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资源整合:《六国论》、《阿房宫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1:36:20
一、知识概述
两篇文章皆为兴亡论的文章:《六国论》、《阿房宫赋》。
学习这两篇文章,首先应疏通课文,对照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其次要把握主旨,把握文中渗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要理解两篇文章借古讽今的具体含义,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六国论》
1、文言知识掌握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率赂秦耶(古义:一概,全都。今义:率领;不慎重)
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在的,事实上)
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3)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4)词类活用
李牧连却之(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
日割月削(日,月: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
(5)文言句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短语后置)
2、文本分析
(1)探讨文章主旨
《六国论》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贿赂秦国,但作者本意不是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此批评北宋的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政策。
(2)把握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来,终不免于灭亡。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
第2段,承接上一段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第二部分(第3、4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3段,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段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4段,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第三部分(第5、6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5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6段,就很自然了。
第6段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
3、艺术特色
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作者很注意气势的营造,追求一气呵成,前后相应的浑然的气概。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容不得人反驳。第2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作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前一步。
作者除了运用对比、类比推理及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外,还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成效得来的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运用了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地”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类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种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作者很注意语言的锤炼和变化。如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味道。再如“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是对偶,又是“互文”。本义是“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天下之奇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天下之谋臣”。“两边各举一边而省文”,封则举“谋臣”,礼则举“奇才”,使得文章简练。
(二)《阿房宫赋》
1、文言知识掌握
(1)重要实词
1)六王毕(灭亡,动词)
2)骊山北构而西折(建造、构成,动词)
3)廊腰缦回(萦绕,动词)
4)钩心斗角(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5)妃嫔媵嫱(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
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7)剽掠其人(抢劫、抢夺,动词)
8)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9)多于在庾之粟粒(露天的谷仓,名词)
10)多于九土之城郭(九州,名词)
11)族秦者秦也(灭族,动词)
1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顺着次序)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分别用作动词,当作铛、当作石、当作块、当作砾)
②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龙”和“虹”是“出现龙”“出现虹”)
③朝歌夜弦(“歌”是“唱歌”,“弦”是“弹琴”)
④楚人一炬(“炬”是放火)
⑤可怜焦土(“焦土”是成为焦土)
⑥族秦者秦也(“族”是灭族)
2)名词做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北”和“西”是开始和转折的方向,从北,向西)
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人的腰部,像鸟嘴,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③辇来于秦(乘辇车,表动作行为的工具)
④朝歌夜弦(早晨、晚上,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是“镜”,以……为镜)
4)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4)一词多义





(5)重要虚词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四个判断句。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介宾后置句
“多于南亩之农夫”等六个带“多于”的句子。
(7)修辞方式


互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2、文本分析
(1)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
(2)把握主要内容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铺叙渲染阿房宫的宏伟壮丽以及宫女之众。
第1段,先从阿房宫的建筑规模、楼阁廊檐、桥梁复道等方面描写阿房宫的壮丽,着重对建筑物的描写。起笔突兀,连用四个“三字句”,声律急促。“六王毕,四海一”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的历史条件,秦王统一天下,志得意满,追求享乐,于是大兴土木,营建宫室。“蜀山兀,阿房出”,砍尽了蜀山的树木,才建造了阿房宫,可见劳民伤财到何等地步。转下去,写阿房宫的全景。从面积之大“覆压三百余里”,写到宫殿之雄伟“隔离天日”,再写到地域之广——阿房宫从骊山北面建造,曲折向西,直通咸阳,渭水、樊川流进了宫墙,山川都在宫苑之中。再转下去细写了阿房宫的楼台殿阁。“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用数字写楼台之多之密。“廊腰缦回”,写出走廊的曲折宛转。“檐牙高啄”“檐牙”,指檐木,把檐形幻化鸟嘴,形容屋檐像鸟儿往高处啄食一样。“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写楼台殿阁各按不同的地势建造,又互相呼应,有整体感。再让我们转换角度,跳出楼台殿阁群,从远处看,或者干脆凌空俯视,“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又从细谛转为总体把握。阿房宫,除了楼台殿阁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建筑元素,如桥和复道,在写宫室之余补一笔。“长桥卧波”四句,作者故作疑笔,婉曲的描写桥梁、复道的壮美。用龙和虹,比作桥和复道,贴切形象。“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表述了神游阿房宫以后的心理感受,神迷心驰很有些恍惚之感。这一节的结尾,由楼台殿阁之外写到殿内的歌舞。“歌台暖响”四句,用“春光融融”和“风雨凄凄”两种相反的感受来形容阿房宫的歌舞,既写出它繁华的一面,又写出繁华背后的隐藏着的凄凉。“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是从上面“暖”“冷”两种不同的感受推引出来的,用气候的瞬息变幻衬托歌舞的纷繁变幻。
