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南岸花城业主价格:鬼谷子 上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26:19

鬼谷子 上卷

鬼谷子 上卷

 

目    录

上卷

    捭阖第一……………………………………………………1

    反应第二……………………………………………………12

    内XX第三……………………………………………………20

    抵巇第四……………………………………………………27

中卷

  飞箝第五……………………………………………………34

  忤合第六……………………………………………………4l

  揣篇第七……………………………………………………48

  摩篇第八……………………………………………………55

  权篇第九……………………………………………………63

  谋篇第十……………………………………………………74

  决篇第十一…………………………………………………85

  符言第十二…………………………………………………90

  转丸第十三(亡佚)…………………………………………99

  肱乱第十四(亡佚)…………………………………………99

下卷

  本经阴符七篇………………………………………………10¨。

  持枢…………………………………………………………118

  中经…………………………………………………………120

附录一  鬼谷子篇目考(秦恩复辑)…………………………131

附录二  鬼谷子佚文(秦恩复辑)……………………………136g

 

前言

《鬼谷子》一书,旧题周鬼谷子撰,其实并不可靠。鬼谷子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曾与苏秦一起事奉鬼谷先生学习术数;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箴戒篇》记载秦始皇派人询问过鬼谷先生,也听过鬼谷先生的言论;唐代李善注晋代郭璞《游仙诗》说:“鬼谷子序曰:'周时有豪士隐于鬼谷者,自号鬼谷子,言其自远也。’然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宋代李XX等编的《太平广记》卷四记载说:“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诩,亦居清溪山中。”各家的说法不一,我们只能认为鬼谷子其人不过是隐者的代称,应劭的说法近乎实际。鬼谷作为地名,也只能是泛指隐者居住之地。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说:“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晋代王嘉《拾遗记》记作“归谷”。鬼谷究竟在何处,无法考证。

    根据鬼谷子其人的有关传说,他的言论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西汉刘向在《说苑》中已经引用了鬼谷子的一段言论(见附录),至少说明当时已有关于鬼谷子的言论记载;虽然成书直到《隋书·经籍志》才有著录,列入纵横家,这恐怕与纵横家所处的地位和遭遇有关。纵横家产生于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是九流十家之一;虽然在百家争鸣时代风靡一时,毕竟在当时不像儒、墨那样称为显学,而视为权诈阴谋之徒,以后又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一统的社会思潮所排斥、压抑,因为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而湮没不彰,刘向校理群书自然不会让《鬼谷子》登上大雅之堂。因此,《鬼谷子》究竞成书于何时,只有等出土文献才有印证,否则只能成为永远的历史之谜了。

    这丝毫不会影响《鬼谷子》的价值。纵横之学曾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并不断闪耀着智慧的光华。韩非子虽然在《五蠹》中说:“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这也许是纵横家处世的一个方面,但他写的《说难》却说明了游说技巧的重要性,从而客观上肯定了《鬼谷子》这类书籍的重要价值。汉代东方朔曾写了《答客难》,感慨自己的不遇,而羡慕苏秦、张仪的逢时。历代虽然存在着对纵横之学的偏见和歧视,甚至歪曲变形;但也得到不断地阐发和光大,智谋之书时时问世;像唐代赵蕤的《长短经》不仅书名来自《战国策》的别名,内容也无疑吸取了纵横家学说及《鬼谷子》的精华。《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隋书·经籍志》说得颇为公允:“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邦乱家”。我们不能因为某种事物能用于坏的方面就否定它自身的价值。

    有人把鬼谷子推为纵横家的师祖,《鬼谷子》是独传的纵横家学派的子书。就理论性和系统性而言,《鬼谷子》无疑是第一部理论著作。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纵横家书,经学者考证,多是苏秦的言论,与被誉为纵横家实务全书的《战国策》的体裁、风格相近,是纵横家运用纵横之术进行游说的实践记录。而《鬼谷子》则是集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之大成的著作,是纵横之术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全书共十七篇,除《转丸》、《胠乱》二篇亡佚内容不得而知外,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中卷的十二篇,主要是讲谋略和权术的,而《符言》是作为国君或处于上位的统治者言行修养的标准,也是对前面十一篇的总结,即游说也好,谋略权术的使用也好,目的是要使君主或上位者达到这样的标准。第一篇《捭阖》是全书的总纲,是纵横学说的理论依据。《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共十篇是分别论述游说权谋之术的某个方面的,以阴阳捭阖为基础,各种谋略和权术可以参互使用。如《捭阖篇》讲到“纵横、反出、反复、反忤”由捭阖产生,《内揵篇》讲到兼用飞箝之术,《抵巇篇》讲到兼用捭阖、反复之术,《飞箝篇》讲到兼用量权、抵巇之术,《忤合篇》讲到兼用反复、揣情、量权、谋虑、飞箝之术,《谋篇》讲到兼用揣情、量权、摩意、抵巇之术,等等,可见各篇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有很强的系统性。第二部分即下卷的《本经阴符七篇》、《持枢》、《中经》三篇,似乎与前面重点论述谋略和法术不同,但正如《中经篇》中说:“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可见这三篇也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本经》重点论述的是修身养性的方法,这是谋略法术的实施以及治国处事的基础。《鬼谷子》一书对纵横家学说加以理论化的主要标志在于它不同于苏秦、张仪等把纵横之术应用于实践,而把纵横之术纳入中国古代思想及各家学说的源头一一道,这不仅表现在以天地之道和阴阳学说为基础,如《捭阖篇》“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抵巇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还在于把这些学说与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融合起来,如《持枢篇》把天时的运行规律与人君治国的道理结合起来,这是汉代儒学天人合一观点的先行论述。《摩篇》中讲到的“成而不抱,久而化成”,《本经阴符七篇》中的第三篇所说的“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都与《老子》的有关论述非常相似。而在运用智谋、正奇并用、知彼知己、随机应变等法术方面,与兵家的学说联系更加紧密。所以,兵家可以把它看做兵书,纵横家可以把它看做纵横家的著作,阴阳家可以把它看做阴阳家的著作。今天,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说术的理论专著,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整理了说术研究的理论成果;也有学者对它的理论建树作了三方面的总结:一是系统地总结了游说之术,二是旗帜鲜明地亮出了纵横家们的政治态度,三是反映出战国后期综合百家学说的趋势。由于《鬼谷子》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而它具有很鲜明的针对性和很强的功利性。纵横之术是在战国乱世中兴起并运用,因此它成为游说之世帮助国君治理天下,同时也为自己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因此可以形成“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势。书中多次强调针对不同的具体对象,使用不同的谋略法术。如《飞箝篇》中论及到“用之天下”和“用之于人”的区别,“天下”指诸侯君主,而“人”指国君诸侯之外的一般人。《内揵篇》中说“不见其类而说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强调了使用对象和场合的针对性。《抵巇篇》中说“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强调了使用时机的重要性。《忤合篇》中说“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智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具体指出了把纵横之术使用于不如自己的对象的必要性。因此清代卢文招在《鬼谷子跋》中批评《鬼谷子》的一些法术只能用于闇君和昏邪庸怯之辈,遇明君治  世,术无所用,遇正人而行不通。《鬼谷子》一书中,处处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正如《权篇》所说的“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以此为依据,各种谋略法术的使用都要用其所长,知用甚用,取得“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捭阖篇》),“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复;虽覆能复”(《飞箝篇》)的效果,达到成事、全身、远害的目的。出于这种功利目的,书中多处强调使用谋略法术要奇要密,充满神秘色彩。如“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正不如奇’’(《谋篇》);主张使用“钩箝之辞”(《飞箝》)、“钓人之网”、“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反应》)等出奇制胜的手段。张世欣先生评价说:“鬼谷先生的说术理论溶合了兵家之诡,老子之隐,周易之化”、“在政治斗争中,可以诡制敌;在论辩中,可以诡制胜;在对方昏庸时,可以诡治庸;在说服动机、目标不宜暴露时,可以诡隐身;当自己观点、利益受到威胁时,可以诡自卫”;对该书的诡秘特点作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正因为如此,它招来后世不少非议与批评。如唐代柳宗元在《辩鬼谷子》一文中认为,《鬼谷子》“险盏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按:指《本经阴符七篇》),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陋,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鬼谷子》引来鹄说:“鬼谷子昔教人诡绐激讦揣测险猾之术,悉备于章。”

