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失踪配偶再婚财产:朗诵艺术——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与“文气”解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59:35

朗诵艺术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与“文气”解构

作者:彭玲 

  “文气”一词,历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后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文气”是作家的天赋与才能;或以为是文章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或以为是内容与形式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气势和力量,等等。而在这里所谓的“文气”,是声与情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朗诵作品时所获得的一种美感。[1]也即是说,通过朗诵(其中包括语音技巧、情感表达技巧、体态表达技巧的运用),把静态的文学作品转换为富有动感的声音,把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意象以及人物的喜、怒、哀、乐传神地表达出来,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  众所周知,诗歌是最适宜朗诵的文学体裁。马南邨在《燕山夜话》中有这样一段话:“一首诗的好坏能不能评出分数来呢?许多人问过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是可以解答的,也应该解答。以前苏东坡曾经解答过这个问题,据宋代周密《齐东野话》载:”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语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三分诗七分读耳’。可见,朗诵对于表现一首诗的主旨,意境是非常重要的。[2]基于此,朗诵时要特别注意诗歌所具备的内在意蕴,即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诗贵乎情”,诗歌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物,在其历史的衍变中,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本质特征-“抒情”。《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晋代陆机《文赋》指出:“诗缘情而绮靡”。当代诗歌理论家谢冕认为:“诗的本质在于抒情”。[3]因此,诗歌是诗人透过生活表层,抓住事物本质,经过精心选择和提炼,以自己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熔铸而成的艺术结晶,它比其他文体在情感表达方面更加集中、更加浓缩、更加鲜明。那么,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它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的。诗自古以来就是要放声吟诵的,古代文人儒者要“诵诗三百,歌诗三百”。今人有一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要赋予诗歌以声音,“以情运气,以气托声”,[4]把声与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诗作者所提供的思想内容,张扬诗人的情感精神世界,再现诗歌的“文气”。然而,要用声音传达出诗歌那种独特的意境和和蕴味,各种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仅从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这四种语音技巧着手论述他们在诗歌“文气”解构上的运用。 一、重音与诗歌“文气”解构  所谓重音,就是表演者运用声音形式着意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和词组)。[5]它是诗歌朗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恰当的运用重音,能准确地表达具体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突出地表达作品的主题。而重音的确定是在仔细钻研、准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把握住全篇的中心,根据每词、每句、每段在表义上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逐一确定每一语句应该着意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或词组)。如果按照语法结构来判断,重音词语的位置一般是: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也常常重读。一般来说,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种,如能准确地把握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线索,使三种重音配合得适当匀称,能够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再现诗歌的“文气”。而具体到某一重音该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表达重音的方式常用的有加强音量、夸大调值、拖长音节、一字一顿、重音轻读等等。   (一)、加强音量,如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其中的“但”是语义重音。