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育儿师怎么收费:美国孩子为何能坦然面对竞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19:34
美国孩子为何能坦然面对竞争 ——读《美国小学是这样教孩子的》有感 在美国的小学,玩与学习并不冲突,相反在玩中做到了更好地学习。(资料图片)

  中美两国文化生态的差异,形成了两国教育的独特性。然而,中国妈妈随着孩子渐渐融入美国的小学,一点点地放松开来,开始让孩子享受快乐童年。这表明了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符合其身心成长的才是好的教育。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实验小学 范里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下地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一位身心疲累的学生曾引用这句经典台词,描写自己的生存状态。

  “这种鸟飞呀飞,飞到了美国,发现自己长出了脚。”这位学生赴美学习后改写了这个句子。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似乎成了对立的两极。人们谈到教育,总要把两者加以比较,美国教育好处多多,中国教育弊端种种,可谓言者有心,听者留意。

  “不用排排坐,不用喊起立敬礼,不用升降旗,不用背很重的书包,没有好多功课要写,不用背书,没有罚站……”江秀雪的《美国小学是这样教孩子的》就是在一串否定句中,带我们飞到美国,近距离观察美国的小学教育。

  不只是放任自流,美国教育悄然转向知识学习

  今年开学,美国费城的朱丽叶·马斯特曼实验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奥巴马。他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开学演讲。令人难忘的是,他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中国和印度的学生:“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你们将来要和他们竞争,你们在学校的成功,不仅决定了你们的未来,也决定了21世纪美国的未来。”

  多么熟悉的话语啊,只是演讲还不够形象生动。《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是这么说的:“小时候父母常常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父母会对孩子说:‘儿子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于是,本书作者的女儿牵牵所在的城市学校,一年级开始有家庭作业了,虽然不超过10分钟。到了二年级已是“每天带着课本回家写里面的练习题了”。数学要求“熟悉加减运算到三位数,而且在6分钟内要答完50题”。这些似曾相识的情景现在也发生在地球的另一端。在我国,美国小学生轻松读书的故事,曾经刺激我们的神经,催促我们减负的步伐。

  面对进行排名的州际统考(ISAT),美国校长也难超脱,因为成绩影响校长的收入、学校的经费划拨。牵牵在三年级时转学到一所乡村小学,作业少了很多,但这里考试的火药味一点儿也不少,每学期有3次段考,相当于国内月考,学校希望通过模拟练习让学生适应历时4天的ISAT。提前半个月,校长就给家长写信,进行考前动员,让家长关注孩子考前生活状态。当然,只能要求家长让孩子“尽量不要请假、千万不要生病、睡眠要充足、要吃营养早餐……”

  只要学校一声令下,家长鼎力配合,但全民皆兵的氛围是美国校长看不到的。即使学校给学生义务辅导,参加的学生少之又少,到校的还大多数是亚裔和印裔学生。面对补课做题,老师也不太积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校长也要冲锋陷阵的。每周一,牵牵所在学校的校长会出一道数学题,复印一叠放在走廊的桌上,让四年级学生自由作答。获胜的,校长会给孩子拍照并贴在数学之星的公告栏上。

  不拘泥于题海,教师为学习注入快乐元素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创造力;美国的学生富有创造能力,但基础不扎实。这是人们普遍的看法。很多人认为,把两种教育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就能得到我们期待中最好的教育。有这样的好事吗?

  基因神话的破灭会给我们带来启迪。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人们相信人头马抑或鱼尾狮会走出神话,技术崇拜使人们变得容易轻信。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一家实验室研制的牛皮西红柿,成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十大谎言之一。现在,转基因食品工程开始由热变冷,连超市购物的大妈也会看看买的是不是转基因食品,人们对于技术创造的神话变得理智起来。

  在学校里,不断强化基础知识训练,目标紧盯统考成绩,势必加重学生负担,还需要在阅读和数学等课程外增加课程,通常这是以牺牲其他学科的课时为代价的。这样做无非是与中国、印度竞争工程师、技术工人的数量。

