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能不能吃鸡蛋: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30:43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要

导论

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学术界也有称之为社会主义学)。它是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冒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一词有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二是指运动,即为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实践; 三是指思想,即指导这个伟大实践、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作论证的思想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就思想体系而言的。

科学社会主义,它是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冒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因科学社会主义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合乎逻辑的继续、发展和完成,它集中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理想和实际的政治效用。我们的课程里所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狭义上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

2.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普遍规律。这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并且包括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两个伟大历史进程。作为这两个历史进程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这两个历史进程,即无产阶级实现自己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必然是无产阶级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过程,是无产阶级的实践符合客观规律的过程。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三个方面是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并揭示实现这一过程的带普遍性的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则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

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病的暴露而出现的。但社会主义思想却源远流长,自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制度性的不公正现象就一直存在着,反对这种现象的努力也始终存在着。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是早期无产阶级意愿、利益的表现和先声。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产生背景:

 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的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英国的“圈地运动”。资产阶级在原始积累中所暴露出来的剥削和掠夺的凶残本性,激起了雇佣工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殖民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也使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同情劳动人民,幻想建立一个新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其理论表现形态便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由于这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各种矛盾尚未显露出来,加上早期无产者还处于幼稚时期,使他们无法认清社会的发展规律,更无法找到改造社会的有效手段,所以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只能停留在空想的描写上,由此产生了以莫尔、闵采尔和康帕内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或代表作

(1)莫尔:《乌托邦》;

(2)闵采尔:“千载太平天国”;

(3)康帕内拉:《太阳城》。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现存社会制度展开了初步的批判;揭示出私有制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二是采用文学形式,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并对未来理想社会作出空想描写。即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政治制度上专制与民主并存,社会应重视培养新人。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第一,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映,是近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呐喊。

第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理想,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

第三,他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主张较为粗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第四,它们的理想社会都是建立在手工业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如带有君主专制色彩的民主政治制度,领导职务的终身制、权力集中,从否定私有制出发否定家庭制等。

第五,它们普遍把资本主义制度与一切私有制一样看作是一种罪恶的制度,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第六,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当时的法国虽然还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但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个强有力的新兴资产阶级业已形成。法国资产阶级的一批革命代表人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他们以“理性论”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这一制度的宗教神学等封建观念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不但为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而且对于法国早期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和进行的过程中,产生了以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或代表作

(1)摩莱里:《自然法典》;

(2)马布利:“共产主义改革方案”;

(3)巴贝夫:“平等共和国”。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理性出发,阐述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二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1)以理性论作为批判剥削制度和论证理想社会的武器;

(2)开始摆脱纯粹虚构的幻想,更多地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把理想社会法律化、制度化,即由过去的“空想描写”进入到“空想理论”阶段。

(3)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4)对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途径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产业革命全面展开,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扩张,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产业革命全面展开,社会矛盾和危机空前加剧,整个社会分为两大阵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法国大革命后造成的令人失望的社会现实,表明刚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合乎理性的社会,虽然新的社会制度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劳动者却因此而更加贫困,社会上的贫富对立更加尖锐化了。这样的经济与政治状况,使得一些思想家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对无产阶级的不幸深表同情。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

(1)圣西门:“实业制度”;

(2)傅立叶:“和谐制度”;

(3)欧  文:“共产主义公社制度”。

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P28

(1)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2)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主张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

(3)开始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尝试。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1)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2)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与天才的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素材。

(3)提出了一些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萌芽因素的见解,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其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2)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

(4)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理想社会里还包含了其他的消极成份。如保留着奴隶劳动,保留着殖民地,歧视妇女,宗教神秘主义,“天才英雄”救世说,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和特权等。

 

客观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历史局限,并不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才能低下,而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造成的。

(1)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2)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

(3)空想社会主义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4)“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2.各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思想

(一)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1516年他写下了《乌托邦》(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这是空想主义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这部不朽之作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批判;二是对未来社会的畅想。

