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澜德:大卫鲍森讲道-约翰福音(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7:11

约翰福音(一)

我们曾经谈到圣经是由许多不同的书卷集合而成的。圣经有两面需要取得平衡,其中的一面是多样性,另外一面则是一致性。有多样性是因为圣经由四十多位作者,历经了一千四百年,用三种语言所写成的。而且这些作者彼此之间并不晓得对方在书写圣经。有多样性也是因为圣灵并不是把人当做文书处理器。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吗?圣灵利用不同作者身上不同的个性还有凤格,所以,圣经的书卷具有多样性。但是,从头到尾确有一致性。这是因为编辑只有一位,就是上帝。所以圣经有四十个凡人作者,还有一位上帝编辑,所以有多样性以及有一致性。但是,不同的基督徒团体各有他们所害怕的事。自由派基督徒他们所害怕的是圣经有一致性,他们希望可以挑出自己觉得妥当的经文。好像是拿着剪刀来读圣经,一遇到不妥当的地方就把它剪掉。福音派基督徒则害怕圣经有多样性,他们害怕有矛盾或者是不连贯的地方。圣经上的确是有一些前后不同的地方,需要仔细研读来了解缘由。我们如果研读圣经的各卷书,就会发现其实每卷书确实都是与众不同的。但是,这样与众不同的特色却让圣经变得更丰富了。挑着读就等于是把圣经制式化,好像只有一卷书、一个信息、一种风格和一种内容。但是圣经并不是这样,圣经是由不同的书卷组成。今天,我们要来看《约翰福音》。

当然,圣经是上帝的话,反映出上帝的本身。上帝本身有多样性,同时也有一致性。天父有别于圣子,圣灵也有别于天父和圣子。但是,我们相信只有一位上帝,他具有一致性甚至具有多样性,这反映在圣经上。有不同的人书写经文,就会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还有各自的风格。但是,圣灵这位编辑却让每一卷书都有他的一致性。如果我们去读圣经的头三章经文,还有最后两章经文,也就是《创世纪》的第一章到第三章和《启示录》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章,你会很惊讶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你会以为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因为,信息从头到尾是一致的。看《约翰福音》的时候,首先,我们会注意到,这卷书和对观福音很不一样。“对观”就是观点一样。头三卷福音书是从同一个角度来谈耶稣。马太、马可和路加的角度相差不大,但是,约翰显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耶稣。所以,头三卷叫“对观福音”,都是从同一个角度来看。约翰福音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再多解释一下。头三卷福音书是看耶稣的外在,但约翰福音则是看耶稣的内在。

各位记不记得我在谈马太福音的时候说了些什么?一般人对伟人的兴趣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他的事迹有兴趣;第二阶段对他的言论有兴趣;第三阶段是对他的身份有兴趣。约翰是属于第三阶段,他是从里面看耶稣。耶稣有什么特质?他真正的身份是什么?我们可以把这些归纳出五个不同的地方。第一呢,头三卷福音书中有许多内容在约翰福音中没有提到。约翰他省略了这些内容,是因为头三卷福音书已经讲得够清楚、够多了吗?还是他这么做另有原因呢?我们会发现,约翰的确有他特别的用意。不过,约翰福音里没有提到耶稣是童女怀孕所生的,他也没有提到耶稣受洗,没有提到耶稣受试探,没有提到耶稣赶鬼的神迹,没有提到耶稣带彼得、雅各还有约翰上山,在那里变相,没有提到最后的晚餐、饼和杯,没有提到客西马尼园和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的挣扎,没有提到耶稣升天。也许你读圣经的时候从来没有注意过它少了些什么。但是,知道少了些什么很重要。这些事他之所以一字不提,是因为跟他所传达的信息没有任何关系。他要讲的信息不同于头三卷福音书。所以,有些事没有必要记载。约翰福音只记载了七件神迹,其他福音书却记载了几十件。约翰福音几乎没有提到“天国”,这一点很令人惊讶。因为其他三卷福音书都经常提到,约翰福音只提过两次“天国”。一次是耶稣告诉尼哥底母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另外一次是他对彼拉多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此外,都没有再提过天国。这是约翰福音第一个不同点。