这一转折把诗句的一、二句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虽然知道人死了什么事情都不要操心了,但是他还是牵挂着祖国的统一大业。“但”字后紧跟着的“悲”字是感情重音,里面包含着诗人的四种情感:①对南宋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下的悲痛。②对南宋统治者不思保国的悲愤。③对自己年迈[8]体衰,不能再披戎装,奋勇杀敌的悲伤。④对中原遗民四处流亡,苟且偷生的悲悯。这四种悲交织在一起,再现出诗人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伤之情。诗句的最后一句,“无忘”应读重音。“无”为语法重音,“忘”为感情重音。一般情况下,感情重音、语义重音、语法重音的轻重情况如下:感情重音>语义重音>语法重音。因此,朗诵这首诗时,从语音技巧方面看,必须仅仅把握住这两个词的重音,适当加强音量,才能使全诗中作者那种渴望祖国统一、至死不渝的强烈爱国精神得到再现。 (二)夸大调值   把要强调的字词调值读得夸张一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好的渲染情感。如:《啊,焦书记》中的开头一段         历史曾经这样忠告人们:         谁若骑在人民头上,人民会将他重重地摔倒。         谁给人民当牛马,人民会传颂他世世代代。   其中“谁”、“摔倒”、“世世代代”这几个词夸大了调值,渲染了一种高亢、庄严的基调。朗诵时,把这种基调与诗中情感联系起来,再现这首惊天地、泣鬼神、感万物、震乾坤的壮丽赞歌!  (三)拖长音节   诗歌朗诵中,拖长重音音节,其意在渲染内在情绪,表达深挚的情意。同时,有利于加深听众的印象,借助想象,启动共鸣。如:         交警之歌---是春雨中肩旁步话机里的絮语         交警之歌---是夏日中被汗水浸透的橄榄绿         交警之歌---是秋风里交通岗台上的飒爽英姿         交警之歌---是冬雪上那行行复行行的足迹  四个“交警之歌”,拖长音节,把对交警由衷地敬佩和赞赏之情表现地淋漓尽致。声与情有机结合,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四)一字一顿   一字一顿就是在强调的字词前后作必要的顿歇。这种情况往往应用于朗诵深沉感人或者有号召力的诗歌。比如: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呀,你在哪、理?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首诗歌中,通过对“想念你”,“好总理”作适当的顿歇,再现人民呼唤总理的动人场景,使朗诵者和听众都能从中深入地感受到周恩来总理高大的人格力量,感受这种力量赖以生存的无比博大、浩瀚深广的群众基础。假如没有这种语音技巧的运用,本诗的“文气”不能得到完整地解构。 (五)重音轻读   这是一种特殊现象。把要强调的字词减少音量,加重气息,这种方式常用来表达轻柔深挚的细腻感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开头一段: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最后一段: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中的“轻轻的”,“悄悄的”是感情重音与语法重音的结合点,本应该重读,但全诗表现出的离愁别绪含蓄委婉,意境优美,因此读的时候要做到重音轻读。体现出诗人当时那种不肯破坏康河宁静、恋恋不舍的离别之情。朗诵者要用稍低沉、略压抑但不失轻灵的声音再渗入静静离别的情思,带领听众进入一种幽静的依依惜别氛围。从而有利于解构该诗的“文气”。    此外,还可采用停顿重读,语调抑扬与节奏变化,运用特殊技巧(如气音、喷口、抽气、托气、笑语、颤音、模拟)来强调重音,突出情感。    二、停顿与诗歌“文气”解构   停顿就是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在说话的时候,停顿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内容表达的需要。朗诵诗歌时,停顿更是不可或缺的。适当的停顿不仅可以调节气息,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恰如其分的传情达意,解构“文气”。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评价:“恰如其分的停顿经常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语言本身难以达到的。”[6]因此,朗诵时要特别把握好停顿,做到“声静心不静,音断气不断”。[7]即声音虽然停止了,文章的气势和文意却不能停顿。“声断意连”使情感在气势的支持下,填补声音的空白,增强作品的内涵。从而声情并茂、透彻淋漓地把原作品呈现出来。   停顿一般分为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逻辑停顿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语言结构来停顿,停顿要合理、自然。另一种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种语意,增强表达效果所作的停顿。真正能体现出诗歌“文气”的还属逻辑停顿的第二种和感情停顿的运用。逻辑停顿的第一种只是基础,一定要做到准确。比如说一般的主谓间、动宾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以及某些关键性词语处都需要停顿。感情停顿使语言感情饱满,生命力强。可以说,没有逻辑停顿的语言是文理不通的;没有感情停顿的语言是无生命的。逻辑停顿与感情停顿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共同服从于表情达意的需要。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分析停顿在诗歌“文气”解构上的运用。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采用了“二二一二”和“二二三”两种停顿格式。我们都知道,七言古体诗一般格式为“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两种,但是这首诗的后面两句运用了“二二三”的格式,并没有破坏诗意。“何处有”、“杏花村”这种三字尾结合的非常紧密,停顿上则不可机械处理。一个“何出有”连读体现了问者急切寻找酒家的心情。而“杏花村”本身就是完整的表意单位。因此,这首诗中两种格式的结合,朗诵时能更好的再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比如李瑛《一月的哀思》[8]
