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目标:[原创] 《蒙古的未来》|文学天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33:46

5.1-新世纪蒙古军事作用不断加强


进入到21世纪以来,蒙古眼界开阔了许多,思路活跃。03年之后也被人称为“颜色革命”中的一员,他们想法很多,也在多方尝试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对内政外交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中“颜色革命”的起因是由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所引发的。


2001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首次访问蒙古,声称要做蒙古的第三个邻国。而实际上早在苏联解体后,1991年两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就开始多项政府间的合作。1996年6月,美、蒙两国签署《政府间军事访问交流协议》成为两军合作的法律文件,此后两国间的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特别是在敏感的军事领域,尤其是01年“9·11”之后,美、蒙两国加强了反恐、维和方面的合作。美国为蒙古培训军事人员,为实施军事演习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2000年,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斯洛克姆访蒙,带来了350万美元的援助,2002年5月蒙古通过了关于《军警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及其他国际行动协议》。从2003年起美、蒙两国每年都在蒙古举行“可汗·探索”的多国军事演习,加之以前的“平衡·魔术”的演习,美国在蒙古的军事存在已经常态化,逐渐正规化。目前,美国借助台湾国防部人员在蒙古设立了一个军事情报站。2005年,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非尔德访问蒙古,又给蒙古带去了1100万美元的大礼。在美国的主导下,蒙古先后派出6批军事人员到伊拉克支持美军作战,同时蒙古还参与阿富汗、科索沃、塞拉利昂等美军参与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在2007年,蒙古总统访问白宫,承诺蒙古将继续在伊拉克驻扎,继续保持与美军的亲密合作,而07年国际上可以说是伊拉克的撤军年。通过一系列的军演和援助,美国已将蒙古纳入其整个全球战略当中。美军太平洋总部则是具体落实“备战制战”的措施,这些年蒙古通过美国的军事援助,不断更新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其部队战斗力不断提高,双方还在2007年公布了《2015年武装力量发展规划》,在可见得未来,双方的军事关系必然会越来越紧密。美国很有可能在蒙古境内建立新的军事基地,如果建成,从蒙古出发的美军就可轻易的到达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等敏感地区,美国利用蒙古的威胁还在于中国最大的综合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即在中国靠近蒙古的无人区里,美军可利用其先进的侦查手段清楚的了解中国军队一线部队的作战手法和特点,以及这些部队的人员编制、火力、装备配置,它将会给美军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另外,中国的一些武器装备实验基地,也在靠近蒙古的边境区域内,那里本来人烟稀少,但美军的到来,可使美军轻易的了解中国新研制武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对于美军掌握中国军队的装备动态十分有利,对分析中国的武器科研实力提供了最新的资料。而在许多蒙古人的眼里,日本则被蒙古视作第三邻国,两国关系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日本是蒙古最大的援助国,蒙古的援助有一半是来自日本,特别是在2006年,日本在消减其他对外援助的同时,却增加了对蒙古的援助。


另一方面,蒙古于印度的军事交流也越来越紧密,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军事交流,更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框架。目前印度准备在蒙古建立新的预警雷达,或与蒙军共建、共用、共享信息情报。两国两军已不再是很单一的关系了,进一步的发展值得世人紧密关注。据印度媒体这些年的报道,印度陆军最近参加了在蒙古举行的多国联合演习,双方陆军还将与2007年底前进行联合演习。早在2000年,蒙古就开始逐步发展与印度的军事关系,双发不断从多个方面加强军事合作,2001年,印度和蒙古签署了《防务合作协议》,开始推进双方军队的人员往来、训练、联合演习等领域的合作。2004年元月,蒙古总理访问印度,讨论了双方防务合作问题,两国总理会谈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同意进一步深化双方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正计划扩大合作范围,其中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将得到特别的增强。印度计划向蒙古提供太空技术设备,包括卫星通讯,遥感技术和气象技术等几大方面。涉及卫星地面站、卫星任务管理、训练设施和科技人员交流等。这些太空技术合作属军民两用技术范畴,无疑将大大增强蒙军的现代化建设程度。其中卫星通讯可迅速提高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增强作战信息的沟通、卫星遥感技术可加强空中远程监视和侦查,提高情报的搜集能力,气象信息的收集,有利于提高部队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作战效能。目前,双方还在航空兵方面加强技术合作,蒙古空军长期使用苏制作战飞机,由于经费有限,难以更新换代,许多作战飞机都无法升空作战,印度空军则拥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蒙古国防部长早在2003年11月访问印度时,就与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费尔南德斯商讨协助维修蒙军作战飞机的问题。印方同意对蒙方“米格-21”等类似的作战飞机进行技术更新。印度现在在蒙古设有一个监听站,不久将扩建成一个预警雷达的基地,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其检测范围之内。


