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男女平均身高:儒学批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45:38

儒学批判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三十五》)

不过我更喜欢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

我爱吾师,我尤爱真理。

儒学自诞生至于今日,在先秦时代曾经受到庄子、墨子等人的攻击。在秦朝,作为儒学经典的《诗》、《书》均在始皇帝焚书之列。但汉孝武帝之后,儒学渐成显学、官学。孔圣人成了素王、至圣先师,被供在庙里。谁还敢去批评儒学,谁还敢去批评孔圣人。由此也就没有什么学术批评了,注不破经,疏不破注,如此一来,儒学典籍都成了圣经。

新文化运动所谓的打倒孔家庙,文革中所谓的批林批孔,除了响彻云霄的政治口号之外,实在是很难找到批判儒学的根据,反倒让人觉得批判儒学是错误的。批判儒学真的错了吗?当然没有错。

为什么要批判儒学? 答案很简单,儒学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落后且迂腐的学说。

中国自始皇帝之后即进入了集权社会。在此之前的周王朝,是为封建社会,也可以称之为贵族时代。相对于集权社会,封建社会是一个分权社会。(详见拙作《国史断代》)

周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奠基人,在其执政的七年中:四年建侯卫,是建立起了封建制度;六年制礼作乐,是建立起了礼乐制度;七年致政于成王,是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也即建立起了周人的宗法制度。

对于属于城邦社会的商文化时代,属于封建社会的周朝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建社会是属于贵族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也是一个生而不平等的社会。而相对于其后的集权社会,无疑是一个落后的社会。

这正是儒家想要维护的一个社会,在中国社会早已进入集权社会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难道不应该批判这个落后的学说吗?

孔圣人的生活年代是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正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过渡到集权社会的阶段,也正是孔圣人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不可能要求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孔圣人去反对封建社会。但是,既然要挽救这个注定要灭亡的制度,至少也应该提出一套真正实用的政治主张,而不是看到礼崩乐坏,就高喊克己复礼这样空洞的政治口号,有人听吗?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第三·一》)

孔圣人谈到季氏时,曾说,他竟然让六十四个美眉在他们家院里跳踢踏舞,真是生可啃,熟不可啃啊!”^-^

不可啃怎么办,咽下去!

一般认为,周室衰微始于周昭王。

《古本竹书纪年》云: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周王室有两支军队,一是六师,一是八师。六师驻守在周朝的西都镐京,故称西六师;八师驻守在周朝的东都洛阳,故称成周八师,而因其负有监视商国遗民的责任,又被称作殷八师。也有学者以为成周八师和殷八师是两支部队,我以为非是。西六师见于古文献,而殷八师仅见于西周青铜器的铭文。

周昭王南伐楚荆,不但丢了西六师,自己也光荣牺牲。这场战争的失败对于周王朝来说可谓伤筋动骨,而此时距武王克商尚不足百年。

周幽王命丧于犬戎,周平王东迁,诸侯的实力进一步加强,周天子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春秋五霸的时代是真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挟天子以令诸侯,语出《后汉书·袁绍传》,但是,这句话在三国时候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挟天子以令军阀。

实力已经强大起来的诸侯还能听周天子的话吗?笑话,或者也就是听周天子说说笑话吧。拿礼教去训斥诸侯?凭什么?凭你周天子出于周王室嫡系?呵呵,你有枪咩?^-^

礼乐又是个什么东东?凭什么你来规定我穿什么衣服,听什么音乐?六十四个美眉我还不爽呢,我找来一百二十八个美眉,你周天子又能怎么样?

这不是我的逻辑,这是当时诸侯的逻辑。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逻辑。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儒学所宣扬的礼乐制度,在当时根本就是毫无意义。

想要挽救周王朝,就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老子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

这就是老子所提出的治理封建社会国家的治国之道。

我只帮老子他老人家讲解一句,也是这段话的核心,小国寡民。

何谓小国寡民?

周初分封。直到今天,学者们也不能确定,究竟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当时的周朝,其实际控制地域大约比今天的黄河中下游流域要稍大一些。但是在把这些土地分封给了几百个诸侯之后,哪一个诸侯国不是小国寡民呢?

