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鹿地图:《五福临门——以心力造福与治病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16:54
 
  五福临门——以心力造福与治病的方法第一章 引言一、五福的意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码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二、哪有十全十美的福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身虽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清贫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遇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部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和四福——“好德”。有着生性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三、最悲惨的遭遇 一九八零年六月三日的报纸,报导了一个非常可怜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本省花莲县的瑞穗乡。  谢莲清今年四十一岁,住在花莲穗乡国光北路一零地巷十七号,平常以小工为职业,家境十分贫困。他的妻子徐秀英,现年三十六岁,夫妻一共生了三个子女。  十七岁的老大谢荣兴,因为到外地人去学技艺,不幸于今年五月二十三日上午被摩托车撞死灰复燃。更遗憾的是,谢家的子女,除了老大谢惠珠今年十五岁,老三谢坤升十三岁,谢家的老大互了,剩十二个痴呆的弟妹。  然而,谢妈妈本人又因病,长期躺在床榻上,全家大小完全靠谢莲清一个人做小工来维持生计。他所寄望的老大被车子撞死,二个子女全都白疾,妻子又病倒了,真可怜! 四、为什么福有残缺的现象   今生的境遇不好,都是由于我们的过去(包括前世)所造的恶行(恶业)的结果。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杀害动物的人,今世就会得短命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生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过去或前生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人类或其他动物,今是就会不得好死。  长寿而贫贱的人是因为他过去慈爱动物,而却啬于施舍,富贵而短命的人是因为爱施舍财物,而却杀害动物,丑陋而富贵的人是因他过去慷慨大方,可是却容易发脾气,容貌端庄而地位卑微的人是因为前世有、容忍心、持守戒律,而轻视他人所导致的结果。总括一句话,五福有缺陷,主要是由于行善和积德不完全。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第二章 长寿(第一福)一、寿命是个谜吗? 自古以来,寿命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除非在心智上下过功夫的修行人,否则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跟我们碰面,也许二十年后或者明年,也许是今天或者下一分钟随时可能有车祸、地震、心脏等意外灾害,真是太可怖了。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把“朝不保夕”这句成语用在我们身上,直是显得格外贴切。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告诫弟子“从命只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一气不来,便属隔世。我们谁也没有把握这有生之年,趁活沣的时候,努力学习,积极行善,用功的修行。免得临命终进,急得像一只落汤的螃蟹。 察觉“人命无常”的事实,对我们有很大的益处。因为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了。因此,对于生命无常觉醒是智慧的开端,也是解脱苦海和第一步。难怪在《佛门日课》里,普贤菩萨要提醒我们: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二、世间的成就不一定和生死有关 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干的。纵使富贵如王侯,世俗的学识渊博如大海,地位高如公卿,容貌美若西施,大难来时,仍不免手忙脚乱,一命呜呼。假如佳人才子就可以长寿,那么就不会有“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说法了。所以不可因美丽的容貌而生骄傲。 不可以为我们年纪轻而就认为阎罗王还在睡觉,不会这样快找上门来。须知:棺材里所装的死人不一定是年老的。在人生旅途上,走不到终点而躺下来的大有人在。因此,古人警惕我们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人的死期很难预卜,有的胎死腹中,在还没有出生以前就死了,有的婴儿一出生因染上黄疸病和血友病就长辞世间了;有的小孩活到三、四岁就被车压死;有的长大成人,在青壮年时,因遭意外而伤亡了。 人不可以恃着聪明才智而轻慢他人,因为聪明而夭折的人也很多,例如:我念小学时,隔壁有位姓欧阳的班长,功课样样第一,可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就生了肺炎而离开人间。小学六年级又有一位姓柳的高材生,因脖子长瘤死了。 有了财富和地位也不能够傲慢。你看,中国从秦汉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美国总统肯尼迪有地位、有才干又有魄力,可是没有人会想到他会那么早就死了。以歌唱起家的猫王普里斯莱拥有私人喷气客机、剧院、保镖,可是死得却很突然。 信了宗教也不一定能够长命百岁。例如,屏东有一位信基督教很虔诚的青年人,刚大学毕业不久,因为飞机失事而“蒙主恩召”。当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念企业管理系的学弟,名字叫涂有生,了信佛教,而且也当佛学社的社长。很不幸的是,他去珊瑚潭郊游,涉水过河时,滑倒溺死,这不是佛法不灵,而是自己功夫不到家,学佛不得力,才无法转变定业。 我引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其目的在说明,世俗的学问和技能只能解决生活上的小难题,不能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各种宗教都致力寻求生死大事的解答,而惟一能彻底解决生死的只有佛教。信基督教,天主教、摩门教,虽然可以升天堂,但却不能脱离门道轮回。佛教的教法和义理虽然尽善尽美,但并不是相信了就可以了事,还要不断地理解和实行,才能够实证永恒的真理,确实解决生死的问题。们千万不要认为信了佛教,阎王爷就不会这么快找上门来,因而也就漫不经心了。我们应该知道“定业难转”这个事实。除非在佛法上修炼到有真功夫,能生死自在,对于生死问题确实十分有把握以外,否则还要拼命努力用功。丝毫懈怠不得。佛陀在《四十二章经》里说得好:“修道的人好像一头牛,背部载着很重的东西,走在泥沼当中,虽然身体已经很疲倦了,但是仍然不敢左顾右盼或稍停片刻;一定要继续努力,等到走出了淤泥以后,才可以安心休息。修道的人应该观罕世间一切自私的情欲比淤泥还可怖,专心用功修道,才可以出离苦海。 三 预知婴儿寿命长的短的方法 初生时叫声连绵相续的婴儿会长寿。 叫声断绝而且急迫的婴儿寿命不长。 哭声分散无力的婴儿,不能成人。 哭声深(哭不出来或哭声好像憋在身体里)的婴儿,不能成人。 肚脐没有血的婴儿,较好。 肚脐小的婴儿,短命。 全身软习好像没骨的婴儿,寿命不长。自己开眼睛的婴儿,不能长大成人。 皮肤洁白婴儿,寿命长。 目视不正而且常瞬动的婴儿,长大不成器。 流汗有血的婴儿,夭折。 不流汗的婴儿,不能长大成人。 小便浓得像脂膏的婴儿,不能长大成人。 常摇动手足的婴儿,不能长大成人。 太早会坐或会走,太早长牙齿和太早会说话的婴儿,不一定好。 头发的毛不周匝的婴儿,不能长大成人。 头发少的婴儿,个性较强,不易听信别人的话。 额头上有旋毛的婴儿,很早发达但会妨碍双亲。 枕骨发育不良的婴儿,到能说话时假会夭折。 *骨发育不良的婴儿,能爬(匍匐)的时候会死。 踵骨发育不良的婴儿,能行走的时候会死。 膑骨发育不良的婴儿,能站立的时候会死。 股间不长肉的婴儿会夭折。 颐下破的婴儿会夭折。 阳具不会起来的婴儿会夭折。 阳囊下面是白色和赤红色的婴儿会夭折。(参见《备急千金要方》第五卷)如果万一我们生了一个有夭折相的婴儿,请勿灰心!因为我们还可以利用本章后面所叙述的方法来化夭折为知寿的,也许就是欲语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四、营养、运动和奉命 诸君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多加营养多运动,寿命就一定可以延长。营养和运动是延长寿命的助缘(辅助条件),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有许纨参绔子弟好吃好穿又爱游荡,寿命却不长。近代的电影明星李小龙天天练拳运动,却很早中年逝世了。 寿命的长短和知识道德的高低有时也不一定成正比例。譬如,盗跖有几千名随从,横行天下,为非作歹,寿命活的却相当长。项囊七岁时做了孔子的老师,可是却很早就夭折了。我们也不能以寿命的长短,来断定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例如: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他的心念能三个月都不离开仁犯了过失,绝不会再得犯第二次,而且从为不夸张自己的善行和长处,可是却也夭折了。 诸君千万不要以为颜回短命是因为营养不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自得其乐,这是他的修养功夫好,如果颜回短命的原因,当然是前世业力的影响。要是一箪食一瓢饮会造成短命的结果,那么〈普曜经〉和〈因果经〉上所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未成道以前曾在雪山苦行六年,每天只吃一座一麦,怎么会得了呢? 〈大美百科全书〉里有一个有关饮食和健康的科学实验。科学家把老鼠分成两组,甲组老鼠每天都给它吃得饱饱的,乙组的老鼠则给予少量的食物。结果发现:乙组的老鼠不但平均寿命比甲组的老鼠长,而且乙组老鼠身上的毛也较甲组的老鼠有光泽。 心理学上也有类似的实验,例如,例如,把白老鼠分做两组,甲组的白老鼠每天喂饱后,偶而用”电击“来刺激它们:乙组的白老鼠则尽量让它们挨饿。结果发现:甲组的白老鼠犯胃溃疡的比例,较乙组的白求恩老鼠高出了许多。这也说明了:产生胃溃疡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而并非饥饿。 在自然界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吃得少而长寿的证据,例如,乌龟每天只吃很少的水草而可活上数百年。狮子老虎每天吃下很多肉类,寿命却反而短。在现实社会中也是如此,天下绝对没有暴饮暴食而活长命的人。我见到许多住在乡下的山上的老太婆,她们每天都吃很简单的蔬菜,却能活到九十高龄,你说奇怪不奇怪! 五、长寿的因和缘 寿命的长短跟财富、地位、常识、美丑等无关。可是跟”慈悲心“却大有关系,俗话说,”仁者寿“。这话一点也不错。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一定有好报。今生长寿的人,一定是过去世或今世对人类和动物慈爱的结果,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前世或今生杀害动物的结果。 今生慈悲行善而短命的人,乃是因为他前世所造的恶业先结果,而今生的善业刚种下不久,还没有结果的缘故。行善而遭到恶报,应赶忏悔过去的恶业,而不可怨天尤人,说是行善没好报。 我们需要了解”心地“的原理。当我们垦地播种花的种子时,为什么杂草会先长出来呢?因为地里面先前就有杂草的种子,否则杂草怎么会那么快长出来呢?(关于吉凶祸福的根源,请参阅拙着〈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第四章) 下面我就扼要地把长寿的因缘说明一下: 长寿的因——仁爱心,慈悲或救护所有动物,放生、宣扬放生戒杀的原理,施舍饮食(请人吃素或以小米喂鸟)。长寿的缘——心平气和,不动怒,生活有规律,调节饮食(不暴饮暴食),足够的营养,不过度劳累等。 夭折的原因——杀害动物,虐待动物等。 夭折的缘——时常动怒,暴饮暴食,过度疲倦结交恶友等。 六、”仁者寿“的铁证 (一)小沙弥救蚁延年 《譬喻经》上记载: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沙弥。那老师父因为有宿命通,知道小沙弥的寿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里这么地想:”如果小沙弥在这里死了,他的父母一定认为我照顾不周,才发生意外,心中就会怨恨我的“。因此,老师父就告诉小沙弥:”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探望们母,过了八天以后再来。“小沙弥很高兴地顶礼,辞别了老师父。 小沙弥走到半路,天上开始下大雨了。他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时,他急忙用土把雨水堵住,使雨水没有淹到蚂蚁窝里去。小沙弥回家回,一切都很好,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到了第八天的清晨,他又回到师父那里,老师父看到小沙弥能够平安回来感到奇怪。他就人定观察原因,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了蚂蚁而延长寿命了。老师父又说:”你做了大功德,你自己不知道吗?“小沙弥说:”我七天都在家里,那里做什么功德?“老师父又说:”你的寿命本来只能活到昨天,因为你救了那么多蚂蚁,所以寿命可以延长寿命到八十多岁。“ 小沙弥听了师父的这番话,对于”善有善报“的原理更加相信,当然心中也很欢喜。于是他就努力用功修行,从不懈怠,后来也证得了六神通的圣果。(摘自《譬喻经》第七卷)。 (二)刘景放生长命 刘景是明朝人,他的父亲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司寇“。刘景年幼时体弱多病,他原有的五个哥哥都先后夭折了。因此,刘大司寇对于这个最小的儿子的安危十分关切,他请了许多算命先锋一来看相。很不幸的是大家都说刘景很难活动十九岁。恰巧四川有位叫周士涟的着名相士来到京城,刘大司寇就请周相士到家里来给刘景算命,周相士看了刘景的相貌和八字以后,说:”你在十九岁那一年应有一个很难渡过的危厄;不过请你不要绝望,努力忏悔业障。广积阴德,可能扭转恶运。“ 十七岁的刘景听了周相士这一番话,他就决心革除众恶,广行善事。而且以《功过格》和《太上感应篇》作为行为的准则。每天逐条检点反省。起了一个善念,就在东边的墙壁上划一个红圈圈。尤其对于戎杀和放生,特别力行,不敢稍怠。这样行了三年,竟然平安地度过了十九岁的难关。 有一天,他从船要渡过长江,看到渔翁抓到一只大乌龟。刘景看到了产生慈悯之心,就把它买来放生。那只乌龟好象很有灵性,一直跟在刘景的船后送他,跟了五六里,还依依不舍。当天夜里,刘景住在旅舍,梦见一位穿黑衣又短又胖的道人,对他说:”公子广行众善,三年从不懈怠。现在你已延寿增禄了。但是你有身体向来薄弱,难免要受寒暑寿增禄了。但是你在有小术相授,依照奉行,可保平安无病。“说完了,马上就教刘景调息的要领,刘景醒来,知道是神龟 报恩,就依照梦中所学的方法用功,果然健康情况一天比一天进步了。后来他请周士涟相士周士相士为京城,以感谢昔日教诲的恩情。当天晚上,他和周相士呼吸非常微细。第二天早晨床后,周相士就向刘大司寇道贺:”这几年来,您公子的骨相改变太多子,我昨天跟他一齐睡。知道他已学会了乌龟的呼吸方法,这不但对健康有益,而且能使福寿绵长,这真是他行善的福报啊!“ 后来刘景活到九十八岁,子孙都很贤明,果然符合了周士涟的预言。(摘自《命运在您手上》) 七、从幼年培养慈悲心 慈悲心是各种善行的根本。慈悲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第一种是救贫苦,第二种是戎杀放生。第一种是对人,第二种是对动物。救济贫苦的善举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可是戎杀放生就难了,这主要是一般人不明白其中的意义,而我们又很少加以宣扬。 一个人如要长寿,不但要救济贫困的人,而且要慈心爱护所有的动物。譬如说:看见小孩无知地捕杀蝴蝶、蜜蜂、金龟子、小乌等小动物,或者用线缚住小动物在虐待玩弄时,应加以劝告或禁止。因为这种行为不但损伤生命,而且会使幼小仁爱心的人。唐朝有大诗人杜甫曾写诗描述这种玩弄动物的儿戏,并且感叹地说: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鳞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因为这样,我们教训子女,要从小培养他们的仁爱心,到所有的动物遇到困境,例如:习娥赴灯,小虫被捕,鸟雀受伤,蚂蚁被踏,鱼是被网,走兽被逐都应本慈悲的智慧,尽心尽力加以方便救护。 除此之外,还不可随便把热水浇在地上,因为地上和地底下住着无数的小动物,这么做,不但会伤害到他们的性命,同时也会使我们遭到短命的恶消毒水、水泥、化学药物都不可随便乱扔或倒在有虫的地方,以免减损我们的福寿。 佛陀教诫我们:空瓶子、空罐子、空缸、空盆子都应该覆在地面上而不可仰着放,因为仰放着,下过雨后就会积水,水积久了就会生小虫子。我们要用罐子时,一不小心把水倒掉,小虫就会乾死,这也是杀害生命。挖房子基地或筑水沟时,不应使水泥地和水沟下雨后积水才好。因为积水那部分,积了一两天,不会有小虫晒死。同样的道理,也不可用沟内(有虫)的泥水,浇花或浇菜。 要把仁爱心充分发挥,就必须要”放生“和”施食“。”放生“就是上菜市场时看见人鱼、鸟或其他动物被关、被绑或要杀时,尽力解救它,使它恢复自由。”施食“有两种,第一种施食是喂小鸟、小鱼或其他野生动物。例如,每天洒一些小米在院子或房子外面,让小鸟吃,以免小鸟肚子饿去觅食小虫。这样做,非但养活了小鸟,无形中又减少了杀生的机会,这也是有积阴德啊! 第二种施食是施饿鬼或孤魂野鬼。这种施食需要念咒语,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因为有些饿鬼的喉咙张开,胃口变好,也可以使食物变得很多很多,或食物变得美味。《禅门日诵》,《佛门日课》或一般《早晚课诵》都记载这些咒语。例如,”破地狱真言“,”普召请真言“,”解冤结真言“,”灭定业真言“,”灭业障真言“ ,”开喉咙真言“,”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等。《优婆塞戎经》上告诉我们:每餐用饭前,应先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跟圣贤结缘;来生则容易亲近他们;接受他们的教化。)供养完毕时,应以专用的小汤匙盛七粒米饭或一寸的面,拿到外面去供养鬼神。并且诵念下列的咒语:1、”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奄 度利益莎诃“三遍或七遍。2、”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奄 穆帝莎诃“三遍或七遍,并弹指三下。