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黄昏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等待着∕等待着载着∕你的∕遗体的∕灵车碾过∕我们的∕心等待着∕等待着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尊敬,献给你
    这首诗采用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的方式,充分抒发了北京人民与周总理诀别时的沉重心情。开头“任”字一顿,把作者当时那种伤痛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什么都可以不顾,只要求再见总理一次。后面的“等待着”采用声断意连的“渐弱渐止”的停顿,[9]使句子的末尾音势逐渐减弱,最后,声音虽然停止了,可听众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万千群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景。朗诵时,如能准确运用停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三、节奏与诗歌“文气”解构   什么是节奏,节奏是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它在声音表达过程中呈现规律性的回环往复的特点,并且由原作品的思想感情所带动,与原作品的基调相一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它可以使朗诵灵活跳荡,呈现出不同的韵致。节奏主要表现语速的快与慢,在语音上表现为语流的时速。人们对节奏是敏感的,多种多样的节奏在艺术中反映为节奏美。特别是朗诵时,这种节奏可使人获得一种审美愉悦。而诗歌正因为有了节奏,才让它变得更加璀璨夺目。歌德说:“我们重视节奏和声韵,诗之所以成为诗就靠着他们。”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10]因此,作为朗诵者,要朗诵好一首诗,解构诗歌的“文气”,应了解节奏的意义,把握节奏的类型。节奏的类型可分为六种:一是轻快活跃的节奏,多用于表现欢快、激动、诙谐、幽默的感情。二是缓慢沉稳的节奏,往往表现哀伤、沉痛、肃穆、怀念的感情。三是稍慢宽广坚实的节奏,常表现庄严、豪迈、赞颂的情感。四是舒缓节奏,用来表达较抒情和恬静的场面。五是平稳均匀的节奏,多用来表现优美、亲切的感情。六是强疾节奏,一般表现为激动的心情或者紧张急迫的情景。     了解了节奏的类型,而在诗歌朗诵中选用哪种节奏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有的朗诵者只凭自己对某首诗的表面理解,遇到激动处就扯起嗓门喊;或者过于悲伤,没有遵照诗人的情感,完全转换成了自己的感受。有的没有把握节奏的快慢强弱,朗诵时越来越快,越来越强。这些都会影响诗歌“文气”的再现。节奏过快过强,朗诵者疲劳,听众乏味;节奏过慢,听上去很做作;只有不温不火,恰到好处,以声传情,才能得到美的享受。由此,确定节奏要以作品的内容、情感、形式、结构等等来作为依据。其诗歌“文气”解构中节奏的运用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整首诗意境优美,感情含蓄。其中所表现的离愁别绪这一主题,大体上决定了它的节奏—舒缓。朗诵时要求做到语速缓慢,声音放轻。那么,具体到诗的各节,又渗透着节奏的转换。第一节,诗人告别,此时心里非常忧伤,节奏应为舒缓的;第二节一转一直到第五节都在欣赏康河的美丽,心情愉悦,因此节奏由舒缓变成轻快;而第五节与第六节的转换幅度很大,情绪从长篙放歌遐想的兴奋喜悦变为面对现实的默默感伤,节奏上180·转弯由高昂活跃的转为轻低缓慢。最后一节又回到了舒缓节奏,但比第一节程度轻,体现诗人最后告别的心境。这首诗以舒缓节奏为主导,通过其他类型节奏的辅助,把全诗的“文气”再现出来。如果没有各种节奏的综合运用甚至使用不当,将有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难以体现出欣赏康河美景中所渗透的静静离别、依依难舍的情思。又比如《沪杭车中》[11]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只橹声,                 一林松,一丝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影,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这首诗在朗诵时要采用轻快的节奏,短促有力。尤其是其中的“匆匆匆”,“催催催”几个字。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解构全诗的“文气”,将作者眼中所见之景象和心中的情绪清晰的表达出来。   四、语调与诗歌“文气”解构  语调又叫语气,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加强某种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曲直变化的声音形式。它是贯穿整个句子的一种音高变化,是整个句子的升降起落线。它包括平调、升调、曲调和降调四种不同的调式。语调是情感的产物,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传情达意是否准确。因此,朗诵诗歌时,朗诵者如要准确的再现诗歌的“文气”,一定要控制好语调,通过理解作品真正与作者达到心灵沟通,做到朗诵者与作者合一,进而把产生的相应情感表现在语调上,或赞扬或贬斥,或激昂或沉重。