虽是枯色,恰恰能在寂寥中感受到悲怆的辽远。

     山的四时都是有表情的,如同人的心境。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

    

春山如笑。你相信一座山峦会绽放笑容吗?花开了,鸟叫了,万物蓬勃了,流水叮叮咚咚,你不觉得这是春山的表情吗?

     夏山如怒。草木疯长,夏花盛放,夏天是充盈的,又是蓬勃的。那蓬勃就是一种怒放,生命到了鼎盛,到了极致。

     秋山如妆。四季色彩莫过于清秋。秋天的山斑斓多彩,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宛如美人严妆。

     冬山如睡。大地沉默,在积雪覆盖下睡去,休养生息,为来年积蓄能量。山川也沉静下来,在寒风中睡去,酝酿情绪,为明年早春再露出笑容。

     你能说四季的山川没有变化的容颜吗?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既然山四时表情都不同,我们千山走遍,心中自然会装着不同的情趣,也就能体会到万物变化的规律。

 嚼一嚼菜根的香

    

     山水之间,不仅有人,还有其他各种生命,有游鱼,有飞鸟。“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体味过膏粱厚味之后,《菜根谭》中的这句话宛如细嚼菜根的一点香。

     鱼在水中游弋,天天沉浸在水里,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鸟在天上飞,也不会觉得周围有多少障碍,有多少阻隔。人亦如此,行遍山水,见飞鸟在天,见游鱼在水,领悟了其中的义理,便可以超越种种物累,获得天赋的人生乐趣。释放自我,游于山水自然之后,心也许可以放得更空一些!《菜根谭》上还有这样一句话:“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在空空的山谷中,风的声音从耳边掠过,不知不觉就飘远了;世间是非,今天夸你明天骂你的流言蜚语,如果你能像置身在山川中,那么任何毁誉都会归于清风,不会侵扰你的内心。月色不在水中,水中也无月,人看水中的月色,最后会忘了水月,也忘了自己,这叫做“物我两忘”。     种种感悟,说出来只是一言两语,我们走进去,却是万般兴慨,而这些不亲临山水怎么会体会得到呢?

     我们不是古代的隐士,没有大把的光阴在游山玩水中浪掷,总归还要回到都市与秩序中。我们一次次出发,是为了一次次归来。人走出去是为了寻觅,而归来时必定带着妙悟。当我们从山水自然回到岗位上,回到角色里,心或许就多了一份从容。“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是《菜根谭》中的一段名言。在山里安静不算静,只有回到都市,身处熙熙攘攘的写字楼中,周围都是喧嚣,你心依然安静,那么你就懂得什么是真安静了。

     在喧嚣中保持安静,在坎坷困顿中不失大度,此时此刻,胸襟才算真开阔,闲情逸趣也就养成了。

     反观天地,什么叫“取财于地,取法于天”?《菜根谭》云:“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天地是不动的,但它的阴阳之气没有一刻停止过;太阳、月亮一直在流变,但日月更迭之间,光阴若画。个体的小生命、小世界能否合上万古历史、日月天地这个大循环?人能不能让自己变得生机勃勃,让生命气息不停顿,让人格永显光芒?这是天地山川、时间长河给我们的昭示。“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君子悠闲时心中要有那么一点责任,不能懈怠,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但更重要的是,真忙碌起来时,也不能湮没了用以平衡的那一点悠闲的趣味。

     这句话说出了一个真意:悠闲是一种趣味,是一种发现内心的能力。通俗一些来讲,悠闲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失烂漫之心,保持着赤子般的天真,保持着孩子般的好奇,琐细的日子就会熠熠生辉。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交朋友要交豪爽的人,做人不要失去烂漫天真。这也就是孟子所谓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我们在山水自然中陶冶了性情,最终还是要回到办公室,回到家里,我们又看见了喧喧攘攘,又看见了无尽烦扰,又看到了各种心机和谋略,又开始担忧房贷没有还完,担心孩子成绩会挂科,担心自己职位被人觊觎,担忧家庭矛盾如何化解,担忧自己身体的病痛……一切困顿和矛盾并没有因为我们去亲山临水一番而消失。但是,如果你真正敞开心扉,游历归来,心境定有改变。即使你的生活还是过去的样子,但你已能在生活中发现趣味了。

   

抓住“不亦快哉”的瞬间

    

     大家熟悉的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到了滁州,原自号“醉翁”,后改为“六一居士”,许多人都不解,不知道“六一”到底是何意。他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这是五个“一”,然后他又说:“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还有我这么一个老头,就老在这五样东西里,加在一起就是六个“一”,所以叫“六一居士”。

     这是一代文豪晚年所过的日子。他的富奢在于他的藏书,在于简单的琴、棋、酒,加在一起就是他会老于此中的今生,就是他所得意的暮年。之所以可以安闲终老于此,最关键之处就在于他有自得其乐的趣味。

     那么,假如我们没有这许多藏书与金石遗文,寻常百姓生活里的趣味何在呢?

     在我看来,趣味是一种发现。

     大家也许读过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说的是那些让他大喜过望的事情。这都是些什么事呢?我们拣几项来说一说。

    “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不及问其船来陆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便自疾趋入内,卑辞叩内子:‘君岂有斗酒如东坡妇乎?’内子欣然拔金簪相付。计之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     有一天,十年不见的老朋友在暮色时分突然造访,开门一作揖,来不及问好,主人就急急地跑到里屋,揪住自己的太太问,咱们家还有酒吗?你能赶紧给我准备出酒来吗?太太拔下头上的簪子说,你拿这个去换酒吧。主人一看这个金簪子,岂止够今天晚上一顿酒,甚至都能喝上三天,所以大喜过望,不亦快哉。他的不亦快哉并不豪奢,无非是突然有朋友来,自己的太太很贤惠,当了首饰换酒,这就足以让他欣喜万分。“空斋独坐,正思夜来床头鼠耗可恼,不知其嘎嘎者是损我何器,嗤嗤者是裂我何书。中心回惑,其理莫措,忽见一狻猫,注目摇尾,似有所睹。敛声屏息,少复待之,则疾趋如风,唧然一声。而此物竟去矣。不亦快哉!”

     一个人在书房里坐着,正在为夜里闹耗子烦恼,不知道它嘎嘎嘎咬了我什么家具,也不知道它嗤嗤嗤撕了我什么书。正在想时,见到一只大猫在那儿“注目摇尾”,好像看见了什么,突然“疾趋如风”,嗖的一下子冲过去,然后听到小小的“吱”一声,耗子就被叼走了。哎,如此简单的时刻,居然也让金圣叹“不亦快哉”!

     再看一则,“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冬天寒夜饮酒,冷得不得了,推开窗一看,原来是下大雪了,哎呀,心中不禁大喜。这是寒冬之快。“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红漆盘子切绿西瓜,一刀下去,听着它嘎嘎裂开的声音,这是盛夏之快。

     还有什么“不亦快哉”的事呢?“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屋里进了马蜂,推开窗放了出去,心情便高兴,多么单纯的快乐啊。“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下班了,难道不应抚掌称快?“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呦,看别人放风筝,放着放着,风筝线断了,也觉得高兴,有着顽童的恶作剧心理。“还债毕,不亦快哉!”终于将债还完了,自然是高兴。

     认真读一读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相信大家都会由衷感动的。贫寒岁月里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在许多人看来是愁苦不堪的时刻,他居然能拍案惊叹,不亦快哉,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选择一个悠闲的假期,数一数自己和家人有多少个“不亦快哉”。不一定是多大的事,也未必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只要那一刻,你真的像孩子一样欢呼了,大笑了,就是“不亦快哉”。

  你的现在在哪里

    

     人一生要为自己承载很多意义和价值,要为社会承担许多使命,为家人承担种种责任,但是,总会有一些欢欣的、活泼的瞬间,贯穿于生命中,让我们趣味盎然。我们能够抓住的,往往不过是这样一个个“此刻”而已。所有的过往可以用来追忆,所有的未来可以用来憧憬,然而,我们的“此刻”却常常在惶惶然中悄然流逝了。

     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一座古代神像,一张脸面向未来,一张脸面向过去,庄严肃穆,受人膜拜。

     有一天,一位过路者不解其意,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你如此受人膜拜呢?”

     神像不屑地说:“你连这都不懂啊!我只有一直向前看,才能规划未来;我只有一直向后看,才能够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一张脸向前看,一张脸朝后看,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

     那个路人依然很困惑,继续问神像:“你将所有的时间都给了过去和未来,那你的现在在哪里?”

