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生理周期提前: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济南选聘"客座人才"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37:29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采访对象:中共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殷鲁谦(以下简称殷)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简要介绍一下济南市选聘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做法产生的背景、原因?

  殷:当前,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地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第一资源。没有人才、智力的支持,发展就是一句空话。1999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发展,确定了实施科技、产业、制度、环境四个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这些对我市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一样,济南市的市属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十分匮乏。自己培养投入大、见效慢,同时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上济南也缺乏地理区位优势。因此,我们转变拥有才能使用的旧观念,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观念,转变人才资源单位、部门独享的旧观念,确立人才资源共享的新观念,转变苛求于人才长期使用的旧观念,确立敢于和善于用一时、用一段的新观念,积极探索开发人才资源、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新途径。为此,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济南市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聘管理暂行办法》,决定立足济南、面向全国选聘客座拔尖人才。自2000年6月份以来,济南市委组织部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面向国内外选聘了113名知名专家、学者,其中院士7名、博士生导师41名,教授、研究员87名,海外专家10名。先后有70多家企事业单位受益,对推进济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吸引人才是任何地区都关心的问题,在这项工作中,济南有何优势?

  殷:吸引人才是各地都比较重视的工作,而且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引进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使用、发挥作用,不改变人才的单位、不转任何关系,而能够实现为我所用,无疑是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济南市开展的客座拔尖人才选聘工作,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党委政府重视。市委市政府不仅出台了专门的政府规定,而且拨出专款支持这一工作。从2000年始,确定市财政每年拨款500万元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二是顺应时势。高层次人才是引进的重点,也是各单位留人的重点,全国范围内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是有限的,两院院士也就是2000多人,因此,资源共享,应该是高层次人才开发的方向。经过调查发现,只要建立了畅通的渠道,80%以上的驻济科研人员是愿意参加济南市的科研经济活动的。三是政府出资,企业受益。在这项工作中,由于党委政府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官产学研的机制,充分体现了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原则。市财政负担了聘任专家的津贴,即客座院士每人每月2000元,其他专家每人每月600元,企业成为这项工作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记:通过这个活动开发、你们怎样促进自己的人才队伍建设?

  殷:三年来,客座拔尖人才通过课题组座谈会、技术分析会指导技术人员3200余人次,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培训4000余人次。有的单位主动上门请教,接受培训;有的单位派技术人员长驻专家单位,及时获取信息。

  在与客座专家的合作中,我市的科技人才特别是各个项目组的科技人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知识层次,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了对知识和科技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不少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已成为客座拔尖人才代培的研究生。

  记:通过实践,从总体上讲你们认为这是否是一个解决地方高层次人力资源匮乏的成功方法?

  殷:三年来,客座拔尖人才加盟我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对我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聘工作,是由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和人才双方自愿结合,并由党委、政府统一出资聘用、统一管理的人才引进模式。这避免了过去多头引进、管理混乱、人才浪费的情况,既最大、合理地发挥了人才的作用,又减轻了用人单位的负担,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最优化原则,具有多赢的效果。一是从宏观方面讲,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客座制度使得专家、学者在不转工作关系、不改变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实现了人才的智力流动和资源的共享。二是对专家本人来说,自己的智力资源得到了更充分地开发,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三是就派出单位来说,在客座拔尖人才的对外工作中,锻炼了人才队伍,促进了成果转化。四是就用人单位来讲,节省人才培养的成本,直接接受国内一流人才的指导和服务。五是从市委、市政府的角度讲,虽然直接承担了客座拔尖人才的津贴,但客座拔尖人才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政府可以从企业多缴的利税中获益。

  记:对于引进人才工作,将来有何计划和新举措?

  殷:近年来,我市选聘的每位专家都是在某一领域有建树的专门人才,而且每个客座专家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丰富的高层次智力资源和众多的先进科研成果。因此,今后我们选聘客座拔尖人才将不再从量的扩张方面做文章,而是充分发挥好专家的桥梁纽带作用,特别是发挥好刚刚成立的各个专家组的群体优势、智力优势,依托他们所在单位的技术优势,多开展项目研究,项目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成果优先转化权。另外我想谈谈个人的两点看法,一是我们会加强对海归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具有高、精、尖项目或技术的人才,为济南更好参与国际竞争服务;二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创新更多的人才利用形式,通过济南市留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器将引进的人才转化为生产力。不仅在引上下功夫,更要在用上做文章。

  人才选聘不拘一格 程序公开严谨

  采访对象: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徐宏伟(以下简称徐)

