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茉内裤多少钱一盒: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3:38:29
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梁月红
当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表浅化、操作形式化的现象,课堂教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似乎积极主动,但实质上并未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一问题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思考的焦点。以下是笔者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上出现的一些低效、无效现象进行的分析与思考。
一、 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有效吗?
有位年轻教师要参加20分钟的异地教学竞赛课,抽签确定的教学课题是人教版第二册的《司马光》一课。该老师第一次备课设计的教学内容里包含导入新课,介绍司马光生平,讲述课文故事,初读全文,学习13个“两会字”,初学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不指导堂上书写),精读理解课文第3、4、5自然段。结果,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精读理解课文第3、4、5自然段”这一环节根本无法有效地实施,这是为什么呢?
试想,时间只有20分钟,学生又不是自己一直带班的学生,只有在课前10分钟与学生见面认识时才告知他们要学习哪一课,课前没有机会指导学生预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或许早已听过《司马光》的故事,但毕竟曾亲自独立阅读过这个故事的孩子是屈指可数的。这样,要想在20分钟里达成老师备课时预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又谈何容易呢?学生如果连课文都还没有来得及读通顺、读流利,又怎么能很好地精读理解课文的“核心段落”3、4、5自然段呢?无疑,这样的教学设计带来的学习结果是不实际的,是空中楼阁式的低效教学。为了追求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该教师虚心听取教研组其他老师的建议,将“精读理解课文第3、4、5自然段”这一环节换成指导学生朗读好文中难读的句子,进而流利地较有感情地朗读好全文,同时力求在指导学习“两会字”和生字时有自己的创意来凸显闪光点,这样的目标定位让她的教学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好评。
该年轻教师成功上好了20分钟的竞赛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该教师个人已具备的较好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有较强的调控组织能力,教学语言清晰等等因素。此外,一个不容忽略的成功要素,那就是该教师在第二次备课时合理地组织了20分钟内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定位了教学目标,课堂上真正让学生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
由以上课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去思考:要想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创新性的统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在统一,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因此,设计教学时,教师必须着重考虑课堂上该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问题。总的说来,在备课环节,要不断思考“教学内容组织得当,目标定位准确有效”等问题,进而不断调整,尽最大努力追求“得当、准确、有效和真实”!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有效吗?
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精心设计提问。究竟怎样提问才是有效的呢?不妨先来比较这样两个例子。人教版第二册《司马光》一课,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位教师提问学生:你能想出另外的办法把掉进大水缸里的小孩救出来吗?结果有的学生说去搬梯子来,有的学生说去找长绳子来等等。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司马光》这一课时,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司马光为什么能救出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的小孩呢?”
同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而设计提问,提出的问题却截然不同,究竟哪种提问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有效、更有价值呢?本人比较欣赏第二位教师的提问,因为问“你能想出另外的办法把掉进大水缸的小孩救出来吗”时,学生的种种答案让人觉得他们实实在在是动了脑筋,但细细体味起来,你免不了会问:“在当时的情境下,司马光想的办法不就是最理想的吗?既然是最理想的,还有必要让学生另找办法吗?如果说让学生最终否定了他们所想的种种方法之后,再来‘衬托’司马光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的‘英明’之处,又有没有这个必要呢?因为课堂上的40分钟浪费不起啊。” 而第二位位教师提出的“司马光为什么能救出水缸里的小孩”这一问题,无疑是准确领会了文章的主旨和价值取向,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遇事沉着、冷静、勇敢、机智的精神实质。这样的提问,激起的不仅仅是学生对问题本身的思考,而且会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从而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两种不同的提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明显的教学价值。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回应,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作为教师,提问时要力求提出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问题要有一定思考价值。一堂有效的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本身设计的提问的有效性上,而且应该体现学生“质疑的行为特征”。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在对话教学中,采用鼓励学生发问来发展学生主体的思维能力是最好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主体参与,并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接受,而是能够运用自己的自主意识,对呈现的信息进行质疑,它是学生维持参与热情,保持高效的参与状态的内在动力源泉。学生主体喜欢带着问题科学地进行学习,他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大胆提问,与教师或同学对某些信息和问题进行辩论,试图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有创建性的意见,善于自主探究和创新。在整个教学参与过程中,不只是进行简单的记忆,而是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已有的认知图式运用思维策略来分析教师呈现的各种知识信息。这样,课堂呈现的将是“师生互动的有效学习课堂”!
三、课堂表演能帮助学生理解品读课文吗?
一位教师在上《有趣的太空生活》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太空生活的有趣,如可以采用画画的方式,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等。其中,老师根据备课时的预设计划,提示其中一个小组用表演的方式体会“太空中有趣的睡觉”。结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进行“睡觉”练习,但出来汇报表演时,费了很大的工夫,才让扮演太空人的同学“钻入睡袋”,同样费了很大的工夫才让表演者从“睡袋里钻出来”,当然其中不乏惹来同学们的笑声……
表演课本内容确实是一种新颖活泼的语文学习方式,它往往可以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大家一起对照课文(包括注释、背境介绍等),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现场导、现场排、现场演,通过热烈的表演活动,逐步读懂文本,接近作品的内涵,逐步生成各自特有的阅读体验和人生感悟——这是表演课本内容的价值所在。然而以上片段中,教师显然没有理解课堂表演的意义和目标指向,表面上气氛十分热烈,但是喧闹过后,大多数学生却所获无几,表演过程中缺少全体学生的主体参与,将理解的过程简化为观看的过程,这就浪费了阅读理解和对话生成所必须的宝贵时间。
由此课例,笔者认为我们要思考“课堂上安排的表演能帮助理解品读课文吗” ?因为课堂的时间如此宝贵,与其浪费在无效的表演上,还不如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多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来得有实效。
四、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小组讨论真的有效吗?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在课程改革的口号声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很自然地用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很自豪地说:“我每节课都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许多教师在评课时把课堂上有没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是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自主学习的标准。所以公开课,教学观摩课上总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而许多教师流于形式的做法不免引起这样的质疑: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真的有效吗?
有位教师在教学《鲸》这课时,问:“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绝大多数的同学立即举起了手。老师没有请任何同学回答,而是说:“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等会儿再派代表汇报。”评课时,有位老师和执教的老师进行了如下的对话:“当你提出‘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这个问题时,你有没有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看到了。”“那为什么还要组织小组讨论呢?”“ 现在不是提倡合作学习吗?”“你觉得在这个问题还有必要讨论吗?”……
上述课例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大部分学生看看课文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不管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动不动就要合作学习,好像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有效完成,需要与他人讨论,思维碰撞,从而获得结论时才有必要、有价值。教学中不能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也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做到“宁少勿滥,抓住契机”,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有效教学策略也有很多,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课堂实效!
(作者单位 荔湾区华侨小学    本文学科编辑 卢务全)
选自《广州教学研究》总第3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