     一句追问,神像就轰然倒塌了。“你的现在在哪里?”这句他无法解答的追问,让他承受不起。

     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而现在除了有意义,还应该有意思。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

     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是丰富多彩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士的雅趣;“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不失俗世生活中的佳味。只是,当下的我们却没有足够的闲暇去细细玩味,我个人造诣还欠缺很多,比如棋道,比如书画,不敢妄谈,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体会。为此,我仅选出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物件,比如一生相伴的酒,比如日日常品的茶,比如宛若天籁的琴,与大家一起玩味分享,看一看古人的生活方式能否给今天的我们一点启迪、一点佳趣,让我们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获得一个烂漫今生。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来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茶圣与《茶经》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让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也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常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人只要能做到这些,“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嵇阮”,就算无缘生活在伏羲上皇时的理想时代,至少也可以像嵇康、阮籍那样,啸傲山林,怡情自乐。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谈到茶的缘起,讲到“心思澄澈”,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茶圣”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一部《茶经》,让他名垂青史,为世人传诵,为后世评说。

  从历史背景来看,陆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起伏的乱世,经历了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几代更迭。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至衰。从个人的经历看,陆羽身世蹊跷,连自己都说“不知所生”。他3岁被遗弃,“陆羽”之名和“鸿渐”之号,都是成年后自己起的。

  庆幸的是,遭父母遗弃的陆羽被龙盖寺老僧智积收养了。如此幼小的孩子,自然无法念经诵佛。那又能做些什么呢?“茶禅一味”,于是,师父教他烧水、煮茶、识字、念书,学会了很多知识,譬如烹茶辨水。

  佛寺的生活清清静静,陆羽在禅茶的熏陶中成长。但随着见识的增加,对外面攘攘红尘难免心存向往。终于有一天,他不告而别,逃出寺外。据说,陆羽走后,师父深感痛心,从此不复饮茶,一来为了怀念陆羽;二来喝其他徒弟烹的茶,喝不出陆羽的那番天真滋味,喝不出陆羽参透的禅茶智慧,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

  离开禅寺的陆羽进了戏班子,做了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他遇到了一位贵人——李齐物。

  陆羽的家乡在现在的湖北天门,唐代时称作竟陵。当时谪守竟陵的是原河南太守李齐物。李齐物偶遇陆羽,非常欣赏他,让他离开戏班,还为他聘请老师,教他读书,并由此结识了当时的很多名人。

  又过了6年,陆羽认识了被贬官到竟陵的诗人崔国辅,两人一起辨水,共同烹茶,游处3年。这3年中,陆羽才开始真正名扬文坛,开始专注于茶道,开始了自己最热衷的事业。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陆羽南逃,到了无锡惠山,乱离红尘,不碍他徐徐开启了一段游惠山、品惠泉的悠闲生活。

  读《茶经》时,我们会发现,陆羽特别注重水的类别。他将全国各地的水分为二十品,足见他静心体味之精深。当他喝到无锡惠山泉水时,对茶的领悟突然被激活了。

   

师徒俩劫后重逢,仍然在一盏茶中

    

     唐代中期,禅宗兴起,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而在煮茶、喝茶的过程和形式中,思想慢慢得到感悟,恰好应和了禅宗的这一理念。于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茶禅一味”的说法渐渐风行于世。

     其间,陆羽到了浙江湖州,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诗僧皎然,两人成为至交。

     皎然不仅诗上功夫了得,对茶道更是有精深的研究。他虽年长陆羽十几岁,但两人因茶而引为知音,“缁素结交”四十余年。陆羽写作《茶经》时,得到了皎然很大的帮助和指导。陆羽后来四处游历,到过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之后,最后将自己葬在湖州,选下的墓地恰好与皎然塔遥遥相对。

     陆羽爱茶、爱水,与他早年在龙盖寺的经历密不可分。他心里头永远无法放下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师父智积。唐代宗时,陆羽写出《茶经》,名动天下,被迎进宫中,成为皇室奉养的名士。

     一次,在宫中品茶聊天时,唐代宗问他: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心愿希望我帮助你完成?

     陆羽说:平生最愧对之人就是我师父,如果能让我与师父再见上一面,此生无憾了。

     于是,代宗就派人请智积和尚到宫里品茶。

     智积委婉地回绝:自从陆羽走后,老僧已不复饮茶了。

     前来延请的官员坚持说:这可是当今圣上请你,还是去一下吧!

     智积万般无奈,只好随行来到宫中,与代宗一起品茶。席间,代宗吩咐最好的御茶师,用最好的茶、最好的水,精心地烹煮。但是,智积和尚只是礼节性地端起茶,沾一沾嘴唇,随即就放下来。他对代宗说:不复饮茶,就真的不想再饮了。自陆羽走后,喝什么茶都不入口了。

     代宗悄悄地吩咐,第二泡茶由陆羽来烹煮。闲谈之间,茶端上来,智积和尚仍是礼貌性地沾一下嘴唇,手顿时僵住了,瞬间老泪纵横。他对代宗说,陆羽原来就在宫里啊!就这样,师徒俩劫后重逢,仍然在一盏茶中。

     这只是一个传说,并非信史所载。但可以由此看出,一壶茶由什么人来泡,用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寄托,喝的人是可以知味的。陆羽之所以与众不同,被世人尊为“茶圣”,就在于他泡茶时的用心、专注,以及那份虔诚——陆羽的生命也如涓涓山泉,浸润了茶中最透彻的滋味。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第一章写“茶之源”,说的是茶的由来,对“南方嘉木”追本溯源。第二章写“茶之具”,即制茶的过程需要哪些工具,配备什么样的设备。第三章写“茶之造”,即采茶、造茶的七道工序。第四章写“茶之器”,介绍当时的茶具,共列出全套茶具二十四组。第五章写“茶之煮”,介绍如何辨水,用何种水烹何种茶,将泡茶之水分为上中下三等。第六章写“茶之饮”,介绍如何饮茶、分茶,如何喝出茶的真滋味。第七章最有趣,写“茶之事”,讲古人与茶的缘分,讲茶的典故和寄托。第八章写“茶之出”,讲茶叶的不同产地和品质优劣。第九章讲“茶之略”,与“茶之具”中种种繁复茶具对应,说明茶之本质在草木之间,当人真正回归自然时,冗长繁复的程序都可以省略掉,因为已经心接万古自然了。第十章写“茶之图”,陆羽认为在饮茶的场所,都应悬挂弘扬茶道的画轴,因为饮茶是一种文化仪式,要有一定的氛围,有一个雅致的环境。

     一部《茶经》对中国文化之影响无可估量,著名诗人梅尧臣作诗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一杯清茗,十年尘梦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中,中等之茶生长在沙砾、沙土中,下等之茶则生长在泥土中。“野者上,园者次”,野生的最好,园林种植的次一等。“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山阴下生长的茶最好不要喝,因其总不见阳光,过分阴寒、凝滞,喝了对身体不好。

     喝茶,喝的是日月沐浴之下,山泉滋养之中,一年四季流动的自然之气。喝茶,就是让我们跟随这种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

     陆羽在《茶经》里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点关联是多么重要。所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说,人要注意自己的品德操行,为人节俭,德行高洁,这样的人喝茶,清茶润心,自然就会有默契。

     大家都知道“神农氏尝百草”,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一些草是会让人中毒的。传说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叶,并用来解百草之毒。古代人很早就知道,茶是清冽的、性寒的,茶可用来去燥,用来败火。

     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好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茶很清雅,不是浓郁的东西。真正的茶玩味的就是清和闲。记得我自己二十几岁时,完全喝不惯茶,更喜欢浓醇的咖啡。咖啡里有本味的苦,有糖的甜,有奶的香。喝完一杯咖啡,感受那种百味含混的浓沉醇厚,顿觉浑身热气腾腾,陶醉不已。

     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淡了。浓情对咖啡,清心品淡茶。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喧嚣的事,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

     茶,今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等,品类繁多。而旧时人们喝的多是绿茶。

     泡绿茶,古人讲究“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淡淡的几片叶子泡在水里,慢慢地释放出茶香时,清浅的绿色好像沏进了一片阳光。在这样清浅的绿色里,你能听见山风,能感受到山泉,一泡绿茶的前世今生都在清泉中被唤醒了。这种写意之美,正是中国人对茶最迷恋之处。

     喝如此清淡之饮显然需要安静。“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一个人跟一盏茶静静地交流,能得其神韵;两三个人喝,颇有意思,能喝出茶趣,能喝出好友间的情投意合;如果七八个人群聚一起喝,就跟施舍茶一样,不过是为了解渴而已。

     可惜今天人们喝茶,往往呼朋唤友,人声喧杂,虽是热闹,却少了份清静,越来越远离茶神、茶趣了。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是一个整体,无法切割开来。也许你只需一盏茶、一壶酒,就能感受到所有的一切。走出国门,我们会发现整个亚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比如日本茶道讲究四个字——和敬清寂,与中国的茶道同脉同宗。“和”就是一种中和之美。喝茶时能感觉到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和谐。“敬”源于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念,意指喝茶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要有恭敬之心。我们以茶待客时,叫“敬茶”,常用的话是“请用茶”,没有人会把茶杯往客人面前一墩说“喝茶”!这就是恭敬之心。孔子说“仁爱”的第一点就叫“恭则不侮”,你对别人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敬茶,其实是敬人,也是敬自己的心。

   

日本茶道中的“清”与“寂”

    

     日本茶道中“清”指茶叶的清雅。“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好茶的茶汤一定是透亮的,你能看见草木氤氲化育,能看见茶的魂魄在水中释放。茶的生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四季的风雨,经历了霜雾雹露,所以我们喝到的茶,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我很喜欢《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做“光而不耀”。一个人的人格,要有内在的光泽,但不能太耀眼。如果你的光芒到了刺眼的地步,不可逼视,这样的生命就太喧嚣了。如今的人们,大多外在锋芒毕露,缺少了内心的澄澈,而茶吸收了天地至清之气,自能洗涤我们内心的凡尘污垢。古人说:“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这一辈子,你可以得到些什么呢?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带走的,但是山中一杯茶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消受的。一碗清茶入肚,把草木清新之气吸纳进自己的生命之中,让体内的浊气在茶中逐渐消解、宣泄,那些滋养出来的清新光芒,自然会让我们变得“光而不耀”。

