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早恋教育ppt:“国富”之后,何时“民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41:31



依据今年前五个月的全国财政收入数据,有预测认为2010年中国全国财政收入总额或达8万亿元。针对此预测,有关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过高、企业和居民负担过重、“国富民穷”的讨论迅速占据中国媒体的版面、时段和页面。分析人士指出,从相对数来看,中国财政收入比重并未过高;通过转移支付、加大民生投入可以推进“国富”向“民富”转化,两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中国将实现“国民共富”。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财政预收8万亿增速远超GDP
正确理性看待中国的“国富民穷”
国富民穷央视等媒体质疑财政增长过快
政府财政收入全球第二,而民生福利第几?
国富民穷不算富,大国寡民难崛起
国富民穷,中国政府收入知多少?
国穷国富根源何在?
国富民强不差钱,中国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网友热议】
今年财政收入或超8万亿有望全球第二仅次美国
财政部专家回应“国富民穷”论:财政收入比并不高
欣闻中国财政收入步入全球第二有感
财政收入八万亿、全球第二,与我何干!
什么叫正确理性看待中国的“国富民穷”?
“国富民穷”既不科学也不理性
“国富民穷”不能成为最大特色
八万亿:国富等于官富,民穷是真穷!
腐败才是国富民穷的根源
国富民穷中国家庭“内虚”到无法内需
给海外华人的一封信:我眼中的国富民强
财富聚集和扩散效应下的五次收入分配
陈志武:国富民穷,怎能转型经济?
《盐铁论》PK《国富论》
【深度评论】
财政收入猛增是中国减税富民的大好契机
财政收入比例过高,意味着企业和居民的税费开支较高;但与此同时,国人所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水平却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必须引起警惕和反省。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必然制约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由于财政收入占据了过多的社会财富,导致企业和公众自身财富积累缺少、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所以面对危机就不得不依赖于行政救济。就此进一步强化了财政收入增长的必要性,遏制市场自身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升,最终导致市场自救宛若“扶不起的阿斗”,形成恶性循环。
阅读全文
陈志武:国富民穷咋转型?
首先,要对政府财政预算进行民主监督,包括公开听证、广泛的媒体自由讨论。人大和政协都缺乏对征税权的制约、缺乏对政府财政预算制约的能力。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发挥人大系统的独立监督作用,经常性举行各种听证会,每个季度起码有两个星期,让人大的专业委员会把相应部门领导叫过来问责,例如,财经委员会召集商务部、证监会、银监会的管理层,看哪些政策有问题,有哪些不同意见,进行公开正式的问答。政府机关对人民负责的方式,就是对人民代表机构负责。
民主制度监督可以减少政府开支的“硬件”投资偏好,引导政府开支往民生倾斜,包括基本医疗保障、社会安全网、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国家投入。一旦政府在这些民生领域有实质性投入,可以给老百姓提供底线经济安全感,自己储蓄压力会减少,民间消费就可以被解放。
阅读全文
国进民退的危害和根源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指导方针,发展垄断经济,是同完善市场经济的指导方针相抵触的。市场经济绝不能由垄断经济来主导。当然,从六十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看来,国有经济在它的初期是有贡献的,但它的垄断性(没有竞争)障碍了它的正常发展;与政治权力的结合、政企不分,更使它成为产生权贵资产阶级的温床。它与国外的国有企业、垄断企业不同,它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优胜劣汰的产物,同政治权力没有利益勾结;它们虽然破坏市场,但同时仍受市场规律支配。而我国的垄断经济与此相反,属于前资本主义的专制型的经济形态;它是专制权力的产物,赖政治权力而生,赖政治权力而存在、而发展;它凌驾于市场经济之上,不受市场规律的约束。“国进民退”,主要是权力运作的结果。所以,要扭转“国进民退”的趋势,掌握政治权力的指导思想上就必须抛弃“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错误观念,树立经济市场化的方针,大力扶植民有企业的发展,把经济体制改革从歧路上引回健康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善市场经济的目的。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国富国穷之谜
国富论与民富论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对中国的论述
国富民弱,中国中产阶级的厄运
中国富强之后
张鸣:国进民退是条死胡同
“国富”与“民穷”
中国的“国富民穷”问题比巴西严重得多
加拿大是怎样国富民富的?
国进民退争论背后:改革再次寻求共识
“国进民退”的非经济后果——问策中国十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