3、”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奄 穆力陵莎诃“三遍或七遍。4、”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诸君俗进一步了解施食的咒语和典故,请参阅《大般涅般经》、《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经》和《毗奈耶杂事》。 八、举步常看虫蚁 ”举步常看虫蚁“这句话出自文昌帝君的《阴骘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普遍爱护所有的动物,而不可以为虫蚁的形体小而就轻视他们,甚至还加以践踏。这种平等的慈悲心是可贵的!一般人的一举一动很容易造罪,单就走路这一项来说,我们一辈子走路误伤的小虫,不知有多少千万!佛陀告诉我们:每日清晨还没下床时,应先默念数声佛号,然后念祝愿的诗偈: 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 若于足下丧身形,愿汝即时生净土。按着念:”奄 逸帝律尼莎诃“三遍或七遍。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奄 地利日(音支)利莎诃“三遍或七遍。 上边这个咒语,任何人都可以读诵,纵使是愚笨的人,也不难背记这咒语。当小孩五、六岁时,我们就应该把这护生的诗偈和咒语教他,使他早日背诵,养成习惯。从年幼时就好好培养孩子的仁爱心,长大再不断把这仁爱心发扬充实,对孩子的人格帮助一定很大。假如人人这么做,将来一定可成为一个大同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应处处顾及小动物的危安,时常检点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伤害到小虫蚁的性命。譬如说:吃饼和吃饭要有”艺术“,不可弄得满地都是饼乾屑、饭粒和菜渣。吃完饭和点心,应马上把地扫干净。以免掉在地上的那些饼乾悄、饭粒、菜渣引来蚂蚁和小虫、被人走路不小心踏死。 九、施食得七种福报 《施食获五福报经》上说:布施饮食的人,今生或来世可以得到五种福报”寿、安、色、力、辩。 第一是是寿命会延长。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靠着饮食来维持生命,施舍食物等于间接在延长众生的生命,所以施者会得长寿的果报。 第二是身心得到平安。因为人类和动物缺乏饮食时,身心都会烦燥、紧张、痛苦和不安。有了饮食,身心就会安宁和愉快。所以布施饮食的人,一定会得到身心安宁的果报。 第三是获得较美好的身材和容貌。因为人类和动物缺乏了饮食,身心就会枯瘦,容貌就会憔悴,所以布施饮食的人,一定会得到美好的容貌和身材。 第四是身体较有力气。因为人和动物缺乏饮食时,就会四肢无力。布施饮食等于间接供给别人充分的气力,所以施者今生或来世一定会得到孔武有力的果报。 第五是得到较优秀的辩才。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需要有充分的饮食做后盾,肚子饥饿,口里又乾燥,虽有唇舌,也很难发挥说话和鸣叫的功能。布施饮食等于间接在帮助别人的口才。所以施舍饮食的人,今生或来世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辩才。《参见了续法大法师所着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第五卷。 除此之外,施舍饮食,还可以得到富贵的果报。因为用恭敬诚恳,没有傲慢的心布施饮食,今生或来世可以感到出生尊贵的果报。而且因为食物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东西,或用钱财买来的。布施饮食等于就在施舍财物。施舍财物的人,今生或来世一定可以致富。所以布施饮食也可以得到较多的财富。布施饮食的福报很多,以上七种只是略举大要而已。所以〈专那经〉上说:施舍饮食和汤药给众生,可以得到无尽的功德。 十、请客的智慧 请人用餐和施舍食物给其他动物吃,的确可以得到上面七种果报。但是有两个先决条件,就是请客不能杀害动物,而且所用的金钱和食物,来源要正当。因为以不干净的手法,例如,杀生、偷盗、邪淫、欺骗、卖酒等赚来的钱,都是肮脏钱,用不清净的财钱来施舍求福,效果不但欠佳,而且会有副作用。 再者,杀鸡鸭鱼肉来请客,自己不但不会长寿,反而会短命。所以这是得不偿失的,得到了一点点,却损失了很多,这怎么划得来啊!明末高僧莲池大师劝我们过寿辰、生孩子、祭祖先、订、结婚、宴客、祈祷(求福消灾)、做生日凡事都不可以杀生。佛陀也说,万一不得不吃忍心。(详见〈人楞伽经〉的“遮食肉品”)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请客的智慧: (一)萧震护生益寿 浙江省温州府有位丞官名字叫做萧震,年轻时梦见神人暗示说,他的寿命只能活到十八岁。后来他的父亲奉派到四川去做总帅。萧震本来不想随行,他的父亲却强迫他,他只好勉强一齐去四川。到了四川,主帅设宴款待将士,酒过三巡时,照例要进一道名菜叫“玉箸羹”。这道菜的做法是先以烈火烧红铁筷子,然后刺入母牛的乳房内,乳汁流出就凝结在铁筷子上,再加以调味,做成菜肴。 萧震偶然走到厨房,看见许多乳牛被绑着,他觉得很奇怪。询问以后,明白其中真相,大为惊讶。心里想:“人类只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竟然不惜乳牛无故惨遭这样的酷刑。”于是急忙去禀告父亲,向主帅请求了一面“禁食牌”,并且下令永远禁止食用这一道菜肴,以免乳牛再遭刺伤的惨害。 不久,萧震又梦见神人对他说:“你的心地仁慈,做了一件大功德,不但免受夭的之苦,而且可以福寿百年。”后来,萧震果然活到了九十多岁,无病安详而终。(莲池大师《戎杀放生文图说》,吕富枝居士译。) (二)许太夫人寿筵良范 江苏省昆山县翰林公徐赐余的第六亲许太夫人,严持斋戎,好行善事,而且每天拜佛诵经,从偿间断。明朝崇祯丁酉年冬天,是许太夫人六十岁的寿诞。这一天她还是照常拜佛修福,设素食的宴席供养众僧。并且将亲友赠送的寿礼,用来刻印《妙法莲华经》以答谢亲友的祝贺。宴席一律用素肴,而且将所刻的经书,每人各赠一部,明白道理的人,无不羡赞叹她老人家这次寿筵的殊胜和圆满。后来许太夫人不但活了很大的岁数,而且子孙满堂,个个都在社会上有很好的成就和地位。(莲池大师《戎杀放生文图说》,吕富枝居士译。) 十一、静坐得法可以延年 陈咸学习禅定的功效 陈咸是五代十国时的陈隋人,他的祖先本来是颖川人,因为晋朝时要躲避五胡乱华祸难,而来到荆州华容这地方。他曾经当过中军参将的官职,四十岁一年,他遇到了八佩之一的张果老。张果老对他说:“看到你的相,我相信你的寿命快要结束了,再过一个月你必死无疑。” 陈咸听了张果老的话以后,心里十分害怕,于是马上就去请问他的弟弟张智者大师。智者大师俗姓陈,十八岁就出家修道,当时已是一位得道的高僧。智者大师对他的哥哥陈咸说:“你照我的话去修行,就可以免掉今年的灾殃。”于是智者大师就把一种名叫“天台止观”的佛家静从方法教给陈咸。智者大师对陈咸所说的静坐方法就记载在《小止观》这一本书里,现在各地的佛经流通处都可以请购到的。 由于生死是一件大事情。陈咸就很切实地遵照智者大师所教的方法做了。第二的,陈咸又遇到仙人张果老,张果老很惊讶地说:“你怎么还能活到现在呢?难道你吃了长生不老的仙药不成?”陈咸回答说:“不是的,我的弟弟智者大师教我修禅定的功夫,所以到了今天还能够依旧活得很好。”张果老听了陈咸的话,很感叹地说:“佛法很不可思议,能够使人起死回生,真稀奇!” 再经过了数年以后,有一天,陈咸忽然梦见了天上的宫殿,并且看见那天上的宫殿写着:“这是陈咸的宫殿,他十五后才生到这里来。”十五年后,陈咸果然预知道死的日期,临终以前,他先跟亲朋好友辞别,然后端身盘坐,安详地逝世了。其实,延寿和升天不过只是佛家神定的一点皮毛利益罢了,并不是究竟的目标。其目标在于了生脱死,成就无上的智慧,并圆满度化一切众生。(《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 十二、礼佛拜忏会延长寿命 南北朝时有一位出家师父,大家都尊称他为“宠法师”。他二十八岁的时候,遇到一位精于看相的修道人,法号叫法愿。他告诉宠法师说:“您只能活到四十岁,很难逃得过这一关,除非您能虔诚地祈求诸佛,忏悔过去的恶业。如能这样做,或许有点希望。 宠法师听了他的话,拿镜子出来验证,果然看到自己的脸上有黑气。于是他就把随身携带的东西卖掉,买了檀香和香花,来到海盐的光兴寺,整天闭门拜改忏礼佛,谢绝一切俗务,不但白天精进到忘了吃饭和休息,夜晚也不解开衣服睡觉。 到了四十岁那一年的冬天,他忽然感觉到两耳又肿又痛。那天夜里他拜佛改忏悔,一直快到天亮的时候,忽然好像听到空中说:”您的死业已经消除了。“他打开窗户,却没有看到人影。 隔天清晨,他照镜子发现自己脸上的黑气已经完全消失了。两耳的肿痛也逐退了。 从此,他每天礼佛一百拜,从不间断,纵使病倒不能起床,也是在床上很虔诚在合掌观想礼佛一百拜。他活到七十四岁。而且得到了善终。(译自莲池大师〈缁门崇行寻〉)。 十三、诚心诵经也可延寿 南北朝时另外还一位出家师父,法号智藏,住在钟山的开善寺。有一天,他遇到一位着名相士说:”师父“您聪明盖世,只可惜寿命不长,只能活到三十一岁罢了。当时智藏法师已经二十九岁了,于是他就停止讲课,专诚诵读〈金刚经〉,每天恳切拜佛忏悔,昼夜不懈。过了三十一岁后,他又遇到从前那位算命先生,那位相士很惊讶地问他原因,才知道佛法和经典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译自:〈缁门崇行录〉) 十四、神仙长寿而不能永恒 一般人很级相像,内心的宁静和寿命的长短有很密切的关系。心灵越宁静,禅定的功夫越深,寿命也就越长。例如〈阿毗昙论〉上说,靠行善的力量所上升的天,叫做”欲界天“,欲界天有六层:1、四天王天——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命五百岁。2、忉利天——以人间一百为一昼夜,寿命一千岁。3、夜摩天——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命二千岁;4、率兜天——以人间四百年为一昼夜,寿命四千岁。5、化乐天——以人间八百年为一昼夜,寿命八千岁。6、他化自在天——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昼夜,寿命一万六千岁。 以上这六层天是行善所达到的,他们的寿命比人间是长得多了,但是因为心中有情欲,没有禅定功夫,所以寿命并不算很长,有定功的天人,寿命也就可以上用”劫“来做计算单位的,因为他们是修禅定的,而且定功越深,寿命就越长。有定功的天人,最起码寿命长半中劫,”梵众天“的寿命一中劫半。”梵铺天“的寿命一中劫,”梵众天“ 的寿命一中劫半。(以上叫做”二禅三天)“少光天”的寿命八大劫。“无量光天”的寿命四大劫,“光音天”的寿命一中劫半。(以上叫做“初禅三天)”少光天“的寿命八大劫,”无量光天“ 的寿命四大劫,”光音天“的寿命八在劫。(以上叫做”二禅三天“)”少净天“的寿命十六大劫,”无量光天“的寿命六十四大劫。(以上叫做”三禅三天“)。”云无天“的寿命一百二十五大劫,”福生天“的寿命二百五十大劫,”广果天“的寿命五百大劫,”无想天“的寿命也是五百大劫,”广果天“的寿命五百大劫,”无烦天“的寿命一千大劫,”无热天“的寿命二千劫,”善见天“的寿命四千大劫;”善现天“的奉命八大劫,”色究竟天“的寿命一万六千大劫。(以上叫做”四禅九天“。另外还有四层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寿命国万大劫,”无所有处天“的寿命六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寿命长达八万大劫。(以上又叫”四空天“)。 所有天界的寿命虽然很大,但都不是永恒的,纵使”非非想处天“的天人寿命长达八万大劫,可是过了八万大劫,到了八万零一大劫的时候,仍然还要死亡,还要轮回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只有断除了烦恼和我执的人,才以达到真正的永恒境界。佛经上把这种人称为”圣人“。圣人又可分为:偏于自度的”阿罗汉“和广利众生的”菩萨“。智慧和度化众生圆满的是”佛“。 十五、地狱”万寿无疆“却苦不堪言 一般人都听说:做大恶的人死后会入地狱,可是对于地狱痛苦的情况和寿命却了解得不多。因为地狱受苦的种类千变万化,而且其受苦的程度更非人类所能想象。地狱不但受着宇宙间最凄惨的痛苦,再加上地狱众生的寿命特别长久,所以这种折磨也就显得格外恐怖了。 佛经对于地狱描述得十分详尽。例如,《地藏经》、《观佛三昧经》、《起世经》、《正法念处经》、《长阿含经》等都记载了地狱的受苦情况和投生地狱的原因。在此不便叙述,请读者自行参阅吧。 根据《阿毗昙论》的说法,地狱的时间比欲界天过得还要慢,真可以说是”度日如年“了。 ”等活地狱“的众生,寿命长达五百岁,而他们的一天却等于我们人间九百年。 ”黑绳地狱“的众生,寿命长达一千岁,而他们的一天却等于我们人间三亿六千万年。 ”众合地狱“的众生,寿命长达二千岁,而他们的一天却等于我们人间十四亿四百万年。 ”号叫地狱“的众生,寿命长达四千岁,而他们的一天却等于我们人间五十六亿六百万年。 ”大号叫地狱“的众生,寿命长达八千岁,他们的一天等于我们人间二百三十亿年。 ”炎热地狱“的众生,寿命长达一万六千岁,而他们的一天等于人间九百二十一亿六千岁,而他们的一天等天人间九百二十一亿六百万年。 ”极热地狱“的众生,寿命长半劫。”阿鼻地狱“ (又中:无间或无择地狱)的众生,寿命长达一劫。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第三章 富 贵(第二福)一、富贵的由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真义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强求就可以得来的。诸君也千万不要以为寿命是一个定数,生杀之权完全操纵在命运之神的手里。事实上,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是决定于过去世和今生我们慈悲心和所造作的杀业。既然如此,我们仍可以运用慈悲心和放生的方式来改变寿命。所以我们最好把”死生有命“的”命“解释为”因果关系。“这比解释为”定数“要来得恰当,而且境界更佳。换句话说,寿命的长短是有因果关系,而不是无中生有的。 同样的道理,”富贵在天“不宜解释为”富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真正的富贵是在天上,应向天上追求。“这样解释是不对的。富贵是由我们今生今世仍可以透过慷慨的施舍,谦卑和恭敬心来种富贵的因。有了”因“,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助缘(辅助条件),就会结出富贵的”果“来。果就是”果实“或”果报“的意思。 所以把”富贵在天“的”天“解释为”顺应天理“(即种善因),也比解释为”自然“或”老天爷“来得恰当,而且意境也较高。 二、富贵的两种形态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位列王侯“是相对的富贵,”身心自在清净“是绝对的富贵。第一种是有所得的乐,第二种是无所求的乐。第一种是混杂和短暂的乐,第二种是纯粹和恒久的乐。 欲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将人和人之间的富贵差别,互相比较,就会产生烦恼。因为一有相比的心理,就造成了竞争和我执,成为一种傲慢或自卑。平民和帝王相比,富贵相去甚远;帝王和天人相比,却又感到自卑和渺小。所以佛经上说。”天人指甲的价值胜过人间阎浮提地。天上一音之美,胜过人间帝王百千种乐。“ 所以贪求富贵,不如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我们谈论富贵。主要阐明富贵的根本原因和助缘,教人们多种富贵的正因,而不要一味贪求富贵的果报和享受。其实,只要能知足,就可以得快乐;至于所享用财物的多寡、精粗并不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我们希望所有的众生,都不要因为享用较差的财物而生烦恼心,同时也企业盼所有的众生,不要因为财物享用不自在,而影响到高尚的心灵,或者因为缺乏的、物质的而不能安心修行道业;也不要因为贫穷,而妨害了心智的锻炼和阻碍求助众生的悲愿。 三、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不过是导致富贵一种助缘罢了。假如过去(世)没有布施,今天不管你怎么努力赚钱,也是赚不到钱或无法积聚钱财的。我亲眼见过许多做多做生意很卖力的商人,甚至还节俭到舍不得住在旅馆而睡在自己的轿车里;也有做生意勤奋到数天才洗一次澡。可是最后还是负债累累,贫无立足之地,处处向人租借房子。这不是时也、运也,命也;而是因为前世没有布施,没有种财富的正因。所以今生虽然拼命工作,到头来还是穷因度日。有人不懂因果道理,他们会感叹地说:”在富由于,小富由俭。“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 也许多有人认为赚不到钱错了职业,运气不佳、人缘不好,方法不对等等因素造成的。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只是致富的助缘,而非真正的原因,布施才是将来致富的根本原因。尊贵的原因是礼拜十方一切圣贤,以谦卑心恭敬一切众生,和安忍顺逆的境界,而不是要手段,送红包,或拼命地往上爬。人缘好和工作卖力,可能会受人提拔。但只是尊贵的助缘或征兆,而不是根本原因。因为世界上仍有许多人一出生就富贵享用不完。例如:石油大王的儿子一出生就有无数的财富;在古代的王朝,太子一出生,地位就极为尊贵。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富贵,这应该怎么解释呢?这不是他们前世带的福报,是什么? 四、业力和福报 《杂宝藏经》中记载:波斯匿王有一个公主,名叫善光。因为她长得不但不但端正,而且聪明伶俐。所以皇宫里每一个人都非常敬爱她。有一天,波斯匿王问公主:”你是不是靠我的力量。所以有了美好的享受。博得全宫人们的敬爱?“善光公主回答波斯匿王说:”这是我自己的业力,而不是因为父王您的力量。“波斯匿王连续问了三次,善光公主都同样这么回答。波斯匿王很生气,于是就把善光公主下嫁一个穷人,并有告诉她说:”你同在可以试试自己的业力了!“ 善光公主嫁给那个穷人以后,并不灰心。有一天,她问丈夫说:”你的父母呢?“她丈夫回答说:”我的父亲曾是卫舍城中最有我和最有名望的人,在他死后,家运就没落。“善光公主就和丈夫来到他爸爸从前住过的旧宅院。没想到在地下挖掘到大批宝藏。从此以后,变成了大富之家。一个月以后,庄严的宫殿楼阁都头号好了并且雇用了很多奴婢。 波斯匿王听到这件消息,感到很惊讶,他就去请教佛陀。佛陀说:”过去迦叶佛时,有一位妇女的、想用美鼓味的食物来供养迦叶佛,她的丈夫加以阻止。那位妇女说:“我已经发愿了请你不要使我退心。”丈夫看到妻子意志这么坚定,只好勉强答应了。那位妇女因此能顺利地供养迦叶佛。那时候的夫妇就是现在善光公主这一对夫妻。善光公主的丈夫因过去曾阻挠妻子的善念,所以许多世常受贫因之苦,然而,因为他后来还是答应妻子布施供养圣者,所以今世才会因妻子而获得富贵。 五、再穷的人也能因施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面这四个因素: (一)布施的东西,(二)布施的对象 (三)布施的心地,(四)布施的时间 《四十二章经》上说:“贫穷布施难。”贫穷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没有福报的人叫“贫”,没有智慧的人叫“穷”。没有福报就不能布施钱财,没有智慧就很难布施真:第二种解释是,没有财产的叫“贫”,没有衣服和饮食的叫“穷”。 因为贫穷的人没有东西可施舍,所以说他们很难得有布施的行为。