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珠宝玉石鉴赏培训:苏芬战争vs中国抗战:绝对不同的抵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26:38
绝对不同的抵抗  [转帖 2009-04-05 20:11:15]    (难得让人感慨而且深思的文章,真的很好!不清楚原文出处,建议自由转载!)
 苏芬战争vs中国抗战 抗战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代价空前昂贵的一场战争,光死亡人数就达到了3500万人,战争持续了八年,人民流离失所、财产丧失殆尽的不在少数。我看过很多书籍,包括台湾拍的记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都把民族遭受到的这种惨痛损失归结为中日两国的实力悬殊,好象中国能打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我原来也深以为然,直到了解到苏芬战争的情况,了解到芬兰这个远比当时的中国要弱小的小国,面对比日本要强大得多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入侵,仍能够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独立的事实以后,才知道大谬不然。我现在为大家列出苏芬战争和中国抗战的比较,请大家也思考一下,对比芬兰这个远比当时的中国要弱小的小国,中国的抗战是不是应该打得更好一些:    1、 从敌人(苏联和日本)方面比较:    (1)从军队的武器先进程度方面比较:苏联军队实力和国力远胜与日本,武器也要比日本先进得多,这从苏联和日本步兵师的编制就可以看出:苏军一个步兵师编有3 个步兵团、2 个炮兵团、1 个反坦克炮营、5个侦察营、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按战时编制一个师有14500 人、78门野炮、54门45毫米反坦克炮、12门高炮、66门82—120 毫米迫击炮、16辆轻型坦克、13辆装甲车、3000多匹马。而日本一个师团虽有21945人,但支援的炮兵联队(相当于团)只有一个,只装备有野山炮64门、步兵炮44门,只有苏联一个步兵师火炮总数的70%(但苏联一个步兵师比日本一个师团人数要少,人均火力日本与苏联相差就更大了),连反坦克炮、高炮也没有装备,更不用说直属步兵师的装甲车和坦克了;而从单兵装备来讲,日本装备的是三八式步枪,这种步枪的火力之弱,连国军的“中正式”也比不上,而苏联很早就进行了冲锋枪的开发研究,1936年西蒙诺夫冲锋枪就开始量产装备部队,到二战时更成为步兵的普遍装备。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苏联军队的机械化程度和火力要远远高于日本,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穷,虽然和当时的中国比,小日本可能够强大了,可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对比苏联1830万吨的钢产量,日本每年只能出产区区400万吨劣质钢,并且大多数钢铁和军费要用来建设海军,这是造成日本陆军装备十分落后的根本原因。日军虽然可以在装备落后的中国步兵面前耀武扬威,但在张鼓峰和哈勒欣河战役(诺门坎战役)中,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的打击就露了本来面目。在装备精良的苏军装甲部队面前,日军简直不堪一击,甚至出现了以人肉炸弹去对付苏军坦克的绝望举动。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轻而易举就歼灭了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一个军(第6军)五万余人,缴获12000余支步枪,200余门火炮,自己只伤亡了1万八千人,且伤员中76%是轻伤,不久就伤愈归队了,苏日两国陆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2)从苏联日本两国用于侵略的人数比较:苏联为了进攻芬兰作了部份性的动员,兵员总数达到约五十四万人,作战序列以列宁格勒军区为总指挥,下辖第七集团军、第八集团军、第九集团军、 第十四集团军,其中第七集团军下属十个步兵师、六个战车旅,兵员二十四万人,坦克一千五百辆,大炮九百门,飞机三百架。第八集团军下属七个步兵师、一个战车旅,兵员十五万人,坦克五百四十五 辆,大炮五百二十门,飞机两百架。第九集团公司下属五个步兵师,兵员九万五千人,坦克两百七十五辆,大炮三百六十门,飞机一百架。第十四集团军下属三个步兵师,兵员五万五千人,坦克一百六十五辆,大炮 两百二十门,飞机七十架。合计苏联侵略芬兰的总兵力达到54万人,坦克两千四百辆,大炮一千九百八十门,飞机近七百架,摆开的是想把芬兰一口吞掉的驾势。1940年11月28日与芬兰绝交,11月30日就开始进攻,到后期更增加到六个集团军一百二十万人,火炮两千八百门,飞机2000架。而日本“七七事变”时在华北只有一个旅团,即中国驻屯旅团,兵力只有1万人;在华中的上海驻有海军陆战队7000余人,合计“七七事变”时日军在华北、华南总兵力不到两万人,以后逐步增加,到1938年初日军在中国用于对国军作战的总兵力也一共只有15个师团6个旅团40万人左右(其中华北方面9个师团,5个旅团,分别是14、20、108、109、5、10、16、114、中国驻屯师团,3、4、5混成旅和1、2野战重炮旅;华中方面6个师团,1个旅团,分别是3、6、9、13、18、101师团,第10步兵旅团),比苏联第一次攻击芬兰的兵力还要少,但苏联第一次攻击芬兰动用兵力54万人,屡屡损兵折将,连芬兰的边境也突破不了,而日军仅仅40万人,就可以长驱直入,仅几个月时间,就占领我国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的大片领土,连中国的首都南京也被日军占领。到八年抗战结束,日军针对中国作战的总人数也只有36个师团、41个独立旅团,总兵力108万人,坦克只有383辆,飞机堪用者只有291架,不仅人数还不如侵略芬兰的苏军最后的兵力,技术装备更是大大不如。   (3)从投入的突然性上比较,苏联攻打芬兰时,1939年11月28日与芬兰断交,11月30日立刻就发动54万大军从四个方向攻击,根本不给芬兰喘息的机会。而日本攻打中国由于军方和政府意见不一,是逐步增加力量,采用的是添油战术:“七七事变”时华北日军只有一个旅团,到7月28日才增援一个师团三个旅团到达平津, “八一三”时上海日本驻军只有海军陆战队7000余人,8月23日才增援2个师团在上海吴淞一带登陆, 10月1日再增援3个师团到上海,11月又在金山投入三个师团、在吴淞投入一个师团,日军15个师团是逐步到位的,这种兵力投入实在是兵家大忌,不仅给了中国军队充分的准备时间,而且也极易给国军各个击破。     2、从已方的实力(芬兰和中国)比较:
   
  (1) 从国家的历史条件比较: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芬兰1060年时还处于原始社会,与中国文明不可同日而语。1840年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社会,可是,国家的基本本主权仍然存在,因此才会有后来的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但芬兰比中国还不如,在1809年就被最野蛮的帝国主义国家沙皇俄国占领,连主权也没有了,环境比中国恶劣得多,通过不断的斗争才在1917年沙皇俄国崩溃后获得独立,立国第一天就遭遇苏联干涉,内战打了3年,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条件比芬兰要好的多。
   
