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马场水疗招聘技师:2008年国学十大新闻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36:12

盘点2008年国学十大新闻事件(国学之窗李守力发布)

 

1、2008年清华简事件:

    2008年7月15日,一批约2100枚珍贵战国竹简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购得后捐赠入藏清华大学。 10月14日,李学勤、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参与鉴定,一致认为,这批竹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10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清华简”的发现足以与中国学术史上的两次重大发现——西汉初期发现的“孔壁中经”和西晋初期发现的“汲冢竹书”相媲美。从“清华简”的形制和文字看,属于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应出土于楚国境内。竹简上文字多数至今仍然精整清晰,亟待进行整理研究。“清华简”内容涵盖经史,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发现有秦前写本的《尚书》和久已失传的《乐书》,堪补“六经”之缺;还发现有编年体史书,所记上起西周初年,下迄战国前期,与传世文献《春秋》、《左传》、《史记》相比,独具许多新的内涵,先秦史或将据此改写;此外,有类《国语》、《仪礼》及有关《周易》等的大量文献都是两千年来前所未见的。每一次文献上的重大发现都必然会带动学术上重大飞跃,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1928年在清华讲演时所说,中国自古新学问的兴起常由于有新发现。毋庸置疑,“清华简”对于中国学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将是难以估量的。

 

2、2008年全球已建305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2008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孔子学院大会,大会宣布截至目前已经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

  据介绍,305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中,亚洲90所,非洲21所,欧洲103所,美洲81所,大洋洲10所。各国孔子学院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

    2008年全球孔子学院共投入9300多万美元,中方投入和外方投入各占48%和52%。”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中方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各国孔子学院教学和文化活动项目,提供对外汉语教材以及派出中文教师和志愿者。每所孔子学院配有2至3名中文教师或者志愿者。外方基本上按照中方投入11配套投入,主要是孔子学院教学场地以及外方人员费用。目前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专用教学场地已经超过4万平方米。

  许琳表示,目前尚有40多个开办孔子学院的申请正在等待批复。孔子学院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明年以控制数量、提高现有孔子学院质量为原则。

 

3、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之奥运,国学之奥运:

    中华文明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 大到恢宏的开幕式,小到精致的纪念章,具象的展览,抽象的艺术,静态的器物,活态的民俗,国学的诗意呈现和激情演绎让世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渊深浩瀚。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身为中国人,不管你承认与否,国学都深植在你的内心,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密码,连接着我们和母亲的血脉。 国之将兴,其学也盛,2008年的北京奥运将国与学的互动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元素从来不曾像今次这般得到如此淋漓尽致的运用和展现,中国人的内敛和含蓄因百年梦圆的喜悦而完全释放。国学之美在在各个角落中忘情流淌,甚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古典的味道。尤记当初北京奥组委刚刚成立时,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征求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意见,季老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此话立时炸开一春之波。人们质疑的不是季老,也不是孔子,而是他们背后的国学——国学能否赢得世界的认可,能否胜任奥运的使命?如今这个问题已随着奥运的成功举办而冰消瓦解,国学的魅力令全球为之惊叹。北京奥运是体育的盛会,更是国学的盛宴,世界因此而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新生。

 

4、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的《中华国学研究》杂志推出创刊号:

    正值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三周年之际,由国学院主办的《中华国学研究》杂志推出创刊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有正式刊号的,并冠以国学之名,专门以国学为研究内容的学术杂志。它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华国学研究》全部为繁体字。创刊号上开设了“国学与文化”、“经学研究”、“国史研究”等若干栏目,并刊登了李学勤、傅璇琮、张立文、彭林、陈来、葛兆光等知名学者的学术文章。人大校长纪宝成在发刊词中表示,这本杂志以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举凡经史子集和新出国学资料的研究,都将作为其研究对象。它将尽可能地释放最大数量的国学研究前沿资讯,体现国学研究的主流成果及发展趋势,反映海内外国学研究的最新水准。

 

5、“四书”成清华大学必修课: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的总称,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它们汇集刊刻后,便成为历代科举的钦定教材。2008年9月17日,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四书”在建国后首次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被搬上了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的课堂。联系之前关于“四书”是否进中学课堂的广泛争论,清华此举实属勇气可嘉。

   2008年2月,新华出版社将台湾中学使用40年最具权威的国语必修课本引进大陆,以《国学基本教材》为名出版,分《论语卷》、《孟子大学中庸卷》,任继愈先生在序言中明确提出了“四书”应进中学课堂主张。其后,郭齐勇先生和卞孝萱先生也分别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支持此一观点。一时间关于“四书”是否应进中学课堂和语文教材的争论此起彼伏。9月17日,清华大学大胆将“四书”列为本科生的必修课,可谓得风气之先,也为此前的争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客观的说,“四书”进课堂乃是大势所趋。作为儒家的核心经典,“四书”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只是到宋代以后,才渐渐为封建统治者所控制和利用。如今,卸下历史的种种枷锁,回归真实的“四书”,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心灵。


 

6、中央党校开设国学课;中宣部中国文明网开通国学板块:

  (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国党校系统如何在对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过程中,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让传统文化成为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子?在这方面,中央党校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赢得了广大学员的欢迎。

  新学期伊始,中央党校为广大学员开设了一门新课: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该课程由四个专题讲座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与传统文化》、《儒释道与中国文化》、《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由中央党校聘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为学员们授课,以菜单式教学的方式供学员选修。“以这样的规模和范围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这在中央党校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王杰激动地告诉记者。

