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健康管理师模拟题:怎样突破凡圣关 作者:唐仲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25:35

怎样突破凡圣关

作者:唐仲容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发菩提心者,志在成佛,也就是要超凡入圣。依佛所说法,精勤修学,修根本智而证真如理者,即登地而步入菩萨的阶位,从而进入修道位。其中诸地境界,虽有深浅差异,但均已超凡,同列圣林,然必须成佛方为究竟,乃堪称究竟圆满的圣者。

怎样才能超凡入圣呢?根据佛言祖语的开示,超凡入圣,要在观心。所以《心地观经》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分别瑜伽论》亦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住无所得。”禅宗诸祖,无一不由观心得到真参实悟,其传法化众,亦无一而不强调观心的重要性。因为识自本心,才能见自本性,性既是佛,见性才能成佛。观心是总持法门,也是顿悟妙道。必须观心,才能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法华经》云:“如是妙法门,诸佛之秘要。”《华严经》云:“以少方便,速证菩提。”经所谓诸佛秘要之妙法门,速证菩提之少方便,当知即指观心而言。

怎样观心呢?观心多术,总结教下宗门对此所述,可说其要法有三:即二取空观心——唯识观;实相观心——真如观;觉查观心——无念行。如是三种观心要法,随取一法,精勤修习,皆能入道。若融会贯通,综合用之,其道更妙,其见效更速。笔者为另一切有缘人,得知诸佛秘要,直入微妙之门,顿证超凡之镜,不惴浅陋,特就此而略论之。

一、二取空观心——唯识观

修唯识观,以二取空观心,首须于唯识教义,深入通达。什么是二取?二取如何空、何由而空、空了又怎么样?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依闻思力了解清楚,然后依相应的定镜,静静地思虑,精勤的观察,以悟入二取空性,实住唯识。这是依二取空观心的总的情景。

《辩中边论》颂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该论释云:“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虚妄分别即指摄心所在内的识,识以虚妄分别为性,所谓分别,必须有所分别的对象(境)和能分别的识,两者和合,才能成其为分别,所以识有见、相两分。但是二分浑然一体,总唯是识,非离识有实镜为所取,亦非离镜有实识为能取,故二取是空。然而须知二取是空,二取的空性即是识之本性,与实相互融而同是有法,唯有依识的似二分而妄执为实有的能、所取才是空无,故此论特为显示。

若欲彻底了知二取空,还必须深达唯识无境与万法唯识之理,以明二空之所由。

所谓唯识无境者,《辩中边论》颂云:“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也,境无故识无。”此颂显示境由识变,而能变境之识有三:一是第八“阿赖耶识”,亦即根本识;二是第七,“末耶识”;三是“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转识”,亦即"了别境识",第八阿赖耶识含藏诸法种子,即“功能差别”。由内四大地、水、火、风,即色、声、香、味触造色功能,变自根身。有情之间,其身的扶根尘,亦得互变。此识由外四大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造色功能,变现器界(大自然界),为有情所依。由斯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主要是答八识所变。第七末耶识依第八识中自种即八识现行而生,又转过来,缘八见分,执为自我。前六识生时,仗第八识所变的色境为本质,而随其所应各别变似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自所缘境。此六识了别境相极为显著,与第八、第七两识了境相隐相微者不同,故特名了别境识。这些即颂中“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之义。诸识所变的境相,是识相分,故似境而实非境,所以颂言:“此境实非有。”即无实境为所取,即无实识为能取。如《成唯识论》云:“即无识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此正颂中:“境无故识无”义。由此唯识无境的道理,显示能、所二取彻底是空。

所谓万法唯识者,《瑜伽师地论·抉择分》说:“相由相生,亦由先分别起。”此显一切诸法,皆由内识分别执著所引生,同时也意味着由内因缘生一切法,而成万法唯识义。内因缘者,能生诸法的因缘皆不离识而有的幻法,非识外别有的实法。诸识以虚妄分别为性,有妄分别既有倒想执着,而又特别表现在第六、第七两识上。此二识缘识所变似境,又由也无明邪见等的烦恼相应的,便执有实外境,即执有种种实我、实法。由于我法分别的熏习,即有二取习气。执境为实,而起惑造业,由业熏习,便有业习气。习气即种子,是升起一切现行法折因;现行诸法有助生的功用,是生起诸法的缘。由此内因缘力能生一切,而万法唯识之理成。诸识之生,即以本识中自所熏种为因,余种所生之现法为缘而生。其所变境,亦是随一部分二取习气及某些现法为因为缘的势力而变现。从因缘生的法缘因缘生灭,随因缘有无,随因缘变异,不但无实体,亦且无定相,何况法由内因缘生,即是以妄引妄,以幻生幻,而无一实法可得。故识由缘生,生空无性;境由识变,如幻无性,而实境,实识皆不可得。所以能,所二取毕竟是空。

依于上述唯识教义,多闻多思,通达二取空已,即应由解起行,依于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修“四寻思”。由四寻思引生“四如实智”,彻底悟二取空,入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入“见道位”。