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他们缺乏财物,而且又骨发布施的心,所以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事实上,人人都可以布施,连最穷的人也有布施的机会和能力。比方说,每餐吃饭时先拿三两粒布施小动物;或者请口渴的人喝一杯白开水,这些是一点都不要花本钱的。布施这一善行是人人都需要去做的。越贫穷的人越需要发心布施,会生生世世贫穷下去,很难有翻身和出人头地的机会。 贫穷的人能够布施是非常高尚而且十分难得的,因为他们布施时,心念的力特别强,印象也特别深刻,所以感应所得的福报也特别大。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一)贫穷可就卖的故事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从前在阿提国,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他家里住了一位年纪很大而且地位很卑婢。那奴婢长年累月衣服破破烂烂,饮食粗陋,不得温饱,而且还要时常挨鞭子的责打。 有一天,她拿着瓶子到河边去取水,想到伤心处,禁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佛的弟子迦旃延见了,把它卖掉呢?“那老婢回答说:”天下谁要买贫穷呀?“ 迦旃延又说:”贫穷确实可以变卖。“ 老婢问:”那末,贫穷确实可以变卖。“迦旃延说:”如果您想要把贫穷卖掉,应当相信我的话,先把瓶子洗干净,然后装一些清净的水来布施给过往的修道人。“老奴婢说:”这瓶子是我家主人的东西,即使盛水布施,那布施的功德还是主人的啊。“ 迦旃延回答道:”瓶子虽然不是您的东西,但瓶子里头的水是您取来的,难道不是您的功德呢?“老婢听了迦旃延的话,心中的疑虑豁然开解。于是就立刻拿着瓶子去装水,以供养迦旃延。 迦旃延亲切地接受了她供养的水,并教她归依三宝,受持五戎,而且还教她念佛的方法。当天晚上,老奴婢死在主人的家里。第二天清晨,主人看到了这情景很生气,把老奴婢的尸体丢在森林里。老奴婢的神识(灵魂)投生忉利天宫以后,遥远看见自己过去的身体,于是和天上的眷属,散花在奴婢的尸体上。 (二)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法号叫普安因为他是一位圣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大家都办素斋来供养他。有一天,这位圣僧来到了大万村。村子里有位名叫遗生的穷人,他家实在很穷,住的房子只有四面墙壁,连遮雨的屋顶都毁损不堪。田遗生有四个女儿,每个女儿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连身体也没有办法完全遮盖住,田遗的长女名字叫华严。她年纪已经二十岁了,看到村人都在设斋供养师父,内心感叹自己除了两尺粗布以外,没有任何财物可以布施种福。她对贫的体验特别深刻,而且也深深厌恶一贫如洗的恶运。正当她仰着头,面对着墙壁悲叹时,突然间发现梁木的队空隙里有一束稻草,于是,她把它拿下来,捡到了十粒黄粟,就把这十粒黄粟的硬壳去掉,想连那两尺粗布供养高僧。 可是她又想到自己没有较完整的衣服,不能白天出门,于是她只好利用夜晚匍匐行进而来到了普安大师住的寺院里,她把那粗布捆好,从远处投进僧房,并亲手把那十粒黄粟放在寺院的饭桶里。同时默默地祈祷和回向: “由于我前世吝啬和贪心,所以今生才受了这么穷苦的报应。现在我在佛像前面,诚恳地袁求十方圣贤能接受我的忏悔。我用这么粗贱的东西来供养众僧,希望我贫穷的业报会从此结束。愿明天寺里所煮的五石米饭会因有黄粟而变成淡黄色!”祈祷完毕以后,田华严就掩着眼泪回到家里。 第二天上午,寺院里所煮的米饭果然变成淡黄色。大家一打听,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就有许多好义的人用财物来救济田家,而田华严也就剃发出家学道了。 由此可知,只要我们能尽心竭力布施,过去穷苦的业障和恶运哪有不会消灭的道理呢? 六、如何革除吝啬的心态 今生的贫穷是由前世的吝啬而来的。要改造贫穷的恶运,就必须先除去吝啬的心态、行为和习气。我们可以用观想的方法经常观想自己布施的财物,救济贫病,来除去吝啬的心态,当然,这种观想要逼真,才能产生较佳的效果。每天观想自己在给予别人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这种方式,就是佛经上所说: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要先发救助一切众生的誓愿。然后从自己最亲爱的人开始观想,观想父母兄妹中的一个人,由于我的布施,感受快乐的样子。观想必须专心收摄回来,再度专心观想。假如看见了其他境界,也不去理会它,而只一心观想最亲爱的人感受快乐的样子,心中历历分明,观想久了就以连续不断,产生定的功夫。在定境当中,可以很清楚的看见亲人身心愉快的样子,甚至观想跟我有冤仇的人有受乐的情形。这样,从观想一个人的快乐的样子,逐步推广到观想十个人、一百个人、全国的人、天下的人、所有的动物界、十方五道的众生都能感受到快乐。这种观想的修行,能够产生定力而消除我们的憎恨的愤怒。 同样的情形,我们也可以观想众生所受的苦恼和病痛,来激发我们怜悯心和慈悲心。首先观想一位跟自己最亲的人受苦的样子。这种龙法可以锻炼我们的慈悲心,慈悲心拓展了,无形中就把吝啬心化除了。 七、发愿、随喜和回向——贫女施灯的故事 佛陀教导我们:应时常发高尚的愿望,看见别人做高尚的事业,心里要随喜。对于自己所做的功德应回向给一切众生和无上的智慧。 发高尚的愿望,对于我们有人格和心智帮助很大。我们现在就举一个佛经里的例子来说明。 《阿者世王受决经》上记载了“阿者世王用了一百斛麻油灯供佛,从他的宫门一直点到佛陀讲经说法的寺方——祗园精舍。其间距离共有六里路。在这六里路中,到处都有阿者世王的油灯。当时有一位贫穷的婆婆,看到国王这么发心,她在内心感叹自己的命运和贫穷,无法大量布施,但终于拿出她储蓄的两个铜钱买油供养佛陀。本来两个铜钱只能买到二合的油,因为卖油的人被老婆婆的虔诚感动了,又自动加送了三合油给她。 那位老婆婆心里想着:这五合的油点不到半夜就完了。于是她私自发了一个誓愿:”假如我来也能成为像佛陀那样完美的圣人,希望我点一盏油灯通宵都不会熄灭!“ 那天夜里,国王所点的油灯有的亮一点,有的暗一点,情况很不一致。只有贫穷的老婆婆所点油灯,光明达旦,目连尊者想用袈裟扇灭那油灯,那油灯反而更明亮。佛对目连尊者说:”这盏油灯不是你的力量可以吹灭的。这位老婆婆过去世已亲近了一百八十亿完美的圣者,她再过三十劫以后,就会成佛,佛号叫做须弥灯光如来。只因为她过去世很少布施,所以今生才这么穷。“ 由上可知,越贫穷的人,布施的力量也就越大,因为贫穷而能布施,必须发加位的勇猛的心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下面我们顺便来谈谈施灯的好处,根据《安士全书》的记载,布施油灯照明道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1、因为有了灯光,眼前的路就可以看得清楚,所以施灯的人,将来会得到明目2、因为有了灯光,人们走路就可以无忧无虑,所以施灯的人,将来会得到喜约会的果报。3、因为有了灯光,人们走路不会踩到脏泥巴,所以施灯的人,将来会得到身体洁净的果报。4、因为有了灯光,人们走路时就不会害怕狗的吠叫,所以施灯的人,将来会得到没有畏惧的果报。5、因为有了灯光,人们行走时就不至于跌倒摔伤,所以施灯的人,将来会得到没有病痛的果报。6、因为有了灯光,人们不致堕落淆坑而丧命,所以施灯的人,将来会得到长寿的果报。 在这里顺便提醒诸位:布施或装设路灯,应加灯罩,以免飞蛾和其他小昆虫扑光时被烫死或烧死。如果不这样防范,不但不能得到福报,反而会种下杀生损寿的祸因了。 八、救护动物可以致贵——宋郊救蚁,高中状元 宋朝的时候,有宋郊和宁祁两个兄弟同时在大学读书。有一位僧人看到他们两兄弟的相貌后,说:”弟弟会考取第一名,哥哥也会考得中。“后来,春天的考试完毕以后,那位师父又见到宋郊,很高兴地祝贺宋郊说:”你很像曾经救活了好几百万条的生命!“宋郊说:”我是一个穷书生,哪有能力救世主这多性命?“那位师父说:”那怕是微小的虫类也有性命的。“宋郊停了一下子,说:我想起来了,有一天,下大雨,蚂蚁的巢穴被暴雨所浸,我用重竹子编了一个竹桥救它们。难道您指的是这一件事情吗,僧人说:”这就对了。这一次考试令弟会考中状元,但是现在你却不会输给他了。“ 后来放榜时,宋祁果然考中状元,可是皇太后说:”小背景不应位在兄弟长的前面。“于是说把宋郊改为一名,而把宋祁调到第十名。这时候宋郊才相信,那位师父所说的话,一点都没有差错。诸君不要以为宋郊只不过救了一些蚂蚁,怎么有这么大的果报?其实,考中状元的头衔乃是身外虚名。将来那数百万生命的感恩图报,力量更是大得惊人哩。所以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第四章 康 宁(第三福)一、疾病的起因——病由业起、业由心造 常常听人说:”我昨天晚上没有盖被,着凉了,所以感冒了。“他把感冒全归罪于没有盖被。其实错了。没盖被不一定着凉,盖了被也不一定就不会着凉。没盖被只不过是感冒的”缘“和”导火线“罢了,这不是感冒最要本的原因。 同理可知:”过度疲劳“和”淋到雨“……等也都只是感冒的”外缘“,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有许多人淋到雨不会流鼻水,或者虽然工作劳累仍然不会患感冒的。有许多青年人喜欢以”细菌传染“来解释一切疾病,其实也大有问题。细菌只能解释像天花、白喉、淋病等传染性疾病,而无法解释像胃弱、血癌、糖尿病等机能性的疾病。 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没有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只传染给某甲、而却不传染给某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难道完全是必然的吗?行医五十五年的医勒(Bieler)先生在其所着的”食物是你最好的医药“(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一书中,曾这样地解释: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细菌,而是由于血液中毒素,造成细胞学博士毕组织破坏以后,才引起细菌的侵袭。他把所有的病病归罪于”错误的饮食“,所以他特别提倡天然食物。 问题又来了,错误的饮食也不能够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疾病的起因。为什么呢?有些人每天吃同样的食物,而却生了不同的病呢?而且有些疾病是”不适当的生活方式“所引发的,例如:吃饱后运动造成胃病,精神紧线导致胃溃疡等。更难以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些婴儿一出生,就会带有黄疸病和血瘤遗传,为什么有些婴儿不幸会染上这些呢?只有用佛家的”业力“说,才能圆满地解释一切疾病的起因。为什么某甲躺着看书得了近视眼,而某乙却不会呢?因为某甲过去造了近视眼的业因,所以现在加上躺着看书的助缘,就会产生近视眼的果报。 所以《维摩诘经》上说:”我现在所有的病,都是由于过去(世)的妄想所造成的。“又说:”众生因为执着了我相,所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病。“”一切病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所产生的杂念“(《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归根究底来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所以在身体、语言和意念上造上造作了许多疾病的因子当的助缘,就会开花结果,而生出病来。而我们前面所提到”淋到雨“、”细菌传染“、”错误的饮食“、”不适当的生活方式“、”遗传“等都是疾病的导火线和助缘,而不是根本原因。由于过去曾造作了会导致疾病的”业因“,所以遇到了那些”缘“,才生出疾病的果报。《黄帝内经》说得好:”只要我们谈薄欲望,宁静心神,四肢勤于劳动而不疾倦,生理机能就会顺畅,身心安泰,疾病怎么会侵入呢? 二、疾病的内在和外条件 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一切病其实都是心病。“因为假如过去没有妄念和恶业,今生就不会遇到导致疾病的因素和条件。如果过去没有种下致病的业因,纵使遇到不好的环境和恶缘,也不会产生疾病。生病的条件到底有那些呢?《大智度论》上说:生病有”外缘“(外在条件)和内缘(内在条件) (一)外缘(外在因素) 1、受到寒热饥渴;2、摔伤、或碰伤;3、细菌感染——空气传染、饮食传染、接触传染;4、饮食的材料本身有问题——加毒等。5、食物调配不当——如豆花加蜂蜜有毒。6、滥服用药物——贺尔蒙和维生素等7、使用不当的东西——如塑胶杯和柏油遇热会产生致癌因子。8、鬼神和其它动物的冤报;9、遗传带来;10、污染的环境造成——如噪音、污水、浊气等环境污染。11、遇到挫折和打架;12、农药和洗洁剂余留的毒素。13、食用变质的食物。 (二)内因(内在因素)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2、纵欲贪爱;3、生活方式不当或坐禅的方法不对;4、常发脾气;5、操劳过度;6、忧郁烦闷 7、紧张恐惧 8、无知及焦虑 9、心理不平衡和内心的冲突 10、幻觉和错觉。11、欢笑过渡 12、思虑过多 内因和外缘有时是不易严格要求划分的。例如恐惧和此张有时是因为错觉和幻觉引起的,有时是因为外在实物的刺激,但主要还是人格心性修养的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我们把恐惧归纳在内在因素中。 三、贪着五尘会引发疾病 《摩诃止辅行》的第三十二卷上说:”贪着美好的色、声、香味、触这五样东西都会产生疾病。因为色、声、香、味、触这五样东西,会蒙蔽我们的心智和德性,所以叫做“五尘”。 (一)沉迷色境的人多半会生肝病 (二)贪享声音的人多半会生肾病 (三)贪爱香气的人多半会生肺病 (四)贪图口味的人多半会生心病 (五)眷恋触觉的人多半会生脾病 只有当一个人的心地清净到“一尘不染”时,才能没有病痛。否则举心动念攀缘五尘境界都是在造罪业和病因。这是多么恐怖呀! 四 现在医学的疾病分类 (一)身病 现代的医学把人类身体的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机能性疾病”、“心因性疾病”三种。传染性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所感染的,例如:肺结核。机能性疾病在病人的机体上是找不到毛病,而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例如,因为长期忧愁而造成的食欲不振或肝病。 (二)心病 现代的精神病学把人的心理疾病分为“神经病”(Neursis) 和“精神病”(Psychsis)两种。前者较轻,后者较严重。“神经病”又名“精神神经病”(Psychoncurosis),它包括“精神衰弱”(Neurasfhenia)、“神经衰弱”(Psychasfhenia)、“歇斯底里病” (Hsyteria)或者把神经病分为:“焦虑性的反应” (Anxiety reaction),“分离性的反应” (Donverionreaction)、“恐惧性的反应” (Phobic reac-tion) 、“迫害性的反应” (Obsessive Compulsiveraction)、“压抑性的反应” (Depressive reaction)等。 神经病包括“妄想病”(Paranoia)_神经过敏(nerves)、“狂郁病”(Manie-deperssive Pszchosis)“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精神现也可分为“机体性的精神病” (Organic Psychosis) 和“机能性的精神病” (Functional Psychonsis) 两种。机能性的精神病是由身体上的疾病所引起的。机能性的精神病则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详见Herhert A。Caroll 所着的MentaHygiene_The Dynamivs of Adjustment Fourth Editionl)第二百一十三页至二百十五页。) 五、 佛典的疾病分类 (一)身病 疾病可分为“因中的实病”和“果中的权病”两种。“因中的实病”就是我们凡夫业报所感的疾病,我们深受苦痛,所以叫做“因中实病”。“果中的权病”是像释迦牟尼佛和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圣人本来已达到没有病痛的境界,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这种病是方便示现的,圣人不以为苦,因此叫做“果中的权病”。圣人只有身病而没有心病(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因中的实病”又可分为“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和五官六脏忧愁、憎恨、愚疾等苦恼。《贤首五教仪科注》的第三十七卷上记载:身体上毛病有三种现象。 1、四大五脏病相—— 甲 四大增损所生的病: (1)地大增者,肿结沉重,身体枯 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2)水大增者,痰阴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3)火大增者,煎寒壮热,呕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4)风大增者,虚悬上战掉,呕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乙 五脏所生的病: (1)从心生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心主口故); (2)从肾生病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肾主耳故); (3)从肺生病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痛,心闷鼻塞等 (肺主鼻故); (4)从肝生病者,多无喜心,忧思真恚,头痛无味等 (脾主舌故); 2、鬼神所作病相—— 怨鬼缠绕,令人身体不安,或行瘟疫,或生疮变毒等。 3、业报所感病相—— 有由过去所造的恶业,现在感受恶病的报应。 也有因为今世破戒,带动过去的业力而生病的。例如: 以恶口毁谤发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无舌的报应。(以上见《大方广告总持经》) 过去毁谤别人,所以今生得了耳聋口哑的报应; 过去轻蔑别人,所以今生长得矮小身材; 过去遮盖佛的光明,所以今生皮肤长又丑又黑。 过去鞭挞众生,所以今生身上长恶疮;(以上见梁皇宝忏) 过去杀生的罪业,会引发肝脏和眼睛的毛病。 过去偷盗的罪业,会引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 过去邪淫的罪业,会引发肾脏和耳朵的毛病。 过去妄语的罪业,会引发脾脏和舌头的毛病。 过去饮酒的罪业,会引发心脏和嘴巴的毛病;(以上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在这里顺便想提到的是:今生持戒有时也会引动罪业而生病。这是一件好事,大家千万不可因持戒时生了病就退心。因为今生持戒才使得过去的罪业减轻,并且提前报销,这是罪业将要消除的好现象。比方说,我们前世造了某种很重的消的罪业,本来应导致将来在地狱和饿鬼道受极大的苦报,因为今生持戒而转变成为头痛。头痛过后业报就会消而平安无事。这就是“本应在地狱受重罪,而却变成在人中减轻偿还”的道理。