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口流脓疼痛:京剧名家——李静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59:18
李静文,祖籍辽宁辽阳。1959年生,沈阳京剧院副院长,武旦演员。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二批沈阳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武旦状元”、“武旦皇后”之称。
艺术经历
1972年入沈阳京剧院少艺班,1977年毕业于沈阳京剧院少艺班,从师于黄云鹏、耿雨春、段荣久、李俊玉、李金鸿、阎世善、汤晓梅、关肃霜门下,1984年入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班,1987年拜关肃霜为师,1993年又拜刘秀荣为师。2004-2007就读于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京剧《白蛇传》史 敏 李宏图 李静文(小青)等  //v.youku.com/v_show/id_XNDY3OTg4MzY=.html
',1)">
主演剧目
李静文曾主演的剧目有《虹桥赠珠》、《护花神》、《火焰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无底洞》、《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穆桂英大战洪州》、《花木兰》、《雏凤凌空》、《八仙过海》、《盗库银》、《青石山》、《两狼关》、《盗仙草》、《挡马》、《青石山》、《铁弓缘》、《美狐》等。
奖项和荣誉称号
她主演的《两狼关》一剧,熔多年心血于一炉,演出中靠旗出手,高难动作更见功力,在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艺压群芳,获得武旦组第一名,荣获最佳表演奖。1989年又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曾多次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曾获市“振兴杯”奖;被评为市劳动模范;五四青年十大标兵;1989年被评为市十大杰出青年;市第八届党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8、199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市“德艺双馨”文艺家。

艺术特色
李静文同志武功扎实,扮相俊美,善舞能唱,把子、出手、跟斗均佳。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她的表演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欢迎,而且受到国外观众的赞誉。
重要演出
1988年她与沈阳京剧院55名演职员一同赴新加坡演出,引起强烈反响。新加坡总统黄金辉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演员。当地报刊发表文章,高度称赞李静文为中国“武旦皇后”。1990年赴香港演出,轰动港城。香港《新晚报》曾登载“香港舞台上所少见的武旦”。1996年赴韩国参加“春川国际”戏剧节,主演的《盗仙草》荣获“无穷花”最高奖。1997年参加了中央文化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香港回归”大型晚会,受到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京剧折子戏《青石山》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EOJRlakWhA/request_from=cpr
',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1KYPmRmqF0/
',3)">
练功——苦中作乐
武旦演员,最大的特点就是———苦,李静文这样总结。因为同青衣、花旦等单凭唱功的行当不同,武旦演员除了过硬的唱功,更要有了得的身手。在《盗仙草》、《花木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多部戏中都有高超的技艺展现。在三米高的跳台踢枪后翻到2米高的跳台,再踢枪到1.2米高的跳台上,这一连串的动作,对于一个1.6米身高的女子来说何其艰难,但这正是“武旦皇后”的拿手绝技。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武旦皇后”耀眼光环的背后,是汗水和艰辛的积累。
回首走过的岁月,李静文说:“最难的不是练功辛苦,而是伤痛的折磨。”李静文记不清到底受过多少次伤,最难忘的就是三次胳膊骨折和双腿大筋断裂。1972年刚考入沈阳京剧院少艺班的李静文,为了练功曾经三次摔断胳膊。1987年6月,在北京民族宫演出《红桥赠珠》时,不慎把左脚跟腱折断。16年后,2003年6月排演大戏《白蛇传》的时候,已经担任沈阳京剧院副院长的李静文坚持为团里的一位演员当配角,排练时再次将右腿大筋拉断。
对于这些伤,李静文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已经不怕骨折了,因为医生说我不会再伤了,因为该折的地方都已经折过了。这些地方都长结实之后,就没地方再折了。”不过这次受伤也坚定了她的决心,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这次受伤,李静文已经44岁了,但是休息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李静文就重新站起参加了全国武戏擂台赛并获得了银奖。
京剧《刀劈三关》张宏伟 李静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WYre2gaiQA/
',4)">
演戏——《红灯记》再掀热潮
一次次的伤痛,换来了观众一声声喝彩。李静文先后获得梅花奖和武旦状元两项大奖。虽然李静文已经达到艺术的高峰,但是她深知艺海无涯,不进则退,她又报考了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这次回沈阳,16日演出完毕后,还要匆匆回到北京继续学习。
一段时期,社会上快餐文化流行,流行歌曲可以让歌星一夜成名,但相比之下,我们的国粹却门庭冷落,演出和观众都在减少,不少演员都改行或者唱起了流行歌曲。但李静文对京剧的热爱却没有丝毫改变,在她看来,一个优秀的演员除了过硬的功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固守住艺术的寂寞。观众少不怕,只要表演者坚持创新和普及,一定会重新将观众请回戏院。