在第一部里,莫尔借拉斐尔之口主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厚颜无耻,以及广大下层群众的悲惨处境予以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第一部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的“羊吃人”和“懒惰、腐化、游手好闲的富人”疯狂地掠夺社会财富,造成贫富悬殊等罪恶,批判了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并且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废除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的主张。

在第二部,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第二部通过对虚构的乌托邦社会的详尽描述,精心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诸如财产公有,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生产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度,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重视科学文化事业,人人关心公共利益,实行民主的政治制度,消除阶级压迫,消除城乡对立和工农之间的对立等等。

虽然莫尔的《乌托邦》带有某些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倾向,甚至在他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中还包含有保留奴隶劳动等思想糟粕,但他的空想方案毕竟鲜明地反映了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要求,对后来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马布利:共产主义改革方案

马布利(1709-1785),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马布利著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等著作,这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第一次用法典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政治主张。

主要思想:私有制成为人类一切不幸的根源。人人一律平等,没有贫富,人人都是兄弟,普遍认为劳动是光荣的事业,承认任何东西不得据为己有为根本法律。需求越小,幸福越多。他认为,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是不符合理性和自然秩序的,所以应该把现存的私有制社会改造成“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的理想社会。为此,他注重和致力于拟定向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过渡的立法改革方案,主张通过立法改革使人类逐步恢复理性,限制人们的邪恶欲念,改革现行税制和土地制度,防止财产集中等等。但他坚持反对人们对改善物质生活的欲望和要求,而主张“苦修苦炼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限制消费和生产,实行平均主义。

(三)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圣西门:实业制度

圣西门(1760-1825),19世纪初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代表作有《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体系》。

圣西门的思想:提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过程,否定资本主义的永恒存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是充满罪恶和灾难的“黑白颠倒的社会”;提出由实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实业制度”是圣西门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锐抨击之后设想出来的未来理想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从封建社会到未来理想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它必须让位给一个平等、幸福的新社会。他把这个理想社会叫做“实业制度”,并设想了各种改革社会的方案,比如规定在实业制度中,社会组织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反对禁欲主义;主张每个人的收入与他的能力和贡献成正比,反对平均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实现劳动者的协作和联合,等等。此外,他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消亡的思想和社会发展有规律的思想.

2)傅立叶:和谐制度

傅立叶(1772-1837),19世纪法国另一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宇宙统一论》、《新世界》、《虚伪的工业》、《论商业》等。

主要思想:“和谐制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无情地揭露了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精心设计了“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里,人们进行大规模地劳动,人人可以自由选择工种,劳动成为最有趣的享受。劳动成果按资本、劳动和能力三者的比例进行分配。

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和谐制度”。“和谐制度”的基层单位叫“法朗吉”,它是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家务、教育、科学和艺术“七种劳动”在内的综合性的生产和消费协作社。在“和谐制度”里,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协作结构的统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旧分工的束缚被彻底打破,人们享有选择工作的充分自由,劳动成为最有趣的享受;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劳动成果按资本、劳动和能力三者的比例进行分配;城乡差别被消灭,工业生产遍布于乡村和法朗吉中;实行免费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等。他把这个制度看做是能使人类固有的种种情欲都得到充分满足的理性制度,因此坚决反对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但是,他在这个制度里仍然允许保留私有制和资本剥削的权利,并把建立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国王和资产者身上,幻想和平实现社会变革,反映了其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1802年提出用“和谐制度”代替现存的社会制度,用组织“法郎吉”的试验方法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在“法郎吉”中没有工农差别,没有城乡差别,劳动将成为一种享受,每个人将根据劳动得到公正的分配。

傅立叶力图从历史本身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证明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文明制度”必然为“协调制度”所取代,生产发展水平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

傅立叶认识到法国革命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是“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商业的种种罪行。

但傅立叶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上,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暴力革命,把全部精力放在宣传和实验上,他的学说最终完全变成了空想。

