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身高标准:热钱抽离,房地产熊市要来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48:29

过去十年,伴随着“入世”的对外开放浪潮,外汇占款、外汇储备、国际热钱等都实现了几何级数的规模激增。不过,近两月的货币金融数据却预示,这一趋势有结束的迹象,并且会带来规模不小的资本抽离。

 

11月21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外汇占款净减少249亿元,这是2008年以来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所从未发生过的。纵使在三年前金融海啸之际,中国外汇储备曾经短暂地出现了两个月的下滑,但是外汇占款则始终未出现净减少。而结合9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下降608亿元的事实,10月份一些专家学者所估计的“国际资本正在开始流出”的猜测,也得到了的证实。

 

若这一趋势在接下来继续,那么过去十年,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货币供给链条,将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什么是刚刚过去的十年,中国货币供给的核心链条?

 

在“入世”后的这十年,外汇占款可谓形成巨额流动性的核心源头,基础货币持续扩张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汇占款。

 

从历史数据来看,自2001年以来,新增外汇占款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2001年,当时的新增外汇占款仅为3565亿元,之后随着“入世”带来的贸易便利,新增外汇占款逐年快速上升——2002年到2007年新增额分别为5366亿元、1.2万亿元、1.8万亿元、1.9万亿元、2.8万亿元和2.9万亿元。而在2008年这一特殊年份(中国风景独好),竟然达到了4万多亿元的峰值。2009年,就是在外部需求萎缩、进出口低迷之际,这一数字依然高达2.5万亿元。虽然最近两月国际资本流向在发生异动,但是全年的新增外汇占款依然会是个不菲的数字。截止10月底,中国的外汇占款的整体余额已经高达25.5万亿元。

 

无疑,这十年的外汇占款井喷,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强化等基本面因素密切相关。这一切,得益于对外开放程度的大幅提高,导致出口市场不断扩大,贸易顺差长期化趋势确立。

 

尤其地,在“入世”后的第一年,中国就一下子跃升为“FDI流入第一大国”。随后的故事一目了然:人民币事实上单边升值20%以上,国际热钱大面积进入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相继掀起了巨大的价格泡沫。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3.2万亿美元,以及超过了80万亿元的广义货币供给。在如此巨额的货币洪水冲击之下,中国酝酿出了随时可能面临麻烦的信贷和投资的泡沫。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经济已经被“泡沫群”所覆盖。

 

不仅仅如此,外汇占款的狂飙,深刻主导了货币政策的走向。过去十年,每月动辄数千亿元的外汇占款,迫使人民银行不得到动用公开市场操作和提升存款准备金等手段,主动冲销掉新增的货币供给。2006年到2008年,以及2010年下半年到今年7月,央行都分别连续十几次的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为此已经积累了高达16万亿元(80万亿*20%的准备金率)的存款准备金和2万亿元的央票,并且央行还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利息成本。正是面临着如此高昂的政策执行成本,央行不得不维持较高的存贷利差,方能为银行系统输送利润。这直接阻碍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延缓了金融业应有的制度变革。

 

而站在“入世”十年的当口看,目前正是国内房地产市场“挤泡沫”的关键时段,国际热钱一直是推升房价泡沫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抽离,不仅不会危及金融安全,反而会打破目前的买卖双方的僵持格局。这对于迟迟不见明显效果的房地产调控,无疑是大好事。至于担忧大可不必,在目前资本项目管制之下,热钱大规模逃离不具备技术条件。

 

现在,困扰了中国十年的外汇泛滥问题的下行态势,正是走向正常化状态的必须。伴随着外汇占款、外汇储备等的逐步回落,同时夹杂其中的巨额热钱的渐渐回吐,更是中国经济摆脱“泡沫群”的内在要求。

 

当此之际,人民币汇率政策应该顺应市场趋势,切不可重回2008年到2009年那一段的“极窄幅”的波动。近期,香港市场所出现的人民币贬值预期,正是国际资本审时度势的理性选择,正如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东亚峰会上所言,“中国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唯有如此,汇率才能够更准确地引导资本流向,也有助于中国及时了解外资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