到底应如何判断那些疾病确实是因为持戒引发的呢?譬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前世偷盗的罪业会经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当我们持守不偷盗戒后,肺部和鼻子出了小毛病,这就是真的“持戒引动罪行而轻受果报”。但假如我们五戒当中只有持不偷盗戒而没有守不饮酒戒,后来心脏出了毛病,这就正在受过去饮酒罪业的报应,我们只要随着自己五脏(肝、肺、肾、脾、心)五根(眼、鼻、耳、舌、口)所生的毛病,和所持戒律相对照一下,比较因果关系,就可断定那病是不是因持戒而引起的。这就是《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一卷上所说:“随根判戒 ,以验罪来。” (二)心病 佛经上说:由于众生的心理现象和所造的恶业错纵复杂,所以众生身心疾病的种类无量无边。随着众生所造的罪业越多越复杂,疾病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末法时期众生的疾病不断地在增加,例如:小儿的“痘疹”是从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的。“箭风”这病是清朝顺治末年以后才有的。 心病主要由烦恼产生,无尽的烦恼可以归根为八万四千种。这八万四千种烦恼,又名“八万四千尘劳”。诸君不要以为“八万四千”过兴不是一个吓唬人的形容词罢了,其实,“八万四千”是一精心归纳所得的正确的数目。如果您要知道详细,请您查阅《教乘法数》的第八百六十八页,就可一目了然了。 八万四千各烦恼也可以浓缩为“贪、真、痴”三种烦恼,也可以浓缩为一个“痴”字。痴就是不明事理,就是无知。由于愚痴,所以才会有我捃;由于执着有我,所以才有了烦恼和造恶业;由于造恶业,所以才会受生、老、病、死的果报。下面我们引用《百法明门论》的说法,来谈谈烦恼的种类: 1、根本烦恼: (1)贪(爱)—— 外贪——对男女身分和五尘境界,心生贪着; 内外贪——于他于已,起贪染心; 遍一切处——于所有外境,心生爱着。 (2)真(憎恨) 非理真——没有外来的恼乱,而自己憎恨; 顺理真——受其他事物恼乱,才生憎恨; 诤论真——争论是非,而起憎恨。 (3)痴—— 俱生无明——与生俱来的无知; 分别无明——成长过程中才污染和学习的无知。 (4) 慢—— 慢——甲、于劣计已胜——轻视不如我自己的人,认为我胜过他们很多;乙、于等计已等——对于和我自己差不多的人,认为我又何必恭敬他呢?慢过慢——于胜计已胜——对于胜过我的人,反而说我胜他多多,像“夜郎自大”一般。 我慢——执着色身为“我”,其余事物为我所有,而起傲 慢:增上慢——没有证得圣人的境界和神通智慧,而妄说自己已经证得;卑劣慢——甲、某人胜过我很多,我却认为只不过输他一点点罢了;乙、自 甘卑劣、自暴自弃;邪慢——自己没有道德,却认为自己的修养很好而且轻视圣贤,认为圣贤的道德只不过如此,何必恭敬礼拜他们? (5)疑—— 疑自——怀疑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疑师——怀疑老师是否真的有学问; 疑法——怀疑所学的法门是否真实,是否有用。 (6)不正见—— 身见——执着身体是我;边见——甲、断见——以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乙、常见——以为人死了以后,还是为人;畜生死后,还是畜生;富人死了还是富人;穷人死了还是穷人。 邪见——诽谤没有善恶果报,没有圣人; 见取见——自己证得了不究竟的境界,却以为是证到圣人究竟的果位。 禁取见——执着无益的苦行,而以为升天和涅正确的方法。 2、随烦恼——随“根本烦恼”而产生的烦恼。 (1)大随烦恼——以下烦心会同时生起,而且会产生不善和无善无恶的行为。 不信——不信因果和圣贤 懈怠——不努力断恶修善 放逸——放荡纵逸 昏沉——神志昏沉,常爱睡眠 掉举——境界不动,而心中杂念纷飞; 失正爱——又名“失正念”——忘记受持禅定、智慧和善法 不正知——邪见人心,不知正法 散乱——心中随境界的改变而乱动 (2)中随烦恼——下面两种烦恼有时会同时生起,而且会引发一切邪恶行为。 无惭——不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潜能,内心没有羞耻心,敢作恶事。 无愧——作恶事不怕对不起别人,或者作了坏事不敢坦白告诉别人。 (3)小随烦恼——这十种烦恼都会各别生起,而行相粗猛,并且都发生在意识(第六识)里。 忿——遇到逆境,心里气愤不平; 恨——逆境过后,结怨在心,怀恨不已。 覆——隐藏自己所作的过失和罪恶 恼——侵犯其他众生和事物 诳——虚伪不实,欺骗别人 诌——诌媚巴结别人 桥——恃着自己的品德、才能、健壮、富贵、善行、美貌而骄傲。 害——损伤骚乱众生的意念。 嫉——嫉妒别人的德性、学问、名利、才能、品貌等。 10悭——吝惜自己的财物和学识,不肯施舍或教导别人。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六、身病的对治法 治病有时不要花什么钱。例如:有许多人患了神经痛和骨膜发炎。到处吃药打针都治不好,后来吃了白糖泡热开水,却痊愈。 由于治病需要对症下药,才能够很快秦效,所以必须先正确地诊断病情和病因。诊断越精确,治好病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摩诃止观辅行》的第三十二卷上说:“一个好的医生只要听到病人的声也辨别各种疾病的症状。上等的医生只要听到病人的声音,就能知道他得了什么病;中等的医生需要看气色;下等的医生一定要把脉,才能够知道病人的病情,现代的医生连把脉都很少人会了何况看气色和听声音的认断技巧呢?现代的医生虽然比较不会察言观色和把脉,可是他可以借助于精密的科学仪器。例如:X光、断层扫描等。 因为诊断病情相当复杂,而且属于较专业的问题。所以笔者不打算多加介绍。如果读者有兴趣,请参阅《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下面我们不来谈谈疾病的治疗法吧!  (一)现代医学上的方法: 1、传染性疾病——(西医)用”抗生素“来结冶。(中医)用药草等交人身体调到最好的情况,产生抗体,而把病菌逐出体外。或者用汗法、吐法、泻法等。 2、机能性疾病——用”天然食物“或药石来治疗补充所需的营养或维生素,同时进行运动和松驰身心。 3、心因性疾病——用”心理治疗“对治。 (二)佛典对治身病的方法 1、治身体和五脏失调的疾病—— (1)药石(包括草、木、金石等药) (2)针灸 (3)天然食物 (4)运行和养生(如瑜伽木、拜佛、太极拳、曼殊大师的实用锻炼实用锻炼身心法); (5)按摩法和捏痛法; (6)修定功(静坐) (7)修观想; 2、治鬼神所作的疾病—— (1)、诵经; (2)持咒——大悲咒、楞严咒、往生咒、三十六兽咒等(参见,止观辅行》等32卷) (3)念佛名; (4)诵三归、五戒、菩萨戒等。 3、治业报所感的疾病—— (1)忏悔; (2)发愿; (3)放生; (4)念佛;拜佛; (5)诵经 (6)修福回向 七、心病的六种对治法(一) 众生的心病由烦恼而起,也可以说烦恼即是心病。烦恼无量无边,所以对治的方法也多得不可计数。假如把烦恼归纳为八万四千种,那么,对治的法门也有八万四千种之多。(详见《教乘法数》第869页)一般来说,有六种可以专门对治烦恼的妄念的方法。其中五种方法就是《天台四教仪》和《大乘义章》里所说的”五停心观“。 1、不净观——观想境界不净的现象可以对治贪欲。贪爱心特别强的众生适合修不净观。 例如:假使我们贪恋女色,可以观想人死以后,尸体发胀、变坏、腐烂终归散灭的样子。这样,我们的贪欲就会减轻或消失。 2、慈悲观——观想一切众生受苦的现象,可以平息我们的憎恨心。 3、因缘观——观察人生的因果,例如,因为过去有无明所以今生才会投胎。现在有了贪爱和执着,所以将来就会有生老病死。观察因缘可以破除愚痴。 4、数息观——注意数自己的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并且只数出息或入息,而不可出入处同时数,这样练习可以治疗我们的散乱心。 5、念佛观——念佛拿来名号、智慧、功德和庄严的身像,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体,可以破除我们的执着。 6、空观——观察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体,可以破除我们的执着。 八、心病的六种对治法(二) 《摩诃止观》上说,治疗心里的疾病,有六种治法; 1、对治——只用一种药方或一种法门来治疗一种疾病。例如,用”不净观“来治贪欲,用”慈悲观“来治憎恨。 2、转治——即改变药方或所修的法门来治疗一种疾病。例如,用”不净观“来治贪欲,贪欲没有完全止息,就改修”慈悲观“来治。这样是所谓的”病不转而药转“。 3、不转治——治好某种疾病后,运用同样的药方或法门来治疗另外的病症。例如,运用”不净观“效果特别好,把贪欲平息了以后,还有憎恨和愚痴等毛病,也可以再用”不净观“来治。即”病转而药不转。“ 4、兼治——同时运用两种药方和法门来治疗两种毛病。例如,有的人不但贪欲很盛,而且憎恨也相当强,就同是兼用”不净观“和”慈悲观“来治。 5、具治——运用上面四种方法来治,有时”对治“,有时”转治“,有时”不转治“,也有时兼治。 6、第一义治——不是”对治“,不是”转治“,也不是”不转治“,就好像运用”万灵丹“(经上叫做”阿伽陀药“)可以治好所有的疾病。例如”观心法“可治一切疾病。所谓”观心“就是不必假想,直观心性,从内外推究:心性了不可得,那有生病和爱苦的主体呢?例如南岳大师就曾运用”观心法“来治好毒肿,(参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九、天然食物和食疗法 《备急千金药方》的第二十六卷上曾引用汉朝名医张仲景的话:”人的身体本来平衡和顺,只需要好好调养就行了,不要随便乱服药物。因为药的力量比较强,而且偏助身体某一个器官和机能,吃了会使人五脏的气不平衡,容易感受外来的疾病。“(注:”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六卷)。孙思邈也说:”人类保健身体,一定要靠食物,只有救除紧急的病状,才需要使用药物,不知道正确的饮食,无法维持生命。不明白医理的禁忌,无法除去疾病。一个好的医生,应当洞悉疾病的起源,知道他那里出了毛病,先用食物治疗,食物治不好,然后再开处方或药单。因为药性刚强猛烈,好像凶暴的军队,运用失当,后果非常严重,怎么可以随便派上用场呢?(参见《卫生饮食宝鉴》 孙思邈的食疗观念和西洋医学之父希波克莱(Hippoclates)的天然食物医疗有许多相吻合的地方。希波克菜斯说:“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医药。”又说:这一派的医生毕乐(Bi elor)认为:人类的痛苦和疾病的真正治疗者许多是由于错误的饮食和药物所引起的,因为食物中含有许多有毒的废物。譬如肉类、人造香料、色素、防腐剂、化学合成物、过份炼制的成品。即使我们选择的是完美天然的食物,也可能因为已经过不适当特性: (一)不可吃的食物 1、凡是会浮在水上的肉都不可以吃。(张仲景) 2、有红点的肉不可以吃。(张仲景) 3、腐败的鱼肉饭菜,吃了会伤人。(张仲景) 4、禽畜自己死而闭着嘴巴的肉,不可以吃(张仲景) 5、动物的肝脏变青色的,表示中毒,不可以吃(张仲景) 6、颜色是暗褐色或紫色的肉,都不可以吃,因为那表示快腐坏了。(《饮食防毒论》) 7、没有弹性的肉,不要吃。(《饮食防毒论》) 8、因急性恶性传染病死的动物,不可以吃。(张仲景) 9、动物的内脏和鱼,丢在地上,不会沾尘土的,不可以吃(张仲景) 10、狗和小鸟不吃的肉,不可以食用。(张仲景) 11、蜘蛛掉落的食物,最大好不要吃。(张仲景) 12、苍蝇叮过的食物,不要吃。(张仲景) 13、叭在地上死的动物,其肉不可食用。(详见《卫生饮食宝鉴》) (二)和某种体质不合适的食物 1、白萝卜——身体虚弱的人,不宜吃; 2、茶——空腹的人,不适合喝;失眠的人,不适合喝;瘦的人,不适合喝;(详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姜——怀孕的人,不可多吃; 4、胡椒——咳嗽、吐血、喉乾、口臭、齿浮、流鼻血、痔漏的人不适合吃。 5、麦芽——孕妇不适合吃。 6、薏仁——孕妇不适合吃 7、杏仁——小孩吃得太多,会产生疮痈膈热,孕妇也不可吃。 8、西瓜——胃弱的人,不适合吃; 9、桃子——产后腹痛、经闭、便秘的人忌食; 10、绿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 11、枇杷——胜地胃寒的人不宜食; 12、香蕉——胃溃疡的人不能吃 (三)调配错误的食物 1、蜜蜂加葱、蒜、豆花、鲜鱼、酒一起吃会腹泻中毒死亡。 2、牛奶和菠菜一起吃有毒; 3、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腹泻、肚泻; 4、羊肉和豆酱一起吃会发痼疾; 5、羊肉和酪起吃会伤五脏; 6、羊肉和醋起吃会伤心害心脏。 7、葱和鲤鱼一起吃容易生病。 8、李子和白蜜一起吃会破坏五脏的机能。 9、芥菜和兔肉一起吃会引发邪恶的病。 10、用薤和牛肉作羹,食了全成瘕疾。 11、猪肉不可和田螺一起吃,会使人眉目脱落。 (四)饮食时间不当的食物 1、酒后饮茶会伤肾 2、酒后吃芥和辣物,会缓人筋骨; 3、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血脉。 4、八月九月勿食姜,会伤神损寿。 5、正月不得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 6、正月吃薤菜,损人滋味; 7、九月份不可吃狗肉,会伤人的神(以上均指农历) (五)不可多吃的食物 1、葱多食令人神昏…… 2、醋多吃会伤筋骨、损牙齿。 3、木瓜多吃会损筋骨,使腰部和膝盖有力气; 4、乌梅多吃会损牙齿、伤筋骨; 5、杏仁吃太多会引起宿疾,使人目盲发落 6、生枣多食,令人热渴气胀。 7、芋头不可多吃,动宿冷。 8、李子多吃,会使人虚弱。 9、安石榴多吃,损人肺部; 10、胡瓜多吃,动寒热,积淤血热; 11、姜吃得太多,令人少志少智,伤心神; 12、酒喝得太多会伤肠胃、损筋骨、麻醉神经、影响神智和寿命; 13、盐吃得太多,伤肺喜咳,令人皮肤变黑色、损筋力。 14、糖吃得太多,会蛀牙,使情绪不稳定,胜地气暴躁。 15、饼干吃太多,动火气,喉部干燥,容易感冒。 16、菱角吃得太多,伤人脏腑,损阳气。 17、肉类吃多,害处最大,引起血管硬化和心脏病等。 例如《神农本草经》把猪肉列为“下品的食的。”请详阅《本草纲目》 (六)可以防治疾病的食物 1、莲藕——止吐血、补虚劳,凉血、散淤、解酒清热。 2、葡萄——益气倍力,补血利尿、安胎、治下腹充血症、肝脏病。 3、栗子—补肾、治溏泻。 4、茴香——辟热,除口气。驱风,去痰。 5、覆盆子——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6、甘蔗——消痰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止渴去烦,解酒毒; 7、菱角——可治癌症; 8、海带——治甲状腺肿大。 9、瓜子——令人光泽,好颜色,益气不饥。 10、枸杞叶——补虚益精。 12、萝卜——防炎症,解面肿毒; 13、花生——催乳法,疗水肿。 14、菊花——明目,清热、平衡血压。 15、杨桃——解渴、消暑,治喉咙痛。 16、橄榄——解酒、止喉痛。 17、梨——止咳化痰,止喉痛 18、柿子——开胃消痰,止渴润心肺。 19、桑椹——治风寒湿痹诸痛; 20、柚子——消食,解酒毒; 21、枇杷——镇咳化痰 22、芒果——止渴、止哎、止晕 23、西瓜——利尿、治肾脏炎浮肿、糖尿病、黄疸 24、芥菜——利九窍、明耳目 25、胡萝卜——下气补中,安五脏,补血,明目,治感冒; 26、包心菜——益肾补髓 27、金针菜——利尿、上血、消肿 28、生姜——散寒、止呕、消痰、解毒。(《本草纲目》) 29、丝瓜——活血、解毒、止痛、止血、利尿、消痰 30、胡瓜(大黄瓜)——利尿、解渴 31、苦瓜-—补吕益气,解热、消暑 32、红豆——利尿、冶脚气、水肿、黄疸 33、绿豆——利尿、解热、解毒 34、甘薯——健脾胃、强肾阴 35、向日葵——活血、润肠、止淋浊、消痈肿 36、茶——提神利尿。饭后以茶漱口,防蛀牙(详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郭家梁的《食疗医话》,薛聪贤的《蔬香果乐》。)顺便建议诸君:洗碗盘最好不要用“洗洁精”或“洗洁剂”,因为这两种东西是化学物质有毒性,而留在碗盘上的残余毒很难冲洗干净。最好用淘米水或煮面取而代之,就安全无虞了。 (七)食物的五味疾病的关系 《备急千金药方》的第二六卷上说:酸、咸、辛、(辣及葱薤等辛味)苦、甘甜这五味都不可吃得过多。吃得过得,对身体有不良的副作用 1、酸走筋入肝,多食酸令人癃,使人肌肉又厚又皱,所以筋病不可吃酸。 2、咸走血入肾,多食咸令人渴,使人血脉凝涩,所以血病不可吃咸 3、辛走气入肺,多食辛令人愠心,使人筋急而爪拔,所以骨病不可吃苦。 4、苦走骨入心,多食苦令人变呕,使人皮杭而发落,所以肉病不可吃苦。 5、甘走肉入脾,多食甘甜令恶心,使人骨痛而且发落,所以肉病不可吃甘。 《摩诃止观辅行》行三十二卷上也说:适义的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所以脾病不可吃酸。 适度的咸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所以心病不可吃咸。 适度的辛味对肺脏有益,却会损肝脏,所以肝病不可吃辛。 适度的苦味对心脏有益,却会损肾脏,所以肾病不可吃甘。 先看看我们自己五脏有什么毛病,然后再吃对那一脏有益的食物,而禁止吃对那一脏有损的食物。五味都不可吃得过多,因为五脏是相生相克的,吃得过多必然会伤到某一种脏腑,而造成恶性循环,甚至暴毙。例如,适度的酸,虽然对肝脏有益,可是酸吃得太多就会伤脾,脾脏不好又会影响到肾脏,肾脏不好又会影响到心脏、肺脏,最后还要伤到肝脏。季节对食物也有关系,孙思邈先生说:“春天宜少吃酸,多吃甘来保养脾脏。夏天宜少吃苦,多吃辛以保养肺脏。秋天宜少吃辛,多吃酸来保养肝脏。冬天宜少吃咸,多吃点苦来保养心脏。四季宜少吃甘,多吃点咸来保养肾脏。”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也说:“春天应吃凉性的食物,夏天应吃寒性的食物,秋天应吃温性的食物,冬天应吃热性的食物。”(《本草纲目》)卷第五十二页) 请注意:西医说肾脏病的人不可吃盐,因为盐中草药有钠离子。中医认为盐的味道带咸、带甘又带辛。因为甘味伤肾,而盐中又带甘味,所以不能吃盐。 再者咸味可入肾,所以补肾的药,多半要用盐水落石出服送,才能发挥力量。 中国的药理很复杂,药不但有五味,而且也有四气,“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所谓“四气” 就是寒、热、温、凉。例如石膏和知母因为带有寒凉的特性,所以能治疗热病。附子和肉桂因为带有温热的性质,所以可治疗寒病。例如我们只考虑到药材的“味”,而忽略了“气”,以热药治热病,那岂不是火上加油,更增加病的严重性:同样的道理,以寒药治寒病,也是危险而行不通的。 有的药材只有一种味一种气,有的药材只有一种气,而却有很多种味。例如桂枝性温而味辛甘,升麻性微寒流而味甘辛,还带微苦。同样的温性,有生姜的辛温,厚朴的苦温,黄芪的甘温,木瓜的酸温,蛤蚧的咸温。又例如同一种辛热,有石膏的辛寒,薄荷的辛凉,附子的辛热,半夏的辛温。(请 参见吴仪络所着《增注本草从新》的“药性总义”和秦伯未的《医学入门捷径》第四章)。 (八)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断食得法也可以治病,不过这方法太痛苦,而且有危险性,所以我赞成减食。“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这一句话出自唐朝百丈大智禅师二十条丛林要则中的第四条。 