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钻叶子有黄斑怎么治:谈信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8:02:05
——观烈士陵园有感
作者:任冬雄  更新时间:2009-5-18 16:10:17

做一个人,做一个合格的人,就必须有一根强大的精神支柱,失去了这根支柱,那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那么这根支柱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信念。一个人只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就会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达成他的理想。
韦必江同志在国家财产危在旦夕时,迅速产生了一个信念:保护国家财产,不顾一切代价保卫国家的财产!救火很顺利,但是出现了意外,油桶突然“吱吱”作响,火势又开始蔓延起来。危急关头,韦必江同志心头的信念异常坚定:一定要保证队友们的生命安全!他迅速指挥队友们撤离,当最后一个队友到达安全地点,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震撼了所有人的心,还未来得及撤走的韦必江同志牺牲了……
当你看到这一段感人的事迹时,你难道不理解“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吗?一个人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怎么能做到?是的,正是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热爱,铸成许多仁人志士强大的精神支柱,促使他们忘我工作,甚至献出自己的一切。
我们,作为90年代的青年,应当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信念呢?是贪图安逸,还是振兴中华?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在0:9落后于别人,在看来已失去取胜可能的逆境中,在生活下去继续奋斗还是以死摆脱厄运的生死关头,你能不能找到一根精神支柱?这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现在有些青年,一味地追求他们所谓的“幸福”,他们希望工作清闲些,玩得痛快些,得过且过是他们的生活信条。有时他们也想好好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坚定的信念,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他们常会感到工作辛苦,生活空虚,便一味地去追求物质的享受,热衷于无聊的消遣,终于坠入了碌碌无为的无底深渊。我们还有更多的青年,在战场上,在讲台旁,在柜台边,在运动场上,在办公室中,在工厂里,在人民需要的每一个岗位上,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努力地工作,学习,生活,为振兴中华流汗,流血,奋斗。天南地北,空中海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用汗水浇灌出的鲜艳花朵,用年华擦出的闪耀的青春火花。
南京的雨花台有一座雕像,上面刻着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群像。战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在这中间,还有一位怀抱着婴儿的母亲,她的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那刚毅的脸上流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我们现在正生活在烈士向往的美好时代,我们不就是躺在那位年轻的妈妈怀里,吸过革命前辈奶汁的孩子吗?怀着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去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的,不就是我们么?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柱,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这不是一句空话。怀揣着坚定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来实践你的远大理想吧!
作者:柳州三十九中07(4)班 任冬雄
广州观察:有感于张龙侠谈信念


时间:2005年07月06日15:49  来源:羊城晚报


柳塘风纵身接住跳楼学生而被砸成重伤的广州大学宿舍管理员张龙侠的英雄事迹,震撼了莘莘学子,也感动了大家。日前,躺在病床上的张龙侠接受采访时谈到了生活信念的重要性,犹如空谷足音,令人耳目一新。
当记者问他“你感觉现在的学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时,他回答说:“还是(缺乏)生活信念。 对于一个人来说,生活技能是次要的,生活信念最重要。现在的学生很多只注重知识结构,但在情操和生活观念的培养上还不够。没有树立一个明确的信念,很容易被物质现象迷惑。”
(据5日《南方都市报》)
也许,在道德迷失、物欲横流的当下,谈论什么理想信念,一些人会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但信念之于人而言,平常或显无足轻重,但在非常时刻却会对行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张龙侠危急关头舍身救人,就是信念促使下的一种自觉。张龙侠对自己的壮举是如此解释的:“我也知道这样做有危险(空手接跳楼者)。但心里有那么一股信念。”其所谓“一股信念”,就是不顾一切地救人。于是他甘当“肉垫”,救人一命,成就大我,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相反,那位学生只因一时挫折而选择轻生,恰是其生活信念出现偏差又未能得到及时纠正而产生的悲剧,令人扼腕也引人深思。不可否认,生活信念存在偏差的又何止于青年学生?从前一说理想、信念往往只是高调的内容,有些离人甚远,欠缺了生活的内涵。尤其是,在单一的宏大叙事式的信念教育逐渐淡出之际,丰富的、具象的、多元的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却未能及时弥补空白,或者由此使人们的生活信念走向另一极端。比如,如今人们的信念似乎不是发财做成功人士,就是步入仕途、享受尊贵。
人们生活信念的迷失、偏差跟传统教育思维有关。传统教育则素来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往往都是功能型的甚至是功利型的(如升学、就业等),而相对地缺乏对人文精神和完整人格的培育。换言之,在传统教育当中没有重视爱的教育、善的教育,没有令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了解什么是善,未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生命之爱;也未教会学生树立以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的幸福的生活信念。以致在挫折面前手足无措甚至丧失生活信心。
在我看来,张龙侠不但以生命谱写了一首舍己救人的动人乐章,同时也给青年学子以及我们上了一堂内容朴实而切实可感的生活信念教育课。张龙侠的意义又远在其英雄壮举之外。
(晓航/编制)
谈信念与坚持
(2009-07-06 09:16:42)