     日本茶道中最后一个字是寂寞的“寂”。如今人们往往害怕寂寞,将寂寞等同于孤单和内心空虚。实际上,真正的“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虚静空灵。一个人的心没有虚静,就不能懂得万物之变化,就不能看见世界的本真;一个人的心不空,就无法收纳万种境界。

     中国人十分讲究这个“寂”字,认为寂寞之中往往蕴涵着大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讲什么是“道”时有这样的句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寂兮寥兮”,唯其寂寞,并且“独立而不改”,坚守自己的操守品格,“周行而不殆”,即生生不息,处于周而复始的运动之中,这是万物的根本。这种“寂”不是死寂,而是生机勃勃中一点灵动的清寂。

     很多人醉心于日本茶道,更有一些哲人和艺术家潜心研究它。

     上世纪初,日本有一位精通美术和茶道的艺术家冈仓天心,常年旅居欧美。1906年,他用英语写下了著名的《茶之书》。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他用如此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残缺美”的理解。这种“温柔试探”唯有在茶道之中才能完成,因为它必须是静谧从容的。

     冈仓天心用颇为浪漫的言辞,来形容充满感情的茶。在他看来,茶“既没有葡萄酒的倨傲自大、咖啡的顾影自怜,也没有可可那种做作的天真”。在他的眼里,茶这种源自东方草木之间的饮料是最能让心思静的。

     茶道融合了东方道德伦理、宗教思想的精髓。它讲求卫生,要求保持洁净;它不求排场,讲究在简朴中见到自然;它追求平等,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爱茶,都是真君子,都有自己的品格在其中。

     老百姓家家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可以说是“俗中之雅”。喝茶的门槛极低,对人几乎毫不挑剔,只要你热爱它,它就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清心静气。

     有茶这样一个道具,是简约的幸运,寻常的福气。关于人与茶,冈仓天心在书中提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在日本,一个人如果对生活抱有一种宁静宽容的态度,别人会称赞他肚子里有茶水;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暴躁,没有生活品位,别人就讥诮说此人肚子里显然没有茶水。

     中国人会用有没有墨水来评论一个人的知识,日本人却用有没有茶水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性。在日本人心目中,品茶这件事与社会民生关联不大,而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

烹茶煮茗辨世情

    

     在清寂中慢慢品一盏茶,让我们从袅袅茶香中,寻找中国茶道一路走来的历史脉络。“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文人雅士们不仅在茶里灌注了自己的生命,也在不断改变着茶的仪式。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有一个很感性的比喻,他说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明清时的泡茶则是写实的自然主义。

     唐代的茶,做出来的是茶饼,泡茶之前有一套繁复的程序。先要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烤,烤得松软,陆羽说要软得像婴儿的手臂,然后立即趁热放进纸袋里,不让香气四散。冷却下来以后,捣成茶叶末,再用火力强劲、不沾腥膻油腻的木炭来煮。

     煮茶的水以山泉水为最上,其次是江湖水,最差的才是井水。茶是活物,林涧之水也是活物,沥沥山泉一泻而下,奔腾流淌时带上了草木芬芳。湖水稍微宁静一些,但更辽阔,能倒映山川的心事。寻常喝的井水是细小、幽深的,无山泉的涌动,也没有江湖宽广的视野,故陆羽说,烹茶一定要用活水。

     煮水也颇有讲究。初沸小水泡如鱼眼,水还很鲜活,尚未煮老,此时将刚刚烤软捣碎的茶叶放入最好。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波浪般翻滚为三沸,再煮的话水就已经老了。

     唐人喝茶还要加调味品——盐。初沸时加盐加茶叶,刚好在生机勃勃时泡开。第二沸时,水波逐渐大了,要舀出来一勺放置一旁。等到第三次沸腾,水波更大的时候,再将刚舀出来的一勺微凉的水冲回去,避免煮得太熟。

     此时回冲水,茶已在里面沸腾,盐也在其中溶化,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汤花。“明亮像积雪,灿烂若春花”,这样的茶斟在碗中该有多美啊!唐人喝茶、煎茶的意趣就在于此。

     那么,宋人点茶的浪漫主义又体现在何处呢?

     宋人泡茶时,要在小石磨里将茶叶碾成细末,再用沸水在碗里冲,冲起来后用竹制的茶筅点茶,让茶末和水生出泡沫,打出汤花来。点点汤花,如同人生绽放在平凡瞬间的细碎花朵。

     明清煮茶则是将散茶叶放在碗里直接泡开。既无唐人煎茶的程序,又没有宋人点茶的汤花,所以冈仓天心不无遗憾地说,茶很写实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唐人喝茶喜用越州窑的青瓷碗,泛着淡淡的青,如玉似冰。绿茶倒进去,与淡青色的釉彩相辉映,相得益彰。那浅浅的绿色,让人恍然如归草木山林之中。假想一下,如果用的是白瓷碗,茶汤倒进碗里,颜色就被反衬得过于夸张了。

     宋代的点茶讲求汤花,喜欢用厚实的黑瓷碗,黑白相映,是非分明。讲究的是文人情趣,而不是回归自然本真。明代似乎更注重器皿的选择,所推崇的是宣德的白瓷小盏。雪白的薄瓷胎映着茶汤,别有一番美妙。

     喝茶的过程一直都在简化,而茶意却越来越入心了。今人难以像唐人一样细细煎茶,因为我们已没有大把从容的流光岁月了。也许不必迷恋那样繁复的仪式,但要在简单的茶中喝出内心丰富的意趣来。

     烹茶品茗,要有一颗古朴之心。许多人喜欢斗茶,比一比谁的茶叶价高,谁的茶具金贵,这些茶外事已不是茶本来的意义了。

     今天,我们还能坐下来悠闲地喝一泡好茶吗?还能静下心来去辨别茶的前世今生吗?还有那份闲情去体味茶所经历的春风雨露吗?茶与水的相遇是一种缘分,真正的好水烹出来的茶,有自然的鲜活。这其中的玄妙,我们还能悟得到吗?《警世通言》里有一篇小说,题为《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讲的是王安石与苏东坡的逸事。虽然小说家言,多为杜撰,却可从中看到辨水煮茶的种种意趣。

  

喝出一盏茶的前世今生

    

     苏东坡和王安石人生宦海沉浮,二人在改革中的政见分歧颇大,但这并不妨碍作为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他们引为知音,成为至交。

     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王安石也已到暮年,身体不好,体内痰火郁结。太医给他开了个方子,用阳羡(今江苏宜兴)的茶,以长江瞿塘峡中段的水来煎烹,才能消除痰火。

     王安石心想,苏东坡是蜀地人,有机会去长江三峡,于是便托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意思是说,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家人往来,路过瞿塘峡,请在中游打一瓮水寄来,我能不能延年益寿,就全靠你了。

     苏东坡收到嘱托自然很用心,专程去长江三峡打水。偏偏那天十分困倦,在船上打了一个盹,醒来时船已急流直下,到了瞿塘峡的下峡。苏东坡赶紧从江中取水,无奈中峡已过,逆流而上已不可能,取得的是下峡之水一瓮,亲自送至王安石府上。

     王安石将苏学士与水瓮请进来,立刻揭封烹水。阳羡茶备在碗里,只等水开。

     水煮沸之后,冲入茶碗,见茶色缓缓泛上来,并非起得很急。王安石就问苏东坡:“你取的是中峡水吗?”

     苏东坡说:“正是。”

     王安石笑道:“你怎么糊弄老夫呢?这显然是下峡水。”

     苏东坡大惊道:“您怎么会知道?”

     王安石说:“瞿塘峡之水,上峡水流湍急,水性也急;下峡水流缓慢,水性也缓。唯有中峡之水,急水与缓水交相融汇在一起,不急亦不缓。所以,太医嘱咐我,唯有用中峡之水泡茶才最合适。刚才水已煮开,冲在碗里,茶色缓缓而起,便可断定此水定是下峡的了。”

     听完这番话,苏东坡赶紧离席谢罪。

     就算这是一个文学演绎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玩味一番。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喝出这种茶与水的相逢意趣呢?