比如《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              地下的烈火 →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朗诵这首诗时,朗诵者要充分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第一、二句用平调,有利于把意思说的清楚、完整,表达作者对敌人冷眼相看,讽刺的态度。第三、四句用曲调,先降后升。把“高叫”这个词语加强、拖长,渲染话语的感情色彩,增强感染力,表达厌恶、嘲讽的情感。五六句采用平调,显示作者坚决的态度。第七句用曲调,先降后升,再现作者当时对敌人的蔑视、愤慨和反击情绪。八九句用平调,十十一句用升调,这四句连在一起,语速加快,情绪亢奋,感情激动。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出作者那种毫不犹豫、果敢、坚毅和充满自信的可贵品质。朗诵时,一层层分析,处理好语调,再结合其他表达技巧,达到声与情的最佳结合,从而解构该诗的“文气”。再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慢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中,一、七、八句用平调,叙述一种事实。第二句用降调,表现出感情的强烈,心情由沉重变为松弛。三四五六全为升调,从这开始掀起了感情的高潮。整首诗的节奏是明快的,语调基本为平、升调。诗人忽然听到收复失地的喜讯,激动的泪撒如雨,想到自己马上可以回到故乡,那种欣喜之情无可言喻。于是,眼前仿佛出现了自己携妻带女,一路奔回故乡的情景。把握好全诗的语调,其“文气”也得以再现。 五、小结   以上是从重音、停顿、节奏、语调这四个方面分别论述每一种语音技巧在诗歌“文气”解构中的运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诚然,这四种语音技巧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朗诵诗歌时,要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思想传达给听者,不仅要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传达内容和感情时恰当地利用重音、停顿、节奏、语调这四种语音技巧。或单独使用;或二者结合;或四种综合。当然,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决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切合作品。停顿不可乱停;不用重读的地方不要人为添加;节奏上不能与全诗的基调背道而驰;而语调方面千万不可因个人情绪波动;特别是具体运用过程中要灵活,有原则,不要因为突出自己的朗诵功底而面面俱到地体现这四个方面。比如《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朗诵这首诗,解构诗歌的“文气”,除了要深刻理解此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语音技巧上则重点掌握停顿和重音。首先,语言结构停顿要准确,包括主谓间停顿(如:你∕有你铜枝铁干)动宾间停顿(如: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如:像沉重的∕叹息)以及表转折处需停顿(如:但∕没有人)等等。只有语言结构停顿准确无误,才能为感情停顿打好基础。其次要读准重音,把重音与停顿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诗中作者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真正的爱情是男女双方各自独立的、完全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在第一层中:我如果爱你………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要读的深沉、刚劲,尤其要强调重音“绝不”,这是一种对传统爱情斩钉截铁的否定。后面的两个“也不止”以及“泉源”、“险峰”、“高度”、“威仪”、“日光”、“春雨”都要重读,暗示出对有虚荣心的陈旧爱情观的坚决摈弃。而“不,这些都还不够”中“不”字适当采用喷口。强有力的喷出“不”字不仅能突出重音,更能体现态度的坚决。  在第二层中重读“必须”、“但”、“却”、“也”、“又”,尤其是一个“但”字一转,排斥了第三者,把那种尊重、理解融入到木棉和橡树的两人世界中,更显示出诗人的大胆追求。“铜枝铁干”、“刀”、“剑”、“戟”、“叹息”、“火炬”、“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这些意象要重读。并且注意:“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几句话朗诵节奏要放快,采用升调,柔中带刚,富有穿透力。  在最后几句话中的“这”是对新型爱情观的概括,分量相当重,要读的短促有力,这样才能显示出诗人对新型爱情观的肯定和追求。因此,整首诗主要表现在重音和停顿的处理上,朗诵时要调配得当,以声传情,再现本诗的“文气”。  总之,诗歌的“文气”是抽象的概念,它也会因为各种技巧的不同运用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把“文气”与音乐作比。他认为同样品质的音乐,不同的演唱者会产生“引气不齐”而“巧拙有素”的现象。因此,朗诵诗歌时,要全面解构“文气”,一定要朗诵者根据自己的正确理解,合理的运用各种技巧。老舍说得好,要全面利用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不忘了语言的简练、明确、生动;也不忘了语言的节奏、声音等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朗诵真正进入诗人的审美世界中,去领略那艺术的无限风光。
(来源:中山教师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