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治疗仪禁忌症:谈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6:49

谈 误 解





  谦虚谨慎是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时能温和有礼、平易近人、不装模作样,摆架子,盛气凌人,尊重他人。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遭人误解不但不恼、反而注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的人,品德是高尚的。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一个饱经人世风霜的人,任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反复变化,都懒得再睁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一个看透了人情世故的人,对于世间的一切毁谤赞誉都无动于衷,不论人们随意对他呼牛唤马一般的吆喝,都会若无其事点点头。

 

 

谈误解

作者:苏援    日期:2006年3月4日 17:12     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误解是不可避免的。误解有几种情况,一是被上司误解,二是被世人误解,三是被亲近之人误解。被上司误解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屈原、司马迁;被世人误解的有曹操、王安石;被亲近之人误解的从古至今比比皆是,《红楼梦》中的贾林之恋虽是文学虚构,但具有普遍性。
    对于事业心强的人来说,被上司误解是非常可叹的事情。殚忠极智办理的事情,提出的好建议,不但不被承认,反被认为别有用心,以至因此受处分,这对一个人内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在把忠君、事君、致君为尧舜作为人生终极价值的古代知识分子中尤其如此,屈原就是个例子。他作为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在秦国虎视眈眈想消灭包括楚国在内的诸候国时,屈原对内主张推举重用贤能的人,改革有弊端的政治体制,建立积极有效的法律,对外主张联合齐国来抗击秦国的侵略。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这些正确的主张,反而听信谗言,将屈原数次流放。痛感理想破灭、心灰意冷的屈原,在楚国覆亡之前投汩罗江自沉。屈原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他热爱自已的国家,想为楚国、为楚王做些有益的事,而所事之君却是昏庸无能、不辩是非。那些不问是非、只知顺承旨意、以讨楚王欢心为目的大臣断然不会被误解以至受罚。
    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被世人误解的人物是王安石。王安石一生不追名不逐利,不好女色不贪享受,数次被召入京而不去,安心做县令这样的芝麻官。当他看到宋神宗即位后有锐意改革以改变兵弱国贫局面的志向后,方才出山,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不怕物议、不怕得罪人实行变法,结果却闹得众叛亲离,包括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这些正人君子、廉相清官、文坛领袖都离他而去,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更是写文章骂他奸险、伪善、颠狂、凶残,后人仍是对他不依不饶。好在王安石得宋神宗器重,又深明进退成败的道理,才能安然处之。王安石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改革家,是个打破既有社会平衡的人,那些只知道做道德文章的保守派是得不到这种辱骂,或者说荣誉的。
    可见,有作为才易被误解,所谓“动而见尤”。至于朋友、亲人以至爱人之间的误解,也大抵如此。关系越亲近,越想亲近,则越容易产生误解,误解对人的感情乃至心灵的杀伤力也就越大。与不相干之人,一般不会产生误解;即使产生误解,也可用解释消除;即使解释不清,不过一笑置之,也不会在感情乃至心灵上产生创伤。因此被世人误解,虽然人数很多,虽然心伤,但只要意志稍微坚强的人,就不会感到绝望,并可以“世人皆醉我独醒”来安慰自已。而面对朋友、亲人以至爱人的误解则不同。如果说被上司误解会心灰,被世人误解会心伤,被亲朋、爱人误解则会心痛,并且这种心痛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恋爱中的人。大约恋爱中的人,一方面,既然要将心灵与感情寄托于对方,必然想了解对方的心。另一方面,也想让对方了解自已的心思。两者都不好明说,又想让对方明白,只有猜疑、挑剔、试探、反话、嘲讽,于是闹出许多烦恼,生出许多误解。贾宝玉、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而普遍的例子。