1832年,他曾按自己的理想,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结果第二年就失败了。空想社会主义是不能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但是傅立叶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对工人和劳动群众也起了启发和提高阶级觉悟的作用。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明朗和激化,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产业革命→机器大生产→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工厂制度→生产社会化→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朗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激化→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同时,也只有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人们才有可能对它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说明,从而真正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和揭示资本主义转化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规律性,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

产业革命使现代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和现代工业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发生的三次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要求,提出了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的主张,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工人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它们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充分显示了它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作用,表明了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这就使人们有可能充分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同时,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要求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式和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前面,空想社会主义无力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不能给无产阶级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因此,创立以崭新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成为时代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新的事实,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三)19世纪人类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渊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1)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社会变革的物质经济根源;

(2)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3)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

(1)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限性。

(3)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驱散了笼罩在社会主义领域的空想的迷雾,终于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作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时,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在经济上表现为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它的发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能解决这种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便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而获得的科学成就,又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行动指南。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体现了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的高度统一。

(1)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主张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理和设想在许多方面都为后来的革命实践证明具有客观真理性。

(2)革命性。其革命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二是它的战斗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在与各种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和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学说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它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运用革命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战斗口号,向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开放性。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全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产生,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充实、丰富,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当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第二章

1.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国胜利论”不是指所有落后国家或越穷的国家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是必须具有一定条件和符合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才行。

(一)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中轴的社会经济、政治诸种条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中锻造了两个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其一是社会化生产力,其二是现代无产阶级。而这两种武器,在革命发展进程中的现实作用往往是不平衡的。

在落后国家,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毕竟有一定的发展,然而这些国家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为革命发展提供现实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正是这种状况,更快地锻炼了无产阶级队伍,促进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发展壮大。

落后国家只要在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已经具备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即使处于相对不发达状况,也有可能发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形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落后国家再具备了国内国外政治和其他条件,这些因素交织渗透、综合作用,就能加速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

(1)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战争造成资本主义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2)国内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人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出路;(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把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二)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是社会形态转折的常态。

从生产方式更迭的历史看,率先建立新生产方式的国家,往往既不是旧的生产方式发展最充分的国家,也不是旧的生产方式最不发达的国家,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尚不充分的国家。

(三)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学说。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要求冲破旧的社会的外壳,建立更高一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时候,社会旧壳就必然对它起着束缚和制约作用。

原有的社会制度愈是发达和完善的国家,由于对调节、抑制社会矛盾具有比较成功的统治经验,易于维持社会的均势和平衡,因而其社会旧壳就难以被生产力的新要求所突破。

相反,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很成熟,社会外壳不够坚固,一旦生产力的新要求出现,则可能在激烈的社会动荡中较易冲破社会外壳,完成新制度的革命,从而较早进入新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落后国家和地区总是首先发生革命的历史唯物论的解释。

类似俄国、中国这样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并非先天不足,不是早产儿,也不是一种“替代”效应,更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历史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国内和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及局限性?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从1918年3月起,英法日等14个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联合进行武装干涉。苏俄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外,别无出路,为了对付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至1920年底,列宁根据当时俄国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主张采取战时共产主义的方法直接过渡。所谓“直接过渡”就是通过比较短的道路,“不经过使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准备时期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所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战争需要。该政策以军事行动为特征,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

l           在工业中加速实行普遍的国有化,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大中小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

l           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把一切余粮交给国家,自己只留下供消费、饲养牲畜所必需的谷物与其它食品。

l           实行贸易垄断,禁止自由贸易,取消商品生产

l           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对食品与日用工业品实行配给制

l           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当时实行以上政策的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在全国城乡建立起纯粹的单一公有制(全民和集体两种形式)的经济,建立起直接由国家调节的高度集中的生产—分配体制系统。

它的特点主要是采用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不是通过市场,而是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

它的基础和实质是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军事政治联盟,其目的是组织产品分配以保证对前线军队和后方工人的物资供应。

3)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

1918年开始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在战争环境中大显身手。它保障了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对于最大限度地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击败武装干涉者,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建立了工农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有力的领导,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反抗和投机活动,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生产和生活制度。

4)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

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事实,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过急的摧毁一切旧的生产关系,人为的禁止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过快的实行工业,贸易国有化,取消私商活动,堵塞流通,用国家法令的手段实行生产和分配,他忽视了俄国低下的生产力状况,过早的否定了商品货币关系,因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新经济政策内容?

