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康尚品道:出色照片的构图与构成:如何掌握好画面的布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03:28

出色照片的构图与构成:如何掌握好画面的布局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画面中包含了近景、中景和远景。究竟这样的元素怎样作用在我们的视线当中,而变得如此重要呢?如果合理配置前景、中景、远景的话,不仅可以保持画面的均衡感,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距离感。画面中的辅助物起着辅助、衬托被摄主体的作用。有了它们,可以拍出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的照片,所以前景、中景和远景显得十分重要。

 

        近景的意义和作用

 

        人们用双眼观看事物,感受距离感与远近感。将三维立体的风景生动地再现在二维空间的照片上,有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前景。通常拍摄的时候会忽略这点,从而无法传递出摄影师的拍摄意图。在拍摄之前,要细心观察拍摄环境当中存在什么样的要素。这样的要素都与摄影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位于画面前端最近的部分称作“前景”,通常大部分的主体对象都处在前景中 。

 

        前景在画面的构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说成画面一半以上的效果都是由前景负责的话也不言过其实。但是初学摄影者往往对这点不屑一顾,拍摄时忽略了这一点。但是在拍摄风景时,前景负责主题的表现,这点必须牢记。

 

        为了刻画主题,将主体表现得更大、更清晰,效果会更好。为了实现这点,即使画面效果会显得夸张,也要尽量靠近主体。有时被摄体与镜头相距不过10厘米。显现在镜头中的景物最初看可能感觉有些突兀,但通过几次练习,就能体味出其中不一样的感觉。虽然是很小的差别,但最终的效果确实是不一样的。

 

 

佳能EOS D60︱光圈 f/11︱速度 1/400秒︱ISO100︱EV值 -1︱镜头 78mm︱多点测光 
前景的形态大体上分为以下3种情况:

        第一,靠近相机方向的前景主要适用在风景照片的前景的形态。主体非常靠近相机,很轻松地表现出了远近感。由于主体靠近相机,随着镜头视角的增大,主体被进一步强调,如果从前景到背景对焦正确的话,就能更有效地表现主题。

 

 

佳能EOS 1D Mark2N︱光圈 f/9︱速度 1/50秒︱ISO50︱EV值 0︱镜头 24mm︱多点测光

        在大部分风景照片中,处在画面前· 端的近景起到了负责形成远近感的起始点的作用,在画面前端独立配置或者从画面之外被延长排列,形成了忽近忽远的效果。

 

        第二,主体前面的对象形成前景时就像可以从树枝之间看到主体一样,如果将焦点聚集到主体,前景中的对象就会脱离焦点之外,被模糊地表现出来,适用于距离感和梦幻性氛围的表现。但如果前景的对象是清晰的,就容易与主体发生重叠或者被误会成主体,以至于分不清主次关系,拍摄时要留意这点。(图3-15)

 

 

        佳能EOS 1D Mark2N︱光圈 f/2.8︱速度 1/800秒︱ISO50︱EV值 +0.33︱镜头 100mm︱多点测光

        在进行了景深调节的照片当中,对焦区域位于远处的话,画面近处的元素就会虚糊。像这样配置在画面中的模糊前景,整体画面有了纵深感,好像是经过草地看到更远的风景一样。  第三,前景包围主体时与轴隧框架一样,前景中的门、窗框、大树等对象包围着画面,起到了将视线集中到主体的效果。为了拍出这样的前景效果,主体必须要清晰。要是知道了前景效果的必要性和刻画它的方法,那么摄影的构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图3-16)

 

 

        佳能EOS 1D Mark2N︱光圈 f/6.3︱速度 1/100秒︱ISO200︱EV值 +0.67︱镜头 15mm︱多点测光

        在画面的周围加入其他的对象,就· 会将视线集中到正中。这样的效果就像渐晕效果一样,使得四周的被摄对象变暗,更好地刻画了处于画面正中的主体。

 

