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 充电宝:[热岛热评]海角夜话之(十三) 你们都错了,其实是海南人教育了苏东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7:12

『海南发展』 [热岛热评]海角夜话之(十三) 你们都错了,其实是海南人教育了苏东坡

点击:3323  回复:53 作者:南海云鸥  发表日期:2011-11-23 23:23:00
回复 
         提起苏东坡,海南人心存感激,一直有人在写文章纪念苏东坡,感谢苏东坡给海南人带来文化教育。其实,写这些文章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因写《海南人的心灵》一文,我查看了相关“苏东坡在海南”的文章,想寻找苏东坡之人格魅力对海南人心灵有所影响的证据。看这些现代人写的文章,内容大同小异,大家一致认为苏东坡深刻地影响了海南的文化。然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大家都忽视了。那就是:苏东坡在教育海南人的同时,海南人同样非常深刻地教育和影响了苏东坡,从而帮助苏东坡完善了自己的人生。
    苏东坡本来已经被贬在惠洲,接到被贬琼州的消息,心情是极度消极的。林语堂先生著《神-鬼-人——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必须出发了……这次离别是生离死别,真是令人黯然销魂,一直愁坐整夜。离别之时,苏东坡给王古写了下面的文句,‘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兮。’……”
    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以罪臣的身份被贬到中原人心生畏惧的蛮荒之地,内心必然无比悲凉;他没有想到,海南人以其善良和包容的心灵热情地欢迎和接纳了他。迫害苏东坡的那些朝廷大员,恨不得把苏东坡害死在海南,把他从官府的房子里面赶出来,让他无处安身!“当地的居民,尤其是那些穷读书人的子弟,来亲自动手帮助他盖房子。……他名此新居‘桄榔庵’。房后就是槟榔林。……有时早晨有猎人叩门,以鹿肉相赠。”(《神-鬼-人——苏东坡传》)谁在害苏东坡?掌握朝廷(中央)权力的大官人!海南人若非常世俗,就会听从权力的召唤,一起来打击苏东坡,说不定可以混个一官半职。海南人为何反而帮助苏东坡?因为当时的这些海南人,根本没有把那些所谓的朝廷大官(甚至皇帝)放在眼中!他们有着最纯朴最善良的心灵,只听从文明的召唤,喜欢苏东坡的文才和为人,诚心帮助他在海南过得好,并且诚心接受他的文化教育(儒学),压根没有因为他是皇帝的罪臣而有丝毫的冒犯!海南人认的是公理,而非皇权!
    海南人“不认皇权只认东坡(公理)”的态度,显然影响到了苏东坡,让苏东坡反思了封建皇权的合理性。按正统儒家学说,“君权神授”,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容怀疑的, “三纲五常”决定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对于皇帝和皇权只有绝对的服从。应该说,苏东坡早年时,儒家的传统思想意识使他也曾对于皇帝和皇权表示出一定的忠诚。在海南时,他认为“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意思就是,做皇帝的,如果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死,我们可以同他共患难,虽死不辞;但皇帝有明君也有昏君,做臣子的就应该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盲从。所以他晚年在海南曾对当时宋哲宗的昏庸政局表示失望,说“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徒跣相(光着脚走路的宰相),指汉高祖时期的名相萧何。萧何被刘邦逮捕下狱,被释放后,光着脚去向刘邦请罪谢恩。苏东坡的意思是,我并不是萧何那样的人,一心只恋想着皇权,借此表示不与宋哲宗的昏庸政局合作,采取了“臣子得从违”的决裂态度。这是需要非凡的见识和大无畏精神的! (此处参看林冠群、霍筱薇文章《东坡,不仅仅是文豪》苏东坡恰恰在海南,怀疑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何?之前,他曾经被贬黄州、惠州,“乌台诗案”时甚至有生命危险,为何不怀疑,反而到海南才真正认识到皇权的荒谬?正是海南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教育了苏东坡!
    “实际上,苏东坡不必挨饿,他的好朋友好邻居也不会让他挨饿。他似乎是过得满轻松。有一天,他在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向他说:‘翰林大人,你过去在朝当大官,现在想来,是不是像一场春梦?’此后苏东坡就称她‘春梦婆’”。 (《神-鬼-人》)连一个普通的老太婆都知道“人生如梦”的道理,可见当时的海南人,文化发展已经很有高度。世人说海南乃“蛮荒之地”,其实不过是封建时代无知、傲慢的中原读书人的一种偏见!也是强势的儒家文化对道家文化的误解和贬低!苏东坡作为中国绝顶的文化人,自然能够体悟海南人的文化操守;从而自海南黎民百姓身上学习人生的哲理。苏东坡居儋州时,与两位海南的“隐逸”黎子云和符林交往甚深。《正德琼台志》(唐胄编著)这样描写两位隐士:
    黎子云,儋州人,家居城东二里许。昆仲贫而好学,所居皆林木水竹,清幽潇洒。苏轼敬礼之,每与载酒过从,请益问奇,日相亲灸。东坡歌:“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臞儒,含稳居不仕之意)”又葛方立诗:“诸黎善善君子类。”
    符林,儋人。苏轼称为安贫守静,谓之老符秀才。轼尝过访,有诗,序云:“……予携一瓢酒,找诸生,皆出矣,独老符秀才在,因与饮至醉。”诗云:“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记取城南上已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从诗中不难看出,苏东坡是非常欣赏海南的这些隐逸者的。
  苏东坡在海南时,把他的和陶(渊明)诗一百二十四首最终完成了。他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然吾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可以想见,坎坷一生的苏东坡,被贬到海南之后,得海南人的厚爱,也深切感受到海南人虽然贫穷但快乐的人生,彻底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为这功名利禄,苦了一辈子,不过像做了一场梦。梦醒过来,一无所有;不如早当隐士平淡快乐地过生活。
    正因为如此,苏东坡发自内心地热爱海南,他把海南当作自己心灵的故乡。在《别海南黎民表》中他这样写道:“我本儋州人,寄生西蜀州。”
    苏东坡离开海南时,做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人生不过是一段旅途!旅客苏东坡有幸来到海南,完成了他光辉旅途中最灿烂的最后一段!帮助他度过这段人生最快乐旅途的,正是“安贫守静”过着“天人合一”生活的海南人。这是苏东坡人生的高潮,之后谢幕,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和幽思。
   才高八斗如苏东坡者,来到海南,尚虚心接受海南人的教育,其他人呢?
  2011-11-23摘自长篇文章《海南人的心灵》,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