其实,蒙、印的军事合作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印度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大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正在不断提高,而且印军拥有亚洲一流的现代化作战实力。蒙古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往来,无疑将有利提升蒙军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印度军队对蒙古的积极支持也促进两国军事关系的发展。两国早在1955年就建立了外交关系,1956年蒙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开设了大使馆。印度之所以加强与蒙古的军事往来,主要基于其战略地位的多方考虑。那么蒙古能给印度提供什么呢?俗话说,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给印度的,除了情报以外。考虑到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所以矛头直指中国。假设蒙古把中国的军事情报都摸得一清二楚,那么他下一步又将如何?是要配合别国进攻中国,还是要占领中国呢?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把那么多的情报都搞的一清二楚又有什么意义呢?是与别人交换,从中牟利,防备中国吗?众所周之,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对所有的邻国都采取和平共处的原则。如果中国不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而是象美国、日本那样侵略成性的国家,那么蒙古可能早就不存在了。正是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长期执行睦邻友好的政策,对世界列强分割中国的举动也作出了让步。问题是如果仅仅是蒙古一方的打算还好说,毕竟中蒙两国有广泛的民族联系,但现在蒙古与许多中国潜在的对手大搞军事合作,那么他们的情报交流对中国就极具威胁。


这几年,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不断加强的军事部署,美国要建立新的军事集团的说法不时见著报端,这就是所谓的亚洲版“北约”的传闻。亚洲版“北约”的起源,应该说是“中国威胁论”。这是一个被西方媒体操作的“贼喊捉贼”的假议题,它以“莫须有”的假设作前提,以自己的说辞强加于人得出的谬论。其实质是使中国被威胁成为合理合法,为美、日的扩张提供借口。其实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一直不断的受到各种势力的威胁、冲击。从上世纪50年代起,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被迫入朝参战,保家卫国,到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9年中苏的珍宝岛反击战,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从始至今的美国、日本、台湾当局对中国的包围遏制,使中国到现在连自己的一些领土、主权都不能维护,试问,一个国家连自己的主权领土都不能维护,他又怎样去威胁别人呢?这明明是中国受到了威胁,而现在却被说成可笑的“中国威胁论”。这种情况只有是“恶人先告状”时,“贼喊捉贼”时才能看得到,而如今却在西方等媒体上频频上演,某些势力以强盗逻辑为公理,以不可告人的目的为出发点,以欺骗造谣为技巧,以威逼利诱为手段编造出的“中国威胁论”。这实际反映的是中国主权被干涉、被践踏的“中国被威胁”的全过程。


目前美、日、印、韩、澳、新加坡、新西兰、泰、菲、蒙双边、多边海陆空三军的军事演习频繁上演,将来很可能会发展成一个类似“北约”的集团,美国已将偏远的蒙古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当中,以“备战制战”为原则的提出,说明美国早晚会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亚洲版的“北约”的军事集团。


现在关于亚洲版“北约”的各种论调、学说在亚太各地区都在进行论证。2006年美国率先提出,但没想到各方反应冷淡,2007年日本又不知趣的提出来,自然也是反应冷淡,但这并不是说美国会放弃建立这一宏伟计划,只不过,现在不是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和平成为各国的共识,特别是这些国家心态各异,都在以自己的利益为本,想当这个组织的老大,许多国家都想在这个新机构发挥重要的作用来起领导地位。这就造成了这个机构的指挥层难以满足有关国家的要求,但是在美国的操纵下一种新式军事联盟悄悄地建立起来了。目前,美日、美韩、美台、美澳、美菲、美新(加坡)、美印、美蒙、美泰之间的“多双边”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了,加以印日、日澳、印蒙等充补,一个全新的军事联盟框架已经完整的建立起来。这个新机构是以美国的战略利益为中心,以其他国家为补充,美国轻易的掌控它的指挥权,化解了其他地区强国不切实际的想法,避免了欧洲版北约各方面利益冲突不断的制度缺憾(这就是美、日先后提出来,而反应冷淡的原因)。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作为该集团的中心,其他国家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合作,比如日本,美国就是不断把它往前推,近年来,美日2+2会谈,强化了这一点。澳大利亚则是后备补充。印度,美国也在逐步拉拢它,然后往前推。蒙古,自然情报收集,时机成熟之时,美国会在蒙古驻扎一支小规模的电子战部队和特种部队。


