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燃气壁挂炉:张梅玲心理学与有效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24:37

心理学与有效教学

 

作者:张梅玲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研究儿童数学认知发展及其促进。

(一)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如何相互促进?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是教育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因素。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的本质联系就构成了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而认知结构是个体在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它由个体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成。在认知过程中,个体新的感知与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对当前事物的认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们既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即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两者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方式活动着。

从实验中得到的启示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那么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于什么?学生学科学习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建构成的认知结构有什么关系?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小学数学领域进行了20多年的探索。我们的实验假设是以改变原有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萌发小学生的辩证思维,以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我们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知识结构确实会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又直接影响到有关问题的解决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

我们应作的思考

学校教育要体现以培养“充分的、和谐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人”为目标。那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又该如何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呢?

思考一: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教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知识结构。教材主要是根据该学科的结构、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以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知识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会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及问题解决中策略的使用。因此,每个学科建构一套结构良好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目前新课改中语文教材的模块式结构、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等,均是为了达到面对有差异的发展的目的。

思考二:知识结构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又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该如何促进每个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呢?良好认知结构的标准是什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良好的认知结构要满足这样三个维度:一是概括性高;二是巩固度好;三是对比度清晰。我认为,这三个维度也应该是编写教材时所考虑的原则之一。

思考三: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促使学生更好地主动建构。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外在的知识结构。教材是一种文本,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钻研教材,更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更适合于学生的教学设计,这也能体现教师创造性地“教”。以数学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材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一节为例。有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认为,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中,这三个统计量并不总有实际意义,也不总是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面貌,因此应该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使学生了解这三个统计量各自的适用范围,并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加以合理选用上。于是他的课堂设计提供了三种不同情境下的数据,促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中不仅学习了这三种统计数的知识,而且体验到不同数据统计要求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即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对“通过3位学生的5次数学成绩比较哪位学生成绩最好”的统计,用平均数比较合适;而对“10名销售员去年完成的销售额情况”表格,用中位数比较合适;对“童鞋店各种尺码童鞋的销售量”,通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鞋店老板最关心的应该是众数,因为哪种尺码销售得多,下次进货时就应多进这种尺码的鞋子。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分析问题时应实事求是,而且带着学生“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较好地体现了从关注学与教到关注人的发展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建议

科学的教材知识结构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基础。教材结构的科学性首先要符合学科本身的认知结构,其次一定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发展特点;再次要思考教材结构如何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有利于强化探索性学习;最后要关注教材结构如何体现教学的过程性特点,并关注思想方法和人文素养的自然渗透等因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编码。教材的知识结构要更好地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对教师的备课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在备教材时要关注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关系,更要关注学生,即要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原有经验及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以及学生的情感状态(对新知的需要度)。一位教师在备“圆的半径和直径”这一内容时,就思考了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成人头脑中建构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是什么、对教学有什么启示。他调查、访谈了34位成年人,并作了适当统计分析。二是学生现在在哪里、学生应走向哪里,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三是传统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教学时有哪些不足。

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策略是指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切活动,如利用记忆提高记忆效率的活动,利用记笔记、作摘要控制自己注意的活动,尤其是利用编结构提纲把握课文层次结构并加深理解的活动,等等。从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要重视“厚——薄——厚”的学习策略培养。第一个“厚”指各学科的基本概念要掌握得扎实。从“厚”转入“薄”是指要使学生善于把知识结构化,即使得认知结构的概括化程度高、可利用度大。根据学科知识内容可以采用梯级结构,也可以采用网络结构,也可以把两种结构混合应用。这样,遇到问题时,学生就能既正确又迅速地提取相关的知识,这体现在行为上,就是学生解决问题又快又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第三步是由“薄”再转入“厚”。这里的“厚”,一是指学生能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二是指学生能把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达到学知识长智慧的目的。

最后,教师还要十分重视课堂例题的精选,重视课堂中对学生基础生成资源的选择和升华,重视教师有思考性、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设计以及学生练习题的层次性设计。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各学科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认知结构。因此,学生对各科认知结构的建构,绝不可能脱离各学科的知识结构而凭空形成。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更加能干。

 

(二)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来自案例的启示

这是两节同一内容的语文课,内容是鲁迅的《祝福》。教师A采用一般的讲读方法,促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但从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感染上看,显得很平淡。教师B则先从师生的谈话开始,谈话的内容是从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经验开始的。谈话过程大致如下:

教师:“大家知道老师姓什么、名叫什么吗?”