  (2)从军队的数量和装备比较:中国抗战前有正规军就有182个师,总兵力超过200万人,再加上各地的保安大队、警察部队等准军事部队,立刻可用的兵力就有400万之多,而芬兰全国人口只有370万人,国防军总数只有33000人,只有中国军队的六十分之一。而从装备看,中国军队经过抗战前德国顾问不断的整训,武器装备已相当可观:在轻武器方面,1935年国军开始大量装备民二四步枪,即Kar98毛瑟枪,这种枪即使在二战中也是德军主要装备,其性能比日军的三八枪好得多;日军的歪把子机枪也不如国军的民二六轻机枪好用,后来日军都改装与民二六相似的九六式轻机枪;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弹板供弹,必须两人才能射击,且易卡壳,而国军的各类马克辛除需水冷外,可靠性好得多,可见从步兵枪械看,国军是不亚于日军的;在火炮这方面,中国的现代后装火炮制造始于清末,当时仿德之克鲁柏型及奥匈百禄型居多,时称克式山炮或野战炮,这些型号是一战各列强的主要装备。到民国时期,改进不少,称为民式火炮,如沪厂出的民十四式七五野战炮等,那时,也开始仿制日式三八式七五野战炮和大正一五零榴弹炮等,总之,抗战前夕,中国在生产和装备德,日,美,奥,英,俄等各国火炮,其口径为七十五轻型火炮居多,除了数量不如日本陆军装备得多以外,在性能上是毫不逊色的。再加上1934年后大量的德国重装备开始运到中国,其中有15公分野战重炮(即德军FH-18型)24门、“克虏伯”战车16辆、75毫米仆福斯式高射炮28门、37公厘战防炮20门及瑞士奥利根公司的20公厘机关炮、15公分要塞大炮(用于长江江防)等各式武器,中国由此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化重炮团和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充实了中国部队的实力。而反观芬兰陆军的装备,还停留在一次大战的水平上,大炮大部份是一九00年前後的轻炮,甚至有一八八七年没有现代驻退装置的加农炮;坦克只有二十八辆一次大战时法国雷诺战车,和十辆左右比较现代的轻战车,芬兰唯一比较先进的只有在步兵轻武器方面,配备的是Mosin/NagantM1891/30型步枪,准确性较高;另外还有不少苏米冲锋枪。可见,无论从军队的数量还是装备来看,中国都要胜过芬兰。    (3)从国家的军事潜力比较:中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当时人口45000万人,领土面积1140万平方公里,地理环境复杂,既有江南水网密布的地形,也有云贵一带的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地域广大,可以以空间换时间,为抗战留下了充分的周旋空间;人口众多,为动员提供了充分的人力来源,备战条件优越。而芬兰全国领土面积只有44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70万人,且国土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人口大量集中的南部沿海又是苏联重点打击的目标,国土狭小,根本没有战略空间;人口不多,无法提供足够的兵源,条件比中国恶劣得多。    (4)从准备时间看:中国抗日,从1931年“九一八”到1937年,有6年准备,抗战前利用德国援助完成了20个德械调整师的整编,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还有20天时间可以应变。而苏联攻打芬兰时,1939年11月28日与芬兰断交,11月30日即发动50万大军从四个方向攻击,根本不给芬兰喘息的机会,芬兰根本无从准备。
   