这是个新式的军事联盟,亚洲版的“北约”淡化了军事集团的外表,对外界的影响也小得多,因此具有很强的欺骗性、隐蔽性,和欧洲北约开会时各国将星云集,车水马龙的壮观场面相比,亚洲版“北约”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但是各分会场规模小,目的明确,效率高,非常便于操作执行美国的意见。由美国把各国联系起来编成网络,实质上则是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加强各自同美国的军事联合,使他们对美国形成依赖,美国将通过出售武器装备等措施一步一步加深彼此的军事合作,比如近年来,美对日、对台、对印的某些做法。这样在很多问题上,美国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图来处理,想高调可高调,想低调可低调。因此这个亚洲版“北约”很可能会是一个以“多双边”框架为基础,由美国控制的松散的军事联盟。现在正处在这个组织的最初级的阶段,在“共同防卫”或“集体自卫”等敏感议题方面,各方都会保持各自目前独立的政策(中国也可借鉴,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


但在军事情报交流、军用装备物资、人员训练、后勤补给、军事基地的共享等方面,各国会逐渐达成一致,不过这要看本地区热点问题的发展态势而定。本地区业已存在的军事联盟,如美日、美韩军事同盟是这一新框架的基础和强有力的支撑,美国会横向加强与日、韩同盟关系。说白了这个亚洲版的“北约”的战略目标就是中俄,朝鲜虽然也会位列其中,甚至借口就是朝鲜的军事问题,但大家都清楚朝鲜的实力,用得着下这么大力气吗?(朝鲜没有远程兵力投送能力,威胁只是在半岛之内)。将来即便是个松散的军事联盟,也会对中国造成极大的威胁,它像一张大网一样把中国困在原地,使中国处于被包围之中。如果将来它变成了现实,那么中国的生存发展就被迫又转入到备战状态,台湾、东海、南海、钓鱼岛等就会变得更加严峻而遥遥无期。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由备战状态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所取得经济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中国将不得已又转入到以备战为主的时代,而中国目前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则不得不停止,或暂缓。持续的发展就将被迫中断。而此时停止就意味着倒退,因为改革已没有退路。中国一旦停止将经济衰退,各种社会问题将导致人心慌慌。现阶段各色人等,各种心态,再加上西方的种种蛊惑,必将会给中国造成极大冲击,可以说是后患无穷。


因此这个亚洲版“北约”对中国构成极大威胁,特别是蒙古在中国的背后,对中国的影响更大。中国如果从一开始就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他们马上会变本加厉作出进一步的紧逼来压缩中间地带,拢络更多的旁观者这是肯定的。同时合作的程度也会越来越向真正的“北约”靠拢,不信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因此蒙古的意义对中国特别重大,蒙古将来的一举一动中国都应有所了解。毕竟它是“鸡背上的巨石”压得中国喘不过气来,历史的教训不应该忘记,相关的措施应尽早采取,中国的国歌是这样唱的“·······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每当耳边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会想到中国的开国先烈们是如何的英勇,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时也是很无奈的。中华民族难道非要等到最危险的时候才觉醒吗?才万众一心吗?而平时就不能万众一心吗?现如今,各种人,各种心态都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中国社会的各各层面,可以说是啥人都有,而啥人都有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当前思想的混乱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这必然导致他们语言、行为的混乱,而引起他们内部的混乱,这一切将使中国将来付出许多不必要的代价。难道非要中国快要被打死了时候,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的炮火,中国人多,可中国的人同样是宝贵的,仗着人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难道就不能未雨绸缪,先期洞察,化解危机,变敌为友吗?孙子兵法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上攻伐谋”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越时空,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它们却在大洋彼岸被运用的炉火纯青,这难道就不能对中国产生一些启发吗?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印、日不约而同的于蒙古加强联系,蒙古的作用突然重要起来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在他们的眼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能超过或接近他们的水平,否则,就是“人类的威胁”,而他们就有权利去干涉别人的内政,以保持自己的私利。而此时。蒙古恰好成为一枚制约中国的棋子,于是才有了这么多一系列的特别关注,那么既然是由中国引出来的,也就应该由中国来收场“解铃还需系铃人”。中国的发展是必不可挡,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很自然的事,也是人类的宿命。中国将不会让历史倒退回去,蒙古如果抓住中国这个机遇,对他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参与到反制中国的行列中,或者与中国“等距离”外交,那么都不能使蒙古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现今蒙古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阿富汗,看似得到了美方的大量援助,但也损失了公平正义,看着欧美各地人民的反战游行,就可略知一二。看日本人质在伊拉克被斩首,韩国人质在阿富汗被绑架,日、韩两国所作出的努力,就知蒙古是在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如果处置不当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从日本获得的援助是有代价,即便是所谓的无偿援助,背后也有其控制其经济的目的,援助就相当于借钱,借钱总是要还的而且还的更多。所以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别国的援助来过日子,否则永远不会有自己经济独立的一面。因此发展本国经济,减少对外援助依赖则是必由之路。蒙古与外国的军事合作促进了蒙军的现代化,提升了蒙军的作战能力,给蒙古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蒙古埋下了不安的因素。台面上的尚且如此,一些台面下的、看不见的东西就更具有威胁性。因为蒙古与区外军事大国的合作,那么矛头非中即俄,而无论俄国还是中国都是大国,其实力都是蒙古所无法比拟的,一旦事态恶化,那么中俄都可对蒙古实行非接触打击,在如今战略力量的远程打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


