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为什么那么贵:怎样练拳身上才出功夫? 访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23:53
怎样练拳身上才出功夫?
——访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
王玉生文
话题从如何练功开始。
我问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有人练拳三五年就出功夫,有人练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看上去身上仍不出功夫,你认为问题在哪?怎样练拳身上才出功夫?”
马虹先生热情健谈,他认为练功的途径很多,从他个人学拳的经历来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
要明理.拳界前辈常说:“文武之道,理明则功进,功进则理更明”。“学拳先明理,理不明终为茫昧”。太极拳理主要是阴阳辩证法,其核心就是一阴一阳;表现在拳架上就是虚实开合及其转换。具体讲包含这么几个方面:
阴阳互为依存,是个整体。太极图形象,直观地表明.阴阳共处于一个圆中,合则为太极,分则为阴阳,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台湾有位学者认为“阴阳即太极”。运用到修炼太极拳上,就要懂得动作的整体性,“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周身有16个部位,包括眼神、手型、手法、手臂、步型,步法,腿的变化、胸背开合.左右臀的翻沉、腰腹(丹田)的变化,呼吸、耳听的方位等等,打拳时都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比如,陈氏拳的“懒扎衣”接“六封四闭”,右手的旋转动作必须靠全身的整劲配合。力点从左脚跟蹬地,经大腿,腰的旋转,力达脊背,再由肩、肘,小臂,手传到掌,指发力。这个过程就像蚕蛹或毛毛虫的蠕动,节节贯穿,“一节动,节节动”,内外相合。明白这个道理,打拳时就不会顾此失披.不散不懈,时时处处注意一个整劲。
阴阳对称,以求平衡。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是对称的。画太极图时也是在外
圆内先画两个内圆作为“鱼头”,其余部分又是两个等分的“鱼身”和“鱼尾”.“鱼头”和“鱼头”对称,“鱼身”和“鱼尾”也是两两相对称。人体力学也讲“力的产生是成对的”,其中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种对称之力,可以使运动趋于严衡。
这个理念用在打拳上,就要做到上下相应,开台相应,虚实相应,“逢上必下”,“欲左先右”,“有刚有柔”,比如“金鸡独立”,左单向前上方托举时,右掌要下按;提左膝时,右胯就要松沉.它是个对应的拉劲,其好处是身体严衡,拳脚稳定,不会别人还没推你,自己就晃悠起来。与人交手时就知道有虚有实,有化有打.有虚无实会浮,有实无虚会僵;有化无打会丢,有打无化会顶。
阴阳消长,员活应变。我们还是从太极图直观地来谈这个问题。太极图中阴鱼“鱼头”放大的部位,阳
鱼恰处于“鱼尾”状,从空间来看,阳鱼在这一方位被“挤”小了.同样的道理,在另一端,阳鱼的“鱼头”放大,而阴鱼在缩小,被“挤”成了“鱼尾”.这是《易经》揭示的另一重要的运动现象,即阴阳共处于一个“圆”时,其运动规律是此消彼长,阴进阳退。阳进阴退。易者,变也,这个变化有章可循。
认清此理,打拳时就可进退自如,顾盼有序。比如推手,就能“因敌而变”,“能吞能吐”;你进我化,边引边进,上引下进,左引右进。正如拳论所言:“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双方交手虽沾连粘随,却不丢不顶,从容应对。
练陈式太极拳的“金刚捣碓”,右拳右膝上提时,左手、左腿则要下沉;同一只手臂,手腕上升时,手指、(臂、肘关节则要下沉。这样可以稳定重心,临危不乱。
我们还可以从虚实转换来看这一变化。比如拳沦中说“迈步如猫行”,迈出的前腿是脚后跟先着地,再全脚掌着地、是由虚变实.这个变化犹如“加法”。重心是一点一点“加”进去的。随着重心的前移.后腿由实变虚,就像“减法”,也是一点一点地由实“减”成虚的。两腿重心的转换呈一“加”一“减”之势,这种此消彼长是渐变,才有太极拳神韵的“猫步”。从健身来说,这种重心的渐变可以锻炼支撑腿的耐力,
练成金刚不倒之身。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转换重心,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阴阳螺旋,“非圆即弧”。阴阳这一运动特征,在太极图中也有反映,太极图中阴阳鱼之间有条s形曲线.这条曲线形象地勾勒出,宇宙之间阴阳的变化呈螺旋式运动,而不是走直线。这一哲理,也是太极拳的拳理依据。拳界先辈陈鑫说:“太极拳,须明缠丝精(劲),不明此,即不明拳。”又说:“拳者,缠法也。”就连辩证法大师思格斯也认为“由矛盾引起发展,发展的螺旋形式。”前者讲的是太极拳特有的运动规律,后者讲的是运动的一般规律,可见拳理与哲理相通。
理性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用于打拳,也有诸多体现。比如,我们打太极拳时,就要时时注意开合,蓄发“非圆即弧”,肢体运动,不能直来直去。即使躯干和四肢的协调运动,也有个“自转”与“公转”的问
题。就是用胸腰的立体旋转,带动四肢的螺旋运动,或是顺缠,或是逆缠,顺逆之间交替成圆.不仅外形成
圆气势饱满,“非圆即弧”;就是内功运行,也应“内气鼓蔼,触处成圆”。
有人说“打拳至少三个圆”.这“三个圆”是什么?