  3、结果比较:    从以上分析,芬兰起点比我国低,人口和军队比我国少得多,国土狭小,根本没有战略空间,而敌人苏联又远比日本强大,军队机械化程度高,人数也多,又是突然袭击,条件比我国抗战要恶劣得多。然而,芬兰抗击苏军,自1940年11月到次年3月和约签订,不过四个月,使苏军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莫洛托夫在1940年3月28日向苏军最高统帅部报告的红军伤亡数字为:死亡48745人,伤158863人,这还只是一个大大缩水的数字,根据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透露,苏军实际在苏芬战争中损失上百万人(赫鲁晓夫回忆录142页),死亡20万人以上(柯林斯著“世界军事历史全书”第865页),苏军全建制被芬军歼灭的就有苏军第一六三师、第四十四师、第五十四师、第十八师和第一六八师,第一二二师和第八十八师遭到了歼灭性的打击,被俘55000人,而芬兰军队只有两万三千人阵亡,四万七千人受伤。更可贵的是,芬军通过战争,彻底打消了苏联企图吞并芬兰的企图,苏联一开始动用了54万大军进攻芬兰是志在必得,连傀儡政府也准备好了(即在苏芬战争开始那一天就成立的库西宁芬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想把芬兰象其它波罗的海国家一样吞掉,但苏芬战争的惨重代价使苏联不得不正视现实,解散了库西宁的芬兰人民共和国,重新与芬兰谈判和约。芬兰通过战争避免了与其它波罗的海国家一起被并入苏联的命运,最后虽对苏联作出一些妥协(主要是按苏联要求以1806年芬俄边境线为准调整了两国的边境,芬兰边境线从列宁格勒附近后退15公里,总计损失国土4万平方公里),但基本保证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战后,芬兰凭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福利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1999年以来,与美国一起名列世界最有竞争力国家的前两名;而日本原来对并吞中国心里没底,“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一直在要求军方不要扩大战线,但日军的长驱直入刺激了日本政府的侵略野心,日军1937年7月开始陆续增加到15个师团,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竟然能连占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各省的大片领土,1937年12月甚至攻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日本因此得寸进尺妄图灭亡中国,1938年1月,日本政府正式宣言不与蒋介石政府举行和平谈判,妄图通过扶植傀儡政权一举控制中国,抗战一直打了八年,中国军队节节败退,1944年甚至出现几十万日军大败国军几百万、狂追几千里,从河南一直追到贵州独山的豫湘桂大溃败,最后靠苏联进军东北和美国的原子弹打倒日本,中国才算是获得了抗战胜利。但抗战期间中国共死亡3500万人,财产的损失更是不可胜记,尤其抗战期间软弱涣散的军队,不仅刺激了日军的侵略胃口,连苏联也觉得可以来趁些便宜,结果苏联借进军东北的机会以索取援助中国抗战的代价为由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及苏联在东北的特权,中国的领土面积因此减少了150万平方公里公里,是芬兰丧失领土的30倍以上,旅顺、大连、南满铁路还被苏联强行租借。中国抗战一共付出了3500万人死亡(其中90%是平民)和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损失的巨大代价,国军在正面战场却才杀伤日军53万人,杀死日军的数目更是在20万以下,也就是说,中国几百万国军抗战八年,付出了3500万同胞牺牲的惨重代价,结果杀伤敌人的数字连芬军在苏芬战争中4个月时间内杀伤的敌军人数都不到,而芬军付出的代价只有不到七万军人伤亡,平民的损失就更小了,只有1800人死于轰炸。    4、我们的思考:    芬兰是以寡敌众,结果不仅及时制止了苏联的侵略,保卫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而且还杀伤了大量敌人,为国家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自己平民的损失也不大,一共只有1800人死于空袭;而中国以众击寡,总兵力是日本的几倍,却连战连败,不断刺激日本侵略的胃口,抗战打了八年,结果虽然靠苏联进军东北和美国的原子弹打倒日本获得了胜利,但却被自己的盟国苏联敲诈丧失了外蒙古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更重要的是付出了比芬兰多500倍的代价,牺牲了同胞3500万人,其中90%是平民,而换来杀伤日军的战果只有53万(指正面战场),我们扪心自问,抗战是不是如“一寸山河一寸血”里所说是“实力悬殊太大”、“我们已尽了全力”。如果说实力悬殊太大,我们和日本与芬兰和苏联比哪一个悬殊大,而我们已尽了全力云者,与芬兰的战果相比,我们作得真是太不够了。    芬兰能打的比中国好,主要是因为芬兰真正把国民当人看,真正爱护人民。芬兰在独立之初,与中国一样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在独立之初占66%,而这66%的农业人口中无地佃农占76%,贫富极其悬殊。芬兰国家独立以后,这76%的无地农民就成了政府重点关怀的对象,1918年,政府公布了土地改革法案,规定由政府先垫付资金向土地所有者买下土地交给耕种的佃农,再由佃农分年偿还,土地改革法案彻底改变了芬兰农村贫富悬殊的局面,到1930年,农村小土地占有者占总农业人口的94%,彻底解决了无地佃农的问题。而对一般居民,芬兰于1917年国家一独立就公布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不久,关于工伤事故、年老和残废者的保险、产妇补助、贫穷儿童的照管和失业救济等一系列的法律也制订了,有人担心政府没有钱来支付这一庞大的福利计划,问当时力主该计划的曼内海姆议员钱从那里来,曼内海姆议员回答说将军队从10万降低到1万,节约了军费自然就有钱了,那人大为担心,担心军队少了苏联会乘机打进来,曼内海姆议员回答:“苏联人来了,我们大家和他拼命就是了,总不能让他们伤害到人民。但如果现在不实行福利制度,那我们与苏联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国家等于是还没有建立,又谈何保卫呢”。在芬兰国家独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国家关怀每一个公民,尽一切努力去帮助他,真正尽到国家的责任,芬兰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益平等,到1939年,社会50%的财富掌握在工人、农民手里,芬兰被称为“工人和农民的社会”、“一般劳动者的共和国”(伍里宁著“芬兰史”第34页),西兰珀女士的经历可以说是芬兰社会的缩影,她186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家庭,作过工人和女仆,1900年开始担任女仆工会的管理员,1905年担任“仆妇杂志”的主编,1907年担任“劳动妇女”的主编,1919年国家独立后被选为议员,1926年进入政府担任社会事务部部长,国家能作到真正由普通的劳动者来管理,人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所以到1939年苏联进攻时,芬兰人民就象保卫家一样保卫国家,因为芬兰真正是他们自己的国家。他们保卫芬兰,实际就是在保卫自己的八小时工作制、义务教育制度、国民生老病残全面保险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激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即使是强大如苏联强硬如斯大林者也抵挡不住,斯大林摊上这么一个生而自由的芬兰邻居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而当时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当时统治中国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腐败买办官僚集团,这个集团一方面要抗日,要维护民族的尊严,其实也就是他们自己的尊严;另一方面,这个集团平时却过惯了腐化堕落、贪污受贿的日子,该拿的地方他们是一点也不肯少拿的。1942年2月7日美国国会批准无条件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到1943年底,中国政府提取了约一半的2.4亿美元,但根据美国财政部的调查资料,中国政府提取的2.4亿美元中有8000万美元已经存入了孔祥熙等人的个人帐号上,美国人对中国官员“公私不分”使用国家资金的方式非常恼火,结果蒋介石要求的10亿美元贷款1分也没有得到,而且罗斯福还决定,美国用于中国战场的开支每月将限制在2500万美元以内。中国抗战并非真的没有钱。据美国方面调查,当时中国富人在美国银行的存款约有33亿美元,如把这些富人的存款拿出来充作军用,足够再抗战5年,但支持重庆国府的腐败买办阶层不肯自己出钱打仗,却利用战争向美国伸手要钱,这让美国人十分反感,美国国会自1942年2月批准向中国无条件贷款5亿美元后,再也没有批准向中国贷款一美元。1942年6月美国与中国签订《租借协定》,向中国提供价值为35亿美元的军用物质,但这些援助物质,被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们视为“唐僧肉”,大家都试图从这里捞一把,装满战略物质的卡车从印缅公路开进中国后,有很大一部分便下落不明了,不久这些战略物质就出现在黑市上,不少军用物资还通过走私的方式卖给了日本人。美国驻中国战区最高参谋史迪威向罗斯福密报过很多美援物质流到了日本人手中,把国民党政府对军用物质的走私贪污称为“二战中最大的丑闻”。    另外,掌握国民党政府经济运营大权的宋氏家族,更是借机大发国难财,50年后的1983年,美国公开了联邦调查局1943年的调查报告,其中这样写道:“宋氏家族对中国经济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更超过对政治的欲望,美国5亿美元贷款相当一部分已经装入了宋氏家族的腰包”,美国财政部甚至还有人把宋氏家族戏称为“宋氏贼团”。 蒋介石统治集团这么腐败,其他官员上行下效,乘战争之机搜刮民财,甚至军队也不例外。管辖河南战区的汤恩伯将军,借战争之名向农民征收“特别税”,把农民的最后一点存粮也强行夺走。汤恩伯的苛税加上天候不好,造成了1942年到1943年的河南大饥荒,饿死同胞400万人,是南京大屠杀人数的10倍以上,当时河南农民有这样的口头禅:河南两大害,黄河和汤恩伯,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到河南采访报道了那里饿殍遍地,人吃人的惨状,河南大饥荒的报道在《时代周刊》刊登后,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美国人很反感中国政府不顾民众的需求,强征老百姓口粮的作法,宋美龄看到《时代周刊》的报道后大怒,要求《时代周刊》解雇写该报道的记者,但被《时代周刊》拒绝,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向蒋介石问起河南大饥荒的情况,蒋介石却对此话题表现的十分冷漠,罗斯福在开罗会议后说:“对于中国民众的悲惨状况,中国政府明显缺乏应有的同情心”。    一个不关心自己国民的国家,能得到其它国家的尊重吗,一个腐败贪婪的统治阶级,能领导全民族进行殊死的抗战吗,一个只知道搜刮掠夺国民却从不知道关心照顾国民的国家,国民会对他效忠吗。果然,1944年日军打通中国陆上通道的“一号作战”开始了,日本结集50多万军队向豫湘桂地区大举进攻,驻河南的汤恩伯守军40余万,面对5万多日军的进攻,竟然全线溃败,前后不过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军占领。守军司令汤恩伯首先脱离战线逃走,而且还命令他部队中800辆卡车中的600辆,为他和他的妻妾亲戚们搬运家私,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无心抵抗,军官们则忙著把自己的亲属财产转移到安全的内地,在战场上甚至出现几百人的日军败走上万人中国军队的状况,在历时八个月的“一号作战”中,中国军队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丧失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丢失大小城市146座及美军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在已成为强弩之末的日军面前,中国军队居然连连溃败,很多情况下甚至是望风而逃,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一下子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其实,从芬兰和中国对国民的不同态度上,已经可以得出这两场战争结果迥然不同的原因了。苏芬战争结束后,对国民在战争中的损失,包括人民在战争中自发坚壁清野的损失和从苏占区搬出的难民被迫放弃的资产,由芬兰政府包赔,其中损失在6500芬兰马克以下的政府全额赔偿,金额往上则赔偿比例逐级递减,100万芬兰马克以上赔偿10%,这才是真正为国民着想、视国民为主人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没办法不富裕、没办法不繁荣、没办法不强大。而蒋介石的中国则完全相反,1938年,为掩盖他军事上的失败,他在没有采取任何救护措施的情况下悍然下令决开黄河,一举淹死我国同胞近百万人,丧失全部财产流离失所的人更是不计其数。1942年,由于黄河决口,同时也由于蒋介石政府的苛捐杂税压榨太凶,河南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饿死同胞400万人,蒋介石对濒临绝境的饥民,不仅不采取任何救济措施,而且还不同意减少任何苛捐杂税,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国民藐视到了这个程度,他还能发展吗,还能抗战吗,甚至还能生存吗。果然,1949年,该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个刚刚吹嘘取得了蒋介石自称的“抗战的伟大胜利”、已经“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中华民国政府终于灭亡了. ----------------------------------------------------------------------------------------------------相关背景: 1939年11月30日,欧洲大战烽火正浓,强大的苏联发动了侵略弱小芬兰的非正义战争,苏芬战争爆发。
  