也许蒙古会说我们会走一条平衡的道路,但蒙古早已成为美国整个亚太战略中的一个节点,一枚棋子,是其“备战制战”的一个重要步骤,很难想象,当美国需要其“以战制战”的时候,蒙古却保持中立了!这是美国所希望的吗?美国能允许蒙古这样坐吗?在中、俄的隔离打击下,蒙古将能得到谁的援助?到那时是美国,还得日本、印度会派兵来蒙古作战,人们不得而知。所以说,蒙古与区外大国的军事合作与其说是得到了援助,不如说是给了蒙古引火烧身的火柴。例如,上世纪60—80年代苏联在蒙古驻扎重兵,把蒙古变成一座大兵营,变成了前沿阵地,而自己也首当其冲的暴露在对方的炮口之下,这样的环境谈什么发展,有谁愿意在这里投资、作生意。当地人又怎能来发展经济。综观蒙古建国这么长的时间以来。他的经济水平一直徘徊在世界经济的下等水平,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蒙古长期以来与外国的军事合作而引发的对峙状况阻碍了他的正常的经济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 17:52:15编辑过]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洛阳雅居酒店公寓 不足百元 BBS享受会员价后再减18元 家乐福对面 市政供暖 个性主题住宿 www.zhu9dian.com QQ:9067517 13698882838
Tommy·李

UID:495734

  • 注册时间2008-06-27
  • 最后登录2009-03-03
  • 在线时间0小时
  • 发帖27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港币0
  • 威望0
  • 经验351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洛港少尉【涧西男兒走起來】
发帖
277
港币
0
威望
0
经验
351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1-02 17:56  

5.8中蒙双边关系的未来前景


关于中蒙的联合,问题的关键是蒙古民众的想法和态度,一般来讲分成三类,1)赞成联合,2)反对联合,3)中间派,即不反对又不支持。首先是对反对者,中国要搞清楚反对的原因,是出于政治目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原因。对赞同者,大家要团结在一起,不要松懈,不要放任自流,要团结成一个个紧密的组织社团,同时广泛的争取中间派。客观的讲,联合对蒙古是有好处的,让这些好处和利益充分展示在蒙古民众的面前,既使是反对者,也尊重他们的意见,听听他们的想法,对对方的过激言行保持一定的克制,中国对他们不采取过激的言论。如有可能也应该主动的联系,对于反对者的反对原因,要认真耐心的听取,解答,暂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也给对方说清楚,在与有关方面进行研究沟通,争取最终答复。对于其处于政治目的,中国应该从蒙古国内国外的实际情况,阐述世界的复杂和变化的不确定,阐述联合对双方的益处,要站在蒙古的立场想问题,而同时要注意其背后更深层的动机和可能出现的其他势力干涉,且不可急于求成。


目前,蒙古有目标明确的激进组织,这些激进组织大部分对华并不友好,比如“泛蒙古运动”、“蓝色蒙古”等,在2005年11月,蒙古总统访华之际,在蒙古乌兰巴托的三家中资企业突然遭到40多名不明身份人员的袭击,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不过这些组织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经过这么多年双方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不少蒙古民众对华还是比较友好的,但蒙古目前还没有亲华的社团组织,而这些是双方联合的基础。而且这些人都处于散乱,无组织,无目的的状态,形不成合力,将来有待于组织联合。相反激进组织则较为完善,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蒙古对华报道也多为负面消息,受西方媒体的影响这将极不利于中蒙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促进。蒙古在所有的贸易纠纷中,立场偏颇,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往往仅听己方一面之词,地方保护主义明显。前些年中国大陆内曾有过关于“地方保护主义”利弊的大讨论,可以作为说服对方的策略和资料拿来一用。同时,中国也应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对华负面报道的问题,中国在热情报道外面的时候,外面又是如何报道中国的呢?中国的媒体又是如何报道外面媒体的对华报道?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中国大陆的朋友,其实是在帮助中国,帮助中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就拿蒙古媒体上常讲的中国劳工问题而言,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国务工的中国劳工对外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的不够,甚至了解了也不在乎所至。而一些非法劳工中介,从中渔利劳工,使劳工的正当合理的要求无法保障,而劳工只有找出资方或停工,引发双方的矛盾冲突,而此时这些劳工就成了中国形象的最直接的代言人,自然又造成中国形象不佳的口实。其实,这些情况,许多年前早就在其他地区发生过,如果中国的媒体能早十年把这种现象充分报道,引导劳工走一条正确的路子,各级政府机构、劳务公司能认真审核、培训、教育、考核就会极大程度的使劳工成为中国负面形象直接代表的现象消失,在中国的出国务工人员中,大多数是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对外不了解,不注意个人形象,也就不在乎国家形象问题,在中国大陆,对外界认识比较清楚的,只是少数的知识分子,和业内人士,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对外知道的不多。再加上中介机构重技能、轻文化培训,一些黑中介更是利益熏心,使得这种事情层出不穷,时间长了必引起当地人的反感。


