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汽车上牌选号:调侃美国副总统的人来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51:24
调侃美国副总统的人来了 时间: 2011年11月28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华裔笑星黄西走进中大,分享自身经历,乐翻场下学生

  黄西是一名生化博士,也是一个“栋笃笑”演员。
Face 

  黄西

  英文名Joe Wong,41岁,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先后就读吉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4年赴美国得州莱斯大学,取得生化博士学位。2001年开始讲“栋笃笑”,2009年他登上《莱特曼秀》舞台一炮而红,2010年美国记者协会年会上他当众调侃美国副总统拜登,创下年度视频排行榜第一的佳绩。

  白天,他是生化博士,待在实验室里研究治癌的基因;晚上,他摇身一变,成为能让地道美国人捧腹、大胆调侃副总统的“栋笃笑”演员Joe Wong。

  这个华人叫黄西,“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上周六晚,黄西来到广州中大大学城校区,这是他此次国内巡回演讲的第七站,逾千“粉丝”赶来捧场,演讲大厅一票难求。“他太有趣了!”一个看过黄西表演视频的女生说。

  “他跟我们一样,是生化博士,”中大生命科学院2011级硕士生陈韩荫说这是她来看黄西的主要原因,而且“他能把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遇到的小事,用很乐观的方式讲出来”。

  黄西一进来,会场马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仍然是那副样子:神情恍惚,抿着的厚嘴唇露出微笑,仿佛刚从剑桥实验室拽出来的中国式“谢耳朵”。

  刚到美国时找不着北

  黄西1970年生于吉林省白山市。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公社。在农民孩子中长大,他却自觉与别人不同:一是在打骂孩子很平常的当地,父母很少打他;二是父母从小教他要懂礼貌,教他说“你好”和“再见”,这在普遍说“吃了吗”的当地显得很是怪异。

  “我母亲是个大夫,很多当地农民来我家找她看病,所以我小的时候基本上什么病都得过。”而黄西的父亲,也是个有趣的人,当小黄西哭闹时,哄他的办法是“你看解放军叔叔脑袋掉了都不哭”。

  1994年,24岁的黄西到美国著名的莱斯大学留学,攻读化学博士。跟那个时代许多留学生一样,他“来美国之前,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从来没有吃过三明治,也从来没有被外国人包围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土包子。

  黄西坦言:“刚到美国大约四五年时间都找不到北”。“那时我对表达自己的想法也非常不自信,”他说,上课时老师提问不敢说,只悄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谁知,同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竟得到老师的表扬。“原来表达,比表达方式重要得多。”他领悟了。

  学生生活中,他发现中美学生其实共同点也很多。中国留学生对美国也有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往往是微妙的。黄西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能带美国人打麻将”:“这就表示你融入美国社会了。”

生化博士讲“栋笃笑”

  一切在2001年悄然改变。

  朋友带黄西去当地一个相声馆。这时的黄西到美国已经整整七年,博士毕业,在全球知名的制药公司做科研。生活对他而言,本来完全是另一副阳光明媚的样子。

  可在那个相声馆,黄西觉得自己只能听懂一半的笑话。但黄西还是被这种艺术形式深深吸引住,他去读“栋笃笑”成人夜校,学了一个半月怎么抖包袱。第一次表演是在一个体育酒吧。“那时酒吧的电视机里放着体育节目,有些人在玩台球,有人在打保龄球。我在台上讲了5分钟,讲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笑。演出结束后,有个人走过来对我说:‘我觉得你可能很有意思,但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那天晚上我讲的笑话里,只有一个后来还用得上。这个笑话是:我决定留在美国,是因为在中国我不能做我擅长做的事——散发异域风情。即使这个笑话,那天晚上也没有人觉得好笑。”

  但黄西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刚开始“栋笃笑”的人都经历过冷场。

  接下来,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挫折,一个又一个失败。

  他曾经给相声俱乐部老板打电话,第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说:“一个小时后打过来。”一个小时后打过去,对方破口大骂:“你他妈是个什么东西,你是个闹钟吗?”