    芬兰以弱敌强苏军久攻不克
  
    芬兰对苏联的战争是一次很有名的以弱对强的战争。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军事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军事力量更是比当时强大的法西斯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1939年10月,苏联以列宁格勒距苏芬边界只有32公里,地位极不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部分领土和租借汉科半岛为海军基地,遭芬兰政府拒绝。11月28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说,由于芬兰对苏联采取“极端敌视和挑衅”的态度,苏联认为“芬兰已经走上直接对苏联发动战争的道路”,因此宣布废止1932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苏联宣布中断同芬兰的外交关系。1939年11月30日,苏军以20个师(45万人)、2000辆战车和1000余架作战飞机从四个方向对芬兰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3天内“解放”芬兰,并且当晚就在芬兰建立起了傀儡政府。
  
    而当时芬兰全国人口只有370万人,国防军总数只有3.3万人。芬兰陆军的装备,也只停留在一次大战的水平上。芬兰国土狭小,根本没有战略空间。苏联高层骄傲地认为芬兰会像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一样不堪一击,乖乖地归顺于苏联强大的襁褓之中。然而,芬军在力量对比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凭借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战、阵地战和消耗性围歼战,因此苏军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进展较快外,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惨重,对芬军主阵地久攻不克。加上苏联在“大清洗运动”中,大部分军事将领都遭到迫害,“幸运”活着的将领们也根本无心指挥战争。残酷无情的严寒气候则使苏军损失惨重。根据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透露,苏军实际在苏芬战争中损失上百万人。
  
    苏联悍然入侵芬兰
  
    当时被认为军事实力跟德国不相上下的社会主义苏联,趁1939年9月波兰败亡之机,为了自身安全要求芬兰割让领地,芬兰政府当然不会接受苏联的无理要求。结果苏联单方面撕毁1932年缔结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于1939年11月30日发动了侵略弱小芬兰的战争。正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芬兰脱离沙皇俄国的占领获得独立;然而22年后,却也是十月革命建立起的苏联发动了侵略芬兰的非正义战争。
  
   由于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签订了德国—苏联互不侵犯协议,使德国无法向芬兰派出援兵;而德国占领挪威的行动又使法国和英国远征援救部队不能在欧洲北部边缘登陆。因此,芬兰不得不在北极圈内零下40度的天气中独自展开英勇的游击战。苏军在苏奥穆斯萨尔来和托尔瓦耶维战斗中失败。在这两次战斗中,芬兰人使用装满汽油的瓶子,瓶塞上装有导火索,投向苏联坦克。芬兰人把这种武器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弹),作为对莫洛托夫的讽刺。
  
  
    雪地狙击手让苏军绝望
  
    在这场以弱抗强的战争中,芬兰狙击手有着非常卓著的战果。百发百中是狙击手们追求的境界。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然而同时期的一名狙击手却平均只需1.3发。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数字对比!
  
    芬兰狙击手中最厉害的当数SimoHayha。SimoHayha是芬兰也是世界最高猎杀记录505次的保持者。以SimoHayha为首的芬兰狙击手组成了滑雪部队,他们大多是专业猎人,对于山林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身穿跟雪一样白的白色伪装服,滑着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来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环境下,穿着笨笨的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的苏联红军士兵则是最明显不过的目标了。
  
    以SimoHayha为首的滑雪部队使用的虽然是从帝俄时期沿用下来的Mosin-Nagant步枪,却能在700米外狙杀苏军,在苏军士兵中造成极大的恐惧,称他们为“白色死神”。
  
    即使趴在雪地上,苏军也逃不过狙击手迅速而准确的射击。只要脑袋一探出地面,用不了30秒,就可能永远离开那战火纷飞的人世。有的胆小鬼士兵不敢抬头,趴在地面上,只顾低着头扫射,结果屁股上就被打出个对穿的窟窿。由于SimoHayha在苏芬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他被芬兰人民尊敬地称为“民族英雄”。
  
    也许是由于对“白色死神”的恐惧过于强烈,芬兰狙击手在雪夜中射击篝火旁饥饿疲惫的苏军士兵时,他们由于极度绝望,竟然对身边猝然毙命的战友视若无睹,静候着属于自己的那一颗子弹。
  
    在SimoHayha的505次击杀中,许多死者的最后容貌非常沉静,但谁知道这看似沉静的外表下,内心到底是从容还是绝望呢?
  
    停战谈判芬兰割让土地
  
    战争一直延续到次年3月,苏芬战争的惨重代价使苏联不得不正视现实,重新与芬兰谈判和约。芬兰政府也因弹尽粮绝只得接受苏联的讲和条件。1940年3月13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芬兰第三大城市维堡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分岛屿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港租给苏30年。芬兰虽然割让了1/10的领土,但通过战争避免了与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一起被并入苏联的命运,最后虽对苏联作出一些妥协,但基本保证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由于整个战争是在冬季严寒中进行的,史家又称之为“冬战”。
  
   在这场战争中,芬兰2.5万人死亡,5.5万人受伤。与此相比,苏联损失更为严重:20万人死亡,3万人受伤,1600辆坦克被毁,630架飞机被击落。这些数字,使希特勒相信,苏联是一位泥足巨人,无法抵御德国以现代化武器发动的战争。
  
   1941年6月21日,德国对苏联进攻,芬兰复仇的日子到来了。芬军指挥官曼纳林接受了德国的大量援助,包括派往北芬兰的阿尔卑斯部队。随后,芬兰向苏联及其盟国英国宣战,收回了1940年失去的领土,参与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对列宁格勒的围困行动,阻止该城市从西部获得援救物资。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失败后,情况对芬兰转为不利。为了避免国家再次遭到入侵,新的芬兰政府废止了与德国签订的协约,并请德国部队离开芬兰,撤到挪威。这一要求得到德国的接受,因为希特勒至此已无力实现他的意愿了。
  
