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色彩性格视频:谈感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07:55
谈感恩   文 / 骆子   我们得社会的益处,要感恩,天经地义。但有的恩,却是本无需去感的,只是因人家该做的事没做或没做好,后来补救,却自认为于人有恩,让人感的。 
  有一个故事,就可证明:一个和谐的社会,未必老让人去感恩的。 
  一名医有三个徒弟,医术不分仲伯,但各有特长。老大能在人还没发病之前就能看出病根,并开出药方,救人于无形;老二善于在人刚发病之际,就出手开方,救人于病发之初;老三则善于治重病,于疑难杂症更是得绝,往往其他医生举手无策之际,他能妙手回春,救人于水火。名医死后,三个弟子各立门户。过了三年,老三堂上感恩的锦旗飘飘,匾幅满堂;老二堂上锦旗二三、匾幅三四;老大家空空荡荡,锦旗匾幅全无。如是老三成了名医,老二次之,老大无人问津,难以糊口,只好改行。其实,未病将病之际,可先去老大堂上,消病根于未发;刚发病之际,去老二堂前,救病于初发之际;犯不着等到病得不行,再去病急乱投医,让老三妙手回春,劳财不说,还得搭上锦旗匾幅,感天恩地的。 
  于医者如此,是可理解的,因医生终究事前未拿酬金,没有义务去满街去找人提前发现病根,做到救人于将患未患之际;但于社会管理者则不然,因为他们终穷是靠拿纳税人的钱过日子的,自然有义务提前在一些问题未出现之前就提前预防,解决于无形之中,如不能,则在问题刚出现未严重之时,果断出手,早日根治,让人一次把恩给感了,犯不着非得到了严重地步才下手,决心根治,让人老是得感恩。 
  于是有的时候,人们只是相对的得一点益处,却得绝对的感恩。 
  最近我看了一部叫《不许抢劫》的国产影片,讲的就是百姓感这种恩。二十一名善良民工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半,却讨不到工资,申诉无门,还挨了黑心老板养的暴徒一顿爆打。那就告状呗——不过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痛的狗屁“家”们的臭主意,人家穷得锅底朝天没钱去打官司不说,还得为明天的饭碗去奔命,哪能饿着肚皮去和饱食终日的债主耗时间。如是没法,只好在年关到黑心老板家去耗,终于讨到了工资。片尾那黑心老板终遭天遣,被抓了,罪名好像与黑社会有关。我以为这下他死定了,用他自己的一句供词“这么多年,我可是血里捞饭”,就凭这“血里捞饭”且“这么多年”,可见其罪孽深重,不枪打也得判个无期的,至少得十年以上。可不想,天理终归是犹存的,只五年徒刑。民工欢呼,感天恩地的,天理终于战胜了邪恶。 
  我的天,吃了这么多人的血,却只失去了五年的自由——这五年说不定还会弄个保外就医或是减刑什么的大打折扣。这几乎是一种鼓励,不妨“血里捞饭”吧,只要不吃死人,坐上几年牢,又可出来继续“血里捞饭”的。天理终归只是犹存,相对于天理无存好些,可咱百姓得感恩,看那班民工高兴劲就可证明。晕,只是相对的得一点益处,却得绝对的感恩。好,这恩咱感了,有相对的一点益处,总比要绝对的得不到益处要好些。 
  更有甚者,只是把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益处分出一丁点还施于人,受施的人也得百倍的感恩。官员年关慰问就是一例。 
  一到年关,就经常能在电视中看到大大小小的官员下到基层去搞慰问的报道,先虚寒问暖一通,未了塞上一个或大或小的红包,里面装着钱,钱的多少往往视官员的级别而定,或千儿八百的,或三五百的,一两百的也有,不过相对就寒碜了点。这红包一塞,****来临了,只见被慰问者两眼不用抹,泪水就夺眶而出,接钱的手哆嗦着(真是没见世面),激动得话也说不出来了。真是感人极了!为有衬托,记者还相时宜的来一两个特写,把被慰问者的家中那个穷酸相环拍一圈,我看到最感人的是有几次记者拍到了那锅里有猪食一般的东西——当然指旧社会的猪吃的,现在的猪都大多吃上精料了。(这真得感谢记者同志给我上一课——也不知是拍给谁看的,咱百姓可是知道在我们的国度还有人过着猪一样生活的。)唯恐不能证明雪中送炭的良苦用心。有人施恩有人感恩,效果大大的好,(不好的上不了电视)一切OK! 
  场面确实感人,好多次我都算点感动得落泪了;不过看多了,也就神经麻木了,不再感动;再麻木,麻木得神经错乱,就突发奇想;这奇想,真是有负人家的好心,非但不感恩,还胡说,良心大大的坏。 
   我总有一个观点,如果是我们的国力(或说生产力)达不到让每一个遵纪守法且不好逸恶劳力的公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地步,那怨不得天尤不得人,大家还是低头苦干,先把生产力搞上去,让社会生产出足够满足人民其本生活保障的物质再说。可是如果我们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甚至还超过了不少,却仍有人不是因为品行上的原因得不到社会保障,那就得抬头看看天了:原来大家共同创造社会财富让一少部分人占去了大头(至于严重到什么地步大家不妨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留下一丁点给穷人分,当然得受穷了。  
  话越扯越远,回过来谈“恩”。这受恩的人肯定不会是因好吃懒做等品行不端之徒,因官员慰问之前,肯定预先有工作人员先政过审,不会让社会败类混入受恩队伍的。既然不是好吃懒做之徒,为何穷,且穷得要吃猪食的地步。这是一种悲衰,因为以我国现有的国力,是完全有能力让所有除品行不端的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保障的。可是没做到,应该由社会来检讨自己,查查到底是我们的制度那里出了问题,并立马解决,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劳者不能自保的社会现象。 
  其实,我们可以在贫富差距拉大之前,社会的管理者(即官员)就该未雨绸缪,事先预防;或在贫富拉开到不合理程度的端倪刚出现时,他们就该果断出手遏止;或在贫富差距严重(我国现在体现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为0.46,这0.46还不包括当今社会流行的灰色收入,比所有的西方国家要高,在亚洲排老二,可见用严重一词不过分)时竭尽全力遏止。正因为这些该做的都没做好(不是说没做,只是说没做好),只好用年关慰问一下的非常规方式来解解最底层群众的燃眉之急,不该算是来施恩的,只该算作为管理者向贫困者道歉的:都是因为咱没做好,让你们受穷了,来年做好,不再来慰问。可不想,却变成了以贫困者感恩的主题了:只见被慰问者两眼不用抹,泪水就夺眶而出,接钱的手哆嗦着,激动得话也说不出来了(还得被那可恶的“文人学者”讥笑为“人穷志短”,真是可耻,倒不如劝人饿死得了)。 
  正所谓的:只是把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益处分出一丁点还施于人,受施的人也得百倍的感恩。好,来年咱还不解决,再来慰问,你再劈哩叭啦的掉眼泪,一派祥和(我也是看这戏看了很多年之后得到点长进的,要不然,一出戏不用唱这么多年,早该从制度上解决了,不用年复一年的等年关来临时慰问了)。实在是好,这恩咱也感了,要不然,就有“被认为不知感恩,来年政审一把关,连问都不用慰了”的危险。 。 
  更更甚者,有些不是恩的“恩”,经文人学者们一忽悠,也得去感了;有时还得感了又感,无休无止。比如腐败,本是因执政者自己没控制得好,让队伍内部出了问题,该早日自行解决。不想,他认识到了腐败严重的问题时,得感恩;决定要采取措施来遏止时,得感恩;采取了措施,抓了几个贪官时,得感恩……直到如今,是贪官是越抓越大,越抓越多。真是年年加强反腐,年年的成效也突出,不过后来得加上一句,形势是依旧严峻了。这严峻,就可见还得年年加强,一加强,肯定是成效突出(但不会突出到形势不严峻的地步,要不然,怎会有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反腐败的形势都将是严峻的——这可是反腐工作者自己预测的),这恩看来还得感上很多年。 
  晕!晕了后,还得清醒一下,继续感恩。不过清醒后,不想感这恩了也不一定。 
  有些恩,让我们少感吧,说不定,有利于和谐。 