相信大家都了解“铁杵磨成针”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向人们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只要坚持不懈,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终将成为现实。如此解读这两个故事绝对没有错,但从哲学角度来看:两个故事中的坚持不懈只是外因,真正的内因是他们都有一种信念。
那位老妇人为什么会成功?因为她坚持不懈地磨下去。她为什么会坚持不懈地磨下去?因为她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她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磨下去,终有一天粗壮的铁棒会被磨成绣花针。“愚公移山”中那个看似愚蠢的老人也是明白这样的道理:即便山再高,只要一筐土一筐土地往外搬,山总是在减小的;即便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子子孙孙地挖下去,山总是会被搬走的。
信念就是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的一种思想状态。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通过士气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
作为迁钢冷轧的开拓者,我们首先要坚定信念,坚信凭借大家的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我们一定可以建成一流的冷轧厂。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连自己都怀疑能否成功,那么他已经失败一半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因为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世界的;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做不到?既然是“后来者”,我们就要有“居上”的气魄和信心。
徒有坚定的信念而无坚持不懈的努力,信念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很多事情可以因为坚持不懈而变得简单:看似弱小的雨滴因为坚持而将岩石滴穿;看似业内最难的冷轧工艺终将因为我们的不懈努力而被掌握。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都很大,同志们也倍感压力,但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坚持,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当我们成功的那一天再回头看这些为信念而坚持不懈的日子时,我们会微笑!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俞敏洪谈信念与激情
http://china.toocle.com 2009年07月06日14:52 生意社
生意场07月06日讯
俞敏洪在企业家精神论坛上发表演讲:信念与激情. 每次我听爱国者的冯军演讲的时候,他那带有民族色彩的言论,我听了都非常感动的,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希望自己强大起来、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希望他的爱国者能够变成世界品牌。所以源于激情讲出来的话,一定是让人感动的,如果对自己做的事情都没信心的话,是不可能有激情的。在座的企业家不管是为企业还是为自己做事,首先要问你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吗?你相信你做的事情是对社会有好处吗?你相信你做的事情没有给未来带来灾难吗?
信念和激情这两个词是连在一起的,激情是信念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内心没有信念的话,外在的言行不可能产生激情,所以激情是源于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认可,放到企业身上是对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对社会所做贡献的一种认可。也就是说你只有内心认为你的企业做的事情对社会是有用的、是崇高的,或者说至少不是伤天害理的,你才能够对你自己、对你的员工和对社会来展示你做这件事情的激情。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充满激情的时候,一般来说不太容易装得出来的,装出来的肯定是假的,不能持久的。只有源自内心的,因为自己做的事情而激动,才是信念和激情的良好结合。做事情不仅仅是说能够赚多少钱、能够带来多少名声,而是实实在在的就是觉得自己做的是好事。
每个人做事情,都在寻找内心的支撑,寻找一种内心的信念。即使是贩毒的,他也认为自己是有信念的。但是一个信念是否真实,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还要整个社会人士,比如在座的咱们三四百位先生、女士们一起说了算的。如果我们讲出了一种信念,在座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正确的,那这个信念可能就是真实的。
贩毒的人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他们说人间种种现象总是让人绝望,绝望的时候也找不到出路,所以如果把一些毒品给那些已经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人,至少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瞬间的快感和希望,你说他们贩毒错了吗?从他本人的言论来说,你觉得好像有道理啊,每个人都有绝望的时候,我也有绝望的时候,我也有过想要吸毒的时候啊。但是毒品在给人一时逃避的同时,是把人类社会带向灾难和灭亡的。
1840年左右,对我们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大家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这种前提之下,毒品对人们生活有没有用处,是由不得贩毒者说了算的,是由人民说了算的,是由我们整个社会说了算的。所以很多企业家觉得自己是为了信念做事情的时候,实际上可能坚持的信念是假的,是伪信念。很多人做事情,只看到了事情好的方面,但是没有想到背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造纸厂,如果只看到造出的纸张对于人类的好处,而没有看到因为造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森林破坏,那就必然害大于利。只有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前因后果全部想清楚以后,你才能够把信念坚持住,你才能够把企业做好,你才能够把人做好。
我曾经常常问自己,我做这么一个新东方对社会到底有没有好处,比如现在大家认为是好事的事情,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到底还是不是好事。新东方现在每年送成千上万的学生出国留学,鼓励学生回国创业,几百万的学生因为新东方的培训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新东方也把自己带到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到了美国两三亿美元,回来进一步办教育。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好事,我觉得新东方促使了中国教育的进步,促使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坦率说我内心也在询问,五十年以后还是好事吗?
