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自动计算: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4:26

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

 

平常,常听到有些当教师的感叹,教了一辈子的书,教出来很多优秀的学生,就是没教好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教师还发出一种消极的声音“孩子天生是给别人教的”。教出了好学生而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绝对不是当教师的荣耀,相反,应该是当教师的一种悲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耻辱!
  家庭教育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门学问。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从自身的教育做起,从自家孩子的教育做起,肩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首先做到让自家的孩子健康成长,持续发展。工作忙,学校的事情拖累,绝对不能成为自己推卸家庭教育责任的借口和托词!
  一、端正家教态度,消除心理障碍
  人一般都有这样一种心态,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对教师来说,还有另外一种心态,喜欢教训人,喜欢使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话。实际上,这些都是病态,都属于心理障碍。教师要教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就要端正家教态度,消除心理障碍。
  1、平常心态,对孩子别期望太高
  作为孩子的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长,总觉得是个奇迹,总觉得孩子很聪明,是个天才,于是就忘乎所以地将孩子作为向外炫耀的本钱,于是就按“天才”的设计来要求孩子,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学这个,练那个,期望孩子能够成为出类拔萃的英才,成为神通广大的全才。
  实际上,天才存在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绝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不是神童,即使是神童也不是靠感觉可以确定的,而是要靠科学的智商测定。就算是神童,如果缺乏科学的培养,缺乏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也不可能成为英才。
  因此,作为教师,同时作为孩子的家长,要端正态度,要有一颗平常心,别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天才,别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成长得愉快些,让生命成长得自然些,善待孩子,善待生命。不要落入“父母爱孩子,更爱面子;常常为了面子,伤了孩子”的俗套。
  2、放下教师架子,还原父母角色
  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社会地位上被定格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而教师每天都需要在社会群体中时刻保持着作为教育者的那份社会道德规范和尊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惯,形成了职业思维定势——职业病。
  教师职业思维定势的家庭化对教师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极大。教师把职业角色带回家,在家中,肌体语言、说话腔调都和在学校一样,往往让孩子难以接受。孩子在家里渴望得到的,不仅仅是师道尊严、道德说教、行为约束和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如果作为教师职业的那种思维定势被教师带回到自己的家中,让孩子根本感觉不到那是自己的父母回家了,反而感觉到自己从一所学校又回到了另一所学校,心中渴望的那一份父母的疼爱和家的温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还能指望孩子会听你的唠叨吗?这也许就是教师教不好自己孩子的重要原因!
  因此,作为教师,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必须放下教师架子,还原作为父母的角色,对孩子,少一些教师的尊严,多一些亲情的关爱;少一些教师的思维灌输,多一些亲情的情感滋润;少一份苛刻,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批评,多一份鼓励;少一份烦躁,多一份耐心,努力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自然的,能安全地放飞自己心灵的空间。

  二、父母各司其职,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对孩子的真正的素质教育、个性化引导、情商培养,主要是靠父母来实施的。孩子的成长,既需要母亲的细心珂护,也需要父亲的粗放教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与孩子一起成长。

  1、做一个称职的母亲

  “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儿孙”,这不仅说明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说明母亲的素质影响着孩子,影响着所有家庭成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孩子的品格、性格的养成方面,母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孩子的品格、性格主要是在十岁前形成,而在这期间,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机会更多,因此,母亲对孩子的品格、性格也就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只有当孩子成长到少年时期后,才会更多地受到父亲的影响。

  显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呢?

  首先,母亲要以一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心态,即使是作为当教师的母亲,也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学做好人,做伟人,做受人欢迎的人。

  第二,信守承诺,坚持诚信。作为母亲,一定要守信,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能做到的事不能失信,至少要有一个争取去做好的过程。

  第三,母亲要成为孩子的“港湾”。家,是一家人共同补给和休息的港湾,母亲要放下教师的说教姿态,要起家的核心凝聚作用,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要成为孩子温馨的避风港。

  第四,母亲的示范作用。一般来说什么模子造出什么产品,母亲应该和孩子共同进步,并且要偶尔超越孩子,要给孩子言论回行为的示范,这样,孩子才会信,才会服。说教的母亲,高深莫测的母亲,表现弱智的母亲,表里不一的母亲,都不会得到孩子的喜欢。