  “很多人会觉得心灰意冷吧,但我没有,我不是想跟他交朋友,我只是想练相声而已,所以不太在意,”黄西说。

  有的相声俱乐部,每个新手必须“自带”两名顾客才能上台演出。在波士顿无亲无故的黄西,大雪天里街上“拉客”:“你想听相声吗?你进去能否说是来听我讲的?”

  确实很难。美国观众不会对移民故事感兴趣,“我觉得自己就像影子一样被忽略”。相声背后,是语言,是文化,还有美国主流社会对移民文化的偏见与误会。直到2008年,已经讲了7年相声的黄西,还要为只讲了一年的美国人开场。

  儿子的降生使黄西一度想放弃相声。“但是看到很多中国人已经成为哈佛教授,就觉得科学界实在不差我这样一个中国人,但相声界呢,还就差我这一个。”

  是什么支持黄西做下去呢?“如果做一件事情屡屡失败,但你还是不想放弃,这大概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的事业。”他说,尽管失败的滋味对个人来说很难受,但转念一想,“其实很少人知道你失败。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失败了,就说明你已经相当相当成功了。”

六分钟视频一夜爆红

  “我脑子里比较理想的笑话就是你讲的笑话,”犹太星探雷尔的话无疑是对低潮期的黄西最好的鼓励。

  此后黄西努力在笑话题材上不断创新,他东北腔英语配以木讷表情和僵硬动作,表演的相声被认为是“那种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的冷幽默”。2005年,黄西终于迎来贵人艾迪·布里尔,美国夜间收视率冠军的脱口秀节目《莱特曼秀》经纪人的赞赏。

  《莱特曼秀》对美国“栋笃笑”演员来讲算是最高级的一个秀,每年只选两到三个新手在节目里表演。黄西本不敢寄望太多。但2009年4月17日晚,他出现在莱特曼秀场上,六分钟的表演视频很快在Youtube上创下了几十万的点击率。

  成功像潮水一样涌来。黄西被邀请到美国一个中部城市演讲,“我在那个城市住了五天,没见到一个亚洲人。但我的照片,挂在了他们的博物馆。”

  黄西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记者问他:自嘲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种族成熟的标志,或者是该种族在美国社会地位比较稳定的标志?黄西说:在美国的亚洲人,已经差不多到了能够自嘲的时候了。

调侃副总统逗乐全场

  2009年,黄西收到全美记者协会的电话,受邀成为年会上唯一为总统和媒体表演的谐星。“能在这个年会上表演,对美国的相声演员来说是非常高的荣誉。因为记者年会每年只请一流的单口相声演员作为领衔主演。而且美国总统有95%的可能会出席年会。”

  “那时他们说奥巴马要来,我很激动,花了3个月准备,”黄西说,“但拿奥巴马开玩笑很不容易,因为他没有一些很明显的个人缺陷。布什脑残,克林顿有性丑闻,但奥巴马就很难办。”

  黄西还是设法写了一堆笑话,还有点沾沾自喜。可年会前两周,他被告知奥巴马不来了。“我很失望,但没有时间感到悲哀,因为我要赶紧准备副总统和议员们的笑话。”

  那顿晚餐,黄西吃得很不舒服,因为“要面对2400人吃饭”。“我尽量不去想我马上就要站在几千个记者面前讲笑话,如果我讲得不好,这些记者可能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不同的媒体里面谈这件事。”

  后来那段网上疯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黄西刚开始讲的时候,观众反响并不热烈,有人还交叉着双臂。

  但是逐渐地,笑声和掌声响起来。其中以他调侃副总统的一段话最为逗趣,黄西对观众说:“我很荣幸拜登先生今晚也出现在这里,其实我看过你的自传”,然后他回头看了看拜登,说:“相比真人,我感觉……还是自传更好一些。”