中国的媒体要深刻反思他们的对外报道,把客观的情况告诉中国人,让中国人对外界也有个客观的认识,把外界对中国的负面报道遮掩起来,其实对中国人在外的活动是有害的,造成了中国人对外界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小孩天真是可爱的,大人们天真则意味着无知和愚蠢,大人们的天真是由于阅历不够,或教育不够造成的,而每个人的经历和知识技能都是有限的,这样教育大人们的事就落到了大众媒体的肩上,媒体有责任对大人们进行再教育。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外界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可笑的,以为出去了,就一定能挣大钱。这样的状态下,到国外难免会做错事,难免会作出有损个人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事,因此杜绝外出人员的低级错误(衣冠不整、不修边幅、随地吐痰、公众意识淡薄)则是政府、媒体、劳务机构的共同责任,各部门各机构有义务作好出国前的教育和培训,对非法的中介机构要严厉查处。当然中国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的报道,帮助中国人清楚的了解所在国的风土人情、民众习惯等,要让出国人员自觉树立形象意识问题(这通过教育、培训可以改正的)。相反,如果不让中国人清楚的了解外界的情况,难免会造成误解,乃至造成损害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事,


中国必须打破此种“自我封闭”。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睁眼看清这个世界。犯这种“自我封闭”错误的不光是中国,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错误,但错误就是错误,谁犯都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在这中国也可拿别人犯的错误来好好的思考一下。例如,韩国媒体长期大量负面报道中国,给韩国人造成了中国很落后的印象,在中韩交往的初期,一些韩国人经常问中国人,“中国人每天刷牙吗?”、“中国有几种啤酒”这种匪夷所思的问题,因为韩国有三种啤酒,他们就联想到中国有几种啤酒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对中国“自我封闭”的结果。当然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也是由韩国媒体亲手造成的。再比如印度,在印度同样看不到对中国全面客观的报道,结果造成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也很片面,有时到了好笑的地步,这自然使得他们得不出正确的认识。这些错误会不会使他们误国误民,他们自有评价,历史自有评价。比较有智慧的是美国媒体,前面已经讲过,美国媒体“妖魔中国”是其长期的带有战略目的的,而他也是不遗余力的执行。但同时美国对中国的观察、研究又不乏冷静和客观,从美国在政治、经济、金融等一系列的对华政策方略来看,他采取的步骤都很有针对性,很大程度都是从宏观战略上来谋篇布局的,政策的连贯性很强,衔接的很好。07年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很有感触,07年中国大陆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不久以后,很快我们就看到了美军特种部队军官所撰写的关于《士兵突击》的评论,洋洋洒洒,入情入理,其中内容不乏“内行看门道的技巧”,联想到前些年美军对中国电视剧《亮剑》的分析研究,不由的让人倒吸口凉气,原来中国就好像是被人家放到手术台上被解剖一样,连中国自己都不注意的地方,都被人家解剖一遍。美国媒体一边主导着西方“妖魔中国”化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连一些蛛丝马迹都不放过,他们的这种两面性,体现着一种“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特点。这也是中国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所作的是光报道友好消息的“好的自我封闭”,而其他一些国家是光报道负面消息所造成的“坏的自我封闭”。这两种结果都是使人对外界的认识不清,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所以每一个踏出国门的中国人,都是中国形象的代表,都是民间的外交人士,都体现着中国人的素质和修养。因此,最起码在他们出国前,让他们知道应该知道的,也应该让他们明白,出了国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中国的形象,这并不是单单他们自己的事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外出人员印象好,自然就会对中国的印象好,中国的工作就好做一点,反之亦然。


