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仁肾宝片真实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趋势及原因 - - 谷歌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44:06
针对完善检测设施、严格执法、加强宣传等方面,检查组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环保责任。企事业单位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原则,提高环保意识,增强节能减排、清洁循环生产的社会责任感的忧患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控大气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不断形成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把新引进企业的环评关,避免引入污染企业,同时要指导耗能大、污染大的企业抓紧更新设备,引进新工艺,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四是严格执法,不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坚持政策引导与行政处罚相结合,强化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好大气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五是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六是加大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监测手段,实现由事后检测向事前检测,临时检测向全程检测,传统手段向现代科技手段转变,努力控制污染源头;七是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组织协调。根据我区实际,加快环保相关政策制定,将环保建设与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推动企业间循环利用,促进企业转型调整。  不合理,行政性支出超过GDP增长,而公务员规模不减小,其所占人口比例跟其能能耐不相应,管钱不管事。例子,毒奶粉事件暴露消协,质管,食品,农业等部门无所作为,跟其庞大的规模以及开支不相称,典型的只收钱不办事。还有警察从来不上街巡逻,我们谁见过警察每天都经过家门口的?倒是经常瞧见警察站在凉荫里或者岗楼里边纳凉,很逍遥很自在。十多个人挤在一起做两个人就能办到的事情。还有财税方面,以高税率却承担极低的医疗教育等费用,跟同等税率的其他国家不能相比。在吃喝以及公款消费方面开支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领导开会跟西方国家开会明显不同。人均GDP几十倍于我们的西方国家供应白开水。咱们供应矿泉水。人家给盒饭,咱们上饭馆。你可以明白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市场经济机制确立以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一个伟大的发展过程,它给我国带来的活力、生机、社会进步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惟利是图、商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暴露。

人们虽然都知道商业要有诚信,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诚信的美德和诚信的传统以及一些基本的诚信原则,并且都知道诚信的价值和没有诚信的严重后果,但由于利益的巨大诱惑以及没有商业诚信的有效控制机制,诚信原则得不到落实,商业中仍然存在大量假冒伪劣、合同违约、行贿受贿、虚假披露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败坏了商业信誉,造成了商业市场秩序的紊乱,商业诚信缺失的危机已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经济运行,影响大众的生活质量,引起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正是基于此种情况,中央有关部门在全国进行了规模宏大的“质量万里行”活动,针对商业部门进行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并提出了进行商业诚信建设的一些方案。

对以上问题各方面学者、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但从总体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诚信原则的探讨、对诚信及诚信机制价值的认定、对市场秩序的关怀等方面,多数是从社会教育和道德的角度予以关注,但考虑如何从机制上克服市场“缺少诚信”的研究就比较少见,有关诚信机制的构建、运行的研究成果较少,而直接涉及商业诚信机制研究的内容就更少,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很好地阐释现代商业诚信机制的有关机理,也未能很好地研究出现代商业诚信机制建设的完整方案。

而事实上,只有认真研究现代商业诚信机制的有关机理,迅速推出商业诚信机制建设的可行方案,从机制上入手,从根源上入手,保证商业诚信的实行,才是唯一科学的办法。而这也正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保障社会广大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但商业作为经济流通的枢纽,是社会交流最大的窗口,涉及到生产、消费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商业诚信机制的建立不是商业部门单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商业部门单方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联系社会各部门,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解决,这意味着健全我国商业诚信机制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投入巨大的努力。



法律方面的建设

要在我国社会培养和建立完善有效的诚信体系,必须跳出道德化诚信的传统框架,向制度化诚信迈进。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机制,仅仅依靠道德宣传和良心谴责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在客观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和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对各种非诚信行为要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限制和惩处措施,做到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司法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当社会成员普遍感受到任何不守诚信的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的时候,竭诚守信才会成为一种风尚,诚信原则才会逐渐深入人心,诚信机制才具有其基本功能。必须强化法律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最重要的是物权法与债权法、合同法与侵权法、企业破产法与个人破产法的制定和完善,特别是要制定一部完善的侵权法,以便在确定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损害赔偿与损失赔偿、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等方面能够有法可依,并且对失信和侵权行为起到有力的防范作用和震慑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商业信用的有关法律机制。完善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把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立法规划,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修改完善与信用管理有关的《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严惩中介机构的失信行为。应制定更明晰的法律细则,简化有关法律程序,使商业诚信问题的解决能在法律上找到依据,并找到解决的途径。加快对有关投诉、案件的处理,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政府方面的作用

