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自闭症康复中心:谈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6:27
王小平
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垒,项羽跃马横枪,向刘邦挑战:“连年打仗,天下不安,无非是你我两人相持不下。何苦天下百姓受累呢?今天干脆你我两人亲自比个高低,决出胜负,你看如何!”刘邦却回答道:“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最终,斗智的刘邦得了天下。
以体力型的劳动力取胜、以技术力量取胜的时代都已接近尾声,未来的竞争将步入以智慧力量取胜的新时代。孙子说“上兵伐谋”,管子说“必先争谋”,孔子也说“好谋而成”
智慧,是文明的结晶,理性的表现。
智慧如轮,周而复始,运转不穷;智慧如水,长流不滞,随物婉转;智慧如云,高蹈清飏,变动不居。
智慧固然不等于知识,却离不开知识的武装。离开知识,智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痴人说梦,不免转化为耍小聪明了。
智慧不自在,它需要思想的交锋,实践的砥砺。它来自对真理的追求,对错误的修正。
智慧不自足,它的价值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高生存的水平、生活的质量。离开这些而去玩玄虚,就会走向智慧的反面。
政治家的智慧在于定国安邦、富国强民;评论家的智慧在于见微知著、指点迷津;文学家的智慧在于贡献文质兼美的作品;道德家的智慧在于为人师表、言行一致。
小聪明往往戴着智慧的假面具,故而容易被人错认。小聪明锋芒毕露,摇头摆尾,招摇过市;大智慧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小聪明泾渭分明、斤斤计较;大智慧洞明世事、豁达包容。小聪明纠缠于表面现象,明辩于枝梢末节,却对原则问题、大局问题视而不见。大智慧,直奔主题,直视本质。其毛病在于对表面现象的忽视,于是有九方皋相马,虽得宝马良驹,却不辩其雌雄、不知其黑白。小聪明虽然有时也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却往往随即被小聪明的雾气给闷熄;大智慧,有时不免也会耍一下小聪明,不过只把它当着游戏而已,无碍宏旨和大局。
大智慧深藏若虚,不为人知,因其最接近于自然,不张扬、不买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引人注目,隐于人群之中,所以有“大智若愚”之说。但是,每到关键时刻却能看破天机,把握时机,惊雷奋起,全力一搏,走向成功。
谈智慧
(2008-12-08 13:34:31)
从“河图洛书”“八卦图”开始,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认识天下万物的规律。从流传至今的八卦(太极)图可以看出,一条S线分割成两部分,一黑一白的对立方面,形成一种辨证的思维。这种思维正是早期人类智慧的体现。
在悠长的封建社会,孔子的思想一直延续不断,以“仁”为道德之本,以“礼”为交往形式,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本分的“中庸”之道为准则,成为封建社会安定繁荣的思想基础。这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想,相对于统治阶层来说也是一种高超智慧的体现。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观念,一直铭刻在古代人们的思想中。也许法家思想者韩非子的出现,以“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百姓者也。”主张以法为治,确实是统治思想中的一种重大改革。相对于统治阶层无故要人命的正当思维起到一种克制作用,起码要求君王必须有法依据才能让臣死,这也就是所谓的天理吧,告诉人们当君王的并非可以无法无天。这种对君王的约束思维,也是古代智者一种精明智慧的表现。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不少君主帝王。拿现在的例子来说吧,有些地方政府总爱花费巨资搞形象工程,对于这样的工程不搞还好,一旦实施了就是劳民伤财而且毫无实质作用。这样的道理古代人都懂,说明现在的某些人的思维还比不上古人。
古代智慧无处不在,在军事谋略方面更是辉煌灿烂。宋代官定的“武经七书”正是古代著名兵书的代表。位列“武经七书”榜首的是《孙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他以自著兵法十三篇见吴王得重用,使吴军攻破楚国首都。
对于《孙子兵法》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欧洲的《战争论》比《孙子兵法》晚了二千多年。并且,当今欧洲的军事理论家承认:“相比之下,孙子的文章更深刻,更透彻!”