一个是手脚运行自身要螺旋式走圆;
二是周身其他部位的运行也要协调地走曲线;
三是造型态势也要棚圆。总之八门五步,进也螺旋(如野马分鬃),退也螺旋(如倒卷肱),慢也螺旋(如白鹤亮翅),快也螺旋(如连珠炮),用螺旋运动把阴阳之劲合二而一;用螺旋之劲,达到阴阳平衡。螺旋式运动是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其运动之妙,就像一堆圆形巨石从高山翻滚而下,其惊人之势,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阴阳变化还有其他一些规律,诸如阴阳折叠、阴阳互根、阴阳相互转化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阴阳之变,可以说是拳理的一个源头,它就像一把钥匙,对干学拳者解疑释惑至关重要。听说你对“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等说法,有不同见解,你能开诚布公地谈谈吗?”
马虹说:我对某些拳论是有不同看法。比如对“用意不用力”这个说法,我认为它有些片面性。从我练陈式拳的实践来看,“用意”是对的,“不用力”是不对的。恩格斯说:“从静止到运动,就是力的表现。”这里讲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运动即是力的表现。打太极拳怎能不用力呢?我的老师陈照奎先生针对上述说法就曾说过:“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天下哪里有不用力的武术?”撇开单纯的发力不说,即使是“用意”的意,也是一种力的表现。
还有人说:“打拳不许用力,但可以用劲。”《辞海》中说力和劲是同义词,劲也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并无本质的不同。
我理解当年前辈所说的“用意不用力”的真正内涵,应该指是不用拙力,不用蛮力,不用直力,不用僵力。而是要用巧力,用小力胜大力。我们常说要“四两拨千斤”,这“四两”之力难道不是力吗?
马虹先生接着说,还有种说法叫做“重意不重形”、“要意不要形”。对此我也有不同看祛。我认为这说法的前半句对,后半句不准确。太极拳讲究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既重意,也要重形。达到外形(拳架)与内劲的完美统一。太极拳前辈大师都很重视拳架的锻炼,认为人体精气神的运化、锻炼.都应以拳架为依托,可以说没有拳架,就没有太极拳的一切。怎能说“重意不重形”呢?陈照奎老师就说过练拳要讲究“姿势美,劲道明,感到好像进入了一种艺术境界”。他主张拳架动作要有对称美、节奏美、开合美、螺旋美、轻沉美、气势美。技击时,要打出松活弹抖劲的丰富内涵。总之,在重意的前提下,练拳时一招一式也要有个规矩的外形,形神兼备才是我们学拳者的一种追求。
马虹先生原为一介书生,1948年从华北联大中文系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以后主要从事机关文秘编辑工作,勤奋写作.1963年读了《陈式太极拳》一书后,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2年在“文革”的逆境中抽身从石家庄来到北京,拜陈式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为师,潜心学习陈式太极拳,历经几十年苦练,学有所成。1981年陈照奎拳师逝世后,他遵师嘱,根据当年从师学拳的笔记和个人的体悟,先后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陈式
太极挚技击法》,《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等多部著作,并在国内20多个省市和欧、美、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教授陈式太极拳。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拳界名师。他对拳理阐述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在和马虹先生进行拳理对话后,我说:
