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河农场柳河监狱:英特尔续航(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50:50

对IT行业来说,眼下的时代颇似“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新技术、新应用、新市场层出不穷,未来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其实不仅IT业,整个世界都在日趋多元、多变。在各个行业,曾经的领航者们都在焦灼于创新、转型,以求不被甩下乃至持续领先。

英特尔即为其中一员。

 

早先,它顶着芯片巨头的光环在PC时代所向披靡,那么,在新的时代里,它能提升自己的续航能力吗?它如何去把握趋势,延续自己的竞争优势?其所思、所为,能给那些彷徨在新时代的曾经的领航者们,带来哪些启迪或借鉴?

 

 

至少在外界看来,英特尔似乎将赌注押在了一款叫作“超极本”(Ultrabook)的电脑上,以对付正在步步紧逼的平板电脑。这款电脑已问世并在10月中旬迅即推向市场。

它显然身负使命而来。不论是英特尔,还是紧密团结在英特尔周围的各大PC厂商,都热切希望它能给被日渐唱衰的PC产业,带来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尽管英特尔的近期业绩一路直升,不久前公布的201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营收为142亿美元,净利润达34.6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和17%。但在眼下的时点看上去,PC正被平板蚕食似已成无法扭转的现实。

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560万台,2011年则将跃升至5730万台。而IDC的预测更令人惊讶:从2010年至2014年,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57.4%。

此消彼长。高盛早前就已预计,平板电脑将在2011年开始大幅占有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40%的平板电脑销售将来自于笔记本电脑或者上网本市场。

对英特尔来说,这些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要知道,这个PC领域毋庸置疑的老大,在另外一些市场并不具备足够的“资本”。目前的情况是,全球有95%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ARM架构,尽管计算性能较弱,但相对发热少、功耗低,都使ARM在这个领域一路绝尘。如果加上平板电脑,形势将对英特尔更为不妙。

就在此时,“超极本”横空出世。看上去只是个超薄的笔记本电脑,但实际上,它兼有PC和平板电脑的功能:强大的计算能力、更高的智能视觉性能、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安全性能以及优良的用户体验、触控功能,等等。并且,最为可观的是,处理器的功耗得到明显降低,电池续航能力可高达8小时。

“这一定是跨时代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激情洋溢地对《中外管理》说,“再过两三年,你很难再找到今天这样的笔记本了,到那个时候可能70%以上,全是超极本。”

并不试图取代,而是希望共存。杨叙坦言,英特尔一点不反对平板:“只恨自己行动晚了,没有把最好的适用于平板的东西先做出来,这对我们来讲,是深深的一课,但是接下去我们不是去反对,而且应该去拥抱它。”

在杨叙看来,尽管今天消费者对体验的呼声是如此之高,但并不证明体验类产品会取代工作用产品。“不少人认为平板电脑出来了,很多人就不买电脑了,不是的,我们一年多来一直在跟踪这个数据,实际上电脑今年增长也还不错。”他说。

事实上,英特尔从来不认为PC时代正在过去,他们更认同“PC+时代”的提法:多智能终端打破了PC的大一统,但每个终端中都有计算的需要。而计算,正是英特尔的强项。

即便这样,情形足够乐观吗?要知道,和英特尔的过往辉煌年代相比,环境已经大为不同了,体验似乎成为压倒一切的需求,产业正变得日益多元化,究竟该如何引领潮流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但失去曾经优势的速度,则常常只是一眨眼。

在新的时代里,英特尔能延续过往的辉煌吗,它正在做什么?

转型。

 

 

 

 

英特尔已经意识到,必须将传统PC产业的竞争优势转移到新的业务领域,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第三次转型

?/?本刊记者?邓勇兵

“十倍速变化”

英特尔前任总裁安迪·格鲁夫在其著名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曾提出“十倍速变化(10X Change)”。他在传统竞争力五因素(现有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潜在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项目的可替代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六个因素:互补企业,也就是企业的“旅伴”。并提出,这6个因素中的一个发生的剧变即为“十倍速变化”。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个因素在短期内势力增至原来的10倍,你可能就会失去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而对这个转变的处理,将决定企业的未来。

而今英特尔所面临的,不正是“十倍速变化”吗?