    贾宝玉、林黛玉可谓一见钟情,彼此都有爱慕之意,但正是由于这个原故,反而互相挑剔,产生误解也就在所难免,有时到了不讲道理的地步,连表白、辩解都无济于事。表现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总是埋怨多于理解,争吵多于欢笑。书中第二十回“林黛玉俏语谑娇音”,先写宝玉与宝钗同至贾母这边看望刚来的史湘云,黛玉在旁冷笑道:“我说呢,亏在(宝钗)那里绊住了,不然早就飞来了”,宝玉不解释则罢,解释后黛玉更是生气:“好没有意思的话,去不去(宝钗那里)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解闷”,然后赌气回房,宝玉追去赔情,并说担心黛玉作弄坏了身体之类的话,黛玉反说:“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及至后来,宝玉说明疏不间亲等等,黛玉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她(宝钗),我为的是我的心!”粗看句句无理,细按字字有情。第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宝玉来看病中的黛玉,黛玉让宝玉去看戏,宝玉因别人提亲之事正自烦恼,竟想“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了”。黛玉却想到“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为我而自失。殊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见你是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曹雪芹可谓深昧恋爱三味,写道“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可见心灵相交有时是信任与不信任、真与假、试探与坦白的互为依托、反复交替,不啻于一种精神折磨,有时也可能造成永久的伤痛和悲剧性结局。
    谁都不希望被误解。但误解也有好的一面,屈原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作,大部分是在被楚王误解以至流放之后写的,可见他当时内心的压抑、沉痛和悲愤产生了多么大的力量,以至后来将文人称为骚人,将楚辞称为骚体。司马迁也是被误解遭受宫刑后,羞辱欲死,在给朋友任少安的信中,全篇充溢着郁勃之气,使人不得不为他内心的沉痛动容,但他活下来了,并把著书立说作为生的支柱,发愤专心于著作,才写出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即使贾、林之间日常生活中的误解,也为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增色不少,“文似看山不喜平”,感情生活也是如此。
    所以,不管是在事业上,还是在感情上,你如果想有所作为的话,必须要做好承担误解的准备。
杂谈误解
昨天参加了一个关于中国当代形势的讨论会,大家讨论的特别激烈,观点各异。但我从中感到这些观点的冲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误解,对学说的一种误解。首先是对西方经济学的误解。有一位说,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把人看成是自私的,认为人是自私的,这不符合人性。说人性中还有为他人考虑的一面。从上面的的话就看出他误解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只是一个学说而已,既然是一个学说,无非是在一些假设下面推演出的一系列结论而已,他就是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没什么对错的问题,我就是这样假设了,在这样的假设下面推导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只要是这个学说内部不矛盾,这个学说就可以成立了。西方经济学并没有说人一定是理性的,人当然可以是非理性的或者是半理性的,那种情况不在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的考虑范围内,你完全可以假设人都是非理性的,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经过一番推演得出一系列的结论,你叫它东方经济学好了,或者干脆叫它东方利他学也行。在《镜花缘》中就假设了一个君子国,那里的人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或者说把利他当成追求的目标,可惜的是没有继续演绎出一个完整的学说。再说了,西方经济学里讲的人都是自私的“私”本身也被误解了,这个私是相对的,举个例子,比如两个人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中,买卖双方都为自己考虑,这个“私”就是指的个人;如果这个人代表本企业和其他企业竞争一个工程项目,这个“私”就是指他所在的企业;如果这个人代表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谈判,这个“私”又变成了国家;如果哪天地球受到了外星人的进攻,派你去和外星人谈判,那这个“私”就变成了整个人类,甚至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看看,这个“私”可以大到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这个理性人也是可以为大多数人甚至全人类考虑的呀!现实社会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可以分三个方面,1,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2,处理信息的速度是有限的,3,分析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不仅仅是人这一方面,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是有限的。人类社会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还受到语言的障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相声很少翻译成外文,即使勉强翻译也会有一些缺失和失真。