“拳不练不精,理不点不明。搞明白拳理可以少走弯路,可以在一个高起点上进行体用。然而学拳之路并非平坦。我见有人谈拳也能说出一二,但打起拳来,就满不是那么回事,真正练出功夫就更难了。你看有什么便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马虹先生说.明理可以有个正确的方向练习太极拳.明理之后,还要体用。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知法”。我说的这个“法”是拳理拳法的“法”,即练拳的要领、规矩和技击方法。比如松活弹抖的要领是:全身放松,再以腰脊、丹田的螺旋劲。带动全身之力、节节贯穿,集中到肢体的某个部位作为发射点,在瞬间爆发。便可产生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力。这个蓄发过程.就像拧紧的闹钟发条.开关—启,就会全身颤动,铮铮作响。当然这个过程还要有虚实转换、非圆即弧、稳定重心、“一动无有不动”等要领的相互配合。特别要掌握好瞬间发力的“寸劲”,陈家沟的拳师叫“一格灵”。
掌握打拳的要领以后,还要细抠动作的规矩。陈家沟的拳师有个打拳要守“劲走三节’的规矩。上节为头,行拳时不能低头,不摆头,头要端正.“百会”穴上领.两眼平视或随动作“视敌方为主”,嘴要轻合,可自然呼吸、进而练腹式呼吸。脊、胸、腰为中节、即从咽喉至丹田为中节。行拳时不能弯腰、突臀,要含胸塌腰,松肩坠肘,气沉丹田。特别注意腰为主宰.“腰不动,手不发”。下节为大腿根到脚底。腿要虚实分明,不可双重,裆要圆,胯要松,弓步时前腿小腿垂直。脚为根,陈鑫说:“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 陈式拳讲究“五趾抓地”,“涌泉”穴
要虚、形成前后实.中间虚,可既稳又有弹性。三节劲还有上肢、下肢的三节劲,肩,肘、手;胯,膝、脚。如中节开,梢节合;梢节合,中节棚等。
明“三节”规矩后,还要注意“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进而做到“内三合”,即意、气、力相合。此外。还要注意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规矩。这些动作细节都做到位。打出的太极拳才有神韵。不致把太极拳打成“太极操”。陈鑫说:“始则遵守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可以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听说你把修炼太极拳常犯的毛病归纳成“练拳诸病50例”,作为纠正不规范动作的一个提示,你能详细谈谈吗?”
马虹先生说,我曾把跟随陈照奎拳师学拳,改拳的体会,归纳成“练拳诸病:50例”。这些“病例”包括僵、飘、散、直、扁、弯腰、突臀、架肘、挺胸、低头、双重、眼呆等。每个“病例”义细分为“病症”所在,和“防治”方法.比如,“散”的“病症”是:有开无合。松懈,动作开展过大不紧凑,敞裆,缺少“内三合”和“外三合”的整劲。开出的“防治”关键是懂劲。王宗岳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武禹襄说:“始而意动、继而劲动。”懂劲身上才能出功夫。与人交手一要听劲,凭触觉,眼神来判断对方的劲路,劲力,劲点。“彼不动,己不动”。二要能引化。要能容,能忍,用“引进落空’来化解对方来力。三要能合。合而后发,合而后拨,融合对方之力,改变方向,用“四两拨千斤”。四要借力。“借力打力”,先给一点小力。逗起对方的反作用力,再用螺旋之力回敬对手。陈照奎老师把借力比作“荡千”,秋千荡到极点要回落。回落时再顺势给它一把力,秋千会荡得更高。
另外,还要弄明白劲力的结构和运行轨迹。人体力学告诉我们、“力的产生是成对的”。这种力还包括力的大小、用力方向.力的作用点。可以说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有几个劲力.比如“倒卷肱”,推掌时要有前推、外列,下塌三个劲;退步时,要有上开、扣膝、腿绊三个劲等。如果敌方突然从身后搂住自己,破解方法要有好几个劲。首先应以丹田之气催动,作螺旋式抖动腰胯劲,
继而提腕、撑肘,松肩,松胯,塌腰,下蹲等,抖开敌抱之力,还可乘势用肘靠、跺脚、别腿,扭腰等劲力,反制对方。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要弄清每个动作中的劲点.劲力变化及劲力结构。特别要注意劲力的阴阳变化,王宗岳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关于阴阳的几种变化规律,我在”明理”一节中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正宗岳还说:“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懂劲的高级阶段。练到这种程度,还应懂内劲,要以意导劲,意领形随,使意,气,力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打拳无人似有人”,“因敌变化示神奇”。练到化境,至柔至刚,静如山岳,急如闪电,这是修炼太极拳者一辈子的追求。