网友谈感恩

 

 作者:洪艳

来源:【临安新闻网添加日期:2011.11.25

    网友“真真”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幸福的习惯》,它告诉你,提升幸福指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珍惜拥有的幸福,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种最美的心态,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感谢伴侣,与你同甘共苦,冷暖相知;感谢孩子,让我们担起了责任……”我们同样也要感谢挫折,生活给予我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你坚强,给了你另一种阅历。 

  冯先生说:“感恩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不光是在节日上提倡。以前我个人奋斗在外,得到人家的帮助,我都铭记在心。只要有机会,都不会忘记去表达谢意。” 

  网友“仁者无敌”说:“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活在当下。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冰与火”说:在中国,感恩节并非像情人节、圣诞节那么火爆,金钱至上、人心冷漠、感恩缺失等现象不断滋长。因此,感恩教育迫在眉睫,首先是要抓住感恩教育的源头,因为家庭是孩子一切情感的产生地,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其次要从小事抓起,比如待人要宽容,帮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要让感恩教育付诸行动,实实在在。

 

谈感恩

来源:作文网 文章作者:李含章 2010-06-28 14:00:28

望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爱如影相随,只因心中充满希翼。只有用心去聆听自然地和谐与相容,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懂得奉献,才能将天地间美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题记

  基督教徒在饭前都会念这样一段祈祷文: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诲,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谢所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那么,感恩是什么呢?

  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和挫折,因为它增加了我所不具备的才能,感恩对手,感谢敌人,他们促使我不断前进,感恩忧患,因为它使人们懂得生存,这些难道不是乐观吗?

  感恩之心,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因为有了感恩之心,国家个人才有所成就。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我国之所以能迅速的强大起来,是因为我国有感恩之心。中国感恩一切对手,一切困难,一切灾难,因为我们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008年奥运会这个重任将要降临中国之前,上天对中国进行了一场考验,将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中华大地,8。0级的地震牵动了世界各国的心,震碎了中华儿女的心,但是,地震却永远也震不倒中华儿女的爱心!在关键时刻,中华儿女经受住了考验,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

  2010年世博会开幕之前,灾难又一次降临中华大地。7。1级的玉树地震又一次震动了中华儿女的心。地震虽然影响了世博会的计划,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决心!地震无情人有情,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世博会也成功举办了。

  中国成功的度过了重重困难,终于富强起来了,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困难吗?都说逆境出人才,我看一点也不假,祖国不就是因为逆境而强大的吗?