在当今世界高度竞争的时代,软硬实力的竞争无事不在。外出人员自觉不自觉的就成为了民间的外交人士,就担负起民间外交官的作用,同样外国来华人员所接触、所看到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形象好坏,也就成了他们给中国打分的依据,因此中国人要注意了,现在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民外交”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对外都在展示自己的形象,也就是国家的形象。中国的政府、媒体要作好这项长久的培训、教育工作,让中国的良好形象展示在世界的面前。充分提升、发挥中国的软实力,让那些“妖魔中国”的歪曲报道没有市场,让“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在各国人民的心里消失。


如何面对蒙古的少数激进组织、不友好的社会团体,是中国面临的一大课题,如果说中国可以对其他国家的激进组织置之不理的话,那么面对蒙古的少数激进组织,中国则必须学会与之打交道,处理好于他们的关系,必要时也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光妥协不讲原则是不行的。不能使他们肆意行事。当中国人在蒙古遇到挑衅的时候,首先要沉重冷静,面对对方的挑衅行为,中国民众要避其锋芒,先与其周旋,先礼而后兵,中国要牢记“不卑、不抗、有理、有利、有节”这几个字,在外出时,即要有很强的防护意识和措施,又要有不怕威胁、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总是躲着不出,也不是个办法。对待这类民众,中国的民众要有策略和耐心的同时,中国的外交机构一定一定要认真履行起保护好中国驻外人员利益的工作,因为他们代表着中国,中国的繁荣与强大与否都在中国平常的工作中体现出来,决不能因为是某个人的一桩小事就放过。周总理曾经说过“外交无小事”这不仅是对外国人说的,也是对中国人来说的,假如你放过一个非法伤害事件,就会纵容一百个非法伤害事件的发生,同样有效的处理、解决好一个非法伤害事件,就可能抑制其他五十个人的非法伤害事件的发生。外交机构的人员要经常主动的与中国的驻外单位、人员交流联系沟通。至少要在一个地区,保持一部24小时开通的热线求助电话,中国的驻外人员也要牢记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和各种可能利用的电话号码和一些单位的场所位置,随时保持着通讯的畅通状态,可随时呼叫。当一个人对另一个进行挑衅的时候,挑衅者心里可能是仇恨、讨厌、严重的排外意识在作怪。在国外遇到严重的排外民族情绪最多,再加上过去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所造成的仇视,也有些是由我们自身缺点引起对方的讨厌、反感。属于中国自己毛病的地方,中国一定要注意改掉,是对方排外、仇视情绪造成的,中国可以选择时机、方式通过某些中间人或大众传媒等渠道来进行说服教育,这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需要全体中华民族的参与。试问,当一个美国人来到蒙古,当地人会对他有排外的情绪吗?可能性很小,因为蒙古人都认为美国国富民强,美国对蒙古友好,而且美国人来了,会带来消费,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外国人来到蒙古都会带来消费,只是多少不同而已。如果积少成多也是一大笔的数额,中国人来了,自然也不列外,是有利于蒙古的,也许蒙古人会讲中国人来了给蒙古带来了冲击,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现代自由贸易体系中,中国给蒙古带来的好处也是明显的,总体是造福于蒙古民众的。如果世界各地的人民都以给本国带来了冲击为由,而拒绝外国人,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处于偏远地区的人尤其应该更加开放,才能吸引更多的贸易往来,如果中国民众也像某些蒙古民众对待中国民众那样对付蒙古人,那么势必对双方都不好,历史上不是曾经有段时间,大家彼此很少往来,结果又怎样?虽然大家都没有损失什么,但都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这些教训双方都应该吸取,如果是因为历史上的不快,那么大家双方则都可以一笑了之,对于很多历史而言,历史是不能“父债子还”的,中国的民众也是受害者,现如今双方各族人民都是平等团结的,而且双方的友谊是有共识的、有基础的,再计较过去是无意义的,各民族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大家的生活才能过的更好,对挑衅者要以说服教育为主,既要主动防护好自己,也要通过某个方式、时机来表达中国的意愿,要有“七擒孟获”的智慧和耐心,让对方心悦诚服的与你交往。当年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而对某些人则一擒及斩,是因为孟获所在的地方是蜀国的大后方,“后方一日不平,则丞相一日难安”。蜀国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后方,而攻城掠地容易,降服人心则最难,所以诸葛亮才演了一出“七擒孟获”的好戏。最后让孟获自己心悦诚服的归顺蜀国,使蜀国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同样蒙古也是中国的大后方,也必须使之与中国民众和睦相处。实际上,两国的官方的共识是很清楚的,而双方民众也需要政府们来培养这种共识。