明代宋濂在《诸子辩》中斥为“小夫蛇鼠之智”,认为“家用之则家

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弃不道”。凡

此等等,都与《鬼谷子》的诡秘性有关。虽然如此,《鬼谷子》的智慧价值并没有磨灭。宋代高似孙在《子略》中说:“战国之事危矣,士有挟隽异豪伟之气求聘乎用,其应对酬酢变诈激昂以自放;于文章  见于顿挫险怪离合揣摩者,其辞又极矣。《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对它的智谋、数术、文章都作了充分的肯定。清代孙德谦在《诸子通考》中说:“纵横家者,古之掌交也。《鬼谷子》一书所以明交郊之道,而使于四方者,果能扼山川之险要,察士卒之强弱,识人民之多寡,辨君相之贤愚,沈机观变,以销祸患于无形,则张仪、苏秦,其各安中国至于十余年之久者,不难继其功烈矣。……盖今之天下,一纵横之天下也。尝谓为使臣者,果能于口舌之间,隐消祸乱,俾国家受无形之福,则其功为重大,故特表而出之,以告世之有交邻之责者。”对该书的外交作用和意义作了高度评价。   

迄今为止,有关《鬼谷子》的研究整理著作不下二三十种,对它  的智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价值作了充分的挖掘,被学者誉为“一部外事、商贸、公关领域里的孙子兵法”,有关智谋的发挥研究更多,如江明新先生的《鬼谷子谏君说人九条秘诀》,它们是:1.开合:“泥鱼”战术,激将之术,人善言从;2.反应:投石激浪,钓人之语,欲擒故纵;3.内揵:进言诀窍,钓情诀窍,推销诀窍;4.抵巇:巧施反间,巧用美人,乘虚而入;5.飞箝:征远来近,反激得情,拍马屁术;6.反合:择木而处,不事二主,人向高处;7.揣摩:审时度势,测深揣情,摸透人心;8.权谋:众口烁金,见人说法,正不如奇;9.决疑:决疑解惑,当断不断,当机立断。李满意先生的《鬼谷子巧制小人十八绝招》,有:反守为攻的巧制先告法,握人把柄的巧制中伤法,事实教育的巧制骗人法,化仇为亲的巧制争斗法,以尸为诱的巧制谋算法,示弱骄敌的巧制嫉妒法,明白果断的巧制造谣法,虚以待日的巧制奸商骗人法,晓以利害的巧制叛乱法,请凿三窟的巧制报复法,宽大为怀的巧制盗窃法,不长其志的巧制进谗法,分化瓦解的巧制勾结法,不贪钱财的巧制势利法,明疏暗亲的巧制怨恨法,请君人瓮的巧制诽谤法,借助推理的巧制作假法,以缓制急的巧制好色法。余道德先生的《鬼谷子三十六无敌神招》,这些神招是:1.调虎离山;2.无中生有;3.一箭双雕;4.隔江借物;5.以少制多;6.釜底抽薪;7.声东击西;8.瞒天过海;9.诱惑降将;10.绝粮之计;11.分进合击;12.以弱为强;13.买下吞上;14.以仇报恩;15.死里逃生;16.后退灭敌;17.人民战争;18.借刀杀人;19.利用兽性;20.反面测敌;21.利用宗教;22.以羊易牛;23.移花接木;24.阵击敌帅;25.利用虚荣;26.张冠李戴;27.李代桃僵;28.掩耳盗铃;29.精兵厚饷;30.以敌制敌;31.兼收并蓄;32.连环之计;33.和亲政策;34.美人之计;35.退身之计;36.走为上策。并认为民间流传的“三十六计”来源于《鬼谷子》。张志刚先生有《鬼谷子七十二斗智谋略》,它们是:1.阳谋阴谋;2.扭转乾坤;3.各个击破;4.出奇制胜;5.盗亦有道;6.一言兴邦;7.寡能敌众;8.计中套计;9.变古易常;10.推陈出新;11.高瞻远瞩;12.翻云覆雨;13.忤合深谋;14.暗渡陈仓;15.一点突破;16.谨于细微;17.主客互变;18.招降纳叛;19.应敌而动;20.三教九流;21.散纵连横;22.飞箝制敌;23.料敌如神;24.间不能入;25.弱可攻强;26.以愚困智;27.空中楼阁;28.带兵带心;29.一举两得;30.四两千斤;31.万金问敌;32.制人行权;33.事以密成;34.怒倾帝王;35.百年大计;36.无形之势;37.不战为勇;38.居安思危;39.无百年敌;40.降将引路;41.不拘一格;42.推己及人;43.反有所得;44.退避观变;45.脱贫之策;46.以静制动;47.将计就计;48.兼弱攻昧;49.豁达大度;50.三令求贤;51.身后之计;52.退兵制兵;53.礼贤下士;54.攻国攻人;55.均衡外交;56.以隐为显;57.伏间制胜;58.以正矫枉;59.必要妥协;60.利而诱敌;61.问接观察;62.见微知著;63.诚心求谏;64.欲取先与;65.多谋胜敌;66.舌战群儒;67.直陈利弊;68.制造派系;69.以敌为师;70.勿信耳食;71.潜入核心;72.注重修养。由此可见,对《鬼谷子》的研究已到了至细入微的程度。

  《鬼谷子》的注本,据《隋书》和《旧唐书》的“经籍志”记载,有晋皇甫谧、乐一(又作“乐壹”)、陶弘景、尹知章四家,今仅存陶弘景一家注,其余三家皆亡佚。今存的主要版本有:《正统道藏》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石研斋四种》本、《四部备要》本等。

  此次整理注译,以《四部丛刊》陶弘景注本为底本,参考了《正统道藏》本、《四部备要》本和《百子全书》本,下卷三篇参考了《子汇》本,加以简校简注,做了今译和评析,对与其他整理研究著作理解不一致之处未加说明,文后附录了清代秦恩复的《鬼谷子篇目考》以及《鬼谷子佚文》等。

 

