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补肾阴虚:兰陵书院”的文化品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45:39
“兰陵书院”的文化品牌
与台儿庄“运河古城”重建






一,“兰陵书院”:肯定是“运河古城”的最大亮点!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是枣庄市近年来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打造的城市黄金名片。这一“名片”较为集中地涵盖了枣庄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秀美的风光,发掘并凸显了枣庄市的核心竞争力。她以台儿庄为中心,北承孔孟文化渊源,中接楚汉文化的积淀,南及吴越文化的濡染,外有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机遇,内有台儿庄大战的历史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得天独厚。于是,举全市之力,重建台儿庄古城,把台儿庄建设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建设成为东方最迷人的运河水城,世界第四座恢复重建的历史古城,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以此促进枣庄市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与实践。

但是,毋庸讳言,台儿庄的“运河古城”,规模远远不及当今。我们提出重建的“运河古城”,严格讲是一种仿古式的扩建、改建、另建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新建。如今大局已定,拆迁等前期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至于怎样建,建什么,在什么位置建,诸多核心要素问题,据说目前还在决策层中酝酿着,大众自然就无从知晓了。于是,社会上的奇思妙想甚至胡思乱想与胡言乱讲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我认为,必须正确对待这种思想上的混乱或者说是活跃。这体现了人民大众对社会事业大政方针参与与知情权意识的觉醒和渴求,也说明实现决策科学民主透明化的迫切性、现实性和重要性。今天,我们举行这个关于“兰陵书院”项目研讨会,就是积极实践。所以,很高兴参与这个活动。

还是继续关注运河古城。重建也好,仿建也好,新建也好,中国第一,世界第几也好,这些远远不够。也就是说,运河古城光有仿古建筑不行,光有第一或者第几的名头不行,光有水乡特色也不行。这座仿古建筑的城堡里装的是什么最重要——必须要有文化支撑,而且是丰厚的文化内涵与较高的品位。这是“运河古城”的灵魂和身价所在。“兰陵书院”的倡建,在这一命题中具有破题之功,领军之妙,一定会成为“运河古城”建设中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兰陵书院”:内涵与外延的准确界定非常重要!



关于书院,全国著名的有几个,其中最具盛名的当属湖南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所代表的开放式文化教育及其彰显的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学术胸襟,孕育了湖南这方水土这方人的开放式思维习惯和开放式行动的果敢。有了这种文化底蕴的滋养,古往今来的湖南,一直都是文人志士、思想斗士、军事猛士政治腾达的摇篮。

那么“兰陵书院”呢?据我们目前最权威的说法是:“兰陵书院”是清·乾隆四十八年由峄县县令张玉树主持创建的一所学堂。历经嘉庆、道光、咸丰三代的三次大修,光绪二十八年改为校士馆,并增设小学堂。北伐期间改称学校、学堂名义延续至抗战爆发。抗战胜利后,“兰陵书院”原址建立胜利中学。新中国建立之后,建立山东兰陵中学,山东峄县第二中学,枣庄市第二中学至今。从这个历史定位讲,“兰陵书院”和岳麓书院虽然都是文化教育机构,但是二者的历史人文积淀特征、规模层次和历史贡献是不同的。所以我想,倡建“兰陵书院”,如果仅仅依存这点特定文化内涵而行,恐怕有些过于单一单薄单纯了。这就提醒我们的倡建者和准建者,不得不思考“兰陵书院”内涵与外延的界定问题,以期准确定位,将其促成“运河古城”建设中文化内涵的领军项目、灵魂产业、前沿阵地和桥头堡。