学生很快齐声说:“老师姓黄,名为国强。”

“你爸爸希望你长大为国家富强出力吧。”一位学生在座位上随意地说。

教师:“对。老师有姓有名,你们每个同学也都有姓有名。那么,昨天老师让你们预习的《祝福》这一课,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人生,你们有没有找到祥林嫂姓什么,名叫什么呀?”

学生:“没有,人家就叫她祥林嫂。”

学生:“她嫁到丈夫家,她丈夫名叫祥林,所以大家就叫她祥林嫂。”

教师:“对呀!封建社会下的女性,一嫁到丈夫家,连自己的姓和名都没有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祥林嫂第二次改嫁给山上的贺老六,那么应该叫贺六嫂呀。大家从课文里找一找,有人叫她贺六嫂吗?”

学生:“没有,课文中是这样写的,‘鲁镇上的人仍然叫她祥林嫂’。”

教师:“那是为什么?”

学生:“我想,大家已经叫习惯了。”

学生:“我想鲁镇上的人不赞同她改嫁。”

教师:“我们从鲁镇上的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可以看出,当地的人是不赞同她改嫁的。在封建社会里,男人可以有几个老婆,但大多数女人当丈夫死后只能守寡。可见在封建社会之下的男女是处于不平等地位的。”

教师B拿一个人的姓和名作为课文的切入点,促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了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命运,进而更好地促使学生的情感接近了作者的情感。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之一就是要看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最后能否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看来,师生如何有效地沟通,是有效课堂教学很重要的基础。

课堂教学能否有效沟通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呢?

思考一:从沟通过程的要素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整个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即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始发沟通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对个体,也可以对群体。作为信息发出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发出的信息如何使信息接受者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认真地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原因之一。

沟通过程的第二个要素是信息。从沟通意向的角度来说,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语词是传达中很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和人们的体态语言。语词沟通过程是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的经验,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要尽可能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畅通。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读懂学生这本书,读懂市场经济下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沟通过程的第三个要素是通道。通道指的是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都可以接收信息。一般来说,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听觉途径获得的,但如果能从多种渠道获得,则更好,尤其是对年幼的学生。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沟通的方式不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以各种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但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影响力还是最大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如语文老师的备课一定要备对课文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产生作者、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沟通过程的第四个要素是指接受信息的人。信息接受者要通过一系列注意、知觉、记忆、储存等心理过程。一系列心理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效策略的使用非常重要。

沟通过程的第五个要素是反馈。反馈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反馈要有一定的清晰度。

沟通过程的第六个要素是障碍。例如,有些课堂上教师的预先设计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实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沟通中足够的共同经验是沟通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要素则是沟通过程中的背景,即沟通发生的情境。

思考二:从沟通的特点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可以通过语词,也可以通过非语词(如姿势、动作、表情等)。沟通可以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还可以分为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和大众沟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实现的信息交流)。不论哪一类沟通,沟通均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点:

沟通发生的自然性,即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际的沟通除了语词沟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语词的途径来实现的。例如,你的表情、姿态以及不同于平时的变化已经向别人透露了你的状态。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十分重视自己的身体语言,另一方面更应该非常仔细地观察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沟通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角色关系。例如,同一沟通目的,如果沟通者之间的不同,就应用不同的语词或体态语词来表达。也就是说,你处在什么角色,就应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以便沟通顺畅。

沟通的过程性。从沟通对个人的影响角度来说,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没有结尾的动态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成为人的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沟通所获得的信息总要对人产生各种性质不同的影响。

沟通的整体性。每个人沟通中的语词或体态语词的表达,都是在每个人的个性背景下作出的,是整个人格的反映。例如,教师参加一些研究课,认为课堂中的这位老师语词或体态语词(如握手、拍拍学生的肩等)特别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感。但如果回到自己的班上简单地模仿该教师的沟通行为,效果并不好。原因就在于沟通中的任何一个行为均是本人在人格上的体现,而不是简单的外表模仿。所以学习一位优秀教师,首先要学习优秀教师人格上的魅力。

思考三:从沟通的背景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形式的沟通都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沟通背景,一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心理背景。心理背景一方面是指沟通者的一般心境状态,另一方面是指沟通者双方相互接纳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