多智能终端打破了PC的大一统,“电脑”实际上已无所不在。曾经,“Intel inside”几乎成为深深植入消费者心中的标签,可现在,当你使用车载电脑时,会去关注里面的系统究竟出自谁手吗?而环视四周,无论是PAD、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如火如荼的热门细分市场里,水面之下都埋伏着巨鳄,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散布于各处。不得不承认,英特尔亟需控制自己的命运。

“大环境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导致各大公司都可能要重新来分析,究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为未来建立核心竞争实力的努力应该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杨叙说,“英特尔也是如此。”

实际上,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个性化已成为明显特征,无论是用户市场还是用户需求都更多样化,而与此同时,计算已经扩展到多智能终端,各种新的终端设备层出不穷,更为关键的是,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变化,Ipad和Iphone的问世,犹如一根导火索,令人们体内的体验欲望喷薄而发。

不要小觑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变化。事实上,它们对产业的影响极其深远,甚至是革命性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冲击就是它改变了产业的驱动模式。”业内观察人士、赛迪网总裁李树翀对《中外管理》分析说,“在传统的IT产业中,比如我们所说的PC领域,基本上一直以技术驱动产业发展,软件与硬件相互促进,硬件运算能力不断升级,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但现在不一样了,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才能驱动产业发展。”

苹果总能成为最好的例证。这个并没有尖端技术的公司创造出了最酷的产品,受到全球范围的热烈追捧,秘密就在于用户体验。用专业术语表述,即为应用层面的创新。当这一创新辅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比如:硬件+APP商店)后,结果便是所向披靡。

与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这种由厂商往前推进的模式相比,应用与模式创新的驱动力量,来自应用开发的终端和用户。而无论是应用开发终端还是用户,对硬件的要求都并不强烈,够用就好,体验好就行。

这简直置英特尔于“英雄无用武之处”的尴尬境地。

而与此同时,“十倍速变化”对传统PC制造商的影响也异常强烈,用户习惯的变化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新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不适应。

“硬件不是我们的瓶颈,但光有硬件没有软件的搭配,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宏碁电脑中国区副总裁何谦永对《中外管理》坦言,“对于宏基、惠普或者联想,这种原先是以PC为主营业务的厂商而言,在制造平板电脑的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太多的困难。但是相对来讲,我们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与之匹配。只卖一个硬件、卖一个平板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一个整套的使用方案给用户,比如适合的操作系统和应用。”

在何谦永看来,因为苹果的运营模式是纯封闭型的,不对外授权,因而即便PC厂商有硬件制造能力,但是没有软件的搭配,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也很难与苹果对抗。这种局面一直到谷歌的安卓系统出现,才得以打破。

没有谁能对抗“十倍速变化”,英特尔也不例外。英特尔明白,自己也必须顺势而为了。

 

第三次转型

不要抱怨英特尔反应迟缓。实际上,这个拥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全球最大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一向保持着对市场体察的敏感。每到时代节点,总能通过及时转型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下一阶段的位置。回顾英特尔历史上的两次转型,无不如此。

1980年代中期,英特尔赖以生存的存储业务已日薄西山,新上任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果断决定放弃存储业务,转而致力于当时尚前途未卜的微处理器领域,从而一举奠定了后来的江湖地位。而到了1990年代后期,互联网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态势,时任英特尔总裁克雷格·贝瑞特奋力打破了微处理器单一产品主导的局面,将英特尔引入多元化扩张,这为英特尔未来的格局打下了基础。

而现在正在进行的这一次转型,则至少可以追溯至两年前。“最起码是两年前,我们就已经在谈个性化互联网。”杨叙回忆说。

在行业之外鲜有人知的是,英特尔其实正是上网本的发明者——这款出自英特尔中国上海研发中心的网络产品,足以证明英特尔当时已经关注到了人们对个性化体验的需要,但是推出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想到了做一个更多以体验为主的东西出来,但是没有做到。”杨叙说。原因只能说,上网本的革命性太不彻底。与电脑相比,除了屏幕做小、配置简单些,上网本并无根本不同。这直接导致了大家以笔记本电脑的标准衡量上网本,抱怨不断。而差不多一年后苹果公司的Ipad诞生,彻底使上网本昙花一现终归落寞。

没有人知道,Ipad刚推出时内置的苹果自行研发的A4芯片,与英特尔上网本中的芯片“凌动”相比,性能只是后者的1/2。可是,现实却似乎如此不公,没有任何人追究Ipad的性能不够,却都在抱怨英特尔上网本性能不足——根本原因在于,Ipad满足了用户对体验的诉求,而英特尔的上网本则没有。一个以体验为目的而生的设备,最终被强加上工作的重负,被冷落是必然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醒悟了过来。”杨叙说。

