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玛卡多少钱一斤:新闻学导论 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0:05

 新闻学导论 笔记

绪论
1.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        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4.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        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第二.        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第三.        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第四.        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1.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结论: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在奴隶社会,社会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关系比原始社会复杂。
人们不但需要了解自然界变动,还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变动。
这就使奴隶社会的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大得多。
3.在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人们联系更加密切,社会对新闻需求量更大。
第一.国家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第二.常有战争和武装起义,需要新闻(情报)传递工作。
第三.农民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第四.地主阶级需要用精神麻醉品奴化农民。
第五.分工明确,城镇出现,城乡、城镇内各行业之间联系频繁,需要有更多的新闻活动。
4.从奴隶到封建社会,新闻活动有两点共同:
第一.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第二.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5.从奴隶到封建社会,新闻活动的发展:
1活动规模越来越大2内容大大丰富、复杂了3传递手段多样了
6.结论: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1.        亲身传播:对象明确。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不同方法交替使用。但传播面窄,速度慢,保真度差。
2.        大众传播:无明确对象。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但是反馈慢,互动性差。
3.        群体传播:既是定向又是无定向传播。
第二章 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
1.        新闻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电视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2.        新闻的基本特点并非人为规定,而是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3.        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人类传播新闻的手段日趋丰富、复杂,但新闻的真实、迅速的特点并没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人们对新闻真实、迅速要求的程度不同。
4.        在现代社会,真实、迅速决定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1        新闻归根到底是依靠真实和迅捷吸引受众。
2        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特性决定。
3        真实和迅速的要求还决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1.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        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节 新闻本源
1.        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2.        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
交待新闻来源的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
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第四节 新闻要素
1.        新闻五要素:who what when where why,都以w开头,所以在国际上又简称为新闻五w。
2.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的作用:
1        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要点。
2        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能做到全面、简洁。
第五节 新闻类别
1.        以新闻内容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2.        以新闻发生地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3.        以新闻时间性分类:
1        突出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2        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4.        以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
1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必须迅速,越快越好;还要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2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无明确时间界限,多属延缓性新闻;发表也没有时间紧迫性;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即人们常说的“散文笔法”。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
第一节 新闻是一种信息
信息(新闻学里指狭义信息)
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一般信息:与人类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第二节 信息的特点
1.        信息的最基本特点: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2.        信息的其他特点:
1        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信息和物质的显著区别
2        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这也决定了信息开发的多层次性
3        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
④        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信息与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⑤        相对性:这一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熟悉受众需要
第三节 信息量
决定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事物变动的影响力、规模和空间、速度、可能性概率
第四节 信息与新闻工作
1.        信息概念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1        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2        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2.        信息对新闻业务的要求:
1        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2        加强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依据信息可扩缩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即抓住一个社会现象,穷根溯源,一层一层地开掘下去,直到找出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
3        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综合评述:作者把一个事情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综合,从而显示事情的社会影响,揭示其发展趋势)
④        加强全方位报道(全方位报道: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
第五节 信息与客观性报道
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
1        客观报道:即“用事实说话”,就是用事实说理。实际是一种宣传方法,以客观的外表掩饰主观的宣传动机。
2        客观性报道:三层含义。
第一、        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第二、        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事情之外
第三、        记者不应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提供意见
3        客观性的含义意味着对事实的尊重,对记者主观的否定。但事实上,报道的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
④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逐渐对客观性报道达成共识:客观性既是必要又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但它应该成为一项原则去追求、一个目标去接近,或者朝着它去努力。
⑤        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法:完整、平衡、非感性色彩的中性语言、引语的运用、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
第四章 新闻与宣传
第一节 宣传的基本特点和定义(从宣传与其它传播形式的对比中明确宣传的基本内涵)
1.宣传和新闻
最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1        出发点不同:宣传活动是宣传者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追逐受众;
  新闻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追逐信息。
2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在宣传前,有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意图去行动;
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        传播方式不同:宣传往往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重复进行;
  信息传播从来都是一次性的。
④        传播要求不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2.宣传和学术研究
最基本区别:学术研究使命在于探讨未知,宣传却是传播已知
1        要求不同:学术研究要求标新立异;宣传要讲统一
2        对工作人员约束不同: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由风气;宣传必须讲纪律
3        评价标准不同:学术观点衡量标准是是否有科学性;宣传的衡量标准是阶级性和现实性标准(对谁有利,为哪个阶级服务)
④        运用材料的方式不同:学术研究现有材料再从中提取观点;宣传一般从已有观点出发,依照观点寻找材料
3.        宣传和商业广告
