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颜姬:美学鉴赏中国古代名画系列之“清明上河图”纪念银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28:49
美学鉴赏中国古代名画系列之“清明上河图”纪念银币 来源:金秋商贸(北京)有限公司  2009年07月16日

    “……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卷舒熟市若有声,静听只如空宇宙……”这是苏舜举的诗作,亦是张择端的画作,更是中国造币人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银币 共同正面

    宋人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中的绚烂一章,亦是我国民俗画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严谨繁复却富有生气的长卷形式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从郊外到城内街市的繁荣生活景象,距北宋较近的金代留下跋文颂:“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点明了此图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对于这幅传世名作,诠释论调尽管各有不同,但世界绘画史上,仅以一幅画就描述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似锦、歌舞升平,《清明上河图》是一个鲜活的特例。


清明上河图银币   背面之一

清明上河图银币   背面之二

    纵使没有学过国画,也多听过世界上最长的卷轴画《清明上河图》,透过纸香墨色,穿越千年的虹桥柳枝,走近那个凋没前的繁华盛世。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段:开首一段是京郊的农村风光;中段是以拱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运输和贸易的忙碌情景;后段是城门内外街市的繁荣景象。画卷中共画了550余个人物,各种牲畜60多头,木船20多只,各种形制样式的房屋楼阁、车、轿等等,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风俗画。
    中国古代名画系列之“清明上河图”纪念银币即以《清明上河图》长卷为蓝本,力图以中国贵金属艺术语汇再现画中所描绘的宋代京城汴河两岸繁华盛世的民生百态。纪念币采用了六枚一组连续的长方形形制,是自目前为止,我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规模最宏大、气势最磅礴的一套纪念币,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气质。负责该套纪念币设计的资深工艺美术大师罗永辉回忆道,“当我仔细地分析画面以求恰当地裁截时,我又一次为它的恢弘、精致、典雅所震撼,这种感觉是激动人心的,它使我体味到什么叫不朽。我感到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冲动、一次挑战、一次机遇。”


清明上河图银币   背面之三

清明上河图银币   背面之四

    画面由城郊沿汴河逐渐向城内铺展。城外村郊几座茅舍、小桥溪水、杨柳依依,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受到初春的意境,恬静而安宁。接近内城,商贾行旅增多,画面逐渐繁荣热闹起来。中段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是北宋时的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画面上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有的船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船靠岸停泊。横跨汴河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桥上行人如潮,桥下水流湍急,舟楫相争。接下来,画面所展示的是汴京城内外茶肆酒楼、作坊店铺、民宅、官府衙门,屋宇错落。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骑驴的、挑担的、抬轿的、问候的、休闲游玩的,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整幅画作自然流畅,布局严谨而精巧,纵向层次节奏变化丰富,罗永辉先生谈到设计过程中,称紧紧抓住画面中的主线,把握整体的流畅连贯,在不失整体的意念下,精心刻画每个细节,充分运用浮雕语言,补充和加强画面的气氛,在再现原作神韵的同时,又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把它推向观者。


清明上河图银币   背面之五
    
清明上河图银币   背面之六

   业内曾对于《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评价:景物繁多,巨细无遗,然而并不显得琐碎繁缛,表现出画家对大场面宏观把握的能力,以及于臻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生动传神的表现力。而现代的浮雕语言,很好地发挥了原作在构图布局以及空间处理上的特点,凹凸起伏之间,精细雕琢,充分表现出桥梁、人物、建筑物之间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给观者以更为强烈的叙事感与视觉冲击感。
    “观其人物界画之精,树木舟车之妙,市桥村郭,迥出神品,俨真景之在目也,不觉心思爽然,虽隋珠合璧,不足云贵,诚希世之珍欤!宜珍藏之。”这是古人对惊世长卷《清明上河图》的评价,用于赞叹现代的“清明上河图”纪念银币,似乎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