实际上,周王朝的统治者是把城邦社会,也即商文化时代,互不统属的方国置于其统治之下。当然,早期参加周人队伍一起革命的方国,胜利后基本上可以成为一个诸侯;至于那些敢于站在商人的队伍中对抗周人的方国,周人胜利后基本上也成了诸侯,不过是或者方国原来的领导者被换成周人,或者方国的子民被周王朝的诸侯瓜分而已。

这样,在周王朝初年,周天子就成了一个最大,也最有实力的诸侯。对于一大群小国寡民的诸侯来说,周天子的话谁敢不听?规定你穿什么衣服,你就得穿什么衣服;规定你用几匹马拉车,你就得用几匹马拉车;规定你用几口钟奏乐,你就得用几口钟奏乐;规定你可以泡几个美眉,你只能泡几个美眉……不听?周天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哦。^-^

因此,要想维持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就必须要实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策。

而孔圣人所谓的克己复礼,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政策比较起来,高下立判,言其迂腐当不为过吧。

后世读不懂《老子》的人,就说这段话是老子的愚民政策,然后大肆批判老子。我哭笑不得!

说老子搞愚民政策,老子确实是搞愚民政策了,但要是据此批判老子,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拜托,先搞清楚什么是民好咩?

《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云: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先秦时候,所谓的民即指士农工商。也就是所谓的平民,是与贵族相对的一个阶层。而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民的概念。

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农民伯伯还在大量使用木制和石制的农具进行耕作,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壮劳力。贵族能够接受教育,是由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普及平民教育?农民伯伯都去读书学习,谁去种地?再者,农民伯伯也未必就愿意去学习,让农民伯伯跟着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夫子去学些什么诗书礼乐之类的东东,能填饱肚皮咩?^-^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第十八·七》)

周公不合格的继承者 孔圣人是周公的超级粉丝,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第七·五》)

孔圣人不仅是把周公当成超级偶像,而且其内心也是想要继承周公的事业。后世儒生谈到周公和孔圣人的联系,说来说去只有这一句:我好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这句话说明周公和孔圣人有什么关系吗?我看不出来。实际上,《论语》里面有一句话道出了孔圣人想要继承周公伟业的理想: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五》)

何宴注曰:兴周道于东方,故曰东周。

朱圣人注曰:为东周,言兴周道于东方。

杨伯峻先生的译文:我将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

看完了我直接笑喷。^-^千古文人不认真,竟一至于斯!

为东周,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周公五年营成周,并以此代指周公复兴周王室的伟业。

何宴是个经师,注错了就错了,下次注意就好了。朱圣人可是圣人呀,怎么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朱圣人直承看不懂《尚书》,看不懂没关系,《尚书》到今天又有哪位大儒看懂了?但要是连周公五年营成周都不知道,历史知识匮乏到这个份上,就有点过分了吧。至圣先师最重要的一句话都读不懂,还注什么《四书》?孔圣人看了朱圣人的注解,一定气得直吹胡子;朱圣人看了我的注解,该找个地方哭去了吧。反正《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后世儒生愿意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我不心疼。

这句话放进科举考试的试卷,参加考试的何宴童鞋、朱熹童鞋、杨伯峻童鞋,答题错误,并且涉嫌抄袭,均计零分。^-^

吾其为东周乎,翻译过来:我就可以成就周公的伟业,使周王室复兴啊。

这句话有三个意思在里面:一是孔圣人要学习周公;一是孔圣人要匡扶周王室;一是孔圣人忠于周王室。

说到孔圣人的忠,都要引用下面这句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第四·十五》)

但这句话是曾圣人说的,不是孔圣人亲口说的。然后,由于孔圣人几次想跟着叛臣走,于是很多人就得出孔圣人不忠的结论。

吾其为东周。这句话是孔圣人亲口说的,这是孔圣人忠于周王室的最直接的证明。至于孔圣人几次想跟着叛臣走,并不是孔圣人不忠于周王室。当时的诸侯、诸侯的家臣、诸侯的叛臣,都是周天子的子民,诸侯的叛臣并不是周天子的叛臣。只要孔圣人的目的是复兴周王室,跟着诸侯的叛臣并不是错。所以,说孔圣人不忠的人可以闭嘴了。