4.        宣传和文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
5.        宣传和教育:传授知识要求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阶段性;
  宣传要求统一人们的思想,强调宣传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6.        宣传的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第二节 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宣传作为传播过程,共有7个环节组成,这7个环节也就是决定宣传效益的7个因素:
1.        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有时还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2.        宣传对象:宣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宣传过程。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和最后鉴定者。
3.        宣传内容:在宣传效益中起决定性作用。包括:宣传者是宣传真理还是宣传谬误?是提供真实材料、向受众讲真话还是弄虚作假?宣传内容是维护人民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
4.        宣传场合:分为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
1        封闭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干扰小,没有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宣传容易取得预期效果
2        开放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都设法争取受众,受众思想较复杂,较难取得预期效果
5.        宣传时机:局势动荡时期,宣传容易吸引受众;局势平稳时期,强化宣传容易被接受。
6.        宣传动机:宣传要取得成功,动机必须纯正,就是要为人民服务。
7.        宣传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媒介、途径和宣传手段、技巧。
第三节 事、理、情——宣传三元素
事实、道理、感情,构成了宣传的三大元素
1.        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撑一定观点的基础,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    
从宣传角度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事实:
1        真实性:关系到宣传成败的根本前提
2        接近性:宣传中所选事例,越是接近人们的生活越会使人们感到亲切,越能引起人们兴趣,也越有说服力。
3        典型性
2.        理性的地位:宣传者鞭辟入里的分析,使对方百思不得其解的疑虑迎刃而解,思想豁然开朗,这就是理性 宣传的作用
  理性宣传就是用理论、观念、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伦理等向社会作广泛传播
3.        情感作用:宣传中作者要尽可能动之以情,是受众心理产生强烈震动,受到感染,和宣传者产生感情共鸣。
在实际宣传工作中,三个要素的综合使用能收到更好宣传效果,即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传之以知。
第五章 新闻与舆论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和特点
1.        舆论的基本要素
1        舆论的主体——公众:一定社会中有着共同的利益,面对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有着大致相同的意见、态度的人群
2        舆论的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
3        舆论的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
④        舆论的载体——公开的传播活动:现代社会最主要、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公开传播是大众传媒
2.        舆论的定义: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3.        舆论的个性特点
1        公开性: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自始至终都在社会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
2        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3        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④        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原因在于舆论主体公众聚合的随机和舆论客体的多元以及舆论本体意见指向的涵盖范围的广阔)
⑤        评价性:舆论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主观倾向。
第二节 舆论的社会功能
1.        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利形式之一。这种控制作用的主要表现:
1        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包括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决策实行结果、相关决策执行人物监督)
2        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包括: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制止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2.        舆论的作用: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大多数时候是促进历史进步的催化剂,但有时也扮演不光彩的绊脚石角色。换言之,舆论的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衡量舆论质量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和间接、长期和短期。
3.        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
1        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主观条件。
2        公众获取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充分程度(提高舆论质量得很重要一条,就是要加大信息特别是重要公共事务的信息透明度,让公众有充分了解、认识的机会和渠道,避免信息失真、信息不全造成的判断失误。即扩大公众的知晓权)
3        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性
第三节 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1.        舆论形成过程:问题提出、社会讨论、社会协调、公开表达。
2.        媒介与舆论的联系:
1        反映并代表舆论:媒介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双重角色,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2        引发舆论:媒介设置的议题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公众关注的公共为题。这是新闻媒介长期潜在的作用,也是影响舆论的一个最重要手段之一。
3        引导舆论:⑴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
  ⑵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是媒介对舆论最积极的作用方式,是其强大影响力最鲜明的体现
新闻媒介的确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这就提醒我们在认识舆论强大社会功能的同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要善于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的积极正面作用奠定基础。
第四节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1.        新闻媒介舆论引导的实质:是为分散的利益群体建立公开的、通畅的意见表达渠道,在分化的利益格局中为不同群体间寻找新的利益平衡点,即共同利益所在,为新的社会整合铺平道路。
2.        舆论引导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
1        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
2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舆论
3        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
④        有利于认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
⑤        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
3.        舆论引导总目标:在基本原则指导下,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        新闻媒介如何正确引导舆论:
1        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        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求共同支点
3        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气,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④        注意贴近群众,发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1.        口头新闻:简便、有广泛群众性。但保真性差、速度慢、覆盖面窄
2.        信号媒介:迅速,但传递复杂信息比较困难
3.        书信新闻:社会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4.        印刷媒介
5.        其他传播方式:
1        露布:一种布告,早期专用来传播战争捷报
2        牌报、旗报:露布的一种转化形式,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广泛使用,把起义军战果和作战情况写在布旗、木牌上,由人手持,沿途供民众阅读
3        悬书、揭帖:
悬书出现于战国时代郑国。乡人把情况和意见、要求写在缣帛上悬挂出来,内容既有消息又有议论,多是对当局者的批评和指责。
揭帖由悬书发展而来,用毛笔写在之上,贴在墙上,供过往行人观看,多为匿名。内容有些是标语口号,有些是新闻加评议。
6.        古代社会新闻活动的共同点:
1        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
2        规模小,新闻基本上是定向传播,以口头、书信为主要手段的新闻传递,基本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
3        基本是由统治阶级所垄断
④        总的说来,封建社会不可能产生面向大众的报纸,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条件
第二节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1.        大工业生产发展,带来社会文化水准提高——创造了读者群
2.        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新闻采访容易,报刊发行集中又方便,保证了销路
3.        交通工具和道路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4.        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资需要
5.        资本的集中加速——使资本家可能独资或合资办报刊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报纸、广播、电视合称新闻事业,又称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