     茶在今天已很少用来治病了,但民间依然有“败火”一说。一些老人,即便是夏天最酷热时,也会静静地饮一盏热茶。在他们看来,一杯热茶比冰冻可乐更能解暑。因为热茶能让人毛孔里的燥气、暑意散发开来,烫在嘴里,却清凉在心。

     诗人多爱茶,也留下了许多茶诗。茶诗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天,卢仝在家中睡觉,酣然之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好朋友孟谏议的新茶送到。迎进新茶,马上冲泡,细细体会茶中的妙趣,并写出了一首为后世传诵的好诗。

     他从茶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卢仝喝了七碗茶,喝出了七种不同的意境。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这首诗被人俗称为《七碗茶》,常为后世文人所引用。苏东坡就屡屡用“七碗茶”做典,譬如“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魏晋时风行炼丹养生,当时的名士达人为了长生不老当神仙,常服用一种名为“五石散”的药丸。此丸富含多种重金属,吃过之后,浑身燥热,有不同程度的反应,甚至有人因此丢掉性命。所以苏东坡说,要想成仙,何必吃那些危险的药丸呢,直接喝卢仝的七碗茶就可以了。喝茶就能心归太古,如登仙境。

     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在《尝茶和公仪》诗中也曾写道:“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喝茶时如有卢仝那样的意境,人就已经可以两腋清风,飞到月亮之上了。

     喝出生命的澎湃激扬,喝出人生的梦想追求,是中国古人喝茶的最高境界。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清醒之茶与欢愉之茶

    

     茶禅一味,对于红尘中的你我,倒也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之人,不妨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静心与清茗相随,定然有所体悟。清茶洗涤过的一生,必有不同的滋味。

     淡味回甘,总比厚味更隽永。每个人在喝茶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一点点感悟。白居易写过一首《食后咏茶》,讲他吃饱睡足之后在茶里悟出的人生。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在日影更迭、岁月流转中,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你对时间长短不同的感受。乐观的人总是会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好日子还没有过够呢,这一天就过去了;而一个忧虑的人,会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有没完没了的苦恼,夜不能寐,就会觉得光阴难挨。白居易说,有人因为快乐而觉得岁月苦短,有人因为忧虑而觉得日月漫长,而我只是一个喝茶的人,既没有那么多的乐,也没有那么深的忧。“长短任生涯”,人生只要有茶相伴,我就能够喝出一份坦然,喝出一味自在的光景。

     大家都知道,茶让人清醒,清醒之中能让人读懂岁月铅华中的种种道理。

     曾巩说:“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一杯茶喝下去,人心清了,眼睛也就醒了,人心明了,眼睛也就亮了。因为只有心静之时,才能看透纷纭是非。你能说草木之间的这一点灵物,它不神通吗?

     与白居易同时代的元稹写过一首有趣的诗,叫做《茶》。这首诗从一个字,两字,三字,四字,一路对仗下来,排列成一座美丽的宝塔。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顶上破题,一个“茶”字,接下来说最好的是什么样的茶?是“香叶”,是“嫩芽”。

     这样的茶喜欢什么人呢?“慕诗客,爱僧家”,文人爱它,茶禅一味的僧人也喜欢。“碾雕白玉,罗织红纱”,用白玉碾子碾茶,碾碎后用红纱织的细罗筛,然后才可以入水。“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铫子是今天人们用来煎药的器具,当时就用来煎茶了。茶铫子里嫩嫩的黄蕊泛出青浅的颜色,冲到茶碗里面,泛起明亮的汤花。

     这样一杯茶,入夜可邀约明月,醒来时可面对朝霞。昼夜皆有清茶相伴,岂不是人生一幸事?这样一杯茶,洗尽古今,常喝不倦;那一抹香气,醉了人心,醉了静好的岁月。

     不同人喝同样的茶,可以喝出不同的况味。

     西晋名士左思才华横溢,却因出身微寒,对所处世道始终抱有不平之气。他经常质疑,为什么那些“郁郁涧底松”,会被“离离山上苗”遮蔽住,是因为小草长在高山上,青松生在山涧里。自己就是那生在涧底不如意的青松。

     左思也写过豪迈的诗章。“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整理一下衣襟,都要站在千仞高岗之上,就算洗个脚,也要在万里的活水长流里。

     这样一个志向豪迈的人,却一生困顿坎坷,真正能聊以自慰的又是什么呢?

     左思写过一首《娇女诗》,描绘的是自己的两个小女儿,十分童趣可爱:“……止为荼菽剧。吹嘘对鼎。”玩累了,口渴了,回家想喝茶。茶水太烫,孩子等不及,就鼓着腮帮子,趴在茶炉子旁边,一口气一口气地吹……这一刻的天真烂漫,在左思的妙笔白描之下,尽显居家日子里的那种平淡温馨。

     读到这里,也许大家能发现,喝茶一事可大可小。大到如白居易看破长短任生涯,超越苦乐一生;小到小情小景,如左思看见两个不解人间忧伤的姊妹,为喝茶而忙前跑后的可爱模样。无论大小,一瞬镌刻下来,都将成为不朽。

 

忧伤之茶与格调之茶

    

     喝茶,有时也会喝出忧伤来。《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被刘聪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西晋的旧臣名士纷纷渡江而来。“渡江旧臣”在《世说新语》里常常被提及,这些人经历了朝代更迭,心中有所不甘,有失落之志,但又要苟且偷生,所以常常心神恍惚,不知所终。

     旧臣南渡,丞相王导在南京旁边的石头城宴请他们。意味深长的是,他摆的不是佳肴美馔,而是清浅的茶宴。

     这一泡茶里,百转千回。

     以才华过人著称的旧臣任瞻,端茶喝了一口,怅怅地问周围人:“这是茗,还是茶?”周围人不知所云,心存疑惑地看着他:你到底是想问什么呢?任瞻仿佛恍然顿悟,连忙说:“错了错了,我想问这茶是凉,还是热?”故事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试想一想,冷热能不自知吗?显然心思在茶外。茶喝进腹中,感慨萦回心头。冷热之间,有前朝今世的炎凉,有世事人伦的变幻。

     有时候,茶中深意可能胜于酒,因为茶香清浅,缭绕不去。一杯茶竟可以喝出无以言表的滋味来。

     喝茶还能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见识一个人的操守。《晋中兴书》里记载了名士陆纳的一段小故事。陆纳任吴兴太守时,始终保持高旷的人格。当时名动一时的卫将军谢安想登门造访,陆纳并不太以为意,也未做任何准备。

     陆纳的侄子陆俶心里暗暗奇怪:谢安何等人物,亲自登门拜访,叔叔怎么不做点儿准备呢?万一来了许多人,给人家吃什么,喝什么呢?于是,陆俶想帮叔叔一个忙,私底下准备了足够十几个人食用的佳肴美馔。

     谢安如期到访,陆纳摆上茶宴。席中除了茶,仅有几样果品糕点而已。陆俶见状,赶紧将自己精心安排的佳肴美馔摆上,邀请谢安及随从属下入座。各种珍馐摆满整整一大桌子,大家都吃得酒足饭饱。

     谢安一行刚离开,陆纳就将陆俶叫过来,责打四十大板。他痛斥侄子说,你既然不能给叔叔增光添彩,为何还要玷污我平生的清誉,秽我素业呢?言外之意是,我一生清正廉洁,茶宴表明的是我的一种态度,何必多此一举,准备那些世俗的美味珍馐呢?

     陆俶给叔叔帮了倒忙,只因为他不懂茶里面的会意。

    《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谢安的记载。谢安骨子里也是一个倜傥名士,不落俗套。名士相见,惺惺相惜,一盏清茶也许比满桌珍馐更能通达彼此心中的会意。

     茶里到底有什么?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隐藏着一个人的世界观,甚至是人亮给这个世界的名片。

     陆纳打出了茶这张素净的名片,受人赞誉,是在他为官从政之时。而南朝齐武帝身后还想用茶表明自己的姿态,更是一绝。他在遗诏中说,“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嘱咐后人不要再杀牲口来祭奠自己,否则自己心中会不安的。如果要祭奠,用什么呢?“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一点饼食、茶饮,即可打发阴间的清闲时日了。

     遗诏虽是交代身后事,却也是写给活着的人的警喻,仍然是对当世风尚表明的一种态度。

     古人以茶喻高洁,以茶显情趣,茶味虽淡,用意深远。

     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曾写过一个茶艺师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很多讲座中我都提到过。

     日本江户时期有一个贵族,家里养了一位茶艺师。这位茶艺师泡茶技艺精湛,贵族一天都离不开他泡的茶。有一天,主人要去京都办事,想带茶艺师一起去。茶艺师说:“京都那么多浪人,乱糟糟的,我又没有武功,遇到危险怎么办?”

     主人说:“那没关系啦,你找一套武士的服装穿上,就没人敢招惹你了。”

     于是,茶艺师就穿上武士的服装,还挎了一把长长的佩剑,跟着主人去京都了。

 

力量之茶与柔韧之茶

    

     到了京都,主人去办事,茶艺师无事可干,便独自一人在池塘边散步。刚走了一会儿,迎面就撞见一个浪人。

     这个浪人一见茶艺师穿着武士服,就立刻抽出剑,说:“我们俩来比武吧!”

     茶艺师没有办法,就实话实说:“我可不会武功,不过是个泡茶的人。”

     浪人越发猖狂起来,说:“你既然不会武功,为什么还穿着武士服呢?岂不是辱没武士的名节吗?那我更有理由杀你了!”

     茶艺师想了想说:“这样吧,你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先将主人的事情料理好?四个小时后,我一定回到这里跟你比武。”

     浪人见他如此忠心耿耿,就放了他。茶艺师直奔京都最大的武馆,见到大武师,纳头便拜,恳切地说:“求你教我一种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吧。”

     大武师很惊讶:“来我这里学武的人都是求生的,还是第一次看到求死的。为什么?”

     茶艺师便把刚才的遭遇如实讲述了一遍。

     大武师说:“原来你是一个茶艺师啊!能不能先给我泡一杯茶呢?”