这二十条要的原文是: 1、丛林以无事为心盛;  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6、是非已不辩为解脱;  (有了是非,就会引起纷争,而不能安心修道)  7、处众以老成为真情;  8、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9、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10、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11、学问以勤习入门;  12、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13、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14、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15、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16、凡事以视预立为庄严;  17、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18、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19、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20、济物以慈悲为根本。(见《禅门日通》第136页)。 这二十条要则的含义都很深。因限于编幅的关系,现在我们只来解释为什么疾病要以头减食为汤药。 1、少吃东西是人类生病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少吃东西才能让胃充分休息,而且减轻身体机能的过度负荷,使生理组织恢复活力,白血球和抗体充分发挥驱除病菌驱除病菌的效能。2、有很多的疾病是由于饮食太杂和太多引起的,所以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节制饮食,可以防治疾病。3、《摩诃止观辅行》上说:”吃得少,心智才清明。“心智清明,修行止观的工夫才能得利,才能运用止观有来治病。4、吃提越多、人越昏沉。饮食过量,不但会伤肠胃,而且过多的养分留在体内,排不出去,会变成毒素,尤其脂肪或者维生素A、D、E、K这四种油性的维生素过多,无法排出体外时,会造成血管硬化可怕的疾病。减少饮食,可以把遗留下在体内的毒素排出,对于强化身体机能很有用。5、虽然《神农本草经》的把一切食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常吃有利而无害的食物,中品是少吃有利、多吃有害的食物。下品是本身具有毒性,除非当药治病,否则不能食用的食物,现在由于大量生产,农作物普遍有喷洒杀虫剂农药,很多好东西都变质了。再者,食品加工,大多掺放了色素和防腐剂,碗盘上洗洁剂的毒又很难洗干净,所以再好食物还是不宜多吃,以免伤害肝脏和身体机能。6、食无求饱,随遇而发,才能专心修道,锻炼心智,天天讲究美味,贪求口福,则必然会起分别比较自在,少吃则对物质的依赖也相对减少,容易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既不必为生活而奔波,又可对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7、减食最明显的理由,也许是因为现代人普遍都吃得过多。吃得过多会造成身体机能的负荷太重和操作过量,身体机能长期亢历,最后可能导致他的病疾。糖尿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十、肉食的害处 (一)从医学和营养的观点来说 1、食肉会抑制维生素B12的合成,而且肉类缺乏维生素C,容易造成贫血;2、食肉会阻碍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因而引发糖尿病;3、肉类的蛋白质虽多,但是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却很少,人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只有七十至九十克就够了,这一数量很容易从值物食品中获得过,食肉会造成蛋白质过量,而产生肝病、高血压和血管硬化;4、肉类含有尿酸,吃肉会使人体的机能衰退和疲倦;5、吃肉容易导致癌症,尤其是烤焦的焦的鱼含有”致癌因子“。而蔬菜正好相反,蔬菜水果中以化解”致癌因子“;6、肉类常带有传染病菌、抗生素药品和环境污染的残留物质;而且肉类是一种很好隔离体,病菌等不易因烹煮而消灭;(以上摘自《慧炬》)7、素食者的血清胆固醇和三酸甘脂的含量,比肉食者低得多,可以防治血管的硬化。 (二)从经济的观点来说 1、肉食造成高蛋白谷在的巨额消费,因为动物吃了八磅谷类,才生长一磅肉,使肉食文化和世饥饿间关系更为密切。 2、生产一吨牛肉的土地,可以生产十至二十吨的高营养蔬菜食物; 3、肉比蔬菜昂贵,吃肉使经济负担加重,贪执肉食,可能使人铤而走险,谋财害命,以满足口腹之欲。 (三)从伦理道德的面点来说 1、食肉杀生会导致对于全体生物的冷漠残酷肉食者比素食者的犯罪率和虐待狂要高出了很多倍; 2、食肉者较容易生”败家子“或”不良的后代“; 3、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吃肉无异在吃我们的老祖示,从六道轮回的观点来看,一切动物过去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眷属。 (四)从心理卫生的观点来说 1、食肉会损害仁爱心 2、食肉会增长贪欲和烦恼; 3、食肉会使内心充满憎恨、残忍和仇杀 4、食肉的人常作恶梦,容易昏沉。 (五)就人类的前途来说 1、吃肉会破坏生物的情谊与和谐,《愣伽经》上说:一般小动物闻到食肉者身上的气味,会恐怖远离,而老虎、狮子野狼却特别喜欢伺机啖食吃肉的人; 2、杀生吃肉,会冤冤相报,导致国际的战争和凶杀 3、杀生食肉的人来生多病而且短病; 4、杀生食肉会使大地变得咸卤没有养分,药草无力,一切树木果实变得没有甜味,甚至苦涩。 (六)就人体的生理结构来说 1、人的牙齿平齐,适合咀嚼素茶,不像肉食动物的牙齿都向外露出(獠牙) 2、人的肠胃长达十八尺,适于消化素菜,吃肉下去容易在肠内发酵腐败,而引起肠胃病,所以一般肉食动物的肠子都比较短; 3、肉食动物都有利爪,而人类却没有锐利的指抓,表示适于吃素。 (七)就美感的同点来说 1、吃肉其实就是在吃动物的尸体,吃肉无异在苦中作乐; 2、吃罐头就产”开棺“,切肉就好像解剖尸体。 3、动物一死,很快就腐烂、僵硬、变臭、尤其市场的那股腥味,更是难闻; 4、肉类被割时那血淋淋的样子,看了实在很令人恶心。 (八)其他方面 1、吃肉会防碍修行,污染心灵。 2、吃肉会使所念的咒语不灵。 3、吃肉会保护身的善神远离,恶鬼变于亲近。 4、《左传》上说:食肉的人容易坠落,不能深虑远谋。 十一、养生之道在适可而止 要健康长寿不可过度逞强,过度逞强会伤害身休。所以孙思邈告诉我们”六伤“和”十二莫“的道理: (一)六伤—— 1、久听伤社;2、久视伤血;3、久卧伤气;4、久立伤骨;5、久坐伤肉;6、主行伤筋 (二)十二莫—— 1、莫强食 2、莫强酒 3、莫强攀重 4、莫忧思 5、莫大怒 6、莫悲愁 7、莫大惧 8、莫跳动 9、莫多言 10、莫大笑 11、莫贪欲 12、莫怀恨。(以上参见,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七卷) 《备急千金药方》也启示我们:生活起居,一切动作都要柔和安详,不安仓促粗暴,甚至连吐口水都不可用猛力。要修身养性必须做到”十二少“ 1、少思(因为多思则劳神); 2、少念(因为多念则志散) 3、少欲(因为多欲则志昏) 4、少事(因为多事则形劳) 5、少语(因为多语则气乏) 6、少笑(因为多笑伤肾)7、少愁(因炎多愁则心慑) 8、少乐(因为多乐则意溢) 9、少喜(因为多喜则忘错昏乱) 10、少怒(因为怒则百脉不稳定调和);12、少恶行(因为多恶行则憔悴无欢)。养生之道重要的就是不要向外攀缘。不攀缘外境,内心才会宁静而不浮躁。常学习孔子说的”思无邪“,或者黄帝的”内视法“,(详见《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七卷)”道林养性篇;。 遇到一切境界要随遇而安,适可而止。时常轻微柔的和地劳动身全,而不可运动到身心疲倦。更重要的是历事炼心要把握“身动心不动”、“事忙心不忙”的原则。 不可勉强思想,不可极目远望,不可得意忘形喜乐过度,不可久谈言笑彻夜不眠,不可沉醉呕吐或者饱食即卧,不可极饥而食,不可极渴而饮,不可过饥过饱,或者强忍大小便,过饱会伤胃和胜脾,过饥会伤气。五味都不要吃得过多,尤其不要吃冷到冻牙齿,或者热到会烫嘴唇的食物或茶水。 夏天不可过度贪求凉快,冬于不可过度贪图温暖,(详见《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七卷)睡觉最好不要吹电扇。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十三、修定治病的原理和方法 (一)定心病处——把心专注在身体上有病痛的部位, 不出三天,一定会产生治病的效果。因为心是身体的主人,所以心像王,疾病象盗贼,好比帝王所到之处,盗贼和宵小之徒,自然逃散。再者,门开的时候,风就地跑进来,门关起来时就平静无风,心攀缘外境,就好像开门,把心专注在病痛的部位就像关门,所以能平息想能的不顺。 (二)止心丹田——把心专注在丹田,外了可以治愈许多疾病。丹田在肚脐下面一寸到二寸半的地方(《肾首五教仪》说一寸,《摩诃止观》说二寸半)因为丹田是“气海”,把心专注在丹田,气息就会调和,所以能把病治好。把心专注在丹田,对于两胁痛、烦不能食、上热下冷、气喘等病特别有效。 (三)住心足下——把心专注在脚底,也可以治病,因为心火上升,所以身体机能才不调和。现在把心专注在脚底,上身就会觉得轻松舒适,所以可以治病。 (四)系心脐中——把心专注在肚脐,可以治病,也可以引发禅定。因为我们把心放在肚脐为界限,可以体悟“诸法无常”的道理。而且肚脐靠近肠胃,把心专注在肚脐,容易看见身体的不净,因此能消除贪欲。 (五)息心法界——放宽心胸,使心遍布整个宇宙,而没有任何执着,可以治疗身体所有的疾病。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才产生的,没有实体。当我们明白一切事物,体性本空的道理,不执取一切病相时,病就会好转。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内心的杂念和忆想,激荡我们的身体机能,所以才有疾病产生。当我们心地平静,不起妄念时,全身就会感到特别舒畅,一切疾病都会不药而愈。所以《维摩诘经》上说:“一切的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产生杂念。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执着和杂念,就不会病了。”(参见《五教仪》注第三十七及〈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十四、观想治病的方法 (一)运用音气治病的六气的治病法 嘴里轻柔而且缓慢地念“吹、呼、嘻、呵、嘘、四”这六个字,念时只动嘴出气而不出声,耳朵当然就听不到嘴里所念的声音了。因为这六个音念得很轻,感觉上好像有很柔和的气缓缓地流过舌头和牙齿。所念得气虽然轻柔,但心中却全神贯注,字字分明。而且心里要放轻松,不可紧张。 念“嘘”可以治肝脏的疾病 念“呵”可以治心脏的疾病 念“四”可以治肺部的疾病 念“吹”可以治肾脏的疾病 念“呼”可以治脾脏的疾病 念“嘻”可以治三焦的疾病 到底“三焦”是什么呢?三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消人系统或消化的路线,“焦”就是焦腑的意思,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在嘴巴以下,胃部以上,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食物的输送。中焦在胃里,主要的功能在使食物便于消化。下焦在膀胱上面,主要的功能在于排泄。 用死背的方式,较不容易把这六个字和所对治的脏腑记牢。如果我们能把下面这一首偈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四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 三焦壅处旦言嘻 这六个字奥妙无穷,不但可治好五脏的疾病,而且也可以治疗身体机能的不调顺。例如:身体感觉到冷时,可以用“吹”来治。身体感觉热时,用“呼”来治。百节疼痛和风邪用“嘻”来治。烦胀上气,用“呵”来治。有痰阴,用“嘘”来治。疲劳厌倦,则用“四”来对治,简而言之,“吹”可去寒,“呼”可去热,“嘻”可去痛,“呵”可去烦,“嘘”可散痰,“四”可补劳。 春天用“嘘”来治肝脏的疾病,夏天用“呵”来治心脏的疾病,秋天用“四”来治肺部的疾病,冬天用“吹”来治肾脏的疾病。这样,效果会特别好。“呼”治脾脏的疾病和“嘻”治三焦的疾病则四季通用。 还有,六气也可以治同一脏的疾病。五脏之中任何一个内脏,有冷就用“吹”来治,有热用“呼”来治,有痛就用“嘻”来治,有痰就用“嘘”来治,虚劳无力用“四”来治。 (二)观想呼吸疗病的十二息治病法 一般人的身体依赖着呼吸才能活命,高明的人从一个人的呼吸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状态和生了什么病。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呼吸,譬如当我们愤怒时,呼吸的气息就会变得又急又粗。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透过观想和心灵的力量来改变呼吸,达到治病的效果。在还没有介绍运用呼吸治病的方法以前,我们需要明白 呼吸的四种现象: 1、风相——心里感觉到鼻子呼吸有声音 2、喘相——虽然没有听到呼吸的声音,可是呼吸不顺畅 3、气相——呼吸虽然没有声音也很通畅,但是呼吸所出入的气息不细微 4、息相——呼吸不但没有声出入通畅,而且气很微细绵长,若有若无,不容易被察觉。 前面三种呼吸的现象都是不谐调的。因为呼吸粗糙急促的人容易生病,而且情绪不稳定,心神难宁静。如果要治好这种呼吸的现象,需要学打坐,首先放宽身体,把心情放轻松,然后一心专注丹田,再先放宽身体,把心情放轻松,然后一心专注丹田。再想像呼吸的气息遍布全身,随着八万四千个毛细孔或出或入,没有任何的障碍。 当我们把心定下来以后,呼吸自然就会微细绵长。呼吸微细绵绵长的人,不但不会生病,而且心情愉快,神识安稳,心容易入定。所以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的第二卷说:“呼吸像风的人,心中一定散乱,呼吸像喘的人,心情结滞而不通畅。呼吸像气流的人,身心容易疲倦。只有守住微细的呼吸,心情才能宁静,而进入禅定的境界。” 当你呼吸微细绵长,心情宁静以后,运用呼吸来治病就轻易多了。下面,我们来谈谈“十二息治病法”十二息治病法就是我们运用观想呼吸的二十种状态,来产生治病的功效。 1、上息治沉重 2、下息治虚悬 3、满息治枯瘠 4、焦息治肿满 5、增长息治赢损 6、灭坏息治阴膜 7、暖息治冷病 8、冷息治热病 9、冲息治壅塞不通(症结肿毒) 10、持息治掉动不安 11、和息可通治身体机能的不调 12、补息可滋补身体机能的衰退和虚劳 善于运用这个原理,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请依此类推。(请参阅《小止观》卷下和《摩诃止观行》第三十二卷) (三)专用观想的治病方法 前面“十二息治病法”是在呼吸的气息上加以观想。观想的用途很广。譬如我们运动前可以观想自己身体站在大莲花上,面部带着微笑,心情喜悦和乐,观想天上地下,四面八主都有清净的色光明;然后运用深长而且均匀的呼吸,观想白光从鼻孔吸入,一直降到腹腔部,腥部圆满清净,如中秋月轮,再随着呼吸观想腹腔部的白色光明,逐渐上升,散布在全身三百六十个骨节,然后缓慢地从八万四千个毛细孔中散发出来,这种观想方式,对于身心的裨益很大,请详见峨眉山的曼殊大师所着的《成金刚身内功修养学》。曼殊大师所创的“实用锻炼身心法”非常值得学习。因为他把观想和运动配合得很好,每天作,不但费时短少,容易学会,而且又有健身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谈纯粹用观想治病的方法和原理。 1、观想治病的原理 为什么运用观想可以治病呢?因为心境是交互影响的。凡夫过于执着物质的表相,以致心力脆弱,无法运用心灵的力量来改变外境,所以产生“心随境转”的现象,圣人可就不同了,他们心中没有杂念,心力强而且专一,所以能“境随心转”用心力来改变外境,产生“神通”和“奇迹”的现像。 观想是锻炼心力的一种方法。治疗越严重的病,就需要越精纯的观想。古人“望梅止渴”和“悬沙充饥”都是运用观想到成效的最好例证。《小止观》上面也记载:有一个人患了冷病,他就观想身上生起了热气,对果当真把冷病治好了。 善于运用观想来治病的例子,大藏经中多得不胜枚举。例如: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教导弟子观想六道的实况。在《禅秘要法经》中,佛陀教导弟怎样运用观想六道的实况。在《禅秘要法经》中,佛陀教导弟子怎样运用观想来灭除贪爱、憎恨和愚痴等心理的毛病。在治贪淫法、治利养疮法、治犯戒法、治沉迷音乐法、治失心法,以及鬼魅所着种种不安,不能得定的方法。仅就智者大师当时所读的本《杂阿含经》中,佛陀就说了七十二种治病的方法(注:《治禅病秘要法》的“治阿炼若乱心病七十一法”,即摘译自古本的《杂阿含经》中,然而,这些方法当中有许多是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很难学会的。现在我们只介绍其中几则较简单的实例: 2、观想治病的实例 (1)用观想治治疗腹部有疾病 从前有一个腹部结了硬块的疾病,他就观想一只金针进入腹部刺散那一小块硬块。这个人天天这样观想,终于有一天腹中的硬块果然没有了。可是腹部却忽然发生疼痛。于是他就去请问善知识,说:“为什么我腹部的硬块好了,却又是会痛呢?那个人就回答他:”你观想金针破除腹部的硬块,可是金针却留在腹部里面。所以你应再运用观想来把那只金针除去。“他回家后,依照那位善知识的话去做,肚子痛的毛病也就痊愈了。 (2)用观想治疗身体虚弱 从前有一个人身体虚弱,后来他观想自己的头顶上有温暖的醍醐,一滴地滴入脑中,然后灌注五脏,流遍全身,滋润肢体。果然治愈了虚劳损伤的疾病。 (3)用观想治疗颈部的毒瘤 从前有一位法师,颈部长了毒瘤。这位师父就天天观想这毒瘤像蜜蜂的巢一样,本来有许多蜜蜂都很快地飞出蜂巢,脓血都从毛细孔流出,像蜜蜂走了以后,只剩下一个空巢。观想纯熟以后,颈部的瘤也就痊愈了。 (4)治吞食蛇影的两种方法 过去有一个吃东西的时候,吞了一种很像小蛇的食物(其实,可有是蛇的投影),分就自以为是真的吞进了一条小蛇,因为他每天都时常这么想,所以生病了。后来一位聪明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就趁那位病人下痢的时候,拿了一条死的蛇放在便盆里,然后对那位病人说:”蛇已经出来了!“说也奇怪,从此以后那人的病居然就好了。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个很相似的故事,那就是”杯弓蛇影“。”杯弓蛇影“这典故记载在《晋书》的”东广传达室“。故事虽然相似,可是治疗的方法却回异其趣:乐广有一们很好的的朋友,自从上次离别以后,就很少到乐广东省的家里拜访。乐广就写信去问那位朋,那位朋友说:上回乐广请他喝酒,看到酒杯里有一条蛇,当时很恶心不敢喝下去,因为碍于情面。于是硬着头皮喝下了,没想到从那时候起就生了一场大病,直到现在没有痊愈。 乐广看见壁上挂了一把弓,开头很像蛇,他推想,杯中的蛇大概就弓的影子吧。于是他又在原来的地方摆了酒席,派车子请那一位朋友来吃饭。那位朋友在杯中见到了蛇,他说:”这跟我上一次所见到的情形完全一样。“乐广就把原因告诉他。那位生病的朋友,豁然意解,病马上就好。 