1.        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发展阶段:16——18世纪,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意大利威尼斯兴起
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德国法兰克福
第三阶段:周刊、日报的兴起——德国奥格斯堡《德国观察周刊》和德国莱比锡《莱比锡新闻》
2.        广播: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3.        电视: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从印刷文字到声音再到声画和一,传媒朝着更迅速、更广泛、更逼真的方向发展
更快、更广、更真,这是新闻的品格,也是传媒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第四节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1.        邸报的称呼和内容:见中国新闻史
2.        近代中文报纸的产生:见中国新闻史


第二部分
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
规律一:各国新闻体制都是从具体国情出发,由政治、经济体制决定,受文化传统影响
规律二:生产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
规律三:每一种传播工具,每一个新闻单位为了自己求得发展,不被淘汰,需要扬长避短,尽量发挥自己优势
规律四:不断适应读者的需要
规律五:以最省的精力让读者获取最多的信息,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读者受到最大的影响
规律六: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一节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1.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2.从所有制性质来看(新闻媒介所有制性质是新闻体制的核心):
1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投资或集股兴办。
基本特点:⑴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⑵依托财团;⑶以盈利为目的;⑷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⑸迎合受众;
⑹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2公营媒介: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的电台电视台为代表
基本特点:⑴由各阶层代表组成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新闻媒介;⑵半官方机构;⑶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⑷强调对公众负责;⑸不播广告
3国营媒介:除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介都属国营外,以法国80年代中期的电视一台、二台、三台、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最具代表
基本特点:⑴完全依赖政府;⑵政府的宣传机构;⑶节目严肃但呆板
3.从国家制度上看
1以中国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新闻媒介基本特点:
⑴新闻媒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一般都属国家所有,不容许出现私人垄断,更不容许敌对分子办新闻媒介
⑵新闻媒介以有利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
⑶新闻媒介自觉地接受中国***领导,党委确立新闻媒介具体的编辑方针
2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介基本特点:
⑴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政党和政府,基本上没有自己直接控制的新闻媒介
⑵除美国以私营独占媒体外,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私营、公营并存的格局
⑶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报纸杂志无需登记,可自由创办。电台电视台创办须经严格审查,但只要资本雄厚,一般都能批准
3 其他发展中国家新闻体制基本特点:
⑴多种所有制并存
⑵大多数媒介有一定的政府或政党背景
⑶把支持国家发展尤其把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目标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水平如何影响新闻事业发展水平:
1.        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活动规模扩大,分工精细,人们对信息需要日益迫切,刺激新闻事业发展
2.        生产力水平提高,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提高,读者群增大
3.        生产力水平提高,广告增多,新闻事业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4.        经济科技的发展,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
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
1.        报纸:记录性好、选择性强、材料运用自如;但时效性差,受文化水平限制,且文字不及声音、图像真切、逼真,有感染力
2.        广播:时效性强、渗透性好、对象广泛、群众性强、感染力强;但转瞬即逝,节目不能自由选择
3.        电视:具有广播一切优点,并且还有强烈的现场感、亲切感、简洁明了;但做深度报道比较困难,有较高物质要求,还要受发射距离和收看设备的限制
4.        三者的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以吸引受众。
报纸应加强综合分析报道、深度报道,加强评论,多设专栏
广播应力争新闻的短、快、新,加强现场录音报道
电视应加强现场新闻报道,加强节目主持人节目
第四节 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
1.        以办报方针分类
1        政治性报纸: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主持,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内容以硬新闻为主,重视言论。
2        商业性报纸: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内容迎合读者。竭力争取销路以争取广告客户
3        政治性的企业报(政企合一型):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利益,经济上作为信息产业独立经营,政治上有既定的目标
2.        以报纸内容分类
在我国和有些国家:
1        综合性报纸:面向整个社会,刊登各方面新闻,向读者提供世界、国家过本地区的综合情况
2        专业性报纸:集中地反映一个行业、一个系统或某一阶层、某一年龄层次的读者所需要的新闻
在西方国家:
1        严肃的高级报纸:以刊登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内容严肃,格调较高,一般不登黄色新闻和黄色广告。以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名流为主要读者对象。
2        大众化通俗报纸:以刊登社会新闻、文化娱乐、知识界哨位主要内容,往往有很多黄色新闻,以社会下层群众为读者对象
3.        以阶级属性分类
1        无产阶级报纸:自觉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办报
2        资产阶级报纸:自发地或自觉地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以资产阶级思想指导办报
4.        以发行范围分类
1        全球性报纸:面向全世界发行,并在世界各国具有一定影响,大量刊登世界各国重大新闻事件
2        全国性报纸:面向全国发行,大量刊登世界和全国性的新闻
3        地方性报纸:在本国以一个区域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登本地新闻为主
5.        以出版时间分类
1        日报:每天出版一次,一般上午发售,多以硬新闻为主,要求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或本地的重大新闻
2        晚报:每天下午发售,比日报有更多趣味性
3        周报:既有报纸的特点又有杂志型内容,往往在报道深度上下功夫
6.        我国报纸的类型:***县、市级以上机关报、晚报、专业性报纸、信息类报纸、对象性报纸、其他
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1.报纸的新闻文体(报纸大体构成:新闻、言论、副刊、广告)
1  新闻:分为消息和通讯
消息: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通讯:详细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
2  言论:
社论或本报评论员文章:代表本报编辑部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加以分析,并阐述本报的立场、态度和观点
短评(时评):配合报上发表的新闻,简明扼要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事件的性质
编后语、编者按:三言两语、或借题发挥,或一针见血地点明事件的要害,或对新闻作补充性说明
3  杂交品种:指新闻、言论、文学、历史有机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批边缘文体
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杂交。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新闻事件中的一个富有特征的片断,或一位新闻人物活动的片断,采用文学笔法加以细致地描绘,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获得具体的印象。亲切、具体、形象是其长处
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杂交。把新闻事件的起因,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加以综述,在综述过程中加以分析、评论,预示其发展趋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后果。记者来信、采访札记也属新闻述评。
调查报告:新闻、历史、评论的杂交。围绕一个新近发生的事件或人们关心的某方面问题,全面地、系统地、精确地报告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力图揭示其本事或问题的症结
报告文学:新闻、文学、评论的杂交。用文学笔法来描述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使读者从具体生活图画中获得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杂文:文艺性的评论,是文学和评论的杂交
西方(以美国为例)的新闻分类:
纯新闻:即客观报道,迅速报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纯粹事实
解释性报道:即新闻分析,围绕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背景材料,揭示其发生原因,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
调查性报道:即揭丑报道,用大量事实揭露一件丑闻或秘密交易,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或倾向
特稿:抓住新闻事件的特征、细节,用优雅的、幽默的笔调加以详细地描述
2.广播的新闻文体(广播的节目内容构成:新闻报道、文艺节目、服务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和广告)
消息报道、现场直播新闻、人物访谈
3.电视的新闻文体(电视节目内容构成:新闻报道、综艺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和广告)
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述评、新闻特写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新闻媒介的共性:整个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物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特性: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个性:一家新闻媒介比较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1.        新闻媒介的共性(共同特点):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进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2.        新闻媒介的特性:
1        从所有制方面看:私营、公营、国营
2        从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看:独立的新闻媒介、官方新闻媒介、半官方新闻媒介
3        从阶级性方面看:无产阶级新闻媒介、资产阶级新闻媒介
④        从办报方针看:商业性、政治性、政企合一型
⑤        从每节内容看:严肃的高级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化通俗报纸(电台、电视台)
3.        新闻媒介的个性: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1.        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新闻事业具有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
2.        双重属性在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政治上恪守党性原则,经济上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3.        确立新闻媒介双重属性,给新闻媒介带来的积极变化:
1        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
2        新闻媒介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更新
3        新闻媒介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
④        新闻媒介更加重视滋生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发展壮大
4.        新的转变带来的新的问题:
1        为争取受众,传播低级庸俗格调低下的节目
2        搞有偿新闻,甚至整个新闻版面标价出售给企业
3        在竞争中如何保持新闻媒介一定的品位,是我国新闻媒介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1.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是商品,这一属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认识到报纸和广播电视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意义:
1        经常考虑读者的需要
2        媒介产品的商品性使得报业间必然存在竞争,迫使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
3        要求加强媒介产品的经营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3.        以商品原则指导办报(台)的消极因素:为扩大销售量,单纯迎合读者,产生色情、暴力等内容。
4.        在我国商品原则如何把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指导新闻工作的是党性原则,必须在服从党性原则前提下考虑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问题,决不能让价值规律完全支配我们的新闻工作,决不能为扩大发行,多获利润而不择手段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1.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和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2.        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3.        任何新闻事业都有阶级性,并不等于所有新闻媒介表现出来的阶级性是同等程度的。不同的媒介,阶级性有强弱之分,有鲜明与不鲜明之分。按办报方针分类,举例说明:
1        商业性报纸:资本家很少自觉考虑本阶级长远整体利益,追求超额利润是他们一切行动的最大动力。他们没有明确政治主张和宣传纲领,或把政治观点故意搞得含糊不清;或避开敏感政治问题;或兼容并包,让各种观点同时出现;或随着风转,用时髦政治观点讨好读者
2        政治性报纸:以政党、政府的政治纲领、行动纲领作为自己的宣传纲领。这种纲领集中反映一个阶级的利益。因此毫无疑问地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
3        企业性政治报:既追求政治目标,又追求经济利益,情况比较复杂。大多数有财团作靠山,倾向于一个政党,或追随政府政策,这就是报纸比较鲜明地显示出倾向来
4.        了解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目的:
1        教育新闻工作者站稳立场,保持清醒头脑
2        教育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不能对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寄予幻想,认为他们会捍卫全体人民的利益
5.        阶级性如何表现在报纸上:选择事实、编写新闻、安排版面、写作言论
6.        在强调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报纸内容时,需要防止简单化、绝对化,不能把新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统统提到阶级立场上认识
7.        新闻事业有阶级性,不等于任何新闻都有阶级性。只有在反映涉及各阶级利益的重大事件时,新闻才会带上阶级性。
8.        我们既要有阶级意识,又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新闻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体系的特点:
1        最高宗旨: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四化建设
2        自觉接受***领导,无条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3        工作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④        格局:以党报为核心,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
⑤        体制:国有资产、全民所有
⑥        运行方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第三部分
第九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新闻事业的功能:
1.        沟通情况,提供信息(通过新闻,评论和广告)
2.        进行宣传,整合社会(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实施)
3.        实施舆论监督
4.        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        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1.        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2.        新闻媒介连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3.        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4.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5.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新闻媒介的巨大功能给社会带来的实际影响有利有弊,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运用它。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1.        设计新闻媒介最主要的工作: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
2.        媒介功能定位的基本排列组合:
1        信息+宣传+赢利——政企合一型
2        信息+赢利——基本不直接发表见解,数量多,有许多亚类:提供全面信息、提供一类或几类信息
3        消闲+服务+赢利——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新闻及消闲性副刊
④        知识+赢利
⑤        纯宣传
3.        决定功能定位的因素:从媒介内部讲——新闻媒介主持人所制订的方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媒介外部讲——一个区域内媒介构成和受众的状况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1.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2.西方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
第一阶段:早期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
观点:“魔弹论”或“靶子论”。即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新闻媒介的宣传就是“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宣传战和围绕它进行的大量宣传研究
第二阶段:中期的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
观点:“最小效果论”或“无效果论”。新闻媒介所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
例证:约瑟夫.克拉珀 《大众产播的效力》1960 中的说明
1        大众传播本来并不是对传播对象产生效果的一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而是通过中介因素的影响来起作用
2        这些因素向来只赋予大众传播以辅助的代理者的作用,而不是唯一的因素
背景:40年代末开始,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理论,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人差异研究,社会学中的社会类型及其行为研究。
第三阶段:适度效果理论(70年代开始)
观点:主要来自于崛起与英国的批判学派
1        应重视广大受众的利益需求,因为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
2        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
背景: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传播学者开始修正传统观点,探讨新闻媒介与整个社会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关系,着重研究媒介长期的、无计划的、间接的以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3.西方新闻界对效果研究的三个角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1        心理学角度
1)        魔弹论:早期效果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反应”论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预期的效果
2)        选择性理论:受众心理倾向性势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包括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三个阶段
3)        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闻中心,以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
2        社会学角度
1)        二级传播理论: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在1940年伊里调查中的意外收获。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接触传播媒介较多、热衷选举、关心政治问题的人能够在人际交流中对周围选民态度产生影响。这些人被称为“舆论领袖”。研究人员由此第一次提出了“二级传播”的假设: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这种由“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二级传播”。