就是说五十年以后,新东方现在对数以百万的高中生、大学生施加的影响力,你能保证是好事吗?你能保证来到新东方的学生他们的幸福指数都增加了吗?真的不敢保证。所以有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信念也会产生怀疑,我做的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至少从社会的评价体系,学生父母的反馈、学生本人的反馈,让我有勇气把这件事情做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所有这些人群的反馈,百分之八九十的信息都是正面的,觉得我是在做一件好事。就是说信念有时候光靠自己内心支撑是不行,也要从外界寻找这种支撑点,从别人的评价和眼神中寻找支撑点。
有的时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信念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为企业必须在获利的同时坚持社会价值。但对于个人来说会容易的多,因为个人的信念比较单纯,也就比较容易坚定一些。比如说我个人的信念就比较好坚持。首先,我始终相信生活不会有绝境。不管有多少困难、挫折、失败,我都鼓励我的学生、我的员工和我的自己,继续奋勇向前。我始终相信,中国诗人食指所说的一句话,叫做“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永远相信你的未来、相信你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好,相信你的生命不管处于多么灰暗的状态,只要你还活着,未来就能闪现出光辉。“当蜘蛛网查封了你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在美丽的雪花上写下:相信未来”,就是遇到无论什么样的状态,相信你自己。同时我还有一个信念,我相信人类的本质是善的,所以只要你做好事,你就能打动人的善心,你就能得到善的回报。对于我本人来说,我必须抱着不怀疑人的心态,去欣赏我周围的好人、好事,必须力争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好人、去做好事,这就是我自己的信仰。
所以对个人来说,坚持信念要比一个企业坚持信念来得简单。我发现有这样一个矛盾状态,有很多企业家或者说做事情的人,在自身信仰相对比较完整的情况下,他做的企业却是跟他的信念不符合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做企业所带来的利益、名声、地位的诱惑超过了他的信念、压倒了他的信念,利益战胜了良知。当一个人为了名利再也不按照自己内心的信念和良知去做事情的时候,信念就变得一钱不值了。
有的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我坚持的信念和我做的事情一致吗?还好,我觉得我还比较一致。新东方上市的时候,我一夜之间从身无分文变成了亿万富翁,我没有为这些钱激动过,新东方越来越大,我也没有为自己的名声激动过。不管是有钱还是有名,都不影响我对生命的看法。我认为我过去生命中的两件事对我带来了好处:第一,我从小出生在农村,1到18岁受尽苦难,从此终生知道生活之不易;第二,我在大学得了肺结核,从此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意义。所以现在得到这些名利的东西,我一直把它们当作临时现象,今天来也许明天就去了,别太在乎。在大学我有一帮非常好的朋友,我们在一起互相争论的时候从来不把对方当人看,这帮朋友现在还在我的身边,还在天天糟蹋我、侮辱我、讽刺我,这些朋友的好处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不管你本身怎么样,其实你就是两足动物在地球上行走而已。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了,回过头来用你拥有的财富和名声,根据你自己的信念做更好的事情。也许就能为财富名声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财富和名声取之于社会,也用之于社会,你就永远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我想对在座各位的一个建议就是,如果各位真的内心找不到信念,为自己所做的企业和从事的事情也找不到信念的话,那你就去寻找信仰。我对信仰和信念有一个解释,信仰是什么呢?当你内心不够坚强的时候,就像你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没有一个扶持,汽车摇晃你就会摔倒,社会就像一辆公共汽车,一直处于摇晃状态,你为了使自己不摔倒,必须抓住扶手,这就是信仰。