今年,李静文又领衔出演了沈阳京剧院为纪念反法西斯而排演的红色经典大戏《红灯记》。再次排演《红灯记》,在沈阳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除此之外,沈阳京剧院还排演了面向市场的多部现代大戏,李静文更率领演员们走进大学进行义演,连续20多场。让他们意外的是,京剧竟然在学生观众中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李静文也高兴地说:“学生们看到武戏都非常兴奋。虽然当演员吃尽了苦,但是看到学生观众都能有那么热烈反响,那时候心里真是最甜的。要想弘扬艺术,就一定要由浅入深地吸引年轻观众。”
京剧《虹桥赠珠》李静文张威演出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IE3XcYcrHQ/
',5)">
家庭——亏欠爱人女儿的太多
人生只能有一个主旋律。对艺术的执著,让李静文给观众带来了难忘的人物形象,也让她始终怀着对家庭的愧疚。
李静文的爱人王瑛璞也是沈阳京剧院的一名京剧演员。两个人同年进入沈阳京剧院少艺班学习,用李静文的话说,他们两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结婚多年来,家庭的重心一直都在往李静文身上倾斜。台上王瑛璞是围着李静文打转的配角,台下他也是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李静文的事业中。多年来李静文不停地排练新戏,出国巡演,家里家外都是王瑛璞一人操持。别看李静文在外面抛头露脸,在家里她可是个配角,所有的大事小情都由丈夫作决定。李静文说,多年来亏了爱人不少,就连做家务,炒菜做饭,王瑛璞都比她做得好。
事业成功,必须要在其他方面做出牺牲,李静文27岁结婚,但直到十年后,37岁那年才有了孩子。因为这十年间正是她事业的黄金时期。结婚之后正赶上1987年的全国京剧大赛,1989年梅花奖,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国演出的机会也骤然增多,欧洲、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只要是有演出,一走就是两个月。因为总是处于不停排练演出的备战状态,李静文也无暇考虑生孩子的事情。李静文动情地说:“对家庭亏欠得太多了。十年才生孩子,为此公公婆婆着急的不得了。可就是生了孩子,李静文也无暇照顾。“孩子都是公公婆婆和姑姑们带大的,我都没什么时间见到她。”
李静文的女儿今年九岁,上学之余还在学习声乐和歌舞。问她为什么不让女儿也学京剧。李静文说,主要是因为女儿随爸爸,长得高,不适合学戏,但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还颇有艺术细胞,于是就决定送女儿学习声乐。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戏太苦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女儿自由发展吧”,李静文说。
京剧《花木兰》李静文主演 沈阳京剧院
1.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krmerJbd3c/
',6)">
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N-oljxZzRk/
',7)">
3.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ZMCZGTmn8U/
',8)">
4.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AOmAyHDpx0/
',9)">
5.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_C76ySf7sE/
',10)">
6.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L3y1Yn-l1U/
',11)">
活动年表
25条事件|全部展开?
1987年11月14日,农历丁卯年九月廿三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
1990年,农历庚午年: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2001年6月9日,农历辛巳年闰四月十八日:中国京剧院八次赴台演出新闻发布会举行?
2003年1月1日,农历壬午年十一月廿九日:2003年庆元旦迎新春赴港预演暨中国武旦群英会第一天演出?
2003年1月2日,农历壬午年十一月三十日:2003年庆元旦迎新春赴港预演暨中国武旦群英会第二天演出?
2003年1月3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一日:2003年庆元旦迎新春赴港预演暨中国武旦群英会第三天演出?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4年12月15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初四日: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
2005年1月13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初四日:上海京剧院首次赴澳门演出第二天?
2005年1月14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初五日:上海京剧院首次赴澳门演出第三天?
2006年3月28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九日:沈阳梨园剧场开园?
2007年2月25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八日,14时:沈阳京剧院2007年春节演出第七天?
2007年9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八日,19时:沈阳举行庆“十一”现代京剧“原人原唱演唱会”?
2007年10月4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四日:沈阳京剧院2007年赴法国、瑞士巡演?
2007年12月31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二日,15时:李静文从艺三十五周年纪念暨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专场第一场?