2)        含义论:把行为当作内心理解的产物,即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件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客观世界真实,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呈现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四方面发挥了主导效应
3)        模式示范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即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3        社会心理学角度
1)        议题设置理论
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主要观点: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影响了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
  大众传媒从每日每时所发生的客观事实中挑选出极少数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受众对社会事务轻重缓急的考虑
  事件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来一判断该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
2)        创新扩散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对新技术、新观念推广所发挥的作用
1973年,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和休梅克在《创新的传播》一书中对该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说法:
知晓:个体意识到创新存在,并对创新功能有所了解
劝服:个体对创新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
决策:个体从事于对采纳或拒绝创新做出选择的行动
证实:个体谋求加强已作出的创新决策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在“知晓”、“劝服”两个阶段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而对“决策”、“证实”影响力很小。所以,为了推广新技术、新观念,必须把大众传媒和亲身劝服结合起来
第五节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特殊作用和任务
1.我国新闻媒介的基本任务:***同志于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我国新闻媒介的具体任务:
1        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令,保证政令畅通,并以此来指导人民的工作
3        监督党和国家的各级工作人员
④        成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⑤        提供各方面有关的信息
⑥        传播知识,做好服务工作
⑦        做好对外报道和国际宣传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1.受众: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2.受众对新闻媒介的作用:
1        受众并不是信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2        受众对新闻媒介整个运作的参与,是以各种形式的反馈向记者编辑,向媒介决策者发出他们的“指令”。
3        受众对新闻媒介最经常、最权威的评价就是对各种媒介的接触程度即报纸的发行量、电台节目的收听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3.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风格定位、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第二节 受众的特点
1.新闻媒介受众的特点: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
2.当代中国受众群体和群体信息需求变化:
1        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得尤为强烈。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3        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
第三节 受众的细分
1.按接触媒介类别: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
2.按人口统计学原理:可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成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接触新闻媒介频率: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
稳定受众:比较习惯地、固定地接触和使用一定媒介的受众
不稳定受众:没有固定习惯、只是偶尔接触媒介的受众
稳定受种群数量多少是衡量媒介传播内容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断争取扩大稳定受众群是所有新闻媒介的努力目标
4.按受众不同信息需求: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
5.按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现实受众:已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
潜在受众: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
6.按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核心受众:媒介比较固定、明队的传播对象。核心受众的确立,在目前受众群体分化和多元的大潮面前,对于新闻媒介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边缘受众:不是媒体及其栏目确定的传播对象,但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也有可能对这类传播内容抱有一定兴趣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1.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体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
2.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的特定受众定位
3.媒介受众定位的过程:
1        最关键步骤: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2        总体指导原则:宽窄适度,范围适中(即确定适当的核心受众群,再力图扩大至边缘受众群,争取把潜在受众不断变为现实受众)
3        确立核心受众的主要因素:
受众区域定位:一旦确定某区域受众为核心受众,就主要以他们的需求作为媒体筹划、设计的出发点之一
受众职业身份定位:不同媒介要注意以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作为其核心受众
受众年龄定位:
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第十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坚持新闻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中国新闻事业基本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领导下新闻工作长期积累的传统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走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3.新闻失实的最突出表现:
无中生有
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因果不符
4.新闻失实性质的分类:故意性失实、非故意性失实
故意性失实: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其原因比较复杂,由新闻队伍内部的问题,也有社会原因
非故意性失实:在采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5.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
6.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1.新闻指导性: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
2.新闻指导性对受众影响的主要表现:
鼓舞:以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各个战线上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绩来鼓舞人民群众的士气,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
示范:向亿万群众提供一个个值得仿效的榜样,向社会提倡一种先进的思想、革命的精神,为人民群众指引前进的方向
论证:用典型的、新鲜的、生动的事例来论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可行性,从而使人们坚定信念,提高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启发:介绍先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经验、生产措施,从而给人们新的启发,指导人们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举一反三,开创本地、本单位工作、生产的新局面
解释:对于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估,分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善恶,阐述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意义,从而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并作为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决策参考
预测:从概括当前的中种种变化或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来预测社会或某一系统、某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警戒:提供各种典型的案例,向人们敲响警钟,防止腐朽的思想,生活方式对我们的侵蚀,警惕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以及其他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
2.新闻指导性的基础:
新闻事业以向社会提供信息作为生存的依据,新闻事业最主要的社会使命是传播信息。因此,指导性新闻的基础在于信息,指导性要寓于信息传播之中。
指导性新闻既要真实、及时地传播大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体现一定的指导思想,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3.指导性新闻存在的问题:片面强调指导作用而忽略新闻的特点
新闻不新
新闻缺少信息量
最突出的毛病还在于失实
4.新闻指导性的不恰当做法:
1        纠正图解政策的做法(即根据意图找材料,先有观点,后有事实,违背了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妨碍了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使得报道一般化、概念化)
2        改变公报式、命令式的做法
3        防止片面性、简单化
片面性、简单化的表现:
1)        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某一项政策、规定时,往往只有质的概念,而缺乏量、度的把握,说了不少过头话。真理往前多走一步,便变成了谬误。
2)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党的方针政策,而是孤立地静止地宣传党的某一项具体政策、规定,造成宣传上的左右摇摆
3)        脱离具体的条件,脱离历史的环境,简单地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4)        在先进典型的宣传中,往往强调革命精神而忽视科学态度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1.新闻事业群众性的含义:
1        在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2        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3        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2.受众需要包括什么内容:
1        全面地、及时地、准确地了解一切与受众有关系的、引起他们关心的客观世界的变动情况
2        对令人迷惑不解的引起受众关心的事情做出合理的、正确地分析和解释
3        反映人民群众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求、意见和建议,运用新闻媒介的力量促进问题的解决
④        了解新的知识
⑤        得到娱乐、丰富业余生活
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具体含义:
1        各级党委要重视党报工作,加强对党报的领导
2        党的各种新闻机构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从而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
3        组织广大**和群众为党的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
④        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的一件改进报纸工作




第四部分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1.新闻事业的战斗性:为捍卫党和人民利益而无所畏惧地斗争,为传播真理而不倦地探讨。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新闻媒介的战斗性就是指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性报道,指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2.新闻事业战斗性的表现:
1        揭露、打击一切敌对阶级分子妄图颠覆人民政权的阴谋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毒害人民等等不法行为
2        大胆揭露在党政机关、司法部门、经济部门内极少数人利用职权贪污盗窃、索贿行贿、失职渎职、为非作歹的种种腐败行为以及这些腐败行为给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大胆揭露社会上少数不法之徒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治安的种种劣迹
3        及时地发觉和批评在党政机关、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思想理论界的错误倾向和错误思潮
④        鲜明、及时地提出人民内部的各种问题,从而催人猛醒,发人深思,引起社会各方重视并着手研究、解决
3.舆论监督的作用:
1        新闻的舆论监督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违法乱纪者不得不收敛,或改过自新,促使问题得到很快解决
2        新闻的舆论监督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置于广大**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防止、克服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
3        新闻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密切党群关系
④        新闻的舆论监督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
4.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5.新闻媒介公开揭露、批评(舆论监督)的特点:权威性、典型性、紧迫性、重视社会效果
6.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1         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地揭露批评
2        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1)        事实要核对清楚,不但包括主要事实和关键性情节,还包括有关的细节
2)        实事求是,还包括对发生错误的原因所作的分析采取全面客观的态度
3        适时、适量、适宜,这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1)        适时,就是批评的内容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
2)        适量,就是批评稿的数量要适当控制
3)        适宜,就是批评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紧迫性
④        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1)        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为不愿公开自己姓名的投书者代为保密;批评者如受到打击迫害,新闻单位应给予支持,为之伸张正义,知道事情得到合理解决
2)        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辩权利:对批评稿中的失实部分马上更正,如果基本事实失实,报纸就应该公开赔礼道歉,并和有关单位一起,做好善后工作,必要时应刊登被批评者的申辩文章
⑤        既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党委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7.批评不慎而造成的伤害:批评不实、批评失当和新闻炒作引起新闻伤害
第五节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1.新闻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是否坚持党性原则决定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成败与优劣,从而也影响到党的宣传工作的成败与优劣
1        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2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3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④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⑤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推动、指导我国的各项改革(包括新闻改革)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2.党的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1        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地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
2        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把党的纲领作为自己总的宣传纲领,无条件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公开传播任何违背党纲、党章以及中央、上级党组织决议的文章;不得公开批评关系到全局性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重大方针、政策;对任何违背中央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行展开斗争,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
3        党的新闻事业必须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去开展宣传报道。一切脱离、干扰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就是背离了党的路线,也就背离了党性原则
3.贯彻党性原则需要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1        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统一(无产阶级政党报纸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2        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3        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
④        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的统一
4.党的新闻事业要名副其实地成为党的喉舌,就必须在合乎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原因:
1        新闻事业具有自身的规律和工作要求
2        在党的新闻事业中,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传播工具有不同的特点
3        各个新闻媒介为了办出自己的特色,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就需要有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家
④        中央的方针政策当然是适应全国的,各地必须宣传、贯彻。但各家新闻单位在宣传中央的方针政策中,要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报道新经验,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
⑤        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决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需要新闻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深入实际,即使地去发现,准确地判断,巧妙地加以宣传
第十二章 新闻选择
第一节 新闻学关注于选择事实
1.新闻选择: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2.稿件的分量:新闻稿中事实的重要程度,“有分量”是指新闻稿所提供的事实重要,可以放在显要的位置发表
3.新闻敏感:迅速判断事实的价值的本领,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1.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选择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
2.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3.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包括:与新闻媒介所持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
4.新闻法规:某一事实在政治上、法律上容许不容许公开的传播的标准
补充:
5.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
6.“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出自19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报人戴纳之口。告诉记者反常的事情才使有用的新闻,而正常的事情不能成为新闻。
对这句话的评价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它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从积极方面讲,它反映了新闻采访、新闻选择有一个具体要求。反常的事情确实比正常的事情更能吸引受众
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诱使新闻工作者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要吸取它积极的一面,而防止消极的一面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1.新闻价值与新闻法规、宣传价值的关系
1         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
2        新闻价值是解决阅读率、收视(听)率问题。
3        新闻法规、宣传价值制约社会效果好坏
④        新闻不能满足读者需要,一切良好的愿望都会落空。只考虑受众兴趣,不考虑看后、听后社会效果,就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选择新闻两方面都要考虑到
2.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