其实,就佛法的观点来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可是心夫都执着这个假相以为真实,产生了许多苦恼和痛苦。这不也是和”杯弓蛇影“的情形很相似吗?所以佛陀才大慈大悲地告诫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金刚经》第五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当我们的心中没有偏见和执着时,才能解脱苦恼而得到大自在。 (5)转移注意力的治病奇迹 从前有一个人生了一个会致命的恶疮,手臂上也长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疔。他请了一个高明的医师来治疗。那医生对他说:”你这个大疮没有什么要紧,倒是你手臂上的寻疔很严重,有生命的危险,你要好好注意!“病人听了医生这一段话,他就把注意力转移了专门注意手上的小疔,而不去理会大恶疮,久而久之,身上的疮却全部都好了。这也是观想治病的一个好例子。 (6)笑病可不药而愈 从前有一个人每天用功读书想考取功名:后来果然考上状元。没想到从考中状元的那一天起,他就因为太得意笑个不停,他得了很严重的”笑病“。 京城里很多医生开处方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有一位高明的医生把了他的脉以后就很认真而且严肃地说:”你得了必死的绝症!这种病我没有办法治,据我所知,只有一位老先生才能治好你这种绝证,幸好我认识他,稍慢可就不及了!“接着,这位医师很详细地描述病因和将来的严重性。 那状元听说他得了凶险的绝症,而且天下只有一位老先生能治,吓得脸都发青了,再也笑不出来了,急忙放下万缘,专程赶去。他到了那里,没想到老先生说:”你的病全好了,可以回去啦 !因为你得了笑病,药石难治,那位医生不得不用致死的绝症来吓唬你,才能把你的病治好,请你不要见怪。“ 十五、运用心力治病的十个条件 运用心灵的力量来治病,需要遵守下面十个条件: 1、信——相信这个方法能治病 2、用——随时常用,以免生疏遗忘 3、勤——用时专精不懈,直到病愈为止 4、常住缘中——常把心放在对治疾病的方法上,而不胡思乱想。 5、别病起因——辨别生病的起因 6、方便——灵活巧妙地运用对治的原是和正确的方法 7、久行——实行还没得到利益时,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继续不断地练习而不生怠惰心。 8、知取舍——知道练习得了益处,就应勤加实行,有了害处,就应马上舍弃 9、护持——明白禁忌的意义,而且不去触犯 10、遮禁——得到利益,不向人夸耀;受到损失,不生怀疑和毁谤。(《贤首五教仪科注》第三十七卷) 假如能够彻底做到这十点,心灵的力量一定能够发挥出来,可产生治病的效果。 这里必须说明的两点是:以精神的力量来治病,需要平常不断练习,有了相当的定力后,才容易奏效。还有,遇到像发烧和胃出血等紧急情况,最好还是赶紧去医院吃药打针,以免误事。 十六、拜佛诵经治病的实例 《北史。上记载:后周时,有一位孝子姓张名元,字孝始。他十六岁时,祖父双眼失明。因此,他就昼夜礼佛,以祈求佛菩萨保佐他祖父。他虔诚地拜了三年。有一天,他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看见经上有”盲人得视“的经文,于是他就点燃了七盏灯光普遍施舍给所有法界的众生。希望我能代替祖父失明,而使他老人家的双眼恢复光明!”他很诚恳地拜了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晚上,他梦到有一位老先生用金郫(治眼病的工具,音毕)在刮他祖父的眼睛,并且告诉张元说:“你不要耽心,三天以后,你祖父的双眼就可以复明了。”张元很高兴地从梦中醒司,把这件事情告诉家人,再过了三天,他祖父的眼睛果真完全好了! 住在屏东后火车站的德萌师,十八年因为拜佛而治好了药石不能治的疾病以后,每天拜佛、念佛、诵经长达十支香,从不间断,这十八年来他很少生病,也从不看医生或吃药打针。感冒了,最多只喝两碗姜汤就好了。由此可知,拜佛诵经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十七、怎样化病苦为助缘——因病百起利人的心念和行为 聪明的人生病时能够以病痛来激发慈悲和行善的决心,并使人容易体悟“人生无常”的道理,贪欲和傲慢也会相对地减少。所以,病痛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锻炼心智,而且是修道的助缘,病痛会使我们更加奋发图强。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也是由于心志劣弱,常发脾气,不能忍辱和平心静气所造成的。”这么一来,我们就会随遇而安,不发脾气了。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用功精进的程度不够,以致道业未成,又不能消除灾难。”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加精勤不懈了。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禅定的功夫不好,才会被病魔扰乱。”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用功修定功了。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智慧不行,不能明白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所以才有病痛。”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精勤修学智慧了。这就是《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下卷所说的“以病苦为良药。”和《摩诃止观》第三十二卷上所说的:“病痛时也可行菩萨道。”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第五章 好德(第四福)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不尽的。因为“好德”能赢来寿、富贵、康宁和善终。 因此, 我们可以说,“好德”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泉源,“好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好德”需要我们不断培植,正如长寿、富贵、康宁需要随时培养一样。假使我们现在不把“好德”的因继续种下,那么一切享受都会变成非常奢侈的“消费品”,因为没有播种,福报享用完了,必然会贫穷匮乏。古德曾说:“保藏的东西不一定属于自己。享用的东西不再属于自己,只有施舍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当我们用种种方式把财物贮存或积蓄起来时,我们不一定会再拥有那些财物。譬如你拿钱买股票,股票可能会下跌;买黄金珠宝又可能被盗贼抢走;参加合夥投资,不但有风险,而且万一被合夥人骗走,那岂不前功尽弃?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会赔本,将来万一遇到败家子,也会倾家荡产,难怪《大宝积经》上会说:“一切财物都是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这五家所共有的。” 享受物质就是消耗福报,而且享受五欲的感官快乐,这是很肤浅而又很短暂的,享用过的财物永远不能再属于自己。只有把财物施舍在适当的地方(佛经上叫做“福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那么财物才具有永恒的意义,而不致被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所夺去。所以古人劝我们要布施积德: 三宝门中福好求,大富之家前世修。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一切财产总非真,急早将来施于贫。 水火盗官并逆子,五家有份尽来侵。 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舍出万文收。 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没有布施修德,将来的日子很难挨过,尤其是一个临命终时,一切财物、朋友、眷属、权力都带不去,只有平生所作的善恶业力跟随着我们。就这一点来说,修德真是非常实用的。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但死神肯定要来。而且随时都有突击我们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趁早修德吧! 二、德的种类 德的分类非常多。例如:它可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阴德的力量比阳德大得多。《中庸》里提到智、仁、勇三达德。只有仁爱而没有智慧,会产生为虎作伥的流弊,有智识而没有仁慈会危害社会;有智有仁,而没有勇气实行,则一切美德成了空谈。 《论语》里又叙述了温、良、恭、俭、让五德。温和柔软可以导致心理健康;善良仁慈可以导致长寿善终;诚恳恭敬可以导致平安宁静;节俭勤劳可以导致财富和身体的健康;谦虚礼让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保住前面四种德的行而不致流失。 三、品德的四个层次 品德的层闪可分为下列四种: (一)算盘式的道德——以功利主义做出发点,做任何善行,都会仔细地考虑到成本、效用、果报和名利等因素。确实认为划得来,才会开始去做。这种人不会平白无故送你东西,他一定有所企图。他行善时常希求回报。 (二)“四海经之内皆兄弟”式的道德——这种人行善是出于一片同胞般的爱,比较没有自私心的心机和功利的色彩。他把所有的人都当兄弟一样,因此,行善较为自然,而且也出于真情。但是因为有我执在作崇,所以仍有人我的分别,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二)爱人如已的道德——因为这种人已破除了我执和烦恼,所以能忘我。而达到爱人如已境界。能这样做已经是圣人了。但因为他还没有破除法执,所以行善时,心中仍然存有抽象的观念(例如:“贫苦”和“功德”等)。因为他有名相的负担,所以还不能做到绝对地自在。 (四)最完美的道德——行善不但不望回报,而没有人我的分别,甚至也没有任何名相的负担,这种人的慈悲心是没有条件和无限量的。因为他行善时,连一点负担也没有,所以最真诚、最自然,也最快乐。 古人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意思是说:“品德发的人绝不会执着功德和名利,只有品德不太好的人才会计较功德和名利。初学的人行善,难免会执着善相”等修养的功夫纯熟以后,就可超越名相的束缚和牵累了。 四、修养好坏的六个等级 我们也可以把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好坏分为下面六个等级: (一)损人损已——这种人简直比禽兽还不如,好像虐待狂那样,只爱用责骂和伤害的方式来求满足自己心中的情欲。他们损伤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任何益处。例如:杀人然后自杀。 (二)损人利已——这种人是害群之马,根本谈不上修养。他们为了达到自利的目的,不择手段,使用欺诈和损害众生的手段,或者从者杀害动物职业。 (三)不损人、不利已——这种人像行尸走肉一样的地醉生梦死。譬如只知拼命去做一些无意义的工作,或游手好闲,专干无聊的勾当虚度光阴。 (四)不损人、只利已——这是修养最起码的工夫。又可分为两: 1、假利已——工作赚钱是假利已。赚来的钱换得物质享受,这是消福,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梦,得不偿失。 2、真利已——读书明理以后,自已闭门思过,下功夫修养品德和锻炼心性。 (五)利已利人,先求利已,站稳自己的脚跟以后,再兼善天下。 (六)舍已利人——舍已不以为苦,利人永不疲劳。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这是菩萨的风范,是难能可贵的。 五、好德的实例——《禅林宝训》的知古佳话 《禅林宝训》这一部书记载了三百篇引人深省的话语和许多非常真实的事迹,而这些都是和道德修养有关的。所以在书第一页就开宗明义地说:“道是世界上最尊的,而德是最美妙的。” 现在我们只介绍其中浅显的的二则故事: (一)李景文和张惠明 宋朝的时候,开封府这地方有一位老百姓叫做李觉安,他生了一个孩子叫做景文。因为儿子年幼多病,所以李老先生就把一百两白银放在他的朋友张惠明那里。李觉逝世以后,张惠明就把那一百两白银还给李觉的儿子李景文。李景文不肯接受,他父亲的遗嘱没有这么吩咐,所以不应当接受。可是张惠明认为,这一百两白银明明是李家的人寄托的,一定要还给李家才对。他们两个人坚持不下。后来告到开封府包大人(拯)那,请包大人作了决定,包公觉得奇异,就召李景文来,要把银子还给他,可是李景文坚决不肯接受。然而,张惠明却紧持一定要还银子,包公看见他们两个人都这么勇于讲义而不贪财宝,不得不将这一百两银子交给开封府的寺庙,作为打斋供养众僧,并诵经以荐悼李觉安先生和法界亡魂之用。 我们计算一下,这一笔钱的数目显然相当庞大,可是李景文和线惠明却一点都不贪爱。反观欠现代人却爱财如命,甚至只为几块钱也会大打出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相形之下,我们真是太惭愧了! (二)不弃病女得贵子 自古以来,凡是娶有缺陷或有病的女子为妻的人,所生的子女多非常贤贵贤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地仁厚,能够舍已利人。例如《懿行录》上记载: 文绍祖有个儿子跟柴家的女儿订了婚。订婚后,柴家的女儿忽然生了恶病。文绍太太很生气地说:“我娶媳妇应当顺天理、讲信义。违背礼仪,很快就会有不祥的后果的!”因此文家仍旧把柴家的女儿娶进门,婚后二年,文绍祖的儿子考上科第,媳妇的病也痊愈了,后来三个儿子都很显贵。 清朝康赜年间,娄县有一个手不释卷的人叫顾元吉,他当贡生时,平常的测验总是冠军,可是每次进入正式的考场,总是看见有女鬼跟着他,因此文思大乱,以致正式考试的成绩是很差。原来顾元吉年轻时,曾经和一个女子订了婚。后来却嫌那女出身清寒,不去娶她,那女的抑郁而死。顾元吉屡度不中,心情很不好,晚年发疯,常常自己打击自己打击自己的阴部,他的学生们曾保护他,可是当他们松懈时,他又开始用力打阴部了。后来走到桥上,看见桥下的水很清澈,他感叹地说:“在这地方坦葬,最合适了!”于是就投河而死。这一天正好是六月一日。 所以,周安士先生说:“凡是因为朋友和妻落魄而舍弃他们的人,最后也会贫寒落魄。就好象顾元吉一样,他虽然有文才,可是却没有什么成就,最后还落得葬身鱼腹的下场。(见《阴骘广义节录》卷下) 六、失德的下场 (一)卖斋立毙 从前麻城这地方有一位王先生,他吃了三年的素食。有一天,他身上长了恶疮。他的朋友安慰他说:”像吃素的人,佛菩萨和天神一定会保佑你的。“王先生说:”我持起三年的斋,却受到了这么恶报,吃素有什好处呢?“他的朋友说:”如果不要吃这素的功德,那第你是否可以卖给我呢?“王先生问道:”怎么卖呢?“他的朋友说:”一天以一分银卖给我,你吃了三年素,可以得十两八钱的银子。“王先生很高兴,就写了一张出卖功德的证据,并且盖了私章,把三年来吃素的功德全都卖给了王某人,并且收到了十两八钱的银子。双方很货两讫。 王先生拿到这么多钱,心里很欢喜。他想,我明天就要开始吃劳了。可是那天晚上他作梦,梦到有两个鬼卒骂他说:”本来在十个月心前,你的福禄早就完了。因为你吃素的缘故,所以寿命才延到现在。现在你把吃素的功德卖掉了。你的寿命变成负的啦,已经给你多活几个月了。“这两个鬼卒说完话,就要把他抓。王先生请鬼卒暂缓一天,他一定把银子退还朋友,而且从今以后,一定恢复吃长素。 第二天一大早,王先生急忙拿着银子去找那位朋友,并且要向他赎回功德的字据。没想他的朋友说:”昨天我把字据带回来的时候,就马上在神像前历焚化了。“王先生听了以后,悔恨交加,不久就死了。由此可知,出钱财请高僧来一起诵经和拜忏,必定可以得到福报。(见《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 (二)贪小失大 《法句譬喻经》上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商人,名字叫费迦沙。牛的主要怕惹来麻烦,就把那头母牛廉价出售了。可是当买主牵着那头牛去喝水时,也被那头母牛从背后把他刺死了。他的家人很气忿。立即把母牛杀了,又把肉卖给人。有一个农夫买了母牛的头。当他走累了,想在树下休息时,就把母牛的头挂在树上;可是没想到牛头却从树上掉落下来,牛头上的角正巧刺中他的要害,那农夫也一命呜呼了。 瓶沙王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认为很奇怪,就跑去问佛陀。佛陀说: 从前有三个商人向一位开旅馆的老妇人借宿。借宿本来是应该给钱的,可是这三个人以为老妇人孤独无能。就等老妇人出外时,偷偷地溜走了。一来被老妇人追到。这三个商人却赖皮说:”我们已经给你住宿的钱了,你怎么可以再来向我们要呢?“老妇人无可奈何。她非常痛恨这三个商人,心里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将来我再遇到这三个人,我一定要杀死他们。当时的老妇人就是现在这头母牛。而那三个商人就是弗迦沙他们三个被牛刺死的人。 七、嫉妒贤能 子孙残废 《迁善录》上记载;宋朝大夫蒋瑗有十个儿子,个个都有毛病;一个驼背、一个跛脚、一个手脚不能伸直、一个两只脚都失去作用、一个疯癫、一个愚痴、一个耳聋、一个瞎眼、一个哑巴、一个死在监狱中。 子皋看到这种情况,就问蒋瑗:”您做了什么事情的,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大工的灾祸呢?“ 蒋瑗说:”我平生并没有干什么大坏事,只不过经常要嫉妒比我高明的人,而喜欢对我巴结的人。听到别人做了善事就加以怀疑。听到别人做了恶的事情则深信不疑。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好象自己损失了什么似的。遇见别人有了损失,好象自己得到了好处一般。“子皋感叹地说:”您的心术这么坏,应该满门全灭才对,恶报岂止这些罢了。“ 蒋瑗听了他的话,突然感到畏惧。 子皋又说:如果您能够改过向善,则必可转祸为福,从现在开始,仍然还不会太晚!蒋瑗从那时起,就痛改前非,广修善行,过了数年以后,他九个儿子的毛病都逐渐痊愈了。 八、救人危急,生子贤贵 《懿行录》上记载:”明朝的时候,在福建建宁这地方,出了一位皇帝的老师,名叫杨荣,他祖父世世代代以船员渡人过河为业。“有一天,河流涨大水,冲毁了许多民房。有许多被水所淹的男妇老幼,顺着河道漂流而下,其他的船只都争先恐后他捞取财物。只有杨荣的祖父专心地救人,而不却捞的取财物。 同乡的人都嘲笑杨荣的祖父这样的作为很傻。杨荣的祖父回答说:”我平时以船员渡人,所赚的钱已经能够维持生活了,何必去捞限那些非份之财呢?“后来杨荣的父亲出生时,家境已经渐渐宽裕了。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告诉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先积有阴德,子孙将会发达显贵。“ 后来杨荣出生了,二十岁就考中了科举,一直做官,做到”三公“里的”少师“,皇帝还追封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跟杨荣一样的官司爵。杨荣的子孙都很显贵,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贤能的后代。由此可见,志在利人,自己也一定会得利益。志在得财,到了最后是人财两空。所以孟子说:”我们只谈仁义就是了,何必说到利字呢?