上卷

捭阖第一

【原文】

    1.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注释】

    ①粤:句首语气词。 若:陶注为顺。  稽:陶注为考。 ②圣人:古代指有道德有才能的杰出人物。    ③ 阴阳:古代指创造世间万事万物的二气,后泛指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属哲学范畴。    命:命名。 ④ 门户:原指房屋出入之处,泛指事物的关键。  ⑤ 筹策:原指古代计算工具,多用竹、木做成;泛指谋划。类:秦恩复校:“一本作'物’。”  ⑥ 达:通达。  ⑦ 朕:征兆,迹象。  ⑧ 守司:主管,把持。    ⑨ 道:顺应自然的规律、法则。  ⑩ 归:归属。  ⑾ 或柔或刚:《百子全书》本倒作“或刚或柔 

 

【译文】

    1.考察古代,圣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先知先觉成为芸芸众生的先导。他们观察阴阳二气开启、闭合,如何运行变化产生万物,从而给万物命名,把握存亡的关键,筹划万物的始终,洞悉人类的心理,预知变化的征兆,掌管兴衰的导向。因此从古到今,只要天下有圣人,顺应自然法则总是始终一贯。虽然变化无穷,总是各有归属。有阴又有阳,有柔又有刚,有开又有闭,有弛又有张。

 

【原文】

    2.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注释】

    ①先后:指应该在先应该在后的次序。  ②权:陶注为权谋,指变通的计谋。  ③ 校:考核。 伎巧:技巧,技艺。  ④差:差别,等级。  ⑤ 捭(bai):与“阖(he)”相对。捭的本义是开,阖的本义是合。开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总规律。本文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把捭阖的内容系统化具体化。落实到具体运用时,捭是言说,阖是沉默;从技巧的角度看,捭是拨动,阖是闭藏;据适用的对象看,世间的事物都有阴阳两种属性,捭用于阳性,阖用于阴性。捭阖作为手段,可以灵活地交替使用。  ⑥ 无为:道家指顺应自然规律的约束,而反对破坏或违反自然规律的所作所为。  牧:原指放养牲畜,后泛指统治、管理。    ⑦ 以:秦恩复校:“一本作'与’。”  实虚:真实和虚假。  ⑧ 嗜好:爱好和欲望。  志意:志向,意图。  ⑨ 指:宗旨。  ⑩ 阖而捭之:先用闭藏的方法后用开启的方法。 ⑾ 利:陶注,指所言之利。 ⑿ 同其情:使对方与我方的心意相同。 ⒀ 可:指合适、正确。⒁ 原:推究,追根求源。⒂ 离合:离指意见不一致,合指意见一致。

 

【译文】

    2.彼此相生相存,圣人只管把门。审察谁先谁后,测测你的计谋,量量你的才能,比比你的技巧,显出优劣短长。贤能与不肖、聪明与愚笨、勇敢与胆怯、仁慈与义气,各有高下之差。然后,或者开启,或者闭合,可以进升,可以辞退;可以轻视,可以敬重。因人而用,因事而行,顺应规律,天下太平。用人之道,关键要看才能是有是无,品性是虚是实;通过爱好嗜欲了解他的志向意愿;对他的言辞

稍加排斥,挑动对方反驳,从而探得实情,重在了解真实的意图;然后沉默不语,倾听对方意见,求得利益所在。或者同。可行不可行,都要把计谋研究明白,探究相同相异之毛处。无论对方与自己是相离还是相合,都要坚持主见,顺从对方的意愿进行考察。   

 

    【原文】

    3.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巇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注释】

    ①周:周详。 ② 密:隐秘。  ③ 微:微妙。  追:指依随。  ④ 料:估计,推测。  ⑤ 结:缔结,交结。⑥ 皆:秦恩复校:“一本作'既’。”  权衡:权原指秤锤,衡原指秤杆,泛指衡量,比较。 ⑦ 度数:测量重量和长短的数值。    ⑧ 中(zhong):符合。 ⑨ 纳:收纳,接纳。 ⑩ 去:指废弃。 ⑾ 此句原在 “纵横”下断句,今改。    ⑿ 忤(wa):抵触,违反。 反出反忤: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此四字是衍文。

【译文】

3.如果采用开启的方式,重要的是计划周全;如果采用闭合的方式,重要的是保守秘密。周全保密的重要性,在于巧妙地与自然法则相合。采用开启,是为了探测对方的实情;实行闭合,是为了结交对方的诚心。都是为了权衡对方力量的轻重,然后才确定施用的谋略技巧,圣人因而为此思虑。如果权衡失误、谋略失策,圣人因而又为此思虑。因此,所谓开启,或者通过开启展示出去,或者通过开启接收进来;所谓闭合,或者通过闭合而获取,或者通过闭合而抛弃。开启闭合,是天地自然的法则。开启闭合,推动阴阳的运转,形成四季的交替,促使万物生长变化。万物纵横交错、出入反复、互相敌对,都是开启闭合的结果。

 

【原文】

    4.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

 

【注释】

    ① 大化: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大”字是衍文。说之变:指言说的变化。 ② 豫:通“预”,预先。    ③ 主:主宰。

   

 

【译文】

  4.开启闭合,是自然法则的根本变化,也是游说变化多端的原则。游说者必须预先审察对方的变化。口是心灵的门户,心是精神的主宰,人的意愿志向、爱好欲望、思维活动、智慧计谋,都要通过口这个门户来表达,通过开启闭合把守这个关口,控制言语的出入。

【原文】

5.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为谋

【注释】

    ①言:指可以言说。    ②义:宜。    ③ 此句陶注云:“凡此皆欲人之生,故曰始日阳。”  ④ 此句陶注云:“凡此皆欲人之死,故曰阴日终。”  ⑤ 诸言:指各种言说。  法:效法。 为:秦恩复校本作“其”。

【译文】

5.所谓“捭之”,就是开启,就是言说,属于阳;所谓“闺之”,就是闭合,就是沉默,属于阴。开合有节,阴阳和谐,始终恰当合宜。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显、荣耀、显名、爱好、财富、利益、得意、欲望属于阳,叫做“始”;死亡、忧愁、患难、贫穷、低贱、痛苦、羞辱、毁弃、损伤、失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属于阴,叫做“终”。凡是说效法阳类的事情,都叫做“始”,是指以善的行为开始;凡是说效法阴类的事情,都叫做“终”,是指以使用坏的计谋告终。

【原文】

6.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注释】

    ① 阴阳:此处指人物分成阴阳两类,阴指性情柔弱的人,阳指性情阳刚的人;下句同。    ② 卑:低下。    ③ 下、小属阴类,高、大属阳类。    ④ 台湾萧登福《鬼谷子研究》据他本认为“言”字是衍文。《四部备要》本无“言”字。    ⑤ 家: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国:指当时诸侯的封地。   ⑥ 根据古代阴阳观念,内属阴,外属阳。  ⑦ 倍:背叛。    反:返归。陶注云:“去而遂绝日'倍’,去而复来日反。”  ⑧ 阴阳:自此至文末所言阴阳是广义的,非专指。御:治理,处理。    ⑨ 苞:包含,包孕。    ⑩ 说(shui):劝说,说服。   ⑾ 圆方:圆代称天,方代称地。