1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其考虑的仅仅是新闻是否能引起受众共同兴趣地为题,并不考虑新闻社会效果问题。
2        新闻的价值:由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这两个概念来解决。比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
3        把二者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把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混为一谈,是以宣传价值取代了新闻价值应有的地位,无形中排斥了新闻价值。使得新闻选择忽视新闻价值,新闻很少有人爱看
第十三章 新闻媒介的管理与经营
第一节 新闻法规
1.世界各国新闻法规的形式:
1        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
2        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
3        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2.新闻法规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
保护新闻自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现代国家最大、最主要的一条新闻法规。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保护真正的新闻自由。
3.新闻法规对新闻报道和评论的限制:国家安全法、诽谤法、隐私法
1        国家安全法:新闻媒介不得以任何形式危害国家安全,这是各国新闻法规不可或缺的条文
2        新闻诽谤
1)        诽谤的对象:个人、某个特定团体、企事业单位所生产的产品
2)        西方国家诽谤罪确认标准:一是特定的对象、可以让他人确认的对象,不是泛指;二是歪曲、夸大、捏造事实;三是必须含有恶意;四是公开传播,造成对象的名誉损害
3)        我国判定媒介侵害名誉权的标准:一看报道是否真实;二看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
4)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在新闻报道中,真实性是防止触犯诽谤罪的最主要手段
3        隐私权分类:一是闯入原告的私人禁地;二是公开私人物件,使原告的正常社会生活被破坏;三是在公众面前将原告置于错误位置;四是未得本人同意,利用原告的姓名、肖像等进行商业活动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1.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模式:私营的新闻媒介属于董事会领导制;公营的新闻媒介属于社会化领导制;国营的新闻媒介属于政府领导制
2.中国新闻媒介的管理模式: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是新闻媒介的最高决策机关。中央宣传部和各地党委宣传部受委托,具体领导各级新闻媒介。内部结构有社长负责制、总编辑负责制、行政负责制。
3.新闻媒介业务运行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分层授权,权责合一;分工明确,反应神速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经营
1.新闻媒介的具体经营范围:报刊的发行和节目播出;广告业务;多种经营;设备和物资供应
2.决定报刊发行量大小的基本因素:报刊发行的主要范围;报刊发行区域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的教育水平;报刊发行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即恩格尔系数的高低;在一个区域内,发行竞争激烈的程度;报刊本身的质量好坏以及在新闻市场上竞争力的大小。
3.决定收视(听)率高低的因素:节目的质量(决定因素);节目安排的时段;声音、画面质量;节目编排技巧。
4.媒介经营的基本理念:规模经济。好处在于:
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办公楼、印刷厂、电台电视台的采访、编辑、播出系统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人员可以合理流动、配置,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资金可以合理调度,把资金投入到最急需、最能见效的方面
在资料、稿件组织上共享
第十四章 新闻工作者的修养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
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
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2.专家型记者(学者型):既有广博的知识,又在某一专业有一定的造诣,成为行家里手。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新闻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它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
2.新闻职业道德标准: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
1        职业理念:涉及新闻工作的宗旨和“为什么”、“为谁”从事新闻工作。
2        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
3        职业纪律:“只用公平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对秘密获得的新闻来源,应保守职业秘密”
④        职业责任: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第五部分
第十五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注意结合课本,理解记忆,并灵活运用以解答实际问题)
第一节 媒介生态环境
1.媒介生态环境:媒介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介生态环境。
2.媒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具有很轻的社会性。原因在于:
1        由媒介的功能所决定的。媒介的基本功能使传播信息,传播对象是社会大众,旨在满足社会各个系统的共同需求。
2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社会整体需求量大大增加,现代人对媒介以来大大增强,这不仅表现在人们需要获知媒介传播的信息,也同时体现为利用媒介传播符合自身利益的信息。这就导致了社会各种力量对媒介的渗透。
3        媒介进行的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媒介作为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终结,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机构,它必然处于整体社会制度的制约之中。
3.媒介系统拥有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
4.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决定媒介制度,媒介发展水平,媒介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第二节 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的基本定位:信息系统
2.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适应总系统、实现系统总目标、整合总系统内部
3.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的基本作用: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分为三个环节:
1        收集信息。基本要旨:全面和准确
2        制作信息。基本要旨:真实和客观
3        发布信息。基本要旨:迅速和有效
总之,媒介对信息开发和利用的宗旨是:充分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4.大众传媒与其他信息媒介的根本区别: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插入了一个中介,且这一中介是一种制度性安排。
5.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不同的特点:制度化、专业性、社会化、非定向性、非强制性
6.媒介系统必须为社会总目标服务:
1        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的
2        媒介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将其传播给大众
3        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主要作用:
1)        提供有关国家发展的信息
2)        报道和反馈功能是大众有机会参与国家决策
3)        传授国家发展所必需的技能
④        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主要作用:
1)        理解。理解自我:媒介提供信息帮助个人认识和理解自身。理解社会:媒介通过传播将社会的真实境况告知个人,并帮助个人处理外界信息以加深对社会的理解
2)        导向。行动导向:个人依据媒介传播的信息决定采取某种行动。互动导向:媒介传播帮助个人协调与他人的互动,个人可能依赖媒介内容处理人际关系
3)        娱乐。单独娱乐:个人单独接触媒介以获得娱乐。社交娱乐:即多人一起接触媒介以获得娱乐。
7.大众媒介传播的大众化特征,使得它成为社会整合的最佳工具之一,它能最有效地进行政府与民众、以及民众之间的沟通。
一方面,政府可利用媒介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制造有利于自身的舆论,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公民可利用媒介间接地参与国家事务与政府决策
8.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整合作用主要表现:
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第三节 当代社会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
当代媒介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开放性、市场化
第十六章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一节 现代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政治对大众媒介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
新闻体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媒介所有制。新闻体制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媒介、政府以及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2.政治活动对大众媒介的影响体现在:将大众媒介作为最重要的宣传工具。
政府政治活动对大众媒介的利用主要包括: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进行舆论导向
3.非制度化、非常规性的政治活动对媒介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4.总之,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政界(主要是政府部门)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
2        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
3        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
1.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现代民主政治中,大众媒介是最为重要的中介机构
大众媒介维护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主要手段: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2.参与政治决策
1        政治参与的主体:公民或公民团体即非专业的政治从业者
2        政治参与影响的对象:政府活动
3        政治参与的作用:确定社会目标,最大限度地分配社会的利益;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同时,增强公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④        政治参与的方式:直接与间接两种。差异在于参与者介入政治过程中是否通过中介机构。大众媒介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介机构。公民或公民团体可利用媒介间接地参与影响政府的活动。
