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健康养生疗养院:浅谈“吴带当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12:03
浅谈“吴带当风” 作者:籍忠亮   来源:籍忠亮美术馆   浏览:281   2008-6-7 15:52:14  【字体:小 大】     “吴带当风”与被概括为“曹衣出水”的“曹家样”相对照,一起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对著名术语。对比这两种样式,有助于理解吴道子的风格魅力与艺术贡献。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流行于当时画界的口头语,但对曹、吴是指哪两位画家,存有不同说法。
    “曹衣出水”一语非常形象地说明“曹家样”衣纹贴体的造像样式,它和印度笈多王朝的佛教造像样式关系密切,所以称为“梵像”。笈多王朝建于公元4世纪,5世纪末灭亡,7世纪前半又崛起,其5世纪的佛陀造像,衣纹平行密集,紧贴人体,好像从水中出来一样。
    按《历代名画记》的说法,曹仲达师于张僧繇的弟子袁昂,他作为一个外国艺术家,要画中国画自然得向中国画家学习,凑巧的是他和吴道子都有张僧繇的遗传。但他所掌握的主要是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运用与技巧法则,造型样式仍会烙有异国特征,所以自成一体。他的绘画已不可见,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自注“雕塑铸像,亦本曹吴”,现存北朝晚期至唐代的佛教雕像确实犹存“曹衣出水”式,可供研究“曹家样”。例如本页附图北周的石刻《佛立像》,衣纹虽经简化,但“出水”“帖体”的特征仍很典型。实际上,从这躯北周佛像可以看到,笈多样式并非仅仅通过曹国艺术家传到北齐,也由其他中亚艺术家或别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到建国仅晚北齐七年、疆域远远大于北齐、最后还灭了北齐的北周。所以应该说,薄衣贴体是北朝晚期至唐代部分佛教造像的中国版笈多样式,不是曹仲达一人的专利,只不过用“曹衣出水”来说明和形容这种样式,更能令人理解而且印象深刻罢了。
    “吴家样”归于吴道子在宋代以后已无异说,它的“吴带当风”特征,在唐人的著述中就很明确。段成式所说的“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杜甫诗“妙绝动宫墙”,都既生动形象又很有代表性。他们的这种印象,主要在于吴道子画中人物动态与衣纹的处理,都取动势,因而产生当风飞扬的视觉效果,《送子天王图》与《鬼伯》都是如此。
    可惜这两幅画人物太少,还不足于使人产生“满壁风动”的印象。宋代人物画家武宗元的名作《朝元仙仗图卷》,可以借来说明“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妙绝动宫墙”的艺术特征。那些奏乐仙姬们的天衣,伴着仙乐的韵律迎风飘动,似乎窸窣有声,可以设想若是放大到庙观的墙壁上,会有什么热闹动感。武宗元是专学吴道子的北宋大家,利用他的作品来了解吴道子的风格,应是可行的,何况还有现代学者认为《朝元仙仗图卷》也许是吴道子或其弟子所作的《五圣图》小样,很值得研究。
    “天衣飞扬”的衣纹处理,所产生的效果是外张的,动感的,有虚有实的,非常适合画人物众多、层次复杂的大场面。“曹衣出水”正好相反,衣纹紧贴人体,产生的效果是内敛的,静态的,结实的,整体性很强,更适宜于雕塑。用于绘画,表现静立或趺坐的单体佛像与菩萨尚可,画人物众多、体态动作变化大、场面构成复杂时,可能就会不适应。这种样式,也只适用于外国与少数游牧民族衣制紧窄的形象,不能像“吴家样”适用于描绘宽衣博带的汉族服饰,特别是天衣披帛之类轻飘易动的织物。
    处理贴体衣纹,需要以相当正确的人体结构解剖为基础,因为衣纹紧随人体起伏而变化,这在雕塑上尤为明显,而这一基础恰恰是中国古代雕塑家和画家所薄弱的。对人体结构解剖的精通,需要像西方古希腊社会、政治、文化、科学、宗教、哲学、美学等等方面条件的配合,才能达到,这些在古代中国都不具备。为此,中国古代人物造型艺术的人体知识进步缓慢,直到唐代,社会开放,为艺术家提供较多的观察人体(半祼)的机会,才有捷足的提高。唐代“曹衣出水”式的佛与菩萨雕像,人体部分就相当正确。
    现存唐代人物画的人体比例结构也比前代正确合理而自然,可是却见不到贴体衣纹,这是何故呢?可能是因为“曹衣出水”式的衣纹,无论在笈多王朝的雕像,还是在中国的雕像上,都显示很强的装饰性,衣纹作平行的同心弧线均匀地分布在人体上,没有什么变化,主要靠人体本身的结构起伏呈现美感。这种衣纹处理在平面的绘画上,很难获得良好效果,而且过于装饰化,有违以自然为美的唐代审美口味。张彦远把评画的标准总结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共五个等级,“自然”高踞第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佛教及其美术传入中国,到唐代已有七八百年。绘画与雕塑的佛教造像,经历过早期的印度及西域样式移植,再与本土艺术融合,到公元五六世纪的南北朝就已汉化,成为主流样式。“曹衣出水”的外来样式,只是6世纪到8世纪的一股支流,它虽然新鲜,但毕竟不能和汉化的主流样式同日而语,所以不易见到。吴道子的“吴家样”正是集汉化样式之大成,最能显示和发挥民族特色,是汉化主流样式的卓越代表,因此容易普及。在他之后,学者极多,甚至影响及于雕塑,形成雕塑的“吴体”(详后文),这是吴道子在艺术上最伟大的贡献。绘画上的“曹家样”虽也有人继踵,但寥寥可数。