  记者:在招聘中,引进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徐:引进人才的标准是:国内外、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秀专业人才,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拔尖人才、博士生导师和优秀博士后、博士生等,只要愿意为济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皆可受聘;选聘工作每年开展一次,聘期两年,聘期内由市财政发给一定的技术津贴。

  记:选聘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徐:具体选聘程序为:

  1、公布选聘条件。明确选聘的人选重点;

  2、推荐。实行组织推荐、团体推荐和个人自荐等多种 形式。

  3、考察。经济南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审核后,由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及用人单位共同进行考察。

  4、审定。按照选聘条件和考察情况对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申报对象进行评审,评审后的名单报请市委常委会审定,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颁发济南市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聘书。

  为保证选聘的顺利开展,着眼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人才作用的真正发挥,我们在选聘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我们在全市范围内下发了客座拔尖人才需求意向表,对人才需求状况摸底调查,由各单位提出需求意向。按照需求单位、需求人选专业、需求人选地区分布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后,汇总形成我市人才智力需求信息表。二是发挥组织部门优势,广泛联系人才。根据人才需求信息情况,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带领市科技局、市经委等部门,先后到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全国30多个单位反馈了需求信息并寻求支持。各单位根据我市的需求信息,积极推荐专家人选。三是尊重意愿,双向选择。对各院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的客座人选对照企业提出的项目逐一进行筛选,初步确定人选,并填写了《济南市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登记表》,把专家的自然状况、科研成果情况等整理成册。各单位根据专家的业务特长、本单位的实际等,明确需要专家解决的难题和项目。经过反复双向选择,我们组织企业和专家在《济南市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聘期攻关项目责任书》上正式签字。

  实行三年新增产值2亿多元 但三分之一的客座专家没有发挥作用

  采访对象: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知识分子办公室主任 阳银南 (以下简称阳)

  记:取得了哪些成果?

  阳:这项工作开展三年多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是合作完成了一批项目。113名受聘专家先后与我市的70多个聘用单位签订了120多个项目协议,并且逐一签订了聘期《攻关项目协议书》。聘任专家和聘用单位以项目为结合点,充分发挥个人的智力优势和派出单位的技术优势,合作完成了一批攻关项目。李鸿志院士承担济南金钟电子衡器有限公司的数字式称重传感器项目后,组织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用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项目。该项目对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在签约的项目中,有22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有34项已完成,实际新增产值2亿多元,新增利税2100多万元。

  二是成功转化了一批成果。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的循环流化床技术被济南锅炉集团应用后,成为该企业的支柱产品,2002年产值超过7亿元。复旦大学的李文俊教授,帮助济南海得贝海洋制品公司引进壳寡糖项目,使该产品成为我市生物工程方面较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之一。截止目前,20多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成果以转让和技术入股的形式在我市转化成功,取得实际效益2500多万元。

  三是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到目前,客座拔尖人才来我市工作超过6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50余项,增加效益600余万元。

  四是培养培训了一批人才。

  记:有哪些经验教训?

  阳:这项活动受到了中组部的重视,在全国影响较大,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成效也较明显。我认为我们的成功经验是领导重视、措施严密、工作细致、方法得当、反馈及时、整改迅速。我们聘请的客座专家,有1/3强的发挥作用较好,1/3发挥作用一般,1/3弱的没有发挥什么作用。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没能发挥预期作用的原因:

  1. 专家工作紧张,同时和若干个企业联系,有的企业和专家联系不积极,导致专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2. 企业破产,无法按计划进行项目合作。

  3. 换了领导,新领导不重视,导致项目接不上茬,成了半拉子项目。

  科学动态管理 奖惩灵活及时

  采访对象: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知识分子办公室副主任 张维国(以下简称张)

  记:、对于引进的人才,采取什么措施发挥其专长?

  张:我部会同市经委、市科技局等部门,对聘用单位提出的拟开发项目的技术目标、技术难点、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在和专家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帮助企业选准合作项目。

  二是实行工作情况季报制度。我部向聘用单位和客座专家同时发放《客座拔尖人才工作情况季报表》,要求他们每季度上报一次,以便及时掌握了解专家工作情况、项目合作进度、取得的成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市里为每个客座专家建立了业绩档案,作为考核奖励和进行调整的依据。去年,根据跟踪考核情况,对首批客座拔尖人才进行了调整,调出专家43人,续聘34人。

  四是将客座拔尖人才划分为专业组,扩大智力资源共享的范围。我市已选聘的客座拔尖人才,涉及机械、纺织、化工、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材料、工程、宏观经济、金融、农业、卫生等多个专业,基本上覆盖了我市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为更好地发挥专家的群体优势,将选聘的专家分成工业经济专家组、农口专家组、卫生医疗专家组、建委口专家组、信息化专家组、宏观经济专家组等若干个专业组,使专家由单兵作战转为单兵与团体作战相结合,充分发挥智囊、参谋作用,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记:对引进人才是如何进行行绩效评估的?由哪些奖惩措施?