“ 九、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肾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陀项礼。“波斯匿王向佛陀说:”假如您能够请那位诵经的师父出来,让我们相会面,我愿意布施十万文钱!“ 佛陀回合:”您应当先布十万文钱,然后才可以请那位诵经的师父来和您相见。否则,等您看到那位师父以后,您就一定不会出钱了。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这么说,他只好先布施了十万文钱供养僧宝。可是当他看见到那位师父的相貌以后,他心里觉得很后悔,没有想到声音清脆宏亮的那位师父,居然是一位个子长得这么矮小,而且面貌很不好看的人。 他问佛陀这是什么缘故,佛陀说:“从前有一位名叫迦叶佛的圣人,当他圆寂以后,国王为这位圣人盖了一座很大的塔。”国王命令四位大臣监工,可是其中一位大臣很赖散。国王就责备他。那位大臣很气愤地说:“这座塔太大了,何时才能完工呢?”可是等到完工后,他看到塔尖很庄严,就布施了一个宝铃在塔上。 因为他的懒散和随便发怨言,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很矮小。又因为他挂了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五百世中,声音都非常宠亮而且悦耳。由此可知,我们要明哲保身,则不可随便批评别人或某件善事,也不要唠唠叨叨常发怨言,以免自食恶果。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造了不同的善恶业,就会各受不同的果报和苦乐。例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嘴巴难看,这是因为他前生虽然布施修福,可是常犯口过常说肮脏的话。 我们不但不可以说粗鲁和损人的话语,甚至连憎恨的念头也不可有,因为心里一有了憎恨和怨气,就会起烦恼,而使得身心不自在,并且影响到人际关系。所以古人说:没有憎恨的清净心,才是完美永恒的。“面上无 真供养, 中里无 吐妙香, 心中无 是净土,无染无着是真常。” 十、发恶誓,后果不堪设想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许多尼师叙述了她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做一个有钱人的太太。虽然我丈夫家财万贯,可是我自己并没生育。后来我丈夫又娶了姨太太,生了一个小男孩。我因为嫉妒心很强,就发誓说:“如查我杀了你的儿子,我的丈夫会被毒蛇咬死,我生的孩子会被水冲走,被野狼吃掉,而且自己会吃亲人的子女的肉,我自己会被活埋,我的父母会被烧死!” 那一生,我死了以后,堕入地狱受了无量苦。地狱的罪受完以后,投生做人。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我同我丈夫回娘家。在半路上生产了,于是就暂歇在树下。忽然有一条毒蛇来咬我丈夫,我丈夫就这样死了。我哭得很伤心。天亮以后,我牵着大儿子,又抱着幼儿,边走边哭,来到了一条河流的旁边,因为没有渡船,所以我就把老大留在这一岸,而先抱着幼儿放在对岸,然后再回来抱老大。没想到老大看见我回来接他,就忙急下水向我走来。老大走不到几步,就被河水冲走了。我回头来抱幼儿,狼抢先一步把他吃了。看见幼儿被吃得血肉淋漓,我更加伤心。于是我赶紧回娘家,却在路上遇到人说我娘家失火,全家人都被火烧死了。 后来我又改嫁。正当我要临盆生产时,我的丈夫喝醉酒回来,没人开门,我丈夫破门而入,大发雷霆,不但狠狠地打我一顿,而且把刚生下的婴儿丢到锅子里煮,强迫我吃。我因为怕他,所以勉强咬了一口,痛入心肝,赶紧弃夫逃跑。跑到波罗奈国,又嫁给一个丧妻的人当妻子,才新婚没几天,我的第三任丈夫死了,按照那一个地方的习俗,夫妇如果相爱,丈夫死了,妻子要陪着下葬。我因此被活埋了。刚埋不久,恰巧有一群盗贼来偷挖坟墓,盗取财宝,我被救出来了。 我想我过去到底做了什坏事,今生的遭遇这么凄惨。当时我听说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讲经说法,他可以帮人们解答生活上疑难。我就去请他度化我。由于过去世我供养圣人时曾发愿修行,所以今生能遇到释迦牟尼佛,而且修正果。 十一、虐待动物,不得好报 《法苑珠林》上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隰州大宁这地方,有一个农夫,名叫贺永兴。因为邻居的牛侵犯了农作物,他残酷地用绳子将牛的舌头勒断。后来贺永兴生了三个孩子,都成了哑巴。大家都认为就是他虐待动的报应。 十二、不着五欲才是真德 五人欲是贪爱:可人的美色,悦耳的声音、迷人的香气、上好的美味、以及柔软舒适的触感受。因为这五种欲都是向外攀缘的,向物质境界追求的,内心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何况追逐外境就会起分别和烦恼,使心中不得安静。所以佛陀警告我们;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感官的享受是短暂而肤浅的。 《大智度论》上也说:“一切凡夫常五欲所苦恼,陷入五欲中而无法自拔。人们贪求五欲,象野狗啃骨头,再啃还是那个味道。贪着五欲,好比无知的小孩子用舌头舐利刀上的蜜,所得到的快乐只有那么少,万一被割着舌头,损失可就大了。五欲会使人恶业而堕入三恶道,使人失去定功、神通和智慧。 《诸经要集》里的第十二卷记载了许多贪着五欲的害处和故事。例如:频婆娑罗王为女色身人敌国;优填王为色欲而失神足通;沙弥贪着龙女身上的香味,死后变为恶龙;小沙弥爱吃酪,死后变为酪虫;鹿角仙人贪受触感而失去神通等。 下面我们举一个着名的例子来说明: 有一个比丘在森林中的莲花池畔散步,闻到莲花的香味,心里产生了贪着莲花池的神说:”你为什么不在树林下面坐禅,而到这里来偷我的花香呢?你可知道,贪着香味,心中就得不到自在,而且会起烦恼么?“后来又有一个来到莲花池,用手把莲花连根带叶拔起,并且把莲花弄得乱七八糟,池神却闷不吭声。 比丘感到很奇怪。他问池神说:”那个人把你的连花弄得一团糟,你怎么不管呢?而我只是在你的池畔散步,你就责备我,这是什么道理呢?“池神回答说:”世间上的恶人,满身罪垢,纵使头上再开弄脏了,也是差不了多少,所以我不想管,可是你是修禅定的好人,贪着这花香恐怕会破坏你的好事,所以我责备你。譬如白布上有一个小污点,大家都看得见。那些恶人,好比黑衣,再加上几个黑点,人们也是看不见的。“(见《诸经要集》第十二卷) 十三、印经说法有五种福 讲经说法和印送人,这种法施可以得到下列五种福报: (一)长寿——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长寿的果报; (二)大富——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去偷盗,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大富的果报; (三)端正——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心平气和,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长相端庄的果报; (四)尊贵——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会信仰佛法,归依三宝,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尊贵和有名望的果报; (五)聪明——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领悟力会增长,而且容易明白微妙的道理,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得聪明的果报。 (见《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和《都乘法数》第四百四十四页。 十四、古人德行的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感叹。例如:(一)朴实方面 1、扁担和尚一生只拾橡栗为食 2、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遇到平软的地就赤脚行走。 3、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管冬天和夏天都是穿同样的一套衣服。 4、 法师终生印经造像、放生布施,而从不做大斋会,因为不忍心洗菜、起火、煮水时浪费物质,又伤害小虫的生命。 5、慧开法师不管接受大小的施舍,马上分散救济贫苦的人。 6、行因法师在庐山的佛手岩修行时,天天跟鸟兽为伴,那些动物都很温驯地亲近他,没有一点惧怕。后来他很潇洒地站着死去。 7、大梅和尚参访马祖禅师,明心见性以,隐居在深山中涵养,有人要请他出来当官,大梅和尚很幽默契地回答说:”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8、富上法师住在盆州的净德寺,白天放着一顶大斗笠在身旁,坐在道路旁边读经,从来不攀缘。因为马路很安静,来往的人很少,所以他没什么收获。有人问他说:”师父!您为什么不到城里人多的地方去化缘呢?“他回答说:”我只要一两文钱就能够维持生命了,何必再去攀缘呢?“ 陵州的刺史赵仲舒是一位很苛酷的官吏,听到这消息后,不相信天下有这么多轻名利的人,所以特地去探他。赵刺史骑马经过,故意掉下了一大串钱。富上法师还很自在地读他的佛经,没有抬头去看一眼。赵刺史走了很远以后,才派人回来取钱。富上法师也没有理睬他。赵刺史于是回来问道:”师父!“你每天化缘得到的只不过一二文钱罢了,现在有一大串钱掉在你面前,为什么不拿呢?富上法师法:”这又不是我的钱,我怎么可以随便占为已有呢?“赵刺史到此才心服口服,亲自下马向富上法师礼拜。 (二)尊师方面 1、神光禅师为拜见达摩祖师,在门外站立到雪掩过双膝,为了表示自己的精诚恳切,又断臂以求佛法。 2、晋朝法旷法师,早年痛失双亲,事奉承继母非常孝顺。出家以后,拜昙印和尚为师。有一天,昙印和尚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病,法旷法师七天七夜很虔诚的拜佛忏悔,祈求师父平安。拜到第七天,忽然看见有五色光芒照进昙印和尚的卧室,昙印和尚感觉好象有人用手摇他,病痛也就逐渐痊愈了。 3、晋朝的道安法师十二岁就出家了,他很聪明,可是相貌却很丑陋。因此得不到他师父的重视。他师父派他去做苦工和打杂的事,他一点怨气也没有,而且很勤劳。过了三年以后,他才向师父请读经典。师父给他一部五千字的《辩意》,他白天去工作,利用闲暇读经,傍晚回来又再向师父借经典,师父问他说:”你上午请去的经典还没有读完,怎么又来再请呢?“道安法师回答:”那一部我已经会背了。“师父感到惊讶,但是不大相信,又给他一部一万字的《金光明经》奉还了师父。师父叫他背诵,他果然背得一字不漏。这时候他的师父才大感惊叹。 (三)孝亲方面 1、道纪法师照料母亲的衣着、饮食、大小便等,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到那里去讲经,两肩上各挑着他母亲和经书佛像。 2、法云法师很孝顺父母,母亲逝世那天,哀伤越过了礼节,器了好几天没有吃饭。后来其他法师劝他努力修道,用佛法来超度母亲的神识(灵魂),他才节制哀痛,稍微吃了一些稀饭。 据说,曾子的母亲逝世,曾了七天没喝茶水,法云大师大概可以跟曾子比美了。谁说出家人会抛弃双亲呢? 3、唐朝的师备法师,本来姓谢,他的父亲因捕鱼而被水淹死。他想用佛法来报答父亲,于是就出家了。他非常精进用功,每天修苦行,而且跟雪峰水禅师很要好。有一天,因为要去参访名师,他带着水囊,脚被东西割破,流出鲜血而开悟。后来得道以后,梦到父亲来致谢说:”因为你出家修道,明心见性,我托你的福而升天,所以我特地来告诉你。 4、道丕法师在饥荒时,自己绝食而供养母亲。后来他母亲吩咐他去霍山,拾回丧身战场的父骨。他到霍山昼夜诵咒,感动父亲尸骨跃动,因而把父骨捧回家。那天夜里他母亲也梦到丈夫来了。(四)忠谏方面 1、晋朝的佛图澄力劝石勒停止杀人。 2、求那跋摩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广行仁德,布敷嘉言。 3、昙宗法师劝武帝行“菩萨五悔法”,武帝问他说:“我有什么罪要忏悔呢?”昙宗法师回答:“尧舜虽是圣人,尚且说自己一个人的过失。你怎么心量这么小,说自己没有罪可忏悔呢?” (五)慈悲方面 1、佛陀在世时,有一位佛的弟子(比丘)到珠宝店去乞食。那珠宝师傅正在穿一串很名贵的珠宝。正当珠宝师进去拿食物时,鹅看见宝珠映现比丘的金黄色袈裟,显出桔红色,很象一块肉,就把宝珠吞食下去了。 那珠宝师出来,看到宝珠少了一颗,很生气。他误以为是那比丘偷拿的。因此就痛打那比丘。比丘为了保护那一只鹅,所以任他痛打。后来比丘被打出血,鹅来舐血,珠宝师一气之下,把鹅打死了。比丘无意中流下了怜悯的眼泪。珠宝师问他原因,他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珠宝师。珠宝师急忙向比丘赔罪、忏悔和礼拜。 2、法朗大师时常救济贫病,看见有动物要被杀,就买回寺里养着。因此,畜养的地方有很多鸡、鸭、鹅、狗等动物。说也奇怪动物好像很有人性,等到大师就寝时,那些动物就立刻鸦雀无声。 3、隋进的智舜法师,住亭山。有一个猎人追一只雉鸡,追到智舜法师的的屋子里。智舜法师苦劝猎人不要再伤害雉鸡,猎人这时候才惊悟,把弓箭的折断丢掉,并且把用来找猎的老鹰也放掉。从此改行,不再杀生。 4、唐朝的智岩法师时常替许多长恶疮的人吮吸脓血,并且还讲说法给他们听,替他们洗耳恭听净污秽,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来寿终在病房中,脸色很好看,而且全身有很奇特的香味,大概香了十几天。 5、唐朝的智宽禅师,心地仁慈,很喜欢照顾病人。不管修行人或者世俗人。不管修行人或者世俗人,也不计较路途的远近,地方、亲自料理。有的病人腹部生用嘴去把脓吮吸出来,而使病人痊愈。 有一天,他用驴子载经书,在路上遇到一位脚步部受伤的宝暹法师躺在路旁,他把驴子让给宝暹法师骑,自己挑着经典步行。遇到饥荒时,他就煮饭送给贫病的人吃,解下自己的衣服送给受冻的人穿,并且劝导他们念佛修福。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第六章 善终(第五福)一、善终很难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说的“好死”。善终很难,假如你曾看见别人临终时那种挣扎痛苦的样子,你可许会感叹地说:“我这一生别无所求,只要求个善终就好了!” 一般人临命终时,都会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急得像落汤的螃蟹和热锅中的蚂蚁。身体上会产生脸部筋肉抽动:瞳孔放大、视觉迟钝疾呆、呼吸急促等现象。佛经上说,人要死的时候,就像乌龟脱壳那么痛苦。应急们平常看到的,只不过是外表挣扎的样子,其实,他内心的恐惧、痛苦和彷徨,那才真是笔墨难以形容呢! 大富大贵的人不一定能善终,长命百岁的人也不一定能死得安详。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豪杰,不得善终的也多得很。例如;驰名世界的文学家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尤纪夫、画家梵谷、景星乐蒂等都自杀而死。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晚年脑神经衰弱很严重。音乐天才莫扎特临终时,只有六个人送葬,中途还遇到了一场大雨,最后只剩下抬棺材的人和他的 遗体被孤零零地送到坟场。有些从政的人下场就更可怖了。有被迫下台和被篡位的,也有被放逐和被处决枪杀的,有些被下毒身亡,还有五马分尸和千刀万剁,甚至还有鞭尸和连诛十族的。 “善终”得来不易。因为我们不知道阎王爷何时会给我们“召集令”,也不知道临终时会遇到什么障碍。不管在任何时候、死亡随时都有突袭我们的可能。也许是明年,也许是明天,也许就在今天?!——真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呢。 二、善终的的重要性 为什么善终很重要呢?因为,假如一个不是寿终正寝,而是由于横死、车祸、癌症、饥、渴、猛火烧伤、溺水、被杀而死的话,那么他可能便会含恨在心。心中一有了憎恨、就会投生到一个很不好的境界去,比方说做毒蛇图报复等等。所以《十二品生死经》说:如果是因为福报享尽了,饥饿或者渴死,他极可能会变成饿鬼。被捆绑而死的,来生常作畜生。被火烧死的人,有许多会人地狱 还有,横死时,身体受了极大的苦楚,心中忧怨交加,不但很级提起善念而且心中愤恨不平,很容易怨天尤人,把平常的道德修养破坏无遗。所以古德教我们要经常发愿:“临命终时,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并且期望圣人前来引导。又有一种发愿是: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速离五浊生净土,回入娑婆度有情。 三、善终的种类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鸿毛。苟且偷生不如舍生取义。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再大的困难都值得做,如果真的能救世济人,就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所以我们应该观察一个人志的高尚与否,而不可以死的形态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死后上升天上。为了儿子牺牲尚且生天,何况为利益众生而牺牲生命呢?在《十二品生死经中》佛陀分析描述了死亡的十二种类别,因为其中牵涉到许多专门术语,在此不便引述。现在谨就我个人的浅见将一般善终的情况分为下列三种:  小善终—没有遭到意我横祸,无病而终的。 2、中善终—不但没有病苦,而有心中没有怨气和内疚,仰不愧于一,俯不怍于地,安心地逝世的。 3、大善终—自己预先知道临终的时间,而且身心了无挂碍,走洒脱,甚至还新眼看见佛菩萨来迎接,往生到佛菩萨的净土,这才算是成功的人。 四、善终的原因 善终绝对不能凭侥幸,一定要广修福慧才能达到,善终跟过去的善业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在我们今生的好德和宁静的心灵。除非我们能在广积阴德和止息妄念上多下功夫,否则临命终时便很难得到自在。 善终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归纳起来还是离不开下面三个条件:(一)诸恶莫作—不要做杀害动物、偷盗、淫邪、妄语、饮酒等行为。不做亏心事,不店别人的便宜,经免冤仇结得太多和太深,临终时被冤仇债主来扰乱;甚至像《地藏经》的第八品上所说的:“行善的人,临终时也有百千位恶道鬼神变成都我们已故的父母和亲属,来引诱我们进入恶道受苦。”何况科时造恶的人呢?(二)众善奉行—常发利益众生的愿望,然后从语言和行为上去实行。例如,时常放生、地中救济、印经、供养师父等。我们平时广结善缘,不但身心可得到快乐,临终时还能心情平和安然往西方。好处可真多哩!(三)自净其意—无论行善、读诵经典或参禅,念佛都要会归心上,才能得到受用。除了常修机,事情很忙,也要做到事忙心不忙,保持清净心。如果我们能够这样下功夫,临终时身心就不会有所贪恋和牵挂了。 五、善终的预兆 《净土三昧经》上说:“如果一个人平日行善,临终将要升天时,他会看到天人拿着天衣和乐器来迎接他。但假如造恶而要堕地狱时,临终时便会看见许多士兵(鬼卒)拿着刀枪矛戟围住他。虽然这两种人所见到的不同,可是嘴里说不出来,只能随他们所造的善恶业而受果报。”《华严经》上也说;“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会见到阴相(即神识,俗人叫做灵魂)。平日造恶的人会看见自己在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受苦,有时看见阎王和鬼卒拿着刀枚要抓他去,有时会听到三恶道受苦的声音。