  所以,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无论是对挫折对还是困难,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对手。


感恩节里谈感恩(图)

2011-11-24 08:17: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何立伟
  一个人在事业起步的时候,在精神迷茫的时候,在人生多歧路的时候,总会遇到来自他人的帮助、点拨、提携、扶持,这样的人,便是我们的恩人。但凡恩人,我们是一辈子都不应当忘记的。这是做人的起码的德行。

  感恩节要到了。这节日虽然是属于美国人跟加拿大人的,看似与中国人无关,但“感恩”这两个字,却是承载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亦是有感恩情结的,中国的语言文字里,藏着诸多的“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类知恩、感恩、报恩的精神密码,代代遗传,亦成了中华文明的一种美好的风习,以至社会将一个不知感恩的人,视为非我族类,必唾之弃之,不与为伍。

  一个人在事业起步的时候,在精神迷茫的时候,在人生多歧路的时候,总会遇到来自他人的帮助、点拨、提携、扶持,这样的人,便是我们的恩人。但凡恩人,我们是一辈子都不应当忘记的。这是做人的起码的德行。

  我个人一辈子的事业就是文学。每每回想当初起步的时候,我都会忆起两个人来,当时,他们给予我的帮助,在他们或许就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于我的一生,却是相当重大的事情,可说是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今后的方向,令我没齿不忘。

  第一个人是诗人于沙。我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学习写诗,一直默默地写,每天写,写了两年多,从未示人,亦未投稿,是真正的抽屉文学。那时候我在一家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子弟中学教书,有位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好友老赵,见我总是鬼鬼祟祟地在一个本子上写什么,就问我,我开始是敷衍他,后来拗不过他再三追问,就说了实话,说我在习作诗歌。老赵年轻时亦爱诗,他“咦呀”一声就要我给他看,其时我写了厚厚几大本,就从中摘抄了十首给他看。他看了说这诗我怎么看不懂呢?因那时候,我学着写的是朦胧诗。老赵想了一下,说这样吧,我有个邻居,是《湘江文艺》杂志的诗歌编辑,也是个有名的诗人,叫于沙的,我拿给他看看好吧?我连连摇手连连说不,我说那样会以为我找他走后门投稿,我不想这样做。老赵就说于沙人很好,我会跟他说这不是投稿,是叫他看看,给个评价,这样总可以吧。老赵一再鼓动,我才松了口,说,你不要讲这是哪个写的。

  当晚老赵回家,就把诗歌给于沙看了。第二天来上班的时候,老赵告诉我,于沙约我这个星期天到他家里去,他想见见我,跟我聊聊天。我问老赵于沙谈了诗歌没有?老赵说,他没有跟我谈,只想当面跟你谈。这样我就去见了于沙,也是我第一次见诗歌编辑跟诗人。我相当紧张,进了门,打了招呼之后满面彤红,坐下来把双手夹在两膝之间,不晓得说什么话。老赵带我进去之后就说你们谈吧,我回家有事,走了。我愈加惶恐,汗都下来了。于沙给我泡了茶,拉把椅子在我对面坐下来,问我教书是教什么,家里头有什么人,我以前爱好些什么,问了一大堆闲话,就是不谈诗歌。我想肯定我的诗歌不值得谈,我还坐在这里干什么?于是站起来说,于沙老师,我今天还有点事,我要走了。于沙也站起,把我按下来说,走什么呢,我们还没谈诗歌啊。他复又坐下,这才跟我谈起了诗,先问我投过稿没有。我说从未投过,我连给别人看都没有看过,除了老赵跟你。于沙抚掌笑道,那好,那好,免得你给不三不四的人看了,提不三不四的意见。这话说得我也笑了起来,一下子轻松了。他接着说你这样的朦胧诗,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写,有写得好的,也有写得不好的。我们编辑部每天都收到这种类型的投稿。我们杂志有点保守,不大登这类诗。你写的诗呢,我认为要么别人就很喜欢,要么别人就根本不喜欢。但你写的诗是不需要什么改动的,你已经写得是那么回事了。这样吧,我有位以前是右派诗人的朋友,名叫流沙河的你晓得吧,他在主编一本《星星》诗刊,他那里爱发新人的诗歌,我给你把这些诗推荐给他去,看看他喜不喜欢。我当时也是连连摇手说不,于沙就说哎,不要紧的,你这些诗我看完全达到了发表水平,你应当让它们像鸽子一样飞出去了嘛。他说他明天上班就帮我把诗稿寄给流沙河,而且写上一封推荐信。说完又跟我谈诗,说年轻人刚开始学写作时总有个模仿的过程,但这之后,要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及风格。那天我受了很多教益,亦受到很大鼓励。不久,《星星》诗刊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我一组诗,还取了个组诗名叫“希望”。这是我的文学处女作,是我的诗歌习作第一次由蓝墨水变为铅字,而且,想想看,是发表的组诗而不是单篇,有推出新人的意思。我就这样被推出来了,这真是使我看到了“希望”!没有于沙老师的鼓励跟推荐,也许我以后也会小荷露出尖尖角,但这个过程,不晓得会多么漫长。如果我一再投稿而不被采用,也许我就会泄了气,从此放弃文学追求。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我后来有许多爱诗的朋友,就因为屡屡投稿屡屡不中而最终坚持不下来了。

