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服装批发城在哪里:一次国际大赛的“三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00:07

本报记者 赵亚辉 《 人民日报 》( 2009年5月19日   11 版)

  部分中国选手展开国旗在颁奖台上合影。
  本报记者 赵亚辉摄

  当地时间5月15日下午,在美国内华达州雷诺市展览中心,有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誉的第六十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中国内地的17名中学生获得13个奖项。

  【思考之一】获奖的数量与质量

  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美国学生获奖质量更高

  在最终公布的获奖名单中,来自广州的潘莹获得工程学—材料科学二等奖和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专项一等奖,来自成都的薛来等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团体一等奖,来自北京的王昊昱、王满强获得植物科学团体二等奖,来自武汉的孙可、吕思扬、柴皓曦获得植物科学团体二等奖……

  “中国学生们获奖数量不少,但有分量的不多”,一位评委告诉记者,“虽然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学生参赛,但从比赛过程和结果看,美国学生表现出了高水平,他们的项目明显超出其他国家的选手。”

  在18个学科的一等奖中,17个被美国选手获得,另外一个被来自中国台湾的曾依晴获得。最重要的3个顶尖大奖“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全部被美国女生包揽。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周红章博士已连续多年担任Intel ISEF的评委,此次也是两名中国评委之一。他认为,从多年评选的情况看,中国参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的学生,整体水平、得奖比例等都超过美国学生,但不是每年都具有这样的优势,“这也是正常的”。

  让他觉得遗憾的是,中国参赛选手有一些偏科,如心理行为和医学这些项目,就很少有中国学生参加。在今年参赛的19个项目中,也缺失了这两个领域。

  在牛津大学著名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博奈尔看来:“参赛语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似乎是不公平的,这一点英语国家的学生占有天然优势。”她建议,“中国学生应该更好地掌握外语,这点非常重要。”

  【思考之二】项目的“圈养”与“放养”

  外国学生研究出于强烈兴趣,中国学生缺点自发性和想象力

  来参加Intel ISEF的中国选手,都是国内“身经百战”的高中生,主要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明天小小科学家”两项全国中学生科技大赛的优胜者。

  在他们看来,国内比赛和这次国际比赛有很大不同。首先是评委的关注重点不同。来自四川成都第七中学的朱晟爽和文旸天对记者说,在国内比赛时,评委注重项目的实验细节,主要关心项目的实验过程,问得很细;在这里,评委注重了解思维过程,关心你是怎么想的,项目怎么来的,并不太关注操作细节。

  其次是比赛的气氛不同。很多同学都告诉记者,大赛气氛很轻松,就像一个大聚会。国内比赛比较严肃,日程很紧,评委评审就像是答辩,选手之间几乎没什么交流;而这次国际比赛,安排了很多各国选手的交流活动,包括大规模交换徽章等活动,评委的评审也很开放、随意。“有一个观众走到我的展台前,跟我聊了很久,还互相开了不少玩笑,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我的评委。”一个学生说。

  让中国选手印象更深刻的,是国外选手很多“无拘无束的创意”和“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姚昱星说,很多美国学生的项目,源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是在强烈兴趣支撑下的科学思考和研究。朱晟爽则说,“打个比方说,我们国内同学的项目,多是‘圈养’的,有一定的‘强迫性’;而国外同学的项目,多是‘放养’的,自发性很强。”

  “我觉得,思考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外往往下午3点就放学了,学生有大量时间做想做的事;但我们每天都很忙,要上一天课,晚上还要上晚自习,哪有时间思考?”朱晟爽说。

  来自中国的评委也发现,海外学生更敢于想象。比如在环境方面的项目,国内学生往往会做成一个调查报告,或是一个小测试,而国外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木星,眼光投向了太空,这源于平时开放的学习气氛。

  【思考之三】科研路上的“权威”与“后生”

  国内往往偏重“权威”,国外对“后生”也很尊重

  有一个细节让中国评委和学生印象深刻:虽然有诺贝尔奖得主和全球1500多名科学家参加大赛,但在大赛的重大活动中,学生都是无可争议的主角。在开幕式和颁奖典礼上,所有前排位置都是学生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只能坐在后排。现场宣布大奖获得者时,追光灯一路追逐着学生,摄像机在红地毯上跟拍,学生的身影展现在大屏幕上,仿若明星。

  “大赛完全是学生们的天下,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带来的快乐。”来自中国的另一位评委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敏说。

  胡敏表示,表面上看,这似乎与创新的关系不大,但“创新环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Intel ISEF树立的对科学的追求和敬重,这些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周红章介绍说,美国中学生如果对什么项目有兴趣,老师会告诉他这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是谁,让中学生自己去联络对方。在大赛现场,记者遇到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华裔学生秦瑞忆,她说,“我自己去大学实验室找到教授,说想在这里做实验,教授考察后同意了,才有了我后来的研究和现在的参赛项目。”

  在国内,这样的氛围也有,但是相比之下差一些。此次获得工程学—材料科学二等奖的潘莹对这一点感受很深。她在生活中观察到截肢患者用假肢时经常遇到问题,引发了“可调型双囊腔假肢内衬垫的研制”这个项目设想,但她先后联系了7个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希望他们做自己的指导老师,都被拒绝了,“有些是因为工作忙,有些是觉得我一个高中生做不成什么事,有些是怕承担责任”,潘莹说起来频频遭拒的经历,还有一点委屈。

  潘莹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周红章与胡敏都表示,“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我们的教育、科技体制该如何鼓励、培养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

  “得奖不是目的,把学生送出去,让他们开阔眼界,为在科学道路上腾飞创造条件,才是最终目的。”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表示,“希望他们能把创新的理念带回来,影响身边的同学甚至老师,将填鸭式教育转变成创新式教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转变为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