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 picturebox 清空:谁制造了高校贷款黑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2:07:14
 高校政府银行各打算盘谁制造了高校贷款黑洞?
 
   “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坦言他对高校发展前景深为忧虑。
    高校贷款“黑洞”    同样为高校巨额贷款担忧的还有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两人都有过在高校工作的经历,他们不约而同地提交了解决高校巨额贷款的提案。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    有调查认为,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到2500亿元。    “高校债务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邵鸿说,除去银行贷款,许多债务是通过工程建设方垫资和一些单位的投资,保守估计高校债务4000亿元。    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投资规模50亿元、广州某大学城总投资120亿元,江苏等地一些大学城投资最少也在40亿元到50亿元。    截至2005年8月,四川省各银行向高校发放各项贷款52亿元,湖南省25所高校目前有中长期贷款近百亿元,校均负债近4亿元。    邵鸿曾任南昌大学副校长,也是该校新校区建设的总指挥。据他所知,南昌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负债均在20亿元以上。    赤字运作的高校并没像原来预料的那样顺利——凭借扩招来偿还贷款,而出现巨额贷款无法偿还局面。    极度扩张之后,高校贷款后遗症随后出现,高校经费有限,贷款期限较短,无法短期还贷,部分高校贷款规模大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无力偿还贷款,随着国家调高银行利率,一些学校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    经费紧张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一些高校为了还贷,不得不压缩学生经费、办公经费,许多学校学生开不了实验课,没钱实习,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高校究竟有多大的偿还能力?朱永新算了一笔账,学杂费和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财政拨款基本上用于学校人员工资的支出,不可能有结余;收取的学费中,国家明文规定必须不少于25%用于返还学生,不少于20%用于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不少于1%的比例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只能将54%的剩余学费收入用于贷款的还本付息。    朱永新说,即使将学费剩余54%全部用于还贷,对于规模巨大的高校贷款本息来说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邵鸿介绍说,南昌大学负债20亿元,每年利息就要1.1亿元,全校收入不到3亿元,每年仅够付息,采取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办法维持债务。当地政府为了让学校还贷,出台政策,允许学校对在新校区上课的学生加收50%的学费。学校把2.5万名本科生都转移到新校区,然而高学费同时带来一个另一个后果,学生负担过重,交不起学费,学校每年有3000多万元学费无法收回。    朱永新认为,凭借高校自身的力量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银行在向高校贷出款项之日起,这些贷款就注定会成为不良债权。    谁的责任?    高校贷款始于1999年。当时,高校因大幅度扩招面临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而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无处放贷,信贷资金库存面临巨大的窘境。    而此前,高校办学长期恪守量入为出的原则,靠贷款筹资办学的方式高校并不认可。1995年~1999年间,在教育部所属的34所高校中,整体负债额不高,平均不到 1900万元。    朱永新委员认为,高校贷款是地方政府默许、鼓励,甚至强迫高校的结果。    朱永新说,为鼓励高校贷款,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国家在发放教育国债资金时,都要求地方政府和高校必须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对配套资金确实不能到位的项目,要视情况,调减资金”。为了得到补助,高校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只好向银行贷款来筹集配套资金。    据调查,凡是教育国债资金安排的项目,其总投资中要求当地政府及高校配套资金必须达到2/3以上,但大部分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而未予配套,高校的配套资金主要靠贷款融资。    例如,宁夏大学利用教育国债11965万元投资建设的项目中,地方主管部门仅配套700万元,而学校自筹的2368万元配套资金则大部分依靠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    扩招之初,许多大学校长对贷款办学比较谨慎。此时,一些地方政府向高校承诺将在未来协助高校偿还银行贷款,具体的补助方式有政府全额还本付息,高校还本、政府还息以及高校还本、政府部分贴息几种。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也持同样的观点。朱永新在3月6日举行的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说,高校为政府承担了责任,扩招后,全国高校共投入50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仅有500亿元,其他都是高校通过贷款和收费解决的。    在3月7日举行的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认为高校债务是政府造成这一说法并不全面。他说,高校贷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高校贷款从客观上有扩招的原因,中央政府已经投入了许多资金,但地方政府没有资金支持,致使高校运转出现困难,高校只好通过银行获取贷款缓解压力。    有专家认为,高校把债务都推给政府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高校贷款有中央政府责任,但实际上也是高校、地方政府、银行三方共谋利益的结果。    “扩招—贷款—再扩招”恶性循环    在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后,三方各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高校欲借扩招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办学规模,许多高校凭借着新房子、老教师和人数众多的学生顺利地升格为大学,盲目增加了学科门类,出现了“不管工科、理科院校,都有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的怪现象”。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高,不少地区的官员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不惜投巨资开发“高校园区”、“大学城”,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是拉动一座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万人大学”就成了地方政府夸耀的政绩。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急切需求,迫使一些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银行则是找到了一批没有大风险的大客户,放心地为高校贷款。    扩招伊始,教育部提出,“要大扩招三年,使高校招生人数翻一番。”1999年高校在校生413万人,2001年达到719万人,招生规模已经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260万人。    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由于教学资源、后勤服务设施都达到了一定的饱和状态,扩招进入调整期,每年的增长率将控制在5%~10%。    高校、地方政府、银行三方在各自的利益驱使下,扩招像脱缰野马。    2003年教育部招生计划为335万人,而实际招生382万人,多招47万,此后持续几年均多招数十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预算内教育拨款为420亿元,2004年达到1047亿元。扩招以来,每年递增超过100亿元。    如此加大力度的扩招,中央政府拨款无疑是杯水车薪。贷款扩招,扩招再贷款,高校在贷款泥潭中越陷越深。 