    芬兰奥运会就此夭折
  
    雅典举办的是第28届奥运会,但是实际上奥运会历史上只真正举办过24届。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到1948年伦敦奥运会,由于二战的影响,奥运会被迫中断了12年。
  
    1940年的奥运会举办地点原本定在日本东京,但由于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奥委会将举办地点改到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可没多久,苏芬战争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主动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流产了。
----------------------------------------------------------------------------------------  芬兰的机动部队当时只有18万人,但实行游击战,芬兰的滑雪部队身披白色伪装服可以在雪地中迅速运动,并使用在西班牙内战中发明的石油炸弹。当年冬天温度低达-40℃,芬兰部队经常进攻苏联军队的食堂和篝火旁,游击战取得很大的成功。
  虽然芬兰的社会主义者因为其信仰不允许进入正式部队,但令芬兰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感到惊奇的是芬兰绝大部分社会主义者并没有和苏联站到一起,反而和他们的同胞一起战斗。这主要是由于有部分芬兰共产党人到苏联后,反而被斯大林的“大清洗”所镇压,引起对苏联的不信任感。另外还因为芬兰经过1918年的内战后,社会阶级差别缩小,社会矛盾减弱。
  苏联军官的傲慢和不能胜任也是战争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时苏联认为很快就能取得胜利,据历史记载当时苏联军队甚至手挽手唱着国歌向芬兰战线挺进。在大清洗中,苏联军官有80%被撤换,新上来的都是忠于斯大林而不懂指挥战争的,斯大林用政委监督军事长官,只是按照书本指挥战斗,苏联军队许多败仗都是由于指挥不当造成的。
  苏联军队也没有准备冬季在森林中战斗的装备,大量使用战斗车辆,这些车辆必须24小时不熄火才能保证油料不会冻住。苏联第44步兵师(约2万5千人)进入森林后被芬兰第9师(约6千人)分割包围歼灭,造成大约2万3千人战死,而芬兰方面只损失约8百人,并缴获43辆坦克,71架高射炮,29门反坦克炮,260辆卡车和1170匹马以及许多轻武器和给养。
  也由于苏联决策人员的傲慢无知,没能在战争开始时就投入决定性力量:芬兰在主要战场上集中了13万人和500门炮,而苏联只投入了20万人和900门炮,虽然有1千辆坦克,但没有好好运用,反而损失惨重。
  因为芬兰的装备不足,在开始时只有受到最基本的训练的士兵有军服和枪支,其他参战人员只能自己在衣服上佩带标志,所以尽量使用俘获的武器。由于苏联军队一开始领导不力,训练不足,大量武器落入芬兰人手中。
  由于斯大林的种族偏见,参加冬季战争的苏联军队主要是由南方的部队组成,他不信任当时在苏芬边界的部队,怕他们可能和芬兰人有亲戚关系或共同的文化历史,但南方的部队不适应芬兰的冬季寒冷和森林中的战斗。在1950年代,绝大部分芬兰人还生活在农村,他们自己的御寒衣物已经足可以使他们在严冬中战斗,当年的冬季是芬兰历史上有记录的最寒冷的三个冬天之一。
  芬兰空军的规模远小于苏联空军,不过他们的训练扎实,要求标准很高,飞行员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很普遍。芬兰空军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使用4机编队做为他们空战的基本编制。这种编队和德国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发展出来的战术编组的基本概念是相似的。四架飞机当中以两架为小队进行战斗,通常是由较为资深的飞行员担任小队的长机,在战斗中居于主动的地位,另外一架由较为资浅的飞行员操作,负责掩护和伺机攻击敌机。这种战术编队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逐渐被各国家采用,并且成为现代战斗机作战编队的基础。
  苏联空军当时还是采用沿习自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3机编队战术,无论是在飞行员个别的训练、编队间的默契以及作战的企图心上都远不如芬兰,有不少的报告指出3机编队中的僚机有的时候无论有没有目标,都会随着长机开火,形成浪费弹药的情况。负责支援轰炸机的战斗机有的时候还会丢下同伴,脱离作战空域。
  较差的训练以及呆板的战术,使得苏联空军虽然数量大于芬兰空军,然而在作战效果上远不如芬兰空军的表现,导致苏联空军损失惨重之外,对芬兰境内目标的轰炸效果也非常有限。  
国外支援
  