“武经七书”的另外六部,分别是姜子牙的《六韬》,司马穰的《司马法》,吴起的《吴子》,尉缭的《尉缭子》,黄石公的《黄石公三略》,李靖的《李卫公问对》。其中《吴子》一书与《孙子兵法》并称齐名,被世界军事学家当作“无价的真理”。
而给现在的我们留下最深刻记忆的,应该当属诸葛亮。显然这要归功于《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的呼风唤雨,足智多谋!而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虽然诸葛亮五次出兵中原以命丧五丈原告终,但是那是在魏强蜀弱无法改变的事实上。单从五次出兵的战绩来看,就堪比抗美援朝的战争。
在那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唯有卧龙一个可以傲视群雄,为所有的敌人所敬畏,这些都足以使诸葛亮名垂千史,流芳万年。
相传诸葛亮革新连弩,造木牛流马,创八阵图。但是具体如何都没有流传下来。唯一留下来的有两部著作《治军》和《将苑》。
《治军》是诸葛亮专论的用兵谋略。主张一:先谋后战。二,出奇制胜。三,避实击虚,以逸待劳。
《将苑》是一部专论为将之道的著作。书中对将帅进行分类研究,按才能和品质分为九类。总结了为将的八弊和许多具体要求。总之,《将苑》一书集中了古代将帅选拔的各种要求。许多思想对今人选人用人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谈了这么多古代人的智慧,个人总结起来只有实用的四个字:知己知彼。虽然,只有四个字,含义却非常丰富。举个明显的例子,官渡之战!曹操知道自己兵寡粮少,而袁绍兵多粮足,却依旧敢出兵与之对抗。是因为曹操知道袁绍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多谋少断。事后确实证明了袁绍正是由于优柔寡断,导致兵败如山倒!一个人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这正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注意弥补自己的弱点,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优点!(待续)
成功与智慧
人生的能源
人生要拥有什么最好呢?毋庸置疑,就是智慧。人类文明之所以一日千里,不是金钱造就的,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
智慧,“智”者从“知”,汲取知识是智慧的开始。然知识是用学的,智慧是用悟的;能“日进新知”,并将知识活用于生活,融入于生命,这才是真智慧。平时闻法、思法、修法,可以帮助我们开启智慧。
世间最可怕的是无明;开显心中的智慧才是断苦之本。有智慧的人,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别人看到外,我看到内;别人看到相,我看到理;别人知道点,我知道面。”这就是智慧;“感谢因缘”,就是有般若的智慧人。《六祖坛经》说:“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能够“知过改过”,更是大智慧。
有智慧的人,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懂得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有智慧的人,凡事往大处着眼,并能识大体,不会为了私事而和人计较,自然能够受人尊敬。有智慧的人,愈是紧急的时候,愈能镇静沉着;唯有在镇静中才能想出应付事变的方法。
智慧乃靠先天的禀赋及后天的努力,两者相较,后天的努力远较先天的力量大。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真正有智慧的人,必懂韬光养晦,必懂内敛含蓄,所谓“大智若愚”是也。
智慧就是财富,一个人的劳力有限,真正的能源在于内心的智慧;能够开发内心的能源,人生才会活得充实、快乐。
再创生机
散溢着醇清、馨香的歌声,一道编织晨曦无限的光亮和辽阔;
伸展着轻盈、欢快的脚步,一起走遍人生旅途的天涯和海角;
怀抱着温暖、和煦的春风,一齐进行心灵漫漫的探索和旅行。
——题记
中华历史浩浩五千年,“江山代有才人出,个领风骚数百年”,哲人蔚起,贤能辈出,有多少辉煌和智慧在这历史的舞台上演?又有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再现?哲人智者的智慧,牵动芸芸众生之心弦,文人骚客的音符,捕捉了天地之万物,伟人政客的故事,又描绘出人生之万象......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心灵感应,魂梦相连,无论是相隔胜远的昨天,还是智慧绵延的今天或是捉摸不透的明天,智慧永远赋予我们同样的灵秀和精神。
“月到窗前疏影新,风行水面自成文。松声野韵清魂魄,意气飘然鸾鹤群。”
孔子观流水而领悟“逝者如斯,不分昼夜”;庄子品秋水而明悟“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佛家因一花一叶而领悟“世象无常,四大皆空”......这是东方人的智慧。
“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
牛顿因“上帝的苹果”而闻名遐迩;贝多芬磨难一生,却流传千古;诺贝尔险些丧生而成就传奇......这是西方人的智慧。
我不能肯定地说人生就必须拥有智慧,但拥有智慧人生一定是不平凡的!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道智慧之门,它坚硬牢固也不能说得上美观,但我们若用信念和决心,再艰难的门我们终究也能打破。让潜在的能力和聪颖,在小鸟与小草的吟唱中,撕开最后的朦胧面纱,激活埋藏已久的能量,释放出金灿灿的阳光和生活的希望。!