  第五,母亲要保持自己女人的魅力。一个母亲,可以年老但不能色衰。作为母亲,特别是作为当教师的母亲,如果没有一点女人味就会失去魅力,在丈夫面前,在孩子面前,要学会撒娇,学会示弱,要让丈夫、孩子来布施、疼爱。强硬的母亲,永不认错的母亲,会使孩子难于接近,难于亲近。

  2、回归家庭,当好“严父”

  目前,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父亲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于是,母亲们就用高度的热情去填补这块空白,以致于普遍出现了“严母慈父”的家庭教育格局。

  然而,“养不教,父之过”这已是古训,父亲应该回归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必须担负起家庭教育中宏观调控者和导演的重任。所谓“不教不孝”,如果一个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那就是对祖宗的不孝,就是对国家的不忠。

  在家庭中,父亲象征着一种雄性力量,具有雄壮、威武、勇敢、进取、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一般来说,父亲应以粗旷、豪迈、大气的男人形象实施家庭教育,与母亲的细心、细致、细腻形成对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表率作用:父亲是成人社会的典范,是孩子效仿的榜样,父亲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父亲不应仅仅给予孩子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更要给予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的表率作用主要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来体现。

  第二,平衡作用:父亲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必然会缓解母亲的压力和减轻母亲的负担,这无疑将增进夫妻感情,丰富夫妻生活,促进家庭的幸福和稳定,具有调适或平衡家庭关系、增进家庭感情的作用。

  在母亲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以致得了“儿童成才焦虑症”的家庭里,父亲的平衡作用非常关键。孩子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而受到母亲暴风雨般的指责后,父亲的一个微笑、一次拍抚或一句宽慰的话,都能迅速使孩子从与母亲的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通过缓缓引导,使孩子受挫的羞愧转化为奋起的决心。

  第三,权威作用:一般来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胜过母亲。这与我国的传统婚恋观密切相关:女的要找比自己高的,如果找到比自己低的,家庭结构就不那么合理。因此,大多数家庭中,男人比女人在文明、智力等方面的水准要高一点,这个事实在家庭教育中也会表现出来。

  当然,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作用,既可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和发展,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削弱甚至消亡。父亲良好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方法有助于加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家庭教育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传授作用:父亲这个词意味着秩序,在父亲与孩子的游戏中,父亲将会于无形和有形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施人生观教育,这和动物向幼仔传授捕食经验是类似的。

  第五,心理作用:一项追踪研究表明,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实际上,孩子生长在有父爱的家庭中,不仅智力水平会正常发展,而且心理调适能力也会健康发展。父爱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支柱,是家庭的心理调适剂。若父亲角色缺失,就极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

  当然我们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结论,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比母亲强,或者说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效果好。但是可以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各有特点,只要父母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统一目标,统一教育口径,就一定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三、针对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策略

  要教好自己的孩子,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不能跟风、盲目攀比,不能重知轻能、重智轻德,应该有一个全面的、适合于自家孩子成长并不断修订的计划,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家庭教育策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1、幼儿时期,开心快乐

  幼儿时期应该是孩子开心快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策略应该围绕着“开心快乐”而展开,应该通过一系列愉快的活动来实施教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情,使孩子初步了解自然,了解亲人,了解社会,建立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学习并逐渐感受独立生活。

  我个人认为,对那种违反规律的早教,不宜提倡,也反对那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提法。与其说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不如说是以牺牲孩子的快乐、摧残孩子的身体来赢取父母的“面子”和“成就”,纵观历史上所宣扬的“神童”,有哪一个不是因为父母的虚荣而产生的,有哪一个“神童”是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又有多少“神童”是真正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英才呢?

  尽管现行教育体制确实存在问题,正常读完大学课程,到了22岁,博士研究生毕业则快30岁了。这个体制对孩子来说,差不多意味着牺牲正常的个人生活,在正常年龄不能恋爱、结婚、生孩子,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浪费了孩子的生命。

  然而,3、4岁开始早教,6、7岁达到小学低年级,9、10岁小学毕业,13、14岁高中毕业,16、17岁大学本科毕业,18、19岁硕士毕业,20、21岁博士毕业。这样的设想也是不现实的。

  姑且不谈“3、4岁开始早教”是对孩子快乐生活的剥夺和摧残,“22岁大学毕业”实际上是缓解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更何况读博士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既然教育体制很难更改,既然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就要接受并不愉悦的教育,那么,作为父母,特别是作为喜欢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种种“设计”的教师父母,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开心快乐呢?