由此,吾其为东周。实际上是《论语》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

孔圣人的雄心壮志令人钦佩,可惜孔圣人不但在复兴周室的事业上一事无成,而且也没有学到周公思想的精髓。

周公思想的精髓基本上都写在《尚书·周书》里面了。

周公作为一个政治家,我以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政治家,其权谋,简单说就是政治手腕,在《君奭》、《大诰》等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孔圣人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政治家。孔圣人做过鲁国的官基本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做过多大的官,做官做了多久,今天已经很难考证。我们今天看到的孔圣人的故事,都是出自《论语》、《礼记》、《春秋》三传等儒家典籍,在这些儒生写的书里面,大肆吹捧一下他们的至圣先师,什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类的赞美,当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孔圣人做官的时候,正是三桓当政时期。正是因为孔圣人想要削夺三桓的权利,由此才被赶出鲁国。而按照《史记》的记载,则是孔圣人当政,齐国害怕鲁国因此成就霸业,于是送给鲁国八十个美眉;季桓子沉溺其中,于是孔圣人离开鲁国。

哪儿跟哪儿呀。

朱圣人曰: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摄行相事,诛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鲁国大治。(《论语序说》)

吹牛要有个限度,否则牛皮也是会被吹爆的。^-^

三桓当政时期的鲁国,用乌七八糟来形容,当不过分。三月大治?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治理国家,能够做到三月大治?孔圣人要真是能做到三月大治,鲁国军民岂不是要一致拥戴孔圣人的英明领导吗?区区一个季桓子又能把孔圣人怎么样呢?

用马三立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逗你玩。^-^

考据孔圣人做官这段历史,纯属浪费时间。

孔圣人想要学习周公,复兴周王室,可惜的是孔圣人没有周公的手段。

周公的时代,是城邦社会进化到封建社会的时代。当然,周公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创建者。在城邦社会,方国之间互不统属,方国之间的战争也是多如牛毛。不把所有的方国集中到一个强力政府的统治之下,那么,方国之间的战争就会无休无止。

周公跟随武王,牧野一战而灭商。武王殁后,周公平灭三监之叛,扫荡东夷,基本上把当时所谓的天下统统置于周王朝的统治之下。周公统一天下靠的是什么?暴力。

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可以证明,要想结束一个乱世,除了暴力之外,好象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此谓大道!

周公结束了一个乱世,于是,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所谓的盛世。

《古本竹书纪年》云: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

孔圣人所生活的年代也是一个乱世。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十八》)

一个封建国家想要维持稳定,就一定要是小国寡民的状态。等到小国变成大国,封建国家就会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乱之中。欧洲的封建社会可以证明,日本的封建社会同样可以证明。周王朝之所以不能维护其统治秩序,根源就在于没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军队,就不能阻止小国之间的兼并,大国产生之后,就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更是无休止的战乱。

这个时候奢谈仁义还有什么用?

所以孔圣人周游列国,四处碰壁,这是必然的结果。

和平年代同样不能把仁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举一个例子。汶川大地震,大部分中国人都捐款捐物,甚至还有志愿者到汶川去救人。这是什么?这就是仁义。仁义错了吗?当然没错。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汶川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主力是谁,是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人民军队。是依靠我们国家的灾难救援机制,汶川人民才能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此谓大道!

如果遇到灾害,国家不管,这就是大道废。老百姓捐款救人,于是就会涌现出众多的仁人义士,这就是有仁义。如此救灾,结果如何就不必多说了吧。此谓,大道废,有仁义。

周公不是只会杀人,周公同样能治国,只不过在周公的字典里,我们找不到仁字。要问周公仁是什么?周公对曰:I,不知道。^-^

周公治国的核心理念是:极。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尚书·周书·君奭》

译文:周公说:武王表明他的心意,悉心地告诉你,为百姓之中正。

作汝民极。这句话就是周公的治国之道。

历代的注解皆以前人为武王,然。则作汝民极,当为武王之言。这句话可以说是武王传诸周公的治国之道。

《周礼》六篇之始皆云: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译文:王建立国家,确定方位,按照功能划分国土,设立官职并赋予其相应的职守,以为百姓之中正。