【译文】

    6.开启闭合的法则,可以通过阴阳两方面来施行。所以与情性属阳的人言谈,可以用崇高的事例来引发;与情性属阴的人言谈,可以用卑小的事例去迎合。用低下去探求卑小,用崇高去探求高大。由此说来,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深入进去,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抽身出来,没有什么不能说服。可以说服一人,可以说服一家,可以说服一国,可以说服天下。做小事没有内的限制,做大事没有外的界限。所有的损益、去就、背反,都可以运用阴阳的原理来处理。阳的特性为运动、前进,阴的特性为静止、闭藏;阳通过活动显现于外,阴随即进入于内;阳发展到极点转化为阴,阴发展到极点转化为阳;依靠阳的运动,德随之产生;依靠阴的静止,形随之生成。阳追随阴,其中包含着德;阴结纳阳,力量得以施用。阴阳互相追随,是通过开启闭合。这是天地阴阳的法则,也是游说的原理,是万事万物的先导,因此叫做“天地的门户”。

 

【评析】

    文章第一段是本篇立论的根据,古人认为阴阳二气的运动使世间万事万物产生开合,圣人因此而了解生死存亡的道理,谋划事物的始终,了解事物变化的征兆,把握人事变化的规律,开合成为把握事物生死存亡的关键。开合运用在纵横之术中,成为言谈的技巧,由于语言是思想的交际工具,言谈中运用开合的方法控制对方就显得十分重要。开运用到言谈技巧方面就是如何开口发言,具体办法是先用具有诱惑力的言辞去启发诱导对方,让他发言,从而进一步了解他的才能、品性、兴趣、嗜好、个性等,达到探测对方实情的目的,所以说:“捭之者,料之情也。”合运用于言谈技巧方面就是沉默的艺术,言谈者闭口不言,让对方充分表现自己,最终因得不到反应而自觉无趣,使得他不得不听从我方的意见;或者设法使对方闭藏主见,保持沉默,从而接受我方的意见。在使用开合之术时,根据对方的情况灵活运用,或者用开的方式排斥对方,或者用开的方式接纳对方;或者用合的方式吸取对方,或者用合的方式排除对方;正如文中所说:“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用同样的方式达到不同的目的,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达到相同的目的。就运用的对象而言,人有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程度不同的区别,因此使用的方式也有开合、进退并使之贵贱的不同,这是把阴阳学说具体运用到游说技巧之中。就言说的内容而言,也有阴阳属性之分,“阳”代表光明、积极、有利的方面,用于说服对方,使之顺从游说者的意愿行动。“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日始。”“阴”代表阴暗、消极、有害的方面,用于兑服对方,使之受到恐吓而灰心丧气,从而放弃原来的计谋并终止行动。“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日终。”奉行以阳说阳、以阴说阴的原则,“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能够出入自如,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之所以有如此威力,就在于顺应了阴阳之道。总结使用捭阖之术的要点。可以用料情、辨明同异、合道、灵活运用、捭贵周密、阖贵隐密来概括。强调符合阴阳之道,除了为具体的游说术寻找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了这样的理论武装容易为谋士和时人所接受。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纵横家大都出身贫贱,人微言轻,即使智略超群,也难以让人置信,反而被人认为是辩辞诈谋之徒、追名逐利之辈,被人嘲笑诋毁。如《苟子·臣道》称纵横家是态臣,所谓态臣,“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汉代苟悦把游侠、游说、游行称为三游,是德之贼,游说就是饰辩辞,设诈谋,驰逐于天下,以要时世,三游是乱之所由生,伤害道德,败法惑世;后人甚至认为是小夫蛇鼠之智(明宋濂语),认为《鬼谷子》是小人之书(清卢文招语)等等,他们的智慧得不到公正的评价,这是中国智慧史上的冤案。阴阳捭阖之道在思想文化领域,已被道家、儒家及社会政治观念广泛接受,要让纵横捭阖的游说艺术被人理解而接受运用,只有依托于深厚的基础才行。这也是以“捭阖”置于全书之首的用意所在。文章据“道”立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同样也是在用捭阖之术叩开读者心灵的大门。

    捭阖之术成功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实例,像《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之所以能巧妙地说服赵太后,就在于他首先抓住了赵太后的心理。当时赵太后刚刚执政,遇到了秦国的紧急进攻,而赵国不是强大的秦国的对手,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援,而齐国要求赵国把赵太后的小儿子作为人质,才肯出兵相救。赵太后心痛她的小儿子,不肯让他去做人质,朝中大臣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劝赵太后答应,惹得赵太后非常恼火,宣称谁要是再来劝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做人质,就把唾沫吐到他脸上,弄得大臣们无所适从。老臣触龙不紧不慢,拜见了怒气冲冲的赵太后,他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进言直谏,而是道歉自己不能经常拜见太后,脚又有毛病,见到太后不能尽快步走的礼节,接着询问太后的身体饮食等状况,使太后的怒气渐渐平息,这是采用了阖的方式,绕弯子。然后把自己的小儿子托付给太后,以爱子之心来取得与赵太后情意相投,赵太后的爱子之心在触龙这里找到了知音。触龙又进一步说明自己这样做是父母要为子女长久打算,肯定自己的爱子之心超过了赵太后,以显示赵太后爱小儿子长安君比不上爱长安君的姐姐燕后,所用的方法就是“阖而闭之,异其诚”。太后不肯承认这一点,坚持认为爱长安君超过了燕后。触龙见赵太后受到挑动,故意用提问的方式让赵太后明白受封的诸侯不能沿袭几代而不衰落,而长安君无功于国家,将来难以立身。投赵太后所好,是以阳说阳;明其利害,是以阴说阳。赵太后终于省悟,听凭触龙支使遣长安君质齐,达到了阴极反阳的结果。触龙在料其情的基础上,先合后开,欲开先合,又开而合之,阳说阴说交替运用,从而达到开的目的。

    又如战国时魏国的范雎游说秦昭王,当秦昭王处于既有外敌的忧患,又有太后和朝廷“四贵”控制朝廷的内患时刻,他多次采取阖的方式,欲言又止,故意卖关子,又用开的方式刺激秦昭王,说秦国只有太后和相国,没有大王,刺着秦昭王的痛处。当秦昭王召见他时,又故意多次不说要说的话,直到最后秦昭王让他放心直说,不要有任何顾忌,他才说出如何处理外忧和内患的对策,深受昭王的信任。成功地运用了先合后开,合中间开,合而开之的捭阖之术。

 

反应第二

【原文】

    1.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注释】

①大化者:教化指导百姓的圣人。化,教化指导。    ②无形:没有形迹。此处指道,即自然法则。    ③ 反:指反观,即观察过去。复:复验,指验知未来。  己:秦恩复校:“一本作'此’。”④ 来今:未来与现在。   

 

【译文】

    1.古代那些按自然法则教化指导平民百姓的圣人,是与自然法则相伴产生的。他们反观古代,复验未来;反观过去,复验当今。反观对方,复验自己。动静虚实的道理,与现在将来不合,反观古代寻找原因。事情往往要通过反观复验,这是圣人的主张,不能不详细审察。

 