第一,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并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第二,在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也就是由全部国有化改为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第三,在商业方面,逐步开放市场,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第四,改革经济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委员会,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财富和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来创建社会主义。这是经济落后国家转向先进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所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治上讲,就在于通过商品交换这一农民惟一可以接受的经济形式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民小商品经济的经济联系,以便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其实质从经济方面讲,是在于面对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尚不发达的现实,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建成社会化的经济创造条件。

列宁所构想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政策体系,是一种基于内外形势的现实主义分析基础产生的完整体制。列宁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它不仅对当时经济落后的俄国转向先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深远意义,而且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4.苏联模式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模式”(英文:Mode)一词的本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当“模式”这个词被用于形容社会状态时,它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代表统治阶级组织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基本特征: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政治上的高度集权

(二)基本内容:

      1. 经济方面:

(1)在发展工业化战略上,实施依靠独立自主,保证重工业优先而又高速地粗放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2)经济结构体制上,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3)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调节;

(4)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以行政办法管理经济。

      2. 政治方面: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个人专权。

3. 文化方面:严格的集中控制,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封闭性。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纯粹的、非商品的、非市场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战时共产主义实践相结合。实现这种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不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富裕程度,更不是国家政治制度上的民主化,而是以行政手段对社会各方面的控制程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的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性。

v            单一的公有制

v            非均衡的经济结构

v            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v            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v            一党执政

v            中央高度集权

v            领导人的终身制

v            国家安全机构的特殊地位

v            思想垄断

v            自命清高,自我封闭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混合:

(1)它保留了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的商品货币制度与价值--成本的核算方式。

(2)在其他方面,如一长制(指令)和以国家暴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军事共产主义,以及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经济观点,几乎全数被斯大林所吸纳。

(3)这个体制也吸纳了工业主义的德国模式。(霍夫曼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

1.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根源: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为实现无产阶级对国民经济管理领导权的需要。在非常时期,只能依赖极端化了的权威。

2.政治历史方面的根源: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为迅速建成社会主义,摆脱帝国主义干涉威胁的需要。

提出要以战备观点规划国民经济建设,必须高速度、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且批判了布哈林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和均衡发展经济的主张。同时,认为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立足于从内部积累资金。可以说苏联模式是苏联当时所处的时代的产物。

3. 思想认识方面的根源:与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及其主要领导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直接有关。

认为可以依靠自力更生,从内部积累资金,同时努力争取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持,就可以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坚持了马、恩关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并付诸实践,而且第一次使用了两种公有制的概念,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就是公有制:国家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

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过早地消灭私人经济,连个体经济都所剩无几,采取了过早、过急地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措施,以及因低估了小生产的影响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而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农民实行了过左的政策。

认为商品生产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已不是商品;并认为价值规律只限于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对生产资料的生产领域不起调节作用而有影响作用。

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但又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高度集权,个人专断,大规模地肃反,造成严重的个人崇拜,这就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甚至歪曲、丑化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

补充:形成原因

斯大林基本上没有越出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设想的框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它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对全国经济的计划管理,实行直接的产品交换,商品和货币将不复存在。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同“左”倾反对派的斗争中,虽然维护了新经济政策,但是,斯大林只是把它看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权宜之计。1929年,当斯大林号召向资本主义“全线进攻”以后,新经济政策就基本上停止了。斯大林把1929年称为“大转变的一年”。

总的来说,斯大林实行政策转变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基础上的。他认为,政治家是不能忽视阶级变动的,国内外所发生的阶级变动,是决定党的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是斯大林的又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

斯大林首先没有忘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特殊国际环境: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把这一点看做是指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原理”。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实现工业化,要用战备的观点来规划国民经济建设。否则,苏联就有可能在战争爆发后吃大亏,甚至会使社会主义建设前功尽弃。这又是斯大林当时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