  张:对于聘任的专家,市里作为一支队伍来管理和建设。《客座拔尖人才聘期攻关项目协议书》落实情况是检验和评估客座专家的主要依据。对于按时完成协议项目,取得实效的,建议企业及时给予奖励,市里还设立了精英建功活动奖,成绩显著的将获得5-50万元的重奖;根据合作项目的实际需要,积极资助专家的项目研究,先后给予了中国农科院、山东大学和省农科院等三位专家每人5万元的项目资助;同时,通过定期邀请参加联谊活动、组织专家到企业参观、赠送《济南年鉴》等多种形式,加深了专家对济南市情的了解。还在济南高层次人才网、《泉城党建》等开辟专栏,宣传客座拔尖人才的业绩。南京理工大学李鸿志院士受聘于我市多家企业,通过数次来我市工作后深有感触地说:在济南充分感受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我要主动多为济南做些实事。对于合作项目不能按时完成的,我们将采取停发技术津贴、取消聘任称号等措施,及时动态调整。

  案例之一:客座人才帮我们提高了竞争力

  采访对象: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王俊婷副书记 (以下简称王)

  记:王书记,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公司引进客座拔尖人才工作的开展情况?

  王:我公司作为国内机床行业的大型企业,年产值5、5亿元。其中大型机械压力机占有国内市场的80%,全国的大部分汽车厂都采用我们的冲压线系统。公司的主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涉及机械、电器、液压等各个系统,在新产品开发中,我们虽然在机械方面拥有高水平的一流专家队伍,但对于润滑、环保、计算机等辅助技术,技术力量相对不是很强。任何企业不可能在所有技术方面都拥有一流专家,一是成本太高,要留住一流专家就要有一流待遇。二是企业要专注自己的核心技术。

  记:公司是如何和专家开展合作的呢?

  王:一是进行业务指导。我们公司主要做好机械方面的设计制造,对于辅助技术,在客座专家的指导下完成。比如我们生产的大型压力机的润滑系统,主要由上海交大的李柱国教授和浙江大学的魏健华教授解决,这两位教授是全国顶尖润滑专家,在他们的帮助下,实现了我们产品品质的完善和提高,保证了产品的高水平。二是定期为企业开展学术讲座,培训技术人员,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更新他们的知识。三是在一些项目中实行共同开发、实行股份制的形式。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比如和清华大学胡教授的永新双艺公司就共同开发过新型的环保设备。

  记:公司在引进客座拔尖人才项目中的成本有多大,你认为和取得的效益相比是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王:成本很小。由于市委给了教授一些补贴,他们一般不收费。共同开发的项目双方按收益比例分成,这个按市场价格决定,而我们的收益很大,通过完善产品的辅助设计,实现了产品的零缺陷,提高了竞争力。我们有的产品就出口到美国的通用公司。同时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和科技信息,近一年来,我们获得了国家的三个863项目,是同专家的指导帮助分不开的。

  记:你认为这项活动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王:我认为企业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人才和专家队伍,客座人才是客座,不可能整天呆在企业,由客座专家解决辅助技术,既经济,又有效。完全依靠专家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再说专家的建议还要有一个和实践结合的过程,这些都要靠自己企业解决。

  案例之二: 与客座专家合作加大 企业规模上了新台阶

  采访对象:济南锅炉厂殷国昌总工程师(以下简称殷)

  记: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公司引进客座拔尖人才工作的开展情况?

  殷:在市委开展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前,我们一直和中科院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市委的这个活动大大促进了我们的合作,因为对于聘请的这些专家来讲,一个企业的力度和地方政府的力度是完全不同的。让专家有了更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们是国内领先开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企业,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目前产品订单已订到两年以后。自从2000年6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聘请仪式后,我们和中科院签订共同开发目前国内最大的450吨蒸发量的锅炉的合同。目前项目已进行了两年多,首台产品将于明年下半年交付使用。这是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50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明年产品开发成功投入运营后,企业产品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记:公司是如何和专家开展合作的?

