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用英文怎么说: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41--4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5:05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41)

 

留白”的板书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老师在备课时,也多对自己板书的呈现方式做一番精心考虑。大概也正因如此,在课上,我有时会注意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主题了,然后就静等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如果与板书设计不符,答案就不会出现在黑板上,直到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或解释时,教师这才落笔,将这一与自己事先预设的答案或解释写在黑板上。这种“留白”的板书,在语文课上多有出现,其他学科也不同程度存在。

板书设计是需要的,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视了板书,也应该在课前对板书的内容、形式等作出筹划。但问题是,是不是我们只能在黑板上书写事先想好的答案与解释,学生随机出现的答案、解释乃至学生作出的错误回答,是不是就不应该在板书上出现呢?在我看来,有些情况下应该出现。让孩子们注意到答案与答案的不同、解释与解释的差异、观点与观点的区别,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这些答案等的认识更为深刻,也可借此增进自身的鉴别力和分析力。况且,有的情况下,答案或解释不是唯一的,并不是教师事先设想的才是最佳的,完全可以用学生想出的答案替代。

  国外的课堂我看的不多,英国的中小学课堂包括大学课堂,我亲身感受过。他们的课堂在我们看来有很多瑕疵,但他们的“板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的几乎任何答案或解释,都出现在一张又一张白纸上,老师围绕学生这些答案或解释进行讲解,其他同学也针对这些答案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常常就是从这些不同答案或解释入手进行自己的教学的。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英国的办法未必适合中国的中小学课堂,但这种方式对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确有一定益处。

  有的老师之所以在板书上“留白”,可能是出于板书工整、美观的考虑。因为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都呈现的话,也就意味着板书有些“杂乱无章”了,美学效果就无法体现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板书是学习的工具,教学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它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如果“杂乱”有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就应该将“杂乱”进行到底;如果“工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答称,就应该将“工整”降于次要的位置。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42)

没有板书的课堂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使课堂教学的状态产生了很大变化。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使用信息技术,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家常便饭”。也正因如此,有的课堂上,板书已经销声匿迹了,我们看到的是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展示,而黑板上,空空如也,一个字也没出现。

  这样的课堂虽然数量不多,但在我的听课经历中确实遇到过。这就衍生了一个问题:是不是确实不需要板书?我们不能说,所有课堂都不能离开板书,都需要使用板书,但绝大多数课堂是需要板书的,是需要教师将板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的。

信息技术改进了我们教学的方式,既可以呈现大量的知识信息,也可以展示丰富多彩的画面,甚至有的老师虽然有了PPT也可以借助电脑的手写功能,直接用多媒体显示自己书写的文字。但,这是否意味着可以替代板书?信息技术手段与板书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吗?在讲课时

  其实,有许多内容是信息技术手段所不能呈现的,有许多功能是信息技术手段所不能达到的,两者更多地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比如,课堂上学生随机出现的答案,教师灵光一闪出现的念头,学生之间产生分歧和争议,这些内容,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是多媒体手段即时无法生成的,而通过板书可以将其呈现出来。

  比如,教学总是围绕一定的重点难点展开的,虽然多媒体也可以将这些重点难点呈现出来,但电脑的页面总是有限的,总是需要不断翻页表现一些新内容的。如果以板书的形式将相关重点难点书写出来,学生在整堂课都可以看到,也可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比如,展现教学的整体架构,体现本节课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教师所关心同时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对知识整体认识所需要的。多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展示,但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学内容循序呈现的过程,学生对其认识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板书还有一个功用,那就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电脑使用中,已越来越与文字书写拉开了距离。教师板书的书写,可以强化学生的书写意识,增进学生书写愿望,逐渐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将书写作为重要的思想表达方式。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43)

学生忙讨论,教师忙板书 

  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讨论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后,教师马上将身体转向黑板,抓紧时间书写板书。板书写好后,教师转过身来,问道:“同学们讨论好了吧?”学生一般齐答:“讨论好了”。“哪个小组说说讨论的情况?”接下去就是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这样的场景,我在听课时不止一次遇到过。

  这样的场景常给我的感觉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只不过是为自己找一个有时间写板书的借口。教师关心的是尽快将板书书写出来,而不是学生是否真正积极参与讨论了,讨论是否出现了思维上的碰撞,讨论中遇到了哪些障碍与问题,同学间又是如何破解这些障碍和问题的。讲解时,教师无法写板书;讨论时,教学重心下移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了,教师自己也就可以腾出手了写板书了。

  其实,学生讨论是很需要教师指导的。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其主要方式就是相互协作共同讨论。学生如何形成讨论的习惯,如何真正与他人分享,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换思想,如何说服他人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在学生讨论中存在。如果失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学生学习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是在师生交往中进行的,教师在讨论中的“退场”难以使讨论达到预期的成效。

  也许,教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板书什么时候写?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教师可以事先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将要写的内容加以准备,讨论结束后呈现出来;也可以考虑请某个小组或某位同学专门就板书书写内容进行思考并予以书写。这时,教师的岗位应该是在学生中间,是经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分析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又后续的教学提供基础,以便改进事先的安排,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当下的实际。

也就是说,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要保持同步状态,而不是异步状态。南辕北辙的教与学,指东打西的教与学,两相错位的教与学,是没有对话、缺乏共生的教与学,也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与学。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44)

谁来总结(评价)一下刚才各位同学的观点?