  全场哄然大笑,拜登也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得前翻后仰。

  表演结束后,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刚到美国时找不着北

  黄西1970年生于吉林省白山市。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公社。在农民孩子中长大,他却自觉与别人不同:一是在打骂孩子很平常的当地,父母很少打他;二是父母从小教他要懂礼貌,教他说“你好”和“再见”,这在普遍说“吃了吗”的当地显得很是怪异。

  “我母亲是个大夫,很多当地农民来我家找她看病,所以我小的时候基本上什么病都得过。”而黄西的父亲,也是个有趣的人,当小黄西哭闹时,哄他的办法是“你看解放军叔叔脑袋掉了都不哭”。

  1994年,24岁的黄西到美国著名的莱斯大学留学,攻读化学博士。跟那个时代许多留学生一样,他“来美国之前,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从来没有吃过三明治,也从来没有被外国人包围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土包子。

  黄西坦言:“刚到美国大约四五年时间都找不到北”。“那时我对表达自己的想法也非常不自信,”他说,上课时老师提问不敢说,只悄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谁知,同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竟得到老师的表扬。“原来表达,比表达方式重要得多。”他领悟了。

  学生生活中,他发现中美学生其实共同点也很多。中国留学生对美国也有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往往是微妙的。黄西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能带美国人打麻将”:“这就表示你融入美国社会了。”

生化博士讲“栋笃笑”

  一切在2001年悄然改变。

  朋友带黄西去当地一个相声馆。这时的黄西到美国已经整整七年,博士毕业,在全球知名的制药公司做科研。生活对他而言,本来完全是另一副阳光明媚的样子。

  可在那个相声馆,黄西觉得自己只能听懂一半的笑话。但黄西还是被这种艺术形式深深吸引住,他去读“栋笃笑”成人夜校,学了一个半月怎么抖包袱。第一次表演是在一个体育酒吧。“那时酒吧的电视机里放着体育节目,有些人在玩台球,有人在打保龄球。我在台上讲了5分钟,讲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笑。演出结束后,有个人走过来对我说:‘我觉得你可能很有意思,但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那天晚上我讲的笑话里,只有一个后来还用得上。这个笑话是:我决定留在美国,是因为在中国我不能做我擅长做的事——散发异域风情。即使这个笑话,那天晚上也没有人觉得好笑。”

  但黄西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刚开始“栋笃笑”的人都经历过冷场。

  接下来,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挫折,一个又一个失败。

  他曾经给相声俱乐部老板打电话,第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说:“一个小时后打过来。”一个小时后打过去,对方破口大骂:“你他妈是个什么东西,你是个闹钟吗?”

  “很多人会觉得心灰意冷吧,但我没有,我不是想跟他交朋友,我只是想练相声而已,所以不太在意,”黄西说。

  有的相声俱乐部,每个新手必须“自带”两名顾客才能上台演出。在波士顿无亲无故的黄西,大雪天里街上“拉客”:“你想听相声吗?你进去能否说是来听我讲的?”

  确实很难。美国观众不会对移民故事感兴趣,“我觉得自己就像影子一样被忽略”。相声背后,是语言,是文化,还有美国主流社会对移民文化的偏见与误会。直到2008年,已经讲了7年相声的黄西,还要为只讲了一年的美国人开场。

  儿子的降生使黄西一度想放弃相声。“但是看到很多中国人已经成为哈佛教授,就觉得科学界实在不差我这样一个中国人,但相声界呢,还就差我这一个。”

  是什么支持黄西做下去呢?“如果做一件事情屡屡失败,但你还是不想放弃,这大概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的事业。”他说,尽管失败的滋味对个人来说很难受,但转念一想,“其实很少人知道你失败。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失败了,就说明你已经相当相当成功了。”

六分钟视频一夜爆红

  “我脑子里比较理想的笑话就是你讲的笑话,”犹太星探雷尔的话无疑是对低潮期的黄西最好的鼓励。

  此后黄西努力在笑话题材上不断创新,他东北腔英语配以木讷表情和僵硬动作,表演的相声被认为是“那种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的冷幽默”。2005年,黄西终于迎来贵人艾迪·布里尔,美国夜间收视率冠军的脱口秀节目《莱特曼秀》经纪人的赞赏。