     说到泡茶,茶艺师有些感伤,心想,这也许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泡茶了。如此一想,反倒变得从容了,心也就静下来了。他让人取来最好的山泉水,用文火一点点煮开,取茶、洗茶、篦茶、滤茶,一丝不苟。茶泡好后,他恭敬地双手捧给大武师。

     大武师喝了一口说:“这是我一生中喝到的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诉你,你不必死了。”“你要教给我什么绝招吗?”“我什么都不教你,只送你一句话:用你刚才泡茶的心,去面对你的对手。”

     茶艺师不明就里,一边琢磨一边往回走。走到池塘边,见那个浪人正在等他。

     浪人再次拔出剑来,说:“既然你已经回来了,我们就开始比武吧。”

     茶艺师回想了一遍自己泡茶的过程,然后笑着看定对方说:“不着急。”他双手取下帽子,端端正正放在池塘边;又脱下外套,拎起领口袖口,一折一折叠好,压在帽子下面;然后从容不迫地拿出绑带,将袖口裤脚一一扎好;最后紧了紧腰带,整束停当。

     整个过程,茶艺师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心中想着自己泡茶时的那份从容,而且还一直带着微笑看着对方。一个早早拔剑的人,被对方这样看着,自然越来越毛,心里越来越没底。

     茶艺师最后一个动作,就是拔出剑来,双手举过头顶……就在此时,浪人扑通一声跪下了,说:“求你饶命,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武艺最高强的武士。”

     从这位茶艺师身上,我们看见从容的内心,才有真正的勇敢。

     在一个躁气过重的时代里,泡茶、喝茶也许是最好的医心良方,因为泡茶、喝茶都急不得。体会着水与茶相逢的过程,心智如同茶香,舒舒展展开启,弥漫开来。就像那位日本茶艺师,以泡茶、品茶之心去面对世事,能获得一份比匹夫之勇更悠远博大的力量。

     另有一位武士,路过一间弓箭坊,看到橱窗里有一张很耀眼的弓,绷得紧紧的,从木质到雕花,一切都符合他理想中的完美之弓。武士立刻冲进店里,对老板说:“我要买橱窗里的那张弓。”老板说:“抱歉!橱窗里的那张弓是样品,不卖!”

     武士对老板说:“我多付你一些钱,请一定将那张样品弓卖给我!”

     老板笑着说:“你知道什么是样品吗?样品不过是摆个漂亮样子,它二十四小时都绷着,看似有力,其实早已没有韧性了。你觉得这样的弓还能使吗?真正能用的弓,都是松弛的。松弛是一种函养的状态,能让弓弦保持着柔韧。”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心也像一张满弦的弓呢?放松总归需要依托于一些仪式,也许喝喝茶,在一泡又一泡缓缓释放的茶香中,心里的弓弦就不知不觉松下来了。

  

即使跟残酷的世界相遇,煎熬本身也可以变为成全

    

     有这样一个比喻:生活就像一锅滚开的沸水,不会因为垂青哪个人,就变成温泉。你进入社会,都会受这100摄氏度的煎熬。虽然人不能选择水温,但能够选择自己的生命质地,能够选择与水相遇的方式。

     让我们做个实验看看。有三锅滚开的沸水,往里面放三样东西。第一个锅里面放一个生鸡蛋,第二个锅里面放一根胡萝卜,第三个锅里面放一把干茶叶,盖上盖子,让沸水去煎煮。相同的时间之后,掀开盖子看看结果。

     第一个锅里的生鸡蛋,原本是流动的、柔软的,煮熟后剥了鸡蛋壳就会发现,蛋清变硬了,剥开蛋清,蛋黄也变硬了。在生活中,有些人被煮成了铁石心肠,不柔软,不慈悲,缺少同情心,容易以偏概全,他们就是被生活给煮硬了。

     再看第二个锅里,胡萝卜生的时候鲜鲜亮亮、有款有型,可煮上一段时间,就成了烂糊糊的一摊胡萝卜泥。生活里,同样有这样一些人,善良本分,随遇而安。在单位里听从领导,在家里都为孩子的前途,已经疲惫得忽略了自己心灵的梦想,这就是被生活煮软了的人。

     除了变硬和变软,生命还能有第三种形态吗?再看第三口锅里,一把干茶叶,投入沸水之前,形状最难看,分量也最轻,而在沸水的煎熬下,那些干燥的、皱巴巴的叶子,变得滋润、丰美、舒展了。更重要的是,它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将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浓香的茶汤。

     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与世界相遇的最好方式。

     庄子的人生价值观是“外化而内不化”。所谓“外化”,在今天可以理解为主动去适应社会的规则,接人待物不违礼俗,勇于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所谓“内不化”,则是说一个人在顺应各种规则的同时,不失生命的执守,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能做到“外化”,就可以与这个世界、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而一个人能做到“内不化”,心灵才会丰富,才有梦想成真的未来。所以,“外化”支撑了我们现实,“内不化”承诺了我们理想。

     以庄子的观点来看,生鸡蛋变成了熟鸡蛋,变得坚硬,做到了“内不化”,问题是它外也不化,不能与其他事物融合。胡萝卜倒是做到了“外化”,问题是连心也化了,就失去了自我。只有茶叶做到了“外化而内不化”。

     人生如茶,富于建设性的生命,即使跟残酷的世界相遇,煎熬本身也可以变为成全。

     今天大家喝茶,未必一定要知道那么多的典故,也不一定都能在茶中与他人神交。但是,当我们独自品茶,能不能喝出四时流转在茶中的寄托呢?

     道家推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如果找到某种媒介,彼此才能沟通得更好,关联得更持久。茶或许就是媒介的一种。

     春天,大地阳气蒸腾,人们常喝的是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讲究“形美,色翠,香郁,味醇”,即所谓绿茶的“四美”。

     绿茶,喝的是它扁扁的紧实的形状,喝的是它清亮透彻的颜色,喝的是它回味无穷、早春自然蒸腾出的芬芳。绿茶是最灵性、最脱俗的茶品。品味绿茶,你仿佛能从一片片舒展开的叶芽中,喝出早春时节带着雨露的阳光。

     据陆羽《茶经》所载,采摘绿茶最好的时节是在农历的二至四月份。采茶的日子必须是晴天,最好是茶上露水未干,所以必须起大早,趁阳光未起、露水未干之时及时采摘。雨天所采不好,阳光暴晒所采也不佳。

     新茶采下来之后制成茶叶,最重要的环节是杀青,将茶叶中的青气去掉,将水分滤干。杀青的方法有炒青,有烘青,有晒青。锅里炒,日头晒,都是为了让茶变得干燥。
  绿茶与乌龙茶

    

     20多年前,我曾在龙井问茶,真真切切地见识了茶农炒茶的全部过程。

     那是一个早晨,阳光初升时,沿着九溪十八涧走到尽头,来到一户茶农家。他们家的茶叶刚刚采回来。

     那时的龙井尚未有今天这么喧嚣,茶农淳朴好客,安顿我坐下后,泡上满满一碗西湖藕粉,让我在一旁看他们晾茶、炒茶。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嫩绿的茶芽,心中就有一些亲近,有一份爱意。

     主人家将新茶筛选干净,倒进烧热的大铁锅里,开始用手翻炒,边抖边压。我吃了一惊,第一次知道茶农居然是用手来炒茶的。

     主人家介绍说,这是第一步,用80℃甚至90℃高温的铁锅炒,能将茶叶里的青气断去,用手将茶叶压扁,整理成形,叫做“青锅”。

     翻炒一刻钟左右,将茶筛出来,倒进一个大笸箩里,放到太阳底下晒。忙碌完,主人坐下来和我聊天了。

     我问主人:不是炒过了吗,为什么还要拿出来晒?回答说:这叫“回潮”。因为炒得太急,外面干了,里面的潮气依然没有挥发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个把小时,去去潮气。“回潮”之后第三步是“辉锅”,将晾晒过的茶叶倒进锅里再炒上20分钟。“辉锅”环节要将茶叶真正压实,整出茶叶最后的形状,茶就算炒好了。

     嫩嫩绿绿、清清亮亮的茶尖,在一个春风吹拂的清晨,在你的注目之下变成了脆脆干干的茶叶,内心竟生丝丝感动。

     以往喝茶时总是挑剔绿茶不禁泡,冲上三四次水就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味道。看过绿茶炒制全过程之后才懂得,如此迅速的轮回意味着什么。

     绿茶没有漫长的发酵过程,也无蒸、烘、压制成茶饼的过程,仅仅靠短促的冲泡,将其中的儿茶素、氨基酸、维生素都释放出来。阳光、雨露沁在叶片中,也沁入我们的心脾。

     原本以为所有的绿茶都是炒出来的,但在湖北恩施,有一种名茶叫恩施玉露,是今天难得一见用唐代蒸青的方法制出的绿茶。

     恩施位处湖北西部,崇山峻岭,沟壑峡谷,常有一根石柱劈空而立的壮阔景观。进入山区,云环雾绕。当地人为了保持茶的氤氲水汽,希望绿茶断青后依然带着滋润的芬芳,遂采取唐代蒸青古法,这样制出来的茶,茶绿、汤绿、叶底绿,想一想都觉得青气扑鼻。

     泡绿茶讲究用玻璃杯,看着嫩嫩的茶芽在杯中三起三落,浮沉之后缓缓落下,一叶一叶地终于立稳,如同人心沉浮之后气定神闲,终于安顿。

     所以,春夏饮绿茶,清逸入心入肺,祛除体内的燥气,让心归于透彻,这番以自在之物调理生命的道理,真正体会后始觉妙不可言。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具诗情画意的季节。所谓“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人的胸怀之所以浩荡,因为秋天不仅有最浓郁的色彩,有最丰硕的果实,也有最伤感的意味。

     悲秋何来?只因它拼尽了全部力气,将姹紫嫣红和硕果累累留给世界之后,一切都将归于萧瑟与寥落。“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多少生灵都在这个时节渐渐凋敝,进入秋收冬藏的内敛状态。