 

  近来听课,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是以前少见的,那就是老师在让同学们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各种答案以后,进一步让同学自己对各种不同看法与认识进行总结或评论,而不是由教师“代劳”。这一变化貌似微小,反映的意义重大,从中也体现出了教师教学理念的一些转变。

  我们常常讲创新教育,提倡教育要注意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创新可以体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课堂是重要的阵地,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果皮创新离开了课堂,所谓创新教育可能也就无由落实了。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主表达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能使学生对问题作出批判性分析。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质疑问难,是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外部世界,运用自己的视野去分析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场景,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有一定的帮助。教师让同学对其它同学的观点作出评析,更是促使这些同学用分析、甄别、判断、评论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认识,通过更为复杂的智慧活动学会批判性地认识外部世界,进而形成“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的创新品质。

  我们常常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以便让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提炼各种不同的观点,并指导学生在收集、分析、整理各不同观点时需要关注的事项,实际上就是在为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供者注脚。学生置身于数字化、信息化、学习化社会中,每天面临着各种信息的冲击,如何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把握关键、去分重点、对比差异、提炼概括是一大难题。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总结信息等行为的指导,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的主人帮助甚大。另外,教师让学生自己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对于形成学生独立思考、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善于吸纳不同观点等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形成也不无帮助。

  我们常常讲要把握、利用、整合个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重心下移。当教师不是自己来总结、评论所产生的各重认识、观点、答案,而是由学生来完成这些教学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把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学校资源从潜在的状态上升到显性状态,从个体状态上升到群体共有的状态,从散乱状态上升到整合状态。今日的学生,接受信息多,思维活跃,认知结构与水平差异大,某一个或一些学生的认识不能替代其它学生的认识,某一个或一些学生的答案并不等同于其它学生的答案,某一个或一些学生的思维状态并不等同于其它学生的思维状态,这为学生自愿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土壤。同时,学生自身作出的总结与评判,虽然并不见得全面,但经由这一环节,学生自身思考了、参与了,教师在此基础上的讲解才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学重心下移并不仅在于把问题答案的寻找权交给学生,也在于把答案的评判、总结权利交给学生。

  总结权、评论权下发,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就是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多提炼相关经验与智慧,逐步使课堂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45)

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好吗?

 

  教师提出问题,静候同学作出应答,其间他注意到一位同学高高举起手来,想获得这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这位同学刚刚已经对问题作出了圆满回答,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此时,教师转向这位同学,用征询意见的口吻问道: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好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将手放了下去。这样的场景,在近来听课中越来越常见,体现出了课堂中的一些可喜变化。

  一个普通的班级,大致有四五十个学生,而一堂课,也就是四十五分钟,教师按一分钟提问一个问题计算,一堂课提出的问题也就在四十五个左右,大致平均每个人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况且大量的课堂不会问这么多的问题。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空间越多,问题的总量反而会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应过多地集中在某个或某些学生身上,而应该兼顾到较多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有对问题发表个人意见的可能。

  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方式有很多,而回答问题时期中重要的方式之一,有时甚至是最为重要的方式。站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中,表达自己的对问题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到思考,在有些情况下,最能体现其个人独特性,最能反映自身的课堂参与价值。作为教师来说,要认识到学生回答问题的重要性,要调节好不同学生的参与状态和比例,用自己协调者的角色统筹安排好课堂中不同学生的应答。课堂公平是所有教育公平中最细微的,可能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至少进同一所学校后是如此)。公平调节的杠杆在教师,有些学生应答机会多了,就需要适当减少;有些学生应答机会少了,就需要积极鼓励、促使其大胆对问题作出回答,不断增加其应答的体验和获得认可的机会,逐渐使其由课堂“边缘人”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权力”杠杆调节“冷热不均”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从这个意义上,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今天,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教师需要赋予哪些先前没有的相对缺失的权力。

  “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好吗?”这样的问话,透露出的柔情,还体现着对这个同学的关注。这样做,意味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老师也相信这位同学能够对问题作出较好的回答,但从课堂整体来看,从参与机会均等的立场来看,这次机会似乎让给其他同学更好一些。对这位同学而言,他不太会因此泄气,因此削弱自己以后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因此而变得不开心。他在与教师这样的交往中,也会意识到,公平、公正其实是处理人与人关系以及公共事务的基本准则。

  从关注少数学生到关注大多数学生,从急于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到真切关切学生的心理变化,我们的教师正在对课堂进行着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努力,正在使自己的教学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关切、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