不管你信仰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是为了使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坚定自己。信念是来自于一种内心的力量,当你内心有足够的信念时,你就不一定需要外在的信仰。我是没有信仰的,但我喜欢宗教,不管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书,我都读。我也相信所有宗教追求的都是一种至善状态。我认为一个人达到至善的状态并不只有通过宗教一种途径,我认为通过对自我完善的追求也能够达到至善的状态,这一状态需要你内心坚定的信念来实现。信念让你在摇晃的公共汽车里不会被摔倒,或者摔倒了能够爬起来。如果一个人有了信念,就像是两只手和两只脚都撑在地上一样,你就不太容易摔倒了。
谈信念,也谈责任
2009-11-01 13:32:00 来源:北京晚报(北京)
记得2003年,我把《暗算》投给上海一家杂志社和沈阳一家出版社,都被退稿了。2002年,我的第一部小说《解密》命运更惨,退稿的电话和通知加起来有两位数。这些退稿的理由大同小异,主要是我把写作对象放在一群无名英雄身上,编辑们认为这与大众流行的阅读趣味背道而驰。
转眼间,时代好像变了。最近几年,反映英雄人生和品格的作品悄然走红,《亮剑》,《暗算》,《潜伏》,《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等等,一大批主题昂扬、塑造英雄的战争剧、谍战剧引发了一次次收视狂潮。《风声》作为第一部谍战商业大片,一个国庆档期,狂揽一点五个亿的票房,足以说明观众的追捧。在出版市场上同样也是如此,都梁的《亮剑》我想应该早过了百万册了吧,我的《暗算》也有七十万册之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想,这可能跟我们最近几十年来一直盛行反英雄、反主流的创作有关。都知道,三十年前,我们的文艺创作始终都在搞假大空的东西,什么都是国家意志,崇高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给了我们一定反思和自由创作的空间,读者和作者有权力反感宏大叙事,反抗英雄叙事。于是,写作进入了个性化叙事的年代,反英雄,反文化,反主流,反崇高,反责任。如果说三十年前的创作是一个极端,那么现在其实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就是作家过分的窃窃私语,过分地痴情于生活的阴暗面,不要责任,不要理想,不要崇高,创作就是为了“否定”,为了表达欲望,为了张扬个性,人们一味地书写庸俗人生,竞相列举人生种种黑暗、绝望、丑陋、丑恶、龌龊、阴暗。很长一段时期,你颂扬英雄,歌颂美德,成了无知和愚昧的把柄。这种一边倒的创作伴随而起的是一种精神的彻底溃败,信念的完全缺失。创作被日益简化为欲望的旗帜、缩小为一己之私之恋,它的直接代价是把人格的光辉抹平,人性匍匐在地面上,失去了站立起来的精神脊梁,我们再也无力肯定一种健全、有信念、充满力量的人生了。
其实,在这个一切价值都被颠倒、践踏的时代,展示欲望细节、书写身体经验、玩味一种窃窃私语的人生,早已不再是创作勇气的象征。我承认,生活确实有丑陋、黑暗、无情的一面,但正如要驱散黑暗,最简单的方法是引入光明一样,有时我们塑造一个英雄,展示一种庄严、庄重的理想人生,也许可以温暖一个读者的心,给他们一点正面的人生启迪。人天生是需要柔软、温暖、有力的东西的,接受文艺作品就是为了寻找精神伴侣,当我们的创作一味沉迷于身体和欲望的叙事中,读者难道不会厌倦吗?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是对的,但我相信人必须要有理想和信念,对物质和欲望的不止追求,正是因为我们精神层面出了问题。我们忘记了人除了身体和欲望外,还有一个心灵。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笔下的人物都是弱者,《解密》里的主人公容金珍是个患有幽闭症的人,《暗算》中的阿炳是个瞎子,黄依依是个不谙人情世故的人,《风声》中的“老鬼”也是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但他们不甘示弱,并通过超人的意志和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强有力的人生。超人的意志和毅力都是因为他们心里有理想,有个精神层面的目标。与其说他们是“英雄”,倒不如说是有“心灵”的人,心灵被一味放大的人,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交给自己认定的理想和信念,为此坚忍不拔,宁死不屈,充分展示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力度。
我想,今天的人们也许正是因为缺少了这种精神,为一个内心的追求,敢于承担,乐于付出,勇于坚守,这种人格,这种情怀,所以格外迷爱这种主题性的作品。也可以说,时代在呼唤英雄和崇高、庄重的人文精神。(四)F107
麦家:作家,编剧。现居杭州。主要作品有《解密》、《暗算》、《风声》等,《暗算》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曾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小说家奖,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编剧的影视剧《暗算》、《风声》均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