【原文】

    2.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 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注释】  

    ① 因:依从,根据。   ② 反:指站在对方的角度。    ③  应:应答,应对。    ④ 象:形象,象征。    比:类比,推比。 ⑤ 无形:指玄妙的道理。陶注云:“理在玄微,故无形也。”  ⑥ 钓语:像钓鱼投饵,引出对方的话语。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云:“钓语,谓人所隐藏不出之言,以术钓而出之;若孟子所称'以言话’,'以不言恬’,皆是矣。”    ⑦ 罝(jU):捕兔子等野兽的网。 ⑧ 会:聚合,此指野兽聚集之处。 司:守候,等待。

⑨ 比:合。此句台湾萧登福《鬼谷子研究》据他本“其”下补“不”字,云:“陶注既云'不言无比’,据此,则'言’上当有一'不’字。”检陶注:“持钓人之网,驱令就职事也。或乖彼,遂不言,无比,如此则为之变常易纲,更有以动之者矣。”不应“不言无比”连读。

⑩ 报:合的意思。  ⑾ 牧:察。《方言》卷十二:“牧,察也。” ⑿ 袭:衣上加衣叫做袭,引申为重复。    ⒀ 诱:诱导,引导。

 

【译文】

    2.别人的言说,属于动;自己的沉默,属于静。根据对方的言谈,了解话语的含意。言语不合自己的意图,提出诘难,对方必然加以应对。言语有表象有象征,事情有类比有比较,通过表象和类比,可以观察到其他的东西。象是实质的外在表现,比是言辞的比拟。通过无形的象比来探求有声的话语,用言语诱导对方使与事实相合,得到真实情况;这就像张开罗网捕取野兽一样,多张罗网等待野兽进入。方法得当,符合事理,对方自然流露实情,这是钓人的罗网。常常拿着这样的网驱使对方,如果对方的言辞没有比拟,无迹可寻,就要改变方法,用言语的象征触动对方,以合对方的心意,了解真实意图,从而驾驭他。这样自己反推过去,让对方回应过来,言辞有象征比拟,从而奠定根基。通过多次反推回应,任何事情都不会脱离言辞。圣人用来诱导愚者智者,没有任何疑惑。

 

【原文】

    3.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塍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注释】

  ①反听:不用耳听,而用心听,指心能感知。 情:事物的本性。   ② 审:清楚,明白。    ③ 定基:奠定的基础。    ④ 反辞:反诘之词。   ⑤ 睑(jian):通“敛”,收敛。    ⑥ 开情:指敞开心扉。    实理:指真实目的。    ⑦ 事:侍奉。    ⑧ 听:指考察了解。    情诈:真实和欺诈。    ⑨ 言默:言语和沉默。    ⑩ 式:模式,样式。    ⑾ 托:依托。   ⑿ 《百子全书》本“平”作“乎”,误。    ⒀ 雄雌:指高低强弱。    ⒁ 类:种类,类别;指事物发展的状态。    ⒂ 居其内:指深入内心。    ⒃ 射:指猜中。⒄ 符:符节。符应,像符节相合那样应验。    ⒅ 塍(f6ng)蛇:传说中一种会飞的蛇,能指示祸福。    ⒆ 羿(yi):传说中的神射手。  引矢:开弓射箭。

 

【译文】

  3.古代善于从反面听取言论的人,可以鬼神莫测地变化方式获得真实情况。变化得当,就能清楚地掌握情况,掌握情况不清楚,获得的真实意图就不明确,获得的真实意图不明确,奠定的基础就不稳固。改变言辞的象征和比拟,对方必然有回应的言辞,再通过这些言辞了解真实的意图。想听对方讲话,自己反而沉默;想要对方敞开心灵,自己反而收起想法;想要抬高,却故意压低;想要夺取,却先给予。想打开对方的心扉,通过象征和比拟,听取话语的含意。声音相同就会彼此呼应,道理相同就会走到一起。言语议论,可以因此而发,可以据彼而议;可以卑身事上,可以居高临下。根据这种道理,可以辨明真假、了解同异,知道是真诚还是欺诈。行为举止、说话、沉默都依此而定,内心的喜怒都依此做出表现,都要事先定出法则。通过反推求得回应,观察对方实情的依托。所以用这种方法,自己首先要平心静气,听取对方的言辞,考察事理,论说万物,辨别异同。即使说的与事情不相合,也可以从微小的征兆了解某类事情的变化。如果用来探测人,可以深入内心,测定才能,猜中心思,像合乎符节一样应验,像媵蛇指示祸福一样准确,像后羿开弓射箭那样百发百中。

 

【原文】

    4.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 。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注释】

  ①知之始己:知人从自己开始。    ② 比目之鱼:又叫鲽(ta),古人说此鱼只有一目,必须两鱼并行,才能活动。    ③ 见:同“现”。  ④ 燔(fan)骨:烧煮过的骨头。  ⑤ 疾:快速。  ⑥ 圆、方:形状的两个相对方面,泛指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下文同。  ⑦ 道:引导。  ⑧ 牧人:管理、治理众人。 ⑨ 忘情:指失去真实。失道:指违背规律。 ⑩ 形容:指踪迹。    ⑾ 天神:如天之神,指神秘莫测的最高境界。

 

【译文】   

   4.所以若要知人,先要知己;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这样的了解,就像比目鱼那样相伴而行密不可分,了解情况就像光的投影那样准确无误。考察言辞不会出现失误,如同磁石吸取钢针、舌头舔食烧熟的肉骨。与人相处微露形色,发现实情却很快速。如同阴阳相生、圆方相形。情况未明,用周密的方略加以诱导;情况已明,用具体的措施加以控制。进退左右,按此掌握。自己先不定下标准,无法正确地支配他人。处理事情不灵活恰当,就是违反实际、没有法则。自己首先确定明确的标准,再去支配别人,计策谋略不露形迹,不见门户,这就叫做“天一般的神明”。

【评析】

    陶弘景在本篇篇题下注云:“听言之道,或有不合,必反以难之;彼因难以更思,必有以应也。”依陶注的意思,是指听言的法则,如有不合拍的情况,一定要采取“反”的方法加以责难;对方根据你的责难重新思考,从而产生反应。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这样理解并没有概括主题。本篇着重阐述了游说的两种技巧——“反”和“复”,“应”是这两种技巧产生的效果。

    第一段指明什么是“反”和“复”以及使用这两种技巧的依据和重要性。“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反”是用于观察过去、了解古代、知悉对方的技巧;“复”是用于验知未来、了解当今、明察自身的技巧。“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如果事理与当今的情况不合,可以通过反观往古弄清楚。“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这就是实行反复的依据和重要性。把圣人抬出来,因为圣人是先知先觉的,“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不仅找到了有力的依据,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反复之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对立统一。文章第二段具体论述以反求复的途径。“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反术的运用,是在对方与我的言辞不相合时,以求得对方的外在表现,即“应”。通过事物的相似性原理,采用拟造事物或事情的形象和原理,用比拟性的语言去探求对方的实情,像撒开一张大网,钓得实际的情况,用钓语达到合事的目的。当对方不言语无法比较时,用拟构事理形象的方法,结合开术来打动他,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反复之术结合象比手法的运用,可以“万事不失其辞”,并重申“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如果说,反复是游说技巧的理论,象比就是具体的操作手法,它化用了《易经》的取象法和《诗经》中的“比”的手法。《易经》中的取象原理,是用符号比拟事物的形态,从而恰当地象征事物。《诗经》中的“比”是写作手法。而文中的象、比则是通过语言的符号特征来获取信息,真可以说是术中之术,术中有术。