再来看第二个不同点。约翰福音除了省略一些记载,还增加了一些记载。约翰福音所记载的七件神迹,有五件是其他三卷福音书没有提到的,只有两件神迹是重复的。五件新神迹,第一件是把水变成酒,最后一件是叫拉撒路复活。约翰为什么要选择不一样的神迹来记载呢?有一个线索是,他不称之为神迹,而是称之为征兆。征兆的用意是为了指出另外一件事。约翰认为神迹的意义非常重大。一般人只想要看到有神迹发生,但是,约翰想要知道的是这种神迹要指出什么。约翰的眼光超越了神迹本身,想要知道它的含义。所以,才称神迹为征兆。约翰他挑选征兆最明显的神迹,是为了要向读者指明一些事。所以,约翰福音增加一些内容。像耶稣为门徒洗脚这件事,只出现在约翰福音中。就是因为约翰认为这件事迹很重要。

至于人的部分,约翰福音大多记载耶稣跟个人的谈话,是一对一的谈话内容。比如:撒玛利亚女人、尼哥底母和其他人等。其他福音书都是记载耶稣跟群众说话,还有对群众讲道。但是,约翰福音都是记载耶稣和人一对一的谈话。除此之外,在约翰福音中有七个地方记载了:“耶稣说:‘我是……’”,“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我是世界的光”、“我是好牧人”、“我是门”、“我是复活和生命”、“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我是真葡萄树”。为什么其他福音书的作者没有写这些呢?真是让人难以相信,这些事这么重要。另外三卷福音书竟然忘了写吗?我想,是因为另外三位作者不觉得那么重要。但是,约翰认为这是耶稣所说过很重要的一些话。因为,这些都是征兆,是要指出他真正的身份。约翰关心的是这些。

另外一个不同是重点不同。其他三本福音书是采用马可福音的架构来写作,重点是放在北方加利利的三十个月期间,然后是在南方的六个月期间。但是,约翰福音很不一样,所记载的事几乎都发生在南方。而且所记载的都是比较早期的事。看起来好像有矛盾,像马太、马可、路加福音说:耶稣头三十个月在北方事奉,但是约翰福音却说耶稣当时在南方。自由派学者最喜欢根据这点来指出有一些矛盾。所以,不可能两者都正确。但是,我们读约翰福音的时候会发现,耶稣刚刚开始传道的时候,确实去过南方参加节庆。他跟敬虔的犹太人一样,每一年都会去耶路撒冷三次。约翰他把重点放在耶稣早期去南方的事,而不是耶稣在北方的事奉,所以,并没有矛盾,一点都没有。约翰的重点放在耶稣每年三次到南方。比如:他去参加住棚节,在那里说了一些很重要的话,这是其他的三卷福音书里都没有提到的。各位,你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吗?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个不同。约翰福音中没有短的比喻,在他的记载当中,耶稣似乎总是跟人辩个没完没了,常常发表长篇大论,而不是讲一些简短的故事和比喻。读者会觉得耶稣到了南方,突然一下子整个教导风格都改变了。这主要是因为耶稣在南方的时候,常常必须要为自己的身份跟犹太人辩论。在约翰福音第八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犹太人对耶稣讲了很难听的话,他们说:“我们知道,我们的父是谁”他们又说:“我们可不是私生子,不是从淫乱生的”。这种话很难听,对吧?耶稣回答说:“我知道我的父是谁,你们不认识他,但我认识他”,读者可以看到这整段话都在描述耶稣和犹太人来来回回的激烈辩论。