政府在诚信机制建立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政府的诚信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基础;其次,政府是经济组织诚信工程的最有力的倡导者或推动者,政府是公众的机构,也只有政府更适合于作为诚信结果公正性的主要监督者;再者,政府及其相关执法、管理机关具有对假冒伪劣商品交易和欺诈性的交易行为及结果进行约束与惩罚的职能,对社会诚信的维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本身还存在各种职能不清的问题,因此未能很好地发挥在诚信机制建设方面的应有作用。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还存在政企不分、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信息数据开放度低,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本身不健全,缺乏失信处罚机制等。

因此,首先要分清和履行政府应尽的各项职能。要尽快地使政企分离,政府不能插手、干预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要把注意力集中于为商业提供服务上,把力量集中于市场环境的管理上,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起好诚信的示范作用。要加强对个人特别是对公务员的信用教育,尽快建设出良好的信用政府形象。

国有银行应真正实现企业化,实现大中小银行并轨,完善国家信用体制和民间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商业机制与国际接轨,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不管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自然人,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分配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否则失信的问题难以解决。

在信用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有更多的介入,要尽快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制定诚信机制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企业信用记录制度、信用监督制度、信用警示制度、信用激励制度等,要建立信用等级制度,让信用成为企业的通行证,如果等级不好就等于自杀,淘汰出局。要让有不良信用的企业自觉的弥补信用。从而把信用销售作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形式加以推广和普及,引导企业树立"信用是品牌、信用是财富、信用是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缩短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有关部门应出台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商业市场进行科学的价格管理。如规定商家必须明码标价,标明主要产品的厂家或批发商、地址、电话等,以便进行价格查询。同时,政府应与各行业联系,对各类商店的价格进行监督检查。要监督推行理赔制度,各商店要有明确合理的理赔规章,对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或进行价格欺诈要有严格的理赔措施。要让商家自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商家没有这种措施或不采用这种措施,管理部门就应该采取取缔其营业资格之类的强硬措施,以便确保市场秩序。如果消费者发现这种情况,就可以对商家或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投诉,法律部门可以对他们绳之以法。如果这样,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肯定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价格欺诈也不会再有市场,谁愿意给自己找麻烦呢。当然,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是非常艰巨的,需要调动政府各部门来完成工作,因此,要有一个政府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这类有关问题,以保证市场的和谐有序。



商业行业方面的自律

要健全、完善商业自律的组织运行机制。要禁止不道德行为的出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打击不道德者的恶行,维护商业秩序,建设高度文明的商业环境,从建立、完善商业行业自律机构着手是很重要的,行业对自己的事情是最清楚的,也最有发言权,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的很多问题都是通过行业内部解决。我们的行业自律机构应建立业内资信系统,设立职业从业记录、经营档案,对业内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警示或进行有关处理,并及时跟踪备案,这样在业内形成权威,发挥其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要让有德者得到荣誉,要让不道德者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让他们在商业行业没有容身之地。

就商业企业方面而言,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都还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因此,要加强企业内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进行商业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充分认识诚信资源的价值,正确选择竞争方式,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管理与监督,提升自身素质。要使商业企业自觉履行其社会职责,自觉建立商业企业的诚信自控机制,做到自觉地诚信经营,更好地服务社会。



社会方面监督管理

目前,在社会方面,一个总的形势是整个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信用观念淡漠,因此,加强社会各方面的诚信意识也是商业诚信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条件,商业诚信是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完善商业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并加强全社会的监督管理是必然的举措。各银行、社会中介机构应建立、完善商业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对商业企业进行全面的把握、控制,预防问题的发生。新闻媒介、消费者都应该加入到这个监督管理的行列中来,以完善商业诚信机制的运行。全社会对商业诚信的宣传引导应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也将使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好转。