    第三段首先强调听言要得情,得情是根基,而变用的手法可以像鬼神那样神秘莫测。反观对方的具体手段,核心是欲擒故纵,即:“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擒故纵是古代兵家常用的战术,其精神来自《老子》。《老子》第三十六章里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以得情为基础,以反为纲,以变象比为目,以反求复,达到“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第四段强调知人必先知己,“己不先定,牧人不正”。“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文章连用四个比喻句说明自知的重要作用:“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自知是知人的先决条件,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文章又用阴与阳、圆与方的关系深化其意义,人与人的关系,像阴与阳那样相辅相成,像圆与方一样相互显现。圆方之论在《本经阴符七篇》中“转圆法猛兽”中有更深刻周到的论述。圆方作为处事之道,圆是指谋事或计谋周密详备,方是指行事方正合矩。“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是指当对方的内情未显现时,用周密详备的计划去诱导他,以便了解实情,互相沟通语言和思想;一旦明白实情,就可以按方的标准去要求对方,使他合乎事理,达到自己的原定目的。   

  本篇所论的游说技巧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辩证法认识,可以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外交诸多领域。像“投石问路”、“欲擒故纵”、“抛砖引玉”等成语已化为尽人皆知的常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说服周瑜抗曹,就成功地运用了反应术。当时东吴孙权在曹操亲率大军攻打江南时,是战是和举棋未定。诸葛亮并不了解周瑜的为人与个性,与鲁肃一同去见周瑜。鲁肃报告完军情之后,周瑜以应该向曹军投降来试探诸葛亮。诸葛亮以“反以难之”的策略激怒主战派的鲁肃,说他竟然不了解天下大势,趁势说吴国不受损失的投降方案是把大乔二乔两名美女送给曹操,以激怒周瑜,由犹豫不定到力主抗曹,既达到了抗击曹操的目的,又实现了保全自己力量的初衷。   

 

 

内揵第三

【原文】

    1.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捷,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注释】

    ①就:靠近,接近。  ② 御:原指驾车,泛指使用。    ③ 揵:通“楗”,本指关门的木闩,此文中指交结。    素:平时,向来。  本始:开端,开始。    ④ 采色:指美女。    ⑤ 蚨(1i6)母:又名蝗蛸(di6 dang),即土蜘蛛,在土中筑巢布丝,上有圆盖,可以开闭,捕虫为食,巢中养子,有盖保护。    ⑥ 朕:缝隙。

 

 【译文】

    1.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有的相距远反而亲密,有的相距近却反而疏远。投靠上门的不被使用,离开以后却又找寻。每天在身边转的不被使用,相距很远仅闻其名的却思慕他能到来。这都是因为有内在的关系,早已结下交情。结交的方式多种多样:或者以道德相交,或者以党与相交,或者以财物相交,或者以美色相交。君上采用臣下的意图,要进就能进,要退就能退;要让他亲近就能亲近,要让他疏远就能疏远;要投靠就可以投靠,要远离就可以远离;要让他聘请就可以得到聘请;要让他思念就可以得到思念。就像蛱母抚养幼子,出入不留缝隙,自由出入,无法阻止。

 

【原文】    .

    2.内者进说辞,捷者捷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捷可开。

 

【注释】

  ①阴德:暗中施行未显露出的恩德。  ② 得:指适用。③ 中(z№ng):合。 ④ 类:相同。 为:秦恩复校本作“说”。 见逆:被抵触,指不被采用。  ⑤ 情:心意。 见非:遭到非也、议,指被否定。 ⑥ 得:秦恩复校:“得,上一本有'必,字。” 术:手段,方法。   

 

【译文】

2.所谓“内”,就是臣下向君上进献说辞;所谓“揵”,就是臣下向君上呈献计谋。所以相距远却很亲密的,是由于暗地里积下了德行;相距近却很疏远的,是因为志向不合;前来投靠不被任用的,是由于献的计策得不到赞同;离开后反而要聘请的,是因为谋略后来得到了印证;每天在君上身边转的得不到使用,是由于措施不恰当;相距很远仅闻其名却思慕他能到来的,是由于计谋相合等待他来具体执行。所以说,情况不清楚事情不相合却要去做,必然会遭到拒绝;没有掌握实情却要去说,必然会遭到反对。把握了对方的意图,就能驾驭对方使用内揵术,出入进退开合自如。

 

【原文】

    3.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捷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日捷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捷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注释】

    ① 立事:立身处事,建立事业。 ② 揵:此处指把握。③《诗》、《书》:即《诗经》、《尚书》,古代儒家的两部经典。损益:减少增加。 ④ 内外:陶注云:“内谓情内,外谓情外。得情自合,失情自去,此盖理之常也。”  ⑤ 道:指规律。 数:指方法。⑥ 揣策:推测计算。  ⑦ 民:秦恩复校本作“名”。  产业:生产作业。   ⑧ 反:指不合。  ⑨ 飞:赞扬。参见《飞箝篇》。⑩ 大仪:大法,大原则。

 

【译文】

    3.因此圣人立身处世建功立业,由此预先了解事物的真相从而把握万事万物。从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出发,先研究《诗》、《书》,验证自己的学说,然后加以减损增益,讨论用与不用。想要相合,从内情入手;想要分离,不用内情。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深明道术,揣测未来,决断疑难,做到决策不失误,才能创建功业树立德行,治理百姓产业,这叫做计谋与内情相合。君上昏暗不行善政,臣下反叛不明事理,这叫做计谋与内情不合。君上自作聪明,排斥贤人之说,应该制造声誉,使他自动转变。如果有诏书征召,应该迎接并接受任用。如果想要离去,趁着危乱行事。要像圆环旋转那样灵活,顺应变化,令人不知所做所为,抽身而退,这是最好的办法。

 

【评析】

    陶弘景在本篇篇题下注云:“揵者,持之令固也。言上下之交,必内情相得,然后结固而不离。”按陶注,内指内情,犍指结固。文中指出:“内者,进说辞;揵者,犍所谋也。”内捷实际是指大臣向君主、下级向上级进献说辞谋略,结交君上,以求宠取信,这是游说者

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游说的对象要么是国君,要么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要想游说的言辞和计谋被采纳,必须采用内揵之术。

