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缩小见于什么中毒:【法国】巴黎?巴黎,花神圣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5:12

                                     【法国】巴黎  巴黎,花神圣母

 

   

    美丽的塞纳河缓缓西流,将巴黎隔为风情截然不同的左右两岸。如果说建有卢浮宫,香街,凯旋门的塞纳右岸充满了奢华的物质感觉,那么,拥有太多动人故事的塞纳左岸就是巴黎文人墨客,艺术哲人的精神家园。著名的圣日尔曼大街上的花神(Cafe de Flore)、双偶(Les Deux Magots)咖啡,立普啤酒馆(Brasserie Lipp),看似普通,实乃非凡,萨特的存在主义,毕加索与朵拉·玛尔小姐的爱情,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那儿诞生的,丰厚的底蕴赋予咖啡酒吧无限的生命力,直至今日,仍是激情踊跃,灵感四射的地方。

 

    在巴黎的第一顿早点我们选择了花神。

 

    走出地铁,阳光明媚且凉风习习,难得的好天气。古老的圣日耳曼德佩修道Abbaye de Saint-Germain-des-Prés就在地铁出口,双偶咖啡与它隔街相望,而双偶的旁边就是花神了。

 






                            走出地铁,迎接我们的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



                                           双偶



                                     左花神,右双偶

   

    花神咖啡座无虚席,墨绿色的镶嵌金边的小圆桌,与藤椅的深绿色镶边不经意地呼应着,整体的装饰比我想象得还要普通。既然是来吃早点的,除了咖啡,我们还品尝了羊角和鸡蛋,味道并无特别之处,但心情绝对特别。我们座位的对面就是LIPP酒吧,这次恐怕没时间去细细品味了,调整好期望,一瞥亦足矣。花神的服务生是位风趣幽默的长者,他收取签名帐单时的那句”This is for my boss!”,也算是让我们见识了来自花神的小小“火花”!

 


                                           花神的早餐



                                          花神对面的LIPP酒吧

   

    离开花神,经过双偶,穿过一条石块砌就的小马路,对面就是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了。我们去的时候,这条马路正在翻修,工人们正一块一块地重新将石块铺好。看来人们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放弃对古迹的保护。

 


                                          双偶的侧面

 


                                       铺石子路的工人

   

    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创建于6世纪,周围的圣日尔曼德佩也得名于此。由于得到皇家的资助,它曾经是法国最富有的教堂之一。历经千百年的沧桑,教堂已经显得破旧,早已不见当年的辉煌,只有它直指蓝天的钟楼(据称是法国最古老的钟楼之一)还在诉说着它当日的荣光。我们来这里本来是为了寻访哲学家笛卡尔(还记得笛卡尔坐标系吗)的墓地,却在教堂后的一个小院子里,意外的发现了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的半身雕像,他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被视为20世纪上半期法国最杰出的诗人,而在诗人雕像不远的迪奥店中,在柜台上静静躺着一本厚厚的中文读本,上面写着“迪奥与中国艺术家。。。”本来还觉得古旧的教堂与浪漫的花神不甚协调,诗人的存在,还有教堂围栏上填满了的莫扎特、维瓦尔地、巴赫的教堂音乐会告示,提醒我,千百年来,塞纳左岸的灵魂是永恒的。



                                        圣日尔曼德佩修道院



                    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的半身雕像&“迪奥与中国艺术家”



                                      街边音乐会的告示

    

    再次回到地铁站,发现了它的特别之处。它十分巧妙地利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将地铁站点缀得梦幻而浪漫,应该说,Saint-Germain-des-Pres.是巴黎最浪漫的地铁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地处同样浪漫的圣日尔曼大街的缘故?

 


                                   巴黎 Saint-Germain-des-Pres 地铁站梦幻的灯光

 

    塞纳河上的西岱岛是巴黎诞生的起点,岛中央屹立着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根据雨果的名著改编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是儿时的我对圣母院最初的印象。雨果笔下丑陋的钟楼怪人伽西莫多与美丽善良的少女爱斯梅拉达的爱情悲剧,让我叹息感慨之余,第一次对“美与丑”有了深刻的认识。应该说,雨果的这部伟大作品经历了两个世纪,至今仍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书中描绘的一个个浪漫而悲怆的画面,伴随着圣母院的钟声,多少年来一直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圣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纪时,就已经成为巴黎、或整个法国的宗教中心,历史记载圣母院始建1163年,前后历时四百多年才最终完工。它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意思是“我们的女士”,而这位女士不是别人,正是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作为法兰西岛哥特式教堂的典型代表,巴黎圣母院至今仍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

 

    圣母院的确是精雕细凿的恢弘之作,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正门三个大拱门上的浮雕,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则位于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St.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Ⅶ,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 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千余人物活灵活现,非常生动细致。


                                          圣母院恢弘的双塔



                               圣母院正门三大拱门的浮雕



                                圣母院中间浮雕“最后的审判”



                                          栩栩如生的雕像





 


                               圣母院广场川流不息的人群

    巴黎圣母院还见证了法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1239年路易九世的加冕,1455年教廷为圣女贞德召开平反诉讼会,以及1804年拿破仑的加冕仪式等历史重要时刻都是在圣母院举行的,1944年,法国二战胜利后,戴高乐将军也在此举行盛大的仪式以感谢圣母的庇护。

 

    无论宗教,历史,政治,还是文学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对圣母院有着某种复杂的情感,怎么说呢?它在我心中无疑是神圣的,但却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散发着来自俗世凡间的幽幽气息。如果用颜色来表达的话,我想应该是酒红色,这恰巧是我游览当日所着真丝衫的颜色。







   

     作为巴黎历史的见证,西岱岛上还坐落着不少其他历史建筑,供奉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残片的圣礼拜堂 (Sainte-Chapelle)司法宫Palais de Justice),还有巴黎古监狱(Conciergerie),在那里,疯狂的人们把别人送上断头台,然后自己又被别人送上断头台,而不远处的圣母院就冷冷地旁观着。

 


                          左图尖顶建筑是圣礼拜堂,旁边是司法宫 


                                        圣母院静观历史

 

    告别西岱岛,穿过圣米歇尔桥,就来到了以其喷泉而得名的圣米歇尔广场La place Saint-Michel),这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了。桥下的塞纳河上,来来往往的游船穿梭而行,游人们在船上尽情享受着和煦的阳光,河畔的美景,而喷泉前的广场上,则是一群群闲聊,发呆的各色人等。据说这里是巴黎人最常用作相约会面的地方(怎么听起来象上海陕西南路百盛地铁口的样子),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

 


                                            圣米歇尔桥





                                         塞纳河岸风光




                               人流如潮的圣米歇尔广场

   

    回头再望西岱岛,圣母院高大的双塔仍然在树丛后耸立着。。。

    而我还想再回到花神,去细细品味这一天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