        现在看一下没有前景效果的照片。晚霞映照的渔村表现的强烈红色成就了画面的氛围,但看上去却是非常平凡,毫无震撼力。如果对这幅照片做个评语或许就是“色彩很好看嘛”。让我们分析一下。画面中其实有不少元素,既有防波堤,又有等待起航的帆船和太阳,而且水平线也分布得当,很好地保持了画面均衡感。但如图所示,因为A点所在的区域留白部分太多,使照片失去了立体感。虽然摄影师要表现的是渔村平和的气氛,但由于不必要的留白区域太多,不仅打破了均衡感,同时也弱化了辅助被摄体的作用,无法突出主体。这时应该考虑在前景留白处设置一些元素,这样才可以保持整体画面的平衡,表现出画面的远近感与立体感。举例来说,帆船也好,在沙滩挖贝壳的海女也罢,只有将一定的元素安排到画面的前景中,使其成为被摄体,才能拍出比较好的照片,这是在拍摄时需要切记的。

 

 

佳能EOS 1D Mark2N︱光圈 f/11︱速度 1/80秒︱ISO100︱EV值 -0.67︱镜头 36mm︱多点测光

 

        海边日落的景象。在画面中找不到可以用作表现前景的元素。所以画面显得很一般,缺乏立体感。而且画面前端的留白部分较多,也无法确保画面的均衡。 中景的意义和作用

 

        离近景稍远,即处在画面中间的部分称为中景。中景虽然在画面中占据很大的空间,根据所起作用的要素的不同,照片整体可能表现出平和感,或者显出一定的散漫性。而且又根据形成中景色调的不同,又可以在画面中表现出稳重感,或者给画面带来鲜艳、明朗的感觉。因此,中景左右着画面的整体氛围。举例来说,在晚霞映衬下的海边钓鱼的人。渔夫往往处在近景中,位于水平线上的太阳会被配置到远景中。在这种情况下,广阔的大海成为中景。大海中停泊着多条船与只有一条船时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大海中船只的多少不会对画面的距离感与远近感产生影响,但拍出的照片所要传达的信息就会发生变化。既可以引起孤单感或情感的刺激,又可能会产生想要从复杂状况逃离的欲望。

 

        在大部分照片中,中景所表现的远近感效果比起前景与远景要差一些。因为近处的对象与最远处的对象通过与镜头的距离,可以轻松地表现出远近感与距离感,使画面充满立体感。但为了更加详细、细致地表现被摄的对象,中景是很重要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没有中景的照片。如下图所示,水平线排列得很好,将水平线右端大山对角线方向的对象放入到前景中,可以很好地保持画面的均衡。但无法让人体会到画面所要表现的诉求。如右图所示,如果在船的左侧与右侧的A点放入可以说明主题的其他对象的话,就可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构图。在这一例照中,为了画面整体的均衡感,配置物设置到留白较多的画面右侧更为合理些。

 

 

佳能EOS 1D Mark2N︱光圈 f/11︱速度 1/30秒︱ISO100︱EV值 -0.67︱镜头 31mm︱多点测光

        如图所示,比起没有近景的照片,此图具有一定感染力。但此照的缺憾是中景过弱,如果能像右图所示的那样在船的右侧的A点添加中景的话,效果会更好。

 

        比起使用标准焦距镜头拍摄的照片,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所包含的被摄体更多,所以为了表现一定的距离感,更需要中景的配置。 远景的意义和作用

 

        在画面的构造中最必要的元素就是近景与远景。通过摆放在远处与近处的对象才可以表现出远近感与立体感。远景是照片的背景。如果是利用望远镜头拍出的照片,远景就是衬托主体的背景,而广角镜头拍摄的风景照中,与相机相距甚远的天空以及自然的一切对象形成了远景。远景主要出现在画面上端最显眼的位置,帮助我们感受画面整体的效果。

 