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良好的诚信环境,主要应该归功于西方国家长期形成的制度规范的作用。有过西方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经济活动中,信用与每一个人须臾不能分离。申请家用电话、管道煤气、电、水、租房等,都需要个人信用。公司贷款、贸易资金往来,更要资信担保。而且,所有的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载在每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底下。人的名字可以更改,但是,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却是从一而终的。一旦发现作假或欺骗,个人信用便会遭受怀疑,出现信用危机。到那时,个人的前途将会处处受阻,举步维艰。这就是说,让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共同维护诚信、建设诚信,才是商业诚信机制成功运行的关键。

诚信机制是个应用型的东西,关键是实际操作,而要使诚信机制具有实际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并非某方面努力就可实现,而要靠多方合作,因此,我们说诚信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商业诚信机制的运行需要一种联动机制,它需要有关法律机制、政府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机制、企业自控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的共同作用、配合运行,才能真正有效。针对我国目前的商业诚信机制缺失情况,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要在深入调查我国目前的商业信用状况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出目前商业诚信机制缺失的症结所在,然后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存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体系和社会道德状况等,根据商业诚信机制运行的内在规律,提出相应对策,并着手构思商业诚信运行机制的模式,以使这种机制规范化运转,使之既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又具有实效、具有真正的可操作性和社会实用价值。本研究是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进行的,希望为我国现代商业诚信机制的建设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意见,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社会实践,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对我国现代商业的繁荣发展产生有利的作用。  -1 2009-4-7 10:11:07 举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财政体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 年来,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体制变革使得财政体制的变动更为剧烈。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 比重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这种变化已经出现太大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有人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变化尚属正常,国家财力下放和集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还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财力就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所以不存在一些人担心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是政府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变化,显示了在这30年中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 财政收入绝对数除1979 年和1980 年略有下降外都有增加,财政支出绝对数也除了1980年和1981 年略有减少外都以不同速度增长。与1978 年相比,2007 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加了45.76 倍和44.62倍。从财政收支增长率来看,有的年份增长快,有的年份增长慢,而且在1994 年前后几年波动较大, 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如果与GDP 增长率变化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在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基本大于GDP 增长率, 而在1994 年之前是有的年份GDP 增长率大于财政规模变化率,有的年份小于财政规模的变化率。


作为衡量财政规模的另一种更好的指标——财政收支占GDP 的比重的变化则是另一种情形。改革开放30 年国家财力的变动情况,以改革开放的第17 年( 1994 年) 为转折点, 在1994 年以前有下降趋势, 而在1994 年后又有上升倾向。1978 年以来全国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百分比表示的国家财力呈明显下降趋势,1978 年为10.18%, 而在1995 年下降到10.18%的最低点, 在以后几年又有回升趋势,2007 年达到了20.80%。与此相对应的全国财政预算支出占GDP 百分比在1987 年为30.50%,在1996 年达到最低点11.11%,2007年又回升到20.09%。


二、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变化的原因分析


1.对财政收支绝对数增长的解释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这30 年中GDP 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1987 年GDP 为3 642.2 亿元,而2007 年是246 619.0 亿元,是改革第一年的67.7 倍。在财源扩大的基础上,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其次,价格变动也是引起财政收入增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财政收入会同比例地增长,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另一方面,我国采用了累进税制,“ 档次爬升”效应使得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此外,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也会对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以“ 瓦格纳法则”最为著名,之后,又有皮考克和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和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则的经济发展阶段。此外,还有从政治制度角度来分析的,如尼斯坎南的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普维亚尼的财政幻觉假说和选举权扩大增长论等。以上各种理论对我国财政支出不断增长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不能解释全部原因。