以为民极,郑康成注曰:极,中也。令天下之人各得其中,不失其所。

郑康成训极为中,凑合吧。但是把以为民极,解释成,令天下之人各得其中。那就好象错得比较多了。

极者,《说文》云:栋也。其本义是指房屋的正梁。

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公平、公正、公开。

如何治国?依法治国是不错的,但是还不够,何况周公那个时代法律有没有还不好说呢。顺应民意吗?当时的商国遗民,其最大的民意大概就是复国了,岂可顺之?民意既然不可以一味顺从,那么统治者制定的政策就不一定是百姓所期望的。举一个例子,周公此后发布的禁酒令,对于嗜饮的商人来说,肯定是有抵触的。但是,在法令的执行过程中,只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商人违犯禁酒令要受到处罚,周人违犯禁酒令也要受到同样的处罚。让百姓感到自己得到了公正的待遇。如此,法令就能够施行,民心就能够安定。

很多时候,并不是法令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由此而引发出现问题。三千年前周公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应该说也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而孔圣人梦想用所谓的仁政来治理国家,以实现复兴周王室的梦想,那只能是缘木求鱼。

说句题外话,说到《周礼》,这部书位列《十三经》,在中国帝制时代的历代大儒都跟从刘歆之说,认为此书是周公致太平之迹。此后,关于《周礼》的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更是聚讼至今。有学者以为是刘歆伪作,我亦持此说。原因有四:一是,刘向、刘歆父子之前从未有人见过;一是,从未被先秦典籍所引用;一是,所言官制在先秦从未使用;一是,此书为王莽代汉,实行托古改制的蓝本。

到今天,《周礼》并非出自周公所作几成定论。不过说到刘歆的学问,我还是很佩服的,连郑康成这样的大儒也被他忽悠了,而后世两千年,竟然没有人认为刘歆作伪。更为重要的是,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这句话,也确实可以看作是周公思想的核心,真是一部几近完美的伪书,想不服都不行。故此,我以为,要是有个汉儒排行榜的话,刘歆当列第一。^-^

儒学核心理论批判     孔圣人述而不作,记载其言行的书也谈不上什么系统。由此,批判也就很难谈到系统性了。随性而作吧。

礼乐。

前文的论述已经很多,简单总结一下。礼乐是统治的形式,而非统治的实质,统治的实质是暴力和权谋。由实质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只能是本末倒置。

儒学的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而大道在,仁义说不上有多大的错。

仁就是博爱。

西方讲自由、平等、博爱。

佛讲众生平等。所以佛家的博爱及于众生。所谓:扫地勿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孔子曰: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现在有学者认为,儒家的仁爱是是有差别的。例如:

实际上,儒家的仁爱之所以遭人诟病,就因为这种爱,是有差别、有等级、不平等的。(易中天·《这样的孔子不离奇吗》)

儒学需要批判,但如果先把儒学错解,之后再来批判,就有些不大厚道了吧。^-^

如果说孔圣人的仁爱是有差别的,那么,上下相亲,又作何解?

而所谓的儒学的仁爱是有差别的,责任要由孟圣人来承担了。孟圣人其实心里非常清楚仁爱是个什么东东:

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二十八》)

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十五》)

但是,为了要和墨子斗嘴,孟圣人就非要说儒学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不同。于是,就有了在儒学中非常经典的这句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七)

但即使如此,孟圣人所谓的仁爱的差别,也是差别在亲情上,与什么等级,什么不平等,大概谈不上什么关系吧。而不做考据,就想当然地批评人,不应该哦。^-^

不过,即使与等级无关,孟圣人所谓有等差的爱一样是要被批判的。要想赢得和孟圣人的辩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孟圣人给我们讲述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其中说到: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四》)

三过其门而不入,如果是因为家里没有人,而没有进门,那是应该的,并不能表现出大禹童鞋的高风亮节。大禹的爹地因为治水不利被舜杀了,家里还应该有位高堂老母;即使老母已经故去了,家里至少也是要有妻子儿女的。如果连儿子都没有,儒家所说的夏朝又从何而来呢?