  该课程第一讲由著名学者许嘉璐先生为大家主讲。许嘉璐先生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该专题针对传统文化如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做了深入的探讨。这门课程引起了广大中央党校学员的极大兴趣,可以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即使课程结束后很多学员也久久不愿离开,有的要求复制老师上课的讲义,有的则在热烈地探讨课上的有关问题。

    (2)中国文明网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网站。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文明网与国学网通力合作,在中国文明网站内建设完成“国学堂”频道及相关国学经典系列数据库,以期在互联网上对国学的传播发挥强有力的导航作用。“国学堂”频道于国庆期间正式开通。

   “国学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经典文献为依托,旨在为广大公众提供一个品味国学经典、了解中华文明的平台。频道内发布的所有数据内容均可免费浏览阅读和下载。该频道具有专业权威性、历史资料性、资源整合性、工具检索性、传播交流性等五大特色。

 

7、5·12大地震,羌族文化濒危:

    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现有人口30.61万人,80%以上居住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文化造成了近乎颠覆性的破坏。昔日美丽的羌寨沦为废墟,近3万羌民遇难,大量建筑文物被埋被毁,许多民俗语言因传承人的不幸离去而归于消亡,抢救羌族文化迫在眉睫。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诗里的羌笛是如此悲怆,仿佛在为“5·12”地震中那些逝去的生命哀咽。古老的羌族早在殷代甲骨文中便有记载,他们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崇礼尚祀,能歌善舞,世代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孰料天降大劫,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毁于一旦——那蓝天之下的神山圣水,那节会之上的曼舞欢歌,那高耸的碉楼,那横飞的索桥,那别具特色的花灯戏,那撼人心魄的羊皮鼓……所有这美好的一切,眨眼间灰飞烟灭,痛甚至哉!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川映秀镇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要求保护好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文化和文明。6月1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四川地震灾区“抢救羌族文化遗产”特展。9月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秘书长向云驹亲自执笔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暨赠书仪式。10月,文化部正式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抢救羌族文化,任重而道远。

 

8、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出台,珍贵古籍特展:

    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我国的古代典籍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心血结晶,是中华灿烂文明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9月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陆续展开。2008年1月23日,首批推荐名单在网上公示,3月1日正式颁布,同时揭晓的还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结果。6月14日—7月20日,“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隆重举行,可说是对这一重大成就的呼应,必将对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9、汉字数字化博物馆开通“古籍电子定本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1)不论你是谁、身在何处,通过互联网就能一笔一划、听说读写地学习汉字,了解汉字文化——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开通全球首个“汉字数字化博物馆”,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方位学习汉字、研究汉字魅力的免费学习课堂。

  汉字数字化博物馆依托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开设汉字学习馆、汉字文化馆、汉字研究馆、汉字旅游馆、民族文字馆、域外汉字馆等六个分馆,目前汉字学习馆、汉字旅游馆已初步建成。

  汉字学习馆包括了学生平台、教师平台、汉字演变、汉字谈趣四部分,其中学生平台将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配合,利用互联网这种便捷的渠道,方便国内外学生学习汉字。针对国内外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的认知差异,设置“中国学生课堂”、“留学生课堂”,各个课堂中分级别教学,循序渐进。每个汉字都被制作成flash动画,对汉字书写笔顺、读音、组词等多方面进行演示。“汉字演变”板块以动态的形式演示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汉字谈趣”包括成语故事、字谜故事、别字故事、汉字妙用、汉字文化、诗歌楹联等,增加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扩展视野。
   

    (2)于三年前启动的“古籍电子定本工程”,近日取得重大进展,古籍整理软件平台在首都师大电子文献研究所开发完成。凡列入该工程的古籍书目,将依据严格标准和流程加工制作,从而奉献给读者“水明沙净”的优质电子文本,最终可实现古籍电 子化“零差错率”,使研究人员无须核查即可放心引用。

  古籍数字化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它在实现海量信息查询、字词频分析,从而极大方便研究者查阅的同时,也存在着错讹多、信誉低、难以准确引用等问题。“古籍电子定本工程”以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组织古籍专业人员对重要经典进行反复精校,再将勘定后的电子文本统一进入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安装检索平台,配置相关工具,最后将质量上乘的电子定本呈现给读者。无论在文献学上,还是在版本学上,将有力地推动古籍数字化的进一步规范化,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10、金陵大报恩寺塔考古发掘:

    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清时期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系九层七宝琉璃塔,有“天下第一塔”之誉,自太平天国年间被毁之后,便渐渐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直到2008年7月17日地宫开启。大报恩寺塔地宫的发现可谓高潮迭起,长干寺碑文的解读,神秘舍利函的揭封,阿育王宝塔的现身,以及对塔内圣物的期待,在在牵动人心。

  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于永乐十年(1412)所建,工程耗时近二十年,为古城南京的象征,被誉为“天下第一塔”,“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与古罗马大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并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1856年不幸毁于战火。长久以来,学界一直猜测大报恩寺地宫下埋藏着众多惊世宝物。从2007年开始,南京市文物考古队伍对大报恩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确定了大报恩寺遗址范围并发现了大报恩塔的地宫位置。2008年7月17日,尘封近六百年的地宫终于开启,意外发现了北宋长干寺碑文及神秘舍利函和“开元通宝”等唐宋钱币。8月6日,舍利函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撩起,千年“鎏金阿育王七宝塔”现出真容,11月22日,正式迎请出函,这是五十年来在中国发现的最大一尊地宫佛塔,其精美绝伦,可称当世无匹。据碑文所载,“佛顶真骨”便藏于塔身之内。虽然大报恩寺考古还远未结束,但就目前出土成果而言,无论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已足可睥睨天下,相信它还会继续带给人们惊喜和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