在幽静的夜晚,守在小窗前,眺望漫天的星斗,守侯朦胧的月色,任心灵去吟咏,任灵魂去飘扬,永恒和无限尽在平常一望间。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后记
杜维明谈智慧:智慧不能只从知识里得到
发表时间:2011-01-14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研究教授   编者的话
1月7日,《智慧》新版面世,邀请王蒙、金一南两位学者妙论智慧,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正印证了王蒙所言:“向往智慧、靠拢智慧、汲取智慧之心,人皆有之”。聆听各界名家对人类思想精深之境的解析与体悟,搭建一个沟通共享、明心开慧的平台,是读者提出的殷切期望。本版将陆续刊发此类文章,也欢迎读者提出话题,参与讨论。
●哈佛的校徽有三本书,两本是打开的,一本是扣着的。这是说,智慧是不能只从知识里得到的
●我们的心灵必须超越感性,进入知性,进而提升到理性,才能为智慧创造契机
●在社会资本、文化能力和伦理智商呈现出普遍下降趋势的今天,我们需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更需要培养做人的智慧
2007年,印度的文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合办了一个以“印度和中国从哲学角度审视知识,智慧与精神性”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印边界冲突以来,这是两种文明的首次哲学对话。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和印度国家哲学学会资深学人就已开始协商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了。当时我的构想是以“知识与智慧”为主题,他们友善地建议加上“精神性”。我同意了,可是并不十分理解智慧与精神性的关系。至于知识与智慧,我确有些想法,但自知并不深刻。
今天,因为传播科技的突飞猛进,掌握信息很容易,对人文学(文学,历史及哲学)的冲击非常大,与之同步,青年人中也出现了“把信息混同于智慧”的趋向。曾几何时,博闻强识是学养的标志,香港中文大学的刘殿爵教授曾对我说,他所发表的论文从来不涉及两汉以后,因为他坚信必须把握“全部”资料才有发言权。那时只有饱学之士才能凭记忆指明某一文本出自何典、何章。但在搜索系统完备的今天,这种前人以皓首穷经的功夫所取得的学识已经成为连普通大学生都具备的基本功了。但,毫无疑问,信息究竟不是知识,如果不能把散离的数据形成有系统的概念,即便运用电脑的技术很纯熟,也根本无法进入人文学的世界。熟读、细读、精读核心文本的基础训练还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和智慧也属于不同的层次,好像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智慧的深浅没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不少“文盲”却很有智慧。譬如,世界各地没有书写文字的原住民,就是靠他们的长老口传心授,把长期凝聚的智慧一代代承接下来的。就连公认的、极有智慧的人物也有不识字的,比如传闻中的六祖惠能。你看哈佛的校徽,上面有三本书,其中两本是打开的,有一本却是扣着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智慧是不能只从知识里得到的。现代科学认为,随着我们理性的发展,无知也随之向前发展。儒家传统里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观点,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但是,智慧和知识确有密切的关系。宋代的张载说“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有本质的分别,但“德性之知”并不完全脱离“闻见之知”,可以作为我们的参照——知识并非智慧,但智慧不离知识。我们的心灵必须超越感性,进入知性,进而提升到理性,才能自我净化,才能客观地摄取知识,才能为智慧创造契机。前面提到的原住民的精神领袖和惠能都不只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他们都有知性和理性的能力,不过他们的境界更高,因为他们还体现了由悟性而开启的智慧。
那么,智慧和精神性的关系如何呢?一提到精神性,就很容易和宗教联系起来。但我对印度思想家提出精神性的原因颇有“了解之同情”。自从2004年我应邀到印度担任“国家讲座”,在五大城十所高等学府发表一系列有关儒家人文精神的讲座以来,结识了数十位当代印度的哲学高人,芭拉苏柏拉曼尼亚即是其中之一。他所强调的精神性不仅适用于“核心文明”的五大传统——犹太教、兴都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和希腊哲学中突出德性伦理的精神有关。
从儒家的心学,也就是“身心性命”之学,可以体察他如此表述的意义。人类有三种从远古就赖以生存的基本智慧,其中之一就是听的能力。中文“圣”的繁体字有一个耳,意思是能听的。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以后的“耳顺”,即是突出精神性的“听德”,“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把实然和应然融为一体,也就是艺术自由和道德律令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人格成长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从孟子对自我实现的描述中窥得几分信息:善,信,美,大,圣,神。这里的“圣”和“神”都是描绘至善人格的价值。“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凸显了转化自我而又转化世界的人文精神。
陆象山曾说过,“吾虽一个大字不识,也可堂堂正正做人”。这至少表明了人格的培养不能全靠知识的积累来完成。在经济全球化导致同一性,而文化全球化又加深差异性和多样性的信息时代,世界各地都有物欲释放和诚信缺失的现象。在社会资本、文化能力和伦理智商呈现出普遍下降趋势的今天,我们需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更需要培养做人的智慧。这种一代代人传下来的智慧,每一个人都必须亲自经历,并用心去体验,没有捷径可循。(杜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