禹三过其门而不入,是谓:未老吾老,而老他人之老;未幼吾幼,而幼他人之幼。

大禹可是孟圣人推崇的前辈圣人,孟圣人连大禹精神的实质都没有学到,不应该哦。要不然就是孟圣人为了和墨子斗嘴,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就更不应该了。

这几年,公交车不是那么拥挤了。记得前些年,在公交车的总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奋勇争先,上车后,抢占好几个座位。并且可能因为抢座位引发言语冲突,甚至动手。那么,抢座位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亲人、朋友,特别是女朋友,至于同车的其他人,嘿嘿,我又不认识,与我何干?

此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乎?

1912414日深夜,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在首航中撞上冰山。在这艘客轮上有一位名叫细野正文的日本人,他当时是日本铁道院的高级官员。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传说细野正文男扮女装,爬上了载满妇女和儿童的救生船;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推开别人,跳上了救生艇。总之,他是混迹于一群妇孺之中,捡回了一条性命。

很早就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一直以为是国人在恶搞日本人,后来才知道确有其事。细野正文如何逃生,到今天已经很难搞清楚了,但他最终逃离了那场灾难,却是事实。在灾难发生的时候,细野正文为什么要选择逃生,而不是像船上大多数欧美男士那样选择死亡?是不是他想到了要老吾老,幼吾幼呢?日本也是深受儒学影响的国家,细野正文读过孟圣人的书也是大有可能。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国人大可不必鄙视日本人。

我很庆幸当时船上没有中国人,或者同样的事件没有在中国发生。如果同样的事件发生在中国,大家都牢记孟圣人的谆谆教导,要老吾老,幼吾幼,就像公交车上抢座位的强壮的小伙子,真不知道会演出什么不堪入目的镜头!真希望是我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现实中的泰坦尼克号虽然沉没了,但是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泰坦尼克号是一艘永不沉没的巨轮!

而孟圣人一句话,就能把泰坦尼克号撞沉了,真牛啊!

孟圣人,你还有话说吗?

再来说义。孔圣人给义的定义:

子曰:义者,宜也。(《中庸·第二十章》)

朱圣人注曰: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

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所谓分别事理,就是分清楚事情的对错以及轻重缓急,之后确定应该做什么,应该不做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应该后做什么。

由此,可以把义理解为应该,引申一步,理解为原则。

一般认为,孔圣人重仁,孟圣人重义。果真如此吗?

记得中学时候,学过孟圣人的一篇文章,大概叫《鱼与猪蹄》吧。(《孟子·告子上·十》)

不对,那是熊掌,不是猪蹄。

这我还能不知道咩?要注意保护野生动物哦,将就啃个猪蹄吧。^-^

管它猪蹄还是熊掌。总之,《孟子》一书,这一篇算是写得很不错的一篇了。但是,如果把《孟子》这本书读完,就会发现,孟圣人实际上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义!

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六》)

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二十七》)

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十五》)

把义解释为,羞恶之心,马马虚虚吧,分清善恶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可要是把义解释成从兄、敬长,好象就不对劲了。

三监之叛,管叔者,周公之兄也,周公从之乎?周公敬之乎?

所谓敬长,是要尊敬值得尊敬的人。西子湖畔,岳王墓前,秦桧一干人等在岳武穆面前已经跪了一千多年了,有人会去尊重他们吗?

孟圣人实际上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义!只是,孟圣人还特别喜欢辩论。可惜,就孟圣人这水平,估计要是参加现在的大学生辩论比赛,说不定就会被哪位童鞋给挤兑哭了。^-^

在《孟子》一书中,孟圣人一上来就跟梁惠王来了一通义利之辩。这种辩论毫无疑义,孟圣人没有做过官是可以肯定的,他也根本不懂如何治国。我只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大的义就是国家利益。义利之辩?有什么可辨的吗?