     大地阳气始收,秋凉冬寒渐渐逼来。季节变迁,人的身体也需要调节。秋季就是喝乌龙茶的好时节。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因颜色泛青,也称为青茶。它既有绿茶的清澈,也有红茶的醇厚,在发酵与不发酵之间,用心玩味,能喝出其中重重跌宕的芬芳。

     这种半发酵茶,主要产于闽北、闽南,以及台湾和广东。闽北以岩茶大红袍最为知名,武夷肉桂也多受人追捧;闽南茶有大家熟知的铁观音和黄金桂;广东乌龙茶主要品种为凤凰水仙、凤凰单枞。台湾最好的则是冻顶乌龙、文山包种,以及宜兰产的一种口味很重的乌龙茶,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东方美人。仅仅听这些名字,就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

  乌龙与普洱

    

     半发酵的乌龙茶火候最难拿捏,甚至可以说,品乌龙喝的就是细至分毫的火候。制乌龙茶,要经过晒青、摇青、凉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复杂环节。制成的乌龙茶“青叶镶红边”,即茶叶边儿已发酵,变为酡红色,叶子中间部分依然青青的。一套程序下来,你能喝出来不同茶的风味,不同茶的分寸。

     至今依然记得,在台湾佛光山上,目睹星云大师的弟子们泡茶的情形。

     那是一段闲暇的日子,适逢秋高气爽的十月间。某一天,几位师父来邀,一起去山上喝茶。于是,一行人从台北出发,坐高铁到中部的花莲,住进月光寺。

     随后,师父们提着大桶山泉水,带着小小紫砂壶,以及两三样不同的乌龙茶,沿着木制栈道向上爬,一直走过半山腰。看着师父们背着瓦斯炉,拎着山泉水,我有些于心不忍,便对他们说:“我们一定要走这么远,爬那么高吗?”

     师父们说:“山上喝茶味道会不一样。”

     我们最后爬到了接近山顶的地方,拣一间亭子坐下来,烹水泡茶,满眼风物苍黄老绿,果然是意味无穷。

     泡乌龙茶多用紫砂壶,茶的芬芳才能一点一点散发出来。那时,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来,宋代以前泡茶多用大壶,唐代斗茶也用大壶,宋代点茶还是用大壶,而为什么明代以后开始使用紫砂小壶呢?这正是行脚僧人兴起的风尚。

     小壶便于携带,游历山水,每到一处皆可烹茶喝茶。茶本来生长在沙土岩石之间,紫砂也是泥土烧制而成。茶在壶中浸泡,还原一段前世的渊源,甚至能感受到茶在紫砂中徐徐苏醒,完全舒展开来。

     也是在那时我才真正懂得,那金灿灿的茶汤恰如古人所言:“一片金波谁得似?半入松风,半入丁香味。”喝茶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慢慢喝,一会儿喝出了松风扫过茶芽时留下的余韵,再过一会儿,又会喝出丁香隐隐的芬芳来。

     随着季节流转,寒冬一片萧瑟时,最好就喝全发酵茶了,比如熟普洱,比如红茶;红茶中又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江西宁红等等。

     今天人们对红茶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一包一包的袋泡立顿红茶。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早在1610年,荷兰商人将武夷山一带的小种红茶带回欧洲。随后,欧洲开始兴起喝下午茶的风气。欧洲人喝红茶时加糖加奶,配以点心,成为贵族生活的一个仪式。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立顿红茶,与真正的中国红茶也已疏离久远了。

     而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喝茶未必有固定时间,只要有一份足够的从容,能慢慢感受那种温润如何在寒气中沁暖我们的肺腑。喝陈年熟普洱尤其如此,需要耐心慢慢将它唤醒。

     曾经看过泡茶的高手,将紫砂小壶用滚水一点一点地烫开,再往滚烫、干燥的壶腔中,放入八十年的陈年熟普。然后,盖上壶盖,继续用滚水浇在壶身上。壶内是干燥的,滴水不入。这样一直浇着,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老茶在岁月中沉睡得太久,需要慢慢唤醒。

     世事烦扰,今天的人们,日子过得大都不太从容。睡到自然醒也是一件赏心乐事,可惜工作日的早晨,我们大多是被闹钟惊醒的。惊醒的人,心会轰隆隆跳得很急,怔怔然不很安稳。

     同样的道理,如果用一壶滚烫的沸水直接浇在老茶上,一下子惊醒的老茶也会心悸神慌。

     用滚水浇在壶身上,用紫砂传导的热度去烘焙它,过十几分钟,轻轻揭开盖子,你会发现,茶上没有一丝水渍,而茶香扑鼻而来。那就是岁月醇厚的味道。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收藏古董,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玩赏字画,那么,我们如何能触摸岁月的痕迹呢?所幸的是,我们还有一泡老茶。一泡老茶的苏醒过程,能让我们自知:茶有不忍惊动时,人也会有一些心事不忍触碰;当我们能从容地喝一壶茶时,也许就能够从容理顺烦杂心事了。

 

酒也能喝出优雅

    

     酒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已经有了耕种,能将野生谷物培育成种植物,并且粮食有一定的产量,有所剩余。可以说,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酒属于奢侈品。

     考古发现,大约在一万两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农耕文明的初始阶段,就有了酒的酝酿。当时华北地区主要种植物为粟和黍,长江流域以水稻为主,这些作物都能够用来酿酒。

     那么酒又是谁发明的呢?传说之一,认为夏禹时期的仪狄是最早的酒的制造者。另一个流传更广的传说则认为,杜康才是酒的发明者。这个传说因为曹操《短歌行》中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闻名遐迩。当然也有人说,酒本身就是天造地设的,并非某一个人的发明,而是经过劳动者长期发现和积累逐渐制造出来的。

     酒的发现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酒的度数越来越高,酒中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早期的酒名为“醪”,其实是一种甜酒,制作过程很短,类似于现在的甜酒糟。后来经过反复提纯,尤其是发明了蒸馏法以后,酒变得更清亮了,酒精度数也就大大提高了。

     蒸馏酒出现之前,酒的最高度数不超过二十度。唐诗里常有豪饮的描绘,李白在《襄阳歌》诗中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除了酒仙的豪情海量,也和当时酒的度数低有关。这种酒甜甜的,喝多了让人有一种微醺的酣畅。可是经过蒸馏之后的酒,度数就能达到五十度左右,接近于今天的白酒,酒量再大的人,无论如何也是喝不了三百杯的。

     中国人的这一辈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酒在生命中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

     孩子出生,家里就会摆酒庆贺。从满月酒到抓周酒,酒开始相随人生。升学要办拜师宴,婚嫁要喝喜酒。江浙一带有这样的习惯,孩子出生时,如果生的是女儿,就酿一坛黄酒,埋到地下,等她出嫁时取出来,叫做“女儿红”;如果是男孩,同样也会酿一坛黄酒封存好,等他考学成功时开封,名曰“状元红”。

     人生轮回,始终有酒相伴相随。最有趣的是迎接新生命诞生时要喝酒,老人过世,入土为安时也要喝酒。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结婚生子是红喜,寿终正寝是白喜。

     四季流转,中国人的重大节庆也离不开酒。

     春节时喝酒,喝的是屠苏酒,祈祷来年平平安安,吉祥安康,少病少痛。这年酒也有讲究,所谓“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其他场合的酒是从长到幼按辈分喝,唯有屠苏酒则从小往老的顺序喝。一切形式都和祈福祈寿的美好愿望相关。

     元宵节要喝酒,三月三上巳节要喝酒,到了清明就更得喝酒。

     清明又称“寒食”,这一天是不能动烟火的。人吃了凉食,需要发热出汗,避免积食,所以要喝酒。酒后乘兴登高,放声呼号,慎终追远,来缅怀故人。风清景明之时的美酒,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意味。

     端午节时喝雄黄酒。传说中白娘子就是因为喝了雄黄酒才现出原形的。

     再往后就到了中秋节,要喝桂花酒。朗月当空,一家人手捧桂花酒,聊着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月亮上树影婆娑,吴刚在一斧一斧地砍那棵永远不倒的桂树,那桂花在月宫里就成了佳酿,伴着童话洒落人间,还有一番醺然滋味。

     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民间讲究喝菊花酒。岁岁重阳,黄花遍地,把酒临风,在丰美季节祈祝生命安康。

     人生往来,在逆旅之间,离不开的就是这忧乐一壶酒。酒里头有多少心事,有多少传奇,有多少欢喜,有多少悲伤,每个人都自有感悟。

     可以说,酒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因为它让人诗思烂漫,让人意气飞扬,让人酣畅淋漓,笑傲千古。酒也是世上最坏的东西,那些烂醉如泥的酒鬼,那些无法自持的醉汉,也往往酒后乱性,酒后失言。懂历史的人知道有一种被称作“鸩酒”的酒,混合剧毒,常用于政治权谋之中。宫廷争斗中常有以鸩酒赐死,可见这酒也并非都是善物。

 

酒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

    

     酒的制造史、演变史悠远流长,而酒中所蕴涵的人文历史也同样绵长深远。追溯历史,圣明的君主与酒相关的故事汗牛充栋,暴虐的帝王与酒的传说也是罄竹难书。所以我说酒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关键看酒杯握在什么人手中。

     商纣王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暴虐之君。他嗜酒如命,所建酒池之巨,甚至可以行船;酒池容量之大,一次可以容纳三千人痛饮。