⑤        政治参与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参与政治决策。
⑥        大众媒介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沟通信息和影响舆论。
1)        通过提供媒介对客观世界的报道,影响人们对客观环境判断。其中信息量多少及重要程度是主要变量
2)        因为大众媒介对舆论有引导作用,所以公民个人或团体都可以利用媒介鼓吹自己的政治主张,阐明自身利益,并努力使政治觉得符合自己的意图。
3.进行舆论监督
1        对权力的监督范围:权力的产生过程、权力的运行状况、权利运用的结果。其中,权力执掌者是监督的中心环节。
2        大众媒介在实施舆论监督是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它将公众的监督传达给政府,同时也将政府的所作所为呈现给公众,以便政府接受公众的监督。
3        大众媒介并非只是被动的传声筒,它同时具有相当大的能动性。它不但能反映舆论,还能影响甚至制造舆论。有时,媒介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甚至与公众舆论冲突。
第三节 媒介发展与民主进程
媒介发展与民主的关系:
1.媒介形态与民主状况密切相关。
2.媒介发展促进了民主的进程
3.媒介的未来发张将改变现代民主的基本状况
第十七章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一节 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1.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和运作方式的三个因素: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
其中最活跃、最具活力的因素是经济。
2.现代经济对于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
1        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2        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3        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两方面直接表现:
1)        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的广告,使得大众传媒得以维持日常运转和不断发展
2)        为大众传媒提供大群消费者
④        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力量
第二节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的促进功能:
1        首先表现为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
2        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3        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④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的就业机会。
第三节 中国大众传媒走向市场之路
1.中国媒介市场化的主要特征:
承认媒介事业的产业属性,在社会效益与传播职能优先的目标下,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中国传媒走向市场的主要举措:
1        着力扩展广告经营
2        调整媒介产品形态:扩容(扩时);外办大众化通俗报纸,以进一步贴近受众、贴近生活。
3        自办发行
④        多元化经营
第十八章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一节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大众传媒成为大众文化最佳载体的原因:
1.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1        大众文化最根本特点在于:其对象再也不是局限在某一狭窄的社会阶层中,而是基本失去阶层差别的大众
2        大众媒介的革命性成就:冲破了传播领域内的垄断局面,废除了传播活动中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使得大众能在毫无外在限制的条件下,自由地享用大众媒介。
3        大众媒介的的特点无疑为传播大众文化准备了最充分的条件
2.大众媒介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1        大众文化在内容方面基本特征:易于普及,及时消费
2        大众传媒传播内容:期望为大众所接受、偏好适合大众口味、能为最多人理解、接受、欣赏的内容。
3        大众传媒的特点:追求时效
④        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的大众传媒,最适宜传播大众文化
3.某些大众文化的新诗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所强。
第二节 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
在现代社会,绝大部分的文化必须以大众媒介作为自己的载体,它们只有借助大众媒介才能到达大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都与大众媒介特性相关:
1.商品化:市场导向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大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最充分的满足;
           另一方面,过度追求普及导致了文化水准的下降
2.技术化:文化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都对技术手段有强烈依赖
3.组织化:传媒组织化使文化特征发生变化: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二是受到组织规范的制约
4.机械复制:接触人数的多少,几乎是判定大众文化作品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5.标准化:是机械复制的直接结果。大众媒介产品(其中大部分为大众文化产品)标准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模式化;二是语言的相似性。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中的文化现象
大众传媒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流行、符号化、偶像崇拜
1.流行: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化最明显的一种社会效果,在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大众传媒。
1        所谓流行是一种事物、行为或观念等在短时期内、在较为广大的人群中传播开来,并为人们接受、认同和仿效。
2        流行这一现代神话的制作者正是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在短时期内反复、大量传播某种符号,使之成为一种人人皆知的现实,渐渐地人们视其为理所当然,开始以此要求别人并设定自我。
3        在流行形成的过程中,大众的基本心理状况是从众和害怕孤独。流行实际上是大范围从众行为的结果。随着大众媒介的跨地区、跨国家、跨文化传播的实现,流行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
④        流行也是大众文化追求即使效果的集中体现。流行从来都是排斥永恒的,大众媒介传播快速的特征契合了流行的特质。
⑤        事实上,流行和大众媒介相辅相成,流行必须依赖大众媒介才能实现,而大众媒介也需要以不断变换的流行重做自己的传播内容,并在流行潮中一次又一次地赢得大众的瞩目。
2.符号化:大众媒介通过传播赋予商品以某种意义,这即是将商品符号化了。
大众媒介大范围内的持续传播,使大众普遍认可了大众媒介所提供的商品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并且接受了媒介提供的解码方式,商品的符号化就这样完成了。
大众媒介是符号意蕴的构建者,更是将这一模式进行社会化实施的重要推动者。
3.偶像崇拜:大众文化最为奇特、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景观。
1        偶像:使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者们根据市场需求,针对大众心理精心炮制的一种特殊文化商品。
2        制作偶像使大众文化工业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这就是当代社会的“明星制”。偶像即是明星。大众媒介是“明星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        “明星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媒介。
1)        明星之所以能以适应市场的虚拟面目——“公众形象”示人,有赖于大众媒介这个中介。大众媒介位明星创造虚拟形象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2)        明星效应的取得还有赖于大众媒介反复大量的传播。这与大众媒介的“授予身份”功能有关。即传媒报道意味着一种特殊身份,频繁在大众媒介中出现的人物更有可能被指认为名人。传媒曝光率与人物的知名度呈正比关系。
第四节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1.大众媒介对文化的设限作用
1        大众媒介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大众文化传播的自由,导致了大众在接触其他形式文化方面的不自由)
2        大众媒介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大众文化取消了对现实的怀疑、排斥与超越,其中包含的社会变革因素也就十分有限了)
3        大众媒介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成为抑制大众自主性发挥的重要因素)
2.“文化帝国主义”
1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近又增添了更复杂的社会背景。在文化传播中,作为载体的大众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以至于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文化帝国主义“理论集中的焦点,也正是文化的国际性大众传播。
2        此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共鸣。在传播领域中,确实存在着传播者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由此引发出关于信息流通社会后果的研究。
3        信息市场上的商品流通有其特殊性,因为它们有文化意义甚至意识形态色彩,属精神产品类。“文化帝国主义”特指发达国家有意或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活。
④        这一理论的提出基于一些基本认知:
1)        世界传播模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世界力量结构密切相关
2)        由国力相差悬殊的国家为主体形成的世界力量结构,显然不可能是强弱均等
3)        在此影响下的世界传播模式也必然呈现某种倾斜态势,也就是发达国家在传播中的主导性与发展中国家的被动性
⑤        文化霸权的形成,除了一部分有意识的宣传外,有很多是出于无意识状态,其中最大的驱动力是商业原则。无论是大众文化产品的制造,还是大众媒介的构建运作方面,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国力占据了绝对优势。
⑥        “文化帝国主义”并非刻意针对某个国家,其要点主要指向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其可能产生的范围:
1)        弱国与强国之间的文化传播;
2)        少数民族与所在国主要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
3)        土著社会与外来文化的文化传播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关注的,是那些处于劣势的一方在传播过程中遭受的负面影响。
⑦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文化帝国主义”意味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内容大都与本国传统文化相冲突。因此,如何在承受发达国家文化传播的巨大冲击力的现实情形中,保持并发展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燃眉之急。