中,一位热爱教师工作、爱每一个学生、爱所教学科的教师,往往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因为他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时彼此的心理距离比较近。加之,教师爱的情感也会迁移给学生。

物理背景。物理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以及沟通者双方的物理距离。如目前小班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座位形式,改变的目的就是防止由于座位固定可能使某些学生处境不利。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了,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

社会背景。社会背景一方面指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另一方面是指沟通场合下其他人的影响。所以,对沟通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不同场合下自己的角色,并能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沟通者自小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这往往已经成了一种沟通的行为习惯。

思考四:从非语言(体态语言)在课堂师生沟通中的作用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有关研究表明,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与表情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均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是很有道理的。有一位平时不被老师关注的中等生,在她的周记上写着:“老师,哪怕您对我的一个微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正是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更美呀!

对课堂有效沟通的几点建议

教师要十分重视班级的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课堂教学中人际沟通的积极背景。班级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要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不以善小而不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因而也是最美的教育。

教师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要关注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背景,尤其是沟通者之间心理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科学地应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等。

教师要十分重视自身健全人格的建构,十分重视自我教育,因为沟通者之间沟通的行为表现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一种外部展示。

 

(三)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平等沟通、学习交流的场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学的目标,选择适合的方法,有计划进行的多边互动生成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必然具有确定性的特点,如确定的目标、确定的时间等。但作为学习主体,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不论从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所提取的结构性知识及非结构性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当今开放的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多元性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又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活动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即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关系,也就构成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

来自案例的启示

这是两节同样内容---“What'syour favorite fruit?”的英语课,但两位教师的不同教学设计造成这两节课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A课中活动的设计是:第一步猜教师用布蒙上的果篮中的水果,猜中的有奖,学生踊跃参与,但不少学生是用汉语猜,而且把注意力转到所得的奖品上;第二步教师板书要学的单词并带读,再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对话,巩固单词,呈现“What'syour favorite fruit? I like……/Idon't like……”;第三步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互相询问;最后教师设置了“去水果摊买水果的情景”,但活动中发现不少学生还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表达也不流畅,有些单词的发音不准确。

教师B上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热身阶段,教师首先让学生拼读上一节课已学过的水果、食物单词,然后教师用英语描述水果的特征,让学生猜单词;第二阶段为呈现阶段,教师借助卡片用英语口头表达他本人喜欢的三种水果,由此自然引出favorite的用法和本课的重点句型;第三阶段为趣味操作阶段,让学生两人一组,边击掌边操练句型,随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该句型互相询问;第四阶段为拓展阶段,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采访表,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同学和老师进行采访,询问喜欢吃的水果,采访结束后在全班汇报。本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A的这节课设计了多种活动,学生也很踊跃参与,但为什么教学效果不理想呢?而教师B没有新奇的课件,只有简单的图片和采访表,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教师A尽管设计了多种活动,但每个活动的层次性不强,目的性不明确,而且在课堂中缺乏对英语课非常重要的语言操练。因此,到最后环节,学生之间在情景中的交流表达不流畅,有些单词发音还不准确。而教师B从课的热身阶段到拓展阶段,每个活动都牢牢地抓住本节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而且非常重视每个学生的语言操练。看来,教师把握好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课堂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活动。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确定性的目标,又如何处理学生主动建构中的不确定性呢?