  还有一个人是《人民文学》的小说编辑王朝垠。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文学青年给《人民文学》投稿每天要用麻袋来装,多得完全看不过来。我开始由诗而转入写小说,写的第一篇叫“石匠留下的歌”,鼓起勇气就投给了《人民文学》。当时《人民文学》可是最高级别的文学刊物。中国当时最好的作家、最好的作品,几乎有一大半是由这家刊物推出来的。我在上面发表过诗歌,所以这一回写了小说,也要投给她。我对自己已然有了信心,对文学前程亦抱了很大的“希望”。
  不久之后我就收到了王朝垠先生给我写的一封信,他说这篇东西他很喜欢,有特色,有个性,既可作散文发,又可作小说发,但他想,作小说发,可以确定小说的另一种散文化的风格。这鼓励真是太大了!我记得我把这封信看了整整一个晚上,一遍又一遍地看,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后来我去北京,见了王先生,在他家里喝啤酒的时候他跟我说了这件事的过程。原来他那几天肚子不好,时常要上厕所,他是个极勤奋的编辑,连蹲坑的时间都要工作。他一回上厕所,顺手抓了一把来稿,蹲下来就读,其中幸运的就有我的稿件。他说当时一看我邮寄的信封上印有肉类联合加工厂的衔头,就想这是杀猪的工厂,只怕跟文学没什么关系。但责任感还是让他拆开了,再一看我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第二印象又不好,他依然坚持看了下去。结果,他看完了,从厕所出来后立即就趴在桌上给我写回信,说这篇稿子编辑部要采用了。这么好的编辑,敬业而又负责的编辑,现在真是少见了。他给我写的热情洋溢的信,让我对自己由诗向小说转型有了莫大的信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我又一口气写了好几篇短篇小说,投给了当时文学青年最向往的《人民文学》。第二年,我的《白色鸟》在其上发表之后获得了当年度的全国短篇小说奖,使我一时声名小有。

  我要在感恩节到来时感恩于沙老师,感恩王朝垠老师,没有他们当时的鼓励、推荐、提携和慧眼,我真不晓得我如今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

  于沙老师老了,我祝他健康长寿,晚年幸福。王朝垠老师故去了,我祝他的在天之灵平静安稳,他要晓得,有一个当年的后生,一直怀想着他。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谈感恩文化

作者:风华 发表时间:2008-09-01 09:35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报恩与感恩很相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但报恩指受到别人的恩惠,日后加倍回报别人,施以受为前提,施受在同一对象。感恩不以受恩为前提,施予的对象更加广泛。
一、感恩文化的定义、特性和功能
感恩对于个人是感恩心态,对于社会就是感恩文化。感恩文化是一种基于人自身需要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意味着平等与尊重、服务与回报、付出与牺牲,是一种植根于庸常生活的日常精神,是透过行动和机制的情怀实践和价值实现。
感恩文化具有传递性,个人无论作为施或受的对象,都会增强其感恩心态,从而更加自觉地关爱社会或他人,整个社会的感恩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感恩文化对于社会非常有益,它可以让人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团结合作,相互关爱,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非常吻合。
一、感恩的表现形式
感恩文化包含着很广泛的价值取向,并且还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它包含知足、报恩、尊重、乐观、博爱等多重含义。我们只能举出其中的主要部分:
1、感恩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和生活方式。
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许多人,在得到了金钱、地位、名誉之后,在鲜花与掌声之中,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他们整天叫苦连天。口口声声说上司不理解他们,同事不理解他们,下属不理解他们,就连父母、妻子、孩子也不理解他们?这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和物,你会突然感到原来世界如此美好。
2、感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社会、单位、领导、同事、下属、客户等等,甚至父母妻儿的付出漠然置之,认为那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并非如此。大写的人,一撇一捺,每一个人要想能够顶天立地,必须要有众多他人的鼎力相助,否则,大写的人就会坍塌,甚至一败涂地。中外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败在“离心离德,孤家寡人”。所以,感恩其实就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单位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因为只有铭恩于心,才会有恒久的责任。
3、感恩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和奉献。
一个真诚、坦诚、忠诚、赤诚的人无不都是快意恩仇。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蜜蜂采花而去,嗡嗡的一番表白,这是感恩;葵花向着太阳,永远注视着天空,这是感恩。对有精神作支柱、文化为底蕴的万物之灵来说,知好知歹,有恩当报何其重要。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感恩成为一种健康的心态,我们的身心和灵魂便有一种超拔。
4、感恩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他人的尊重,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生命价值的敬畏与崇拜。
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重新看待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在现代社会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巨大链条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每个人有意无意间都在为别人付出。当我们感谢他人的嘉言善行时,第一个反映常常是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为别人做得更好。
5、感恩让我们心中多了一份难得的快乐和宁静。
如果总觉得别人欠你的,从来不想到别人和社会给你的一切,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产生感恩。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原凉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感恩自己的对手,正是他们存在才铸就了自己成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美好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6、感恩让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挫折和不幸。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感恩,会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就像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进取的信念。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有了感恩的心情,我们即使遭受挫折,感觉到我们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不会怨恨失望,更不会自暴自弃。同时我们只有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放开自己的胸怀去宽容待人。
我们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磨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导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当别人批评我们时,如果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能够心平气和,审视自己。于是你就会发现,别人的批评其实是一片好心.但如果我们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狭窄,处处提防,最后终会因孤独而陷入忧郁和痛苦之中。“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7、感恩让我们获得更多。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如此的和谐和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此变得愉快而又健康。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才能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顺风顺水的人,想着逆境奋斗的人;无忧无愁的人,想着拮据艰窘的人。只有充满博爱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人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在微软公司,有个著名的故事。一位名叫史蒂文斯的应聘者到微软应聘时,落聘了,不过,他觉得面试时微软对软件产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于是他给公司写了封感谢信,感谢微软为他提供面试机会,虽然落聘,但也让他大长见识。这封信后来被送到总裁比尔·盖茨手中。三个月后,微软出现职位空缺,史蒂文斯收到了聘用通知书。十几年后,凭着出色业绩,史蒂文斯成了微软公司副总裁。
二、塑造感恩心态
1、从感恩父母开始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选择,但惟一不能选择的就是我们的父母,相反是父母无私而伟大的爱选择了我们,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父母也许不能给予我们金钱、地位、名誉、豪宅,或者是一副美丽的容颜,但他们给了我们世界上唯一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生命。不要总抱怨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少,我们要对父母感恩。是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照顾我们的生活,教导我们如何做人,还为不懂事的我们牵肠挂肚。等到父母两鬓斑白时,依然会清晰的记起我们绽放的第一朵微笑,记起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记起我们喊出的第一个字,记起我们人生路上的每一点每一滴。面对父母无私的爱,再华美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作为儿女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父母感恩呢?
不少世界500强公司,在进行用人调查时,都把孝顺父母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加以考察。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还怎么尊重顾客、热爱公司、忠诚老板、体贴下属呢?
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和《常回家看看》为什么风靡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在这里我们再重温一遍歌词,找一下似乎忘却的感觉:
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涂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华为总裁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一文,饱含对父母的感恩与歉疚之情,娓娓道来,又荡气回肠,建议读过的朋友再多读几遍,没有读过的朋友找来读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深的感动。