斯大林继承了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文化传统,如专制集权,侵略扩张等。

 

5.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发展阶段论,把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

(一)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能够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

第一,经济落后的国家也能够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世界历史在按总规律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

第二,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当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在特殊环境下,可以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现代文明,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二)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

(1)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采取渐进和迂回过渡的方法,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及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2)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3)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把文化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并且还要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三)关于改革国家机关工作及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1)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

(2)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第三章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论述)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不断改革,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其必然性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这基本矛盾中,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同它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就会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将会经常出现。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表现为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情况,适应是主要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加以解决。所以,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可以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制度。

改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初建立的阶段,其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体制和具体制度的建立有一个过程,不会马上就很完善。同时,体制和各项具体制度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否则就会出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停滞和僵化。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则能够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使社会主义的体制和具体制度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完善,经常保持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

总之,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它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通过改革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三)改革是实现新旧体制转换、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紧迫需要。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不仅由于社会主义的内在基本矛盾发展状况使其具有必然性,而且还由于其正经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国际环境,面临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使其改革具有紧迫性。

1.面临当今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

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注意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并借助新科技革命,大力发展经济,且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客观上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出了挑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若不抓紧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的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则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就会落败。要在和平时期发展经济,就必须遵循常规时期经济发展的规律,并要有一个相应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苏联模式的准战时体制便日益显露出越来越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开始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2.面临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兴起了作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延续和拓展的新技术革命。由于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还给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当代新科技革命无疑将世界各国卷入全球性的激烈竞争的角逐之中。这不仅是一场科学技术的竞争,而且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较量。也可说已成为一种关系到国家盛衰兴亡的斗争。改革则是社会主义国家革新旧体制、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的根本对策。

2.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基本经验:

一、明确改革性质,坚持正确方向。

首先要对改革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这关系到改革的方向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点,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历史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和变革。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摸索、创立、改善和完备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体制和一系列具体制度。(P96)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总的任务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新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定型化。(P96)

在对待改革方向问题上,存在着坚持还是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两种截然对立的改革观。前者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后者是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相背离的,其实质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化,这已为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所证实。而在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是坚持了前者。必须坚决反对后一种改革观。

在我国,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自觉地有步骤地进行。要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改革过程中,注意一方面要不断克服僵化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御迎合西方“和平演变”的一切思潮和行动。

在改革过程中,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管理体制之间的辩证关系,应分清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必须坚持的,哪些属于管理体制是可以改革甚至是非改不可的。防止与纠正在对待这两者关系上“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或者把僵化的管理体制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的“左”的倾向;或者离开社会主义轨道走上歧途的右的倾向。

二、为实现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在开始时,总的任务内容大体上都是首先革除过去由于特殊原因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缺乏活力的传统旧体制、旧模式的弊端,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并再经过一定时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探索,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型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型化包括若干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阶段改革的目的和任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出适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因为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和道路不可能完全一样;并且又因为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独立自主性和差异性,因而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必然具有多样性,各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本民族特点的建设道路。

三、正确处理好进行全面改革时的各种关系。

(1)要处理好在全面改革时各系统的关系,并力求各种政策措施配套 。(2)在全面改革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采取迂回式和渐进式策略推进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不断加深对改革规律的认识,确保实现改革目的。必须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使三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总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改革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改革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和掌握其规律性,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不断取得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胜利。

3.合力论分析苏联东欧巨变原因?

苏联解体的三个阶段:

(1)实施“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2)传统派与激进派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3)苏联共产党垮台,苏联解体。

(一)以合力论重点论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

依据“两点论”中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和“重点论”的原理,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各种原因作比较,其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现实原因是主要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主要的;国内原因与国外原因,国内原因是主要的;党内原因与党外原因,党内原因是主要的;而比较以上诸主要原因,则内因更主要,而内因中关键的原因是执政党实行了错误的领导。

也就是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苏联、东欧各执政党奉行了错误的思想政治路线,把党的指导思想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从而启动了苏联、东欧各国全面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局势日益恶化,最终导致了党变质、国变色。