        对于没有留白区域的照片,画面四周由于全部被堵,并不一定需要远景,但在风景照中为了感受画面整体效果,必须进行远景的配置。但如果远景设置不当,还不如没有,所以通常将画面以1/5~1/8的横向比进行分割。举例来说,将画面一分为二的水平线虽然可以形成安定的感觉,但增加了天空的留白部分,使得画面比较单调,同时也将视线一分为二,这样的分割法应该尽量避开。如果画面当中出现的是美丽的蔚蓝色天空和云团,天空有可能在画面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这种情况下,运用黄金分割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利用偏光镜表现背景的强烈色调,或是利用滤镜将视觉重心转移到天空处来强调远景,都是不错的方法。同时远景也负责刻画主题的作用。为了避免主体与背景的重叠,可以使背景清晰,主体模糊;或者使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在彩色照片中通过色彩的对比,也可以刻画主题。比如在黄色的背景中黑色很显眼。不同的颜色,其相对的显眼色各不相同:绿色背景中是白色;青色背景中是红色等。与主体没有关联的远景不仅分散着视线,而且影响到主题的表现。树枝、电线杆或是电线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没有远景的照片。如下图所示,木舟与画面左侧的两条形成中景的小渔船构成了全部画面。图中A点应该是远景所在的区域,但由于水平线几乎连接到了画面的结束端,使得画面失去了许多趣味。最小限度也要将水平线放到画面的边缘,即横向五等分时,在画面整体1/5的位置留出空白,才能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性,而不会使画面显得乏味。而且船头的方向倾向于画面右侧,打破了画面整体的均衡。如果辅助对象在画面左侧,船头的方向也必须朝向左侧。画面的布局与构图是依据人们本能的对于均衡的感觉而形成的。

 

 

        佳能EOS 1D Mark2N︱光圈 f/11︱速度 1/40秒︱ISO100︱EV值 -0.67︱镜头 36mm︱多点测光

        图中的远景位于画面上端的边缘,所以不仅使得画面乏味,也缺乏整体性。由于水平线的配置不合理,使得画面丧失了远近感,同时也缺乏立体感。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近景、中景、远景同时存在时,形成均衡感的照片(图3-20)。根据前面提到的图例,为了将3张照片中不足的元素配置到画面中,对相机的视角进行了调整,在最佳的拍摄点进行了拍摄。以近景的效果整齐地对渔船进行排列,表现出日落时分小渔村的景象。这时远景中的天空占整体画面1/5,同时海边的风景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那么,通过广角镜头拍摄的风景照中,近景、中景、远景同时出现的照片意味着什么,让我们来做一下分析。将小渔船配置到画面留白部分作前景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刻画主题,并且根据依次排列的船的位置,表现出距离感,而根据连续的物体排列也形成了远近感。船排列终点处的防波堤附近的乡村边缘的风景左右着画面整体的气氛。在画面中占据很大比重的近景的船只位于画面左侧时,太阳的位置即使被分配到中间,也可以形成画面的左右均衡。如果此时将太阳放到右侧时,看到照片的人会产生不爽的感觉。

 

        有人可能会这样问:“怎样运用以上所介绍的全部方法进行拍摄呢?这样的构图方式不会是偶然的吧?”其实这样的拍摄技巧并不是很难的。只要付出努力,移步取景,调节手中取景器的远近距离就可以了。尤其利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比起望远镜头更容易达到这样的画面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移动几小步就可以轻松地取得最佳的拍摄角度,拍出令观赏者感到身临其境的照片。

 

 

佳能EOS 1D Mark2N︱光圈 f/11︱速度 1/20秒︱ISO100︱EV值 -0.67︱镜头 22mm︱多点测光 

 

丛书名:DSLR乐学堂(出色照片的构图与构成)
书号:978-7-80686-831-7
作者: [韩]朴东哲
定价:38.00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作者简介:本书作者朴东哲是一位工程师,拥有超过20年的摄影经验,并多次获得摄影比赛的奖项。
内容简介:面对同一景色,你可以拍出不同风味的图片,有的很优秀,有的则流于平庸,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构图。本书专门就构图这一要素进行阐述,讲解了专业摄影师的构图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