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尿床护理有妙招6:领导干部要善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31:19
领导干部要善言
 中共沧州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张玺才
2010年10月14日09:5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前不久,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克服不良文风、提倡优良文风,真正使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蔚然成风”。文风不是小事。所谓“风形于上,俗成于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其文风不仅关系个人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党风政风,影响社会风气。领导干部要善言,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矩,这既是端正文风的客观要求,也是领导魅力的重要体现。
一要言之有物。“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有的领导干部开会作报告、提要求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口若悬河、离题万里。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的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言之无物的根源是领导少于学习、疏于调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眼界狭窄、见识贫乏、肚中“无货”的人是很难达到“吐言贵珠玉、讲话回风霜”效果的。所谓“赖有墨成池,淋漓豁胸臆”。一个人只有知识渊博、底蕴深厚,才能站在更高的思想层面审时度势、见微知著,才能灵活驾驭语言文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知识从何而来,一是读书学习,二是实践调研。一个妙语连珠、妙笔生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阅读学习的人。哲学上的贫困固然是不行,而文字上贫困同样也不行,领导干部只有勤奋学习,功底扎实,才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地讲话、写文章,才能反映出与我们的事业相适应、深受群众欢迎的文风来。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也要注重调查研究,走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了解民情、掌握“民言”、 积累素材,进而有效提高制文件、写报告、定措施的针对性和“含金量”。这样的文稿让人读起来不再味同嚼蜡,这样的讲话让人听起来不再夸夸其谈,甚至会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绝佳效果,这需要一定的功底。
二要言之有理。讲话的目的是为达到感情交流、情绪共振、目标共赴的目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会说理,也即言之有理。给人民答疑解惑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下属部署工作,有条有理;向上级汇报工作言简意赅,有理有据。言之有理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思路清晰,即要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打牢理论根基,否则,很可能是言不对路,文不对题底气不足,反响了了。思路清晰的领导,无论是讲道理,还是摆事实,三言两语就能切中要点,让人听着过瘾,用着解渴,让人既舒服又信服;思路模糊的领导,则长篇大论,洋洋洒洒,让人云里雾里,想想一无所获,要干无从下手。这源于领导干部对一些问题一知半解,甚至茫然无知,自然话说不明、理说不透,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言之有理,还需要领导干部的言辞适应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即不同场合,不同言辞。如果领导者一味地“阳春白雪”、“高山流水”,或者官腔官调、词不达意,必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三要言之有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指文采,也即讲话、行文要有思想、有品位。有的领导讲话要么庸俗不堪,“江湖气”过重,要么文绉绉,“书卷气”过浓。诚然,成天下之务者存乎事业,同万物之情这在乎文辞。只有理深者,才便于时用;只有文华者,才宜于咏歌。领导干部讲话要通俗而不庸俗,平实而不失文雅。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深入群众,拜民为师;离不开读报上网,熟记民语;离不开善问敢疑,过滤头脑,让那种浅中见深、平中见奇、常中见险、陈中见新、普中见实的民话、鲜话、家常话进入到自己的讲话中,为百姓所新闻乐见,使听言者咀嚼有味。其实,真正有学问的领导干部,都是从不摆出学问的架子的,都是深入浅出地同人民群众讲话交流的。反对领导干部用“官腔”讲话,就是要领导干部面对人民群众讲话要讲“明白话”、要讲“境界话”,就是要让领导干部说让人民群众一听即懂的话、平易近人的话,并善于讲那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高深学问“大众化”的话,这样的话既不失领导身份,又不晦涩难懂。
四要言之有矩。常言道:“言为心声。”领导者说什么、怎么说,“口风”如何,直接反映其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一般而言,由于领导所处的地位特殊性,领导者的语言不管是否经过精雕细琢,都可能对社会和下属产生影响,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带来不小的麻烦,造成无法预料的效果。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随着网络问政的推行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健全,特别随着公民权力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积极性地提高,对领导干部的讲话水平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领导干部依然抱残守缺,墨守陈规,要么照本宣科,讲起话来像是在读“文件”,干干巴巴、毫无声色不灵活;要么信口开河,讲起话来不假思索,“雷人语”脱口而出。正所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领导干部讲话要守规矩,即不能不讲话,也不能乱讲话,要言之有矩。一要言忠信,行笃敬,即恪守信用,遵守诺言,树立可信的形象;二要三思而言,无论是面对下属、群众或是媒体记者,开口之前,先行思索,这是领导干部保持良好“口风”的一个基本要求和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