《庄子》一书,有很多的神话故事,后世将其理解为政治寓言。所以庄子把孔圣人拿出来开涮,也没有人当真,更不会有人把这些事记入历史,只是当个政治笑话听听而已。而《孟子》一书,说白了不过是一些很拙劣的政治笑话。后世一些好事之徒,还要据此编出一部所谓的《孟子行年考》,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乎?多了不说,拿出一条,一条就够,可信的考据再来捧孟圣人的脚丫子。

战国时代的诸侯,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富国强兵,礼贤下士是肯定的。但是诸侯礼贤的对象,是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的士。对于像孟圣人这种口不择言的所谓的士,听他说两句,然后一顿板子轰出去了事,那是为了不损害礼贤下士的美名。还动辄,君为轻,笑话,砍了孟圣人的脑袋孟圣人就该知道君王的轻重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十四》)

即使以儒家的传统思想来解释,孔圣人一生唯忠,孟圣人此说岂非大逆不道耶?

君为轻?你孟圣人随便换个君王试试,中国历代的朝代更迭,有几次不是置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的景象还少吗?当然,这是孟圣人身后之事,以孟圣人的诡辩风格,肯定是不认账的。还是来说说儒学的大圣人,武王。

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逸周书·卷四·世俘解第四十》)

译文:武王于是征讨四方,计讨伐所恶之国九十九国,阵斩十一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俘虏三十一万零二百三十人。总计征服六百五十二国。

这是一段非常珍贵,也非常真实的历史记录。先要把亿这个字解释一下,在古代亿是指十万,而不是我们今天的万万,所谓个十百千万兆亿,而兆亿这个词,我们今天仍然在用。所以千万不要让三亿万这样的数字吓到。再有,亿有十万,那个十字,我以为是衍字。

武王在灭了商国之后,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杀了十一万多人,总计征服了六百五十二个方国。

面对如此铁证,孟圣人还是一根筋,就是不认输。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三》)

今天的学者多以为《逸周书·世俘解》即《尚书·武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倒是说得不错。可惜这叫歪解。孟圣人不相信正确的历史,再加上错误的理解,所以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叫负负得正。这水平!真不是一般的高啊。如此治学,独辟蹊径,令我等后生晚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实际上,孔圣人对这段历史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孔圣人虽然把鸟生鱼汤、文武周公列为大圣人,但是对于武王和周公的事迹却是很少提及,关键在于难以自圆其说。孟圣人偏偏不信这个邪,非要塑造出武王的光辉形象,可惜越描越黑。

要想消除孟圣人对后世的流毒,就一定要和孟圣人辩论。只是孟圣人水平虽然不高,却要死缠烂打,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老子的教训孟圣人是不会听的,即使听了也听不懂。

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

通行本王写作人,错。那么,为什么是王大,而不是人大?这个答案很简单:王本是人中的一员,但是王和人的差别在于: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王可以给人制定规则,而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规则。所以王大,而非人大。(详见拙作《老学归真》)

如果是一个有道之王,他制定的规则百姓并不会感觉到,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百姓甚至不会感觉到王的存在,这个王就是圣王,而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

反之,则是天下大乱。

王之为与无为牵动天下苍生,岂可言君为轻?

继续来探讨孟圣人的义。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孟圣人竟然认为:义之实是要从兄。如果是兄长错了怎么办?难道也要跟从吗?

《孟子》一书,是想当圣人的韩愈从故纸堆中翻出来的;其后的朱圣人又把这本书放到《四书》之中,成为中国儒学最高等级的经典。由此也就开始了孟圣人,特别是孟圣人于义的错解,对中国文化将近千年的毒害。

把孟圣人对义的错解平民化,并且对中国的平民阶层造成巨大影响的一部书,要算是《水浒传》了。《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提到义,可以说是借用了孟圣人对义的错解;然而要谈到忠,一群反贼,何忠之有?

《水浒传》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本是一部禁书。在解放后,因为沾了所谓的农民起义的光,反而能够大行其道。农民起义?看看水泊梁山的主要领导人,哪一个是农民?晁盖,东溪村保正,乡中富户。如果划分其阶级成分的话,十有八九要划成地主,至少也是一个富农。宋江,地主出身,本是郓城县押司,也就是一个掌管官府文书之类的一个小吏。卢俊义、柴进、吴用、林冲……等等,不用一个一个来说了吧,哪一个是农民?李逵倒是算得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农民,不过要说他是水泊梁山的领袖,则太过牵强,李逵不过是宋江手下一个高级马仔而已。