  由于苏联的行为是明显侵略,引起许多外国团体的不满,送来物资和药品援助芬兰,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芬兰移民,有许多回来参加战斗。在战斗期间共有1,010丹麦志愿者、895位挪威志愿者、372英国志愿者、346位芬兰在外国的移民和210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者参加了战斗。还有许多外国记者来芬兰报道。
  瑞典当时还非中立国,只是声称为“不结盟国家”,但也支援芬兰军事物资和现金,有8,700位瑞典志愿者准备到芬兰参加战斗,其中包括一个空军,有12架战斗机、5架轰炸机和8架后勤飞机,占当时瑞典空军的1/3,他们放弃瑞典军衔,准备到芬兰战斗,还包括900位地勤工人和工程师。
  瑞典志愿军有8,402人在2月中旬参加了战斗,33人战死。  
英法的作用  直到1940年2月,同盟国才决定援助芬兰,2月5日同盟国考虑3月20日在挪威北部登陆10万英国军队和3万5千法国军队,穿过瑞典进入芬兰,但需要在芬兰政府要求的条件下。3月2日正式向挪威和瑞典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将这两个中立国带入同盟国一方。但12月时希特勒已经向瑞典政府照会,如果同盟国军队踏上瑞典国土一步,就意味着德国立即进攻瑞典。
  当时瑞典和挪威政府都没有同意同盟国的要求,战后透露的文件证实,其实同盟国根本无意和苏联交火,只是想借此占领挪威北部的铁矿,以阻断德国的战略物资来源。
  瑞典拒绝了同盟国军队入境的要求,也拒绝了芬兰希望瑞典正规军参加战斗的要求,同时明确表示不能进一步对芬兰援助了。现在芬兰已经处于两难地步,同盟国希望战争继续拖下去,而瑞典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害怕会殃及池鱼。德国也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当时各国都在敦促芬兰,英法答应送来20,000人部队,德国和瑞典希望答应和平条件,芬兰军队指挥对战斗发展比较悲观,所以芬兰政府下决心在2月29日开始和平谈判。
  听到芬兰开始谈判,英法又答应送来50,000人部队,但实际只有6,000人准备援助芬兰,其余人准备夺取挪威铁矿和港口。这个情报到达苏联决策部门,也促使了和平协议的迅速达成。  
停战
  到了冬季快结束时,德国敦促芬兰尽快和苏联谈判,苏联也损失惨重,又在国际社会中受到孤立。2月12日芬兰收到和平协议草案,不仅德国,瑞典也希望战争尽早结束以免受到波及,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公开宣称不再给予芬兰以军事援助。
  到了2月底,芬兰的军事物资几乎消耗殆尽,苏联也已经攻破曼诺海姆防线。2月29日,芬兰政府同意谈判,3月5日,苏联军队又挺进10-15千米,逼近维堡郊区,芬兰政府要求停战,但苏联军队一直到3月12日协定签字才停止军队进攻。
  这次战争中苏联红军损失惨重,48,000人阵亡,27万人失踪。芬兰方面22,830人阵亡。芬兰老兵经常夸口说一名芬兰士兵倒下去,要换取10名苏联士兵的生命。此外苏联还丧失了2千辆坦克。红军的将军说在这次战争中“我们获得了足够埋葬阵亡将士们的土地”。---------------------------------------------------------------------------------------- 芬兰是个很独特的国家,她跟前苏联有很长的边境相接,但在她七十年的历史中,虽然有很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却能保持着一个独立的民主政体,而不像其他邻接前苏联的小国一样被吞并或沦为附庸。她之所以能保持这个状态,完全是血汗换来的。  
一九一七年俄罗斯帝国崩溃,各股革命势力正在俄罗斯国内争斗,边境许多民族纷纷独立建国。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四国是北部波罗的海周边趁机而起的小国。十月革命后共产党掌控俄罗斯,建立苏维埃,芬兰的共产党在一九一八年也趁机而起,试图推翻共和政体。这就是芬兰的内战,后来被压制下去,共产党成员逃到苏联。芬兰享受了二十年的和平与繁荣。 一九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苏联与德国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并在九月共同出兵瓜分波兰。虽然有这个条约存在,多疑的斯大林并不傻,他不信赖这个条约可以维持长久,因此他亟於加强北方——尤其是波罗的海一带——的防卫力量,以建立一个跟德国间的缓冲区。首先他压迫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签署贸易及协防条约,并租借军事基地,然后他转而处理芬兰问题。当时的芬兰在苏联共产党眼中根本就是「白俄」的馀孽,而且他们怀疑芬兰跟右翼的纳粹德国有秘密勾结,一旦有事会成为攻击可拉半岛上重要军港莫曼斯克的跳板。更何况芬兰边境离北俄第一大城列宁格勒只有四十公里,她在芬兰湾上的几个小岛更对列宁格勒的海上防卫十分重要。当然,这里面更夹杂了斯大林的野心。 一九叁九年十月起,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开始跟芬兰谈判,要求芬兰割让列宁格勒以北及莫曼斯克以西的一些领土,并且将芬兰湾入口处的罕勾港(Hango)和芬兰湾内的一些小岛租借给苏联作为军事基地;苏联的交换条件是将东卡瑞立亚(EastKarelia)约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芬兰作为补偿。苏联的条件看起来不算严苛,甚至芬兰得到的土地要比失去的多。但是实情并非如此,芬兰失去的土地都是比较肥沃的地区,苏联用来交换的土地除了一片密林和荒原外什麽都没有;另外波罗的海边上的叁小国虽然也接受苏联类似的要求以换取和平,但是不多久苏联支持下的共产党就夺取了政权,将原本独立的叁小国也纳入成为附庸。对这样的条件,芬兰人当然会犹豫。斯大林原来以为芬兰跟其他叁小国一样,只要声音大一点,吓一吓就会屈服了;想不到芬兰人不吃这一套。在恼怒之下,他提出更苛刻的条件,当然更没有结果。最后他决定要采取军事行动,给芬兰一个教训,并且准备在入侵芬兰后让放逐在外的芬兰共产党掌控政府,建立魁儡政权。 在当时,这两国的国力根本无法比拟。苏联人口有一亿叁千万人,常备军有六十万人,分为二十八个师,外加一个机械化军团(叁到四个师),五个战车旅,炮兵数量很庞大,另外还有数百万的后备兵员可以动员;空军更有上千架飞机。芬兰人口只有叁百五十万人,常备军约叁万人,加上动员后的后备部队共二十万人,编成八个步兵师,另外有约十万人的国民兵部队和妇女辅助队;战车只有二十八辆一次大战时法国雷诺战车,和十辆左右比较现代的轻战车;炮兵也很薄弱,大部份是一九00年前后的轻炮,甚至有一八八七年没有现代驻退装置的加农炮;空军则只有七十架飞机。芬兰唯一能跟苏联比较的只有在步兵轻武器方面,配备的同样是Mosin/NagantM1891/30型步枪,但是芬兰军的经过改良,准确性较高;另外还有不少苏米(Suomi)冲锋枪。 苏联为了进攻芬兰作了部份性的动员,兵员总数达到约五十四万人。作战序列以列宁格勒军区为总指挥,下辖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及第十四军。