2008年1月1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三日,15时:李静文从艺三十五周年纪念暨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专场第二场?
2008年1月2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四日,15时:李静文从艺三十五周年纪念暨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专场第三场?
2008年1月3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五日,15时:李静文从艺三十五周年纪念暨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专场第四场?
2008年1月4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六日,15时:李静文从艺三十五周年纪念暨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专场第五场?
2008年1月5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七日,15时:李静文从艺三十五周年纪念暨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专场第六场?
2008年1月6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八日,15时:李静文从艺三十五周年纪念暨研究生班毕业演出专场第七场?
2008年1月23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十六日,晚: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十周年汇报落幕演出暨第四届青研班毕业晚会举行?
2008年3月28日,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一日:辽宁大剧院2008年3月28日演出?
2009年6月25日,农历己丑年闰五月初三日,晚:北京梅兰芳大剧院2009年6月25日演出?
2010年2月13日,农历己丑年十二月三十日:2010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李静文:38年锻造的"武旦皇后"
http://news.lnd.com.cn/htm/2010-05/08/content_1200621.htm
她是沈阳京剧院的副院长,但她更愿意将自己看做一名普通的武旦演员,因为她深深地懂得舞台才是演员生存的土壤。38年的从艺生涯,李静文走过的是一条鲜花与泪水共同铺就的人生历程。
李静文其人
1959年生,沈阳京剧院副院长,武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二批沈阳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武旦状元"、"武旦皇后"之称。
1972年入沈阳京剧院少艺班,1977年毕业于沈阳京剧院少艺班,1984年入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班,1987年拜关肃霜为师,1993年又拜刘秀荣为师。在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艺压群芳,获得武旦组第一名,荣获最佳表演奖。1989年又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京剧折子戏《虹霓关》李静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Z4wK7ACX-g/
',12)">
不怕骨折该折的都折过了
在3米高的跳台踢枪后翻到2米高的跳台,再踢枪到1.2米高的跳台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令观众拍手叫绝,而这也正是被誉为"武旦皇后"的李静文的拿手绝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武旦皇后"耀眼光环的背后,是汗水和艰辛的积累。"武旦演员,最大的特点就是--苦",李静文这样总结。因为同青衣、花旦等单凭唱功的行当不同,武旦演员除了过硬的唱功,更要有了得的身手。比如《盗仙草》、《花木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曲目,都需要有高超的技艺展现。
李静文告诉记者,考入沈阳京剧院少艺班之后,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练功,为了能够按时起床,李静文和当时的学员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自己的手腕上系上一根绳子,然后放到窗户外面,每天清晨让打更的大爷拉绳子来叫她们起床。
回首走过的岁月,李静文说:"最难的不是练功辛苦,而是伤痛的折磨。"李静文记不清到底受过多少次伤,最难忘的就是三次胳膊骨折和双腿大筋断裂。1987年6月,在北京民族宫演出《红桥赠珠》时,她不慎把左脚跟腱折断。16年后,2003年6月排演大戏《白蛇传》的时候,已经担任沈阳京剧院副院长的李静文坚持为团里的一位演员当配角,排练时再次将右腿大筋拉断。
对于这些伤,李静文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已经不怕骨折了,因为医生说我不会再伤了,因为该折的地方都已经折过了。这些地方都长结实之后,就没地方再折了。"

从小抓起让国粹走进校园
一次次的伤痛,换来了观众一声声喝彩。李静文先后获得梅花奖和武旦状元两项大奖。虽然已经达到艺术的高峰,但是她深知艺海无涯、不进则退,为了充实自己,她报考了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以此来为自己充电,这也使她的生活更加忙碌,经常是奔波于沈阳的舞台和北京的校园。
辛苦对她而言并不算什么,然而令她寒心的却是京剧演员的不断流失。一段时期,社会上快餐文化流行,流行歌曲可以让歌星一夜成名,但相比之下,国粹京剧却门庭冷落,演出和观众都在减少,不少演员都改行或者唱起了流行歌曲。不过,李静文对京剧的热爱却没有丝毫改变,在她看来,一个优秀的演员除了过硬的功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固守住艺术的寂寞。观众少不怕,只要表演者坚持创新和普及,一定会重新将观众请回戏院。
