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护理床多少钱:金融专家秦池江详解“货币超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57:08
中国货币“超发”到什麽程度?

问: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物价问题、货币超发问题, 尤其是8、9月份, 统计局公布的CPI达到了3.5%和 3.6%。 我们的货币究竟有没有超发?判断是否超发的标准究竟是什麽?

答:目前中国GDP总量大约是33万亿,但广义货币M2 达到66万亿,货币总量是GDP的2倍,从货币量上判断,显然是多了。但究竟多了多少,其实也没有严格标准。不过还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参照系:一是国外的情况,一是国内的情况。

从国际上看,200年来,美国除了战争时期和金融危机时期,其货币增长率基本上都低于经济增长。从总量上看,美国GDP增长与货币供应增长的比例是1:0.8, 即一个单位的GDP增长对应0.8个货币供应增长。应该说,美国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的,西欧多数国家的情况是GDP增速与货币增速基本相当。而我们的情况如前所述,现在货币总量达到了GDP的二倍。

就国内来说,货币供应多,流动性就充足。从我们调研到的情况看,一方面,现在很少有因为缺钱而无法完成交易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政府、企业花钱都比较冲,尤其是政府投资。

问:这种超发说明什麽问题,带来什麽後果?

答:我们总是超量增发货币,至少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成本比较高,这就推动物价上涨,也造成了投资低效,因为钱来得容易,且资金成本低。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粗放的用钱方式非常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虽然我们喊了20年调整经济结构,但经济结构并未得到根本调整,反而在一些领域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新中国历史上的“超发”先例

问:现在的货币供应增长是否历史上最快的时期?

答:也不是。历史上有过货币供应增幅更大的时期,但有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几个重要的时期。

在计划经济时期有一个理论叫“四平衡”,即财政收多少,银行贷款和现金发行多少,外汇储备多少,物资供应多少都有一个计划,不能有缺口。没有缺口, 也就不会有物价波动。这“四平衡”其实是当时进行经济总量平衡和决定货币发行的理论基础。

但是,这个时期曾出现过超发的问题,1957年就因投资过大,财政缺钱,于是银行就多发了一些票子,出现了物资短缺,所以物价就上来了。

改革开放後,计划经济退出,人民银行开始根据经济的波动和经济发展的潜力来确定货币发行数量。主要是根据经济的增长来确定货币增长率。比如经济增长10%,货币增长大致也是10%,这样就可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要, 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又不会造成物价的波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客观的情况,需要作一些调整。1979年开始改革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段时间中,现金发行(基础货币)增长很很快,经济增长超过了货币供应的增长,并没有发生严重的物价上涨。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的过程中,经济货币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货币需求量会突然加大,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货币的流通与物资的流通是脱节的,许多情况下物资的流通是通过硬性调拨来实现,不需要动用货币;转向市场经济後,所有的交易都要通过市场买卖来完成,货币的需求量也就增大了。因此,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後的十几年中,经济增长最高年份能达到15%,货币供应增长得更快,从现金发行量来说,一般年份达到22%, 最高的年份达到30%,即使最低的年份也有14%左右。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货币供应量增长很大,这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这个时期物价也并没有发生严重波动。

1990-1995年,八五时期也有特殊情况,dxp南巡後,要求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这个时期工业增速快,GDP最高增速14%, 1992年和1993年都是14%,1994年是13.1%,1995年10.09%,。这五年GDP的平均增速也有12.9%。而这个时期,因经济要加快,货币增速就相对更高一些,M2最高年增长达到31.8%。 M2具体的年份数据是:1991年26.5%,1992年31.8%,1993年31.3%,1994年和1995年都是29.5%。 这个时期比较特殊的一个情况是经济体制改革对快,民营经济大发展,乡镇企业贷款量大,因而货币投放多。

九五计划期间,GDP平均水平8.6%, 货币增速17%,以後大体都是17%。九五後涉及到国有企业改制、解决不良债务等问题。这段时期,货币控制得还可以。除了1996年货币放得多点外,1997年後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货币供应增幅下降得较快。总体来看,九五以後,经济增长和货币增长大体保持在1:2。十一五大体还是这个局面。

强制结售汇制度并非央行为了多发货币而刻意设计的制度

问:很多人认为货币超发的根源在于强制结售汇制度和人民银行发行基础货币购汇的制度设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改由财政发债购买外汇是否可解决此问题?

答:我想这里有一个误解。我们确实存在购买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的问题,2005年开始, 中国的外汇储备每年增加2,000亿-4,000亿, 但这并不是央行为了多发货币而人为设计的货币发行机制,而是经济运行的自然结果。事实上,外汇储备只是货币发行的渠道之一,人民银行发行货币的途径还有其多,比如购买政府债券、给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都是发行货币的基本途径, 并不需要为了多发货币而刻意设计这麽一条货币发行渠道。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後加快了改革步伐,2004年推动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和粮食流通体制在内的五大改革,由于对外开放度加大,进出口增速很快。对外进出口量加大以後,国家需要掌握更多的外汇才能保证满足国际清算的需要。当时进口企业用汇量多,他们自己又不能创汇,就要求银行提供外汇用于对外支付;而出口企业出口多,可以换取大量外汇自用有余,但他们一时还派不上用场,还会有汇率波动的风险, 这样的企业就要求银行能够收购他们的外汇换得人民币资金;当时政府能够掌握运用的外汇储备很少, 只有200多亿美元,显然不足以应对国际收支。因此,实行统一结售制度,是一种理性的高效的选择。银行把流入的外汇统一收购进来付给人民币,需要用汇时允许用人民币从银行购买外汇。国家掌握了足够多的外汇就可以有效地满足对外支付,同时也由国家统一承担了汇率变动的风险。这就是1994年中国开始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初衷所在。

问:问题是当时人民币很弱,很多企业和个人实际上是希望持有美元的, 尽管如您所言,也有一些大的出口企业希望卖出美元。那麽政府为什麽不采取意愿结售汇制度?

