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男性同事生日礼物:解析焦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3:45:07
心理点击:解析焦虑

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焦虑意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估计到的对自我的自尊心、生存处境、未来发展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焦虑以恐惧为主要的情绪特点,还有其他多种情绪成分,如愤怒、痛苦、以及内疚感,羞愧等。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焦虑情绪也是一样的。

  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是引起一个人行为中紧张状态的动力。也就是说焦虑是由紧张带来的,而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和学习中都要处在一定程度的紧张状态,否则将一事无成。试想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之前,一个松松垮垮、毫不在乎的运动员,能有勇猛的拼搏精神和上佳的表现吗?心理学家通过对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好坏与焦虑程度的高低有直接关系,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所以有心理学家特为运动员制订了一套焦虑量表,到比赛前把焦虑程度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样比赛时就能取得好的成绩。
           
  此外,焦虑的反应虽有种种不舒服的症状,但短暂的焦虑反应本身并不会引起身体的危害性后果。一旦焦虑反应消除,立即会恢复正常的功能,8它不会引起“心脏病”之类的永久性身体病变。

所以短暂的焦虑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短时的焦虑,事过境迁,不留痕迹;但是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的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会被不安、惧怕、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等情况,而且由于愿望的受阻,常常会懊悔、自我谴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疾病,这便是焦虑症,或称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症是由于长期或断续存在的危险或无助情境事件引发的、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的一种心理病症。其突出特点是患者常常会持续性或发作性地感到恐惧不安、提心吊胆、紧张焦虑,似乎大祸就要临头,好像面临着什么危险或严重威胁一样。他们的情绪反应之强烈与生活、工作环境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很不相称。在旁人看来,患者所感到的恐惧紧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至少是太过份了,但他们却控制不住自己,无法摆脱,精神上很痛苦,并且不时伴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有窒息感、头晕、怕冷、恶心等某些植物神经亢进的症状。            
  
  应对焦虑的策略
  
  长期的焦虑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这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如果一个个体不能适当地应付焦虑,那么这种焦虑就会变成一种创伤,使这个人退回到婴儿时期那种不能自立的状况。因此,也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缓解焦虑。            
  
  策略一:正视焦虑

  只是一个人对焦虑本身感到焦虑时,焦虑才是有破坏性。比如,你为将要的演讲比赛担忧,这种担忧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整。只要你最终还是演讲了,你也就恢复了情绪的正常,也许下一次演讲时你就不会担忧了。可是你如果没有演讲,担忧就成了一个症状了。你将会对这种感觉感到一种恐惧和敌意。
           
  丹麦著名的哲学家斯隆、契克格达认为,在我们面临发展自己的可能性时,都会产生一种向往的心态,如果没有这种紧张不安、跃跃欲试的冲动,任何成功和进取都是不可能的。回避焦虑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担忧得以消除,我们依然要置于焦虑刺激的状态下,去作胜败未卜的追求或探索,只要坚持去做,到一定时候,就不会产生焦虑了。因此,消除焦虑的最好方法是正视它,并且全身心扑进去。            
  
  策略二:排除主观上的“假”,辩明客观上的 “真”

  曾经读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夏将要到来的时候,这些沙鼠都异常忙碌,它们不停地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可是,让人奇怪的是,即使地面上的草根非常得多,足够它们度过整个旱夏,这些沙鼠依然是不辞辛苦地运着草根,似乎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安心。
           
  有人准备用沙鼠做实验,于是将沙鼠装在了笼子中,却发现这些沙鼠四下寻觅着,表现得非常焦虑,甚至不能进食,直到忧心忡忡地死去。
           
  医生们发现,导致沙鼠的死去的原因是焦虑,而这种焦虑来自它们对自己未来的担心,虽然关在笼子中的沙鼠被提供足够的食物,但它们依然为没有囤积够足够的草根而担忧。确切地说,这些沙鼠是被自己预想出来的后果吓死的,它们想象着自己会被饿死,而这种担忧真的要了它们的命。

陷入严重焦虑而不能自拔的人,就如同撒哈拉沙漠中的沙鼠一般,往往不自觉地通过主观想象,过于放大了所焦虑事物的不良后果。
           
  因此,面对焦虑,我们不如做一些客观详实的分析,把所焦虑的事情,所担心害怕的结果统统列出来。我们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排除主观上的"假",辨明客观上的"真",使自己的主要经历不耗费在虚假的幻想上,而是投入地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你会渐渐发现,原来很多方面都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而不是焦虑事件本身。
           
  有哲人说,我们每个人不是活在昨天,也不是活在明天,而是活在今天。当我们担心失去明天的星星时,自然也就没有心情享受今天的阳光了。            
  
  策略三:不要消极的自我预言

  有位心理学家曾某次体操比赛前测试运动员的焦虑水平。结果发现无论是得胜者还是失败者在赛前的焦虑程度是一样的,他们的差别仅仅在于是否懂得去应付压力。那些后来表现不好的运动员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担心上,只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该怎么办,从而陷入一种恐慌状态。而后来表现良好的运动员,一般都不去想自己的焦虑,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从而克服了焦虑。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预言的实现”,讲的是如果人们把情境定义为现实,那么这些情境在其后果中便是现实的。这是因为,你一旦有了一个对结果的假设,你所有的行为都会在不自觉当中去朝结果的方向“努力”。比如上文中的玫丽,如果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对被辞退的恐惧上,怎么还有心思去好好工作呢?也许到最后,自己真的就成了被解聘的那一员了。  

每个成年人时刻都在面临着来自事业、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容易紧张与焦虑。最新的研究表明:紧张对于男性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它使男性容易患上心脏病、心律失常以及其他一些威胁生命的疾病;焦虑还使女性的寿命明显缩短。

   美国切里流行病学研究所的艾伦·D·伊克尔博士对3682名平均年龄在48.5岁的人进行了10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紧张水平比常人高的男性,有大约25%患上了心脏病,而且他们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这些男性中有24%的人患上一种容易使人抽搐和死亡的叫心房纤维性颤动的疾病。对于女性而言,这10年中高焦虑女性的死亡率比其他人高了23%。

   由此可见,焦虑与紧张情绪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要想在现代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健康的身体,我们要在以下几点多注意:对我们的心境和情绪进行密切关注。研究表明,焦虑常以疲劳、头晕和心脏不适等病理方式体现出来;而紧张则常以不安和神经质等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要求助于专业医疗机构,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尽快从紧张、焦虑中走出来。

   再有,在产生了焦虑和紧张情绪的情况下,应正视事实,不要回避。提醒自己放慢步伐,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处境,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之道。          
  

 智慧心语

  当你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某件事情的焦虑上,你便被一种莫名的担心所主宰,你便陷入了不必要的紧张和烦恼。就算机遇的天使从你身边路过,你也无暇顾及她美丽的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