思考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应该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这是关系到一堂课成功与失败的很重要的因素。那么,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应考虑哪些因素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在理念上要明白教学目标范围的层次关系。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级目标是由政府制定的教育目的,二级目标是由学科专家制定的课程标准,三级目标是由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发生关系的是三级目标。教师三级目标的制订,既要以一级、二级目标为指南,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这样才能使课时或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适切性,即合理性。其次,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它既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更要确定目标的重点,因为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无须一定要按三个维度来陈述。最后,教学目标不应大而空,而应该具体、明确、能评价。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华东师大教授崔允漷认为,教师从认知目标、智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来陈述不如以下陈述更好:(1)复习并巩固一年级所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2)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含有统计内容的例子;(3)独立或合作将一组数字变成统计图;(4)结合统计图,说明以“1”当“2”的含义及其意义。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便于课后评价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思考二:活动设计的时效性。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设计的每一环节一定要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活动设计的实效性,首先要求教师从宏观上把握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上面所提到的教师A所设计的英语课的第一环节,尽管教师根据儿童的好奇心特点,让学生猜用布盖住的果篮中的水果,但教师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用学过的英语,加上猜中后的奖品与本节课无关,又比较好玩,学生拿到奖品后就玩奖品了。从课堂的表面看,确实学生很活跃,但在深层次上学生得到什么呢?其次,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教师要关注活动中的细节,如教师的指导语,教师在创设课堂情景时是否考虑到课堂管理问题,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动物名称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卡片到墙角去寻找动物的头饰,学生们你推我搡,有的甚至摔倒了,教室里一片混乱,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另一位教师则课前让学生准备动物玩具,上课时把玩具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在教室的墙上还贴上一些森林图画,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园”,还发给学生带有英文单词的动物图片,再让学生去找。这样学生先仔细看单词,然后再去许找动物玩具,这里就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由于玩具放在教室的四周,学生向不同的方向走,教室秩序也很好。另外,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把握好行为的表现程度。最后,教师要关注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思考三:生成性资源的选择性。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习是每个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由于学习时每个学生从知识到动机再到经验的差异性,因此在实施确定的目标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生成性资源,这也就是课堂中的不确定性。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去选择和升华基础性生成资源,使之为确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思考四:学科素养的个性化。学校每个学科都应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服务,但每个学科应该将其鲜明的学科素养的个性融入全面发展的育人共性中去。这也是当前在教学中所提出的数学要有数学味、语文要有语文味的意思。语文有其人文的一面,但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数学教材中有不少情境图,但数学不应该变成看图说话课,而是要求学生能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把握好各个学科个性化的学科素养。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性,教师备课时首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教材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单元和课时的具体目标。教学目标既作为行为的起点,更应作为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指向是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因此,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且是全体学生。二是使用的行为动词要清晰、可把握,不能含糊其词,因为教学目标也是课后评价的依据。三是学生行为的表现程度也应具体化,如一道题有五种解题方案。在教学目标制订时可以具体写明:“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案”、“有60%的学生都能列出五种解题方案”,等等。四是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产生课堂资源的生成性。教师既要给学生生成的时间和空间,更应善于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预设目标),善于从每个学生的基础生成的资源中选择课堂中互动生成的资源,促使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更好地为预设计目标服务,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五是教育的有关部门应加强科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因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六是课堂教学在时间上的确定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以促使每个学生增多课堂教学中的实用时间。七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建构中的不确定性则要求教师既尊重差异,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发扬差异带来的课堂精彩。教师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四)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智慧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们要有智慧,就需要学习知识,但知识并不等于智慧。智慧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让学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活动。那么,在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长智慧的目的,是需要我们加以思考的一个问题。

应该追求是书面作业上的100分,还是追求提升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曾在小学四年级一个48人的班级里,就“小学生能否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个课题作过一次测查。测查的内容是有关“平均数”的知识。我们先测查了五道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全班平均成绩达到95分,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已能解答课本上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然后对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条小河平均深度为1.5米,现在有一名身高1.7米的人不小心掉进小河中,这个人会不会死?当时在课堂上,约有2/3学生的回答是肯定不会死,“因为这个人的脖子还在外面,所以不会死的”。

约有1/3的学生说,可能死也可能不死,他们的理由是:“这个人会游泳就不会死,不会游泳就会死”;“如果头下去会死,脚下去可能不死。”仅有3名学生说:“这条河平均深1.5米,那么有的地方不到1.5米,有的地方比1.5米还深,这个人掉在什么地方,还要看他会不会游泳。”为什么作业上平均数题能正确解答,而生活实践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仅有3名同学能解决呢?

在上世纪90年代,我曾就三年级小学生(中美各30名)解决数学问题作了一项中美跨文化的研究。问题是:给学生呈现长1米、宽0.6米的长方形(如图)。

问题是:两个人从A点出发,再回到A点。甲是沿着长方形边走;乙是按图上的箭头方向走,问甲、乙二个人走的路是一样长,还是甲长或乙长。两国小学生在此问题回答的正确性上差异不大。中国的30名学生中有18名学生不是说甲的路程长就是认为乙的路程长。认为乙的路程长,原因是弯来弯去的,所以长;认为甲走的路程长,原因是一直走很长。美国有17名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回答相同。但在回答甲、乙两人走的路程一样长的正确答案的策略上,两国学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中国12名正确回答的学生,有7名是边指边说(用一一对应办法),有5名学生用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解答这个问题,应该说他们都是在概念水平上解决这个问题。但美国13名学生中间除两名也用一一对应思路直观地指着边来回答一样多,有11名学生均

用上了手臂或大拇指和小手指张开的距离长度来测量一下,即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能灵活地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学生没有一个想到这种策略。这个结果不由得让我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中美两国小学生解决这个测查题在策略上使用上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也反映了两国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差异吗?我们应该追求是书面作业上的100分,还是追求提升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学怎么样的知识,又如何去学知识?