     纣王沉湎于酒色,不仅不问朝政,甚至连岁月纪年都忘了。一次,他酩酊大醉而“失其甲子”,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头。该怎么办呢?他醉醺醺地想,虽然自己的脑子不清楚,但还有贤良的大臣啊。于是就问大臣箕子。箕子知道吗?当然知道。箕子能回答吗?当然不能回答。因为在此之前,纣王已问过了百官,百官都说不知道。在昏君面前,一个清醒的人也要装醉,装糊涂。

     为什么会这样呢?箕子说,国君如果“失其日”,那就是国君昏庸,国家就变得很危险了;如果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年头,只有我知道,我也就危险了。为了明哲保身,他只得佯装醉眼看世相。

     这个故事记载于《韩非子》中,未必是信史。《韩非子》善用寓言来讲道理,但是这个故事也可以让我们玩味良久。

     首先,在商纣王时代,饮酒已经可以如此声势浩大;其次,酒在政治里是一个微妙的点缀,酒可以致昏,酒也可以致醒,酒的昏聩可以亡国,酒的清醒可以让人用装糊涂来隐忍内心的痛楚,以明眼观世道。

     纣王之后好酒的君王也很多。战国时的齐威王也好酒,他不仅自己饮酒,也经常赏赐酒给大臣。有一次,他在宫中设酒宴,赏酒给贤臣淳于髡。他问淳于髡:“你的酒量如何?”淳于髡说:“我的酒量说不准,有时候喝一斗就会醉,有时候喝一石也才刚刚好。”

     齐威王很奇怪,既然一斗酒就醉了,怎么还能喝十斗,也就是一石呢?就问:“你到底有多大酒量啊?”

     淳于髡答曰:“喝酒这件事要看心情。为什么说一斗酒会醉?譬如您赐酒给我,文武百官都在旁边看着,我战战兢兢,唯恐说错话,失言获罪。喝酒时心思很重,一斗酒肯定就醉了。如果文武百官大家在一起会饮,会稍微轻松些。但大家同朝为官,互相有猜忌,喝到两斗酒也就醉了。如果是很久未见的朋友聚会,大家开怀畅饮,喝上三四斗酒,差不多就醉了。如果是一帮部属下人,摆酒设宴,迎奉伺候我,心情欢畅,喝五六斗酒也未必会醉。如果是夜深人静,一席人纵情欢饮,酣畅淋漓,又有歌女助兴,七八斗一直喝下去,也没准喝到一石酒才会醉。”

     齐威王算是一位明君,听出了淳于髡的弦外之音,从此喝酒变得有节制了。

     如同淳于髡所言,人的酒量是不定的。心头烦闷之时,借酒浇愁,一两杯下去,人就已经烂醉如泥了。因为此时此刻需要借酒将自己放下来,酒后吐真言,嬉笑怒骂皆因酒。

     所谓千杯不醉,那一定是酒量吗?更准确地说,其中也有心量。心情欢畅,人气爽朗,酒量自然就大。

     酒,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载体,从其中能读出世事人心。小到个人悲欢,大到国家兴亡,都在一杯之中。

     从先秦的诸多历史记载中,都可以看到酒的力量。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王,曾经吞灭了西边的十二国,称霸西戎。《左传》上记载,秦穆公为了扩张领土,去征伐晋国。两国原本是友好邻邦,成语中的“秦晋之好”就是源于此。

     大军来到黄河边,声势浩大,意气风发。秦穆公决定在此誓师。有人递给他一杯酒,但其他将士手中无酒。如果自己独饮,就起不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但一杯酒又该如何分呢?束手无策之际,大臣蹇叔提了一个非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建议:将这杯酒倒入黄河,大家一起饮河水。于是君王与将士共饮一杯酒,如同火种般点燃三军士气,乘兴东进,大获全胜。

 

有几人能像刘备,虽是酒酣,但内心却十分清醒

  秦穆公和将士们喝的是酒,还是水?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酒在誓师时只是一个符号,酒中所凝聚的那种豪情,那种信念,浩浩荡荡,随着河水直入人心。

  秦穆公与酒的缘分还不仅如此。

  一次出行路途上,穆公发现自己车右边驾辕的一匹骏马跑丢了,于是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发现是被祁山山阴下一群山野之人抓走了。这些人没受过教化,他们将马宰了,正在烤着吃。

  秦穆公手下人都知道他爱马,尤其是钟爱这几匹骏马,现在居然被人宰杀了,如何得了。于是,手下人就将这些人抓了起来,想要杀死他们。

  秦穆公不愧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贤明君王,他指着那些山野之人说:“马再好也就是牲口,我们不能因爱惜牲口而伤人的性命吧。马肉那么粗糙,他们就这么烤着吃,恐怕难以消化。这样吧,再送一些美酒给他们,索性让他们吃个痛快。”

  这样的举动,一个等闲之辈能轻易做到吗?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纷争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动辄互相征伐。晋国大旱时,秦国慷慨赠粮。第二年秦国大旱时,向晋惠公求粮,却遭到拒绝。于是,秦穆公下令征讨晋国。

  由于连年大旱,秦国兵力不振。韩原大战时,敌强我弱,伤亡严重,秦军节节溃败。就在此时,忽然杀出一支来历不明的三百人的队伍,他们拼死顶在秦军阵前,将晋军杀得溃不成军。

  他们是谁?有什么来历?原来就是秦穆公赐美酒的那群山野之人。他们回去后口耳相传,认为遇到了一位真正的明君贤主。当看到穆公有难时,他们奋勇相助,以谢当年的不杀之恩和赠酒之情。

  韩原一战,秦国俘虏了晋惠公,对于秦穆公最后的称霸,可谓是关键的一役。可见,喝酒非小事,酒可以得人心,可以定江山。

  一些人酒越喝越糊涂,另一些人则越喝越清醒。这种清醒往往是假装醉意来自我掩饰。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熟悉一个章回——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是一个胸怀远大之人,二十几岁就立志平定天下。他名义上辅佐汉献帝,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称丞相,拥兵数十万,天下不少英雄都归附了曹操。刘备虽然志存高远,却势单力薄,带着两个结拜兄弟寄人篱下。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只得韬光养晦,每天就在后园挑水种菜,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遮掩耳目。

  一天,曹操邀请刘备到府上饮酒。此时梅子由青转熟,以青梅煮酒,别有一番风味。饮到酒酣处,忽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曹操说:“你瞧,天上起了龙卷风,咱们就说说龙吧。龙是什么?在天地中,能伸也能隐,如同当世之英雄。你说说看,当今乱世,堪称英雄的有几人?”

  刘备揣测着回答:“袁术算是英雄?袁绍算是英雄?刘表该算英雄吧?孙策能算英雄吗?”将当今风云人物一一罗列下来。

  曹操笑而不答,突然指着刘备说:“你说的这些人都算不得英雄,真正的英雄,天下只有你我二人。”

  刘备一听,以为自己的英雄大志被曹操识破了,心中大惊,手中的筷子啪地掉到地上。

  恰巧头顶轰然一声惊雷。借着雷声,趁着酒意,刘备自我掩饰道:“如此大的雷声,吓坏我了。”然后哆哆嗦嗦地将筷子捡起来。虽是酒酣,但刘备内心却十分清醒,故意表现出一种怯弱。

  曹操一直注视着刘备。他原以为此人气度不凡,却见他喝酒并不豪迈,一个惊雷都将筷子吓掉了,于是,就断定他也不过是庸常之辈。一个是借酒试探,一个是假醉掩饰,也算得英雄际会了。

  今天的酒桌之上,人一旦喝多了酒,也往往会一逞英雄豪气,趁着酒兴说尽自己的凌云壮志,但是没有几人能像刘备般清醒,韬光养晦,留一段英雄气概于蕴藉含蓄之中。

  从容之酒与智慧之酒

    

     醉酒之后放浪形骸,失言失德,因为人对酒失去了控制。如果能有效控制自己,酒在人生中也不失为一样精彩的道具。

     唐朝时,裴度做国相。一天傍晚,公务完结,大家正在聊天,突然有人急急来报:不得了,相印被偷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一般人会是什么反应呢?立即封闭相府,马上对所有人进行搜查?禁止任何人出入?这都是常人的做法。但裴度却与人不同,他摆开宴席,召集大家一起来喝酒,根本不提相印丢失一事。

     属下不知其意,只得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席间,裴度神色泰然,举座把酒欢歌,一直到夜幕沉沉。众人酒意酣畅之时,有人悄悄来报,相印自己又回来了。

     大家满心疑惑,裴度这才解释说:“太平盛世,是不会出大事的。无非是哪个小官吏偷了相印,悄悄地盖什么文书。如果夜晚突然搜查,他一时情急,要么将印扔到河里,要么烧毁了。印要是真没了,事儿才真的大了。所以,不如在这里喝酒,让他感觉到我全然没有察觉,用完后就悄悄物归原处了。”

     这件事体现了裴度的智慧和雅量,为后人所称道。裴度失印,是以酒写就的一种从容,是一种面对情急之事的缓冲。

     酒会误国,如纣王嗜酒贪色;酒也可成就一份江山伟业。朝代更迭、社稷变迁中,酒也起过不小的作用,其中以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最为人所熟知。

     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周世宗去世之后,他继位的儿子年仅7岁,主弱臣强,给了赵匡胤军事政变最好的时机。一次,赵匡胤受命出征,拥有重兵的他走到陈桥就止步不前,被部下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

     夺取天下后,赵匡胤时时担心自己的下属也像自己一样兵变夺权。这样的担心也并非多余,他“黄袍加身”不到半年,就有两员大将反叛了。于是,已经成为宋太祖的赵匡胤摆了一席豪奢酒宴,将石守信等一批手握重兵的老将恭恭敬敬地请来。

     酒过三巡,宋太祖终于开口了:“今天虽然创建了大宋江山,但是总担心有人夺权,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呢?”