2、感恩你的单位和上司
我们应该感恩,因为单位的存在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现自己才华的良好平台。但是,一段蜜月之后,不少人开始抱怨单位的环境不好,上司的素质太差,同事的水平太低,给的薪酬太少等等。结果,自恃清高,郁郁寡欢,整日做怀才不遇的痛苦状,要么业绩平平,既浪费工资,又虚度了自己的光阴;要么愤而出走,频繁跳槽,终生漂泊,一事无成。
为什么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上司耿耿于怀呢?为什么我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视每天相处的上司的种种恩惠,将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是动辄就寻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是能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成功守则中有条黄金规律:待人如已。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你是一名雇员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验算,给老板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考虑员工的利益,对他们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其实,做一个领导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她)经常承受着来自工作、生活、上级、下级、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领导的情绪。领导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性格和缺陷。他之所以成为领导,并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有某种他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才能。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上司。许多人总是对自己的上司不理解,认为他们不近人情、苛刻,甚至认为可能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为上司着想,怀抱一颗感恩的心,或许能重新赢得上司的欣赏和器重。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最起码我们能够做到内心宽慰。感恩是会传染的,上司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
同时,要学会赞美和欣赏上司,向上司学习。“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世界”。就是说,如果你相信他人是优秀的,你就会在他身上找到好的人格品质;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无法发现他人身上潜在的优点;如果你本身的心态是积极的,就容易发现他人积极的一面。看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从他人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并由衷地欣赏他们的成就时,你才能真正赢得友谊和赞赏。
如果你的上司是一个各方面都很成功、很优秀的人士,请你千万不要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什么条件都不要讲,你的任务就是抓住机会,向他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人能够拿钱让你去学习,并提供实战的学习环境,免费给你提供标杆和榜样,你为什么不以发奋的工作报答知遇之恩,成就上司同时成就自己呢?
4、感恩你的所有“顾客”
共产党来自人民,邓小平说过他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有个岗位是因为人民给了我们岗位,我们有点权力是因为人民给了我们权力。所以我们要感恩人民。面对人民群众,我们首要任务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为人民服务。而获得感谢、欣赏、认同和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需要,也是人的基本的情感需求。
美国曾经有这样一则传说,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是一盆稻草。全家人都很奇怪,不知道这是怎么会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点感谢的回声,那么我们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和恩情,就更需要把感恩的话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感激养育你的人,因为他给予了你的生命;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丰富了你的心灵;感激关爱你的人,因为教会了你的付出;感激启迪你的人,因为他提升了你的智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唤醒了你的良知;感激折磨你的人,因为他锻炼了你的毅力;感激放弃你的人,因为他磨砺了你的独立;感激打击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批评你的人,因为他拓宽了你的心胸。
感激人民,因为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感激你的同事,因为他们是你的亲密战友;感激你的下属,因为他们是你的绩效伙伴;感激你的对手,因为他们是你的动力之源。
感激每一片阳光,每一阵清风,每一朵白云,每一块绿茵,每一茎野花,每一场暴雨,每一片冬雪,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个动物,是它们带给我们好心情,是它们让我体会到自然与生命的美妙。
5、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性和动物性是很不同的,最大的不同之一就在于人性需要受到尊重。看到一个乞丐,如果你把钱丢给他,他心里就会很不高兴,他会暗暗说:“你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吗?希望你过街的时候被车子轧死。”对猫或狗你可以没有敬意,可是人是需要被尊敬的。你不尊敬他,他就不愿理睬你。所谓“敬人者人恒敬”,敬其实就是看得起、给面子。你对他人不敬,他人就不会替你尽力。曾仕强教授不主张讲人力资源,他认为讲人力资源,也就是把人贬为资源,也就表示了看不起人,这是一种大不敬。敬就是让对方感觉到他受尊重,而人力资源无法显示对人的尊重,所以他建议把人力资源改成人员发展,因为组织是由人员组成的,它不是物料组成的,而且人们都需要发展,不管他在哪个位置。