在沈阳京剧院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而排演的红色经典大戏《红灯记》中,李静文再次领衔出演,而再次排演《红灯记》,在沈阳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除此之外,沈阳京剧院还排演了面向市场的多部现代大戏,李静文更率领演员们走进大学进行义演,连续20多场。让他们意外的是,京剧竟然在学生观众中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
为此,她提出想让京剧走进校园的想法,尤其是从小学抓起。李静文认为,"孩子其实都是一张白纸,全靠大人来引导,我想对于京剧这门优秀的艺术来讲,孩子们都会以明亮的心态来逐渐接受的,而我们也有职责来正确地教导他们喜爱京剧艺术。"
说到具体教学时会面临的困难,"其实现在的传播手段这么发达,完全可以通过光盘和电视教学的手段来完成教学工作。"而李静文也郑重承诺,如果有需要,她可以率先带头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专家示范和讲解,"也许我没有大块的时间来充当京剧学科的老师,但一个学期讲上几堂课我是完全乐意的。"
目前,沈阳已有学校"初试牛刀",二台子小学就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京剧课,安排在每周四下午上两节课,因为是选修课,学生们的热情都比较高,很多学生还在京剧比赛中获了奖。
京剧折子戏《两狼关》李静文黄少鹏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QRAimYWSoE/
',13)">
台上台下丈夫给她当配角
对艺术的执着,让李静文给观众带来了难忘的人物形象,也让她始终怀着对家庭的愧疚。
李静文的爱人王瑛璞也是沈阳京剧院的一名京剧演员。两个人同年进入沈阳京剧院少艺班学习,用李静文的话说,他们两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结婚多年来,家庭的重心一直都在往李静文身上倾斜。台上王瑛璞是围着李静文打转的配角,台下他也是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李静文的事业中。多年来李静文不停地排练新戏、出国巡演、家里家外都是王瑛璞一人操持。别看李静文在外面抛头露脸,在家里她可是个配角,所有的大事小情都由丈夫作决定。李静文说,多年来亏了爱人不少,就连做家务、炒菜做饭,爱人都比她做得好。
事业成功,必须要在其他方面做出牺牲,李静文27岁结婚,但直到37岁那年才有了孩子。因为这十年间正是她事业的黄金时期。结婚之后正赶上1987年的全国京剧大赛、1989年的梅花奖,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国演出的机会也骤然增多,欧洲、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只要是有演出,一走就是两个月。因为总是处于不停排练演出的备战状态,李静文也无暇考虑生孩子的事情。李静文动情地说:"对家庭亏欠得太多了。十年才生孩子,为此公公婆婆着急得不得了。可就是生了孩子,李静文也无暇照顾。"孩子都是公公婆婆和姑姑们带大的,我都没什么时间见到她。"
李静文的女儿在上学之余还在学习声乐和歌舞。问她为什么不让女儿也学京剧。李静文说,主要是因为女儿随爸爸,长得高,不适合学戏,但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还颇有艺术细胞,于是就决定送女儿学习声乐。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戏太苦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女儿自由发展吧",李静文说。

面对荣誉她说要更加努力
2010年,对于李静文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对她有着重要意义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收徒。
2009年,沈阳京剧院成立五十周年,那一年的李静文也正好五十周岁,李静文似乎是命中注定与沈阳京剧院有着不解之缘。进入五十岁的年纪,李静文不能单纯考虑如何演戏,还要考虑如何让自己所掌握的艺术理念和演绎技巧传承下去。经过慎重考虑,今年4月16日,她正式收青年演员李丹为徒。
李静文说,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过黄云鹏、秦友梅、段荣久、李俊玉、汤晓梅等京剧前辈的指导、教诲,更得到过关肃霜、刘秀荣两位恩师的细心传授。今年决定收徒,就是想把自己所学、所思、所感、所悟传授给青年演员,把京剧艺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期间李静文前往北京接受嘉奖。对于这份荣誉,李静文显得格外兴奋,她从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但是,熟悉李静文的人都认为,李静文是理所应当的"劳模".年轻的时候她就一门心思地学习、排练、演出,在成为沈阳京剧院的副院长之后,李静文的工作内容也变得复杂起来,除了正常的排练演出之外,还要经常外出去联系演出和企业赞助,为剧团的演员们提高经济收益。因此,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在别人的眼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李静文说,这个称号一方面是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肯定,在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工作的鞭策,为了能够对得起这个称号,她将为京剧的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
记者王铁
京剧折子戏《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李静文主演 沈阳京剧院演出 http://www.56.com/u32/v_NTg4MTYzMjg.html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