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空军一号:留守儿童 国家之“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4:07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全国妇联儿童部统计,目前,我国在农村五周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2300万人。而近日发生的甘肃正宁校车事故(详见话题《甘肃正宁校车事故之殇》)也不得不让人关注事件产生的另一现象,即这些安全事故绝大多数发生于农村乡镇,每每都会给留守儿童造成重大伤亡。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正日益庞大,他们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所面临的安全、教育等问题,值得每一个人去关注、去反思。

1致命校车反思:有必要放大留守儿童生存状态

  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被撞,目前已经造成21人死亡,其中2名成人。

  对此事的反思,绝大多数评论局限于校车本身。各界舆论的聚焦点无疑在于是否应将公车经费向校车倾斜。而实际上,另一个现象更有必要予以重视,即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校园重大安全事故,绝大多数发生于农村乡镇,每每给留守儿童造成重大伤亡。如2007年,湖北麻城一接送幼儿园孩子的面包车发生车祸,7名幼儿死亡、14名幼儿受伤;去年12月份,湖南衡南县校车坠河事故致14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

  同正宁车祸一样,上述车祸也有驾驶员素质和校车安全等表象原因,但留守儿童一次次被置于车祸危险的边缘,却不能不令人深思。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相较于城市里的机关幼儿园,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幼儿园还是一汪任其肆意生长的野草地,监管无力,设施落后。尽管如此,为了上幼儿园,许多留守儿童不得不每天乘车来回奔波。另一方面,为应对农村日益出现的人口空心化下学生剧减现象,许多地方加大了农村学校综合撤并力度。依旧是庆阳县,自2009年始该县西峰区便迈开了农村学校的撤并工作,“政策已经惠及1.1万名农村学生”。另有调查却显示,许多孩子希望在家门口上学。撤并可以集中资源,但由此以来,原本可以走读的学生,从此不得不踏上更远的求学路。实际上,大多留守儿童为了节约成本,除了校车外,往往会选择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差的交通工具。

  当不能在距离更近的学校上学,当父母无法有效承担监护职责时,留守儿童其实已经被置于危险的境地。除了校车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其实很多,每年夏天,总能看到留守儿童一次数人的群体性淹亡报道。还有,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率高,许多只是等着上完初中便外出务工,所学知识仅仅沉淀在义务教育底线。

2农村5岁以下留守儿童2300万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中国发展基金会的“2011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讨会”日前结束,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邓丽透露说,在农村五周岁以下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0.19%,为2300万人,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等7省0-5周岁留守幼儿均超过百万人。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3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 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 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 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意外伤害也是留守儿童经常遭遇的。除了之前提到的校车事件,由此引出的太多校车安全事故,我们已无需赘言。此外,由于父母长年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的活动场所,而当好奇心驱使这些孩子到一些充满危险的环境嬉戏时,悲剧就会在瞬间发生。

  在某火车站,就发生了小学生贪玩爬货运火车,跳车时摔倒在车厢下,被车轮轧断右腿的惨剧。还有,一留守男生在同学家中突然莫名地遭到一群同学和社会青年的暴打,结果伤重导致脑死亡……让人触目惊心的种种事件,无不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在人身安全方面存在的巨大问题隐患。

  四  生活条件差,直接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法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有时因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挣到的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

  另外,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农业被称为“老弱病残”农业。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五 社会关爱不足问题,引发心理缺失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有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可。

4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已经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个人数达5000多万的群体的问题了,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他们都是农村的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要想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先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要尽量寻找其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耽误一代人的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具体情况如下:

  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

  以上三点应该是造成“留守儿童”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如果能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不但留守儿童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可迎刃而解,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首先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使户籍制度不再成为隔离城乡的桎悎,使农民子女能够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子女同样的受教育机会。其次,彻底打破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平等待遇,真正实现“同工同酬”,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老少得”的分配原则,使农民工的收入与城市工人的收入达到相同的水平,这是农民工完全城市化的最关键因素。如果这两件事做不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只能等到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社会进入小康的时候才能解决。那时,我们耽误的可能就不是一代人了。

5结语

  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构成了社会和国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忽视的庞大群体。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守望着,他们守望着幸福,守望着希望,守望着安全的生存环境,他们守望着公正、公平与和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