第2段,写宫廷生活的侈靡。先写宫女之多和她们命运的悲惨。“妃嫔媵嬙……为秦宫人”,交代了阿房宫宫女的由来,寄托了盛衰兴亡之感。接下去,以宫女梳妆的情景,极写宫女之多。四个“也”字,用在解释性词组之末,表明后一种情况是前一种情形的原因,幻象与真实自然地统一起来了。转下去写宫女“望幸”而不得的情景。宫车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杳不知其所之”,宫人由希望陷入失望。着意的梳妆打扮,毫无收效。“一肌一容……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写出宫女们失望连着失望,直到终生终世。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秦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而亡国,并于篇末点题。警戒后人。
第3段,先写珍奇之多和秦皇不惜民力,穷奢极侈的生活。和上段写法一样,先交代珍奇的由来。指出这是六国君王经过多少世代、多少年从他们的百姓那里抢掠而来的,“摽掠”两字一下子揭露了六国统治者的暴行,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倚叠如山”的珍奇,秦人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亦不甚惜”。写出秦朝统治者的奢靡远甚于六国。这样就自然地引发出后面的感慨。写秦皇骄奢淫逸引起人民的反抗,导致秦朝的灭亡,阿房宫也被焚毁。用“嗟乎”这个感叹词引出议论,发表感慨。从人类的共同本性出发,“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然人人都顾念自己的家,秦皇你为什么别具一副心肠,肆意浪费呢?与下面斥之为“独夫之心”伏下一笔。紧接下去,写宫廷规模宏伟,铺张豪华,都是从百姓那里搜括来的,谴责秦王朝奢侈豪华,滥用民力,结怨于民。“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段中在“使”字以后,设置了一组排比句,共六句。都是以“多于”(相当于现代汉语“比……多”),作前后对比。前半句是阿房宫中的物品,后半句写的是民间的人物、事物,这样一比,有力地说明秦王朝挥霍浪费的都是老百姓的劳动成果。在百姓的积忿之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终于引发了农民起义,“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也化为灰烬。“可怜焦土”,寄托着作者对阿房宫这样宏伟的建筑艺术和秦王朝的无限感慨。
第4段,指出秦亡的深刻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首先提出论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两句兼论六国与秦,实际上重点在秦,六国不过是个陪衬。“嗟乎”感叹领起以后,就进行论证,用了两个假设句,从反面来说。先论证六国之亡,是由于其本身不爱其民。假如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事实上六国不能各爱其人,因而,不足以拒秦。再假设秦人能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事实上秦不爱六国之人,因而,遭到族灭的结果。文章的最后,作者又把自己的论述继续推进一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道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历史教训也许并不难总结,但人们往往停留在“哀”字上,而不是“鉴”之,即真正地吸取教训,以致历史的悲剧不断重复。这样就把历史与现实扣紧,警示当今统治者不要成为后人哀怜的对象。
3、结合“赋”的语言特点品析句子。
(1)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两句。
这两句话好在以下两点。第一,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充分体现了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赋”的跳跃性特点。第二,“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
(2)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建造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
(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句。
这一段文字脍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绿云、涨腻、雾横”等词语比喻,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张的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和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4)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
一个“使”字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证。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前后对比,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种情形,跃然纸上,可谓精彩妙极!
(5)品味“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
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始末,秦王朝灭亡的过程,且含无尽感慨于其中,又开启了后文的议论。
4、写作特点
(1)运用想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驰骋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既是比喻,也是夸张。
(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建宫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描写规模。第一段骈散结合得非常好。
(3)描写铺排与议论结合。
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三段对秦人奢侈的议论,一气用了六个排比句。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六国论》第五段教训已得出,论证已结束,那么第六段多不多余?有没有作用?
本段也是文章的结论部分,这段文字是为了讽今,在文末又巧妙的联系北宋实际,深刻而不直露,总结出全文主旨。文章开头指出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论点从两方面进行论证:一是用赂秦者的事例从正面论证;一是用不赂者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两两对比,合起来论证“弊在赂秦”,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由古及今,借古讽今,表达了应该奋力抗争,不应屈辱苟安的用意。全文自始自终扣住中心,逐层论证,步步深入,最后影射现实,这种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楼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段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三)《阿房宫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半部分是叙事,后半部分是议论。这正体现了“赋”“铺事写志”的特点。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
(四)研读第3、4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两段议论分别侧重于哪一方面?两段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②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写法不同?
③第3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①第3段侧重于揭示秦始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要引以为戒。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扩展、推论。
②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
③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