首先,“兰陵书院”:身世与身价高位应该真正搞清楚。

据网友提供的最新考证结果表明,兰陵书院始建于春秋末期。创建者为鲁国高柴。高柴,生于公元前521年,卒于前393年,128岁,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出生在齐国,学习于鲁国孔子门下,做官于鲁国、卫国,教书于陈国的太康、商水、杞县,鲁国的兰陵以及楚国。有《子羔》、《孔子诗论》等著作。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儒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为父母守丧三年,从未笑过。任卫国狱吏时,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心,受到孔子的称赞和民众的赞扬。高柴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20岁就被派去当“费宰”。孔子周游列国时,“为卫之士师”,执掌刑狱,封共城侯。死后465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受到祭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为“共城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共城侯”从祀孔子。高柴在兰陵创办兰陵书院,高柴的第五子高魁为副院长,并定居于此。高柴子羔墓 位于兰陵镇东北5公里的刘堡后村,西距临徐公路500米。墓后有石碑1座,高1.9米,宽0.72米。碑阳中间篆额"孔子弟子",下刻"先贤高子柴字子羔之墓",右刻"唐封共城伯"。左刻"宋封共城侯","大清嘉庆乙亥孟夏吉日"立。琅琊故地除了高柴墓,还有荀子墓、萧望之墓。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晚年曾任兰陵令,著有《荀子》12卷,其中《劝学》名篇,千古传颂。死后葬于兰陵。作字沟村曾有中国历史上造字第一人仓颉庙,造律条村曾有我国法律条文创始人邱颖纪念亭。高柴后裔、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之孙高肃在北齐乾明元年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

有了上述史料佐证,“兰陵书院”倡建的意义就远远地增大了。

其次,“兰陵书院”:应该成为思想文化学术艺术的研究机构。

以“兰陵书院”为平台,着力发掘、研究、整理鲁南地区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教育甚至政治、军事领域的发展史实、遗产成就和规律,上承春秋战国的高柴、荀子政治军事哲学教育思想与成就,再承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创研史,再承辛亥革命先驱尤民追随孙中山讨袁护国创建共和的壮举,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之一的王思玷等人的思想文艺成就,再承贺敬之、胡绳武等当代文学家史学家的大家风范,浩浩荡荡,源远流长,不可谓不丰富吧!通过发掘、研究、整理、出版,肯定会成为中国历史著述中的重要一页,说不定还能填补一些空白点。到那时,吸引得国内外大批学者纷至沓来调查研究,学术论坛报告会接连不断,“运河古城”的文化底蕴之深和文化高地之高,都将为世人刮目。说不定会比那些所谓的第一第几的虚名实惠多少倍呢!那样,倡建准建兴建“兰陵书院”,都将是功在当今、利在百代的大智慧。

第三,“兰陵书院”:应该是一个文化学术艺术的传播产业。

有了对“兰陵书院”丰厚历史积淀的发掘、研究成果,以此为依托,或著书立说,自成体系,贡献祖国史学大业;或推陈出新,旧瓶新酒,古为今用,传承文明,娱乐大众,服务现实,就像1998年震后重建的丽江纳西古城里面不间断表演的纳西民族文艺节目一样,成为外来游人的热门看点,和促进旅游、拉动经济的胶着点。

第四,“兰陵书院”:应该兼容并蓄扩展相关的文化内涵。

比如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承,比如运河文化、鲁南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文化要素,都可以集纳与“兰陵书院”的麾下,组建成“兰陵书院文化研究传承发展有限公司”,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产学研一体经营,着力打造集约文化大品牌,“运河古城”的文化灵魂将会非此莫属。



三,“兰陵书院”:内涵扩容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王羲之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承,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项目。

王羲之出生地是古代瑯琊郡南仁里——今临沂市岚山区北孝友村。所以,临沂一直在作书圣王羲之的文章,什么“洗砚池”遗址,什么“吾儿洗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的传说故事等等盛行不衰。其实这都是子虚乌有。据说王羲之五岁就随父兄迁居建业(南京)乌衣巷,转转官场与书艺之中,死后葬于浙江绍兴的蛏浦,和临沂几乎没有太大的瓜葛。但是人家临沂就敢做且先做了,就弄假成真,有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品牌。