“听说你有个修炼太极拳要过几关的说法,按照这个说法,现在我们谈过了明理关、知法关、懂劲关,你认为接下来还应闯过哪个关口?”对话如打拳,在步步深入。
虽已谈了打拳的诸多问题,但马虹先生兴致不减。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他练拳有造诣,有功夫,也有见解。马虹先生接着说.若按闯关来说,再下面的一关就是苦练。陈品三说:“拳打万遍,神理自现。”拳界前辈的功夫都是练出来的,据说吴鉴泉大师敦拳时,要求弟子要在三年之内打满一万遍吴式拳的套路动作,把一招一势练熟、练精。陈发科每天练家传陈式拳30遍,而且练的是吃功夫的“低架子”,可以说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歌德也说:“痛苦往往是幸福的源泉。”人们常说“一日三餐”,我给自己加了“一顿饭”,就是每天必须用两个小时去练传统陈式太极拳,久练身上才出功夫。
苦练也有讲究。我的体会是看重练拳架,可以说拳架是太极拳的基础。我的老师陈照奎说:“拳架锻炼,是太极拳最重要的基本功。”拳架是个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才能把各个单势串连起来,在拳架锻炼中,体会各种攻防动作的要领,进而掌握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初学太极拳的人,一定不要贪图省事、贪图快,要一招一式,稳扎稳打,打好基础,一辈子受益。
拳架之外,还要练单势、练推手、练器械以及辅助功力练习。练单势.就是从拳架套路中,抽出来若干个难度较大或在实战中常用的动作,单独练习。比如,“披身锤”有7个分解动作,至少含有18个劲。单势训练时,除拆解这7个分动作外,还可着重训练动作四、五中的“右采左击,右棚左采”;动作七中的“左脚左膝里扣、左肘里合、右手上引、右肩后靠”,四劲合一,并且要把这
些动作分解后交替练习,不合规范不练下一个动作。拳架套路是若干个单势的组合,单势动作训练有素,练习拳架就更充实、更有神韵了.
如果说拳架是太极拳的基础,那么推手就是检验拳架是否适合实战的试金石.单势和拳架可以自己单独练习,推手则要与人合练,身上功夫如何一交手就知一二。练推手可通过听劲.化劲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增强攻防意识。陈式太极拳有单椎手、双推手,进一退一大捋、连续进退,进三退三、进五退五以及左右旋转的圆形推手,不定向推手等。各种不同的推手又各有自己的招术、劲别,不苦练是学不到手、上不了身的。
器械及辅助功力训练,包括刀,枪、剑,棍;太极尺、太极大杆,太极球,旋转太极轮等,可借助器械及辅助训练.强化自己的功力和耐力,练成“金刚不倒之身”。苦练虽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苦练之外,还要有悟性。悟性就是灵性,要抓住重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活用拳师的经验。
“今天我们的对话涉及的内容很多,其要点可否概括为明理,知法、懂劲、苦练。接下来你还想讲些什么?”对话接近尾声。
马虹先生爽快地说,最后我要说的一点,就是“练则有,不练则无”,功到自然成。
推荐下面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给各位朋友
李雅轩太极拳论汇编 李雅轩
李雅轩太极拳论 李雅轩
李雅轩太极拳论 (1)(一至四十二)作者:李雅轩
李雅轩太极拳拳论 (2) 李雅轩
李雅轩太极拳拳论 (3) 李雅轩
李雅轩太极拳拳述论 (4) 李雅轩
李雅轩太极拳拳论 (5) 李雅轩
陈龙骧 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
太极拳习练必要“大松大软”/陈龙骧
跟李雅轩先生学拳后对推手的感悟
李雅轩宗师谈太极拳的呼吸
陈龙骧: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
练功夫的步次 李雅轩
陈龙骧: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
陈龙骧:大松大软的练法
李雅轩:太极拳
李雅轩太极拳拳论 (6) 李雅轩
李雅轩先生太极打手回忆录 作者:李雅轩
大松大软-太极技击之必需 作者:陈龙骧
李雅轩宗师谈太极拳对人身体的好处
李雅轩宗师谈练太极拳不用力的道理
李雅轩宗师的太极拳歌
李雅轩:回忆前辈拳形
李雅轩:练太极拳有五忌
 李雅轩:太极拳论
李雅轩:推手精论
李雅轩:名家发劲的神态
论太极拳的松功——祝大彤
图南太极拳精髓【祝大彤】
太极拳最大的秘密是“松”---祝大彤
太极拳古典拳论养生解析太极揉手最舒服的身心滋润
听劲与喂劲
追随洪均生练太极拳
杨氏太极传人田兆麟二三事
从“太极十年不出门”说起
怎样把练功融入生活之中?
