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胶品牌排行榜:知识管理的起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50:14

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界。1986年,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之后,知识管理的理论、实践都很快发展起来。目前,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不一,《高职院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教育与职业。

 

知识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领域兴起不到20年,公认的关键性人物有瑞典企业家与财经分析家卡尔·爱立克·斯威比,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和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

斯威比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实践色彩。他最早在著作中使用“知识管理”这个名词,并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首先发现和定义了知识型组织这一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从组织的角度出发来求得知识管理方法理论在实践中的运行。

德鲁克从提高企业效益的角度指出知识的重要性,提出21世纪最大的管理挑战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认识到具有知识的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他的著作对广大管理人员理解、认识知识经济,接受知识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强调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他深入研究了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经验,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式,这个模式已成为知识管理训究的经典基础理论。《当代知识管理的认识深化及其研究趋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成为中国企业新世纪生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银行在《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2001)报告中指出:“所有的经济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当今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创造、获取、分配和使用,知识的有效应用正在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财富和改善社会福利的重要的因素”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知识管理的新发展——知识网格》

 

知识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1世纪90年代初,最初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其思想逐渐被其它领域广泛接受,并日益显示出其强大价值。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以及从不同角度,知识管理有不同的含义。虽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知识管理,但还是达成以下一些基本共识: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角—知识管理》

 

经合组织(OFCD)定义的知识生产仅指发展和提供新知识的科学研究,这是狭义的定义,只把科学事实和理论视为知识。而经合组织在1996年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类: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what),关于原理的知识(know—why),关于如何做的知识(know—how),关于信息、知识来源的知识(know—who)。前两类是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后两类是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大学的知识管理》

 

虽然我们一直在说知识管理,但很多人对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依然不是很清楚。最早提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的是斯威必博士,他出版于1990年的著作“Kunskapsledning”(瑞典文)是世界上第一本用“知识管理”一词作书名的专著。马勒赫塔认为,该书综合有关学者的观点,指出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增民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与大学教育的新理念》

 

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知识,最早在国际组织文件中正式使用“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类:其一,知识是什么的知识( know -what) ,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其二,知识为什么的知识( know-why) ,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其三,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know -how) ,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其四,知道是谁的知识( know-who) ,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对高校知识管理的思考》

 

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界。1986年,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之后,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很快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的概念最早于1986年由Wiig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瑞士的一次会议中提出。其后近20年的时问里,KM研究热潮持续兴起,人们从不同视角定义KM,但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KM概念。

Wiig认为,KM是“为最大化企业知识相关的效率及知识资产的回报,企业系统地、显性地、审慎地建立、更新与应用知识的过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Nonaka)认为,KM要求致力基于任务的知识创新、传播并具体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途径。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国内学者程刚认为知识管理是利用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社会知识的创造和传播的过程,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基于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国外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发端于英国剑桥大学学者哈格维斯(D.H.Hargreaves)1999年在英国教育研究集刊(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发表的《创造知识的学校》(The knowledge-creating school)一文。这几乎成为日本著名知识管理学者野中郁次郎(Nonaka)1991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传世名作《创造知识的公司》(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8年后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遥相呼应,因而哈格维斯这篇论文被认为是日前国外研究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最直接而重要的一篇文献。2000年哈格维斯又一篇力作《教师和医师的专业知识之生产、媒传及应用:一项比较分析》(The production, mediation and us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mong teachers and doctors:a comparative analysis) ,首次将研究的视角切入到教师的专业知识管理方面,因而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推动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方面,国际经合组织(OFCD)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国际经合组织下属的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2000年出版了《学习社会中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论文集,该论文集收录了关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方而的一些重要研究论文。《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的新使命》

从查阅和掌握的文献来看,我国大陆关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起始于刘毓1998年在《教育评论》第6期上发表的《学校“知识管理”探微》一文,比国际上起步研究的时间还要稍微早一点。而后相关论述开始不断涌现。从1998年至今,己有研究论文117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根据研究的不同焦点所在,我们将这些研究文献主要归结为三类:《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的新使命》2004.6

 

基于知识的知识管理模式(KBM)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式是以“知识”为目标,重点研究“知识”的特点,以及知识在组织中存在的形式、层面、流动的机制等。

最有代表性也最具奠基性的是日本学者Nonaka与Konno于1991年首次提出并被广大学者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组织的知识产生、转移、再造的知识管理模式——SECI模式,即社会化一外部化一联合化一内在化,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通过这种循环转化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创新过程。《科学研究活动中知识管理模式研究》

 

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其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中提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相对于其他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进一步提高了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利润的创造不仅依赖于物理设备来实现.更有赖于不断发现客户需求以及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创新(innovation)成为新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长点,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管理在中美教育机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