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薄荷图片:为什么说泰国人是我们的亲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25:29

为什么说泰国人是我们的亲戚

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提要:在东方南方沿海汉语的方言中,有一个古越语底层,泰、傣、掸、暹、壮等组成的一个词族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含义用汉语无法探明,在壮侗语中却能获得圆满的解释。

关键词  泰人 暹人 暹罗 掸人 阿萨姆 傣族 壮族

 

“中泰友谊源远流长”,“中泰一家亲”,“中国和泰国,既是近邻,也是亲戚”……广为流传的这些话语已不再是外交辞令,而成为两国深厚渊源、世代友好的真实写照。文字记载表明中泰两国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年间(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中泰就已有使节往来。公元1-5年(西汉平帝年间),中国使者出访曾抵达泰国南部地区。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吴国官员出访东南亚各国后,著书提到当时泰国中部的金陈国,并记述了那里的人善于猎象驯象。自南朝宋文帝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泰国的盘盘国使节曾多次到中国,向中国赠送了泰国的象牙、佛塔、舍利子以及各种名贵香料等礼物。公元1155年,罗斛国(即泰国)派使节向中国南宋朝廷赠送了一头大象。宋代,以现今泰国华富里府为中心的罗斛国,与中国建立了商业往来。当时,许多中国人从广东、福建乘船到泰国经商和居留。中国元代先后三派使节前往泰国的素可泰王朝,素可泰王朝的使节到中国有9次之多。明代和泰国大城王朝时期是中泰往来最为频繁的时期。粗略统计,明朝先后19次派使节访问大城王朝,而大城王朝使节的回访多达百余次。郑和七下西洋就曾多次抵达泰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中泰传统友谊。

  1975年,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历史的中泰两国正式建交,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高层频繁互访,人们往来密切,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有着良好的协调和配合。两国之间建立起的全方位睦邻互信合作伙伴关系,被誉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典范。时至今天,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泰经贸合作展现广阔前景。

  泰人(Thai)是泰国的主体民族,1981年统计有3800万人。在中国文献上很难追溯狭义泰人的早期历史,但他们与中国傣族有许多相似点,比如语言相通,都爱住干栏式高脚屋,村庄多建在河溪附近或离水源较近的地方,种植水稻等,故林巨兴说:“泰人与中国傣族、壮族以及缅甸掸人、老挝寮人等同源,亦即与百越民族有淵源关系。泰人祖先原居住在中国云南、广西,在战国以前才迁徙于今日缅甸、暹罗等地”(《百越民族同东南亚民族关系研究》)。

中国史料称泰国为暹罗,1939年暹罗才改名为泰国(Thai)。暹(Siam)与罗斛(Lophuri)是泰人和猛人建立的两个古国,13世纪时,暹国吞并罗斛,其中的暹(Siam),也就是“掸”,也就是“傣”,也就是“壮”。说傣语、壮语的人群离开中国向南方迁移进入东南亚,向南方和西方的扩散,是和南诏国的命运相关的。虽南诏统治者不是泰人,但其臣民中包括泰人是没有疑问的。在柬埔寨也有tsu:??人,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记载,当时的柬埔寨“人家奴婢,皆买野人以充其役,多者百余,少者亦有一二十枚,除至贫之家则无之。盖野人者,山中之人也,自有种类,俗呼为撞贼。”这个族称与中国的壮族族称一致,反映壮族向柬埔寨移民初期遭受的歧视。

暹人是泰国的主体民族,亦称泰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与中国傣族、壮族以及缅甸掸人、老挝寮族的族源相近。其祖先系从中国西南迁入。13世纪,住在今湄南河上游的泰人建立暹国,住在今班塔欣一带的泰人建立罗斛国。“罗斛”、“暹”的地域,分別占有今泰国湾以北区域的东、西部,或許正是以湄南河作为分界,东岸爲“罗斛”,西岸爲“暹”。“暹”一名,最早由南宋宰臣陈宜中前往避难而为世人所知。《宋史·陈宜中传》:“至元十九年,大军伐占城,宜中走暹,后沒于暹”。元代,“暹”还被写作“暹番”。《元史·成宗紀》:“大德三年春正月癸未朔,暹番、沒剌由、罗斛诸国,各以方物來貢,賜暹番世子虎符”。罗斛的中心在今华富里府(Lop Buri),前一音节,正是“罗斛”的音译。暹的中心在今素攀武里府(Suphan Buri),前二音节,正是“暹番”的音译。入元以后, “暹”、“罗斛”間曾数度合併,始称暹罗,即由暹、罗斛(Lvo、Lavu、Louvo、Lawa)二国各取一字而来。这一情況,宣告了一个由南徙民族、亦今泰国主要居民泰人主宰的新国度的出現。