知识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信息加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习得的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也就是回答“是什么”,如“世界是什么”、“人的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另一类知识是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根据对三维目标及信息加工心理学有关知识的理解,我认为,课堂教学上学生应学到三个层面的知识,即一是“是什么”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二是“为什么”的知识;三是“怎么办”的知识,即程序性知识。通过这样三个层面的知识学习,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达到长智慧、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学习这些知识呢?新课程提出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六个字,我认为这非常好,因为这六个字的学习方法既体现了学习过程的本质,而且也符合当今要培养合作型、创造型人才的要求。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一册《物体的运动》这一内容,天津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为:第一步是先以座钟、挂钟创设一个“摆”的情境,让学生知道“摆”、“摆线”、“摆角”等名称,并演示统计摆动次数的方法;第二步是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摆,并统计摆动15秒共摆动多少次,在操作中让学生发现在15秒内各小组的钟摆动次数不一样,从发现问题中提出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摆动的快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作出种种猜测,每个人谈得似乎都有道理,可是又都说不清楚,这样的师生互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第三步是教师小结了学生的猜测,并小结出摆的轻重、摆角的大小、摆线的长短这三个条件都可能改变摆的快慢;第四步是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控制变量),各小组进行实验;第五步是分析证据,作出判断,最后验证结论,巩固拓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还使他们体验了成功的愉悦。学生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落实学知识达到长智慧的目的。

知识如何转化为智慧?智慧的本质是什么?智慧的核心思维方法是什么?

智慧一定是个体能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其本质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除了要扎实地打好“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基础外,还要重视“为什么”的知识的教学,即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把教材中的句号转化为问号,如:教材中表明仔=3.1416(这是前人研究的结果)。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仔等于几,先创设大小不同的圆这种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仔这个常数,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关注“怎么办”的知识,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中尽量设计一些实践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学科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问题。最后,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引领,并使之升华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应该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解决问题中结果和过程的关系?

学生的书面解题、口头回答问题及操作性解决问题,当然要求答案正确。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学生解答问题的结果是不能完全反映该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思维水平的。我们曾在幼儿园大班对五岁半的孩子作过一个临床测查,请他们回答了3+4等于几被测查的30名孩子都能回答等于7。但当问他们“7”这个答案是如何得来的时,答案可不是一个。有的孩子从数的分解和组成的思考来解答(因为“7”可以分成3和4,所以3+4=7);有的孩子一定要以3个苹果、4个苹果或3块糖加4块糖才能得出7,但对3+4等于几还是摇头。问几块糖时,他可以说7块糖,这样的孩子是在表象水平上解决问题的;有的孩子一定要伸出3个手指或4个手指,再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往上数4、5、6、7,这是在半直观水平上解决问题;有的孩子还要用两只手,一只手伸出3个手指,一只手伸出4个手指,用嘴对着手指数,这是在全直观水平上解决问题。这个测查的结果充分表明,答案相同,但得出答案的过程和所采用的策略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才能比较准确地确定孩子的认知水平。教师的责任是通过教与学的互动生成,促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孩子均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这就是每个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从学知识、长智慧的角度来思考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建议

一是教师的备课,也就是课堂教学设计要尽量促使“是什么”的知识,“为什么”的知识和“怎么办”知识和谐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是什么”的知识方面打好基本知识的基础;让学生在“为什么”的知识学习中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怎么办”的知识学习中学会应用。在应用中,学生既巩固了“是什么”的知识,又长了智慧,也就是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即增强了自我效能感和内源性的学习动机,这是当今学习型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素质。

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在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方面,我认为要强调一下三个方面:一是善于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提高到想出思路,即思想方法。如我们应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把异分母通过通分变成同分母等具体方法,即让学生懂得事物是可以转化的;二是要懂得任何转化均是有条件的;三是要重视解决问题的训练,即重视多元思维;四是要重视对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作自我评价,对别的学生的策略也能作出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学会采用较优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优化能力,促使学习更有效。