作战计划如下: 南部攻势 第七军(十个步兵师,六个战车旅,兵员二十四万人,战车一千五百辆,大炮九百门,飞机叁百架)从列宁格勒以北沿着拉都嘎湖西岸向北进攻,突破芬兰的曼尼海姆防线,夺取芬兰第二大城威普立(HViipuri),然后向首都赫尔辛基前进。 第八军(七个步兵师,一个战车旅,兵员十五万人,战车五百四十五辆,大炮五百二十门,飞机两百架)沿拉嘟嘎湖北岸向西进攻,跟第八军会师,以钳形战术粉碎芬兰军的抵抗 中部攻势 第九军(五个步兵师,兵员九万五千人,战车两百七十五辆,大炮叁百六十门,飞机一百架)经苏欧穆沙密(Suomusalmi)攻向位於波司尼亚(Bothnia)湾畔的欧路(Oulu),将芬兰割为两半并切断跟瑞典间的陆上交通。 北部攻势 第十四军(叁个步兵师,兵员五万五千人,战车一百六十五辆,大炮两百二十门,飞机七十架)从莫曼斯克向西攻击皮查摩(Petsamo)地区,然后沿「极圈公路」南下五百公里,再向西攻到瑞典边境为止。 这个作战计画在纸面上看来十分完美,红军挟着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分进合击,把芬兰切成数块,首尾不能相应;即使数量居於绝对劣势的芬兰军有准备,他们也无法沿着漫长的国境线布防,红军的前进应该是势如破足。苏联领导阶层的信心十足,副国防部长指示炮兵单位只要准备十二天的弹药就足够,担任游行前导进入赫尔辛基的一支军乐队都准备好了;连斯大林都相信这次战争不会超过十六天,还特地下指令给各部队绝对不准进入瑞典的领土. 芬兰军的作战计画不如苏军这麽大规模,他们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次大战时的静态防卫,将大部份部队集中在拉都嘎湖西岸的曼尼海姆防线,因为这个狭窄的地带正是传统上入侵芬兰的走廊;从拉都嘎湖北岸一直到巴伦支海,他们只配备了少数的警戒部队,监视那整片无法穿越的密林和沼泽荒原。不过这个曼尼海姆防线其实并不怎麽坚强,主要是以沿线的碉堡群为防御的重心,碉堡群间的间隔也很大;许多碉堡更只是由原木建成,连混凝土都没用上。 一九叁九年十一月叁十日,在连续数天挑衅之后,苏联军正式侵入芬兰领土。一开始,红军的计画执行得很顺利,芬兰的前卫部队根本挡不住红军的集中攻击。在第七军的正面,许多芬兰士兵有生以来首次面对战车,惊慌失措地逃逸,第八军的进展也不慢。在第九军当前的两个芬兰民兵营根本就像是大象面前的蚂蚁一样,很容易就被扫开。最北方的第十四军也轻易地攻占了皮查摩地区。 开战一周后,芬兰的战线各处都告急,似乎全面崩溃迫在眉睫,但是苏联这四支部队却忽然停下来整补,让芬兰军有喘口气的机会。为什麽红军会停下来呢?照理说根据他们作战的教条,应该是攻击加攻击的奔流战术,不会给敌人喘息的机会;难道他们志得意满,学龟兔赛跑的兔子躺下来睡觉了吗?不是的,其实红军有他们的苦衷。首先是天候问题,这年的冬季是欧洲百年以来最冷的冬季,在芬兰地区夜间温度经常在摄氏零下叁十五度左右,苏联的战车每两小时一定要发动一次,许多卡车的水箱都冻裂了,润滑油也常结冻造成武器失灵。芬兰人民在许多地方都自动自发地做到坚壁清野,逃难前把自己的房子烧成平地;御寒准备不足的苏军即使攻占了一个村庄也往往找不到房子可住,只能挤在数量稀少的帐棚里。 天候之外,地形也是很大的问题。除了第七军之外,其他叁个军都发现自己被地形所困,他们进军路线上都是密林沼泽,机械部队根本无法穿越,只能靠仅有的几条羊肠小径,少量的芬兰军就可以把它们封死。而苏军步兵大部份都是来自南俄、乌克兰、以及中亚等比较温暖地区的士兵,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寒冷的雪地作战,也缺乏雪鞋、雪屐,会滑雪的更少之又少。少数一两个受过寒训的部队的能力也值得怀疑,他们的寒训手册中竟然有一章专门讲授如何在穿雪屐时用刺刀肉搏——芬兰人把它当笑话大全传阅。所以红军的部队的运动完全都局限於道路附近,无法作越野运动。这些农民出身的士兵也太过好奇,对芬兰人留下的物品都想捡拾据为己有,许多都丧生在芬兰人布下的诡雷之下。苏军的车辆没有伪装,都漆成深橄榄色,士兵的战斗服也是卡其色,在雪地里特别明显,成为芬兰狙击手的最好目标。所以,苏联各部队都不约而同的停下来整补,准备下一波攻势。 但是,这给芬兰军松一口气的机会。芬兰军在经过初期的惊慌之后逐渐冷静下来,开始用各种方法骚扰苏军。芬兰军原本就专精於防御作战,再加上对天候和地形的熟悉,更是如鱼得水。他们个个都会滑雪,无声无息地在密林中滑雪穿梭,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用冲锋枪扫射一阵,然后又像幽灵一样地消失在密林中。他们其中有很多都是职业猎人,穿着白色伪装服,在密林中根本看不到;往往当苏军士兵毫无戒心的时候从七、八百公尺外射来一发子弹,马上多一个人去见马克思,在苏军中造成很大的恐慌。苏军虽然尝试派出巡逻队,并没有什麽效果,甚至於这些巡逻队还常常被芬兰军伏击,消失得无影无踪。许多苏联士兵开始称芬兰军为BelayaSmert(白色死神),可以想见他们的士气。芬兰军最喜欢的目标是补给车队和野战厨房,这些不但是容易的目标,还可以让大量的苏军士兵没有办法得到热食,士气大受打击。他们这种战术成功到什麽程度呢?苏军第四十四师师长败退被斯大林处决时,罪名之一就是丧失了五十五个野战厨房。除了善用地形外,芬兰军也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补充装备之不足。他们没有足够的战防炮,但是苏军步战协同作战几乎是不存在,於是芬军步兵就用炸药和火焰瓶来对付落单的苏军战车。火焰瓶的浑名「莫洛托夫鸡尾酒」就是这时得来的。芬兰军更假扮苏军士兵指挥交通,把整支苏军补给车队指引到芬兰军的防线去 在南方,苏联第七军在十二月七日停下花了十天的时间整补,芬兰军趁机补强了曼尼海姆防线的防御。曼尼海姆抽调一个杂牌团,由一名自告奋勇的富商塔维拉(PaavoTalvela)率领,增援拉都嘎湖北岸的防务。塔维拉到达该地区后,发现当地芬兰军在连日的撤退下士气低落,马上就采取主动攻势。他的部队在深夜溜过结冻的湖面,突袭睡梦中的苏联第八军前卫。虽然没有造成多少实际损失,但是他辖下部队士气为之一振。接着他把这打跑战术一再地重复,不管是白天或夜晚,随时都有状况,打得苏联士兵都没法好好休息。然后他更利用苏军依赖道路的弱点,发展出着名的「柴堆(motti)战术」——所谓的motti是芬兰人伐木的习惯,他们先砍下树木堆成一堆,日后再来一一处理。他们对苏军也是比照办理,利用地形和天候把苏军的纵队挡住,再用不停的打跑战术刺探纵队中各部队的强度,然后选择弱点突穿,建立横过道路的封锁线,把苏军纵队切割成营、连级的小口袋,再一一地吃掉。苏联军队习惯於大兵团、大计划的作战,一旦碰上这种各自为战的情况就慌了手脚,不会采取主动,唯一会做的事就是马上就地掘壕防御,等待上级指令。但是往往指令不下来,补给也接不上,又饿又冻的苏联士兵根本就无法有效地防御。这样下来没过几天,苏联第八军就从攻势变成处於守势的状态。 在最北方苏联第十四军比较有所斩获,在成功地占领皮查摩后,继续向南进攻。但是仍然不敌「白色死神」,只沿着「极圈公路」推进了九十公里不到就被一个芬兰营挡了下来。 苏联第七军在休息十天后,终於在十二月十七日重新展开攻势,进攻曼尼海姆防线。他们攻击的协调程度非常差,连曼尼海姆都把它们比方成「一个指挥紊乱、荒腔走板的管弦乐曲」。当苏联步兵用人海战术前进时,苏军坦克并没有出现支援,步兵在芬兰军准确的射击下横尸遍野。