但是平时行善而将要升天的人,临终会看见天上庄严的宫殿、仙女在游工和快乐的样子。” 捕鱼的人,临终时看见无数的来索命。打鸟的人,临终时看见许多鸟儿在啼叫和追逐他。杀牛的人,临终时看见所屠杀的牛群现形索命。甚至他还没死时,别人看见这屠夫已变成了一只牛。这是他将投生恶道的征兆。《地藏经》上还有所谓“业报论对”的说法: 《地藏经》第六品上说:“有的人临终前病得很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时常梦见恶鬼和家里的亲人,有时行走在种种危险的道路,有时发觉自已被鬼压着动弹不得,或者和鬼神同游各种恐怖的境界。日子外了,身体变得更为虚习,病情更加严重,每晚都不得安眠,甚至在睡觉中也会叫苦连天,十分凄惨而比毫不得安宁。这些都是他过去恶业所造成的。因为他的冤家在阴间告了状,法官尚未判定罪的轻重,所以他很难舍去世寿而,疾病也很难痊愈。”遇到诸如此类的征兆,我们应为他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并且广造福事,回向给他和他的冤家,以化解这一场纠缠。要了解详细的情形,请研读《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 六、善终和梦的关系 有把握得善终的方法,我相大家一定很希望知道,“自己今生能不能善终。”这一问题要回答,其实不难,只要我们回忆或反省一下,自己所做的梦就行了,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我们平时所做的梦当中,可以反映出我们修养的好坏,乱攀一通,当然是修养功夫不到家的象征。修养不好,又怎么能有把握得善终? 明代的高僧紫柏大师说得好:'必须睡觉和作梦时,能够念佛不间断,才能解脱人生的苦厄,而有把握得到善终。否则功夫不够扎实,临终时还是得不到受用的。 因为作梦和善终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所以紫柏大师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成就得快,早一点有把握得善终或往生佛菩萨的净土,每天早上一醒来,便应反昨夜的梦境。假使昨天夜里我们作了一个乱七八糟的梦,今早就应该象丧了父母一样的伤心流泪,然后责打自己,恳切地忏悔和发愿,再加努力用功。每天都这么做,心智锻炼的功夫就一定进步得很快。 为了让诸君了解什么叫做“乱七八糟的梦”,我们必须说明一下梦的种类。根据《善见律》的记载,梦有四种:(一)四大不和梦——这是国为身体的机能不调适所产生的,比方睡觉时梦到山崩,或者在虚空中飞腾,或者见到有老虎、狮子、野狼来追逐,这些都是虚假而不实在的梦。(二)先见梦——一般人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指的就是这种攀,因为从前看见某些事物和现象,留有深刻的印象,再加以不断地思念而把内容排列组合,浮现在梦境当中,这也是虚假而不实在的。(三)天人梦——天神为行善的人示现吉祥的梦境,使他能继续行善。为造恶的人示现不祥和恐怖的梦境,以劝阻他为恶。为造恶的人不现不祥和恐怖的梦境,以劝阻他为恶。这种梦是真实的。(四)想梦——这是因为人们过去的福德和罪障所感现的梦。例如:有福德的人,常梦到吉祥和行善的事情。有罪障的人。常梦到恐怖和不善的事情。梦见我们在礼佛、诵经、持戒、布施 也是属于善于梦。梦到吉祥和行善于的事对我们 道德修养成有益处。 所谓“乱七八糟 的梦”。指的是那些虚假而不实在,并且对我们的品德修养又没有益处的梦。 诸位可千万别小看梦境地!因为梦中的感受很真实,它是我们品德修养的指标。同时作梦也有善、恶、无善无恶三种。梦到拜佛、听经、说法、救人是属于善和功德。梦到杀生、偷盗、邪淫和妄语等事情是属于恶。梦到柴米油盐、逛百货公司、去公园玩乐是无善无恶的。梦到行善对于我们的品德有帮助,梦到造恶和世俗的杂事是表示我们的修行不带说明的一点就是:梦中造恶业,因为心业赢弱,和邪淫等恶行,不算犯戒律的书上也说:梦到偷盗和邪淫的恶行,不算犯戒。因为梦是虚而不实的,在梦中,被我们所侵犯的众生并没有实质上的损失:况且我们不是有意去犯戒造恶,而是意识心田里恶的种子和习气太强,控制不住,所以才会作恶梦。 所谓“乱七八糟的梦”,在这里指的是有关造恶和世俗杂事的梦。 七、怎样验知人死后的去处 断除烦的圣人,死了以后,不会再投胎;除非他想行菩萨道,可以“乘愿再来”这世间,度化众生。这种境界当然很自在。 另外有人用念佛的方式,把烦恼调伏住,凭着佛菩萨的愿力和自己的念力,可以往生佛菩萨的净土,接受佛菩萨的教化,而得成就智慧,出离苦海。 除了上面这两种人以外,死了一定会再投生,投生的地方总离不了天界、人间、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这就是“六道轮回”。 从一个人死了以后身体各部的温度,可以测知他的投生到什么地方。假如一个人死时,从脚下开始冷起,一直冷到头顶,最后只有头顶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是圣人。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下面开始冷起,一直冷到眼睛,最后只有眼睛暖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是升天。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下面开始冷起,一直冷到心窝暖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下辈子还是做人。假如一个死时,从上面开始冷下来,一直冷到膝盖,最后只剩下膝盖暖和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去做畜生了。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上面开始冷起,一直冷到脚下,最后只剩下脚底暖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那么他就是到地狱去受苦了。 为了便于记忆,经书上有了一偈诵,可以帮助我们: 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 旁生膝盖离,地狱足底出。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上面这一测验方法,只供你作参考用,诸位千万不要随便到处乱摸死人的温,以免使死者产生憎恨和厌恶心。因为临终时一旦有了憎恨和厌恶心,恐怕会出生到地狱、饿鬼或畜生等三个不好的地方去。 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利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本轮相法”,来测知人死以后往生的地方。另外也有人因为虔诚拜佛、念佛、感动了佛菩萨来告知亲人往生的地方。(参见《地藏经》 八、杀害动物、不得 〈法句臂喻经》上记载:从前佛陀在祗园精舍讲经说法时,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财富多得很难计数,可是中有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二十岁时就结了婚。结婚不七天,因为夫妻恩爱,就一同到后花园游玩。后花园有一棵奈树长得很高大,树上开发很美的花朵。新婚的妻子想要这种花,刚好四周又没仆人在场可以代劳,他的丈夫就亲自爬到树上,越爬越高,所攀踩的树枝,因为太细而折断了,人就从高空摔下来,一命呜呼哀哉,全家大小都非常伤心,哭个不停。佛陀怜愍长者,来到长者的家中慰问。并且告诉长者“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以及“罪福产生的原理。”接着又说了一首很有哲理的诗偈。 命如华果熟,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可望入胞影, 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 作命死复生,罪主不败亡。 始终非一世,从疾爱长久, 自从爱苦乐,身死神不丧。 (《法句譬喻经》)长者听了佛陀的这段话,心开意解,忘记忧愁,跪下来问佛陀说:“我的独生子前世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这么早就夭折了?请您告诉我吧!” 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小孩子拿着弓箭在游戏,旁边有甲、乙、丙三个人陪着。这个小孩子看见树上有一只鸟,想射杀它。旁边那三个人就怂勇这个小孩说:”你假如能够射中树上的这只鸟,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小孩子被美言所动,拉开弓箭射中了小鸟,小鸟当场死亡。甲乙丙三人都在旁边喝采,大家都很高兴地离去。 这三个人因为见杀随喜,所以生生世世常受丧子之痛。这三个人当中,某甲因为过去种的福较多,出生在天上,某乙出生在海中做龙王,某丙则出生在人中,他就是您老人家。而那一个射杀小鸟的孩子前两世出生在天上做某甲的孩子,也因为从树上摔下来而命终。后来又投生在海中做龙王吃掉了。今天投胎做您的孩子,也只活到二十岁就夭折了。因为您过去世曾经见杀生随喜,所以今生遭到丧子之育的果报。您的孩子的因为过去世曾经杀害无辜的动物,所以今生受夭折的果报。真是因果报应,如影随身,丝毫不差。” 接着佛陀又说了两句启发性的诗偈。 识神造三界,善不善三处。 阴行而默至,所生如响应。 欲色无色有,一切因宿行, 如种随本缘,自然报如影。 (《法句譬喻经》)长者全家大小都非常欢喜,当下证得初圣果。 九、施舍衣食,临危免死 《左传》上记载:春秋时代晋国的赵宣子在首山的下面耕田,看见桑树下面有一个人已饿了三天三夜,于是他就请他吃饭。吃了一半,那人就不吃了。赵宣子问他原因,他说:“剩下的这一半是留给我年迈的母亲吃的”赵宣子请他把饭菜吃完,然后又再送他许多新鲜的食物,托他拿回去孝敬老人家。 后来灵公要杀赵宣子,正当赵宣子快要被刺到时,忽然有一个勇士挺身倒戈而救出赵宣子。赵宣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就是从前在桑树下,那一个差点饿死而被你救活的人。”赵宣子问他的姓名,他不告而退。 由此可知,布施衣食救济饥寒贫病的,遇到危难,可以逢凶化吉,延长寿命而保善终。难怪《付法藏经》上说:佛陀的弟子薄拘罗,过去世本来是一个穷人,因为看见一位修道的出家人患了头痛,便发至诚心,送他一粒果实而治那位修道人的病痛,从那时候起,九十一小动,常在天上人间享受快乐,从不夭折,也没有病苦。他在佛陀那一个时代,出生以后遇到了许多灾难危险,都安然渡过。从来没有生过,而且还活到了一百六十岁,得大善终。  十、专心念佛得善终 念佛得到善终实例很多,像〈净土圣贤录〉和〈念佛感应见闻记〉里都记载得相当详尽。 据我所知,临终时因为别人帮他念佛,而得善终或往生菩萨净土的人非常多。除非我们自己真的的修到有把握往生,否则一定要借助“临终助念”才行。因此成立“莲社”、“念佛团”、“临终助念服务团”是非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的事情。念佛不但能消业障、增福慧,甚至有“起死回生”的表情一直很难看,后来有人帮他念佛的名号,念了几小时后,第二天,那死都就变得肢体柔软件、表情很好看,甚至还有面带笑容的样子。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实。死了十二个小时才帮助念都有上述的效果,更可况临终时就一直帮他念佛,那效是当然更大了。下面我们引用一段经上的故事,来证明临终念佛的效力: 〈杂譬喻经〉上记载:从前一个人了家学道,证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并且断除了所有的烦恼。他成道以后,凡是对他有恩的众生,他都运用神通和智慧去救度他们。只有他自己的母亲在地狱中,尚未得到救济。因此他就想尽各种办法,要来救的母亲出离苦海。当时他人定观察时,他发现一位杀害父王、篡位自立的国王,再过七天就要死了,而且死后受罪的地点恰好跟他的母亲在同一处。那一天晚上,这一位罗汉就运用神通进入王宫,在墙壁上现出半个身体。国王见到了很恐惧,拔刀砍去,刀子却脱落在地上,而那罗汉仍然动也不动。国王知道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急叩头谢罪。 罗汉就问国王:“你是杀害父亲篡王位的人吗?” 国王回答说:“是的。” 罗汉又说:“我知道你的命只剩下七在,你死后会堕入地狱,所以我特地来告诉你。” 国王立即苦苦哀求罗汉救他。罗汉说:“只剩下七天,假如要作大功德,恐怕来不及了。假如你在这七天里能专心念佛不间断,就可免得这场灾难。 国王听了国汉的话,果然一心拼命念佛,七天当中都没有懈怠。死后,他的神识仍然很清楚,知道自己到了地狱门,于是他赶紧继续念佛。说也奇怪,才念出了一声”南无佛“,炎热的地狱的突然清凉了下来。所有种种刑具顿时化为乌有,所有在地狱受苦的众生都脱离出了地狱。那罗汉便向他们说法,罗汉的母亲、国王以及地狱的众生都一齐解脱苦难。 十一、临终时急需善念而不是哭泣 一个人死在医院比较可怜,因为临终时没人帮助他念佛号,加上疾病的痛苦使他身心不宁静,所以可能投生到不好的境界。更可怕的是,医院附设有”太平间“,病人一断气,就马上推送到那里去。可是一个人呼吸刚停止不一定就已死亡。佛典上说:”体温完全消失,神识(灵魂)离开了身体,才能叫做死。“(根据《大毗婆沙论》第三十八卷,《瑜伽师第五卷》第八十四卷、《发智论》第二卷、《法蕴足论》医院,还没有死,就被送到太平间去。后来死者托梦给他的女儿,说他死得很冤枉,没有死就被送去冷冻。邹太太不断的放生、修福、请高僧育经回向,才平息了父母的冤情和怨气。 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看见亲属死了,应马上为他念佛或者说法,而不要在他面前嚎啕大哭。因为在死者的面前哭泣,会激发死者的眷恋和贪爱心,影响他投生的境界,所以临终时哭泣,不但对死者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会害了他。为此,古来的祖师大德都认为:不要在死者的面前哭泣,如果您真的很想痛苦一场,那么就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哭个痛快吧!千万不要在死者的附近嚎啕大哭,以免扰乱他的心思,又增长了他的表执。 遇到临终时,不管是自己的亲友或陌生人,都应为他大声诵念佛的名号,并且勉励他心生善念,或者称赞他平日的善行,以启发他的信心。你帮他念佛他的心自然也会因为念佛而变得高尚,不但不会贪恋世俗的杂物,而且对死亡的畏惧也会消失。这岂不是一举数得吗? 遇到亲友或陌生人,人要急于搬动死身体或者为更换寿衣,以免打扰死者的神识,使他产生痛苦和烦恼。 念佛真是不可思议!借着佛菩萨的愿力,念佛会使等量齐观终的人心中没有恐怖和挂碍,心中充满着虔诚的善念,必然会投生到一个很好的地方——佛菩萨的净土!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临终时,安排亲朋或莲友们大家轮流为他不断地念佛,连续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念佛。例如轮班念佛时,第一班由两个人念,每次念一至二小时,念到时间,然后换另外两个人来接班,继续地念佛,这样,亡者一定会往生佛菩萨的净土。 遇到亲友临终时,我们应好好想一想:只要他能升在或者往生佛菩萨的净土,那我们还有什么好忧伤的呢?还有,不要盲目地为死者烧金纸,因为纸钱只对往生鬼道的死者有用。往生人道、天道、畜生道和地狱的众生都无法用纸钱。所以不如把烧金纸的钱省下来印经送人,功德较大,也不如行善念佛回向给死者,比较经济实惠而且功不虚弃。《地藏经》上说:为亡者行善作功德,亡者起码可以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剩下的七分之六由生者自己受得。(见”利益存亡品“)假如把布施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可以得到百千生的福报和微妙的快乐。如果只向给自己的家属或者利益自己本人,只能得到三生的福报。(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 关于临终的正确知识,请参阅《地藏经》、《临终须知》、《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和《中阴救度密法》这四本书。 十二、诵经可以超度亡魂 诵经可以消业障,开智慧,解冤结,也可以度亡魂,使不得善终的众生,得以投生到较好的境界《感应篇汇编》上记载:明朝平定倭寇最出名的将领域戚继光,每天都读诵《金刚经》。 有一一,梦以一个已死的部下请他帮助诵一卷《金刚经》以求超升。因为戚继光是一位虔诚而且乐于助人的佛教徒,所以也就答应照办了。然而,正当戚继光 在诵《金刚经》时,恰巧有一婢送茶来,戚继光急忙摇手说:”不用。“没想到,当天晚上,那部下又来了。他说:”您今天诵的经典很好,可惜诵进多了“不用”两个字。所有效力还有完全发挥出来。明天请您再重新帮我诵一遍!“ 第二天,戚继光特别吩咐仆人不可来打扰,而且聚精会神地把经诵完。那鬼魂超生以后,又再托梦来致谢。 凡是遇到亲友病故,请高僧大德到家里来诵经时,最好家里的人也要看着经书,跟着诵念礼拜,效果才会更佳。如果只听法师诵经,自己不看经本,恐怕会因听不懂法师所诵念的经文,而站在那里发呆或胡思乱想。不看经本,随法师拜忏时,也不知所拜的菩萨圣号是什么,超度亡魂的力量当然会减弱了许多。 由于悲心和念力恳切的缘故,自己的家人轮流抽空在四十九天以内不断为亡者诵读佛经(尤其是《地藏经》、《金刚金》、和《阿弥陀经》),效果特别好。 十三、杀生祭拜,损人损已 明代曾僧莲池大师所着的《竹窗随笔》。上记载:浙江省钱塘这地方,有一位金先生,平日奉持斋戒相当虔诚。他死后神魂附近在一个孩子的身上说:”因为我的善行不够广,没有往生佛菩萨的净土。可是在阴间却来去自如,相当快乐。“有一天,他的神魂又附在那孩子的身上,呵责他的责子说:”你为什么要杀鸡来祭祀我呢?因为你杀生,所以现在我走到哪里,背后总明阴间的官吏随在后头看管着我,所以我无法象从前那么自由了。“有一位孕好,问了她自身的吉凶,他说:”这一胎是生男孩,母子都平安无恙。下一胎又会更生男婴,生第二个男婴时,母子都会死亡。“到了后来他讲的话,果然都应验了。 《大藏一览》上记载:佛陀跟他的弟子阿难在河边行走时,看见五百个饿鬼的子孙,正在替他们修福,他们快要解脱苦海了,所以他们唱歌跳舞,表示高兴。”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过。阿难又问佛陀,佛陀告诉阿难说:“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他们杀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饿鬼身后有火逼迫他们,因此他们在啼哭。”世俗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祭祀时多准备一点丰盛的酒肉,就可光耀祖先,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他们的祖先。(见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大部分人办丧事,不但杀生请客,而且弄得杯盘狼籍,鸡鸭和鱼的骨头到处乱扔,真是减损福德,增加恶业。这种办丧的方式极不合理!《地藏经》告诉我们:办丧事不可杀生,以增加亡者的负担和痛苦,而且一切新鲜水果和饭菜都要先供养十方佛菩萨和圣贤,才能食用。饭粒和菜渣不可掉在地上, 一则表示惜福,二则不致引来蚂蚁和其他浊昆虫,无意中被践踏而死。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