6、向蒙牛总裁牛根生学习
牛根生是一个重情重义、深怀感恩之心的人。1983年,牛根生与郑俊怀几乎是前后脚进入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不过,老郑是作为企业最高领导人坐在主席台上,而牛根生是作为一名洗瓶子工人站在车间里。牛根生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洗瓶工到副总经理的转变,又用10年的时间,为打造伊利全国驰名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因为与郑俊怀之间的恩恩怨怨,说不清是被扫地出门还是离家出走,1999年,他创立了蒙牛,又用6年时间创造了5年增长200倍,6年销售200亿的蒙牛神话,2005年预计销售收入超百亿。
    别的不说,只说牛根生感恩郑俊怀。不管是在伊利后期,老郑有意无意地找茬、排挤他,最后在该给的奖金和工资也没有兑现的情况下,被迫离开伊利;还是在他创业蒙牛的过程中,伊利对蒙牛的百般阻挠、打压、甚至有计划地不惜重金中伤蒙牛,牛根生一直都在一德报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地对待伊利,真诚地对待郑俊怀。郑俊怀出事后,牛根生不愿多作评述,甚至不肯重提那段“草原公案”。无数次,记者们企图撬开他的嘴巴,但他基本都是重复两句话:“草原品牌是一块,蒙牛伊利各一半”;“没有郑大哥的知遇之恩,就没有我牛根生的今天”。“没有郑大哥就没有我牛根生。”同时,牛根生往看守所里给老郑捎了一万元,给老郑90岁老母亲一万元,给老郑妻子一万元。老郑女儿留学,妻子薄香女向“最不应该求助”的老牛求援,结果,“最不可能帮助”的老牛等人拿出二三十万元……
2003年11月23日,蒙牛举办了盛大的感恩节,主题为“给企业安装一颗感恩的心”。为答谢广大消费者、奶农、员工、员工亲属、各界朋友,公司邀请了消费者代表100人、奶农代表100人、员工亲属300人、各分公司优秀员工50人及其他各界朋友参加了活动,并颁发了有关奖项。自此之后,国际上流行的感恩节成为蒙牛的一个法定节日。
牛根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首家捐资1200万元抗击“非典”,向人民教师捐赠价值3000多万元的产品送健康;向赤峰地震灾区捐助价值30多万元的牛奶;向锡林郭勒盟地震灾区捐助价值30多万元的牛奶;寒门学子没钱上大学,蒙牛送去3万元;每年春节,牛根生都要带领公司领导在周边旗县访贫问苦,送米,送钱,送温暖……
牛根生奉行“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哲学,至于他在伊利和蒙牛自掏腰包,感谢他的下属和员工,究竟散尽多少家财,恐怕连他自己也很难说清楚。
牛根生用一颗真诚律动的感恩的心,养育了内蒙古的“蒙牛”,成长了中国的“蒙牛”。这只“蒙牛”也必然要走向世界!
    感恩的心,永远年轻!
    感恩的人,永远快乐!
    感恩,让我们以知足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感恩,让我们在渐渐平淡麻木了的日子里,发现生活本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恩,让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
    感谢天地,感谢命运,天地宽阔,道路坎坷,但只要心中有爱,心存感恩,我们就会努力,我们就可以前行。
  感恩是一杯水
02008211
廖宇轩
课外研学报告-再谈感恩美德
感恩是一杯水
机械工程学院 廖宇轩(02008211)
摘要: 摘要:通过这堂课,陈爱华老师告诉了我们何谓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以及感恩 的意义和重要性。当人第一次学会向有恩于自己的人说“谢谢”时,则意味着他 作为社会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学会感恩,感谢亲人、师长、同事、同学以及生 活给你的赠予,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幸福观、荣誉观…在丰富我 们关于感恩美德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对于感恩的看法。 关键词: 关键词:感恩;美德;自发;德性;内在
陈爱华老师多年从事哲学与伦理学的研究,从她的讲述中我也逐渐形成了 对感恩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一些新的兴趣和思考。报告会后,我总结课上 的收获,并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对感恩这种美德做了进一步研究。首先从什么 是感恩说起吧。 一、 感恩的心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国外的故事,大意是:一个地方的一个人为他人做了一 件好事,但他不要求受“恩”的人对他回报,只是希望受“恩”的人也通过为他 人做好事的方式将这个信念传达下去,于是,在当地,在这个国家,很多人因此 而感受到“恩” ,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并因此而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一 种多么温馨的感恩方式啊!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能够通过行动来体现你的感恩之情当然很好。但是, 如果每人都有一颗对生活、对社会、对亲人甚至陌生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相信 每个人因此生活在快乐当中。 哇哇坠地,我们很应该感恩,感恩父母亲将我带来这个人世间,让我有机会 领略人世的一切精彩。 早上起床,伸伸懒腰,张开眼睛,看看从窗外透过的光线。我们是不是应该 感恩上苍又赐予我新的一天, 让我又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体验它的美好与残酷; 又能见到我的亲人和朋友;又能干我喜欢的工作。 我的学习取得成绩。 我是不是应该感恩, 感恩有家人的支持; 有同学的帮助; 有老师的教导。还有他们对我的宽容和耐心。 我的工作顺顺利利,得心应手。我是不是应该感恩,感恩于同事们对我的帮 助; 感恩于同事们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感恩于同事们对我缺点的包容。 当我的试验研究进展顺利,我是不是应该感恩,感恩前辈所做的一切为我这 个实验研究能顺利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感恩他们所付出而并不要求我们回报的 一切劳动;感恩他们不计较得失所为我做的一切。 回到温馨的家,我是不是应该感恩,感恩于家里的成员为我付出的一切;感 恩于他们对我的纵容和体贴;感恩于他们无私的奉献。
2
课外研学报告-再谈感恩美德