从这里就带出了一个重点来。在约翰福音中,犹太人他们恨恶耶稣,因为,耶稣老是跟犹太人辩论,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于是,我们误以为这句话适用在以色列全国。结果,过去的两千年来,不断有人反犹太人。很可惜的是,很多基督徒谴责犹太人钉死了耶稣。但是,约翰福音所说的犹太人其实指的是南方人,是住在犹大地的人,他不是指加利利人。晓得我意思吗?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约翰自己是犹太人,耶稣和他的门徒也全是犹太人。约翰并不是说,我们犹太人都反对耶稣,而是说犹大地的人反对耶稣。耶稣每一次到南方,都会碰到犹太人—指的是犹大地的人。这样懂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你们要晓得,约翰福音并没有反对犹太人,犹太人之所以不喜欢约翰福音,是因为很多基督徒用这一点来谴责犹太人说,是你们杀了耶稣。但是,其实有很多犹太人爱耶稣,跟随他,为我们建立教会。所以,我们的判断要客观公正,这里的犹太人是指南方人。约翰福音的风格就是,长篇大论探讨上帝的事,而不是道德操守;讨论该信什么,而不是该怎么做。马太福音常常探讨合宜的言行,但是,约翰所谈的大多是信仰的内容。

最后,大不相同的一点是观点。这个可能是比较难以解释。希伯来人的思考方式与希腊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我们谈其他书卷时会一再提到这一点。问题是西方教育是以希腊人的思考方式为主。所以,西方人常以希腊人的角度看事情。但是,希伯来人思考方式不一样,约翰福音可以算是两种都有。约翰在一个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地方写这卷书,就是以弗所城,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方,当年叫亚细亚。那里混合了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约翰综合了两者的思考方式。其中,希伯来人是一种直线的思考方式,过去—现在—未来,昔在、今在和永在的神。一切想法都是按时间先后直线发展。有时间、有目的和进度。可是,希腊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他们是以垂直空间来思考。上和下,天上和地上。希伯来人的思考方式,重视历史的演进,所以时间很重要。朝一个方向前进,往某个目的地去。这目的地由上帝决定,他开始的事一定会完成。都是以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式思考。马太、马可和路加这头三卷福音书,都是以这种时间直线的思考方式。约翰没有完全摒弃这种思考方式,因为他也是犹太人。但是,约翰福音主要是以垂直线的方式思考,像是天和地、上和下。约翰福音中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这是一种垂直的思考方式。耶稣是从天上来的,他降下到地上,这是一卷注重上下的福音,其他福音书则注重时间先后。各位看出不同了吗?约翰福音两者兼具,但是,特别强调“我从天上来”。这是很典型的希腊思考方式,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所以,约翰福音的观点是和其他不一样的。

好,现在我们再进一步的来看一看,水平的时间线是希伯来人的思考方式,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水平思考方式的关键词---世代。现今罪恶的世代、将来的世代,这是马太福音的思考方式。但约翰福音的关键词是---天上和这个世界。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让他从天上来到地上来拯救我们,这是垂直的思考方式,圣经的一大重点就在这里。但是,圣经中有好几卷书,尤其是希伯来书,我们谈到这卷书的时候,会发现很强调这种垂直线。上和下的关系,差别就在这里。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我们要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人很特别。他不但是一个捕鱼的人,而且他也卖鱼。就我们所知,他在加利利悔捕鱼,但是,他和耶路撒冷显然有生意来往。他在加利利这个地方捕了鱼之后,会载到耶路撒冷去卖。可以说他其实活跃于两地---北方和南方,而大多数的门徒都是北方人。其实,在十二位使徒之中只有加略人犹大是真正的南方人。不过,我们不管他,他反正是个叛徒。耶稣真正的支持来自北方。但是,约翰是南北两地之间的桥梁,他在南方显然挺吃得开。不晓得你有没有发现,在这十二门徒之中,至少有五个,甚至可能有七个,他们和耶稣有亲戚关系,可见,耶稣挺厉害的,能够让这么多的亲戚来跟从他。不过,都不是至亲的家人。在他复活之前,都没有至亲家人相信他是神。他的四个兄弟姐妹都不信。直到他复活之后才成了十足火热的宣教士,其中两位还写了新约圣经里的两卷书《雅各书》和《犹大书》。所以,耶稣的兄弟姐妹之前不信,但是他的表兄弟相信。他的十二个门徒之中至少有五个可能七个是他的表兄弟。而十二个门徒中又有三个跟他最亲近,就是彼得、雅各和约翰。在这三个人当中又有一个是最特别的。耶稣不偏心不过他其实有几个特别亲近的门徒。