  《莱特曼秀》对美国“栋笃笑”演员来讲算是最高级的一个秀,每年只选两到三个新手在节目里表演。黄西本不敢寄望太多。但2009年4月17日晚,他出现在莱特曼秀场上,六分钟的表演视频很快在Youtube上创下了几十万的点击率。

  成功像潮水一样涌来。黄西被邀请到美国一个中部城市演讲,“我在那个城市住了五天,没见到一个亚洲人。但我的照片,挂在了他们的博物馆。”

  黄西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记者问他:自嘲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种族成熟的标志,或者是该种族在美国社会地位比较稳定的标志?黄西说:在美国的亚洲人,已经差不多到了能够自嘲的时候了。

调侃副总统逗乐全场

  2009年,黄西收到全美记者协会的电话,受邀成为年会上唯一为总统和媒体表演的谐星。“能在这个年会上表演,对美国的相声演员来说是非常高的荣誉。因为记者年会每年只请一流的单口相声演员作为领衔主演。而且美国总统有95%的可能会出席年会。”

  “那时他们说奥巴马要来,我很激动,花了3个月准备,”黄西说,“但拿奥巴马开玩笑很不容易,因为他没有一些很明显的个人缺陷。布什脑残,克林顿有性丑闻,但奥巴马就很难办。”

  黄西还是设法写了一堆笑话,还有点沾沾自喜。可年会前两周,他被告知奥巴马不来了。“我很失望,但没有时间感到悲哀,因为我要赶紧准备副总统和议员们的笑话。”

  那顿晚餐,黄西吃得很不舒服,因为“要面对2400人吃饭”。“我尽量不去想我马上就要站在几千个记者面前讲笑话,如果我讲得不好,这些记者可能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不同的媒体里面谈这件事。”

  后来那段网上疯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黄西刚开始讲的时候,观众反响并不热烈,有人还交叉着双臂。

  但是逐渐地,笑声和掌声响起来。其中以他调侃副总统的一段话最为逗趣,黄西对观众说:“我很荣幸拜登先生今晚也出现在这里,其实我看过你的自传”,然后他回头看了看拜登,说:“相比真人,我感觉……还是自传更好一些。”

  全场哄然大笑,拜登也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得前翻后仰。

  表演结束后,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声音

  看到很多中国人已经成为哈佛教授,就觉得科学界实在不差我这样一个中国人,但相声界呢,还就差我这一个。

■访谈

我这次来是励志 不是来搞笑的

  在半个小时的演讲后,黄西花了大半个小时回答中大学子的提问。这些问题不乏刁钻,但黄西的回答基本上比较严肃,甚至略带拘谨,与视频上幽默、自信、大胆调侃美国副总统的形象形成很大的反差。

  “我这次来是励志,不是来搞笑的。”黄西对南都记者说。

  有学生问,中西幽默有何不同?“幽默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美国人好像更重视幽默,他们把幽默当作人格的一部分。但在中国,幽默好像不会有这么高的地位”,黄西回答。

  “如果你没有去美国,你觉得你讲相声还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现实来说,我不会从事相声了。在中国,学相声要在演艺学校拜师学艺,但美国相声更草根,任何人只要你喜欢,都可以试试看。我希望以后中国也像这样,有更多的草根相声馆。”

  “你从科学家变成讲相声的,有人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能做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怎样变成一个幽默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幽默与舞台上的不一样,愉悦的心态会影响到他人,特别是你讲实话的时候。没必要太刻意。”

  “是不是科学家都像‘谢耳朵’一样情商低?”

  “我觉得想当科学家的人,没必要刻意降低自己的情商吧。”

  “你的《黄瓜的黄,西瓜的西》在网上不签名版售价20元,签名版售价20.5元,你建议我买哪本?”

  这个问题让黄西安静了一会,然后全场就大笑了。“我的签名只值五毛?那……还是买签名本吧?”

  采写:南都记者 孙莹 实习生 周安逸

摄影:实习生 郑俊彬 南都记者 钟锐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