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又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了。

(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内因剖析。

第一,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改革迟缓,且把改革变成“改向”。

第二,经济长期陷入困境成为剧变的深层内因。

第三,历史旧账积压和民族矛盾激化成为剧变的内部导因。

(三)西方大搞和平演变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是加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外因。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美国政府为了瓦解前苏联的秘密战略,巧妙发动的政治、经济、心理、外交、军事等方面攻势。

补充:

(四)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1)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2)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3)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不满。(4)苏联的全面福利制度和高福利、高消费水平也是苏联经济日益衰败的重要原因。

(五)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六)民族问题对苏联解体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七)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研究者都忽略了三种情况:

 

(1)第一是宪法条文中给予了加盟共和国自由脱离苏联的权利;

(2)第二是加盟共和国之间的依赖性没能经受住沉重危机的考验;

(3)第三是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自治化过程。

 

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社会主义的应对措施?(P.225-227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使整个世界经济活动摆脱民族国家的限制,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的一种运动和过程。这一过程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世界主体市场的形成为标志。

广义的全球化是指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全方位沟通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与趋势。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

1.在全球化浪潮下,体现传统主权的国家控制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

(1)政府对内外事务的管理只能选择性地履行职能,国家某些职能淡化而某些职能强化。

(2)经济无国界,国家经济自主权的丧失日益发展,国家对经济事务的控制力大大减弱。

(3)安全背景的变化发展出新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模式。

(4)分布在多个领域的全球公共问题超越了单个(或数个)国家的治理能力,要求主权的集体行使和全球治理。

(5)多重联系的扩展越出国界,区域认同、职业认同、战略联盟认同已经动摇了传统的国家忠诚和民族主义,“全球市民社会”兴起。

(6)在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中,国际事务的透明度高,一国的政策和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密监督。

2.全球化浪潮的制度化进程也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以联合国、WTO、G8等为代表的国际制度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国际制度的功能进一步扩展。

(2)国际法律体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对国家的主权和行为进行法制化的规范和限制。

(3)作为高层次的制度化合作形式,区域一体化和集团化也在改变着主权的行使方式。

(4)一种国家中心的政治演化为一种复杂的多层全球治理形式。

(5)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某些政治价值的普遍化,一些国际规范的权威性增强,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自由、民主、环境保护、人权保护。

(6)国际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国际公共物品的霸权供给有所减少,全球集体供给和地区供给却相应增加了,多边主义迅速发展。

3.全球化导致大量的跨国力量膨胀,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

(1)信息的全球流动已经达到了任一国家难以控制的自由度。互联网传递不同的声音而可能挑战国家政策的合法性。

(2)跨国公司正在弱化国家观念。表现在:跨国公司驱动一些技术、资本更自由地流动,尽力摆脱母国或东道国的控制,并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影响它们的决策,而且还传播文化,削弱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同。

(3)国际法主体的增多将逐步侵害民族国家的自治权。非政府组织和跨国运动空前活跃,如环保组织、人权组织。大量新的跨国行为者(包括NGOs)的出现部分地取代了国家原来的角色。

(4)“全球公共问题”冲击传统国家主权,要求全球治理。

 

有利: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有利条件,不仅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弊端: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发展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有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他在经济全球化中能够占有更多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相对劣势地位,使其必然承受经济上,政治上的风险,付出更多的代价,西方国家更是利用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经济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因而导致了南北差距和全球范围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

社会主义的应对措施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当今世界国与国间,不同社会制度间力量的对比;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近代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真正工业化,都是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自主研发,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优势产业结构与经济体系。

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⑤高举和平与发展的社会旗帜,促进经济区域化

第四章

1.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背景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伟大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次革命的前一阶段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的,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早期党内的“左”、右倾错误倾向展开斗争,并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开始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北伐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它形成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时期,毛泽东等创造了建立和发展中国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它的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并达到成熟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等系统地创立了革命建国的理论。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24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也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

