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 barskih露j:『中华民俗植物考』之三:柳 (Chinese Weeping Willow)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1:55
清明已经过了半月余,盛京还是柳色遥看近却无的样子。农谚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而在东北要想看柳丝如帘绿渡窗,则是四月末的事情了。每到这个时节,柳树枝条才开始泛黄,长长的枝条上柳眼含青,尖顶拱出绿绿的嫩芽儿,而撩人的东南风也会徐徐吹过来,吹皱了一带春水,吹响了细柳流弦上的春日乐章。在我国古代,有寒食节插柳游春之俗。寒食节即现在的清明节。到了清明节这天,家家门前插上新鲜的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取生机勃勃之意。民间早就有“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再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祭祖、踏青、游春;青翠柳色把春天的美好憧憬带到了每个人的心野里去了。《诗经·小雅》采 薇 中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枝依依中已经隐着几分故人羁旅、游子远行的忧思,而据史册载,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代。这里有两个寓意:一是柳的适应性强,用它送给友人以喻无论漂泊何处都能枝繁叶茂;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意。今天看来,也许有人说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伤害,但古人与植物与大自然之间的亲近和崇敬,却不仅使植物物种进化发展、源远流长,而且更多了许多精神层面的慰藉和文化上的启迪。在科技不断进步,物种却不断灭绝的当下,这难道不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件事吗?因地域和物候的差异,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有清明戴柳和折柳赠别的体验;只记得,小时候柳枝返青,芽苞越来越饱满时,村里每个角落都会响起这样调子那样节拍的柳笛声。姥爷给我和小妹做的柳笛是小伙伴里吹得最响,也是最漂亮的,因为姥爷做好柳笛后,还会在上面刻上我的名字和一尾小草鱼或一只小黄鸡。有时,小伙伴们也会爬树折柳条编个柳条帽圈戴戴,不过那是学电影里的解放军和小兵张嘎呢。又或者,更多的人会忆起,小时候。柳芽还带些稚嫩的鹅黄时,就和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提篮荷锄,去河边掳柳叶回来让外婆做柳芽饼了吧。嗯,啃着清香劲道的柳芽饼呀,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文名:垂 柳英名: Weeping Willow科名:杨柳科 Salicaceae 杨属学名:Salix babylonica别名:垂丝柳、垂杨柳 、倒垂柳 、倒栽柳 、柳树 、清明柳原产地:中国北方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小枝细长,下垂,淡紫绿色或褐绿色,无毛或幼时有毛。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有时歪斜,边缘有细锯齿,无毛或幼时有柔毛,背面带白色;叶柄长6—12毫米,有短柔毛。花序轴有短柔毛;雄花序长2—4厘米,苞片长圆形,背面有较密的柔毛,雄蕊2,基部微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1.5—2.5厘米,雌花腺体1,子房无毛,柱头4裂。蒴果黄褐色,长3—4毫米。花期4月。柳树原产自中国北方,其无与伦比的适应性使之成为我国古往今来最普遍的树种之一。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柳树没有松树的伟岸挺拔,也不像杨树那样正直不屈,但却有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朴实,有着“满城风絮”的情思,有着“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清丽,更有着“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仪态。柳芽:淡紫绿色或褐绿色,覆柔毛,基部楔形。柳花垂下如椹形,柳蕊淡黄色,古人亦谓之“柳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柳花熟,子为飞絮,随风起,状如飞雪。【民俗用途】 清明插柳戴柳之俗: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清诗人杨韫华的几句诗把这一民俗描绘得准确自然、恢谐有趣。插柳的风俗有说是为了纪念家事祖师神农氏的,但《齐民要术》言:『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清明又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而柳“断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生之易者,莫如斯木”的神奇的能力更为古人所崇拜,成为他们所追求的“死而复生,永生不死”的象征。于是,正值 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人们在房檐上、出行的车马上插上柳条,女子的头上,儿童的衣襟上也都别上青茜可爱的嫩柳。充满灵性的柳枝即可以避邪祭祖,初春悦目的新绿更具天天向上,长命百岁的意向,所以成为古代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物。图左选自王弘力新绘《古代风俗百图》 。柳芽饼和凉拌柳芽:中医认为柳芽味苦、性凉,可清热、透疹、利尿、解毒。柳芽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入馔。清明食柳芽也成为一些地区的民俗特色。柳芽饼,是将洗好的柳芽,在砧板上切得细碎,然后用手挤出汁液,掺入面粉里,摊成薄饼食用。凉拌柳芽,是将柳树枝条上刚长出两三片新叶的嫩芽摘下来,去除杂质,洗干净,放在沸水中焯透,再用凉水浸泡后,将凉透的柳芽捞出淋以香油、老醋,拌以蒜泥,撒上适量精盐,拌匀,即可食用, 青绿鲜嫩,味美爽口。折柳赠别之俗 :折柳赠别的风俗,据说始于汉代,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 离开的人多到此地惜别,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同时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像柳很快地生根发芽,舒枝散叶。寄托着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正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诗人王维送别名作,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以柳喻女子柔媚之美:因为柳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殖力,古代人最初对柳树执以宗教般感情,之后渐渐衍生出以柳喻女子柔媚之美,“柳眼梅腮春心动,芙蓉如面柳如眉”。文人墨客于柳絮飘渺中,更尽显其柔美之意。现在人们还常以柳喻美女袅袅婷婷的长发、婀娜的腰肢。观音净瓶柳丝长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五庄观拔倒了人参果树,众神仙束手无策,最后是南海观音出场,拿着净瓶柳枝在人参果树上撒了一点水,那树就活过来了。可见这净瓶柳枝竟拥有如此神奇的法力。因为写民俗植物-柳这个专题,让我想起了西游记这个情节,想起了观音天天捧在手心的白瓶子,插的也是柳枝。是呀,为什么不插梅兰竹菊、荷莲桂榴,偏偏是一枝柳条呢?网上一查,原来如此:首先我们看到的那个白瓶,叫“净瓶”。 “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清洁的意思。 净瓶贮水,用以净手,亦可求咒圣水治病或洒净,杨柳则为“齿木”,古人刷牙,都用柳枝。隋唐时期的《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同时柳条其柔顺之态,又象征观世间菩萨恒顺众生、慈悲救度,常有“杨枝净水”之说。这又让我想小起小时候看的动画片《三个和尚》,那三个拔去柳枝,抢着喝净瓶之水的和尚,难怪观音菩萨要托大火来点化他们呢:)图左选自道光绮春园射柳图;图右选自王弘力新绘《古代风俗百图》 射柳之戏: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而清满族人的射柳习俗就是其先祖女真、契丹的遗存,《金史本纪太祖》载收国元年(1115年)五月“甲戍,拜天射柳。故事,五月五日、七月十五日、九月九日,拜天射柳,岁以为常。”今东北地区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也可发现女真人及先祖崇拜柳树,如在石器上经常雕刻柳叶花纹,箭头骨针也制成柳叶的形状。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由本人寻找、筛选、编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