实际上,“曹衣出水”只是一个对照物,用来比较“吴带当风”,两者在艺术地位上并不是对等物。中国人看问题喜欢作两面比较,这样容易理解并使印象深刻,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色。骈体文与律诗的对仗,有时也反映这种特色,“曹衣”对“吴带”,“出水”对“当风”,就是极工整的对仗。它们显然是由文人士大夫创造出来的一对文学色彩浓厚的美术术语,意思鲜明而形象生动,一经并列比较,立刻可以理解两种艺术样式的根本区别。本书花费许多篇幅说明“曹衣出水”,也是为了通过比较,加深对“吴带当风”的认识与印象。
    “吴带当风“的第一个美感是自然。人物身上的衣纹,一来随人体结构自然地起伏伸缩,松紧有致;二来随衣服结构自然地凹凸翻转,内外分明。这样就会使所表现的人物,体态动作也自然生动起来,这是“曹家样”所无的优点,是“吴家样”深受欢迎、学者众多的主要原因,也是吴道子对传统人物画的重要贡献之一。后代人物画衣纹以此为起点,都能处理得自然而生动。衣纹表现自然的基础,是对人体结构的正确理解与掌握,“吴家样”充分体现了唐代人物画在这方面的进步。
    第二个美感是多变化。尽管画衣纹的飞动,也有一定程式,但比起“曹衣出水”的平行线来,变化多得多。而衣纹的多变化,又是基于人物体态动作的大幅度与多变化,因而整体上容易获得生动效果,这是“吴家样”长于画经变之类大场面的重要原因。人物体态动作的大幅度与多变化,更须以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我们只要看看《送子天王图》卷首御龙天神的奔跑动作 ,就可加深对吴道子在人体结构上比前人进步的印象。顾恺之、阎立本等前辈大师的人物画,动作幅度很小,变化也不大,都与缺乏人体结构知识有关。吴道子对人物体态动作幅度和变化的拓展,同样是重要贡献,宋元以后的大场面绘画,如宋人无款《搜山图卷》、元代朱玉《揭钵图卷》等,人物众多,动作复杂,穷尽变化,正是有了吴道子的贡献并形成传统,才得以成功和有所发展的。
    第三个美感是有气势。由于无论衣纹还是人物的体态动作,都很有动感,因而便能产生气势,“满壁风动”的气势是非常磅礴的。有气势,才符合吴道子的天性,他“好酒使气”,为人有时很豪爽,又喜欢醉后挥毫,动作吓人,还要借观舞剑助气,画出来的画必有气势。
    第四个美感是阳刚壮美。动感与气势一足,便易产生阳刚壮美,《送子天王图》、《鬼伯》等画都很突出。这种美感的生成,不是单靠技巧,而是需要天赋素质与时代精神。吴道子观舞剑,是天性外向,本来饱储激情壮气,借外力引发用于艺术创作时才有效果,若无此素质,再怎么观看也无动于衷。因此张彦远总结他观舞剑和张旭观剑器舞说:“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他们的激情与剑舞的雄健同律,生发出来的艺术便会充满阳刚壮美。这正符合盛唐社会尚武雄强、积极奋发的时代精神,所以受到当时最广泛的欢迎。这也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散文、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等等文艺的共同特征。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是盛唐时代的雄强精神,陶养了张旭、吴道子的阳刚壮美艺术。中国文化如此阳刚的时代,除了汉唐外,再没出现过。现代中国画坛不断在呼唤阳刚之气,重新回顾和研究吴道子,当会有所启发。
    人物画画出阳刚壮美,也是吴道子的一种贡献。人物画在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介入之前,主要由民间画工创作,倒是还有阳刚之气,现存的汉代墓室壁画犹可证明。但汉代人物画尚未成熟,相当简略,所以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说;“古画之略,至协(晋代大画家卫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画家促使人物画逐渐成熟起来的。然而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的风尚气质及其审美观念,有特定的时代性,大致趋于阴柔美。虽然也有画家,如《古画品录》评价的卫协,所画“颇得壮气”,以及前文已叙述过的张僧繇其画“骨气奇伟”,都创造了人物画的阳刚风格,但他们技法还未完善,难于真正产生阳刚壮美。到了隋唐,人物画的阳刚之气开始回升,可是即使像初唐阎立本那样的大师,画中的阳刚壮美也还不够典型。只有到盛唐吴道子的手里,人物画技法高度完善了,阳刚壮美才可能通过正确的形体结构与大幅度多变化的动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笔法线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他就确立了一种人物画的美学榜样与标准,甚至代表了中国画美学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