这个成果在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即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又得到继续发展。毛泽东等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上述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二次伟大革命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它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背景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具有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改革开放起源于中国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困境,起源于新科技革命和和平发展引起的国际竞争压力。传统体制的弊端、党内的“左”的错误和封闭孤立使我国陷入贫困和危难的困境,必须变革图新。

这次改革是在坚持第一次伟大革命的基本成果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仍然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次伟大革命促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连续经过几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直至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大的科学理论命题。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及其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集中表现了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而其中邓小平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创始者和奠基者。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逐步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后来在党十五大称为邓小平理论)。该理论包含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界定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等内容。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正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明确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新时代新形态的理论体系,从其所包括的丰富内涵看,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总概括,因而可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中之重、新中之新,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该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略)

其次,该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略)

再次,该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略)

2.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见教材P.130-141

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作出了新概括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及其意义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新贡献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了新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探索和认识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认识及其意义

三、对社会主义经济属性和经济体制的认识实现了新突破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经济的认识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3.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哪些重大问题认识?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当今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关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升华,并积极借鉴古代和当今世界对发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

一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提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崇尚人的价值,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它还强调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所以,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正是在这方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认识。  

二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认识。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此外,在我们党十七大报告中还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内容和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五个文明”的有机统一。

以上这些认识和布局,反映了我们党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三是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里的“五个统筹”,不仅包括经济社会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安排,这就使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涵盖了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此外,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以上所提出的各个统筹,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四是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两个资源的可持续性:一是物质资源;二是人文资源。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十七大报告中还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来强调。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总之,我们党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做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促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认识

(一)进一步对党建工作提出明确的新思路

党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新思路。对于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科学发展观对其还分别提出要求。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其次把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能力促发展,以推动发展促进提高能力。这样既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再次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二)求真务实的提出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要求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精神实质的集中概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是在新的实践中对党的思想路线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胡锦涛同志强调求真务实,关键要不断做到“求四真”、“务四实”,这是对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求真务实提出的基本要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第五章

1.时代主题的转变及原因?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时代,就是指按照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某个阶级在政治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依据各个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已开辟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必然经过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到达社会主义时代。

时代的主题就是某个小时代中最突出的最能反映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问题。时代的主题会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大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时代主题。

(一)现时代主题转变的表现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战争与革命一直是时代的主题。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时代的主题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主要表现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激烈冲突的局面已被新的斗争形式所替代。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其内涵概括来说就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矛盾、最根本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当今世界有待解决的两个带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在这个历史发展阶段,战争因素明显减少,和平呼声越来越高,革命时机尚未成熟,经济发展尤为迫切,整个世界政治形势趋于缓和。求和平、谋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

人类社会开始逐步进入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小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调整,表现为:从对立、对抗到对话、合作;从热战冷战到和平共处;从经济封锁和禁运到加强联系和合作;从军备竞赛到综合国力竞争。但是,当今世界的大时代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适应时代的潮流,重新认识和确立新形势下的战略任务,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并以此作为党和国家制订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二)现时代主题转变的原因

(1)战争与和平的因素此消彼长。这是因为:  第一,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二,世界和平力量日益壮大。第三,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2)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从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问题上,与革命相比,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重课题。促进经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变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2.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从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问题上,与革命相比,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重课题。促进经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变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初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进入7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迸发,许多国家至今仍未挣脱困境。因此,加快发展速度、克服“滞胀”是发达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以后,各国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国家至今仍未能摆脱贫困落后、对外依附的状况,主要经济命脉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上。因此,加速经济发展、争取经济独立、改变贫穷落后状况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

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不发达国家发展过来的,要改变落后面貌,赶上发达国家,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它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创造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就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由此可见,促进经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变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的一系列会议,为拟定和倡导最新的重大发展目标提供了舞台,将提高妇女地位、人权、环境保护和改善纳入发展范围。在2000年千年首脑会议上,会员国通过了一系列范围广泛的千年发展目标。此外,难民、有组织的犯罪、贩毒和艾滋病等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球性问题。一个地区持续出现贫穷与失业,很快就会波及其他地区。一个国家的金融不稳定,立即会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受到影响。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新转换的特点之一就是,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在世界走向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曲折前进。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既有提供的机遇又会遇到严重的挑战与威胁。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发达资本主义。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在战后经历一系列的震荡和危机之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发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变化更大。随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它们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春风得意的时代。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第一,普遍经历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大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第三,阶级结构发生了大变动。中间阶层日益壮大