其中,还有个最特别的。那个时候的人吃饭不像现在一样,是坐在椅子上,把脚藏在桌子底下。而是横躺着吃,他们的脚刚好摆在旁边那个人的面前,所以,吃饭之前必须要洗脚。我们的脚是藏在桌子底下,只需要洗手。但是,他们需要洗脚。用这种坐姿吃饭的时候头会靠在旁边那个人的胸膛上。会把头靠在主人胸膛上的那个人,就是跟主人最亲近的朋友。每一次门徒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约翰都是坐这个位置。约翰很低调,并没有直言是谁。但是,在约翰福音中都是说那是耶稣最爱的门徒。就是他,最亲近耶稣的使徒。他不但和耶稣最亲近,同时也是最后身亡的使徒。等到约翰写完这卷书的时候,其他的使徒都已经殉道了。约翰必须要尽快地写完,因为,这个时候只剩下他一个人存活。

约翰比其他的门徒都要了解耶稣,他跟耶稣坐的最近,可以和耶稣说悄悄话。即使大伙在一起,他仍然可以和耶稣说悄悄话。所以,约翰对耶稣特别了解。如今他年纪老迈,在约翰福音之中最后谈到个性好奇的彼得,彼得他好管闲事,他忍不住问耶稣说:约翰会有什么下场?因为耶稣告诉彼得,他将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件事在彼得心中藏了三十年。彼得听完后就问耶稣:“那约翰会怎样呢?”耶稣的回答是:“你管自己的事就好了”。耶稣对彼得说:“我若要他活到我再来的时候,又与你何干?彼得,你跟从我吧”。从那天起就有话传开来,说耶稣在约翰死前再来。但这不是耶稣的意思。约翰福音最后也说,耶稣并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要彼得管自己的事就好。但是,约翰确实活的最久。也许这是耶稣托他照顾自己母亲的原因吧。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耶稣的兄弟姐妹不照顾自己的母亲?其实,他们都因为耶稣而殉道。耶稣存留约翰的性命,不只是为了照顾他的母亲,我想,耶稣保守约翰的性命,是因为耶稣他要一个人来传达关于他的真理。所以,最后带领约翰写下这些事,这是《约翰福音》的由来。

约翰不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耶稣的意思,有些读者觉得难以接受这一点,约翰复述耶稣的意思,把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他相信自己非常了解耶稣的心意,可以复述耶稣的意思。比如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我想你们都晓得这节经文。这句话是谁说的?如果耶稣真的这么说,实在是有点奇怪。因为,听起来像第三者在谈论耶稣。“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像是某个人在谈论耶稣。但是,第三章却记载这话出自耶稣之口。这种现象在约翰福音里会常常看到。约翰是在复述耶稣的意思,因为他真的了解耶稣的意思,他把含义表达出来,几乎像是在帮助耶稣写台词。其实,他是在复述意思,他为我们诠释耶稣的意思。他是在圣灵的引导下写的,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当然。这表示有的时候会让人猜想:这是耶稣亲口说的?还是约翰在诠释耶稣的意思?两者都有可能,但这乃是上帝启示给我们的话。