2009年,英特尔互动体验研究院悄然而生,成为与英特尔全球其他4大研究院并行的机构。事实上,用户体验也因此成了英特尔第三次转型的基础。——就在前不久召开的IDF大会上,英特尔总裁欧德宁发表了主题为根本性变革的演讲(参见后文),演讲的核心,正是英特尔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并不是只做做样子而已。在英特尔已效力多年,拥有深厚中外经验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本人,就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变化之深。“在互动体验研究院成立之后,对我们的研究方向会加入一些新的思维,那些我们原来没想到的视角。”他对《中外管理》说。

一个例子是,为提升视频广告的有效性,英特尔的研究人员曾想过在电视上内置摄像头,由此分辨观看者的身份,并推断其好恶,播放对其更具针对性的广告。比如若是女生,就自动放化妆品广告,若是男生,那就来点炫目的汽车。

主意看似绝妙,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一个理由就足够将其否定:谁愿意失去隐私空间呢?以往习惯于只考虑技术可行性的研究者们,开始为自己的研究题目增加一个考量因素:用户能接受的办法是怎样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英特尔互动体验研究院的人员构成多元,甚至包括美国大学里教美国文学的诗人。“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做研究,而是对我们研究的东西做一些评论,就是从用户体验来看,新产品是不是能够被用户所接受。”方之熙解释说,“那些人讲话、做事都和我们不太一样的,我们之间沟通蛮多,我们每一步的审查他们都参加。”

在注重用户体验的同时,更重要的当然是英特尔对自己的基本定位的重新确定。那就是,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扩展到“个性化计算(Personal Computing)”。因为随着多智能终端时代的到来,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多种设备,但这些不同的终端背后,都是计算,计算已无处不在。英特尔正在扩展其芯片、平台和软件、应用创新,重新定义计算体验,促使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出现在各种设备上,无论是上网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标牌、智能电视等。

也因此,英特尔迫在眉睫的根本性转型在于,从其以往的主营业务通用芯片向系统芯片转变。“从我们下一代芯片以后,我们就不再做那种通用芯片,完全要做系统芯片了。”杨叙说。

通用芯片是标准化产品,一个芯片什么功能都有,而系统芯片则是量身定制的,它针对多个智能终端,不同的市场分段,设计其所需要的高集成芯片,每个集成的功能模块不同。通过由通用芯片向系统芯片的转变,英特尔将具备更加灵活的业务结构——这种结构显然将对用户体验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在杨叙看来,这种转变是“革命性的”。“用欧德宁的话说,这和当年放弃存储做芯片业务那次转型一样重要。”杨叙说。

与此同时,组织结构的调整已经在进行中。英特尔总部已经着手针对平板电脑成立单独部门,不光研究芯片,更研究垂直整合,相匹配的配备也不仅是硬件设计人员,而且包括软件人才。而在2010年,继从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升级为中国研究院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进一步进行了重组,分为5大小组,分别针对手机、无线等嵌入式应用研究,很多研究是跨组合作的结晶。

还必须强调的是,在这次转型中,英特尔吸取了当年贝瑞特那次转型的教训。那一次,因为看到了计算与通讯融合的产业趋势,长于计算却弱于通讯的英特尔收购了很多通讯公司,但最终却并没有把这些收购来的公司最有效地整合,变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也因此,这一次,英特尔格外注意在创造新的竞争力的同时,与原有竞争力融合。

用杨叙的话说:“这次更多是从英特尔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里边长出来的。”

“买过来整合,就像插花,刚开始很好看,但过两天就凋谢了。自己长出来的,那就不一样了。”杨叙说,“英特尔这一次很聪明的就是,它一直在验证一个东西,英特尔能不能做到架构简化、功耗降低。”其实凌动产品已经证明了英特尔技术显然没问题,而在凌动之后,英特尔的产品日益推进,架构逐步简化,功耗越来越低,这给英特尔征服各种智能设备提供了可能。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英特尔的芯片在更小的设备里边,一定能够提供不光是很好的性能,把功耗降下来,而且还能有效地把很多设备所需要的功能模块,给它集成进去。这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杨叙说。

那么,兼顾高性能、低功耗和用户体验的“超极本”,会成为终极拯救者吗?

 

超极本:迟来的救世主?