     石守信一干人听了这话,纷纷表态献忠心:“现在是太平盛世,大家都很安稳,不会出现您所担心的事情的。”

     赵匡胤却说:“也许有一天,有人也会找件黄袍给你们披上,这种事情谁能预料啊!”此言一出,在座的将帅们面面相觑,惶惶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看到大家战战兢兢的样子,宋太祖又徐徐说道:“其实你们说的也对,人间太平是最难得的,如果能置些田产,守着一份富贵,像今天这样,手捧美酒,在自己的园子里喝上几杯,也不失为人生至乐。”

     此酒一喝,此话一说,傻子都听得懂皇上的意思。第二天赵匡胤就收到了许多辞呈,石守信等老臣纷纷请辞官位,告老还乡。宋太祖顺水推舟,赠送给他们丰厚的金银财宝、美女良田。

     开国打天下的功臣,一旦拥兵自重,功高盖主,就命悬一线了。古往今来,一直如此。春秋吴越之争后,越国大夫范蠡要去泛舟五湖,同僚文种挽留他一起当朝为官。范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话说得很明白,江山已定,还赖在这里,岂不是找死吗?范蠡美人相伴,泛舟江湖,成就了旷世传奇,而贪恋官场的文种,没过多久果真被越王勾践杀了。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杯酒换来大宋几百年的太平盛世,有他的一份雅量,有他的一种仁慈。其中虽然有心计,但君臣杯酒之间达成的默契,不失为各自最好的选择。

     谁说酒中成不了大事?酒中有江山的更迭,酒中有政权的变化,酒中有忠臣的进谏,酒中也有君主的选择。

酒能毁人,也能成就人

    

     翻开卷卷青史,会发现历史上发生的许多大事,常常与酒相连,往往与酒相关。酒能毁人,也能成就人。人与酒之间创造了许多激荡人心的传奇。

     在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风云激荡的楚汉之争中,就有一场至为关键的酒宴——鸿门宴。

     当时,项羽和刘邦分兵伐秦,按照之前的约定,谁先进入函谷关攻下咸阳,天下就拥戴谁称王。结果项羽一路遭遇了秦军主力,几番苦战才来到函谷关前,而只有十多万兵马的刘邦,一路高歌猛进,竟先于拥兵四十多万的项羽入了函谷关。项羽心中不服,认为刘邦用了机巧。谋臣范增进言说,以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诛灭刘邦。不妨设一场宴席请他赴会,在席中将他杀了,以绝后患。项羽把范增尊为“亚父”,依言设宴鸿门。

     觥筹交错之间,宾主双方言辞不外乎一些客套,但机锋闪闪,心照不宣。尤其是前来示好的刘邦,内心更是惴惴不安。范增不断暗示项羽当机立断杀掉刘邦。而项羽觉得刘邦也算一位盖世英雄,总是不忍下手。

     犹豫迟疑之际,范增焦急无奈,只得出去和项羽的弟弟项庄商量,让他假装舞剑助兴,寻机刺杀沛公。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的就是这个时刻。

     项羽的叔父项伯看出了他们的意图。此时的项伯已经被张良收买,与刘邦结为了儿女亲家。他见大势危急,起身拔剑与项庄对舞,每每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

     值此一刻,千钧一发,万一项庄得手,刘邦随时会命丧鸿门。身边的张良情急出帐,找来刘邦的骖乘樊哙。

     樊哙是个猛士,听说主公危急,提着宝剑拥着盾牌直闯大帐。进来之后,直挺挺地站在当中,瞋目怒视,头发直竖,一股慷慨之气几乎将帽子都顶起来了。

     项羽大惊,按剑起身,问:“来者何人?”

     旁边的人告诉他,此人是沛公刘邦的随臣樊哙。

     樊哙怒发冲冠的样子让项羽一见就喜欢,不禁赞叹:“此人真乃壮士,赐酒一斗。”

     樊哙也不客气,拜谢之后站在那里一饮而尽。项羽又赐给他一个还没煮熟的猪肘,樊哙把盾牌往地上一放,将猪肘子摁在盾牌上,用剑割着吃完了。

     项羽赞叹说:“真是壮士,还能再喝吗?”

     樊哙朗声答道:“我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一斗酒有什么好推辞的?”

     喝到酣畅淋漓时,樊哙借酒陈词道:“过去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无数,大家是为诛灭暴秦才起兵的,并且约好谁先入函谷关谁就为王。我们沛公运气好,先入了函谷关。但进入咸阳城后,毫毛不敢有所动,将皇宫都封存起来,将军队退到霸上,所有财物、美女丝毫未动,等待项王的到来。沛公如此恭敬,不仅没有得到封侯之赏,大王反而听人挑拨,要杀有功之人,这种做法,和虎狼之秦有什么区别?”

     如此义正词严,如此慷慨激昂,项羽由主动变成了被动,只得邀请这位豪饮的壮士坐下一起喝酒。沛公刘邦则谎称去解手,趁机逃跑。等他走远了,张良才向大家谢罪。

     鸿门一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失去了击杀沛公的最好机会,此后江河日下,为乌江兵败自刎埋下了伏笔。楚汉之争,在兵力较量上有很多必然条件,而勇士樊哙的出现,则是一系列必然中一个闪光的偶然。正是这样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一逞酒中豪情,才让后来的汉高祖刘邦脱险。这个瞬间也因此而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许多历史的必然,总在一个偶然的事件下被定格为一段不可改写的传奇。从有记载的史料中看,樊哙此人并无太大的战功,也看不出有多少文墨。但当他将自己的酒中豪情在一个关键时刻充分展现出来,小人物融入大命运时,历史就被铸就了另外一种模样。

   人的性情,在酒中会十倍百倍放大

    

     历史上豪情之酒的故事还有很多,譬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三兄弟一起打天下的传奇。三人之中,最豪迈的是关羽,他“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共讨董卓。刘备、关羽、张飞追随公孙瓒,一起加盟到讨逆大军中。当时董卓的大将华雄,在汜水关独拒十八路兵马,打败了孙坚,又在阵前斩杀两员大将,志满意得。

     曹营联军一片恐慌,束手无策。袁绍说:“真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都不在,要是他们在,就不怕华雄了。”

     话音刚落,就听关羽说:“末将愿取下华雄的人头。”

     袁绍且惊且喜:“此乃何人?”

     公孙瓒答:“此人是刘玄德的把兄弟关羽。”

     袁绍又问:“现居何职?”

     公孙瓒说:“是刘玄德手下的马弓手。”

     这时,袁绍的弟弟袁术按捺不住心中不屑:“你这是在嘲笑我们十八路诸侯都没有一位拿得出手的战将吗?一个小小的马弓手竟然在这里大放厥词!”

     袁绍也很是不以为然:“让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是让人笑话吗?”

     还是曹操有识人的眼光,他说:“我看关羽仪表不凡,华雄怎么会知道他是马弓手?就让他出战吧,若未能取胜,再来责罚他也不迟。”

     关羽应声而答:“如果不能取华雄首级,你就取我首级吧!”

     这一身英雄豪气,让曹操大为欣赏。他温了一杯热酒,为关羽杀敌助威。

     关羽放下酒杯说:“还是取了华雄的首级再喝吧!”说完,提着青龙偃月刀杀出了帐门。片刻之间,他就提着华雄的人头回来了,那杯酒还温热尚存。后人有诗称赞:

     威镇乾坤第一功,

     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

     酒尚温时斩华雄。

     要浏览过多少英雄传奇,才能渐渐懂得酒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的精彩。武士的豪迈都在酒中呈现,酒也助英雄尽展威武。英雄的豪迈把盏之间可以凌云,而平时怯懦的人也可能因为美酒入肠舒展了胸襟,一时酣畅间遇见勇敢率真的自己。

     千古文人都怀着侠客的梦想,酒中的故事有些源自真实的历史,也有不少是生花妙笔的演绎。重要的是,如果你真诚相信,就会了解酒在某一时刻,能成为勇气和豪迈的支点。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最流行的文艺形式就是样板戏。八大样板戏中我最喜欢的是《智取威虎山》,尤其是“打虎上山”这一场,侦察排长杨子荣乔装土匪,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打死猛虎之后,随土匪进入座山雕的威虎山,开始了里应外合的歼匪计划,杨子荣高擎酒碗唱道:“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这是我童年时听到的最为精彩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宣言。杨子荣那一段天地豪情的朗朗笑声,至今依然回响在我的记忆深处。那样一份写意,一种潇洒,都融入酒中。

     自古而今,酒在人们生命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的性情,在酒中会十倍百倍放大。心事重重之人遇酒会更加沉闷,胸襟宽阔、豪气干云的人在酒中会越发壮阔。酒逞英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酝酿的性情被美酒点燃,喷薄而出。

     酒的滋味有浓有淡,酒里的情致有喜有悲,饮酒的人也有醒有醉。不妨选个合适的时间,或独酌,或对饮,或酣畅,或微醺,以美酒试一试自己的至情至性,触摸一处内心不轻易打开的地方,那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造自己生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