太极拳焦点辩证考(上)
太极拳焦点辩证考(下)
浑圆功夫 五形解说
太极拳技击的三个阶段
自学太极拳的困惑
一层连一层 层层妙无穷
内外双修练就爆发力
太极拳阴松、阳松?
传统吴式太极拳的势和劲
吴图南论剑    
把握要点练好“金刚捣碓”势
如何练好24式简化太极拳 太极拳互为其根谈
收集最全的太极拳理论知识专辑
明师太极拳论 太极拳的旧闻 太极拳器械谱 太极拳的流派 太极拳的传承  论太极拳养生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5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6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7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8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9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0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1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2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3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4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5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6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7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8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19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0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1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2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3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4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5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6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7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8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29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0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1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2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3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4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5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6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7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8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39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0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1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2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3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4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5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6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7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8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49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50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51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52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53
【太极拳论文精选】专辑54
收集大量名人演练太极拳、剑、刀、枪、扇等视频供大家参考学习
名人演练42式太极拳 名人演练24式太极拳 名人演练32式太极剑 名人演练42式太极剑 名人演练40式杨氏太极拳 名家演练杨氏太极拳 名家演练陈氏太极拳 名家演练武氏太极拳 名人演练吴氏太极拳 名人演练孙氏太极拳 名人演练武当太极拳 名家演练杨氏太极剑 名人演练武当太极剑 名人演练陈氏太极剑 名人演练武氏太极剑 名人演练吴氏太极剑 名人演练孙氏太极剑 名人演练武氏太极刀 名人演练吴氏太极刀  名人演练孙氏太极刀 名人演练杨氏太极刀 名人演练陈式太极刀 名人演练武当太极刀 名人演练48式太极拳 翟维传 武氏太极拳 陈小旺  陈式太极拳 扬振泽--扬氏太极拳 李正 杨氏府内派太极拳 王培生 吴式太极拳 冯志强  陈式混元太极拳 祝大彤 自然太极拳 陈正雷 陈氏太极拳 魏树人:太极拳内功述真 解守德 太极内功心法 黄性贤 太极松身五法 翟英波 杨式府内派太极拳 傅钟文 杨氏太极拳 庞大明 杨氏太极拳 付清泉 杨式太极拳 付声远 杨氏太极拳 洪日镜 杨氏太极拳 董虎岭 杨式太极拳 韩清民 杨式太极拳 孙剑云 孙氏太极拳 刘应文 杨式老六路视频 惠合同 杨式太极拳 郑曼青 杨氏太极拳 张俊峰 杨式太极拳 姚继祖 武式太极拳 崔仲三 杨式太极拳 黎慧琳 扬氏太极拳 李承祥 杨式85式拳教学  扎西 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秘境1-8集  李占英:杨式太极拳 赵幼斌 杨氏太极拳 朱怀远 杨氏太极拳 李和生 杨氏老六路 李和生 太极内功推手 杨振铭 杨氏太极拳 杨振基 杨氏太极拳 杨振国 杨氏太极拳 杨军_杨式太极拳 和有禄 和式太极拳 孙永田  孙式太极拳 李秉慈 吴氏太极拳 张志俊  陈式太极拳 马金龙李氏太极拳 张晓欧 武氏太极拳 陈思坦 太极拳套路示范 吴阿敏 太极拳套路示范 任孝杰 陈氏太极拳 宗维洁 杨、吴氏太极拳 王玺雯 太极拳套路示范 詹文震 陈式太极拳
石磊 杨氏太极拳 阚桂香 陈氏太极拳 曾乃梁 太极拳功法传授 张洁 太极功夫扇 陈有芹 陈氏太极拳
茹奕紫陈氏太极拳养生功
武当太极拳秘传功夫欣赏
 汪兆辉 武当纯阳功
汪兆辉 武当内丹术 张广德九九还童功功理讲解
张广德 49式经络动功 卫子云 太极能量功 王培生 乾坤戊己功 茹奕紫 太极气功十八式 李正太极拳和养生的关系
陈雄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 杨云忠杨氏太极拳内功心法
刘瑞 赵堡太极拳
王海洲 赵保太极拳
和定乾 和式太极拳 和东升 和式太极拳
胡凤鸣 武氏太极拳 吴文翰 武式太极拳 钟振山 武氏太极拳
张振华 孙氏太极拳 关思鹏 吴氏太极拳
陈玮 吴氏太极拳 林汉国 吴氏太极拳
张耀忠 吴氏太极拳
赵子华 杨氏太极拳 韩兴民 杨式太极拳
冯如龙 杨式太极拳 王长兴 杨氏太极拳 丁水德 杨式太极拳 陈雄 杨式太极拳
孙新杰 杨式太极拳 张勇涛 传统杨式太极拳
闫其余 陈式太极拳 杨合发 陈式太极拳
陈三虎 陈式太极拳 刘成德 洪传陈氏太极拳 张联恩 洪传陈式太极拳
黄忠达 陈式太极拳
田秀臣 陈式太极拳
田秋信 陈式太极拳
杨诺宾 陈式太极拳 燕跟来 陈式太极拳
茹奕紫 陈式太极拳
陈有则 陈式太极拳
陈庆州 陈式太极拳
张福旺 陈式太极拳 陈志强 陈式太极拳
陈小星 陈式太极拳
陈瑜 陈氏太极拳 黄康辉 陈式太极拳 朱天才 陈式太极拳 陈冲 陈式太极拳
陈小水 陈式太极拳 陈自强 陈式太极拳 陈炳 陈式太极拳
王西安 陈式太极拳 范雪萍 太极拳冠军 马畅 太极拳冠军
牛俊杰 陈式太极拳 吴雅楠 竟赛太极拳
刘志华 太极拳冠军
徐影 太极拳冠军
梁晓葵 太极拳冠军
陈照森 陈式太极拳 陈桂珍 太极双剑女皇 曲志远 太极拳武星
陈素英 陈式太极拳
苏韧峰 太极拳冠军 易鹏 太极拳冠军 冯鸿昆 太极拳冠军 项国员 陈式太极拳 惠合同 太极拳冠军
章璐璐 太极拳冠军
吴康虎 杨式太极拳 陈九江 太极拳套路
王二平 太极拳冠军
马春喜太极剑、刀、拂尘 李德印 太极拳套路
苏学文 杨式太极拳 苏自芳 太极拳冠军 张吉平 陈式混元太极拳
冯秀芳 混元太极拳
马广禄 混元太极拳 杨丽 杨氏太极扇 徐伟军 武林百杰
霍东利 太极拳冠军
吴爱姣 太极拳套路
吕德和 太极拳名家
刘伟 太极拳冠军
孔祥东 太极拳冠军
王歧芳 董式[董英杰]太极拳
杨静 太极拳冠军 丁杰 太极拳冠军
傅文杰 神意太极拳
吴颖锋 陈式太极拳
张光萍 太极拳套路 孙平辉 太极拳套路 邱慧芳 太极拳冠军
王木杭 太极拳名家
吕林红 陈式太极拳
景德敏 吴式太极拳 凌志安 陈式太极拳
赵宾宾 陈式太极拳 党国俊 陈式太极拳
崔彦星 赵堡太极拳 刘万坤 陈式太极拳 张喜群 陈式太极拳
陈超 陈式太极拳 门敢红 太极拳冠军 曹红娟 太极拳冠军 方艇  陈式太极拳
马虹  陈式太极拳
收集了大量太极拳、剑、刀、枪、扇等教学带视频供大家参考学习
付清泉杨氏85式太极拳教学
崔仲三108势杨氏太极拳教学
杨振铎103式杨氏太极拳教学
杨振铎杨式太极刀教学 杨振铎杨式太极剑教学 李承祥杨式85式太极拳教学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教学
 陈正雷陈式太极剑49式教学 陈正雷陈式太极单刀(23式)教学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教学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教学 马虹陈氏太极拳新架83式教学
马虹-陈式太极拳动作分解及其技击法.