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对英特尔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技术研发。最新推出的超极本,正是这种转型背景下的产物。按照英特尔的介绍,新推出的超极本,具备一般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和功能,以及平板电脑便捷易用的用户体验,能提供快速地响应能力和更高的安全保障。最显著的特点是低功耗、长时间的持续巡航能力。同时在设计上,力求“超级”轻薄和精致。

对于超极本的到来,英特尔和团结在它周围的PC厂商们感觉异常兴奋。媒体和公众的期待也很高,甚至有媒体称之为“迟来的救世主”,而英特尔也确实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超极本一定是跨时代的,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杨叙说,“它既是笔记本又是平板电脑,融合在一起。既考虑技术性能,又考虑用户体验。”

有评论说,英特尔的精妙之处在于,借由超极本战略,将传统笔记本与平板电脑之间的竞争,转移到了PC领域,显然,那正是英特尔最擅长的。

杨叙对这种评论丝毫不感到奇怪。但是,他强调,这仍是一种对立思维,是假定超极本要消灭平板电脑。事实上,超极本与平板电脑是共存的。

英特尔的真正想法,杨叙坦言:既然大家有体验的需求,为何不把这个需求同时也提供给那些以工作为主的设备?实际上,当对Ipad的最初疯狂迷恋期过去,不少人已经发现了麻烦,这个有趣又时尚的装备尽管既方便携带又给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但显然不适合用来处理工作,而同时身背笔记本电脑和一个PAD,在二者之间腾挪,难道不嫌麻烦?

英特尔的超极本针对的正是这个群体,他们需要娱乐,但同时对工作又有很高的需要。

李树翀也认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两个市场应该是相互渗透的。“平板会蚕食PC,PC也同样可以去蚕食平板。” 李树翀说。

其实,不光是为了应对平板电脑的蚕食,对英特尔来说,超极本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也背负着增强合作厂商信心的使命。在技术上,英特尔可是下了大工夫。芯片的结构性调整、产品线的调整,都是无法绕过的,而从设计上如何将具备工作能力的应用与具备体验内容的应用结合,当然也不是简单的做加法就可以的。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英特尔都要和PC厂商进行深入的合作,甚至派驻专门的团队到PC厂商去。

不过,至少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宏基电脑中国区副总裁何谦永对超极本的满意溢于言表:“我觉得它标志着一个新的笔记本时代的开始。比如:我们宏基的蜂鸟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推出以后,能够满足用户对笔记本进一步的需求,长期来讲,超极本的需求量还会扩大。”

超极本当然并不能解决一切。但借由超极本,英特尔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PC伙伴的凝聚力,并期待能重建以英特尔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在传统PC时代,英特尔一直是行业的主导者和行业进步的表现,一直遵从英特尔前总裁戈登·摩尔的著名“摩尔定律”。

 

战略关联:生态圈重建

超极本让英特尔的老伙伴们看到了希望,而英特尔也看到了以往这种“旅伴”关系的不稳定性。更为敏感的一个问题是,随着公司业务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与以往相对单纯的PC产业相比,现在英特尔所处的环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产业链,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产业生态系统。

因此,重新建立一个可能由英特尔主导的生态系统,已成为英特尔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英特尔与合作伙伴开放式的合作方式没有变化,但是合作的圈子扩展了,以前只是OEM厂商,或者第三方的零部件制造商、软件商,现在还有运营商、做中间件的中间商等等,增加了很多。”杨叙介绍说。

其实一直以来,英特尔都非常重视和“旅伴”的沟通协作,与各大PC厂商的合作也顺风顺水。何谦永就经常出席和英特尔伙伴们的会议,每当这时,英特尔常常会分享一些他们做的调研,或者其他的市场信息。作为厂商,何谦永自然也一样,每当新产品推出,一旦有用户或渠道商有所反馈,一定会第一时间和英特尔交换信息。

一切从生态系统出发,这是英特尔的惯常思维。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英特尔的投资业务单元。一年前,英特尔投资联合德丰杰投资和红杉资本,共出资1700万美元,宣布对中国电子商务网站好乐买注资,一时业内轰动。不过,你千万别以为英特尔只想捞一把就走。“在衡量是否选择一个项目时,要从英特尔的战略角度来看这家公司对我们会有什么帮助,是我们和其他投资者的最大差别。跟英特尔没有关系的项目,我们不会去投。”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许盛渊先生告诉《中外管理》。一个半导体芯片制造企业,看上去和电子商务公司风马牛不相及,但别着急下结论,英特尔瞄准的,其实是为未来推智能终端提早培育“旅伴”。“比如:未来是可以在智能电视上买东西的,但这可能和在网上购物并不相同。我们希望当未来英特尔推出这样的产品,有伙伴愿意把他们的网站,变成适合智能电视大屏幕这一类的用途。”许盛渊说。本质上,英特尔投资扮演的角色,是业务部门的推进者,一旦某个业务部门需要和某家公司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便适时出场。