水泊梁山所谓的农民起义,说成是底层平民暴动都略感牵强,说成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大型黑社会组织犯上作乱倒是恰如其分。

再来看看《水浒传》都写了些什么东东:宋江在落草之前,就是社会上的一个污吏。所谓的仗义疏财,不过是徇私枉法、行贿受贿。而一个官员只要能够做到徇私枉法,要想聚集一群狐朋狗友,黑白两道通吃,那是不在话下的。

落草之后的宋江更是号称要替天行道。替天行道?笑话!耍我咩?此时的宋江已经成了一个十足的黑社会老大。无视政府,无视法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谓的劫富济贫,不过是快意恩仇:善恶标准皆在于我,我说谁为富不仁,谁就是为富不仁;我说谁死有余辜,谁就是死有余辜……至于我,我想欺男霸女,我就欺男霸女;我想滥杀无辜,我就滥杀无辜……替天行道?这叫胡作非为。

逼上梁山?所谓的梁山好汉除了林冲之外,谁是被逼上梁山的?而说到林冲,在《水浒传》成书之前的话本、杂剧中的水浒故事,并没有林冲这么一个人物。大概是施耐庵童鞋觉得编一个故事,里面连一个好人都没有,有点说不过去吧,于是硬生生地杜撰出一个代表正义的形象出来。不过,除了林冲之外,还真有几个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不是被所谓的万恶的官府所逼,而是被所谓的梁山好汉所逼。说是被骗上梁山,也许更准确些吧。

《水浒传》充分表达了孟圣人所谓的: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圣人所谓的义不过是我们今天常见的哥们义气、江湖义气而已。看看宋江,再来看看今天的黑社会老大,二者之间何其相似!只要是大哥说的话,管他对错,那就是绝对真理,作为兄弟自然要赴汤蹈火。如果大哥犯了罪,作为兄弟自然要挺身而出,甚至杀死国家官员、甚至劫法场也在所不惜。这叫义吗?这实际上是对义的亵渎。在大多时候,为朋友两肋插刀,这种所谓的义,不过是助纣为虐而已。这种义和我们今天看到的黑社会的义气有什么区别?

给《水浒传》一个恰当的评价:这是一部中国古代黑社会组织犯上作乱的行动白皮书。

孟圣人不必再讨论什么鱼与熊掌了,还是回家啃个猪蹄吧。^-^

至于《水浒传》这部所谓的名著,烧了吧!

对孟圣人的批判,本不应由我来做。因为孟圣人不是继承和发扬了儒学,而是背叛了儒学。韩愈、朱熹之流竟然把孟圣人抬举到亚圣的地位,实在是倒行逆施!

对仁义的理解,还是回归到儒学的正源,也就是孔圣人对仁义的定义。

孔子曰: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子曰:义者,宜也。(《中庸·第二十章》)

用今天的话来说:仁就是博爱,义就是遵循原则。

儒学的仁爱从道理上来讲,不能说错。但是,在现实中却遇到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仁义是可以伪装的。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第十七·十三》)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去分辨什么是真的仁义,什么是假的仁义?

举一个相对正面的人物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说张居正先生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实在不是什么过誉之词。而按照老学的观点来看,张文忠公也可堪称为德者。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那么张文忠公身上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如果严格评判,说他是一个贪官,也不为过。但是作为万历帝的老师,在朝廷上,或者说在公众场合,的张文忠公,绝对是一个仁义之士的表率。如果说张文忠公,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确实是有些过分。但是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乃至今天的官场,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这样的人并不鲜见。

表里不一。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其次,仁义的标准谁来定。

拿义来说,义就是原则。但是,遇到一件事情,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原则。

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和蒋中正公领导的国民党都主张抗战。共产党的原则是捐弃前嫌,一致对外;蒋中正公的原则是攘外必先安内。这还算好的,汪精卫的原则是救国,直线不行,要曲线救国。于是委身日本人,于是做了大汉奸。但是汪精卫至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卖国,他认为他才是真的救国,而蒋中正公才是卖国。