  殷:我们采取合作共同开发的方法。公司出设计费,中科院出整体设计方案,我们进行具体的布件设计和方案实施。以后中科院逐年按一定的比例对产品的销售额提成。

  记:你认为这项活动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殷:关键是企业必须就有一定的技术力量,,能够和聘请的专家进行对话,如果层次差异太大,双方取法对话的基础和共同话题,合作是很难成功的。

  记:公司对这项活动是如何评价的?

  殷:我们非常感谢政府为企业达发展提供了这样一个新平台,更加便利我们和客座专家的联系。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党和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机关转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关心支持企业发展。

  开拓了高校服务社会新形式

  采访对象:山东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李良斋(以下简称李)

  记:作为组织部门,你对聘任客座拔尖人才工作是如何评价的?

  李:从2000年6月年起济南市委组织部在我校聘任两批客座拔尖人才,共26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架起了高校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联系的桥梁,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新形式。

  首先,客座拔尖人才对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济南市委组织部聘任的客座拔尖人才,都是高校的学术骨干和知名专家,他们了解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可以带给企业新的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提整体素质。

  其次,到企业搞技术咨询、服务,对客座拔尖人才本人来讲,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科研的市场需求,找到新的科研方向。客座拔尖人才与企业合作的成功,可以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如果没有组织部门牵线,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接触到这么多企业,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也不会这么容易聘请到。第三,通过客座拔尖人才,扩大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企业的各种技术难题,都可以依托高校去解决。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提供方便条件。我们认为这项工作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依托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创举。搭建专家与企业互通的桥梁

  采访对象: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济南市客座专家 孙奉中博士(以下简称孙)

  记:作为客座拔尖人才,你对这项活动是如何评价的。

  孙:我感觉不求所有,便求所用这种选聘客座拔尖人才,解决地方高层次人才匮乏的方法很适合我国国情。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为专家和企业搭起了一个相互沟通的桥梁。从专家角度讲,在组织部帮助下,加快了同企业接触的速度和广度。通过接触更多的企业,让我们的课题研究人员更直观的把握了企业需求,使科研课题更贴近社会实践需要。同时通过研究生到企业实践锻炼,使企业成为我们科研成果的中试基地。既锻炼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了人才。从企业角度讲,在专家的帮助下,可了解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改进提高产品的技术,获得更多的新项目。比如济南压力容器厂,以前做换热器。选聘我做客座专家后,我们为其开发了翅片管新产品,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销量。再比如开发的新产品-锅炉省煤器,每发一度电可降低2-3克煤。济南压力容器厂将此项技术在许多发电厂得到了应用,比如淄博一个每小时发电20万度的企业应用此项技术后,大大节省了成本,实现了专家企业双赢的局面。这项活动最终受益的是济南市地方经济。

  记:你认为通过组织部与企业合作与个人直接同企业联系项目进行合作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孙:区别很大,个人和机构处理这项工作效果完全不同。在广度上,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联系这么多企业。在力度上,个人能力有限,影响面相对较小。如长清区,槐荫区有大量锅炉企业效益不佳,而济南锅炉厂的产品订单已到2006年,受生产能力限制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我建议市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济南锅炉厂将产品分包,形成济锅产业链,可大大促进地方效益的提高,形成地方优势产业。这个建议靠政府推广效益会更好一点,而仅仅靠我个人的呼吁影响是有限的。另外通过和更多的企业合作,专家更了解市场,明白企业在某些方面恶性竞争,如南方投标拼技术,北方拼价格。这样专家可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出台政策规范市场和企业行为。记:你认为与企业在合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孙:我的项目和企业合作比较顺利。但我也了解一些合作失败的例子,主要是有的专家意见和企业不一致,尤其是乡镇企业领导人、技术人员素质的有待提高,双方层次差别太大,法制观念淡薄。比如,压力容器是国家控制的,专家说某些产品指标不符合安全法律法规,企业认为经验证明可行,就会漠视专家意见,盲目生产,造成事故的发生。另外有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观念谈薄,只愿意模仿,不愿意创新。记:在合作中你个人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孙:最难忘的事,我被聘为客座拔尖人才后,再没有出任何成果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济南市压力容器厂就敢向我们进行风险投资100万,设立热能工程试验室开发新产品。由于我们有充足的的科研经费,很快开发出两个新产品,为企业取得了良好效益,不到一年就收回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