    本章第一段首先列举君臣上下之间关系存在的三种情况:一是远而亲,近而疏。君与臣或上级与下级之间相处较远,关系本应疏远,却实际上很亲密;相处较近的,关系本应亲近,实际上却很疏远。二是就之不用,去之反求。臣下积极主动去投靠君上,为君上效劳的,反而得不到任用;而离去之后,却反而想去找来重用。三是“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君上对每天在眼前听候差遣的人不加重用,却对只闻其名而不知其人的人思慕不已,希望能得到他重用他。这是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似乎违反常理却实际存在的现象,其存在的原因是由于结交的关系程度不同,时间有长短之分,即“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陶弘景在注中对这种原因作了进一步说明:“道合则'远而亲’,情乖则'近而疏’;非其意则'就之’而  '不用’,顺其事则'去之’而'反求’;分违则'日进前而不御’,理契则'遥闻声而相思’。”归根结底,志同道合、顺事合理关系就亲而重用,道背情乖、意逆理违关系就疏远而不用。由此可见,理顺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臣下求宠取信于君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内揵之术,恰恰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钥匙,用进言献计的方式交结君上,使上下之交内情相得,彼此结成坚固不可分的关系。接下来阐述了实施内揵之术的具体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可以用道德相交结,有的可以用党友相交结,有的可以用财物相交结,有的可以用珍玩美色相交结。无论用何种方式,都要顺应对方的意愿,即所谓“用其意”,俗语中所说的顺摸老虎毛。运用得当,可以达到“欲入则人,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进退自如、随心所欲的理想境界,使君上像蚨母离不开幼子那样离不开自己,而没有空子让对方可钻,独往独来,无人能阻止。在纵横家看来,游说之士与游说的君上不存在儒家所主张的君仁臣忠的依附关系,而是用之则就,不用则去的独立生存意识,因此,能随心所欲、独往独来才是内揵的最高目的和最佳效用。

    第二段在点明内揵的具体内容“内者进说辞,捷者犍所谋也”之后,进一步阐述了第一段所列的君臣上下之间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远而亲是因为有暗中施予的德行,近而疏则是由于志向不合;就而不用是因为谋策得不到赞许,去而反求则是由于猜中了将来;日进前而不御是因为提出的措施不适用,遥闻声而相思则是由于计谋相合只等待去实行。并进一步总结原因,见逆是由于没有找到共同点却要去说去做,见非是由于没有摸透对方的实情。像前面“捭阖”、“反应”两篇所强调的,得情是运用、操纵各种手段的基础。把握好这个根本,才能“可出可人,可犍可开”。

    最后一段以古代圣人揵而内合横向论述内揵与其他方略配合使用,一是内、外的使用:“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二是配合“反”术使用:“上暗不治,下乱不寤,犍而反之。”国君昏暗糊涂,政治败坏,臣下混乱执迷不寤,采取揵而反之的方式,即结交君主帮

助恢复治理混乱的局面。三是配合“飞”术使用:“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即当对方内心自以为是,而外表没有任何表现予以挽留,就采用褒扬、激励的言辞称颂对方,传播其声誉,以讨取欢心。“飞”术在《飞箝篇》有更具体的论述。圣人犍而内合,除了内、外的使用外,还包括“揣策来事,见疑决之”,即揣、决二种方略。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如“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是指当君主有好感,亲自下令召唤自己时,要积极、主动地迎接任命,迎合他的心意去办事。又如“若欲去之,因危与之”,是指自己想要离开时,趁危乱时刻把职权交还给君上,以保全自身。无论使用哪种招术或方法,都要顺应时事的变化,像转动圆圈一样旋转不定,让人摸不着底细,不知道怎么做的,即“环转因化,莫知所为”;并以全身而退作为根本法则,这就是“退为大仪”的含义。   

    由于内揵之术的对象是君上,这就使进言献谋的难度比一般的游说大得多。韩非子曾写过《说难》一文,详细列举了进说辞的困难和危险,也总结了进说的许多技巧。如果进说者不是有意泄漏机密,而是无意识地说中了君主的心中隐密,那么就会有危险;如果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君主的过失,并加以批评议论,那么就会有危险;如果计谋不能实行并且失败,那么就会遭到君主的怀疑而有危险;如果猜中并说出君主独到的计谋,那么就会有危险;如果君主表面做的是这件事,而想的是另一件事,指出他想的事,那么就会有危险;如果在君主面前议论大臣,会被怀疑你是在挑拨离间,或者随便议论其他小人物,会被认为在玩弄权术,那么就会有危险;如果议论君主所喜欢的人,会被认为是想借助他们的权势,议论君主所憎恶的人,会被认为你在试探他的虚实,那么就会有危险;如果说得太少,会被认为是没有知识;说得太多,又会被认为是在卖弄;如果顺着君主的思路陈述问题,会被认为是胆小怕事不敢直叙己见;如果面面俱到,说话无限制,又会被认为是傲慢没有教养。总之,困难多多,危险重重。关于游说的技巧,可以归纳为“揵而内合”、“揵而反之”、“揵而飞之”等方法。如果想进献保护君主私利的言辞,用正当理由指出来,并加以暗示;如果君主夸耀自己的力量,就不要指出这是难以办到的;君主显示自己的勇敢,就不要拿他的强劲对手来激怒他;君主自以为计谋高明,就不要指出以前的过失使他难堪;这些都是揵而内合的方法。如果君主有崇高的愿望,但事实无法实现,指出不可行之处,赞扬他不去做的好处;君主想夸耀自己的才能,举出相关的事例,多加称赞,使他自己得到启发,并假装不知他是得到自己的启示;这些是揵而反之的方法。如果君主有个人欲望,即使不一定合乎国家利益,指明这是合乎国家利益的,并鼓励他去做;君主不能抑制自己卑劣的想法,把它粉饰成美好的东西,暗示他朝美好的方向去实现;称赞与君主有同样品行的人,不露阿谀奉承的痕迹;这些都是说而飞之的方法。由此可见,内捷的关键是透彻了解对方的心理,只有“得其情”,才能“制其术”。

P26

抵巇第四

【原文】

    1.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注释】

 ①自然:天然,非人力所为。  合离:聚合与分离。   ② 见:同“现”。    ③ 反往:反观过去。   

   

【译文】

    1.万物都有自然规律,事情都有分离和聚合。有的近在眼前却无法了解,有的远在天边却能知悉。很近不能了解,是因为没有考察对方的言辞;很远却能知悉,是因为能返观古代验证未来。

 

【原文】

    2.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注释】

    ① 巇(xi):缝隙。    ② 罅(xia):缝隙。比巇的程度较深。

    ③ 涧:山沟。    ④ 朕:缝隙。    ⑤ 匿:消失。

【译文】

    2.所谓“巇”,就是小裂痕,渐渐变成裂缝,再变成大裂缝。刚有裂痕,可以堵塞以消除;裂痕来自外界,可以抵挡,避免侵入;裂痕来自下面,可以杜绝,防止发展;裂痕刚刚产生,可以堵塞,使它销声匿迹;裂痕已大,无法堵塞,只有彻底摧毁,弃旧从新。这就是堵塞裂缝的原则。

  【原文】

    3.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蘖之谋,皆由抵巇。抵峨隙,为道术。

【注释】

    ①因化:顺应变化。    ② 经:开始。  秋毫之末: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细毛。形容细微。    ③ 太山:即泰山。  本:根基。 ④ 兆萌:微小的征兆。  牙:通“芽”。牙蘖(ni色),是树木砍伐后新生的枝芽,比喻微小的变化。