这个问题早有定论,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却引出了标准问题。

仁义的标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第三,大仁大义的口号喊完了,转身就投降。

例如明末的洪承畴,投降就投降了吧,千古艰难唯一死,可以理解。但是,转过身来就成了满洲人的鹰犬,清军入关的急先锋,大肆杀戮自己的同胞,自绝于人民,把汉奸这顶帽子牢牢地扣在了自己头上,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把降清之前的洪承畴看作是仁义之士,并非无稽。否则,崇祯帝也不会以为洪承畴已经英勇殉国,并且亲自为其主持祭祀了。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有点搞笑,洪承畴当上了还乡团的团长,反攻倒算来了。

中国历史上既有舍生取义的文天祥,也有苟且偷生的洪承畴,而且后者在人数上是绝对占据上风的。君不见,抗日战争时期,由汉奸所组成的伪军,在人数上竟然超过了大日本皇军。伪军在人数上超过占领军,在二战中是一个绝无仅有的记录。

临危苟且。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仁义,也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如果不解决上述问题,仁义只能流于空谈。

儒学的自我中心思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七)

孟圣人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现。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二》)

按照正面的理解:我不愿意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也不愿意别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希望有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也希望别人有美好的生活。简单地说就是所谓的推己及人。

然,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同样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不愿意忍饥挨饿,所以我也不愿意别人忍饥挨饿;我希望有肉糜吃,所以我也希望别人有肉糜吃。如此说来,历史上这位智障皇帝岂不成了儒家推己及人崇高思想的光荣代表了吗?

这位智障皇帝确实就是儒家推己及人崇高思想的光荣代表,因为这句话,以及由此引伸出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

何不食肉糜?智障皇帝有能力吃到肉糜,但是对于当时的黎民百姓,果腹尚且艰难,何来肉糜?!由此再来看推己及人:很多事情是我有能力做到的,但却是别人做不到的,如此推己及人,可乎?

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我不喜欢喝牛奶,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牛奶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食品;毛主席喜欢吃肉,尤其是肥肉,而肥肉对于很多身姿曼妙的漂亮美眉来说,无异是腐骨蚀心的毒药;更毋庸去讨论碘对于甲亢或者甲低患者的不同作用了。

我不喜欢安静,难道我要搅得四邻不安?或者我不喜欢喧嚣,难道我要让嘈杂的市场寂静无声?是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故而,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的推己及人,不过是自我中心的一种伪善的表达而已。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十四》)

这句话可以解释成:多反省自己而少苛责别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这句话也有问题咩?是的。还是标准问题。

宽严也好,厚薄也罢,总要有个标准。

如果是原则问题。

原则问题岂止要厚责,你死我活也不过分。例如儒法之争。贾谊童鞋有一篇著名的《过秦论》,躬自厚,还没什么问题,发现并且弥补自身的弱点。薄责人?不把法家打趴下,儒家怎么立起来?《过秦论》除了文笔不错之外,谈不上什么更多的优点,倒是给法家扣上了不少大帽子。什么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法家至少不会把法家的书籍烧了吧,老百姓学好法家的典籍还不够吗?非要读了儒家的典籍才能不愚吗?这已经不是厚责了,这是乱责。简直是岂有此理!不过,贾谊童鞋的帽子虽然没扣对,但还是把法家打趴下了。

如果是非原则问题。

非原则问题,薄责也不能解决问题。例如,在某个特定场合下,两个人必须合作,而其中一个是做事严谨的人,另一个却是做事随性的人。于是,严谨的人用严谨躬自厚,用严谨薄责人;同样,随性的人用随性躬自厚,用随性薄责人。结果会是什么?严谨的人越发严谨,越发觉得随性的人随便;而随性的人越发随性,越发觉得严谨的人呆板。不用薄责,即使不批评对方,也是各怀鬼胎,貌合神离。还谈什么合作?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六·二十八》)

如果这句话不是孔圣人说的,我真要把这句话当成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同义词。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我的同道,我自然是要立之,达之。于是乎,官官相荐、官官相护。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二十一》)

又是立人,又是达人,还要不党,难矣!

亚伯拉罕·林肯说:在我准备说服一个人的时候,我会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考虑我自己以及我该说些什么,而花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考虑他以及他会说些什么。

以他人为中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西方人未必就比中国人做得好,美国历来都是推行双重标准。但林肯先生这句话,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