2.财政预算收支占GDP 比重U 型变化的解释


从1978 年开始,在财政体制方面进行了“ 让利—放权—分权—非对称性分权”的改革路径。改革开放之前,国民收入分配实行统收统支体制,根据当时实践总结出的“ 2、3、4”比例关系,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普遍较高。在改革开局之年,传统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仍未改变,1978 年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高达30.78%。为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 我国政府加快了市场化的改革步伐, 多次对企业放权让利, 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时向企业倾斜。当时国有企业运行状况不佳,微观效益不理想,政府逐年加大放权让利的力度,以激励企业行为。这使得财政预算内收入占GDP 的比重不可避免地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同时,为扩大部门财务自主权,把一些本应纳入国家预算内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交给各个部门,实行自收自支,形成了大量的预算外管理资金,虽调动了各部门发展经济和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但造成了预算外资金挤占预算内收入,肢解了财政预算,也使得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比下滑。因此,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预算内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虽逐年递增,但其增行速度显然不及GDP 的增长速度。1994年,中国进行了根本性的税收制度改革, 初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财政预算收入体系, 有效地阻止了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比重持续下滑的势头。1996 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税收作为预算收入的主体,要解释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必须从税收体制和预算体制两方面入手:( 1) 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是以增值税为主体,而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有密切联系,由于工业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收入也显著高于GDP 的速度增长, 从而财政收入也开始快于GDP 增速;( 2) 通过预算体制进行分析。从预算编制阶段来看,在安排税收收入计划指标时往往低估,从而在一开始就预留了一定的“ 超收”空间;从预算执行阶段来看,由于1994年税制设计时的基本思路是“ 宽打窄用”, 名义税负设置过高,因此随着近年来税收实际征收率的不断提高,实际税负持续接近名义税负,导致税收收入的高增长;从预算审批阶段看,现行预算法对“ 超收”的规定比较模糊,“ 超收”收入的决策与动用基本上在行政体系内完成,未纳入人大的审批范围。因此从预算收支扩张来看,预算内收入持续高增长,产生大量“ 超收”收入的根本原因是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和不健全的预算管理体制。结合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历程来看,1995 年国家逐步实行“ 费改税”试点工作和清理整顿各种基金和收费项目;1996 年又进一步强化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将一批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和基金转化税收征收,纳入预算内管理;1997 年政府将13 项基金和附加纳入预算内管理,减缓了预算外资金对规模的增长;1998 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分配制度的完善,经济秩序逐渐好转,同时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增速比GDP 增速快,造成了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比重的U 型变化。同样在经济体制改革前,由于“ 低工资、高就业”等政策,需要对国有企业和工人进行大量财政补贴,财政预算支出占GDP 比重相当高,在1978 年仍为30.5%。为改变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调整政府职能和分配格局,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财政支出规模也逐年下降。1984 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发展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真正启动了改革的历程。1994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对财政收支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997 年的十五次代表大会规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不断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过程, 同时又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这一阶段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持续下降。在经济体制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之后,随着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 的增长,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扭转。一方面,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来满足公共需要;另一方面,政治决策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有决定性作用,不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了财政预算支出规模,存在着政府预算中的“ 公地悲剧”。因此,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又逐渐回升。


三、结论


改革开放30 来, 我国财政预算规模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财政收支绝对规模逐年增长,而占GDP 比重则大致呈U变化。我国财政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化深刻地体现出了改革的过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经济体制的改革直接导致了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同时其他因素对财政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最重要的还是源于改革实践。因此,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财力就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是不现实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这种变化已经出现太大的负面影响而要加以控制也是不太合理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变化尚属正常,国家财力下放和集中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是个重要推动力量是片面的,应该注意到改革开放同时也导致了国家财力的变化。 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的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来: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年份 财政支出(亿元) GDP(亿元)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1978 1122.1 3624.1 30.96
1980 1228.8 4517.8 27.20
1985 2204.3 8964.4 24.59
1990 3083.6 18547.9 16.63
1995 6823.7 58478.1 11.67
1996 7937.6 67884.6 11.69
1997 9233.6 74462.6 12.40
1998  10798.2 79395.7 13.60

 [][]表2-2a[][]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是。
 在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自然出现下降的趋势。
 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的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来:
发达过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年份 法国 德国 日本 瑞典 英国 美国
1880 15 10 11 6 10 8
1929 19 31 19 8 24 10
1960 35 32 18 31 32 28
1985 52 47 33 65 48 37

 [][]表2-2b[][]
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和我国的恰好相反。
在早期的资本经济中,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财政支出呈现出不断膨胀的趋势,直至相对停滞、相对稳定。
http://dec3.jlu.edu.cn/webcourse/t000050/bjjx/third/third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