答:当时人民币是一种弱势货币,国内市场商品供求缺口比较大,由国家把外汇集中起来统一运筹使用,恐怕是稳定经济、保证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当时政府缺少外汇,当然,一些老百姓、小企业也希望持有美元。但有限的外汇如果分散持有,从国家整体利益来说,大事办不成,小额持有者又受益不大。因为分散持有外汇,在国内买不到可心的商品,交易成本又很高,再加上汇价波动,并不符合公众的意愿和利益。政府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实行统一结售汇,是管理效率最高、使用成本最低的办法。

问:有人认为政府通过这种方式掠夺了国民财富。因为你去看银行的外汇买入价与外汇卖出价,其间总有一个差价,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时点,政府和银行是稳赚不赔的。政府和银行实际上是坐地收钱。

答: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算。从总帐来看,这些年来人民银行积累了2.4万亿的外汇储备,过去的汇价是1:8.7, 现在是1:6.7,应该说是买入时人民银行多付了货币,用现价计算的外汇,人民银行要赔一大笔钱,因此人民银行是吃亏的。这个一买一卖的经济账谁都可以算出来的。当然,人民银行新发行货币购买这些外汇储备,也没有太大成本。但把交易成本摊到公众身上,谁都难以承受。至于外汇买卖中,银行要收取交易费用,一是数额不多,二是含有风险贴水的因素。

问:那实际上这个成本是由所有的人、尤其是存款人承担了。因为多发货币会摊薄每一块钱人民币的购买力。如果改变这一货币发行方式,比如像一些专家建议的那样由财政发债购买外汇,不再通过这一渠道投放基础货币,能否缓解超发问题?

答:这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改由财政通过发债购买外汇的设想,实际上行不通的。国债不是流通货币,不能直接用于交易。财政部发行国债用来收购外汇,还得首先把国债换成人民币,最後还是由人民银行提供货币。用国债换购外汇的方法,可能短期内和局部范围内会有一些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货币超发的问题。因为货币超发问题的根源其实不在于货币发行渠道和货币发行机制, 而在于我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思路。例如为什麽要以比国内还便宜的价格出口那些商品,来换取那麽多外汇? 如果说,2005年以前是因为我们的外汇储备太少,所以要多出口一些,而现在外汇储备已经两万多亿了,我们的贸易结构和外贸政策应该调整了。实际上我们的外汇储备1万亿已经够用了,为什麽还要消耗我们的资源低价出口换外汇?

问:购买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只是货币投放的渠道,真正的投放量是人民银行的货币投放计划确定的。人民银行每年都会编制一个货币投放计划,比如货币供应量M2的任务指标,这个指标每年是怎麽计算出来的,又是通过什麽样的程序确定下来的?

答:货币投放计划的编制是这样的,每年的第四季度,国家各经济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各部门均提供他们的未来的经济数据, 人民银行根据这些数据和一套模型计算出货币供应量, 最後由国务院拍板定案。但是,货币供应量指标如M2是参考指标, 不是指令性指标,通常还要根据当年的具体运行情况再进行调整。货币供应量要服从经济发展需要, 比如出口多了,粮食生产多了,要多发货币,因为收购粮食要用现钱,要收购外汇也要付出人民币,如果缺少交易手段就会阻碍经济发展。

问:从历史数据看,现在的货币供应量相对而言并不是增长最快的时期,为什麽现在大家对这个问题更为关注?

答:由于多年来货币供应较多,累积起来就会出现通胀问题。对通胀的反应,其实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政府从宏观经济角度来判断,认为通胀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没有形成恶性通胀;从市场总体状况来看,通胀预期比较明显;而老百姓从消费中的感受来说,认为通胀已经是现实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特别是粮价、肉价、菜价,还有非商品价格如医疗教育费用上升很快,着实对低收入者影响最大。而房地价,近两年上涨了60%多,有的地方上涨一倍多,这就涉及到了中产阶层。这两个阶层都有压力,这两个阶层占人口的90%以上,因此显现出来的反应就特别强烈。

这次与历史情况不同,以前是买不到东西,只要国家提高点工资、增加点供应,状况很容易扭转,一到三年就转过来了。但现在老百姓温饱不是问题,只是觉得物价上涨与自己的生活目标距离太大,压供给、压消费都不行。因为,就一般商品而言,我们的生产能力过剩,如农产品总量、许多日用工业品,完全可以充分供应,但更新的、更高档的、更绿色的产品一时也生产不出来。根本出路就是国务院提出要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但实现两个调整,还是比较难,要谁快一点都容易,要谁慢一点都难。调收入,给公务员加薪好办,其他方面国家说了不算,99%的生产流通企业都是私有企业嘛。

现在的问题是初次分配不合理,初次分配在GDP中用于直接消费的比例在改革开放初期达到60%-70%,後来下降到40%-50%。这就是说,生产100元的产值,社会初次分配後,用于消费的在发达国家是70元, 我们现在只有30多,这说明财富集中在富人手里或者政府手里, 也说明靠资本可以获得的收入比例大了, 靠劳动获得的收入的相对比例降低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差越来越大,这个最终需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年来有些效果。但地区结构调整比较慢,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要慢好大一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对物价的敏感度不同。同样的物价水平,广东、上海能够承受,中西部地区可能就承受不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