  实际上,玩也是一种教育,玩也是一种学习。因此,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感受,在玩中体验,在玩中成长,应该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策略。

  2、少年时期,培养习惯

  一个人少年时期所养成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良习惯,都将伴随一生。

  1978年,在巴黎有过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盛大聚会,当时有很多媒体采访了他们一个共同的问题,说你们这些杰出的精英,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有一个科学家说,我是在幼儿园学到了凡事要跟他人去分享,人要遵守制度和规则,饭前要洗手,到中午要睡觉,对人要谦逊礼让,如果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情要学会道歉。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当今的大班式教育模式,指望老师能对班上每个孩子都能专门调教几乎不可能,所以素质教育、个性化引导、情商培养这些重担只有落到我们父母的身上了。作为父母,我们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努力克服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气,培养孩子的优良习惯。

  首先,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环境,懂得遵守制度和规则,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对孩子违反班规校纪的行为,接受惩处是应当的和必要的,父母绝不能护短,更不能出现抵触学校教育的情绪。

  第二,要帮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懂得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懂得宽以待人,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爱护同学。

  尤其是对于当教师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优越感,在学校里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孩子,不能给自己孩子提供不适宜的便利,在学校你就是老师,在家里才是父母。

  第三,要帮助孩子学会适应学校的教学,培养专注学习、有效学习、自信学习的习惯。

  专注力、高效率、自信心是伴随人生成长和发展的三大法宝,而这三者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专注力就是对于一件事情的专心、坚持程度。专注力是可以训练的。比如学习的专注力,可以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通过画画、写字、唱歌、甚至游戏等孩子感兴趣的事,来养成其静坐下来专注地学习的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以其更喜爱的游戏、玩具、小零食等作为奖励,或者通过短暂的间歇活动,不断延长其专注时间。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并不在乎那半小时或一小时里,孩子能学到多少,而只关注孩子能否静心专注。

  学习效率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比如训练孩子的背书效率,可以通过父母与孩子互换角色的方式进行。首先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规则——只允许阅读三遍就要进行背诵;接着,让孩子当检查者,父或母充当背书者,一方面让父母作示范,无形中,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爸爸(妈妈)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信心,另一方面让孩子过过当老师的瘾,体现训练的公平和有趣;最后,孩子和父母交换角色,快速完成背书任务。当然,这种训练开始之初,父母需要给孩子些提示,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背诵任务,但经过长期训练之后,孩子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分数不是重要的,但父母却又不能不重视分数,毕竟在成绩唯上的学校教育模式中,分数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次次得满分,但每次的分数都要能够让孩子产生自信心,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绝不能允许孩子养成“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的不良习惯,更不能让孩子因为分数而失去自信心。

  孩子的专著力强了,学习、做事的效率自然就会高;效率高了,效果好了,自然就会充满搞好学习,完成事务的自信心;自信心强了,又会促进专注力的增强,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在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孩子的专注力、高效率、自信心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形成,那么,孩子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就会要走很多弯路。

  3、青年时期,宏观调控

  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就进入了“小大人”时期。尽管这个时期孩子的年龄只有12到15岁,但若论其心理年龄则可以纳入青年时期。

  在孩子的青年时期,特别是初中阶段,一方面,孩子的逆反心理比较突出,总想反驳大人的教育,与父母“较量”,另一方面,孩子的学习开始进入专业化和学科多样化,父母已经没有精力和能力来担负具体的教育辅导工作,因此,在这个时期开始,父母实施家庭教育的基本策略就应该是:多观察,少唠叨;宏观调控。

  多观察,就是对孩子的一切活动都要尽量了解和掌握,对孩子的细微变化要分析,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要细致;少唠叨,就是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具体事务少话语,尽量让孩子拿主意,对孩子反感的非原则性问题尽量少坚持,尽量避免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固执己见的印象。

  宏观调控,就是对于孩子在大是大非、原则性的问题和事项上,必须配合学校,加强教育,加强调控。比如,孩子的早恋,绝不能允许;孩子的学习成长,必须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和爱心,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要适时沟通、理顺。

  初中阶段是孩子青年时期成长相对危险的阶段,很多犯罪就是源于这个阶段的“偏航”,父母要积极与学校配合,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密切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并及时、正确地对孩子予以宏观指导,让孩子顺利渡过危险期,向合格公民的方向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孩子的世界观基本形成,将正式成为公民。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仅退化为宏观调控,而且只能起到参谋作用,对孩子的培养也转变为对孩子的期望,期望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期望孩子为父母增光,为家族增光,为国家和人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