有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通过肢体语言(包括动手动脚甚至战争)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西方的经济学已经证明个人理性之和不等于集体理性,有时个人理性之和往往等于集体非理性。这里不再详述。下面再说说人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误解。首先说说邓小平的允许(或者说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话题。这句话暗含着另一句话,那就是然后让(或者说鼓励)另一部分后富起来。如果不是这样,那邓小平就直接说允许一部分人富起来,这样就行了,没有必要在这句话中间用上这个“先”字了。邓小平自己也说了,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并不是说只是中国人民中先富起来的那个20%的人的儿子,所以说,他的本意并不是只允许少数人富裕的,也是允许大家都富裕的,更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富裕就该让更多的人变得更贫穷的。对这个理论的误解主要在执政者方面,他们制定的政策还停留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上,现在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了,政策就应当转到让(或者说鼓励)另一部分后富起来了。另一部分当然就是前一段改革中没有富裕起来甚至更加贫困的那部分人了。而且要让这一部分人的富裕程度要赶上先富的那批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先富的人更富了,但整体上说,差距应该是缩小了的,不可能再拉大的。再说说著名的白猫黑猫论。邓小平说,不管白猫还是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在社会学上什么是“猫”,什么是“老鼠”,什么行为是“逮”,没有讲清楚,如果说这个理论用在生物遗传上对猫进行筛选还是有点意义。这充其量只是邓小平的一个口头语。拿个民间谚语作为国策总是件不严肃的事。这会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解释政策,这样下去怎么能不乱呢!可以把人比喻成猫,那什么又是老鼠呢,是权利、金钱、美女?好像邓小平没有具体说明。这就造成了不小的混乱。人们把邓小平的一句口头禅当成一个国策更是天大的误解。对民主和自由的误解。人不仅追求人身自由,还追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财务自由,民主只不过是人们追求自由过程中一个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一个手段而已。从理论上讲,通过无限的沟通谈判可以得到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但这样成本太高了,而且是无限的高,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是等不起的。这里所说的“所有的人”还应该包括未出生的人(甚至是已经死去的人),这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说要达成每一个人都满意的结果是不太可能的。人们就退而求其次,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一个公共议题。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次优方案。到底是让百分之几的少数人受损,也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这里也存在着斗争、争取的过程。处理不好就会为了决策的效率损失掉公平,或者为了绝对公平损失掉效率。现在达成的共识是,涉及人的生存问题时不适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简单说也就是不能为了51个人的利益而把49个人从地球上抹掉。人们的误解一部分来自于人们的浮躁,遇事不求甚解,还来自于人的利益追求,人往往把理论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甚至采取欺骗手段,只告诉你理论的一部分,隐瞒另一部分。而且一个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大多是先形成了理论的主干,而理论运用的边界总是后来得到的。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其实就是确定理论运用边界的过程。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理论的边界,往往是在确定理论边界的同时新的理论就诞生了。比如一个时期人们可能认为牛顿力学已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了,但后来人们发现在原子以下的微观世界,牛顿力学失灵了,人们发现牛顿力学只是在大尺度空间是正确的,人们找到了牛顿力学的边界,同时新的理论诞生了,这就是相对论。我还认为,选人的民主不如选政策的民主。我要是美国人,我关心的是你要实行的政策对我是否有利,才不关心你是布什还是狗屎。还因为人们了解政策的成本小于了解一个人的成本。你登出了候选人的照片、姓名、年龄、性别甚至职务,我还是不知道该不该选他,他对我太抽象,你要他们在电视上搞什么辩论会也许是个办法,但我不一定有时间有耐心看他们斗嘴皮子,你就告诉我他们各自的观点和政策就行了。当然,如果某个人的政策长期被我认同,自认就会记住这个人,因为他是我的福星了嘛! 误解与理解  朋友,你被人误解过吗?误解的感觉同蒙冤受屈一样,欲哭无泪,有苦难言。朋友,你误解过别人吗?当明白真相后,你羞愧自责,后悔莫及。有人问我: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他说:人最需要的是理解。