三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反思智慧的培养。在解决问题中,不论学生成功还是失败,教师均应引导学生既能看到成功中的精彩,也要看到失败中的美丽。每个人的智慧都是在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中磨炼出来的。

四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智慧技能的培养。智慧技能泛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主要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智慧技能由低级到高级包括:辨别能力,运用概念的能力,运用规则(或原理)的能力,运用规则解决新的问题并获得新的规则即高级规则的能力。

总之,要促使学生学知识达到长智慧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强化“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新世纪教育的功能定位;其次,要重视把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在教学中善于把握一个“度”,善于把握教与学中的各种关系,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在思考中长智慧;最后,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重视智慧型教师的建构,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培养一代智慧型人才。

(五)

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

  课堂教学能否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是评价有效课堂教学的指标之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该是成功人生的基础,教师应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拥有阳光的心理,让每个学生成为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

  为什么有的学生觉得课堂上有乐趣,但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厌学情绪呢?

  我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关注教师的言和行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以下几种情境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情境一:在一节低年级计算教学课上,教师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快速口算练习。坐在我前面的小男孩回答:8+5=12。教师狠狠地说:8+5是12吗?就没有让这个孩子坐下。这之后,教师每显示一张口算卡,这个小男孩都举起小手,但这位教师一直没再让他回答问题。下课后,我问这位学生:老师根本不叫你回答,你为什么每次都举手呀?”“老师,我总想对呀。是呀,孩子总想用行动来证明他也能会的,想用正确的回答来弥补他刚才没有答对的遗憾,这是学生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老师,你是否能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

  情境二:一位三年级女生下课后,带着很难受的心情向我倾诉:张老师,我今天上数学课特别难受。”“什么事?”“老师提问我一个问题,我正在想用哪种方法更好,但老师不容我想一想,以为我不会,就让我坐下,让另一位同学回答了。我越想越难受,我明明快想出来了。在课堂上,教师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行为,竟给这位女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其实,我们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时候一定的等待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等待也是一种教育。

  情境三:在山东聊城茌平县杜郎口镇杜郎口中学的教室内,72位中学生挤在一间三面黑板、一面是窗户的教室内,个个积极主动地在写着、听着,发表着不同意见。个个精神饱满,在积极地思考。当时我很感叹地说:真没想到,在这简陋的农村中学,学生个个面带微笑,充满自信。我随意询问了五位学生:你们上课时为什么如此快乐、积极地学习?”“在课堂上我们有乐趣。他们的回答让我冷静地、理智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说课堂上有乐趣呢?但又为什么当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呢?

  在每堂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思考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渠道?

  学校心理健康可以有两条渠道:一条是专业渠道,如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心理健康课等;另一条是非专业渠道,即各学科教学、少先队和共青团活动及班级、班会等。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专业渠道,但相当一部分学校目前以专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还没有,那么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不论有条件的学校,还是目前还没有条件的学校,日常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因为学生的喜、怒、哀、乐大部分发生在课堂上。那么,课堂教学中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呢?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活动均是在一定的空间氛围中进行的。如果课堂上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对话,学生有自我展示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而且能让他们学会互相尊重。

  其次,课堂教学的过程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时空。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学习,如果教师能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有选择的空间,那就可以满足学生心理自由度的需求。学生的这种需求得到了满足,就自然会产生快乐的心态,甚至还会出现学生不愿意下课的情境。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很大。同样是遇到了不能立即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的教师不急于叫别的同学回答,而是用真诚信任的目光注视他、等待他,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的问题后,教师说:“你真的很认真,刚才你一定是在想用这种解法,还是用那种解法,不过如果能快一点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同一情境,由于教师的理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反馈,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又如,不少教师经常这样说:“某某同学说得很好,谁能比他说得更好?”“嗯,你说得很清晰,还有谁能说得更清晰一点?”教师这样的评价就忽视了第一个同学的感受,忽略了第一个同学的心情。如果教师这样说:“某某同学读得相当好,还有谁也想试一试?”这样就会让刚才那位学生感受好一些。也可以这样说:“某某同学读得怎么样?”让学生评价后,再加以鼓励,并提出:“谁还能读出这种感受?”这样让学生的关注从读得好不好转到怎样读出感受。有的老师也习惯讲:“谁能讲给老师听啊?”“看黑板,听老师讲。”“坐下,你来讲,你(指刚才答错的学生)给我好好听着!”“真的懂还是假的懂?给我再讲一遍。”教师的这些课堂教学用语,对学生均缺少一种尊重和信任。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的言和行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最后,课堂教学资源,一要尽可能来自学生的经验、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让学生感到知识离他们并不远,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亲切感;二是要尽可能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增加学习的内在动力;三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能学好,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设计具有弹性,做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成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有乐观、自信的阳光心态。

  思考二:从课堂教学来思考,阳光心理主要的内含是什么?