其实,人家能做,我们更能做。因为我们这里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的优势是王羲之正宗后裔在台儿庄居住已经230多年衍生8世了。著名古镇书法家王履安则是王羲之老祖后裔第54世孙。当年台儿庄王氏先祖王炳(字焕文)从浙江沿运河只身北上瑯琊寻根,见台儿庄作为运河古镇商贾云集俗称天下第一庄,且与祖居蛏浦一衣带水,遂定居与此,以家传中医立业,诗书礼义传世,荣寿堂、宝寿堂、仁寿堂,三房鼎立,很快成为古镇望族。如今王履安先生以90高龄作古了,但他的书风在鲁南苏北盛名依旧,他的追随者依然引为自豪,他的侄子王权(王焕之),潜心研究并实践王羲之书法艺术,创办“中国枣庄三之书院”着力推陈出新,创造了“后王羲之书法艺术”,成为颇受关注的书法劲秀。他去年和浙江绍兴达成意向,在绍兴投资兴建王羲之书法艺术文化旅游大观园。浙江省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和王焕之是正宗同门,所以对此非常支持。那里拟给5000亩山地,王焕之的三之书院投资兴建基本设施,主要有书圣大成殿、王羲之书法艺术研究传授中心,再建一个接待中心,满足受训学员食宿要求,还有中华王氏宗祠,借先祖书圣之名望,引各地王氏族人前往拜谒,为地方带来旺盛的人脉和物流消费。王焕之先生就此和我作过交流,我也详尽的拜读了他的可行性论证报告,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说与其舍近求远,不如近水楼台,就在“运河古城”开发项目中落地。如今,有了咱们的“兰陵书院”倡建,借机兼容一下来,筑巢引凤,让其迅速落地,王羲之有了安神之地,中华王氏族人有了朝拜之地,王羲之书法艺术有了衍生传承平台,“兰陵书院”多了一块金字招牌,岂不是一举多得?

关于运河文化和鲁南民俗文化进“兰陵书院”,也有一条捷径。坐落在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的鲁南民俗馆,因为影视城建筑物都是应景之作,质量低劣,生命力肯定不可能撑得太久。这样,民俗馆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兰陵书院”项目主动出击,将其一并兼容,筑巢引凤,同样相得益彰。至于运河文化,市航运事业起源和中心都在台儿庄,他们的运河展馆及其收藏可以作为“兰陵书院”一个独立子项进入,没有什么工程量吧?



四,“兰陵书院”:需要政府支持。



让“兰陵书院”走出“倡建”获得“准建”实施“在建”,期间的距离越短越好。这就需要政府决策集团的决心信心和胆识气魄。我们开发“运河古城”,肯定要实行市场化运作,比如入门项目土地使用权的购置费一次性支付等等,这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运河古城”建设的灵魂支撑的文化事业与大文化产业来讲,无论事业还是产业,无论大文化还是精英文化,往往都是穷文化,而且是三年两年见不到成绩也就是政绩,不如招商引资建设几个有产值有税收,甚至没有税收有规模也行的所谓企业来得划算。所以,往往就会受到忽视甚至漠视。这种理念与实践都应该在“兰陵书院”乃至“运河古城”建设中彻底回避。要有胆有识,或采取地价入股股份制经营,或采取分期付款形式租赁经营,等等吧,经济模式我知之甚少,但是我知道方法一定很活很多,总之就是对有丰富内涵有较高品位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事业与产业项目,不妨敞开城门,欢迎光临,促使其尽快魅力四射,支撑起“运河古城”的门面与气质,不远的将来,人脉纷至沓来聚集古城,物流浩浩荡荡四面八方,“运河古城”台儿庄会因为有了“兰陵书院”而骄傲!



以上简论,是和许许多多关心关注古城建设的热心人无数次探讨的成果。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也好,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好,说杞人忧天、不知分量也好,我觉得都无所谓,关键是我在关心关注我的家乡的每一个发展求变的机遇。今天有了这个机会,就畅快地说出来,求得心理安稳而已。不对的地方,别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