  全球视野下的移民政策,使得美国尽量避免本国人民在同一领域中的竞争。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错位发展的策略,立足全球化,利用本国多元文化的优势,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在国家人才战略中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决定了美国无法也无须复制中国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事实上,美国文化中的创新性、包容性始终支撑着美国的教育改革,他们努力培养的是全球化竞争中的不同人才,他们竭力发展的是面对未来的不同能力。

  重视数学、科学课程,并不意味着从此陷入题海。在学校中,美国老师和学生玩字当头,玩实验、玩数学,让孩子们在欢呼声中进入学习乐园;学习活动中,乐字贯穿,同乐会、俱乐部,裹着甜蜜和快乐,带着孩子们进入一个又一个美妙空间。

  作者在书中指出,在美国的小学,学习似乎是享受快乐的由头,老师带着孩子总能从中找出各种理由,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开学前,老师会许诺给学生神秘礼物——学生用学习成绩兑换的玩具钞票,用它到学校模拟商店买东西或玩游戏,而商品则是毕业班学生负责制作。上课第100天,要举行一个满百数学庆祝活动。每年还有数学马戏团活动,请小丑表演,孩子带着家长到校欣赏,有吃有喝还有玩,这样精彩的同乐会当然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

  美国文化孕育着享受快乐、呵护好奇心、激发想象力的因素。在老师们眼中,好奇心、敢于冒险、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动力,他们觉得没有童趣的孩子,长大也不会成为有情趣有个性的人。

  面对未来竞争,美国父母不是焦虑,而是相伴孩子成长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选择,教育就是最大程度地实现孩子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家长,同样需要面对一次次的选择,而这往往是冒险、试错的过程,等到结果出来,经验具备的时候已经没法回头。很多中国的父母不愿聆听孩子的想法,条件好的父母喜欢给孩子铺路,条件差的父母喜欢给孩子找路,然而,这世界上本来的路呢?于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的冲突与日俱增,期望的冲突、保护的冲突……种种以爱为名义的冲突中,打败仗的,往往是父母,受伤害的,常常是孩子。

  书中介绍,作者在与女儿牵牵的中西语言战争中败下阵来,自己的中文越说越少,孩子的英文越说越多。但是,在辅导牵牵的功课上却寸步不让,为了上好班,逼着孩子学数学。为了孩子参加学校地理选拔赛,全家总动员,网上狂搜“考古题”,吃饭问,坐车问,睡前问,最终一个月的辛苦,获得学校比赛第一。这一个月的备战中,牵牵还忙着准备阅读比赛,参加读书会。为什么弄得这样紧张呢,作者坦言“很功利的,希望她抱个奖杯回家”。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孩子还有放弃比赛的。

  不得不承认,作者是个很典型的中国式妈妈,哪怕到了氛围宽松的美国,她还没有入乡随俗,带孩子入学,紧张;看到孩子作业有难度,紧张;孩子参加比赛,紧张;孩子转学,作业少了,紧张……他们的紧张在相互攀比中升级。于是,从单肩书包到双肩背,再到拖拉式行李书包,孩子们要读的课本越来越多,要做的作业越来越难。还有钢琴课、英语班、家教辅导侵蚀着他们的原本不大的成长空间,他们没时间也没有机会享受疾走追黄蝶,侧坐莓苔学垂纶的乐趣,更没有溪头卧剥莲蓬的无忧无虑。

  大人们可以偷懒、松懈,他们打牌、聚餐、搓麻将、看电视、自驾游……孩子们在一天的学习后,回家可以轻松一下吗?不行,父母只要看见孩子没事干,心里就会不踏实,就会不舒服,就会烦躁……孩子们是没有安排时间的自由的,因为他们要在社会焦虑中满足家长的功利心,要为轮廓不清、迷茫未知的前途而考试学习。

  中美两国文化生态的差异,形成了两国教育的独特性。然而,紧张妈妈随着孩子在美国的融入,会一点点地放松开来,正如她自己所说,打败仗的,总是父母。而我们身边焦虑的家长也会和孩子一起长大,总有一天会接受孩子的平庸,领悟到“做一个华尔街银行经理,每天为钱的数字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这也许我们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启示。

  《美国小学是这样教孩子的》,江秀雪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