 “掸”人的称呼出现于东汉时期,在《后汉书》的《和帝本纪》、《安帝本纪》、《顺帝本纪》中皆有记载。这些掸人就是现代缅甸掸族和我国傣族的先民。掸族发祥于川滇边界,约在西周成王时,逐渐向南拓殖,春秋战国时奠居于今缅甸、泰国、越南等地。公元初,在今滇、缅边境建立掸国。后汉和帝永元九年(97),掸国王雍由调“遣重译,奉国珍宝,和帝赐金印绶”。唐代以后,滇西及缅甸境内的傣族或掸族的先民均处于南诏的统治下。南诏政权崩溃后,缅人的势力崛起,建立了蒲甘王朝,开始向北部和东北部的傣族地区扩张。元朝军队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平定蒲甘, 掸人从高原下来,遍布于伊洛瓦底江两岸。元代在这一地区设置的傣族土司在永昌徼外据地广大,其辖境从现今缅北延及阿萨姆。元末,今云南西部中缅边境一带地区的傣族以麓川为中心逐渐摆脱元朝的控制,形成一股分裂割据势力“麓川国”,今中缅边境两侧的几乎所有傣掸民族地区均被兼并。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明将王骥征讨麓川,迫使当时麓川的统治者逃到今伊洛瓦底江西部,王骥乃“立石金沙江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使傣民族形成了今天这种分别属于中缅两国的傣掸民族的跨国境格局。

缅甸的掸族和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掸族自称是傣。掸人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掸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缅甸封建王朝控制的那一部分傣族,尽管依然自称傣族,但是,缅甸的统治者一直把他们叫做掸族(Shans);这与崩龙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把掸族称作掸姆(Siam)很接近。值得注意的是,景颇族称掸族为拉掸姆(Lasam)或阿掸姆(Asiam),这似乎是“掸”加上一个词头La或A构成的词,所以说,印度的“阿萨姆”也可能是景颇族对“掸”称呼的音译。

侯方岳、李景煜指出:“掸国就是滇越,单从所居地望就可判定。但又为什么从滇越变为掸呢?滇越是汉族史家对于与国内越人同俗共源的这一族群的称呼,名为滇者,是为了有别于其它越人。掸国地处中缅印三国之间,周围的许多部族都把他们称之为掸,即Siam或Syam,又作Sayam,即掸亚姆。最初是印缅边民对他们的称呼,以后渐为四周民族所共用”(《滇越、掸、傣源流》)。笔者意见与此稍异。不但从所居地望上看,“掸就是滇”;而且从音韵上看,“掸就是滇”。 掸从“单”得声, 掸国《后汉纪》作“擅国”, 擅从 “旦”得声,说明Syam是从“疍”变来的。“疍”是长江中下游古老居民越族之一部,现称水上居民。“掸”,实际上就是“疍”,读Shan,应该为“疍”的音变。

疍人迁到越南的被称为岱人(Tay),亦称土人(Tho,与部分壮族自称相同)。1978年统计有85万人。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的丘陵地带,尤以谅山、高平两地为多。越南学者认为,岱与傣同源,约公元前4世纪从中国长江流域分两路南迁,经广东、广西迁入越南的一支,于11世纪同京族混合形成岱人,习用汉字,以农业为主。

傣族是云南省的古老居民,与壮族的自称之一bu?dai²相同,因而他们也是从同一个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傣族族称“傣”是新中国建立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依其自称而正式定名的。在历史上,傣族族称不断变化。东汉时期,出现有“掸”人的称呼,在《后汉书》的《和帝本纪》、《安帝本纪》、《顺帝本纪》中皆有记载,其中所记的“掸国”,也就是滇越。不过,掸人当时分布区域很广,而且在其中心地区已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被东汉王朝承认为一个王国,其经济文化也已相当发达。这些东汉时代的掸人就是现代缅甸掸族和我国傣族的先民。东汉之后,滇越或掸等族名不再见于史乘,魏晋以来有关云南之“僚”、“鸠僚”、“骆”、“濮”等记载,大体上都是滇越或掸人的后裔,也就是今天傣族的先民。在东汉至唐宋之间700-800年,史书上对僚人的记载十分丰富,其习俗如以长幼次第称呼所生男女,住干栏,以长者为王,不能远相统摄,能卧水底,持刀刺鱼,嚼食,鼻饮,铸铜为器等等,至今仍多遗留于傣族生活之中。凡此种种说明,秦汉之后的数百年间,傣族先民被冠以僚、骆及其他族名,作为滇越的后裔,继续繁衍生息,发展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到唐宋时期,樊绰《蛮书》等史籍称之为“金齿”、“银齿”、“黑齿”、“绣脚”、“绣面”或“茫蛮”、“白衣”。元明时期仍称“金齿”、“白衣”,也写作“白夷”、“伯夷”,有的史书写作“僰夷”,此名称常与白族先民“僰人”混淆。到清代以后,则称为“摆夷”、“摆衣”。这些名称除“越”字应是本族自称之外,其他都是他称,常常是外人根据其形体装饰或服饰特点称呼的,这多少带有一点民族隔阂和民族关系不平等的痕迹。如今以本民族的自称来命名,正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各民族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傣族自称tai¹,而云南省文山、麻栗坡、开远等县的壮族自称为bu?dai²,广西龙州县壮族自称pho?thai²,其中bu?、pho?是人的意思。可以说,傣族与这部分壮族的自称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壮族的自称pu?to³、pou?tsu:??,则是dai²的进一步音变的结果。