当我遇到困难而得到朋友们的帮助时。我是不是应该感恩,感恩于朋友们浓 浓的友情;感恩于他们毫不计较的帮助。 感恩其实并不复杂,只要你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就无处不在! 二、感恩 走向人性的深处 感恩,非常抽象的一个词,它源自生活源自我们自己,却又好像高高在上。 我们对于感恩的认识真的透彻吗?何为感恩意识?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感恩意 识? 当人第一次学会说“谢谢”时,他同时也开始向感恩的意识迈出了一步。然 而,真正的感恩并非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言说”之上,它具有更丰富和深沉的内 涵。 在“商品拜物教”渐渐蔓延的时下,互惠互利、相互交换似乎成为人与人之 间交往的流行模式。与之相联系的“知恩图报” ,往往被理解为受惠于人,则应 作出相应的回报。 这种建立在利益计较、 物物往来之上的关系, 显然不同于感恩: 它仅仅是物质交换的延伸,而缺乏内在的精神触动和回应。 与物质上的互利和回报相联系的, “礼尚往来” 所谓 是 , “来而不往非礼也” 。 在世俗的眼光中,投之以李,便应报之以桃,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以礼相待、彼此 往来,是天经地义的。作为日常交往形式的体现,这种礼义上的互动所实际追求 的,是合乎世俗层面的社会规范,但它与真正的感恩同样相距甚远。 以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功利化、外在化为背景,在年轻的一代中,感恩似乎已 越来越成为一种遥远的意识。过度的关爱,使独生子女早已将父辈的尽心尽力视 为理所当然之举;家庭中长久的中心地位,则使他们已习惯于接受他人的付出。 对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一代人而言,生活的艰辛仿佛仅仅是小说或电影里 的故事,为生活而操劳、奔波则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父母们身心交瘁地付出在他 们看来是如此自然,以致如果要他们为此而感恩,他们反倒会觉得诧异。推而广 之,在社会领域,他人、社群对他们的关切、照应,也往往被理解为他们应享的 权利,对这种来自社会的关爱可以坦然受之而无需思恩。 以人的价值与人性的体悟为实质的内涵,感恩固然需要形式层面的表达,但 它更离不开心灵的感悟和沟通。作为一种意识,感恩既不同于基于功利关系的彼 此互利或简单回报,也不是基于外在规范的礼尚往来,而是源于心灵的内在触动 或震憾。 事实上, 真正的感恩, 总是表现为情感上的内在沟通, 它发自人的内心, 而不是仅仅摆出某种姿态,做给别人看。具有感恩之念,不仅意味着一般意义上 的人性自觉,而且具体展现为情感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当然,实质与形式并非截然相分。注重感恩的内在或实质方面,并不意味着 完全否定其外在形式上的展现。如果一个人自称有感恩意识,但在实际的言行举 止中,却没有任何与之一致的表现,我们似乎便有理由怀疑其意识的真诚性。内 在的德性需要在道德实践中得到确证,真诚的感恩之心,也应当在具体的行为过 程中加以体现。在扬弃单纯的外在形式、虚文空言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真诚意 识的外化、内在心声的表达。行善者固然不应要求他人有感恩之举,但受人之惠 而在实质层面与形式层面都漠然处之,同样很难视为合理的回应。 面对无处不在的物化追求,面对日渐为功利意识所渗入的人际关系,面对趋 于贫乏、 苍白的情感世界, 我们需要呼唤感恩意识。 尽管这种意识也许非常平淡、 寻常,其间似乎并没有任何惊天动地之处,然而,正是在这种寻常的意识中,隐
3
课外研学报告-再谈感恩美德
含着培养健全精神世界的出发点。 感恩意识的背后是自我与他人或更广意义上人 与人的关系,现代化的过程固然将商品、市场推到了前端,但人与人之间依然存 在着超越市场与商品的关系。从最原始的亲情,到广义的人与人之间交往,他人 的付出与自我的情感回应几乎处处存在。引导人们懂得感恩,并不断从中学会尊 重人、在感恩中达到人性的自觉,这对于进一步净化、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的 精神,激发人们超越凡俗、走向崇高,并进一步达到完美的精神之境,无疑具有 重要的意义。 感恩源自对生活的态度 二、 感恩源自对生活的态度 从两次让座来谈谈感恩吧 什么是感恩?第一、感恩是因为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所以心里怀存着一份感 激之情。 施恩者或许未必需要你同等的回报, 但是至少知道你心里念着这份恩情。 第二、当施恩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受恩的人或许没有能力象施恩者当时那样去 帮助对方, 但是至少能在自己有限的能力里面尽力去给予帮助, 尤其是精神上的。 第三、或许施恩的人永远都不需要受恩者的回报,但是,作为一个受到过别人帮 助的人,在遇到比自己境遇更差的人的时候,能够想到那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是如何的帮助自己的, 也会用同样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并且去全心帮助那个比自己 更糟糕的人。 可是,我们都乃凡人,总有七情六欲的折腾与烦恼。 那么,就从两件小事上,两次不同的让座经历,说说我对于感恩的实际理解 吧。 有一次坐公车,上来一个怀抱着小孩的中年女子。她上来后,我把座位让给 她。 开始她拒绝了, 不过我还是坚持把座位让给了她。 只坐了两站, 她就下车了, 这中间,我又坐到一个坐着不怎么舒服的位置。她起身时,没有离开那个位置, 而是招呼我快点过去她那边可以坐的舒服些。那时候我很快乐,因为让座也可以 让人感觉很幸福。因为对方竟然一直记着我给她让座这么一件小事,可以事后还 记得。 另外一次,我坐车排队,这里是起点站,在我前面排着一对小夫妻,女人正 大着肚子。等到我们排队上车时,座位已经没有了。这是一趟比较长途的车,大 部分的人都会从起点坐到终点,行程约一小时。其他没坐到位的人都下车等下一 班车了, 中间间隔约 10 分钟。 我因为事急, 所以就站着了。 没有人给他们让座, 我觉得也是情有可原。后来大肚子女人就坐在了售票员的位置上。售票员上来开 始买票。轮到他们时,他们竟然很理直气壮的跟售票员说: “我是孕妇,你帮我 找个坐位。 怎么听怎么不舒服。 ” 但是售票员还是通知乘客给孕妇让个座。 可是, 没人起来。后来,售票员就亲自出动说服乘客让座才有人让的。 让座给孕妇,确实是义不容辞的事,但不是一定要做的事,作为孕妇因此而 觉得理所当然,就有些过分了。作为孕妇,在你大肚子时,出行不方便的时期, 受到旁人照顾是应该的, 但也应该心存感恩之心, 也尽量少干扰别人的生活才是。 不能因为你是孕妇,所以干扰了别人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是中途上车,如果 别人不让座, 确实很过分。 你从起点上来, 明知没位, 明知坐这车的人都是长途, 你却丝毫不谦让,并且理所当然,就是缺乏感恩的一种心态。 同样的让座,一个让我觉得很快乐,甚至有幸福的感觉,而另一个让人感觉 很愤慨,甚至都不是我给让的座,其实,就是有无感恩之心在作祟。
4
课外研学报告-再谈感恩美德
结束语: 结束语:感恩是一杯水,就如陈爱华教授所说,感恩是发自内心的很自然的 情感,它可以平淡如水,却蕴含着人性的光辉和力量。陈教授的这次讲座是对感 恩的重新解读,让我在重新认识感恩美德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感恩这 种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珍视和自我升华的德性。
5

