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是否能正常怀孕: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3:07
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文综专页网   2008-08-22 14:01:08 作者:湖北宜昌 赵琴 来源:孤星一笑 文字大小:[大][中][小]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经常在各地中考试卷的材料分析题中出现,涉及的考点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和“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这是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很明确,就是肯定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路“比较好”。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个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认识。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双重威胁,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为粉碎外来干涉、平息国内叛乱、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重要保证。但随着外来干涉被粉碎,国内局势趋于稳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面对严峻的形势,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通过了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这一政策实施后,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这种实践的效果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合于苏俄当时的实际情况。这是邓小平评价“新经济政策”比较好的第一层意思。
  再说第二层意思。“新经济政策”的提出,说明列宁毫不拘泥于固定程式,勇于和善于根据已经发生变化的俄国实际,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提出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然而,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很快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策取代。这种体制和政策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苏联模式”,并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建设的惟一模式固定下来,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苏联模式”为集中各方面资源、迅速地强国强兵,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普遍萧条之时,苏联却欣欣向荣,更显露出这一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优越性。但是任何模式一旦僵化并走向极端,其弊端也就越来越显露出来,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新的实际情况,对建设思路作出适时调整以至改变就十分必要而迫切。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也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当年,列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胆地采取“新经济政策”,应该说是顺应时势、切合实际的明智之举。列宁这种科学的创新精神正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所需要的。邓小平评论“新经济政策”的思路“比较好”,实际上是立足于当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新政策的实践需要。
  最后说第三层意思。由于列宁逝世,“新经济政策”没有实行多久就被废止了,因此,它还缺乏实践的充分检验;除了“新经济政策”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发展思路呢?也不能把它说死了、说绝对了。邓小平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其中就包含着可以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这种思路,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进一步探索这样的精神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