傣族,作为云贵高原上的越人的一支的后裔,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表现在水稻耕作、水利灌溉、天文历法、傣医、傣文文献、纺织、制陶、金属加工、竹编等手工业、文艺创作(如民间叙事长诗、孔雀舞、乐器葫芦丝)、傣拳诸方面。傣族作为滇越的后裔,发展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滇”, 意为水边平地;“傣”的含义也应如此。

壮族人自称为布壮(pou?tsu:Y?),近似的自称还有布仲pou??u:Y?、布傣bu?dai²、pho?thai²、布土pu?to³等,这些名称的语源是同一的。其中bu?dai²、pho?thai²与傣族的自称是一致的;而pu?to³即所谓钦州的“土人”。这些不同的自称,今在壮乡民间犹存。1949年以后,把居住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讲僮语(母语)的称为僮族。1965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将“僮”改为“壮”,自此,僮族统一称为壮族。

壮族族称,历代有所不同。商周时称为“濮”,布壮(pou?tsu:Y?)之pou?是古代“濮”族名的遗留。秦汉时期称为西瓯、骆越、乌浒人,宋代称为僮。“僮”始见于宋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庆远、南丹溪洞之民呼为僮”记载。宋人朱辅《溪蛮丛笑》的叶钱序中说,湖南贵州交界的五溪地区有五种蛮:“曰苗、曰瑶、曰僚、曰僮、曰仡佬”。宋人周去非在他的《岭外代答》中则把“土人”和“古骆越人”联系起来,说“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就是说,钦州的“土人”,就是“僮人”。《元史·地理志》记载今贵州贵定县有“仲家蛮”。仲家一般指布依族先民,实际上就是自称布仲pou??u:Y?的那一部分壮族。

布壮(pou?tsu:Y?)之tsu:Y?的名称如何而来,颇为费解。僮原作獞,带有民族歧视意味。《广西通志》认为僮是撞突的意思,说这些人行为撞突,所以称为僮。pou?tsu:Y?明明是该族自称,怎么可以用贬义词作自称呢?

费孝通说:“壮族一般都是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他们傍水而居,有些地方因之称他们作‘水户’,原因是在他们种水稻。就是靠山很近的壮族,也并不上坡去发展杂粮,除非实在不得已才经营旱地。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区别于苗、瑶。不但广西的壮族具此特点,和壮族属于同一语系的贵州仲家和云南傣(僰)族也是如此”(《关于广西壮族历史的初步推考》)。用“僮”这个名称称壮族是明代之后才出现的,芮逸夫认为在宋代的文献里用“洞”来指当时的壮族。壮族源于西瓯、骆越人,是原著民族,这在不少的古籍中已有记载。据《元和郡县图志》及《旧唐书·地理志》载,郁江流域的贵州(今贵港市)、潘州(今广东高州县)为“古西瓯、骆越地”,也就是古西瓯、骆越的居住区。《旧唐书·地理志》邕州宣化县条还载:“驩水在县北,本牁牂河,俗称郁状江,即骆越水也,亦曰温水,古骆越地也。”可见骆越人居住在郁江流域。在旧石器时代,今之壮族地区就有古人类在活动;新石器时代的桂林甑皮岩人(距今一万年前)是至今我国发现最早制造陶器和驯养家猪的古人类之一。据体质人类学的比较研究,甑皮岩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距今五万年前)的体质特征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同属于南方蒙古人种,而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的现代壮人,又与其有着较明显的相似特征,这说明壮族及其先民,是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壮族地区这块土地上的原著民族。

侗族也源于“骆越”,与壮族的自称之一pu?to³相同,因而他们是从同一个母体中分离出来的。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现在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称呼,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洞”也写作峒,云南、两广有大量带“峒”(或洞,垌)的地名,峒在壮侗语是指同一水源的一个小灌溉区里种稻的居民点,与山洞之“洞”不同,而与云南的简称“滇”(意为水边平地)为同义词,因此, “侗”作为族称,应是“但”的音变。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侗寨鼓楼,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全靠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作者简介:唐善纯(1944-),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出版过《中国的神秘文化》、《华夏探秘》等学术专著,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文为其新作《语言学视野里的古代中国》之一部分。遗憾的是,网络页面在显示国际音标时,会出现乱码。这个问题将待此书正式出版时解决。

通讯地址:210017  南京市建邺区云河湾花园5幢二单元1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