 

谈感恩

2007-07-12 11:47:19  chenjianjun_19841116 

.titleJ { clear: both; height: 25px;}.titleJ .content { background-image: url(http://cn.yimg.com/ncp/fashion/img/jrtj_titlbg.gif); background-repeat: repeat-x; padding-left: 10px; height: 25px; border-top: 1px solid #a7a7a7; border-right: 1px solid #a7a7a7; border-bottom: 1px none #a7a7a7; border-left: 1px solid #a7a7a7;}.pstR{ position: relative;}.listJ { border-right: #a7a7a7 1px solid; border-top: #a7a7a7 1px; margin-bottom: 6px; border-left: #a7a7a7 1px solid; border-bottom: #a7a7a7 1px solid}.listJ .img A {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listJ .linkList { width:190px; line-height:21px; margin-left:15px; margin-top:10px;}.listJ .linkList ul{ margin:0px; padding:0px;}.listJ .linkList ul li{ margin:0px; width:210px; padding-left:8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cn.yimg.com/ncp/fashion/img/dot001.gif);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0px;}.listJ .linkList ul li A{ color:#030098;}.listJ .linkList ul li A:link { text-decoration: none;}.listJ .linkList ul li A:visited { text-decoration: none;}.listJ .linkList ul li A:hover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listJ .linkList ul li A:active { text-decoration: none;}.listJ .group { overflow: hidden;padding-bottom:10px;}.listJ .group .gl{ width:90px; padding-left:10px; padding-top:9px;}.listJ .group .gl img { background: #cbdee2; border: 1px solid #999;}.listJ .group A{ color:#030098;}.listJ .top { border-bottom: #f2f2f2 1px solid}.titleJ .r1 { border-right-style: solid;left:0px;top:0px;width:3px;}.titleJ .r2 { border-right-style: solid;left:0px;top:1px;width:2px;}.titleJ .r3 { border-right-style: solid;left:0px;top:2px;width:1px;}.titleJ .l1 { border-left-style: solid;right:0px;top:0px;width:3px;}.titleJ .l2 { border-left-style: solid;right:0px;top:1px;width:2px;}.titleJ .l3 { border-left-style: solid;right:0px;top:2px;width:1px;} 

感谢天空,给了我们白云悠悠的诗意;感谢大地,给了我们流水淙淙的空灵。常携一颗感恩之心,那么即使是最平常的事物也会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成长过程中,我们接受了无数的帮助与关怀。尽管没有人要求回报,但我们就能因此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循循善诱,好友的无私援助吗?不,我们不能,我们只有将这些时刻铭记在心,才能守住做人的根本。

  对别人的恩情心怀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而感激自己的敌人则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千叟宴”。宴会中他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皇太后,感谢她帮助自己登上了皇位。第二杯敬天下臣民。感谢他们为江山社稷所做的贡献。最后他拿起第三杯酒,众人屏息以待,都想知道康熙第三个大恩人是谁。他缓缓说道:“第三杯酒朕要敬朕的敌人们:吴三桂、螯拜,郑经,葛尔丹……”众皆哗然,康熙停了停才意味深长地说:“我感激他们给了我斗志,正是他们逼我建下了今天的丰功伟绩。”且不说康熙执政有多么贤明,单就这三句感谢,就足以能让他郎照大清的万里乾坤了。

  感激于自己有恩的人,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但又有多少人拥有感激敌人这样广阔的胸襟呢?殊不知正是你的对手给了你奋发向上的动力。有时支持着你坚持不懈的或许就是“我决不能输给他”这样的念头。因此当你取得成功时,不要忘了,其中还有一半的功劳来自你的敌人。

  而感激的最告境界就是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仍能怀抱一颗感恩之心。感谢失败,给了你为成功积累经验的机会;感谢挫折,给了你磨砺自己的机会;感谢困苦,给了你认清自己的机会……泰戈尔说:“没有岩石的碰撞,哪来浪花的美丽?”在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河中,试着以感激之心对待那拦路的岩石吧,正是它们激起了你生命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尘埃落定,物是人非,但切不可忘了感恩。只有用感恩拥抱人生,你才能拥抱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