马虹-陈氏太极拳二路炮捶教学
陈正雷陈氏梨花枪加白猿棍教学
陈正雷陈氏太极双剑教学
陈正雷陈氏太极双刀教学
庞大明武式太极拳81式教学
庞大明杨式28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扎西传统杨式太极拳教学 王培生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讲解
李秉慈吴氏太极拳45式教学
乔松茂85式武氏太极拳教学
 李德印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学
孙剑云孙氏太极拳97式教学
杨静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
马春喜36式陈式太极剑教学
李德印苏韧峰武当太极剑教学
李德印高佳敏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
李德印宗维洁32式太极拳教学
李德印陈思坦杨氏40式太极拳教学
李德印-四十八式太极拳教学
吴阿敏-四十二式太极拳教材
阚桂香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学
李德印陈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学
孙建国武氏太极拳八十四式教学
韩正贤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
胡启贤原地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教学
胡启贤原地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
陈瑜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教学
张鸿诚杨式太极拳36势拆解
李和生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教学
陈小旺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教学
马畅 陈氏太极拳二十二式教学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养生功教学
马畅 陈氏太极剑49式教学 陈照深陈氏太极拳26式教学
王振华精选四十八式陈氏太极拳教学
陈小旺陈氏太极拳38式教学
张光德  养生太极刀教学
王二平陈氏56式太极拳教学
冯志强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教学
冯志强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48式教学
陈师行武当28式太极拳教学
冯印泰24式太极拳传统打法分解教学
李德印16式二段太极拳教学
黄康辉陈氏太极传统套路第一路教学
黄康辉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教学
丁水德杨氏太极刀教学
养生太极掌第一套教学 养生太极掌第二套教学 养生太极掌第三套教学 江大安杨氏太极拳三十七式教学
张峻峰传统杨氏36式太极刀教学
石月明杨氏太极拳套路讲解
谢桢 吴氏太极剑六十四式教学
李秉慈传统吴氏太极刀教学
吴阿敏吴氏4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付清泉杨氏太极推手教学 李正 太极推手教程
李正 太极推手中级教程
吴阿敏三十二式太极剑教学
吴阿敏三十二式太极拳教学
马广禄 混元技击32式教学
王二平陈氏太极拳养生24式教学
王建华陈氏简化太极拳教学
陈炳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式教学
陈小旺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式教学
苏建平陈氏太极拳五十九式分解教学
王西安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
张联恩洪传陈氏太极拳一路实用拳法
杨云中杨氏太极拳二十二式教学
黎慧琳杨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学
杨波讲授太极经络内养功
蔡宝珠杨氏太极拳三十七式教学
李正 传统杨氏太极桩功教学
张勇涛杨氏太极拳太极热身功教学
王振华精选四十八式陈氏太极拳教学
王西安讲解太极拳桩功的基本动作
张耀忠吴式太极拳内劲讲座
关振军吴氏太极拳讲座
张忠耀吴式太极拳37式技击应用(全)
谢守忠太极对练108式实用技击
祝大彤讲解太极揉手揭秘
祝大彤太极内功揭秘 谢守忠吴氏北派太极快拳一路拆讲
马金龙讲解吴氏太极拳37式
战波太极拳推手劲路及实战打法
高壮飞太极拳推手应用教学
高壮飞吴氏太极拳37式技击法
游玄德秘传精简武当太极拳教学
刘焕军武当三丰实用技击教学
崔仲三传统杨氏太极拳拆招
李德印52式太极功夫扇教学
高连成武派太极实战技击术
张东武太极散手推手擒拿实战用法
张联恩洪传陈式太极拳二路拆讲
张志俊陈氏太极拳一,二路拆招
李德印夕阳美太极功夫扇教学
李德印八十八式太极拳教学
张俊峰杨氏太极拳传统42式教学
江大安杨氏太极拳八十五式教学
张勇涛杨氏太极拳126式分解教学
侯春秀赵堡太极拳法七十五式教学
王海洲王长青赵堡太极技击散手教学