这些激进组织虽然多是一些民间的组织,但所起的危害作用却很大,背后是否有其他国家势力的插手,暂时都不清楚,不过大家的目的是为全体蒙古民众来考虑的,自然也包括这些人,将来的任何好处都不会少了他们,这是造福所有蒙古民众的好事、善事。中蒙两国有漫长的边界,两国人民有共同的祖先、广泛的联系,双方有相同的血缘、相同的民族传统。相同的文化背景,更有着共同发展的目标和利益,二者只有有机的联合在一起,才能发出强大的合力,当前要组织爱国人士,对华友好的蒙古人士组成大联盟来营造中蒙联合的大气候。分化瓦解西方的敌对势力,团结大批蒙古民众,让两国人民互动起来,共同推进两国的联合发展。


在增进两国联合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应主动一些,如果等待蒙古方面的主动,他会遇到国内的一些阻力,以及国际势力的压力,加之中国方面的反应速度等可能会挫伤蒙古方面难得有的积极性,这样对以后的发展就不好了。所以中方应主动一些,不过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主动提出,静待结果,双方可以分阶段进行联合就像欧盟一样,也可以签一揽子协议整体进行联合。如果有意愿,双方可进行充分的探讨,对蒙古方面的要求和关切,所遇到的困难,中方应给予考虑。双方也可由易到难,可以先从一般的经贸联合开始,而后扩展的其他领域,但也不能光经贸联合,而没有其他领域的联合,比如政治方面的联合,只有全方位的深入的联合、合作才能为两国人民造福。同时对蒙古方面的反应,中方一定要积极回应、或者耐心等待。目前由于各方面条件并不具备,中方千万不能急躁,急不行,中国目前要作的只是准备工作,有点意识的准备工作,要有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当然道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这其中肯定会有曲折反复,有时会很棘手,有时会很无奈,有时会有纷争,有时需要妥协。这一切都很正常,符合事务的发展规律。不过大家要记住,斗争中会有妥协,妥协时不忘斗争,该针锋相对时绝不手软,该讲友谊时要大方热情,这不是朝夕之事,这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要为之工作的事。同时应继续邀请俄罗斯参与蒙古的经济建设,我个人认为这事不应回避俄罗斯,或冷落他们。中俄双方的战略合作的关系越来越重要了,中俄双方可以交换意见,或者共同与蒙古发展合作的关系,双方可以就某些领域进行谈判,但走联合之路的原则绝不让步,联合的趋势绝不妥协,中国应该使俄方认识到一个积极发展的蒙古对俄罗斯中部的发展也是绝对有好处的。当前中俄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对世界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中俄两国也是互为对方的大后方。现如今,中俄两国已签订《中俄睦邻友好的法律》,只要中俄两国世代认真执行该项法律,摒弃冷战思维,互相信任,就没必要担心给俄方造成冲击,相反一个繁荣的蒙古,更能使俄罗斯中部区域经济活跃起来,调整俄国的发展不平衡性。中、俄、蒙三方的经济都会更加繁荣,这对增强中俄的战略实力都大有益处。不过俄方仍会将蒙古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对蒙古的关注会由中蒙的发展而特别加强,这从蒙古“上击熊腹,下压龙背”的特殊地理位置可知。当年斯大林曾与蒋经国关于蒙古独立谈判时,俩人关起门来有一段推心置腹的谈话,斯大林说“蒙古一旦被其他势力所控制,将会把俄罗斯分成两部,使俄国首尾不能相连,因此俄国必不允许蒙古被其他势力所控制”。所以从俄方角度来讲,他会极力让蒙古独立、脱离中国版图是其既定政策,控制蒙古仍是俄方的一个重要政策。在中苏对峙时,苏联在蒙古驻扎重兵,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从中蒙边界经张家口到北京也只有不到600公里,苏联曾扬言三天占领北京,中国不得不紧急下令疏散人口20万,许多重要部门马上撤退,其慌乱程度不亚于印度新德里当时的情况。如果不是中国适时研制成功“两弹一星”这样的镇国之宝,后果将是很难预料的。


不过斯大林所处的时代与今天的时代有着本质的不同,那时可谓是乱世,是动不动就爆发世界大战的时代,而后又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冷战,世界各国都知道发生世界大战对任何人都是死路一条,现代国家间的关系已经变得错综复杂,相互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的联系已经密不可分了,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意再回到过去,爱好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人类居住的星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中俄的关系正走向成熟和稳定,如果斯大林在天有灵的话,当他看到如今的中俄关系时,定会感到欣慰的。