阳光心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认识自我,追求更好。认识自我是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前提。每个人都应树立明天比今天更美好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要重视每个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差异性,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先耐心真诚地倾听学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想法加以引导;三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如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或争论后,教室一定要留出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想一想讨论后的收获,因为即时反思,效果更好。在每堂课中,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二是真诚善良,宽容尊重。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也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一定的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内生命体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首先要真诚,谁有比自己更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品质,就应该虚心地向谁学习。当有同学学习有困难,答错题时,就应该予以帮助。如有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或答错了,教师是否可以这样说:“看来你现在有点困难,没关系的,老师建议你请你的好朋友来帮你一下。”总之,我们请一位学生站起来,一定要让他体面地坐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呵护。其次,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最后,教师一定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少年,从某种角度上讲,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总不是很平坦的,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成功是精彩的,失败是美丽的,让学生在课堂中能经受失败,以增强其受挫能力。

  三是心态平和,积极快乐。心态平和,从课堂教学来思考,我认为一要有一颗平常心,也就是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要从自己原有的水平出发,同学之间既要相互学习,把比自己学得好的同学做榜样;更要倡导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只要在不断进步,就是好学生。二要有一颗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舞台上体验一份成功,体验一份快乐和自信;三要有一颗责任心,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检查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四要重视多元思维的训练,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把这种课堂中的多元思维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快乐的心态。

  四是合作交流,互动分享。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课堂学习方式中,教师一要强调合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个人劳动的基础上。如在课堂中有争论,某一个问题有多种解题策略,教师先要让每个学生动笔、动脑、动手自己做一做、想一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个人的智慧有限,需要向别人学习,而且能感受到互动分享的快乐。

  五是务实诚信,讲究效率。学习活动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活动。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实事求是作风的培养,而且要讲究效率。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学生讨论或做题,一定要有时间观念。

  思考三: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学生阳光心理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阳光心理的培养,自己首先要有阳光的心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每个学生要有一种爱,要有一种情,要有一种责任,把职业提升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其次,教师要读好一本书,即青少年这本书。教师要教育学生,先要了解他们,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学生以及同一学生不同状态下的心理需求。教师一方面要满足每个学生合理的需求,这样学生才能有快乐的心理。把快乐给学生,我认为,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另一方面,对学生不合理的需求,教师要加以引导、教育,这是教师的责任。

  教师不仅要读好学生这本书,更要写好一本书,也就是教师的模范行为。要让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这种无声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本生动的教材。这真是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啊!最后,教师要认真地对待三个“天”,即要如实地反思昨天,自信地面对今天,理智地展望明天。教师要重视三个“我”,即理想中的我、现实中的我、别人心目中的我。教师要记住三句话,即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一批阳光、智慧的教师一定能够造就一代阳光、智慧的学生。

  给教师的六条建议

  一是教师要切实重视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营造、科学的课堂环节的设置、课堂资源的选择和合乎人情的评价。

  二是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爱学”和“会学”的良性循环的形成。爱学是会学的动力,会学是爱学的强化。

  三是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六个维度:长度,即在有限的可用时间内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时间;宽度,即教师为每个学生服务,也就是在课堂中力争满足每个学生的合理需求,在阳光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高度,即教师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要重视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建构;密度,即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参与度;深度,即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学科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自然渗透;适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因为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四是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素质,如学习的驱动系统、智力系统、操作系统、认知系统和元认知系统及学习的资源管理系统的培养。

  五是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如评价语言、体态语言等。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善于区分青少年成长中的正常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及品德问题三者之间的区分。对心理发展中的正常心理状态要善待;对心理问题,要善于耐心地、真诚地沟通和引导;对品德问题,则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教育。

  六是重视家校整合。阳光心理是良好的综合教育的结果,教师不仅要家访,也要倡导家长进行“校访”。家校整合可以提高我们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