【译文】

    3.危险的征兆刚刚显现,圣人已经明察,从而妥善处理,保全它的用途。根据变化,陈述事理,识别细微的变化,运用计谋,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事物变化,开始像秋毫之末那样微小,逐渐发展就会像泰山的根基那样宏大。施用小小的计谋治理天下,都是因为把握了抵域的原理,因此抵巇成为一种法则和技巧。

【原文】

    4.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峨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注释】

    ① 分错:纷错。指混乱、分裂。 ② 谗贼:用恶言挑拨离间,陷害忠良。《荀子·修身》:“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③ 窜匿:隐藏避世。二字同义。  ④ 作:兴起。  ⑤ 惑:欺蒙。  ⑥ 伐射:指攻打、残杀。  ⑦ 得:取得。指建立新的王朝取而代之。  ⑧ 反:指恢复。  覆:指颠覆、推翻。   ⑨ 五帝:上古的五个帝王,说法不一,一说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一说指黄帝、颛顼、喾、尧、舜;一说指少嗥、颛顼、喾、尧、舜。  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帝王,即禹、汤、文王。   ⑩ 右:上。

 

【译文】

    4.天下纷乱,朝中没有明主,大臣丧失道德,小人阿谀奉迎,贤人不被重用,圣人隐伏山林。贪图利益、欺诈之徒纷纷出现,君臣互相蒙蔽欺骗,国土四分五裂,互相侵略攻伐。家庭没有伦理,父子反目为仇,这就是国家的裂缝。圣人碰到这种情况,用法令加以治理。只要有救,就尽力挽救;无可救药,就顺天应人,弃旧图新。要么顺势救治,要么毁旧建新。五帝之世,可以说是顺势救治;三王之际,可以说是毁旧建新。诸侯互相攻夺,都想毁旧建新,数也数不清。此时此际,善于运用抵巇,才是上策。

  【原文】

    5.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注释】

①使:使者。此指代天行事的人。  ② 检:检查,监督。③ 因:依随。 守神:守护神明。

【译文】

    5.自从天地有离合有始终,就一定有裂痕缝隙,不能不慎重审察。要用开合之理加以审察,能用这种方法的,就是圣人,圣人是天地自然的使者。世道没有缝隙需要堵塞,就深居隐伏,等待时机;需要堵塞,就出谋划策。或者顺势救治,或者毁旧建新。能够遵循运用抵城的原则,成为天地自然的守护神。

【评析】

    “抵巇”,从字面上讲是弥补缝隙,本篇所论,是一种政治权谋,是处理社会和国家的动乱与危机的制胜韬略。

    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将要发生变化时,都会有征兆,犹如器皿在破败之前总要出现裂痕,由小裂痕逐渐发展成大裂缝,直至彻底破裂。当国家出现动乱与危机时,就得及时挽救,否则会导致崩溃。如何挽救危机,是本文“抵巇”的中心论题。

    文章从自然规律人手,“物有自然,事有合离。”事物的合离是自然规律,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是因为被现实生活表象的干涉而产生错觉,以致模糊不清。有的近在眼前,却熟视无睹,以致形成大的裂缝,这是由于没有详细考察言辞。如果遥远的事情事先能预知,是因为反观古代而验知未来的缘故。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关键在于是否认识事物合离规律,认识事物产生的缝隙,预知变化的征兆,是本文立论的基点。

    第二段进而论述缝隙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说明弥补缝隙的方法。缝隙总是由小裂痕发展为缝隙,由小缝隙发展成大裂缝。因此要挽救事物危败,就必须在小裂痕时加以补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些俗语都很明白地说明抵巇的重要性。根据具体情况,不同事情的缝隙可以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即“嵫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陶弘景注解说:“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来者,可抵而却;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抵而得。”这是说,裂缝从内部产生,可以采用堵塞的方法;裂缝由于外部原因产生,可以采取排除的方法;裂缝从下面产生,可以采取平息的方法;裂缝刚刚产生时,可以采取消灭的方法,使它不见痕迹;如果裂缝已经很大,无法弥补,就只好取而代之。这些都是抵巇的原理。

第三段论述圣人之所以圣明,就在于能透彻地了解事物发生的危险苗头,深知秋毫之末的危险征兆能发展成泰山根基那样大的祸患,因此能在苗头刚刚发生时就采取措施,这是因为明白抵巇的原理,并把它发展成处理世事的法则、方法。

第四段重点论述了“抵而塞之”和“抵而得之”两种方法。这是抵巇的“两极”,因为事物出现败坏的征兆,有的可以补救,可以采用“塞”的方法,而有的无法补救,只能采用取代的方法。当国家社会出现萌芽巇隙时,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文中说到:“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隙。”即天下四分五裂,混乱不堪,国家没有明主贤君,臣下道德沦丧,小人谗害忠良,贤人不得任用,圣人隐姓埋名,贪财好利奸诈虚伪之徒四处横行,君臣上下互相欺骗蒙蔽,国家土崩瓦解互相攻伐,家庭父子分离,人与人反目成仇,这种种现象就是政治混乱的萌芽,国家将要覆灭的裂痕。面对这种乱世,圣人想办法加以救治,如果还可救药,就加以补救,使之恢复生机;如果不可救药,就想办法推翻它,弃旧从新。即文中所说“圣人见萌芽喊罅,则抵之以法。世可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陶弘景注释说:“'如此’谓'抵而塞之’,'如彼’谓'抵而得之’,'反之’谓助之为理,'覆之’谓因取其国。”接下来引历史事实作为例证:“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五帝时代,社会危机不算严重,因而可以挽救和治理;而三王时代,夏朝危机深重,国君桀昏庸无道,无法救治,所以商汤推翻了夏桀,建立商朝,取代夏朝;后来到商朝的纣王,政局混乱,纣王昏愦,已无可救药,周武王起兵攻伐,取代商纣王,建立周朝。这就是有名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从历史转向现实,“诸侯相抵,不可胜数”,诸侯各自为政,抵巇手段多不胜数,因此“当此之时,能抵为右”。点明善用抵嵫之术在当今现实中非常迫切。

    最后一段,“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喊隙,不可不察也”,照应开头第一段“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察之以捭阖”,又与《捭阖篇》巧妙地关联。能用捭阖之术考察认识天地自然离合的规律,并运用抵巇之术去对付处理的人是圣人。圣人是天地自然的使者,当世道太平时,隐身于世,等待乱世的危机;当世道有危机出现时,就出谋划策,进行救治;对上配合帮助国君,对下检束百姓,根据具体情况,顺应自然规律,使用抵城之术,成为天地自然及人事社会的守护神。

    抵巇术的成功运用,关键在于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的产生、兴盛、衰亡都有规律,抓住了规律,就可以成功地运用或堵塞或取代的抵巇术了。推广使用抵巇术,在于寻找攻击对方的弱点,兵家称为“避实击虚”。历史上有名的“楚汉相争”,弱小的刘邦终于战胜了强大十多倍的叱咤风云的项羽,就因为刘邦抓住了项羽疑心重、不肯放权、容不得急言直谏的忠臣、有妇人之仁等弱点,让谋臣陈平用几万斤黄金离间了项羽与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几个忠臣的关系,使项羽成了孤家寡人,以致垓下之战遭败,只好自刎乌江。兵法所讲的“攻心为上”,就是运用抵巇术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