于名、义、自性、差别四法,皆假非实之理,或总略寻求,或精细思维,反复观察,是为四寻思。通思。通过四寻思,如实了知名唯有名,义唯有义,自性唯有假立,差别唯有假立,悟二取空,并加以印证,于二取空,充分肯定,坚信不疑,是为四如实智。名谓世俗约定俗成所有的种种名言。义谓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知种种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皆是识所变的似义。义是境相,似义即似外境。似外境上,有种种似我自性相和种种似我差别相;同时也有种种似法的自性相和种种似法的差别相。世俗不了知唯识无境,依语言文字立种种名,诠表似境上的种种似我似法相。人们用约定俗成的名,取种种相,由习惯势力不但执有,而且觉有种种实我,实法的自性相识和差别相,也就是执有而且觉有实在的外境。正是这样,人们就长期处于错觉和盲动之中。其实名唯有名与义相不相干;义唯有义,自性离言,与名无涉。同时似我似法,实非我法,而所执、所觉的种种实我实法的自性相和差别相,只有假立之名,如龟毛兔角,了无实体。正如《成唯识论》所说:“愚夫所执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由于实我、实法的外境了不可得,这就说明了所取是空。同时能取的识,也是平常人们依名取相所执之法而为人所了、所知,亦是所执的实外境摄。所以《成唯识论》云:“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因之,在由名义自性差别是假非实的四寻思所起四如实智时,悟所取空,自会随即悟入能取空,以二取同是所执外境摄故。

在修名、义、自性、差别是假非实的四寻思时,随修随悟,自有相应的慧生,有慧生也就有相应的定境。初修四寻思,即会略有境空的悟解而初见慧日,故其所依为“名得定”;即获道火前相,故此位名暖。继续修四寻思,对所取空的悟境渐深、慧力渐增,故有“名增定”,依此定前修,寻思至极,故此位名顶。在顶位的最后阶段,即有名唯有名、义唯有义、自性唯有假立、差别唯有假立的如实智生而入忍位。忍谓悟解,在此位中,依“印顺定”,四如实智不断增长,于前位所悟境空、坚决印可,毫不动摇。并能随顺悟入能取识空,后期更能于取识空,决定印可,毫不犹豫。由于四如实智的增进至极,便入“世第一法”。此位依“无间定",对心境两空同时印可,随即顿舍二取分别及二取空义,破分别我、法二执,通达圆成实性,而入圣位。《辨中边论》颂云:“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 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即是指四寻思,起四如实智,由二取空观心而言。广说如《瑜伽·真实品》、《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成唯识释论》《瑜伽顺抉择分》等处说,恐繁不赘。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云:“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为真实菩萨。”唯识教义即通过识从缘生和境由识变来说明一切有为法如幻非真,不是全无,亦非实有。也就是似二取即似我、似法的似外境,如水月、阳焰,有而非真;实二取即实我、实法的外境执,如龟毛兔角,全假非实。如是则彻底破能、所二取之执,而丝毫不损于诸法性相之有,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全属中道之义之教。修唯识观,以二取空观心,即是随顺唯识的中心要义,观一切法如幻之识相,遗实有我、法之倒想。如是观者,不堕空、有两边,圆照真、俗二谛,善顺般若,妙契佛心,自能悟入清净无相之唯识性。

二、实相观心——真如观

实相观心,即是对真如本心的参悟,应即真如观。它是宗门灯灯相传,代代沿用的禅法。因为它是识自本心的善巧方便,所以欲见性成佛者,必须依此法参修。然复当知实相观心,实际上就是不断深入悟解实相,从悟解实相的名义开始,进而深入到它的实质,再进而从体、相、用各方面去悟解其全面。然后把所悟解的精华与现实生活打成一片,在日常视听言动的现境上亲见实相,受用真如。从而在现生中转识成智,舍妄心依真心;超凡入圣,变迷人为觉者。这就是以实相观心的大致情景。

《无量义经》云;“一切诸法,皆同一相。所谓无相,即此无相之相,是为诸法实相这里对实相作了高度概括的说明。因为一切诸法,皆待因及缘而生,不可避免地为因缘所决定,全由因缘所支配,无自然而有自体,无恒常不变的定性,所以它是似有非有,其性空寂,而以无相为相。这种无相之相,一切诸法平等如是,无二无别,所以名为一相。《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唯是假名,亦即中道义。又云:未曾有一法而不从缘生,亦无有一法而不是空者。这更指出了一切诸法皆同一无相之所由。正因为缘生诸法没有实体和定相,即无自性可得,所以就不能用固定的名言去诠表它,分别它,而远离名想言说,恰正是诸法之本性。以故《转有经》云;“由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起信论》亦云:“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语言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种离名绝相之空相是无相义。此无相之相是诸法本有的实体,也是诸法的真面目,又称之为真胜义谛,只能内证,不可言思,故名实相。

实相是真如的别名。《唯识三十颂》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是唯识实性。”识性即识之体性,识的实体,既是真如,当然真如就是“真心”。《起信论》更立“心真如”一名,意显真如以心为体。所以该论又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真如心究竟是什么?切实指出,即“实相般若”古德云:“实相无相无不相。”无相即是真空,无不相即是妙有,但愿空不空,故真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则妙有即是真空。因此,实相是真空,又是般若,而体现为妙用无边的真心;真如妙心当属妙有,而又为真空实相的实质。依实相观心者必须从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得真空的意义上来悟解实相与般若、实相般若与真如、真心体一而名异之故,才算深入悟解实相的实质。

实相般若干如本心,慧能六祖统称之为“自性”。自性者本来自有,体性真实,能生一切,而为一切之本体。具此义者,在六祖看来,只有菩提之智与真如,所以他说:“菩提本自性”,又说:“真如自性是真佛”。六祖在五祖忍大师传法颂《金刚经》时,豁然大悟,顿识本心,知已洞达真源,而用惊叹的口吻全面地道出了真如自性的殊胜相。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是数语,把真如本心的体、相、用各方面显示无佘,所以为五彩缤纷所嘉许,而以实相观心者,应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