现在,来看看约翰写这卷书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正如马太福音最后告诉我们那卷书的写作目的,是要使基督徒做我们门徒,教导他们遵守耶稣的命令。约翰福音也在最后指出其目的,今早我们才读过那段经文。我们知道这卷书的写作原因。耶稣所行的事若一一写出,连世界也容不下这些书。但记这些事,他的意思是说,我选择记录这些事。在许多的资料中,我谨慎挑选出这些事,目的是要叫你们相信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我要重译这段经文。你们都知道,新约圣经原文都是用希腊文写的,希腊文和英文不一样。在希腊文里有一些特殊的动词词态,很可惜英文不见得能够译得出来。有一种动词词态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词态叫做“现在持续式”,意思指的是持续做某件事。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加上“持续”一词。比如说,耶稣当初并不是说:“求就必得着,寻找就必寻见,叩门就必为你开门”,原文其实是说:“持续求就必得着,持续寻找就必寻见,持续叩门就必为你开门”。曾经有人对我说:我求过圣灵,但什么也没有。我回答说:可是耶稣说你要持续的求啊?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不断求他的人吗?当你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不是会一直求吗?孩子想要买脚踏车,会问爸爸可不可以买?爸爸说:还不行。一个礼拜后,孩子又来恳求说:别人都有了耶,再过一个礼拜,又来恳求说:骑脚踏车可以省公车的钱啊。他们会一直问。路加福音十一章的这段经文,耶稣说要不断地求圣灵,他举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半夜去敲邻居的门,一直敲到邻居起来,把他所请求的东西给了他为止。现在各位听我怎样把前面的那段经文重新翻译一遍。记这些事是要你们持续相信耶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持续相信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现在再来听听,我怎样重译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持续相信他的人,不至灭亡,持续得永生。”整个意思都不一样了。不是“想要相信”的人,而是“持续相信”的人。你们一定要知道以弗所书五章十八节,“要持续被圣灵充满”,这是同样的词态。使你得救的这股信心,正是叫你持续相信的信心。昨天使你得救的信心,今天无法使你得救。你二十年前有的信心,明天无法使你得救。信心就是持续相信。所以,约翰福音的目的不是让你相信耶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而是要让你持续相信,是要帮助成熟的基督徒持守信心,永远不会忘记耶稣真正的身份,持续相信,持续得永生。永生,不但关乎时间的长短,也关乎生命的品质。是永远的、丰盛的生命。在长短和品质上都是永恒的。不止是持续活下去,而是持续真正地活着。爱尔兰人有一句问候语我很喜欢:愿你活出人生每一天。这正是耶稣来的目的,来帮助我们活出人生的每一天,活出丰盛的生命。但是,前提是要持续相信。如果只是二十年前相信了一次就不可能。你今天若相信耶稣,今天就能享有永生。你明天若持续相信耶稣,明天就能享有永生。你若持续相信耶稣那就不会灭亡,而会持续得到永生,这一点很重要。“一旦得救永远得救”是一个陈词滥调的说法,新约圣经上找不到这种话。但是很多人作见证的时候,只能够讲很久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他们所凭靠的根本就不可靠。我今天会得救,是凭靠今天的信心,明天的信心会救明天的我。持续相信,就会持续得永生,这就是约翰写福音书的目的。

再来看看相信是什么。在约翰福音中所讲的信心有三个层面。而在约翰的书信中也同样有,但是我们今天只谈约翰福音。相信这个动词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九十八次之多,这比其他三卷福音书加起来比他还要多很多。连马太福音也你要那么多。我前面说过,信心是马太福音的一大特点,“相信”一词在约翰福音中谈到近百次。而且是动词,不是名词。他很少谈“信心”,都是谈“相信”,因为相信是一种行动。有行动力是动词,不是名词。不是你说拥有的,而是你的行动。所以,他总是用动词。约翰福音中的相信有三个层面,可惜不见得每一个基督徒都能够了解这三个层面。我为了用同一个字母来开头,就取了三个复杂的名称。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名称,因为,能不能压头韵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三个词。第一个词是相信,意思是说相信某件事情,重点是放在相信的事情上。相信耶稣受死,相信他复活,这也就是相信一些史实。就是接受福音是可信的,接受真理。但是,这种信心不能够使人得救。因为,谁都可以说他相信某件事。我看过一只会唱圣诗的鹦鹉,这只鹦鹉它可以唱出《耶稣恩友》一整节的歌词。每一次有访客来的时候,就会听到一个声音在唱:“耶稣是我的亲爱朋友……”他们在四下张望,看见有一只小鸟关在鸟笼里,不知道为什么,就把钞票塞进鸟笼里。拥有这只鹦鹉的老太太,就把钱奉献给非洲的宣教士。这只鹦鹉所做的比大多数教会的会友还多。因为它每天都在不停地赞美上帝,而且还支持非洲的一个宣教士。这个老太太已经奉献了一百七十五英镑。可是,它只是一只鹦鹉,不是信徒。我们知道在教会里会有很多鹦鹉,他们口中一直复述着信经,光会念:我相信,我相信,但是,这只是信心的起点,就是相信真理。魔鬼也相信真理,真理令他颤抖,至少他有反应,但是,他不是信徒。所以相信某件事是信心的起点。