第四,改善了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并推行社会改良政策。人民资本主义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劳动条件、生活条件改善,管理民主化

第五,垄断有了新发展。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垄断资本进一步国际化

第六,殖民统治采取了新的形式。工具手段,制度机制,干涉内政

第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强了合作关系。协调合作

(二)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并不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引起的。

第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物质基础)  

第二,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争取到“民主”和“福利” 

第三,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以三种方式扩大剩余价值的数量和来源:积极采用新技术 ;进行经济政策上的某些改良 ;大肆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第四,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斗争的产物。争夺对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垄断,加速了垄断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国际协调   

第五,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影响和触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压倒社会主义,注意吸收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进行一些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改良 

很明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资本主义的辩护士们对此却视而不见,只一味宣传资本主义的所谓“优越性”,认为资本主义似乎已经解决了它的基本矛盾,已经逃脱了必然灭亡的命运,资本主义制度是“尽善尽美”的,是“永恒”的,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原理“过时了”、“不灵了”。这显然是错误的。

发达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但不能消除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更发展、更深化了。历史的发展将会继续证明,没有任何灵丹妙药能使资本主义摆脱其固有的矛盾和危机,能使它逃脱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命运。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意义?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论”作证明的,而是为它的“灭亡论”进一步作印证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有特殊意义,它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各种条件。

(一)科技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生产力条件。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做了最完备的物质准备。

(三)白领工人的不断增加,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着素质更高的阶级力量。

(四)推行新殖民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着广泛的同盟军。

总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但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反而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历史终究会宣告: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总趋势?

(一)世界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出现低潮和高潮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着的对立而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然而,新旧事物的交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量变和部分质变的积累过程以及经过长期的对抗、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的。

自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来,就已经多次出现过高潮和低潮的曲折变化。社会主义运动现阶段的低潮,是由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这些内、外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因此,社会主义的低潮状况也是一定可以改变的。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低潮,仅仅是发展前进中的低潮,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社会主义的消灭。它与以往的低潮相比,情况要好得多,起码现在社会主义的阵地要广阔得多,强大得多,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果要显著得多、巩固得多。共产党人经受了低潮的严峻考验和锻炼,也成熟得多、聪明得多了。

(二)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的统一,任何悲观或急躁的情绪都是不对的。

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但另一方面又谆谆告诫全世界的无产者:“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只有把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做清醒、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才能不至于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和曲折或者顺利发展时,陷入悲观失望之中或者陷入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的境地。

世界社会主义是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但是由于当今条件尚不具备和不成熟,故还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在取得完全胜利之前,要经受许许多多的曲折与磨难,会反复出现低潮现象也是难免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同步渐进、辩证发展的长过程。

只要我们站在这样的历史制高点上,坚持以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曲折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就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清醒的头脑,排除“左”或“右”的各种思想干扰,去迎接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反复,坚定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无论怎样曲折和反复也改变不了其总趋势。

社会主义不是谁强加给社会的怪物,而是历史安排给资本主义的合理继承者;它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只有建立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美好富裕生活的社会主义制度,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去办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事实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

现在资本主义在发展进程中,为适应日益社会化的大生产,不得不引入一些社会主义的理念和实行一些社会主义的做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改良政策,这在客观上就是资本主义自己呼唤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因素。它被迫改良、调整一次,就是自我否定、自我扬弃一次,但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良和调整是有限度的。只要资本主义的矛盾和问题就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就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社会主义事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决不会因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低潮而消失和改变。

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虽然延缓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但由于其固有矛盾无法消除,它就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虽然在实践中遭受严重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它所遭受的挫折和付出的代价必然会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