等到苏军坦克出现时,他们的步兵则又不见踪影,芬兰军虽然没有强力的反战车装备,却能轻易地接近苏军战车后方,用冻硬的木材塞入履带和履带轮之间,让它们动弹不得,再用手榴弹、火焰瓶摧毁它们。短短四天之中,苏军就损失了两百叁十九辆坦克,步兵损失更多,不得不在十二月二十日停止攻势 苏联最大的噩梦在中部攻势。第九军兵分叁路,北路是第一二二师,中路是第一六叁师,南路是第五十四师,另外第四十四师和第八十八师担任军预备队。芬兰军原本只有两个国民兵营担任警戒,苏军开始攻击后才七拼八凑编成第九师,紧急地调到这个地区。第九师先派出一部份部队掩护北路和南路,在十二月十一日用一个团就把苏军第一六叁师的补给线切断并包围起来。苏军派第四十四师来解围,也一样在路上被切成数截,落入「柴堆战术」的死亡陷阱之中。又冻又饿的苏军在一个个口袋里既无法突围,又无法得到补给,连生个火来取暖都还要担心芬兰士兵会从阴影中滑雪出来,往火堆里扔炸药;反观芬兰军因为有机动力(滑雪),他们可以在密林深处设立有火炉的营地,各部队轮替休息。从十二月十一日打到一月八日,这两个师被彻底消灭,芬兰军统计到的尸体有两万七千五百多具,另外不计其数的苏军尸体掩埋在森林中的积雪之下,数个月甚至数年后才被发现;芬兰军方面只有九百人阵亡,另外一千七百七十人受伤。在这同时,芬兰军也围上了第一二二师,以及增援的第八十八师,他们状况稍稍好一点,没有全盘崩溃,不过在整个战争期间(到叁月八日为止)他们困守在一小块地区,并且蒙受重大损失。第五十四师则步上第一六叁师和第四十四师后尘,整个被芬兰军吃掉。 这之后,在苏联第八军地区,第十八师和第一六八师也遭遇了跟他们第九军的同志一样的命运,还陪上了一个坦克旅。 这样的战果当然让斯大林大为震怒,於是一批高级军官人头纷纷落地。斯大林把总司令换掉,由在一九叁九年指挥波兰之役的提摩申科元帅接任。他大量调集增援的部队,人数到达九十万人之多,大炮有两千八百多门,在适应雪地作战上作了一些紧急的改善。也对部队进行特训,要求战车和步兵相互支援。 在经过大量的轰炸(苏联空军在一月份总共出动了七千多架次)与炮击后,苏军在二月十一日再度从南部向曼尼海姆防线进攻。这次苏军是只许胜不许败,各级指挥官完全不顾人命和装备的消耗,一波波地人海战术冲锋前进,有时尸体堆了叁四层厚。芬兰军虽然英勇地抵抗,造成苏军极大的伤亡,毕竟还是敌不过苏军数量上的优势,终於在叁月初曼尼海姆防线失陷,全线告急。芬兰政府不得不寻求外交解决。这时苏联其实也急着找个下台阶,原因有二,一是天候:春天将近,解冻后芬兰地区大部份会变成泥泞不堪的沼泽,更不利苏军作战;第二是国际政治:苏联入侵芬兰已经导致她被国联褫夺会籍、驱逐出会,可见西方国家对这场战争的观感,如果再持续下去,说不定英法等国都会出兵芬兰助战。於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芬兰终於在叁月十二日接受苏联的条件,结束了这场历时叁个半月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芬兰当然损失很大。芬兰军有两万五千人阵亡,四万叁千人受伤。而最后他们除了要接受斯大林最初的条件外,更多赔上了不少领土,总面积达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十二。但是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再加上芬共起事的失败,让莫斯科认识到共产党在芬兰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斯大林在和约中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答应不再支持芬共。而且这个战争更打出了芬兰人的团结心。苏联红军在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保守估计有近五十万人伤亡,实际数字有可能要多一倍;据说从列宁格勒一路到莫斯科,稍微像样一点的医院都挤满了伤兵。苏芬这次冬之战把苏联军队的弱点暴露无遗。他们空有庞大的组织,现代的机械化部队,大量的重装备,但却无法发挥功用。由於斯大林在30年代整肃异己及共产党政治挂帅的结果,各级指挥官不是对上级唯命是从的应声虫,就是政治忠诚度远胜过其军事能力的党官。他们在面对灵活多变的芬兰军队时,不能也不敢更动从上级下达的计画和命令来应付突发状况。他们的素质更影响了一般士兵,无法提供适当的训练和指令。再加上对天候和地形毫无准备,可说是大大的出了一次丑。 德国人虽然没有介入此次作战,但也派出了许多军事观察员到芬兰观战。当他们看到苏联红军连像芬兰这种小国寡民、甲兵不完、城郭不固的对手都无法应付,无疑地对和芬兰军队同样高素质但有更精良装备的德国国防军的信心更坚定,相信只要几个月就一定能击败苏联红军。而且,如果苏联红军的冬季作战能力如此之差,「冬将军」对德军来说就不是那麽大的问题。这无疑地对希特勒决心发动「巴巴罗莎」作战有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德军在这方面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苏联红军虽然跟共产党的官僚组织一样僵化而泛教条,但是他们习惯於从错误中学习,即使这个教训是数百万人命换来的,对俄国这种国家来说,根本不算什麽。而且,一旦他们学到了教训,这就成为新的教条,更能彻底地贯彻。斯大林在这次冬之战中看到自己依照忠诚度整肃红军的错误,开始做一些调整;一些无能的军官被罢黜,政战官介入军事行动的权力被限制了,在苏芬之战中表现杰出的军官获得升迁。像在1940年1月后指挥芬兰之役的提摩申科元帅就取代斯大林的酒友佛洛史洛夫出任国防部长,他马上就提拔刚在诺门罕事件立下大功的师长为他的参谋长,他的名字是朱可夫。另外,对於部队间的协调,对命令的变通性,以及兵员的训练都开始作了一些改进,对於冬季作战也加强了整训,更加宽了新型T34战车的履带以利雪地运动。当1941年德军的「巴巴罗莎」作战开始时,虽然这些改革还没有完全完成,苏联红军已经不再是一年半前的阿斗了;而红军在1941年冬季展开的反攻更让德军在几个月内结束苏联的计画彻底破灭。到最后,苏联还是靠着它的人力和资源获得最后的胜利。 ----------------------------------------------------------------------------------------电影:Talvisota//v.youku.com/v_show/id_XMTE0NjA3OTI=.html//v.youku.com/v_show/id_XMTE0NjA3OTY=.htmlhttp://www.verycd.com/topics/99273/
语言: 芬兰语 俄语
制片国家/地区: 芬兰
上映日期: 1989-11-30
简体中文名: 苏芬战争
【影片简介】     苏联在1939年大举对芬兰侵略攻击,主要企图将她并吞为其联邦之一,至少能占领部分领土,作为战略上的屏障。这场战争显然犯下了二个错误,首先他们不该选择在气候恶劣的冬天行动,再者他们低估了芬兰人的顽强抵抗。苏联付出了沉重代价,芬兰虽然丧失了一些领土,但保有了自己国家的主权。
  
    芬兰导演Pekka Parikka从头到尾,无意将这场战争描绘为辉煌的保卫战,反而强调敌我双方的惨烈战况。俄方伤亡惨重的同时,芬兰军队也因对方的猛烈炮火,唯有冲锋陷阵以保性命。血肉模糊的画面布满全片,导演也以此强烈地表达了战争毫无理性的毁灭性。
  
  1990 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