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梦想,但是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等到印度把预警雷达建到中蒙边界的时候,日本把蒙古变成其一个资源基地的时候,美国把蒙古训练成东北亚的一个马前卒的时候,那么无疑又是一个变相的“陈兵百万”事件,等到那时,中国的腹地又将重新变成前沿阵地,整个中国北方又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在美军的各种监听、探测的技术都非常先进,情报综合分析的能力很强),到那时,中国又将被动的穷于应付,蒙古就象压在雄鸡背上的一块巨石,雄鸡也就再也无法振翅腾飞。因此无论如何不应该让蒙古倒向中国潜在的对手,那么与其不让蒙古倒向对手,倒不如让中蒙的联合成为一种选择,因为蒙古对中国的意义太大了,比台湾的意义还大,台湾是能否走出去的问题,蒙古是关于自身背后安全的问题。只有自己先生存好才能讲怎样活的更好。特别是蒙古的对外政策整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如果中国现在多付出一份努力,将来就会少付出百倍的辛劳。如果“东欧巨变”的时候,或者说整个90年代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也许不是这样的。


中蒙两国的联合发展是对中蒙两国人民来说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当前的困难是很多的,但大家只要发动人民群众,群策群力,一定是办法比困难多,双方的民众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识,一代一代的努力下去,要有牺牲眼前利益的勇气,和谋划未来发展的智慧。蒙古是被历史人为的分离出去的,现在应由双方平等协商,来找一个对双方发展都有利的路子,而走联合之路乃是明智之举。现在应该由大家齐心协力来促成中蒙的联合发展,蒙古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华文明和平崛起的重要基础,只有中蒙两国人民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才能使它造福于两国人民,将来中蒙两国可以先选择一个中国和蒙古的边境区域或城镇作试点,类似于中国当年的经济特区,在试点区内,对两国的居民实行两国联合共管,给试点区域内的居民以特殊的政策,然后中蒙双方共同管理,探索经验,共同交流,不回避矛盾,共同解决矛盾,总结试点区域的成果,然后双方再共同协商逐步推广,这要让所有的蒙古民众都看到试点区域的真实生活,让扩大试点深入人心,让推动两国的联合发展成为一股潮流。


目前中国要大力加强内蒙古,乃至全国各省、自治区与蒙古的联系,在政策上要有所倾斜,包括文化、体育、教育、科技、青少年往来、职业技能培训等全方面的交流联系。在内外政策、法律的相互认同、贸易标准、关税的统一等方面,可先由双方专家学者组织论证,提前作出方案,要出一批研究成果。让两国的民众再进行论证,要首先解决一些小的、容易的问题,引领双方联合发展的前进方向。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可以马上利用的要先利用,再经跟制定相关的法律来保障。双方应互给对方公民以国民待遇,当蒙古民众来内地参观、访问、学习、工作的时候,中国对他们要一视同仁,反之,,当中国民众来到蒙古时,蒙古也应一视同仁。双方先要默默的做工作,有必要将联合发展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做到提前发现,提前准备,为将来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待条件成熟之际,双方可考虑先达成一个类似于CAPA一样的协议,(内地与港、澳03年达成的一个协议),这将全面检验联合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可行性和实际的应用情况。随后的相关协议一定要陆续跟进,总有一天会水到渠成的。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最宝贵的财富,现在暂时无用的将来也许会有大用处。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开疆辟地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1924年俄罗斯宣布对北极圈内的北地岛、新地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取得主权,这些群岛在沉寂80年以后,而今成为俄罗斯向北极提出主权要求的重要基础依据,而当年,俄国沙皇把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当时卖了3000万美元,也许当时俄国沙皇认为这笔交易很划算,是个好价钱,而他忘了国家的战略利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今天的阿拉斯加是美俄斗争中美方的一个重要的地区,令今天的俄罗斯民众很是担忧。此外日本在一个叫作“冲之鸟”的礁盘上大做文章,千方百计使它貌似一个“岛”,韩国也在中国的苏岩礁上堆砌了大量的金钱,都是盘算着想得到更多的回报(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的人均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制约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人民真诚的希望蒙古民众能走上幸福、快乐、现代、和谐的发展之路,真诚希望将来能够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不分你我,而是一个大家庭,让两国人民能一起思一起想,产生强大的思想动力,让两国人民积极的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的事情着手,共同汇聚双方联合发展的未来之路。


中国是个大国,有责任抓住历史机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是能办大事,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中华民族自古是多民族共同的代表,每一个民族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着自己的贡献,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心愿,民族发展是国家强盛的源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由许多内容构成的,而完整的中华民族则是复兴的前提之一,只有全体中华民族都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的实现,才能有自己把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