   <<论语>>中有一句话:“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智者知人,即明智的人,善于理解别人。春秋管仲、鲍叔,系莫逆之交。管仲三战三败,但鲍叔理解他,并非胆小惧战,贪生不前,因家有老母,靠他赡养。二人共同经商,管仲总是分利多些,鲍叔理解他,不嫌管仲贪心,实因他家太贫。所以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鲍叔明智,在于他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明白其中的原因,也就是明察内情。误解正与此相反,不了解内情即主观臆测,妄下结论,有时甚至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人的思惟有不同类型,其中换位思惟尤其重要。即换个位置,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如果你居于对方的处境,遇到同样的事,你将如何对待呢?父母同儿女之间,上级同下级之间,老师同学生之间,丈夫同妻子之间,都能换位思惟的话,彼此就能沟通,消除许多误会。

    理解是双向性的,不能只要求你理解我,而我却不理解你:许多年青人,面对父母,面对老师,面对社会,常常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声:我们需要理解。但他们反问过自己没有:你们理解父母吗?理解教师吗?理解社会吗?所以我们要求别人理解自己时,先自己就要学会去理解别人。

    人与人之间常常隔着一条沟,各站在沟的一边,所以难于理解,容易误解。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隔着一条沟,老年人不理解年青人的某些思想和行为,年青人也不了解老年人的处境和心态。老板与工人之间也隔着一条沟,老板只想从工人身上多榨些油水,而工人却常常受到老板的欺压。古人与今人之间也隔着一条沟,今人常用现代的标准及眼光去苛求、指责古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存在着或深或浅的沟,造成相互不够理解或误解,影响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友好交往,加深理解,尤显得格外重要。

    请记住这样的名言:理解别人,是一种美德;被人理解,是一种幸福。我想再加上两句:被人误解,是一种折磨;误解别人,是一种过错。
 
 浅谈误解
 
时间:2010-08-10 23:31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静美秋叶       
-
【导读】面对误解,有时很无奈。当不能用语言解释问题的时候,我,选择沉默。对方锋利的言词可能会让我无地自容,但,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选择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我相信自己是对的,真理就在自己的手中掌握。   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误解。面对误解,是无地自容,还是坦然面对?是恕气冲天,还是不屑一谈?我想,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反映。
  
  人生四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那些前辈面前,妄谈人生,妄谈做人,可能会被众人贻笑大方。但,人生不过如此,始终在重复一个动作---清零,一步步走地是路,一步步放弃地是负重,路越走越长,时刻卑谦,时刻低眉,时时刻刻地成长。正因懂得这些,知道背付着沉重上路的滋味,所以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舍弃一些东西,而舍弃,也要有选择的进行。留下那些认为好的,有用的,进行升华,进行提炼,也算是人生旅途中收集的美景吧。
  
  面对误解,有时很无奈。当不能用语言解释问题的时候,我,选择沉默。对方锋利的言词可能会让我无地自容,但,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选择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我相信自己是对的,真理就在自己的手中掌握。美,不因对方不懂欣赏而消失,美,依旧存在。
  
  面对误解,有时很委屈。双方的生活经历不同,年龄不同,认识问题的深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造成误解。这时,我,坦然面对。因为我知道,等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理解,是最终的沟通方式。等待对方将怨气散尽,等待对方心平气和,然后,你对他说,你理解他,你会帮他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相信,误解会烟消云散。但是,过程有些委屈,包容,在这里是展现个人心胸的最好时机。
  
  有些误解,可能一生难以消除。但,要学会独处守心,学会分析,学会判断。静夜思空,将白天经历的事情,回放一遍,用心去体会,结合现状、结合经验去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用刻意的去解释,不用特意的去消除。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大千世界,众生百态。别人在你的眼里也许分文不值,你,在别人眼中,未必价值连城。爱别人才会爱自己,尊重自己先要懂得尊重他人。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责任编辑:叶子】
散文在线(www.sanwenzx.com)首发网址:http://sanwenzx.com/sanwen/zheli/2010/2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