相信真理,相信圣经,相信耶稣的作为,但是,接下来必须进入“真正相信”,真正信任某个人。在座有多少人真正信任我?好像没有什么反应。在座有多少人相信我这个人是存在的?讲对话就比较有反应。相信我的存在是一回事,但是,真正信任我这个人,哦……,我不知道犹豫要不要举手的人,是不是真正信任我。你如果把所有的钱都交给我保管,我就相信你真正信任我。你要用行动证明你真正信任一个人。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吗?这才是真正信任耶稣。相信真理是第一步,再来是用信靠和顺服,向耶稣证明你信任他。你如果遵行他的命令,就是真正信任他。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还有第三个条件,我已经提过就是持续相信。约翰福音中的“相信”一词,也是现在持续式,表示持续相信。在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中,“信心”和“忠心”是同一个字,有的时候不晓得指的是哪个意思。换句话说,你如果真正信任某个人,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会持续相信。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吗?你如果充满信心,就会忠心,你会持续信任每个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或者需要付出什么代价都一样,那才是真正的信心。不只是相信真理,按真理而行,还要持守住真理。耶稣说:你们若持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也必叫你们得以自由。持守是信心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因为。你的信心可能会垮掉,很多人就是这样没有持守住,要好好抓住。所以,接受真理就是相信,按真理去做就是真正的相信。继续持守信心,不仅持守信心,而且还要持续忠心。我前面说过,信心和忠心在原文中是同一个字。

现在,我们要来谈谈真理。在约翰福音中彼拉多问耶稣:真理是什么?在今天这个相对理论充斥的世代中也常常问这个问题。好多人在问真理是什么,谁知道呢?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真理是什么?这个答案竟然就站在彼拉多面前六尺远的地方。因为,真理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人。那是约翰福音的大启示。好多人以为真理是一件事,其实不然,真理是一个人。你如果想要知道真理,就要亲自去认识这个人。所以,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认为耶稣是谁?或是向第八章这里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问耶稣:你以为你是谁啊?这是有关耶稣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当那些曾经接触耶稣过的人纷纷离世之后,谣言和传说就悄悄地来了,开始对耶稣有一些猜测之言。尤其是在以弗所城这个地方,老迈的约翰在这里写下了这卷福音书。除了圣经中的福音书,你知不知道还有其他伪福音书呢?比如像是多马福音,那些伪福音书中的故事十分诡异。有一卷伪福音书说耶稣小时候有一次在拿撒勒街头玩耍,有人把他推到泥巴里,耶稣站起来咒诅他,那个推他的男孩就得了大麻风。另外一个故事说有一次耶稣用泥土捏成小鸟,然后说出祝福之语,这些鸟就飞走了。全是关于耶稣童年的记载,其实,耶稣在三十岁以前没有行过任何神迹。因为没有圣灵的能力,他不能行神迹。耶稣不是以神子的身份,而是以人子的身份,在被圣灵充满后行神迹。所以,耶稣才会说:我所做的,你们也能做。所以,我们知道上述故事是假的。当时,关于耶稣的传奇和谣言,就是这样满天飞。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在那个时候有两件关于耶稣的不实陈述,约翰必须要写这卷福音书来加以纠正。我现在先不讲是那两件,先停在这里。下一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