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建筑中的留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8:52:47

建筑中的留白                                                                                                                                                                                                                                                                                                                                                                                                                                                                                                                                                                                                                                                                                                        

[本文摘要]:论述了建筑中的留白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建筑艺术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留白   功能障   特质  

“留白”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存在于多种艺术领域当中,比如书画艺术的“计白当黑”,文学艺术的“不写之写”,音乐艺术休止符的运用等等,都可归入此类。其共同点是强调以虚显实,追求“无”中生“有”,对于实现形象间的流动过渡,展开创作性想象起到常规手法达不到的推动作用。

建筑艺术是形象直观并能进入其中欣赏的实

用型空间艺术,人们欣赏这类艺术要经历一个由

表及里、直觉联想、整体感悟的循序渐进的心理过程,不满足于视线停留在表面上宁静的平衡体

系,更希望被激发起新的积极性,通过对建筑场所、空间、造型形式美的感知引导到一个消融于

想象世界的深层次状态中去。

现代建筑是以适合使用功能需要为逻辑出发点去追求空间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比起古典建筑不顾内容需要,强把形式置于内容之上的作法,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但是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也有它的缺陷,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后人对使用功能所起作用的过分拘泥,忽略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成为受使用功能限制的机器,人被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时空坐标系中生活,容易造成精神高度集中紧张,出现一定的心理负担。以前种种生动、活泼、明快的建筑风格不见了,人类自身丰富的生命萎缩、遮蔽而甚至于消解。这样,现代建筑的立足点即使用功能,此时此刻却对建筑本身产生“功能障”,阻碍了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哥德尔定理也证明,任何理性思维,其结构、体系无论怎样完美,都不可能全面反映无限的外部世界,其空白处,只能用非理性、

非逻辑甚至非形式化的模糊思维来把握。这种空

白,是对于理性思维的内在补充,是生命力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用这种观点来分析建筑,

启示我们,如果建筑形体的某些关节处,留置出

不受功能限制的空白空间,让它专门承担起艺术

情感表达、文化意象宣泄的重要作用,可帮助欣赏者建立一定的审美心理框架,减轻建筑作为物的属性对人的压力感;而且,人们还可根据各人的生活体验、文化水平去补充这个框架,寻找探索作品深层的潜意识,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以建筑中的留白破除“功能障”,正是建筑师聪明智慧的体现。

留白空间相对于建筑整体空间而言,应当是局部的,服从整体需要和有意味的。说它是局部的,是指它在形式上所占的比重小,起到画龙点睛、烘云托月的作用,而不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说它是服从整体需要的,是指在表达内容上要紧紧扣注主题需要,同整个建筑气氛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说它是有意味的,是指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可运用一些简洁、概括能触动人的心灵的艺术小品,用写意手法突出留白空间的个性,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

中国古代的四合院,就自然而巧妙地设立了这样的空间。比如对影壁的设置造成影壁与建筑物之间的留白空间。它既不是根据结构需要(以

下简称影壁空间),也不是根据建筑功能产生的,而是为符合当时人们的心理追求和审美习惯出现

的。中国古代文人对居住建筑的标准是幽静雅致、赏心悦目,成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场所。通过影壁来诱导视线与思想的流动,既完成了室内向室外的过渡过程,又符合住宅隐秘性功能要求,也达到了儒家宣扬的“非礼勿视”的礼教标准,一举数得,成为四合院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要素。同时,影壁本身丰富的装饰内容,也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构成一定的文化品位(如故宫的九龙壁、白族的三照一坊壁)。从现代空间构成看,影壁与建筑物之间的空白是以人的意趣而不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尺度的标准,可增强建筑的力度感与厚度感,为进入内部主空间作了很好的铺垫,成为建筑实体对外扩散的一部分,这同现代派的“流动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几年流行的“共享空间”,如单从功能眼光看是不必要的,从经济眼光看是浪费的,但从艺术角度看,这是建筑师对处理现代高层建筑物扬

长避短的一个创举,是艺术工作者为展示个性,创造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而设计的的理想场所,提供了一个从内部欣赏建筑的新视野。“共享

空间”展示了一个既有别于传统意义的传统意义的室内大厅,又有别于室外庭园的充满着愉悦、

趣味、诗意的空间,表现了不满足于实用功能的

现代人在精神上的时尚追求。在这里,经建筑师巧妙安排的自然因素如阳光、绿化、流水、生灵(如游鱼),好象被注入了人的情感,同充满了人文色彩的艺术品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供人们随意体味品尝,把人们带入休闲空灵的意境。

同样是留白空间,将影壁空间与共享空间作个简单的比较,是很有意思的。影壁空间营造的是独立个体的存在空间,于咫尺之间窥大千世界,尽量排除来自外部的内部的干扰,使意识回归到“单纯的空明的本来状态”,可视为是书房、斋房、禅室、茶室的代表;共享空间反映的是群体观赏的大众文化现象,是对城市广场精神实质的继承,是对人的行为作积极的引导,使之互相感染从而建立起欢乐情绪的空间。两类不同性质的空间里,自然环境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好象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样,将它置于不同的背景下,所产生的

效果各异。前者体现的是动中求静,后者体现的是静中求动的效果。

从形体组合看,现代建筑的规划理论,高度

系统化、科学化,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它在主观上是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样

潜意识的思维定势下作理性思维的结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平等协调的

对话重视不够,对建筑物的文化特质挖掘得不深,客观上就造成了形式上千篇一律,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相对立,与地方性特点相冲突而逐渐被人们所厌倦的尴尬局面。反观我国古代文人作的风水规划,发现其对环境的审美读解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立意上注重“内涵哲理,外重意象”,在空间布置上重视留白的运用,按人的审美需求判断环境的好坏,根据“吉地建大屋,凶地不用或少用”的原则,对凶地加以留白并作艺术处理,非常有个性。(参见徽州古村庄规划)这种留白,看似随意点染,花费不多,一脉相承,与中国文化重境界的思想相一致,把建筑实体同周围环境结合成浑然一体、虚实相生。从这点看,风水规划中的留白体现出的文化、艺术价值要远大于其功能价值。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留白不是对建筑要素的分离与排斥,而是通过对整体内涵的把握与控制,使建筑中各部分紧密联接的重要一环,是情感上

超越现实的浪漫性探索,是理解作品内在含义的一把钥匙;它浓缩了大量的信息,促使人们透过

有限的词汇体会无限的含义,最终达到精神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