赵幼斌杨氏太极剑51式教学
黄康辉陈氏太极剑三十二式教学
王二平陈氏太极剑49式教学
陈自强陈氏太极剑五十四式教学
吕林红陈氏太极剑六十三式教学
陈自强陈氏太极双剑教学
吴阿敏吴氏太极剑36式教学(全)
马春喜36式太极刀教学 杨合发陈氏太极刀24式分解示范
陈自强陈氏太极春秋大刀教学
崔仲三杨氏太极大杆讲解
杨丽杨氏太极扇三十六式教学
杨丽杨氏太极扇七十三式教学
肖勇太极双环五十二式教学
李正杨氏府内派太极球教学
吴阿敏吴氏太极十三刀教学
阚桂香 东岳太极剑教学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养生功教学
陈有芹陈氏太极拳二十式教学
吴阿敏 太极推手教学 黄康辉 王建华太极推手对练
马虹陈氏太极拳拆拳讲劲
张晓武陈氏太极技击术三十六招
马虹浅谈陈氏太极拳的内涵
朱天才陈氏太极散手42发劲教学
张耀忠太极内劲讲座
马虹陈氏太极拳辅导(讲拳理)
王如良讲解(太极拳论)
李晖太极养生导引功教学 养生太极拳防治百病讲座
乔松茂武氏太极拳打手
丁水德 杨式太极剑54式教学
陈庆州《行功太极球》教学
黄康辉 陈氏八式太极拳教学
任天麟 陈式太极拳26式教学
陈桂珍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精讲
祝大彤 太极内功揭秘 祝大彤 品太极 祝大彤 自然太极拳81式教学
祝大彤 太极推手艺术
祝大彤 太极内功解读 祝大彤 太极拆招解秘 祝大彤 太极误区解密 竺玉明 四十二式太极剑教学
马春喜 太极拂尘教学 杨丽 太极功夫扇对练十六式教学
霍东利 太极推手教学
最全的摄影技巧大汇集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2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3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4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5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6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7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8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9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0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1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2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3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4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5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6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7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8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19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20 【摄影技术指导】专辑 21
最全的摄影技巧视频教程大汇集
最全的摄影技巧视频教程大汇集
最全的photoshop视频教程大汇集
Photoshop设计【中文视频教程】专辑
PS人物数码照片处理技法大全视频教程(专辑)
photoshop经典效果专辑1(1--60例)
photoshop经典效果专辑2(61--120例)
photoshop经典效果专辑3(121--180例)
photoshop经典效果专辑4(181--240例)
photoshop经典效果专辑5(241--289)
Photoshop CS5经典案例视频教程专辑(李勇讲解)
光影魔术手视频教程总汇
光影魔术手视频教程总汇
最全的绘声绘影视频教程大汇集
绘声绘影10视频教程 绘声绘影X2视频教程 绘声绘影X3视频教程
绘声绘影X4视频教程 绘声绘影辅助插件视频教程
主要日志一览表
名师演练太极 明师太极论文  名师太极教学 太极拳器械谱  明师太极拳论 太极拳的旧闻 太极拳的流派 太极拳的传承 论太极拳养生 博客代码总汇 博客技巧总汇 百家讲坛视频 flash时钟日历 摄影技术总汇  摄影视频教程 珍珠摄影作品
珍珠视频相册 音画作品欣赏 美图动图欣赏 音乐素材总汇 健康养生保健 健康养生视频 竹简字画总汇 古玩字画总汇 动画歌曲总汇 电子图书珍藏 交谊舞蹈教程 相学占卜大全 电脑技术总汇 沙画艺术集锦 会声会影教程 photoshop教程 光影魔术手教程  美食/烹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