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联网的游戏:列宁主义是如何取代马克思主义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22:15
列宁主义是如何取代马克思主义的(2009-12-17 08:25:55) 标签:杂谈  分类:历史思辨

研究国际共运史不能不涉及共产国际,而这其中,第二国际往往是个被边沿化了的问题。而事实上,第二国际,在国际共运史中却起到承上启下别开新面的主要作用,值得认真探讨。

我们不妨先先从历史看看第二国际在共产国际中的大致地位。第一国际于1864年在伦敦创建,仅仅存续了12年,其间见证了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马克思赞成暴力革命,因而也赞成赢得内战所必须的“专政”措施,但他反对革命成功后“优秀分子的专政”。马克思所赞赏的巴黎公社体制,尽管并非规范的宪政民主政体,但绝不排斥竞争性选举,这一点与后来的斯大林体制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二国际于1889年在巴黎组建,由恩格斯担任主席。恩格斯基本继承了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宪政理念,但比马克思更强调内战和“专政”的不可避免,也严厉批判所谓“革命成功后的革命专政”。等第二国际发展到第三代领导人——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时候,面对山雨欲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国际内部拥护各国政府的“改良派”占了上风,致使第二国际在一战期间停止了运作。战后,重建的第二国际(又称伯尔尼国际)于1923年在德国汉堡与第二半国际合并,重组为工党及社会党国际,成为今天社会党国际的直接前身。

第二国际后来总体走上了改良道路,但其内部以列宁为代表的“革命派”却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翻身,两年后成立了统领全世界社会主义政党支部的第三国际。第三国际号召、支援并组织世界革命,中共也于1922年7月加入第三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不过,第三国际在斯大林时期放弃了世界革命旗帜,转而以“一国社会主义论”为纲领,使其成为苏联的外交工具,最终在二战后期(1943年5月)被解散。后来出于冷战的需要,斯大林又于1947年10月主导成立了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复活了第三国际的某些功能。1956年4月共产党情报局宣布解散,后来各国共产党的国际活动,按照毛泽东的建议,采取“开会”的方式解决问题。总体看来,自从中苏分裂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已经处于低潮了,而之后的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则标志着这一波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结束。

从上面简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二国际在国际共运史中的重要地位——它实际上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马克思主义向列宁主义转变的关键点。那么,第二国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18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开展合法斗争。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盖德派”在1887年倡议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同时,法国工人党“可能派”联合英国、美国的同志先于决定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由他们发起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为了击败法国可能派夺取新国际组织领导权的企图,恩格斯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德、法等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1889年7月也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样,在1889年7月14日,两个国际代表大会同时在巴黎开幕。恩格斯支持的大会有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卡尔·李卜克内西、E.-M.瓦扬、A.倍倍尔、P.拉法格等27人组成大会主席团,李卜克内西和瓦扬为大会主席。可能派召开的大会有10国代表参加,其中法国人占代表总数的84%,缺乏国际性,未能建立起国际组织。从1891年布鲁塞尔代表大会起,原来出席可能派大会的组织也改为参加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内部有正统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三个派别。1895年,恩格斯逝世,第二国际内部分歧增大。1896年,伦敦代表大会拒绝无政府主义者参加。至此,第二国际内部无政府主义者彻底失败。还剩下以爱德华·伯恩斯坦、卡尔·考茨基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派,宣扬合法议会政治;和以列宁、K.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正统派,则宣扬阶级斗争。

到1914年,世界已有近30个社会党,各国建立大批工会组织和合作社组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工会会员达1000万人以上,合作社社员达700万人以上。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该党拥有108.5万名党员,在德国议会中拥有111个席位,成为议会中最大的党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议会党团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德国政府“保卫祖国”,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列宁听到消息后,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除德国社会民主党,还有许多国家的第二国际政党支持本国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了,一些社会党通过《拥护国际联盟案》,筹备恢复第二国际。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大会,第二国际才恢复起来。但是很多国家社会党拒绝参加。取而代之的是组建“第二半国际”(简称“IWUSP”),该组织深受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影响。1923年,IWUSP与第二国际合并,组建“社会民主劳动和社会党国际”,这个组织存在到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党国际”被重建,直到今天。

就是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列宁于1915年8月写出《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文章中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对于这个理论,现在一般认为它其实并不正确,特别是在东欧剧变以后。托洛茨基在《不断革命论》中提出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内是不能完成的,这个观点虽然受到批判,但是同样的观点恩格斯却也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进行和阐述。所以我们在讨论和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需要结合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研究国际共运史的过程中如果不研究第二国际,就不可能研究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来源;第二国际时期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学批判理论,即希法亭、卢森堡和考茨基的经济学理论事实上构成了后来列宁《帝国主义论》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和理论背景;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二国际事实上开启了对东方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思考。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是由于“第二国际的背叛和最终破产”,导致“社会民主主义”与“革命共产主义”的分化。其实,这种分化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社会主义运动在由欧洲向世界范围扩展过程中必然带来的分化,是第二国际“过渡性”历史使命的完成。与其说“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修正主义分子和“工人贵族”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背叛,不如说其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分裂是东西方社会发展的歧路。“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良主义,“革命共产主义”实际上反映了东方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要求。

总之,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比作一个链条,第二国际就是这一链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既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的全盛时代,也构成了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向“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过渡阶段;既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从欧洲走向世界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分化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分化为“社会民主主义”和“革命共产主义”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