尽管如此真诚和费心,如今在新领域里,英特尔还是感觉到一些困难。让杨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手机。因为手机这个生态链,对英特尔来讲是全新的。以往在PC产业里,英特尔技术的领先,产品的性能都没的说。“在PC产业里大家对英特尔都很有信心,但是到手机产业链里面我们要去证明。”杨叙说,“只有当潜在的合作伙伴,看到英特尔的芯片确实能够满足自己所需要的体验效果,甚至可能比其正在采用的技术更好之后,人家才愿意合作。”

虽然困难,但前景具有太大的诱惑力。手机、车载电脑,包括很多工业领域的设备,除了PC以外的大多电脑,都被划归为嵌入式领域。IDC曾发布报告指出,智能互联系统市场(IDC定义的嵌入式市场)的规模在2010年就已经全面超过了PC市场。到2015年,更将有数十亿智能联网设备,其规模非同小可。

“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是我们在嵌入式领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基石。”英特尔嵌入式及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监曾明对《中外管理》说。其实,英特尔已经制定了广泛的合作伙伴计划,确保将具体的组件和软件解决方案整合成客户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包括在中国。“从某种程度上说,遍及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是我们进行业务扩展的关键引擎。其中,某些合作伙伴是专门针对当地市场的,例如:在中国和欧洲,而有些全球性公司则会在各个地区都与我们保持合作关系。”曾明说。

而随着产业生态圈的演进,英特尔的经典部门——SSG(软件与服务事业部)角色也已经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这个部门帮助英特尔芯片进入新的市场,让新的软件在英特尔芯片上顺利运行。而如今,它已经升级为帮助英特尔超越芯片领域,成为一家能够为客户开发解决方案的企业。

“我们提供更高级别的解决方案。比如:中间件、操作环境,以及开发嵌入式设备、平板电脑、手机等PC以外的各种集成设备。”负责该业务的英特尔亚太区业务拓展总经理何淑芬向《中外管理》介绍说。而无论是此前收购风河、迈克菲,还是其它一些并不知名的小企业,英特尔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期更加了解这些英特尔芯片即将进军的新领域,并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

 

主战场,中国

多少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对英特尔来说,如此气势磅礴的划时代转变,引擎在中国。

2011年5月,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马宏升出任中国区董事长,被认为意味着英特尔中国战略加速。由总部最高层领导之一出任中国区董事长,在英特尔历史上尚属首次。他将通过协调英特尔公司整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实现在中国更长远的成功。

事实上,早在2009年,原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就已经升级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成为英特尔全球五大研究院之一,定位为嵌入式相关业务的研究。

“中国是第一大的市场,而且对新技术的应用非常敏感,很容易接受新东西,很多需求已经超出了欧美市场现有的产品。”方之熙说,“比如:像物联网、智能城市的真正应用,欧美还在实验室阶段,或者还在大学研究阶段,中国早已在实习布点,尝试产业化。而对企业研究院来说,关键就在于,只有做了才能知道问题的所在。在国外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开发条件。”

在激动人心的嵌入式应用领域,中国市场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带来了大量嵌入式产品的市场机会和创新机遇。

在北京IDF2011(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曾引述了一个嵌入式市场的数据,以说明中国企业创新的蓬勃势头: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成为嵌入式创新的中心,将近四分之一的英特尔嵌入式业务来自中国;从全球来看,有30%的最新英特尔嵌入式设计是从其它架构上迁移过来的,而其中近一半新设计来自中国。

“中国是英特尔转型的信心源泉,一切从中国开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类市场,而且中国消费者对新的技术、新的体验方式的追求和渴望,不亚于任何国家,甚至有时候是超前的。想像一下Ipad、Iphone出来以后中国消费者对它的狂热,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中国市场的需要我们没有把握清楚,如果在中国市场英特尔的技术产品都没有成功的经验,我不敢想像在国外的地方会成功,不敢想像能带来全球性的成功,所以中国市场尤其重要。”杨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