高校“债务包袱”最终压驼谁的背?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高校负债成为代表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王武深深表示了对高校债务问题的担心。据王武介绍,目前,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就有5亿元。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学校还要少发工资、少发奖金,这直接造成了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
    72所高校负债360亿,平均每所欠债高达5亿,这等数据不可谓不令人震惊。这些高校之所以债台高筑,国家给它们拨发的款项有限是个原因,但却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主因是这些高校领导好大喜功、追求政绩、盲目扩张酿成苦果。    毫无疑问,虚胖是无益于健康的,这些高校背负巨额债务运行,其危害更是不可小视。首先,容易引发金融风险。著名社会学家李培林说,高校扩展中的债务问题越来越显露,有的大学已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还,而且大学债务的责任人缺位,类似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大学的债务使银行增加了财务风险,有可能最终成为国有银行新的不良债务,而且迫使大学更加朝着“创收”的方向发展。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上海交大报主编熊丙奇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部分高校可能会因为巨额贷款破产(见2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    其次,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高校负巨额债务运行必然加大学生家长的负担。目前,高校的运转经费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财政投入,二是学生交纳的学费。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像义务教育,国家不可能包揽高校运转经费的大头或者全部,而只能是极其有限的一部分,剩下的高校的绝大部分运转经费还只能靠学生交纳的学费去填补。当巨额的债务使得高校喘不过气时,提高收费标准是必然的事情。    换言之,学生家长将成为高校巨额债务的最终“买单者”。倘若我国老百姓普遍较为富裕、能接受高额的高等教育收费倒也无妨,问题在于,从近来的报道来看,目前我国许多老百姓都难以承受高校高额的学费。近来媒体纷纷关注的“新读书无用论”,一定程度上说,是老百姓对高额学费的一种无奈的抗争。高校盲目扩张、过于贪大的思想该踩一踩刹车了,否则,老百姓连学费都交不起了,那些规模宏大、气派豪华的大学校园拿来有何用? 高校百亿债务危机因何而举
 
    中国的高校似乎有钱得很,自上而下一应地富丽堂皇;中国的高校又似乎穷困得紧,贷款总额的数字接近天文。8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说:一份题为《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的课题由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完成,扩招后高校举债的发展成因和危机根源再次被关注。研究认为,不能把高校举债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扩招。
    高校举债的原因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为扩招,就譬如马蒂尔德太太的悲剧命运不能简单归咎为项链价高一样。教育部此前也在其官方网站上罕见地用危机来形容目前的高校债务问题,北大课题组的这份报告显示:到2002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达到88亿,截至2005年底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而同样在2005年,76所高校的总收入是656.66亿,校均收入8.64亿元。也就是说,现有的贷款规模已经相当于高校收入的51.1%。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与预测》一书中称: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的银行贷款总额已达1500亿-2000亿元。    这些动辄以亿万上色的债务标底究竟是如何架到高校的脖子上的呢?表面看是扩招,人多了,固定资产当然应该膨胀,软硬件都得跟上,问题是,民意对高校债务的质疑也许并不是庞大的终极数字--而恰恰是这个天文数字形成过程中的诡异、暧昧、灰色、模糊。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推动力。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一直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收入,不纳入政府预算管理。譬如我们不能忘记了:负债著名的每年支付1.7亿元利息的吉林大学,身后是941万平方米的庞大校区。大学之大,正是不少地方政府热情推动投资开发高教园区、大学城项目,希望由此一方面拉动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能增加土地转让金收入,扩大预算外资金规模的恶果。二是商业银行丧失风险警惕无限信任的结果。高校借款的便利是超然的,不仅政府财政贴息,而且有效的贷款监控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偏偏缺位,结果是不良资产的增长快于其授信的增长,本质在于商业银行把高校当作国资垫底的无风险领域,其理想逻辑是:高校贷款约等于国家贷款、全体纳税人贷款。    当然,高校在政府和银行的钱力诱惑下,胆子和底气都是惊人的,一出手都是大手笔:食堂用观光电梯、校门堆汉白玉……合法开支、不合法开支、边缘开支在高校财务乱像中不胜妖娆,而我们的高校管理者丝毫没有债务危机意识,即便离任,也没有债务审计。此外,还不能不提到好心办坏事的高校教学评估,教育部始于2003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央属和地方院校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结果是逼着一些资质欠佳的高校打肿脸充胖子。     纳税人不想拿财政垫背、而高校又基本缺乏偿还能力,这个矛盾的化解又不能指望从学费上收回。谁都不希望看到高校资不抵债的一天,当下而言,即便我们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但起码:一是可以控制好高校贷款的扩张惯性,稳定高校债务规模;二是尽管校准高校财务制度,强化贷款审计。知道了高校百亿债务危机因何而举,现在,我们就需要在源头上做些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